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解答

时间:2019-05-14 04:5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解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解答》。

第一篇: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解答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核心是提高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拓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路径

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联系密切,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之间缺乏直接的融通机制。在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的建构中应体现整体连贯性,建立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体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效衔接。

(2)优化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应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制度,引导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根据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有关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的设置与调整专业学位的建议,扩大高等学校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办学自主权。

(3)新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型学位教育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专业学位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4)提高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学位教育作为与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联系紧密的学位教育,应发挥社会行业组织在质量监管。

2.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基本策略有那些?

(1)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提升第三产业水平,增加“功能”释放的机会。经济因素是解决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根本因素。因为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有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应用平台,也才能促进人们娱乐消遣。

(2)构建统一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夯实市场基础。据研究表明,就业服务的供给程度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欲望的实现。

(3)健全就业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权益得以平等合法实现。

(4)消除人才流动壁垒,实施岗位管理,促进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人岗匹配”。

(5)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的“救急思维”,着力高等教育规划,宏观把握人才的供需关系科学的规划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6)深化高校课程及教学的内涵和理念,提升毕业生“就业力”。

(7)引入“经济手段”,构建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多元化激励机制。

3.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高等教育功能的释放是高等教育发挥作用的外显方式,高等教育正向功能的释放也是高等教育价值实现的方式。高等教育功能释放是有条件的,其制约条件主要来自两方面:

(1)高等教育内部结构。

(2)各种社会因素。

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民族传统和社会思潮,人才管理与流动制度等等,这些外部因素往往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有极大影响。尤其是民族传统和社会思潮,由于它们对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有较大的影响,在它们的影响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各种功能,有不同看法。在不同看法的支配下,人们会主观地采取措施放大高等教育的某些功能,遮蔽某些高等教育功能,使高等教育在影响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影响。

4.试述高校课改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警惕课改的形式主义

这一不正之风大多发生在那些被动执行课改的区域和学校。当课改的内在动力不足时,一方区域也好,一所学校也罢,为了迎合或讨好上级,势必会选择做那些表面文章,做形式大于内容的事情,其结果也必然使课改出现“夹生饭”。教育应该以此为戒,让形式主义远离课改,远离学校,远离教育。

(2)警惕课改的盲目拿来主义

高等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不少课改典型,各种经验可谓此消彼长,于是,各地掀起了典型学习之风,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有人采取拿来主义,盲目照搬,一味模仿,不知变通。

(3)警惕课改的盲目跃进之风

今天的课改需要强力推进,更需要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功利,刹住课改的跃进之

风,才会走得更远,更从容。

(4)警惕课改的盲目创新之风

一所学校的经验大致要经历模仿——改造——创新三个阶段。而真正具有创新基因和创新能力的学校凤毛麟角。其实,教育哪有多少新花样,改革原本就是重拾常识的过程。当你执着于创新的时候,请回过头来看一看教育的原点和学习的本质。

5.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和共享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6.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那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试论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新思路?

(1)重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①加强理论研究,尤其是心理研究、心理咨询的本地化进程,立足中国本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形成结合国际先进水平的、符合中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 ②强化对象研究。

③加强方法研究。

(2)建设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网上传播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有吸引力的心理健康内容,真正能够使互联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大学生交流与互动的纽带。其次,要重视在线咨询和辅导的整体协作,联合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宜的服务。

(3)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把自律与他律,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自我管控、自我教育为主,他律与外部教育为辅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和网络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4)发挥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合力。

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是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根本。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题中的重中之重。

2.浅谈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1)德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其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理念,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充分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原则。高校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导向和核心内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我国教育的重心,德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德育功能的完善与彰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有机统一于“育人”的根本目的。

(2)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样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目标的一致性是双方相互融合的大前提。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同质性。二者都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因此二者具有文化同质性,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基础。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功能互补性。

3.新时期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什么为新内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还创新性地提出了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价值观做出了规范。

(2)强调理想信念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所以与理想教育相比,信念教育更加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共产党的这种坚定信念普及和推广,成为全体大学生的一种精神品质。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理想和信念,这种压力只能够成为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而不可能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所以,高校要开展信念教育,尤其是要将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当前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

