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时间:2019-05-13 06:2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思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篇: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态势如何?

总体:走向理解

(一)重视评价标准的生成性

(二)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三)注重多样化的结果信息

(四)在理解中开展教学评价 以理解为基础的教学评价,理解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对评价对象文本的理解;第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互理解;第三,多元评价主体以评价对象为中介的理解,在理解中形成共识。

2.简述叙事研究报告的类型、要素、标准。

简述叙事研究报告的类型、要素、标准。

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类:教学叙事、生活叙事、研究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个要素:

第一、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的现场情境。

第二、问题叙事,有关与问题的产生、解决方法与结果。

第三、反思,对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阐述某种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策略。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有:

第一,所述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

第二,反应了教师的心路历程并提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

第三,叙述对叙述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

3.简述学习倦怠的产生原因。

1.学业压力。学习压力大是中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的最大因素。2.人际支持的缺失。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庭内部等人际关系不良。3.环境支持的缺失。一方面,校园生活环境单调,缺乏适当的文体活动和课外生活,特别是农村中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环境简陋,教学方法单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电脑迅速普及,网络文化已进入人们的生活,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学生具有极大吸

引力。4.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在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和单一,是中学生形成学习倦怠心理的重要原因。5.人格因素缺损。影响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形成的人格因素主要有: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和意志力等。

4.教学研究的意义何在?请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一)改进教学实践

教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的规律、原则、方法以及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研活动。教研论文能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职业取向、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等重要问题,教研论文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表达水平。通过教学研究,可以架起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行为之间相互转化的桥梁。1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教学研究可以突进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促进提炼先进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使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认识自身价值、体现自身价值、体验教学工作的收获和乐趣。

5.请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阐述一下新型课程文化都有哪些特质。

1.合作文化

新课改不是追随时代变化的脚步,而是“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发展需要竞争,但竞争并非目的,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发展才是时代的精神所在。新课改超越了教材改编作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它将课改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强调课程的开放性。

2.对话文化

从课程制定的层面来看,新课改中的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是所有与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或部门之间的对话。从教学层面来看,对话文化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作用的活动中,指师生之间通过有效语言和其他方式,运用合理协调方式形成共识。

3.探究文化

(1)新教改中课程结构的探究。新课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2)课程实施过程中情境的探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3)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也称为研究性学习。

6.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教师职业的相关规定。1 教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95年3月18日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在《教育法》第四章“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明确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教师的教书育人天职,即“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同时明确“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对于教师的专业技术职业认定,《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也关注到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第二篇:2014年黑龙江省中小学 教师继续教育思考题答案

1.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态势如何?

答:总体:走向理解

(一)重视评价标准的生成性

(二)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三)注重多样化的结果信息

(四)在理解中开展教学评价

以理解为基础的教学评价,理解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对评价对象文本的理解;第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互理解;第三,多元评价主体以评价对象为中介的理解,在理解中形成共识。

2.简述叙事研究报告的类型、要素、标准。

答: 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类:教学叙事、生活叙事、研究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个要素:

第一,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的现场情境。

第二,问题叙事,有关与问题的产生、解决方法与结果。

第三,反思,对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阐述某种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策略。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有:

第一,所述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

第二,反应了教师的心路历程并提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

第三,叙述对叙述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

3.简述学习倦怠的产生原因。

答:(1)学业压力。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三多和三少的现象,即作业多、考试多、补课多;睡眠少,体育活动少,课外活动少。严格的课堂纪律、高负荷的学习压力、激烈的升学压力等,是中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的最大因素。

(2)人际支持的缺失。不良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对教师缺乏信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

倦怠心理。不正常的家庭环境等,使子女对家庭产生失望、厌倦、对立和无助感,从而导致厌倦学习。

(3)环境支持的缺失。一方面,校园生活环境单调,缺乏适当的文体活动和课外生活,特别是农村中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环境简陋,教学方法单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此外,长时间的上网,容易引发学习倦怠心理。

(4)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在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和单一。单调的教学氛围,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这是中学生形成学习倦怠心理的重要原因。

(5)人格因素缺损。影响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形成的人格因素主要有: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和意志力等。如果学生形成情绪不稳定、焦虑、意志薄弱、自信心不足等不良的人格特征,一旦学业出现波折,就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4.教学研究的意义何在?请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答:教学研究的意义:

(一)改进教学实践

教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的规律、原则、方法以及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研活动。教研论文能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职业取向、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等重要问题,教研论文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表达水平。通过教学研究,可以架起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行为之间相互转化的桥梁。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教学研究可以促进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促进提炼先进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转向研究型转变,使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认识自身价值、体现自身价值、体验教学工作的收获和乐趣。

5.请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阐述一下新型课程文化都有哪些特质。

合作文化 新课改不是追随时代变化的脚步,而是“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发展

需要竞争,但竞争并非目的,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发展才是时代的精神所在。促进生命体的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应尽可能保证他们之间有合作的机会。而这些合作的中心在于课堂,教育实践中的合作文化需要精雕细刻才能得到扎实的成果。(2).对话文化 从课程制定的层面来看,新课改中的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是所有与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或部门之间的对话。(3).探究文化 A、新教改中课程结构的探究,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培养为主线,精选对终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强调实践与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B、课程实施过程中情境的探

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C、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也称为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

6.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教师职业的相关规定。

1995年3月18日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在《教育法》第四章“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明确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教师的教书育人天职,即“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同时明确“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对于教师的专业技术职业认定,《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也关注到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第三篇: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思考题专题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2.基础教育“课程统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如何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是按照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方向发展的,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不能超越阶段等级,不能颠倒顺序,更不能随意前后错乱。

(二)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

(三)心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复杂关系中。

(四)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两者统一的过程。

(五)心理发展具有年龄特征。年龄特征包括两个方面:认知和情绪、社会性发展。

(六)心理发展是天性和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言谈举止、甚至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环境。作为教育者可以通过自身的微观环境,尽最大可能的影响学生的发展。

第四题: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可以尝试解决的方法。

结合我们林区的社会生活实际情况,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难以形成合力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协调:在我们这里,有的农民工依然存在比较落后的思想观念,家庭教育以自己的思想认识为准绳,不能做到正确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出发点背道而驰,起到了反面作用。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得力:家长把孩子的教育问题的“一切拜托老师严格管教”,从主观上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女虽然与父母随迁到本地,但是家长将子女送到寄宿班的居多,寄宿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尽可能地迎合寄宿学生的意愿行事,管理不够严格,根本谈不到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学生在文化学习上、思想教育上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有力督促。

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少先队和家长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在家庭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表现优秀的身边人、身边事,弘扬学习榜样和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在学校教育中开辟出家庭教育的一个文明窗口,使农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内容得到弥补。

第五题:

案例中江苏省苏州市某省级实验小学教师在接受教育研究者访谈时所说的一席话,不仅道出了他个人的心声,也折射出当今基础教育传统教师文化领域中个人主义文化的内容。

哈格里夫斯提出,它建立在个体文化取向基础之上,是一种最普遍的教师文化。

对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的分析,大致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哈格里夫斯将教师个人主义的成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行政压力、工作环境和教师个性特征。从客观因素看,学校的建筑,具有细胞性的结构,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独立、自给自足的细胞,每个教师都独立地在封闭的课堂中上课。再就是教师的工作特征是“不确定性”和“无边界性”,加剧了教师间的离散。此外,教学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成了教师合作的阻力。不同教师对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偏爱,评价教学的标准也不同。这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往往缺少信心,不愿意轻易示人。另外个人主义也与教师的主观选择有关。采取个人主义的工作方式,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保持对学生的关怀和控制。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主义文化绝不是一无是处的,它的优点在于关心规范和独立精神。

第六题:

案例中反映的是教师文化建设中师徒教师教育模式所面临的现实难题。我认为,克服这一难题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从教思想和为师之道。做为一名资深教师,如果从教思想是保守的,就不能从根本上打破教师教学自我封闭的藩篱,营造开放性探究和对话的氛围,师徒模式的实施也就难以产生实效。

树立教师开放的从教思想,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应当走在前面,这既是对资深教师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最大尊重,也是对教师新生代的最佳教育。同时,资深教师的育人思想也应体现出应有的师者之风,要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作是自己的骄傲,不要看成压力。

从我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来看,进行教师文化建设要以学校的师德建设为依托,教育新手教师要深谙为师之道,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作风和工作作风,不仅要懂得如何去关爱培养自己的学生,还要以身作则,更加懂得如何去敬重自己的老师,用自己的工作成绩向师傅献礼,随时检点自己的求教方法,切实做到“敬师学艺”,不要“欺师学艺”。

4.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可以尝试解决的方法。

5.案例题:

江苏省苏州市某省级实验小学教师在接受教育研究者访谈时说:“实事求是说,教研活动主要借助学校行政的力量,主要搞的是常规的项目。如果没有学校的规定,老师自发的相互听课一般不大会有。你想,一个人在教室里上课,一方小天地,来了个外人,多不自在。对于去听别人课的老师也不自在,平常上课,哪会像公开课那么精彩,难免会有尴尬,被自己撞见多不好意思。大家有这样一种心理,都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最好还是各归各。”

请结合案例从形式或者内容的层面剖析当今基础教育传统教师文化的现实。

6.案例题:

上海市郊农村的一个九年一贯制学校,有一个“青兰工程”,该校有一个老师说:“这工程只是个样子,师父不愿教,徒弟就只能自学。其实,老教师不愿带新教师也是有苦衷的。一个物理老教师带了个徒弟,两人一开始关系挺好的,徒弟经常去听师父的课,然后自己再去上。结果成绩比师父考得好,师父就不满意了。他经常给人家说:‘我有时候要辛辛苦苦算一个下午才能弄清一个问题,被他(徒弟)一听就去讲给学生,简直不劳而获嘛!’后来徒弟如果提出要听课,师父往往要找个借口就不让进教室了,实在挡不住师傅就不讲课,让学生做题。”

以上案例反映的是教师文化建设中哪种策略面临的现实难题,你认为怎样做可以克服这一难题,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进行教师文化建设。

第四篇:20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思考题答案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请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答:《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2.个体的效能信念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掌握的经验,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方面。通过掌握的经验来发展效能信念,不是运用已经形成的习惯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是要运用认知的,行为的、以及自我调控的工具来管理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第二,通过观察榜样而获得的替代性体验也能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看见与自己相似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会令人们相信自己也具有参与活动的能力。第三,社会说服也是增强个人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用语言说服人们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人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的努力。第四,效能信念还部分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时的生理和情绪状态。人们根据自己的紧张反应和紧张程度作为表现的信号。正面的情绪能增强自我效能知觉;失望的情绪状态会降低自我效能。所以可以通过增强身体状态,减少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以及纠正对身体状态的错误解释来改变效能信念。

3.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发挥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具体而言,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

(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

(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

4.案例题

2005年8月,一个15岁女孩因饥饿过度导致身体各脏器衰竭,而过早的结束了生命。她是湖南人,从去年超级女声开播时,她就每场必看。今年6月她还对自己的父母说,明年她也要参加超级女声。

在此之后,她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对于自己的身材体型她有些不满意,于是她由开始的控制食量,发展为神经性厌食症。最后她为了躲避家人送她去医院而离家出走,最后病死在世纪坛医院。

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学生文化为什么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教师对待学生文化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做法。

答:①学生文化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的原因:首先,由于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而且学生文化是一种过渡性的发展中文化,学生思维尚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其信仰尚带有较大的盲从性,其态度也常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种未成熟、低层次的文化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其次,学生自身的文化中除了那些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需要我们加以维护和保护甚至发展外,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的内容和因素。

②教师对待学生文化的态度和做法:

教师应积极运用自身的文化经验,帮助学生提高选择信息、调控行为的能力,引导他们创造积极的主体文化,让学生文化成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源泉。教师要珍视学生文化中的资源,善于把环境中的消极信息转化为积极的信息,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如果能创造性地将书本知识、社会制度文化和学生文化融合在一起,借助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既有利于学生发展,也有助于教学和教育效果。

5.请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对基于过程哲学思想的知识观的理解。

答:①基于过程思想,学校里的知识绝非固定的文本。我们习惯于将知识化约为公式、课本、习题册,这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知识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不断发展和生成,不断地创新和超越。知识是经验、情境的承载。②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在问题与情境中的,事物的本真应该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与理解。针对具体的问题或情境,组织、应用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处理,这些问题或情境是经过选择和设计的、在真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的。③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共享”的。所谓“共享”即共同分享,与他人一起使用或分享,共同拥有使用权、知情权及产权。

6.请结合教师专业标准为自己设计专业发展规划。

答: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现将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如下:

1、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读书学习是知识分子的显著特征,在学习中创新是教师的职业需要。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我把充电作为自己工作的基础。因为我知道,社会在前进,观念在改变,教学理念也在改变,自己一旦不努力学习,将很快被淘汰。

3、教育教学工作。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娴熟的教学技能。

4、常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保证做到精心备课、上课等。

5、教研教学工作。培养善于总结、反思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研、教科研能力,做学者型教师。

