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克服的三大障碍

时间:2019-05-14 04:2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克服的三大障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克服的三大障碍》。

第一篇: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克服的三大障碍

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刨新必须首先克服长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的传统观念;克服长期形成的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视若冰炭的“冷战”思维模式;克服“书斋式”的体系构建和盲目追求学科体系自恰的治学态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以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树立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全球视野,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正面临着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压力和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提出来的。理论创新的个体局限性和生存时空对思想家的客观限制,决定了无论选择任何理论指导实践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完全按照思想家的理论构想发展,社会发展路径更不可能遵循严格的逻辑原理。现实社会主义对原创理论的某种偏离是正常的,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紧张是必然和正常的,“左”倾教条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看似严格遵循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但事实证明,那是一种病态和变态的选择。只有在偏离和紧张中产生的力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创新,只有在不断探索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发现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社会道路。我们不能因为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易帜而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但也不能因为苏共教条地执行了马克思主义而推脱原创理论的责任,正确态度是我们应吸取教训,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问题出发,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增长点,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筱平、规范社会主义实践。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仅凭创新意识和勇气是不够的,还必须克服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奉为绝对真理的观念障碍,克服“冷战思维模式”和“书斋式”体系建构的治学态度。存在障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或不自知障碍,更有甚者是把障碍当作法宝。

一、克服把马克思主义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的传统观念

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这本身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意,也给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带来了灾难。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历史教训说明,正是这样一种绝对真理观念把马列主义和斯大林模式神圣化,当现实与理论发生矛盾时,我们非但没有反思观念的正误、考辨信仰的真伪,反而以“绝对真理”削切实践,把实践中的问题归于人的思想中的非马克思主义,于是大规模的思想改造和“文化革命”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我们不能忘记“左”倾教条主义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的沉痛教训。

马克思恩格斯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真理。把马克思主义奉为绝对真理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本身是矛盾的,也同与时俱进在逻辑上相斥,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终生践行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实践唯物主义立场,反对把他们的理论当作一成不变的终极真理。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和资本主义社会不断产生的新问题,他们不断地修改、补充和完善 自己以前的理论成果,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历史经验而后来尤其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

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马克思在1881年2月给荷兰社会民主党人裴·多·纽文胡斯复信时明确反对为未来社会提出具体构想,指出“在将来某个特定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具体环境”。恩格斯也曾多次声明:“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复制的教条。”1895年,恩格斯在致威-桑巴特的信中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就曾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经典作家的治学态度显然是与“绝对真理观”格格不入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的真理性、开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是毋庸质疑的,但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就应遵循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强烈的使命感、敏锐的问题意识。正视原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面临的当代困境,抛弃妄自尊大、故步白封的观念障碍,以反思和批判的精神、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为背景,准确地把握继承什么、发展什么、放弃什么,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破点。更何况,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也需要新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否则它就会变成失去精神力量的说教工具。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科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并不矛盾,二者可以相互推动、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正如亚当·沙失所说:“现代工业革命导致了马克思主义雇佣劳动意义上劳动的消亡和无产阶级的消亡,与这个过程相联系,还将发生许多类似变化。还有些部分经不住现实的检验,被证明是错误的(如关于中产阶级消失的预言,对市场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估计,对人的活动中宗教信仰的估计,等等)。对这些内容人们不必感到不好意思,也不必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掩盖和抹掉它们。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人,是学者,不要要求其学说正确无误如某种宗教信仰的预吉家。虽然他们都是天才,但也会有失误。与宗教信条不同,没有任何理论是绝对真理,而宗教信条是立足于彼岸的。”他非常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鄙视那些置社会现实变化于不顾,把马克思主义奉若神灵的所谓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奉为绝对真理,就不会产生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新的思想体系,更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马克思主义不仅以批判的态度考察资本主义,而且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它从来不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的社会。“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二、克服长期形成的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视若冰炭的“冷战”思维模式

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看作水火不相容的两种制度和两个思想体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冷战”思维模式,作为“冷战”的负面遗产严重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受冷战影响,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时,社会主义国家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研究资本主义的弊端,过分关注资本主义的腐朽性,而忽视了它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更忽视了研究自身社会存在的弊端,幻想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无往而不胜,直至形成制度崇拜,以致于当社会主义国家出现问题时执政党变得手足无措。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必须注重研究我们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影响社会发展的熏大现实问题和深层问题,而不仅仅是为社会主义制度歌功颂德。