来的工作相联系,从实现个人理想上升为实现社会共同理想。

4.如何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补充

对学生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高校应将环境教育、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直接纳入教学计划,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适当补充社会教育知识;通过各种纪念活动进行舆论宣传,形成讲究生态道德的社会风尚。

(2)知识传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固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知识,但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则更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并能使其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

(3)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渗透

显形教育主要是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影响学生,而隐形教育则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学校教育应在重视显形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针对性的同时,善于把教育意图、目的深藏在与之相关的内容与形式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育的境地。

第二篇:2014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答案

2014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答案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2.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基本策略有那些?

3.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4.试述高校课改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5.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和共享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6.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那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途径

1.以“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引领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要彻底解决高等教育的同质化问题,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统筹协调发展,必须通过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和标准,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自主优化和理性发展。

2.以“培养创新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培养方式转变

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而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评价方式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不足问题的关键路径。

3.以“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高度的行政化问题是制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桎梏。要解决高等教育的行政化问题,不仅要正确处理好政府、高校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有效调整高等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因此,必须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通过制度设计与实施,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与

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基本策略

高等教育功能的释放,关系着人、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要提高高等教育功能的释放效益,就既要提高产品素质,又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可能减少受阻状态,形成优化的体制机制,顾此失彼皆不可。

1.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提升第三产业水平,增加“功能”释放的机会

2.构建统一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夯实市场基础

3.健全就业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权益得以平等合法实现

4.消除人才流动壁垒,实施岗位管理,促进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人岗匹配”

5.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的“救急思维”,着力高等教育规划,宏观把握人才的供需关系科学的规划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6.深化高校课程及教学的内涵和理念,提升毕业生“就业力”

7.引入“经济手段”,构建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多元化激励机制。

8.加大工资福利政策向西部、基层的倾斜力度,降低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

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高等教育功能的释放是高等教育发挥作用的外显方式,高等教育正向功能的释放也是高等教育价值实现的方式。高等教育功能释放是有条件的,尤其是民族传统和社会思潮,由于它们对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有较大的影响,在它们的影响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各种功能,有不同看法。在不同看法的支配下,人们会主观地采取措施放大高等教育的某些功能,遮蔽某些高等教育功能,使高等教育在影响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影响。

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思潮,正在从各个侧面影响着当下高等教育的功能释放。其中,全球化浪潮、绿色环保运动、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新资本主义、新理性主义、新自由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等,彼此混战,相互咬合,形成了一个无形而强有力的巨网,遮蔽或彰显着今日高等教育的功能释放。

高校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课改的“四风”是,形式主义、盲目拿来主义、盲目跃进之风、盲目创新之风。

(一)警惕课改的形式主义

这一不正之风大多发生在那些被动执行课改的区域和学校。教育应该以此为戒,让形式主义远离课改,远离学校,远离教育。

(二)警惕课改的盲目拿来主义

盲目拿来主义的结果是,原本好的经验却学得四不像或者水土不服。

(三)警惕课改的盲目跃进之风

今天的课改需要强力推进,更需要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功利,刹住课改的跃进之风,才会走得更远,更从容。

(四)警惕课改的盲目创新之风

课改需要创新,但拒绝伪创新,更不能陷入创新的泥沼,在创新中迷失方向。

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和共享意识

(一)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

教学资源建设必须要提出精品意识。教学资源建设要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教学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启动的本科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突出的名师建设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中,仍然要继续突出精品意识。这要求未来的教学资源必须要优化。

(二)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

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是强调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从教学资源共享意识的突出看,中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强化双向的资源共享意识。双向共享意识是要求教学资源的优化首先要有拿来的精神,国外大学的公开课在网络上的集中免费开放,使得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国外大学名校名师的课程。中国教育部推出的精品课程网站、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将中国各高校的名师、精品课的教学资源公开化,这一举措推动着教学资源建设的水平提升和质量改善。

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那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

(一)高校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挑战

课程的改革实际上是人的改革,没有人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课程变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结构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高校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手段与教学内容结构等。而这种更新、提高与转变本质上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的过程。

(二)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深化课程改革

1.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

2.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

3.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

4.改革考评制度促发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

第三篇:2014高校教师思考题继续教育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1.试论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新思路?

