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邢台市开发区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
邢台市开发区工作职责
中共邢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市高新区工委)、邢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市高新区管委会),分别是中共邢台市委、邢台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省政府赋予的各项管理权限,行使市政府授予的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对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项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封闭式管理。
(一)市高新区工委职责: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
2、讨论决定本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
3、加强工委自身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负责上级有关部门驻区单位的党组织建设。
4、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和程序,负责本区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干部的选拔和任免工作;负责对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奖惩、监督及档案管理工作。
5、加强本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查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
6、领导本区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负责统战、知识分子等工作。
9、行使市委授予的其他职权。
(二)市高新区管委会职责:
1、编制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实施;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订和发布高新区管理规定;研究制订招商引资的激励办法和优惠政策。
2、负责企事业单位的注册登记,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投资和技改项目。按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领导和组织管理高新区统计工作,并对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进行指导、监督、协调、服务。
3、按照总体规划实施区内规划和建筑市场管理,核发规划建设“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负责高新区内房屋产权、产籍、交易管理和房政管理工作,核发产权证书;编制并报批高新区环境保护规划,审批区内项目的环保设计和工程,核发环保“三证”;统一管理区内的市容、市政工作。
4、管理高新区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及其它涉外经济活动和事务;按照有关规定审核申报区内人员出国(境)事项。
5、负责高新区人事劳动、机构编制、社会治安、户籍等管理以及社会中介、保障组织管理;协调高新区内工商、税务、公安、土地等分支机构的工作;负责金融、保险等驻区机构的监督与协调。
6、负责高新区一级财政,实施区内财政预、决算和国有资产管理、地方税收征管、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7、负责高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项社会事业。
8、对管辖范围内行政村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负责行政村的经济、文化等行政事务工作。
9、负责高新区内土地的征用、划拨、估价,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宅基地证书。
10、行使市政府授予的其它管理权限。
邢台市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政府授予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代表市政府对高新区管辖范围内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封闭式管理。其具体经济管理权限是:
一、计划管理方面:
(一)涉及现行用地计划管理时,市政府实行单列,直接切块下达。在市切块下达的范围内,由高新区按项目、权限、程序直接审批,并报市有关部门备案。凡超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由市有关部门向省有关部门申报。
(二)凡符合国家政策,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的生产性高科技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由高新区管委会审批(含项目的立项、设计开工报告审批,投资许可证代市计委发放,环境保护有关条件的审批),报市计委备案。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的基本建设项目由高新区管委会报市计委,由市计委负责上报审批。
(三)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自行平衡资金、外汇收支及原材料,产品不涉及出口许可证、配额管理,除限制类项目按规定程序审批以外,其它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项目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高新区管委会组织论证审批,并报市有关部门备案。批准证书由市外经贸部门统一编号、盖章后,由高新区管委会负责核发。
(四)市规划建设的新项目,在选址、布点时,应优先考虑高新区。
二、财税管理方面:
(五)高新区设立一级财政。高新区内所有经营性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的各种税收由高新区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管理,按预算级次入库。
(六)高新区财政收入按现行财政体制,除上缴中央和省部门外,新增财政收入部门全部留给高新区财政统筹安排用于高新区建设。
(七)未经高新区管委会批准,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到高新区收取行政事业费。高新区内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高新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统一管理和征收,除规定上缴外,全部纳入高新区财政,用于高新区建设。
三、土地、城建管理方面:
(八)高新区设土地管理部门,受市土地管理部门和高新区管委会双重领导,依法管理高新区土地。
(九)高新区是市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城市道路、供排水管网、供电网、通讯网、供热、供气等公共设施,市有关部门应优安排实施。
(十)高新区建设纳入市统一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经批准后由市高新区负责组织实施。高新区域内的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市容管理、城市公用事业,高新区管委会依法享有统一规划、监督、管理权。