市场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结合的成功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资本主义的许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可以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制度所用。同样,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能够共存,那么作为支撑两制的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也必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思想内涵。从西方思想史上看,作为占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历经数代思想家的批判与争鸣,发展出许多学术流派,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西方人的核心价值理念。资本主义近百年来的科技和生产力的长足进步表明自由主义思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首先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决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批判地吸收了自由主义思想家如洛克、亚当·斯密、康德等人的思想,并与形形色色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与反批判的复杂历程。正如马克思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把脉”,找到了资本主义的“症结”一样,自由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批判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应对和深刻思考。如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米塞斯、哈耶克等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批评,尽管其言辞激烈,但他们对高度计划导致高度集权,最终导致经济效率低下和经济衰退的理论论证,无疑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引以为戒,倘若前苏联能够以比较客观的态度看待这些观点,可能会减少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避免苏联模式给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带来的巨大损失。正如《哈耶克传》的作者指出的:“哈耶克的研究方法为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提供了很多思路,奇怪的是,它为社会主义者提供的思路最多,因为他们在重新思考制度改革的方法,去实现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历史性目标。”许多自由主义思想家坦言马克思追求自由的目标与他们是一致的,只是达致自由的手段不同。西方学者并没有因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批判而冷落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我们同样不应全盘否定体系庞大的自由主义思想。

学术对话和思想碰撞是理论创新和思想灵动的源泉,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和思想体系的多元对话、交流和相互碰撞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熏要途径。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各种优秀文化思想成果及思想流派的平等对话,以开放的观念和博大的胸怀去面对当代东西方的优秀文化成果和鲜活的社会实践,无疑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自由和法制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理念逐步凸显出来,与市场经济伴生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社会原则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冲击着以集体主义和一元化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自由主义思想已经和正在通过多种媒介在我国广泛传播,如果我们对此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必然为未来留下隐患。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研究自由主义,才能应对其挑战,也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前苏联在面临西方思潮的冲击时所表现出的束手无策,表明那些马克思主义专家对西方思潮的无知。西方思潮所取得的强势地位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深入研究,有赖于他们发现了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而那些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没能发现和击中自由主义思潮的要害,由于缺乏对西方社会的深层研究,“尽管有着强大的意识形态机制和对国民无与伦比的意识形态教化,而恰恰是意识形态成为苏联社会在与西方的对抗中最脆弱的一个环节”。以至于当危机到来的时候,“在苏维埃居民的头脑中,西方的价值观几乎完全替代了共产主义价值观,尤其首先是在它的高层和与高层关系密切的那一群人们中间”。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都经历了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与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遇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困境,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批判和借鉴自由主义思想中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成果,理性地、积极地、主动地应对自由主义的巨大挑战,这对于发展和充实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三、克服“书斋式”的体系构建和盲目追求体系自恰的治学态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实践,克服“书斋式”的体系构建。无论是“回到马克思”,还是“走近马克思”,我们都应当立足于马克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客观地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真理性和历史局限性,而不是构建一套艰深晦涩的所谓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的当代建构的叙事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我们不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当作是谋求一种话语生存的行为,而要看作是阐发新的时代精神,建设我们国家民族乃至人类走向未来的思想文化和理论基础的大工程”。特别要从深层关注市场经济制度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不只是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交换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重大变革。在计划体制下,政府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承担者和分配者,个人之间几乎没有劳动价值交换的可能。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财富的承担者呈现多元化特征,产权的明晰和多元决定了个人交往的身份和财产权的清晰化,它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单一调剂物资盈余的模式,交往方式的变革引起个体日常体验及个人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同时,又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主要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把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早期阶段误判为最后阶段,把科学技术这种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只