2.浅谈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3.新时期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什么为新内容? 4.如何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试论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新思路?

1.重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尤其是心理研究、心理咨询的本地化进程。二是要强化对象研究。研究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动态等。三是要加强方法研究。重点探索既切合大学生既有心理的有效健康教育手段与方法。

2.建设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首先,在网上传播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有吸引力的心理健康内容,真正能够使互联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大学生交流与互动的纽带。其次,要重视在线咨询和辅导的整体协作,联合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宜的服务。3.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把自律与他律,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自我管控、自我教育为主,他律与外部教育为辅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和网络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4.发挥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合力。高校应该在课堂内外网络道德教育的有关内容,促使大学生强化网络道德自律,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还应该把基本网络道德要求具体化、规范化,将之与学校原本的德育考评挂钩,形成一套合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2.浅谈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主要体现在:一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理念,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二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德育充分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原则。

2.高校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导向和核心内容。德育是我国教育的重心,德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有效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才能有效促进优良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有机统一于“育人”的根本目的。二者“有机统一”于育人目标,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目标逐步落实的渐进过程

4.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目标的一致性是双方相互融合的大前提。

5.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同质性。高校校园文化是伴随着高校的建立而产生的,是大学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特定的文化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二者都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因此具有文化同质性,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基础。

6.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功能互补性。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就是育人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包含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含有一些文化功能,这表明在功能上两者既密切相关又各自独立,并且具有极强的互补性。

3.新时期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什么为新内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弥补了我国关于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空白,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全校范围内“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日常生活以及校园建设之中,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强调理想信念教育。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由于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从而让人的心理产生距离感,产生对理想的怀疑和对个人能力的质疑,这种心理状态势必会影响理想的实现。所以与理想教育相比,信念教育更加重要。信念是理想实现的推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普及和推广,成为全体大学生的一种精神品质。所以,高校要开展信念教育,尤其是要将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当前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相联系,从实现个人理想上升为实现社会共同理想。

4.如何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补充。对学生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高校应将环境教育、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纳入教学计划,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通过各种纪念活动进行舆论宣传,形成讲究生态道德的社会风尚。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现象,激发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知识传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则更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能使其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如开展和生态环境相关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3.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渗透。一是将生态伦理知识与现有德育课程相结合,使原有道德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对应起来,以相互渗透的方式进行。二是开设生态伦理学方面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恰当选择、合理组织生态伦理学方面已形成共识的内容。三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和情感,合理规划校园布局,绿化校园美化校园,精心布置教育场所,使他们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环境的感悟和启迪。

第四篇:2014黑龙江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以“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引领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首先,在设计理念上要

明确分类体系和标准的指引性、多元化和适应性。其次,在具体问题上要格外关注两种分类。一是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分类。(2)以“培养创新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培养方式转变。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而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评价方式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不足问题的关键路径。具体而言,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方式重点需要注意以下两点:,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观进行分类评估和吸纳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以体现多方利益诉求,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和进修等方式提高高校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能力与素质。(3)以“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首先,只有使“学术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正确处理好政府、大学与市场的关系。其次,必须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去行政化主要是去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防止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而不是去必要的行政管理,更不能动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基本策略有那些?

(1)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提升第三产业水平,增加“功能”释放的机会经济因素是解决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根本因素。因为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有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应用平台,也才能促进人们娱乐消遣。(2)构建统一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夯实市场基础。(3)健全就业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权益得以平等合法实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使高等教育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充分释放,需要完善的法规作为保障。(4)消除人才流动壁垒,实施岗位管理,促进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人岗匹配”(5)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的“救急思维”,着力高等教育规划,宏观把握人才的供需关系科学的规划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导向作用。(6)深化高校课程及教学的内涵和理念,提升毕业生“就业力”。(7)引入“经济手段”,构建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多元化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对促进个体功能的持续释放具有重要作用。(8)加大工资福利政策向西部、基层的倾斜力度,降低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西部和基层人才缺乏的实际,已经影响其发展。而东中部人才持续拥挤也加剧了当地社会压力和人才浪费问题。