(十一)高新区规划区域内的乡村纳入高新区管辖范围,由高新区管委会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原行政区划对外不变。
四、工商行政管理:
(十二)市工商行政管理是局在高新区设立工商分局,依法对高新区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活动和各类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打击经济违法违章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十三)高新区内的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由高新区工商分局按规定权限负责办理。
五、统计管理:
(十四)高新区管委会应根据统计任务,设置统计机构,配备必要的统计人员,统一领导、组织管理高新区的统计工作,按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对区内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统计调查对象开展统计调查,准确及时地向市统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并向省归口管理部门抄报。
六、环境管理:
(十五)高新区管委会设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并按照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编制区域内的环境保护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十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其中能源、交通、原材料项目为5000万元)及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项目的环境保护审批及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由高新区管委会所属部门负责,并报市环保局备案,超过此权限的项目应报省环保局审批。
(十七)高新区管委会所属环保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规定,责成项目单位做好立项后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后方可进行建设。项目建成试运行三个月后,由高新区管委会所属环保部门组织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十八)高新区所有排污单位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应符合市总量控制要求。高新区建设项目的排污总量指标报市环保局核准备案。
七、外经外贸:
(十九)港、澳、台同胞、海外桥胞和外省投资兴办的三资企业,参照第三条执行。(二十)高新区可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出让资源(如土地使用权)方式吸收外资。在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范围内向国(境)外融通商业贷款。
(二十一)市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外贸出口经营权。
邢台市开发区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决定
为进一步加快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建设步伐,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打造“工业立市”和“开放兴市”的战略平台,真正把开发区建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现代工业新城区、邢台市经济“特区”,决定对市开发区实施封闭式管理。
一、管理权限
开发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对开发区内的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行使市级管理权限。
1、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国家、省产业政策和邢台市产业发展方向,负责进区项目的筛选、审查和审批,下达投资计划。
2、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市政府批准的总体规划,对开发区实施规划和建设。开发区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开发区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发放《施工许可证》;负责基建防空工程的审核、监管、验收工作;负责开发区建筑市场临管以及对违反规划、城市建设法律法规的查处。市规划局在开发区设立规划分局,作为市规划的派出机构,负责开发区的规划管理工作。
3、开发区管委会代表市政府垄断开发区土地一级市场,放开和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开发区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开发区内建设用地,包括土地征转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出租、转让、抵押、登记、核发土地使用权证、日常土地证及地籍管理和土地批租以及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4、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开发区管辖范围内的房屋产权、拆迁及物业管理;负责核发《房屋产权证》、《商品房予售许可证》、《拆迁许可证》及物业管理资质证书。
5、开发区公安消防监督部门负责开发区内建筑工程的消防审核、审批及消防事故的处理。
6、开发区工商行政管理和税务机关负责各类进区企业注册登记、核发营业执照和
税务登记。
7、建立“税外无费区”。未经开发区管委会批准,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对开发区内企业进行评比、考核、检查、收费等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必须报市委、市政府批准。
8、市政府委托开发区管和群众运动对区内实施综合行政执法,包括土地、规划、市容、市政、环卫、绿化、环保、防震减灾、人防、劳动保障等。
9、开发区区委、管委会负责开发区机制创新和人事改革工作,在核定的机构编制内,享有人事调配权、中层干部任免权和工资审批权。负责审批和办理开发区内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手续。
二、政策扶持
10、开发区实行“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不实行上下对口。开发区各职能部门接受市直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
11、从2003年起,市财政每年将开发区上缴税收内中央及省返还部门、上缴市财政部分、“四税”增量省、市集中部分,全部返还开发区财政。
12、开发区建设用地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开发区土地行政部门直接代表市国土局报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部门审批或审核;土地出让金的收入除上缴国家、省部门外,其余全部留在开发区,主要用于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区和基础设施建设。