判断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人为切断了科学技术与脑力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影响到社会主义原创理论建构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内容”。现在看来,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资本主义还只是蹒跚学步、丑态百出的“婴儿”,而马克思把这一时期看作资本主义的暮年,认为当时的科技水平已达到了消灭劳动分工、颠覆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具备的条件。他们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的误判必然影响到其理论的真理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求我们必须研究资本主义市场化进程中引发的带有共性和个性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关注当代资本主义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而不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秉承了中国知识进化的特性,注重诠释而较少发展出具有原创价值的理论体系。多数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主要是从马、恩、列、斯、毛的著作中寻找词句为中央政策作注解、找依据,而忽视用创新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党中央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时,一些人就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搜寻一些词句证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而不是为面向中国现实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建言献策;党和政府提出“以人为本”时,一些学者不是阐述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研究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的制度和技术上可行的改革方案,而是费尽心思澄清“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界限,忽视对人本主义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党中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时,许多人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羞羞答答不提自由,竭尽全力论证它与自由主义的区别,岂不知没有“自由”又何谈全面?岂不知“自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追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某些理论家,从马克思著作中找到了关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词句,却没有像马克思那样,立足当代的客观条件,运用唯物辩证法去深化历史研究,以求更新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初期,领导者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后,仍沿用这种方法处理复杂多变的新问题显然是有悖于我们党所承担的艰巨使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需要诠释与重建、肯定与否定、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要有强烈的、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要寻找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点和理论增长点,密切关注西方的全球化理论、风险社会、消费社会等前沿理论,克服马克思主义自身逻辑结构、体系内容的局限,克服过分追求体系自恰的治学态度,打破真理神话,消除体系壁垒,开展重大问题的理论争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意识,特别注重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思潮对话的重要“桥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可以促使我们更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可以促使我们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思潮的真实关系;可以促使我们用更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还应大胆地、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吸收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的合理内容及其方法论,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资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质上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革命。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其实,实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革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克服传统观念、思维模式、治学态度的障碍,面向当代的实践,积极回应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尽可能吸收包括自由

主义思想在内的各类思想体系中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和方法论,唯其如此,才能发展出能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章由内蒙古牛皮癣医院http:///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体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体会

参加党校学习将近一个月了,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参加面授学习,认真进行课后复习消化。分别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列宁晚年哲学思想、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国学智慧及学习的方法等课程。通过面授、观看教学光盘、分组讨论,集中讨论、学员讲堂等系统深入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的理解,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党性修养。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一、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一是加深了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本质和规律,是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不仅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而且是我国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做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守护者和维护者。

二是进一步增强了个人党性观念。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共产党产生、发展、壮大、繁荣的历史,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在实践中自觉磨练而建立起来科学的世界观。学会了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问题。用客观的标准去认识社会,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用严格的法律去约束行为。

三是工作中时刻以单位利益为重,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想问题站得更高一些,工作上要求得更严一些。在下基层的时候,对

1待同志有满腔的热情和与人为善的态度,说话办事要有分寸,决不能说有损大局的话,干有损形象的事。强化了奉献意识,淡泊个人名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个人的意愿和现实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精神振作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是工作过程中重视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要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艰苦奋斗,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总之,要树立深入实际、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的思想,不断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使我的党性认识不断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经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帝国主义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危机日深,中国还是没有出路。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选择马克思主义,这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但能够就中国,而且能够发展中国。我国经济

该改革开放30年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是世界经济同期增长的三倍多,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第二位。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包括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既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科学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

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要从“历史地”加以考察,把每一学科原理放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坚持真理的具体性。要从“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要坚持真理的全面性。要从“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违背,但是它的实际运用因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各国人民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到三个“结合”。

理论同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总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工作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实践—认识—实践”同“群众—领导—群众”,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学习借鉴外国与独立自主相结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离不开世界。必须重视研究和借鉴外国经验,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外援,必须重视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是,这一切都不能照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和新的发展,也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但是它没有成为只是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陈迹,原因就在于它是开放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这是它的真正的生命力之所在。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以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三、学习收获和体会

通过集中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对今后如何科学的运用马列主义,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明确的指导意义,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党校班是团结的集体,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大家互帮互助,关系融洽,让我充分感到集体的温暖。通过集中学习,看到了其他学员身上优良的道德品质,高素质的修养,值得让我好好向他们学习。良好而安静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大家发言积极踊跃,开拓思想,用心认

真学习、积极进取。我相信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将会获得更大的收获,在党校的大熔炉中好好锻炼自己,积极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在处级干部理论培训班的第一阶段,我们通过老师讲授、聆听专家录像讲座和自学方式,学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等基本内容,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通过学习,使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为鲜明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使我明白,在工作实践中应努力掌握和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主要收获