3.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1)20世纪各种社会思潮蜂起蝶涌,在“潮起潮落”之际,经济学成为显学,其思潮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教育尤其是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高等教育更受其影响,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卷入国家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的问世,使得世界各国都将教育看作是一个国家强国战略的根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促进本国发展。中国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更是将经济学原理用于教育决策,例如,扩张高等教育以拉动内需,评估高校发展主要看效率,提倡教育产业化等等(2)除了以上从纵向上影响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神学思潮、启蒙思潮和经济学思潮以外,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思潮,正在从各个侧面影响着当下高等教育的功能释放。其中,全球化浪潮、绿色环保运动、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新资本主义、新理性主义、新自由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等,彼此混战,相互咬合,形成了一个无形而强有力的巨网,遮蔽或彰显着今日高等教育的功能释放。

4.试述高校课改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警惕课改的形式主义.这一不正之风大多发生在那些被动执行课改的区域和学校。当课改的内在动力不足时,一方区域也好,一所学校也罢,为了迎合或讨好上级,势必会选择做那些表面文章,做形式大于内容的事情,其结果也必然使课改出现“夹生饭”。

(2)警惕课改的盲目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本身没有错,问题是盲目跟风,只关注经验本身,而忽略了经验背后的核心精神,只关注别人,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的研究,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盲目拿来主义的结果是,原本好的经验却学得四不像或者水土不服。(3)警惕课改的盲目跃进之风.教育是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课改不是一场运动,“慢”实际上是一种“快”。今天的课改需要强力推进,更需要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功利,刹住课改的跃进之风,才会走得更远,更从容。(4)警惕课改的盲目创新之风 创新成就了课改,而盲目创新却正在扼杀着课改。课改需要创新,但拒绝伪创新,更不能陷入创新的泥沼,在创新中迷失方向。

5.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和共享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教学资源建设要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教学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从教学主体来说,按照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整合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发挥教学主体的科研特长,设计教学内容,推动团队授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说,教学资源建设的精品意识还应当注重探索教材建设、课程设计、团队教学、教学信息化的系统探索,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提供可靠的品质保障。从教学平台建设看,突破教室为授课主要场所、固定上课时间的传统教学方式成为教学方式变化的新趋势。(2)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是强调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从教学资源共享意识的突出看,中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强化双向的资源共享意识。进一步,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拿来的阶段,各高校必须要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如果你只满足于从外拿来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不能推出优质的教学资源,这意味着在未来的高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你将失去话语权,失去必要的竞争力,失去吸引学习者的基本条件.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应当进一步突出学习范围的社会化。

6.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那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

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有:课程体系的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以下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1)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导者和直接参与者,课程改革只有获得教师的认同,教师才会把课程改革的价值理念内化,并付诸于实践。(2)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3)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首先要充分分析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等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之间的距离.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师培养发展计划,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向老师们提供在国内外知名学校进行在职短期或长期深造、培训、发展的机会,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及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4)改革考评制度促发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不仅要向教师提供进一步深造、培训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还要健全学校的评估、考评机制,促使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试论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新思路?

(一)重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尤其是心理研究、心理咨询的本地化进程,立足中国本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形成结合国际先进水平的、符合中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二是要强化对象研究。三是要加强方法研究。

(二)建设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首先,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网上传播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有吸引力的心理健康内容,真正能够使互联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大学生交流与互动的纽带。其次,要重视在线咨询和辅导的整体协作,联合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宜的服务。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把自律与他律,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自我管控、自我教育为主,他律与外部教育为辅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和网络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四)发挥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合力。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是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根本。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题中的重中之重。

2.浅谈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德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一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理念,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二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德育充分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原则。(2)高校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导向和核心内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我国教育的重心,德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德育功能的完善与彰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有机统一于“育人”的根本目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目标逐步落实的渐进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关系。(1)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样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目标的一致性是双方相互融合的大前提。(2)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同质性。二者都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因此二者具有文化同质性,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基础。(3)高校

