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高校的科学教育
中国高校的科教事业
在当今社会,什么最贵?人才最贵。在这样的世界环境底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出有用的人才的,科学教育在当中就显示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之前几年,我国的科教事业在于扩大规模,而目前我国的科教事业向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在科教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旧的矛盾和新的问题也在累积叠加,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科教资源布局不均衡,高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我国政府作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实施了完美的转变。
我国现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当大,国家对科学教育的要求主要可以表现为:一个核心,即提高质量。三大功能,即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三大工程,即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五项改革,即加快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七个计划,包括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规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此外还将推进10项改革试点。特别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规划的实施,对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政府在这样的要求下,也竭尽所能,给教育机构最大的支持抓住机遇,破解难题,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地方“211工程”高校的支持力度,“211学校”是一个模范作用,能带动其他学校一起进步,能带动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提升,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至为关键。同时政府也制定了科学教育分层分类标准,构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生态体系,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高等教育实行分类指导、分层管理,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特色,彼此互为补充又相互不可替代。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高度重视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的有力支撑。我国属于正在起步的阶段,但是我们国家政府对其的重视,使得我们能快速发展。
目前,重要的是加大科教事业经费投入,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以更大的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新增财力着力向教育倾斜,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经费保障。
同时严打作假,切切实实做到踏踏实实的做学问。
而我个人觉得,学生不仅仅只具有学习能力,而更应该具备着实践能力。我认为,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这样对校、企双方都有好处,能够建立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开展联合申报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攻关和各类人才培训,为祖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们的祖国给了我们如此良好的环境,作为学子,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坚决学好基础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为祖国的未来流一把汗。
09040126李汉杰
第二篇: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
1供需矛盾突出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2 应届生就业困难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3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4薪酬低期望高:
这次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5假招聘现象严重: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6缺乏工作经验:
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7怕吃苦不愿从基层做起
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1 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
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2大学毕业生误区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大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第三,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三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方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1用人单位方面: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自身做出的努力: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第三,鼓励大学毕业生出国进一步深造。当前可以鼓励经济条件允许的大学毕业后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国际一流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第四,鼓励大学生到条件艰苦地方就业,特别鼓励大学生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2年或2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第五,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人才政策,取消落户限制[4]。第五,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得高校毕业生这支宝贵的人才队伍,到祖国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发挥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中国高校别名
中国高校别名大全
北京大学:“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或者“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
清华大学:“五道口理工学院”或者“五道口工程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第二党校”
北京师范大学:“积水潭师专”
北京体育大学:亚洲第一青年疗养院
北京理工大学:“魏公村汽配维修服务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专政工具生产厂一厂”
中国农业大学:“海淀种猪选育场”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子弟学校”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国安局岗前培训中心”
外交学院 展览路加油站附属学校 北京语言大学:“中央统战部亚非拉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技术研发中心” “五道口计算机学院”“学院路小飞机实践基地”
北京邮电大学:“明光村中学附属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京津唐地区预备炼钢工人培训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中共中央宣传部储备干部培训中心” 定福庄二小附属大学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五道口理工学院东单屠宰培训基地” 北京电影学院:“蓟门桥北爱情动作片拍摄中心兼青年男女伦理研究与实践基地”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俄文大队”
北二外:韩国驻京子弟学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太阳宫女子职业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地铁公司西直门分公司
中国医科大学——北二马路医学院或和平一小附属卫校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高大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基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区——花家地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魏公村清真餐饮培训基地”
北京物资学院。邓家窑村立大学。天赐良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二里沟走读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南锣鼓巷第二百五十小学。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南广生态园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常委指定高校生自杀心理学及边缘崩溃学说临床实验基地大兴分部
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法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或者“军都山政法干校”
首都医科大学:(凉水)河北菜户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海淀区新东方职业厨师进修学校
法大研究生院:“昌平法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蓟门里分校”或者“军都山政法干校蓟门桥下岗再就业培训中心”
新东方:“私立留美预备学校”