以上是我的个人发展设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按照以上的设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总结,经常对照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时刻提醒自己,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请结合实际或你自身的经历和这次所学谈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或历程。

教师职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强化专业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初级阶段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深入发展阶段。自此,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职业生涯常在常新的主题。

2.请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谈一谈如何建设学生文化。

(一)以学生为本

学生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生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2.发扬学生的文化主体性。3.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

(二)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

学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学校亚文化系统,它以学生群体为载体,包含着一定的意义系统、表达方式和生活风尚,代表了青少年儿童世界的经验,反映了年轻一代特有的社会文化倾向,与占主导地位的学校文化相对应,在学校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

(三)以教师和家长为依托

(四)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

3.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由于评价视角的狭窄和行动取向的偏颇等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不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一)评价目的偏移

(二)评价主体错位

(三)评价内容窄化

(四)评价方法单一

4.请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发挥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具体而言,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传统课程评价只要求学生取得

较为优异的成绩(学业成就),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活动)的评价。新课程鼓励学生对自己负责,改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

(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希望通过甄别选拔类的考试,把学生按照所谓的“智力水平”层层筛选———评价学生,是以选拔为目的的。新课程主张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

(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传统课程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发展。新课程的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特有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习的情感水平和价值观等做出评定。强调多元主体的相互配合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多元主体在评价上的相互配合,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参与的活动,实现多元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教师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作为教育反馈信息,不但可以发现教师本人对学生评价的偏差,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与不足,并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如学生成长记录袋不但收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将学生本人、同学的评价、父母的期望及个人的特殊作品收入其中,作为自己成长进步的实录,通过大量的多元主体评价资料,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进步及存在问题。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了评价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双向沟通、选择与协调,实现了各种评价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发展性学生评价主张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也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它将学生以往素质积累的成绩、现在所处的水平和将来发展潜力结合起来给学生以综合评价,通过有效关注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评价过

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的多维培养目标,使评价的诊断、选择、导向、改进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强调质性评价,关注差异

改变以往只注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质性评价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对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983年斯塔弗比姆在《方案评价的CIPP模式》一文中指出: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发展性表达了一种从评价“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将来”和“发展”的新理念。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评价内容,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目标。发展性评价观不仅注重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关注学生心理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较

大、较快、较好的进步。因此,“考试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起点的标准,它帮助每一个人估计他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效率。评定的手续应象衡量一

个人是否符合外在标准一样衡量他的进步。”发展性评价不再把评价仅仅看成是甄别与选拔人才的过程,而是把评价看成是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手段、完善自我的过程。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要求学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学业成就),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活动)的评价。由于学业成就是预测性的,因此,学业成就往往被学生必须掌握的某些知识、技能所取代,并把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业评价,关注学业活动和过程本身,关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关注学生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运用信息、资料的活动过程及其表现,关注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新课程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介入自己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活动,自动产生创造的生命冲动,“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以自己的“内省标准”对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确定个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新课程鼓励学生对自己负责,改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

(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希望通过甄别选拔类的考试,把学生按照所谓的“智力水平”层层筛选———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只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是以选拔为目的的。新课程主张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但是这不等于平均发展。每个学生都应该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知识技能结构、能力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形成良好的学业情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发展。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量化考核,通常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课程中剥离出来,让评价内容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游离出来,进而设置一定的评价层次要求,诸如“理解”、“记忆”、“应用”、“分析”等。然后,依据这些内容和要求进行客观性试题编制和量化测试。新课程的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特有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习的情感水平和价值观等做出评定。它关注的不是知识与技能的记忆和再现,而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实践能力,评价的是学生的思维水平、创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和趋向。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活动表现”的评价要求建立学生学业活动表现的档案袋,教师根据学生学业活动表现的档案及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反思学习的行为,从而调整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第五篇:2012-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中小学教师思考题答案

2012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请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答:《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2.个体的效能信念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掌握的经验,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方面。通过掌握的经验来发展效能信念,不是运用已经形成的习惯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是要运用认知的,行为的、以及自我调控的工具来管理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如果人们只体验到简单的成功,就会急功近利,并很容易因失败而气馁。真正的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效能信念必须有经过持久的努力从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第二,通过观察榜样而获得的替代性体验也能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看见与自己相似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会令人们相信自己也具有参与活动的能力。同样,观察到别人通过高努力而失败也会降低自己的效能信念,降低动机水平。榜样对个人效能信念的影响主要受个人与榜样之间相似程度的影响。相似性越大,榜样成功与失败的事例越具说服力;如果榜样与个人很不同的话,个人的效能信念就不会受榜样的强烈影响。第三,社会说服也是增强个人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用语言说服人们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人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的努力。第四,效能信念还部分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时的生理和情绪状态。人们根据自己的紧张反应和紧张程度作为表现的信号。正面的情绪能增强自我效能知觉;失望的情绪状态会降低自我效能。所以可以通过增强身体状态,减少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以及纠正对身体状态的错误解释来改变效能信念。