13、开发区管委会代市政府收取涉及项目规划和建设的相关费用,全部留在开发区,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区建设,并接受市政府的统一调配。
14、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应加大对开发区的投入比例,优先用于扶持开发区孵化器建设和区内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
15、在开发区现行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对进入开发区建设施工企业的建筑营业税,由开发区税务部门全额征收。
16、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办理有关业务,并为开发区提供金融服务。
三、附则
17、本决定由邢台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18、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往所发文件与本决定不符的,按本决定执行。
第二篇:开发区保安工作职责
1、保安人员在值班期间,须按规定着装,做到整洁、规范,礼貌热情待人、举止大方、有问必答、语言文明。
2、保安人员24小时负责办公楼内的保安、巡逻工作,维持正常秩序,及时制止工作人员及外来办事人员在工作场所的违规现象。如遇重大事项及时向开发区分管领导或综合办公室汇报。
3、负责做好一楼大门口车辆停放、秩序维持工作;外来办事及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所有车辆一律不准停在门口前的通道上,通知其停到停车场或停车线内。
4、办公楼工作人员下班后,及时关好门窗,切断电源,做好相应的防火防盗等安全检查,及时排解安全隐患。
5、值班期间不准打牌、赌博、下棋、酗酒等,白天不准在休息室看电视、看书报、睡觉。
6、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7、认真完成开发区领导和综合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任务。
8、对于违反上述规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每例每人酌情扣减当月工资。如措施不当造成严重后果、擅离工作岗位或违反第5、6条规定经发现,一律作辞退处理。
开发区综合办公室
第三篇:开发区地税局保洁工作职责
开发区地税局保洁工作职责
一、尽职进责、爱岗敬业,遵守区局一切规章制度。
二、熟悉所分管的卫生责任区,了解卫生责任区的设备设施情况及具体数量。对分管区域设备设施及办公用品的质量故障与损坏情况要及时报修。熟悉和掌握所分管卫生责任区所要达到的卫生标准。
三、保洁员每天要在员工上班前提前到位,并抓紧时间做好日常保洁工作。按保洁内容及标准重点打扫领导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接待室、走廊、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卫生,使保洁工作落到实处。卫生保洁要做到轻拿、轻放、轻说、轻走。
三、各楼层的垃圾筒、卫生间要及时打扫、清理,卫生间洗手池台面、镜子、地面、墙面等要及时擦拭,做到光亮、无水迹、无污迹、无杂物;垃圾袋和手纸篓要及时倾倒、更换;洗手液要随缺随补。
四、保洁员要严格按操作规范做好日常保洁、定期保洁工作。做到随脏随扫、无污迹、无杂物等,保持环境清洁。保洁领班要严格按保洁内容和标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除日常保洁工作外,通讯员要根据会议室开会需要,提前半小时开门,将桌椅摆放整齐、准备好开水、茶叶等以提供方便。使用完毕后对房间要进行彻底打扫,关窗、断电、锁门。
六、要注意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白天视天气情况,尽量采用自然光,少开卫生间北侧的照明灯和走廊东、西侧的照明灯,为单位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保洁工作中要爱护使用水、电等设施,发现水、电、上下水管道等硬件设施有问题时应及时向服务中心主任报告。
七、按保洁内容及标准做好定期保洁工作。按操作规范和要求,擦拭窗、天花板、墙壁、地面清洗、玻璃清洗、灯具除尘、垃圾筒清洗、金属件清洗等,认真做好保洁工作,使单位有一个优美、卫生、清洁的办公环境。
八、负责管理清扫工具、清运工具。
九、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责任区:
一楼门厅、走廊、卫生间。责任人:李保国
第四篇:开发区(时庄街道)爱国卫生工作职责
开发区(时庄街道)爱国卫生工作职责
开发区(时庄街道)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区街党工委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统一组织、统筹协调本区域的爱国卫生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传达贯彻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条例等。
二、根据上级政府的统一规划及各阶段工作指令,适时安排布置本辖区的爱国卫生工作。
三、指导本辖区各单位履行其应承担的爱国卫生工作职责,并对其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四、组织动员区街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爱国卫生工作。
五、组织区街健康教育工作。
六、检查督促门前“三包”、除“四害”的落实工作。
七、布置、检查冬季清除冰雪工作。
八、负责组织机关干部迎接上级政府部门的爱国卫生检查工作。
九、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大疫情、中毒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
十、开展辖区内以及兄弟乡镇间爱国卫生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十一、负责爱国卫生奖惩工作。
十二、负责爱国卫生问题的调研、处理工作。
第五篇:邢台市地方志工作规定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邢台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6号 【发布日期】2013-08-30 【生效日期】2013-10-01 【失效日期】2018-09-30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邢台市人民政府
邢台市地方志工作规定 邢台市人民政府令(2013)第6号
《邢台市地方志工作规定》已经2013年8月23日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孟祥伟
2013年8月30日
邢台市地方志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推进地方志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发挥地方志服务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河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地方志的组织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年鉴及地情文献。地方志书,包括综合志书和专业志书。地方年鉴,包括综合年鉴和专业年鉴。
综合志书,是指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市志、县(市、区)志、乡(镇)志、村(社区)志等。
专业志书,是指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内行业、部门、院校、企业或特定事物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包括行业志、部门志、院校志、企业志等。