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功能互补性。

3.新时期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什么为新内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还创新性地提出了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价值观做出了规范。(2)强调理想信念教育。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所以与理想教育相比,信念教育更加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共产党的这种坚定信念普及和推广,成为全体大学生的一种精神品质。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理想和信念,这种压力只能够成为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而不可能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所以,高校要开展信念教育,尤其是要将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当前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相联系,从实现个人理想上升为实现社会共同理想。

4.如何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补充对学生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高校应将环境教育、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直接纳入教学计划,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适当补充社会教育知识,如运用各种宣传媒体普及生态环境知识.(2)知识传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固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知识,但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则更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并能使其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

(3)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渗透。显形教育主要是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影响学生,而隐形教育则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影响学生。因此,学校教育应在重视显形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针对性的同时,善于把教育意图、目的深藏在与之相关的内容与形式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育的境地,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第五篇: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思考题作业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以“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引领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首先,在设计理念上要明确分类体系和标准的指引性、多元化和适应性;其次,在具体问题上要格外关注两种分类。一是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分类。二是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分类。2.以“培养创新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培养方式转变。第一,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观进行分类评估。第二,吸纳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以体现多方利益诉求。第三,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和进修等方式提高高校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能力与素质。3.以“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首先,只有使“学术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正确处理好政府、大学与市场的关系。其次,必须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要着眼于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和制度建设,重点在于改革高校领导体制和强化学术组织地位。2.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基本策略有那些?

1.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提升第三产业水平,增加“功能”释放的机会 2.构建统一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夯实市场基础政府要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实质性整合,形成统一协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为毕业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3.健全就业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权益得以平等合法实现。要加大就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营造健康的就业环境,使高等教育的功能在人力资源市场鲜明地显示出来。4.消除人才流动壁垒,实施岗位管理,促进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人岗匹配”。5.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的“救急思维”,着力高等教育规划,宏观把握人才的供需关系科学的规划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确保国家基础人才和重点人才培养的前提下,鼓励高校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状况,严格按照培养标准办一些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6.深化高校课程及教学的内涵和理念,提升毕业生“就业力”。7.引入“经济手段”,构建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多元化激励机制。8.加大工资福利政策向西部、基层的倾斜力度,降低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

3.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以经院哲学人员与神职为主的大学人员结构、以神学和人文课程为主的大学课程结

构无法形成大学的文化功能和政治经济功能,更无法释放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和社会政治经济功能,也不能引领社会精神的发展。到了19世纪的柏林大学,学术自由、注重科学研究、注重现代科学和哲学等成为现代大学特征。从此以后,高等教育不仅兼具保存、传播人类文化的功能,与其他教育相比,它创造文化、发展文化的功能更突出。20世纪各种社会思潮蜂起蝶涌,在“潮起潮落”之际,经济学成为显学,其思潮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教育尤其是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高等教育更受其影响,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卷入国家经济的发展。除了以上从纵向上影响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神学思潮、启蒙思潮和经济学思潮以外,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思潮,正在从各个侧面影响着当下高等教育的功能释放。其中,全球化浪潮、绿色环保运动、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新资本主义、新理性主义、新自由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等,彼此混战,相互咬合,形成了一个无形而强有力的巨网,遮蔽或彰显着今日高等教育的功能释放。

4.试述高校课改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当课改捷报频传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一些不正之风正充斥课改内部,使一些地方的课改已经偏离了课改的本义。把这些不正之风归结为“四风”。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所反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不同,这里所说的“四风”是,形式主义、盲目拿来主义、盲目跃进之风、盲目创新之风。

(一)警惕课改的形式主义

(二)警惕课改的盲目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本身没有错,问题是盲目跟风,只关注经验本身,而忽略了经验背后的核心精神,只关注别人,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的研究,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盲目拿来主义的结果是,原本好的经验却学得四不像或者水土不服。

(三)警惕课改的盲目跃进之风。今天的课改需要强力推进,更需要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功利,刹住课改的跃进之风,才会走得更远,更从容。