3.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发挥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具体而言,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

(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

(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

4.案例题

2005年8月,一个15岁女孩因饥饿过度导致身体各脏器衰竭,而过早的结束了生命。她是湖南人,从去年超级女声开播时,她就每场必看。今年6月她还对自己的父母说,明年她也要参加超级女声。在此之后,她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对于自己的身材体型她有些不满意,于是她由开始的控制食量,发展为神经性厌食症。最后她为了躲避家人送她去医院而离家出走,最后病死在世纪坛医院。

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学生文化为什么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教师对待学生文化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做法。

答:①学生文化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的原因:首先,由于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而且学生文化是一种过渡性的发展中文化,学生思维尚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其信仰尚带有较大的盲从性,其态度也常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种未成熟、低层次的文化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其次,学生自身的文化中除了那些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需要我们加以维护和保护甚至发展外,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的内容和因素。②教师对待学生文化的态度和做法:

教师应积极运用自身的文化经验,帮助学生提高选择信息、调控行为的能力,引导他们创造积极的主体文化,让学生文化成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源泉。教师要珍视学生文化中的资源,善于把环境中的消极信息转化为积极的信息,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如果能创造性地将书本知识、社会制度文化和学生文化融合在一起,借助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既有利于学生发展,也有助于教学和教育效果。

5.请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对基于过程哲学思想的知识观的理解。

答:①基于过程思想,学校里的知识绝非固定的文本。我们习惯于将知识化约为公式、课本、习题册,这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知识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不断发展和生成,不断地创新和超越。知识是经验、情境的承载。②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在问题与情境中的,事物的本真应该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与理解。针对具体的问题或情境,组织、应用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处理,这些问题或情境是经过选择和设计的、在真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的。③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共享”的。所谓“共享”即共同分享,与他人一起使用或分享,共同拥有使用权、知情权及产权。

6.请结合教师专业标准为自己设计专业发展规划。

答: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现将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如下:

1、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读书学习是知识分子的显著特征,在学习中创新是教师的职业需要。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我把充电作为自己工作的基础。因为我知道,社会在前进,观念在改变,教学理念也在改变,自己一旦不努力学习,将很快被淘汰。

3、教育教学工作。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娴熟的教学技能。

4、常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保证做到精心备课、上课等。

5、教研教学工作。培养善于总结、反思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研、教科研能力,做学者型教师。

以上是我的个人发展设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按照以上的设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总结,经常对照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时刻提醒自己,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请结合实际或你自身的经历和这次所学谈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或历程。

教师职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强化专业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初级阶段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深入发展阶段。自此,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职业生涯常在常新的主题。

2.请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谈一谈如何建设学生文化。

(一)以学生为本

学生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生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2.发扬学生的文化主体性。3.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

(二)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

学生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学校亚文化系统,它以学生群体为载体,包含着一定的意义系统、表达方式和生活风尚,代表了青少年儿童世界的经验,反映了年轻一代特有的社会文化倾向,与占主导地位的学校文化相对应,在学校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

(三)以教师和家长为依托

(四)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

3.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由于评价视角的狭窄和行动取向的偏颇等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不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一)评价目的偏移

(二)评价主体错位

(三)评价内容窄化

(四)评价方法单一

4.请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下载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思考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答案

    2014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高校教师思考题答案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2.解决我......

    2014年黑龙江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2014年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态势如何?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新......

    继续教育知识中小学教师思考题答案

    。 2011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3.如何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4.......

    201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共五则范文)

    201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中小学教师 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我国基础教育......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3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带答案)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带答案)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2.......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第一次作业 (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2.基础教育“课程统整”的......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第一次作业 (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2.基础教育“课程统整”的......

    2010年-201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高级思考题答案

    2010年中小学教师中高级思考题及答案作业: (初级职称学员答案例中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5、6、7、8题) 【案例1】 李明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行列中的一员,他曾经努力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