综合年鉴,是指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市年鉴、县(市、区)年鉴、乡(镇)年鉴、村(社区)年鉴等。
专业年鉴,是指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内行业、部门、院校、企业或特定事物的资料性文献,包括行业年鉴、部门年鉴、院校年鉴、企业年鉴等。
地情文献,是指除地方志书、地方年鉴以外,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或载录本行政区域内特定历史时期综合性或专项性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各种史料性文献,市、县(市、区)、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乡(镇)、村(社区)编纂的以本行政区域冠名的地情类书籍。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地方志工作机构列为本级人民政府常设机构,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保障相应的办公条件。
第五条 市、县(市、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志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以下简称地方志工作机构)承担本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地方志工作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志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地方志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制定有关地方志编纂的业务规范;
(二)拟定地方志总体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
(三)依照规定组织专家对已编纂成稿的地方志进行评审验收;
(四)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五)组织、指导、编纂地方志书、地方年鉴及地情文献;
(六)搜集、整理、保存地方文献和资料,组织整理旧志;
(七)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建立方志馆(库)和网站,为公众提供服务;
(八)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
(九)培训地方志工作人员;
(十)完成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短期和长期总体工作规划,并报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
第八条 以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综合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和综合性地情文献,由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按总体工作规划组织编纂,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编纂出版。
有关组织和个人可编纂出版上述规定以外的志书、年鉴或其他地情文献,但编纂单位和个人应按隶属关系或注册登记关系报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查批准并备案。
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对编纂活动进行业务指导。
第九条 编纂地方志应科学规范,全面客观,存真求实,确保质量。
第十条 按地方志总体工作规划承担地方志编纂任务的单位(以下简称承编单位),应将地方志编纂工作列入工作计划,明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领导、机构和人员,保障经费、办公条件和相应待遇,按时保质完成编纂任务,并对所编纂的地方志初稿的质量或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承编单位应接受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十一条 以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的编纂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应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协调能力和一定专业知识、熟悉地情的人员担任,由本级人民政府聘任,并报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
第十二条 编纂地方志应吸收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地方志编纂人员实行专兼职相结合。专职编纂人员的素质应适应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文字能力。地方志编纂工作可以采取聘用方式聘请适合从事地方志编纂的人员参与编纂。专职兼职编纂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
地方志编纂人员应恪尽职守、客观公正、秉笔直书、忠于史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要求编纂人员在地方志中作不实记述。
第十三条 以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综合志书每二十年左右编纂一次。遇有重大区划变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适时组织编纂。每一轮地方综合志书编纂工作完成后,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在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搜集资料以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启动新一轮地方综合志书的编纂工作。
第十四条 地方志工作机构及承编单位应建立经常性地方志资料征集制度,有关单位和个人应据实提供资料。地方志编纂人员可对所需资料内容进行查阅、摘抄、复制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应提供支持。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不符合档案开放条件的,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以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列入省总体工作规划的地方志稿(以下简称志稿),应通过四级评审,按以下程序进行审查验收,经审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公开出版:
(一)一审为志书编纂单位领导机构组织的审核。经一审并修改后的志稿,连同书面报告一并报送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核,提请二审。书面报告应由本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签名,同时加盖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公章。
(二)二审为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的内部审核。经二审并修改后的县(市、区)志稿,连同二审修改方案一并由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核,提请三审。市志稿二审与三审结合进行。