(四)警惕课改的盲目创新之风。一所学校的经验大致要经历模仿——改造——创新三个阶段。而真正具有创新基因和创新能力的学校凤毛麟角。其实,教育哪有多少新花样,改革原本就是重拾常识的过程。当你执着于创新的时候,请回过头来看一看教育的原点和学习的本质。5.教学资源的精品意识和共享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教学资源建设必须要提出精品意识。教学资源建设要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教学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从教学主体来说,按照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整合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发挥教学主体的科研特长,设计教学内容,推动团队授课。教学资源建设在教学主体方面,要充分发挥名师、专业学者的示范效应和指导作用。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说,教学资源建设的精品意识还应当注重探索教材建设、课程设计、团队教学、教学信息化的系统探索,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提供可靠的品质保障。从教学平台建设看,突破教室为授课主要场所、固定上课时间的传统教学方式成为教学方式变化的新趋势。从教学资源共享意识的突出看,中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强化双向的资源共享意识。进一步,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拿来的阶段,各高校必须要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还要求高校教学改革的教学资源建设必须要在精品建设的基础上,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推出去,形成品牌效应。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应当进一步突出学习范围的社会化。

6.高校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那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如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深化课程改革?

1.课程体系的设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今天的高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系统思考大学教育的使命和价值取向,将学生个体发展目标定位为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与内在价值,认真设计达成学生发展目标的课程体系。2.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民主式、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与学生的共同成长。3.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深化课程改革:1.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进行课程改革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从自我做起。其次,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学能力。2.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3.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4.改革考评制度促发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首先,将教师完成教学职责和任务的情况作为业绩考评的主要内容,重点考核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并以其作为教师津贴、晋升、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其次,针对目前一些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实现情况,应形成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的考评机制。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试论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新思路?

1、重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主要加强理论研究,形成结合国际先进水平的、符合中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强化对象研究,研究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动态等,力争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实验数据;要加强方法研究。着重解决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等,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2、建设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首先,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网上传播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有吸引力的心理健康内容,真正能够使互联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大学生交流与互动的纽带。其次,要重视在线咨询和辅导的整体协作,联合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宜的服务。

3、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把自律与他律,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自我管控、自我教育为主,他律与外部教育为辅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和网络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4、发挥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合力。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题中的重中之重。

2.浅谈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德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2.高校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导向和核心内容。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有机统一于“育人”的根本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关系。1.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2.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同质性。3.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功能互补性。总之,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统一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要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奋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就一定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3.新时期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什么为新内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

时,还创新性地提出了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价值观做出了规范。

2、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由于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从而让人的心理产生距离感,产生对理想的怀疑和对个人能力的质疑,这种心理状态势必会影响理想的实现。所以与理想教育相比,信念教育更加重要,高校要开展信念教育,尤其是要将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当前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相联系,从实现个人理想上升为实现社会共同理想。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要靠灌输、教育,更要靠实践、体验,要以培养人做“有理想的人”为前提。只有与培育大学生的崇高志向、理想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有肥沃的土壤。

4.如何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补充。对学生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高校应将环境教育、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知识传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开展和生态环境相关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3、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渗透。学校教育应在重视显形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针对性的同时,善于把教育意图、目的深藏在与之相关的内容与形式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育的境地,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将生态伦理知识与现有德育课程相结合,使原有道德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对应起来,以相互渗透的方式进行。二是开设生态伦理学方面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注意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出发,恰当选择、合理组织生态伦理学方面已形成共识的内容。三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和情感,根据学校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合理规划校园布局,绿化校园美化校园,精心布置教育场所,使他们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环境的感悟和启迪。

下载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解答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解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黑龙江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2.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

    2014年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思考题(全)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答案:1.以“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引......

    2014黑龙江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题目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2.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释放问题的......

    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3.社会思潮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的影响? 答:(1)20世纪各种社会思潮蜂起蝶涌,在“潮起潮落”之际,经济学成为显学,其思潮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教......

    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 试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2.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

    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 1.如何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趋势? 2.简析实践教学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简析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及构想。 4.简述促进教师专业......

    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简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 2.如何理解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 3.论......

    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 试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