1、进一步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作为科学,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2、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做好“三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违背,但是它的实际运用因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到三个“结合”。即:理论同实际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学习借鉴外国与独立自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但是它没有成为只是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陈迹,原因就在于它是开放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这是它的真正的生命力之所在。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二、主要体会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对我们工作的根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也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克服和避免摇摆性、片面性、盲目性,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2、坚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按照“坚持与时俱进”要求,不断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方法,扎实工作,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所从事的长江航运规划研究工作是一项关系长江航运全局、影响长江航运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

当代社会,要注重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是把握长江航运发展的规律,以与时俱进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另一方面,还必须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科学认识长江航运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把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长江航运规划研究中心彭书华)

第五篇:人际沟通障碍克服

一、人际沟通的障碍

(一)个人障碍

1.自我认知的偏误

认知译自英文,即认识,在现在心理学中通常译作认知,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认知活动是人对外界信息进行积极加工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程度水平都是有限的,相对的,很多人都带有偏见,这些偏见开始时是组织内某个或某几个人的说法或者是抱怨,久而久之就行成了一种偏见,造成认知的偏误。例如人家说同样一个职位,用男职员比用女职员好,这句话是一个偏见。因为社会学家证明的结果,女人和男人的智慧是差不多的,只有对某些危险的事情,女人的体力差一点,持重的事情女人的精神负担不了,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女人的工作能力。因此,认知的偏误就形成了沟通的个人障碍。

2.已有经验的影响

作为组织内部成员,遇到问题时不能常常说这是我的经验。什么是经验?哲学上指感觉经验,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是一切认识的起点,但只有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更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指导改造世界。过去的经验不见得是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经验。过去的经验就常常使我们心里上产生依赖感,而不是根据具体情况,根据事务的发展和变化来进行沟通处理事情,从而造成沟通的障碍。有些经验还很顽固。现在流行一句话叫成功不能复制,如果开会可以解决问题,那每个单位只要开会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很多行政组织部门都有许多会,哪家单位不开会?如果开会真能解决问题,有些单位还工作做不好吗?其实那只是过去的经验,不能光开会了事,那只能解决个别部分问题。

3.语言障碍

这一点显而易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内部沟通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关系,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共同的语言又常是民族的特征,语言就本身的机制来说,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个成员服务,但社会各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会影响到语言,而造成语言在使用上的不同特点或差异。正是特点的不同,差异的存在,造成语言障碍,从而形成沟通的障碍。

4.沟通双方地位的差异

地位的差异造成心理的沟通障碍,特别是组织中上下级之间非常明显。根据行政沟通的方向性,分为向下、向上和平行三个方向,一般来说向上沟通在实际中有不少障碍,心里研究表明,下级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或主动沟通中,常常带有担心说错,怕承担责任,有焦虑等心理,致使沟通不常常是在宽松流畅的氛围中进行,形成沟通障碍。而在向下沟通的过程中,主动沟通的是上级,虽然会受到欢迎拥护,但毕竟有时会居高临下,造成下属的压迫感和紧张,也会形成沟通障碍。平行的沟通虽然地位的差距不大,但并不会有地位完全相等的两个人,位置职务的重要与否、职称的高低、资历深浅、组织中成员的认可度等,都会多多少少形成地位的优越感重要感或压迫感低下感,从而引发心理障碍,造成沟通的不畅。

(二)组织中有效管理沟通的组织降碍

1.准备的不足

行政沟通前必须要有所准备,组织沟通中要做到有备无患,这是一个任何场合都适用的原则。沟通前要做好充分的收集情况的工作。要做到信息的畅通,必须首要的是信息要充分准确,适当的准备才可保证沟通的有效和成功,防止沟通中拙劣的表现。

2.时间带来的压力

在时间的压力下,很容易做出仓促的决定。即管理学上的芝麻绿豆原理:就是对于重要的事情两三天就下决定了,而对于芝麻绿豆的小事情却拖了两个月都没有下决定。重大决策有时太过于仓促就下决定了,而芝麻绿豆的事却要搞半天,在沟通中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

3.错误的期望

对绝无可能实现的事情抱有期望保证会令你失望。组织中的沟通管理强调要对各方的利益目的以及为实现收益各自所应尽的职责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其原因正在于此,在收益和职责上开诚布公,可以减少错误的期望所带来的危险,或者至少能够认清它们是错误的。不要把错误的期望视作居心不良的标志,它们通常产生于某一方沟通愿望的一般形式,或者对沟通或交易的预先设想。