(三)三审为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特邀有关专家参加、省市专业人员与会的审核。经三审并修改后的志稿,由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提出书面意见,连同修改报告和保密部门审查通过的有关证明材料一并报送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核,提请四审。书面意见应由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主要领导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志稿的保密审查由提供资料和编写初稿的单位负责,保密主管部门会同地方志工作机构对志稿进行保密审定,并出具证明材料。
(四)四审为付印出版前的省级终审。经四审后的志稿由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出具审查验收报告后,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出版。
已通过审查验收的志稿,未经原审查验收或批准的机关同意不得擅自修改。
第十六条 以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综合年鉴,由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以为序组织编纂,经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审验,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交付出版。地方综合年鉴按连续出版。
第十七条 以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综合性地情文献,由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经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审验,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交付出版。
第十八条 以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出版后三个月内,编纂单位应向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报送样书和样书电子文本。地方志书应报送五十套,地方年鉴、地情文献应各报送三十套。
第十九条 以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为职务作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其著作权由组织编纂的地方志工作机构享有,参与编纂的人员享有署名权。编纂人员稿酬按版权局发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结合编纂的实际情况发放。
第二十条 以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资料,由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统一管理,特殊重要资料送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集中管理。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出租、出让、转借和出卖。
第二十一条 需要且有条件编纂部门志鉴、行业志鉴、乡(镇)志鉴、村(社区)志鉴或专项性地情文献的,编纂单位应向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纳入地方志工作总体规划。志鉴稿或文献稿经 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审查验收后,方可公开出版。出版后三个月内应向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报送样书五十套和样书的电子文本。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对编纂部门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
第二十二条 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开拓社会使用地方志的途径,通过建立方志馆、地方志资料库和地情网站等形式,加强地方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为社会各界利用地方志文献资料创造便利条件。加强对地方志资料的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地情宣传、咨询活动,出版专题资料、地情研究成果,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团组织应无偿向地方志工作机构提供地方志资料。鼓励私营企业和个人向地方志工作机构捐赠或提供地方志文献和资料。对具有收藏价值的资料,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向捐赠者颁发收藏纪念证书。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通过查询、阅览、摘抄等方式利用地方志网站和方志馆(库)收藏、展示的地方志文献和资料。
第二十三条 地方志成果可依照有关规定参加各级评奖活动。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对在地方志编纂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 按照地方志总体工作规划承担地方志编纂任务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予以通报批评,督促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地方志工作机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或有关行政部门予以纠正,并视情节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拒绝承担地方志编纂任务或者无故拖延地方志资料报送的;
(二)故意提供虚假地方志资料的;
(三)拒不执行地方志工作机构的督促检查意见的。
第二十五条 地方志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不良影响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故意在地方志编纂中加入虚假资料的;
(二)地方志文稿经审查验收批准后,未经同意删增和修改其内容的;
(三)擅自将地方志文稿作为个人著作发表的;
(四)故意损毁地方志资料的,将地方志资料据为己有或出租、出让、转借和出卖的。
第二十六条 对擅自编纂出版以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的单位和个人,由地方志工作机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及出版行政部门,责令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未经审查验收、批准将志稿交付出版,或者地方志存在违反宪法、法律、法规规定内容,以及泄露国家秘密的,由上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提请本级人民政府及出版行政部门,责令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有效期为五年,自2013年10月1日起至2018年9月30日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