4.维护不周所有的关系都需要维护,代表性的维护方式是私人接触,如果组织中的个体与自己的部属,合作伙伴没有经常性的接触,那就不要指望一切都很顺利,忽视是最常见的关系障碍之一。严格意义上的关系维护离不开系统和责任承担制的运用,没用系统会自行运转,但如果没有系统,关系所有者就必然会忽视一些关系维护的细节。为了使关系所有者真正地负起责任,你必须拥有既支持他们又能最总到他们努力的信息管理系统,联系日程系统和反馈系统。最后严格意义上的维护还要求保持收益和交流。

二、人际沟通障碍的克服

(一)主动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和前提

倾听是成功沟通的关键,它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你听到别人所说的话,真正的倾听意味着全神贯注地听别人说话,并尽量理解它,要使积极倾听有效,你必须对说话者真正感兴趣。借助于倾听,你可以深入理解同事们所做的事情,他们的感受,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会有这样的感受:你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成员的希望、他们害怕的事情,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倾听为你打开一个新的视野,它是学习的关键。一旦别人认为你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他们会说他们能接近你,跟你讲他们的有关事情,认为你尊重他们以及他们所说的话。主动倾听的最大好处在于听者会报答你,倾听你讲话,并且在你讲话时做出回应。你听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大,学的也会越多。

(二)简化语言是有效沟通的主要手段

一个人讲话漫无边际,可能是思路混乱的表现,也可能是委婉曲折地达到目的的手段。值得警惕的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一种习惯。

1.讲话要有重点

简化语言的重中之重就是讲话要有重点。一个人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如果没有抓住沟通对象的注意力,对方就会什么都听不下去了。所以,到对方那里去沟通,要以开始就简化语言。

2.善用比喻、类比、举例子等语言修辞方法

即使很复杂的问题,也可以用简单的比喻讲出来。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先贤之一孟子是典范,他讲话就很喜欢用譬喻的方法。所谓善用比喻,就是举例子给人家听,例子因为生动,真实可信,非常容易让人家触动,使听众一听就明白了。

(三)利用反馈是有效管理沟通的检验和保证

所谓反馈是指一种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组织及其员工可以将自身实际的表现与给定的标准或预期进行比较分析。反馈要求你客观地描述和分析自己的感受,向他人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帮助他们分析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反馈也有助于设定目标,改进工作。

多数人急切地想了解他们的实际表现,比如一个学生可以从作业中得到反馈信息。从作业或考试的成绩、老师的批语,或者是与老师面对面的交谈中,都可以了解到自己学习的表现、与同学的比较以及与老师的期望之间的差距的信息,通过这些反馈,你得到相关的针对目前

表现和未来努力方向的信息,这些信息教导你如何扬长避短,提高成绩。假如这些反馈是建设性的这是指真实、公正的反馈,而不是具有个人攻击性的反馈,那么这些信息对于改进工作、帮助我们个人成长和工作完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翰·伊万切维奇:《组织行为与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克劳斯.多普勒:《变革管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保罗·阿根狄:《企业沟通和威力》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查尔斯·E·贝克:《管理沟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菲利普·基钦:((21世纪企业沟通》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6.约翰.巴尔多尼:《向领导大师学沟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拉里.金:《沟通现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彼得·德鲁克:哎全球沟通管理学精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下载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克服的三大障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克服的三大障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精)(精选五篇)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 【原文出处】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原刊期号】200501【分 类 号】A1 【作 者】林源 【作者简介】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

    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感

    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感2011040402065 14040202 李维 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5篇)

    学习中心:福建共赢 姓名:余筱玮 学号:112211062020 论财富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是随时代而发展的。应当承认,在我国关于马克思......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非常感谢长航公安局党委这次安排我到交通部党校武汉分校来学习,也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培训班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党校资深教授为我......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先进的思想武器。其政治性、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特质决定了,学习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 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资本与剩余价值阶......

    (导言、马克思)科学.主义理论

    (导言、马克思)科学.主义理论导言学习、研究科学.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对中国的研究生说来,学习、研究科学.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的实践经验,不仅具有一般的重......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论文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关键词: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理论创新 正文: 1)引言: 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