第四篇: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中外论文写作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对高等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研究生规模也越来越大,专业设置也在不断的增加,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已满足不了目前新形式的需求。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落后的导师考核模式、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降低等多方面的因素,对研究生的教育发展极其不利。高校研究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全面分析目前研究生管理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改进对策;科研创新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duc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Yuzhongning(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xihua university,chengdu)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gress, our countr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e university enrollment expansion scale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professional set up also in unceasing increase, the current university graduate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has 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forms.The tradition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backward teacher assessment mode,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are all factors, which are extremely detriment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The staff of university graduate offic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 management,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make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Key words: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Education status quo;Improving countermeasures;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0 前言
目前,研究生入学资格主要通过两种渠道选拔:一是从在校的优秀毕业生中推荐,二是通过全国的入学考试。经过多年的读书学习,他们已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较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研究生期间学习和科研工作的锻炼,专业知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 高。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
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在新的形势下,对研究生的培养除了授业、解惑外,传道
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质和独立人格的人,重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所谓研究生教育是指一种专业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也是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是建立在二级学科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划分得更细,培养的是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内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造能力的研究人员或高层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涉及的专业面更为广泛,各个专业之间的界限往往更为明显,所以一般又要求研究生具备较宽广的知识储备,以保证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沟通和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不同国家的学制中,研究生教育都处于整个体系的最顶端,是高等教育也是整个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主要是通过研究生参加必要的研究活动如参加课题研究、进行专题调查等,使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2.1研究生教育体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病突显出来:(1)缺乏办学自主权。一是招生计划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矛盾突出,国家至今仍然实行计划指令性招生,这种传统计划管理方式不利于市场调节机制的形成,容易造成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同时在人才选拔方式上也有欠缺。我国研究生考试实行 “一卷定终生”,专业课成绩再好,公共课差一分也不行。这种现行的选拔方式对学生创造力以及科学愿望的了解显然有所欠缺,忽视入学选拔与考生此前学习情况的联系,忽视对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招生方式存在缺陷。(2)法制法规不健全。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是政府、培养单位和市场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相对于日益发展壮大的研究生教育,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立法工作明显滞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最重要的就
是研究生教育的评估监督机制缺乏法律保障。
2.2研究生教育结构有所失衡
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而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则未能做出相关调整。在考核与要求方面采取一刀切的模式,结果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以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都产生了脱节,在原培养目标下选拔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因而,我们首先要认清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尤其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一方面要认清高等教育的学术性目的,另一方面也要明白当今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要,所以应该在教育的学术性目的和职业性目的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2.3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亟待提高
高等教育师资总量不足,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师生比达19:1,如果按14:1的标准测算,专业教师缺口达到22万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问题更加明显。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数量的迅速增加,而原有的师资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的数量不足日益突出。“2003年全国高校博士生导师已达24024人,但平均每个导师所带博士生数量已从2000年的3人增长到2003年的5人,而且2/3的博士生导师既带博士生又带硕
士生”。【1】
造成有的导师带的研究生(硕士生和在职人员)过多。这么多的研究生,一个导师显然是辅导不过来的。许多研究生反映,由于导师所带学生数量太多,根本就无法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在毕业时都不认识导师,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称,他的导师指导他的论文只花了15分钟。另外,有的导师项目很多,在外面的名望很好,这也是导致学生集中报考一个导师情况出现的原因。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时也不能仅仅归罪于导师,而是由于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是上来了,但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科研环境、培养资金等并没有同步甚至超前增长,若是不对研究生导师所带学生数量进行限制,那么师资问题接着就突显出来了,这样就势必会造成部分研究生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生培养状况分析
如下表3.1所示:经济发达地区的导师带卜2个研究生的比例要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导师,而导师带5个以上研究生的比例则是经济发达地区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生规模要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生规模。
表3.1目前导师带研究生的数量
除此之外,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导师理想中所带研究生数为2-3个人,如下图3.1所示。
图3.1导师理想中所带研究生数量 而在上课形式中,在教师问卷中显示,“以讲课为主”的形式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导师占26.1%,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导师占40.3%;“以讨论为主”的形式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导师占48.8%,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导师占27.3%;“以专题为主”的形式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导师占有25.1%,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导师占32.5%。可见,经济发达地区的导师上课主要是以讨论为主,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导师上课则以讲课为主。而导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千差万别,导师对于学生的评价问题,给出了三种评价的标准,它们分别是:“看他们看书的数量”、“看他们论文的数量”和“看他们干活多少”。经济发
达地区的导师选择这三种标准的百分比分别是:36.5%、50.2%和13,3%;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导师选择这三种标准的百分比分别为:32.5%、45。5%和22.1%。
虽然,两个地区的导师所依据的主要标准都是“看他们论文的数量”,但是这个数量在总体中的比重却是不同的,经济发达地区要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方式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 果缺乏创新点。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其基本目标和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刨新能力的人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我觉得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应该注意一下几个要点:(1)
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2】,指导研究生掌握研究课题的选择方法。研究生在完成文献查阅工作后,导师应就课题的重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与研究生讨论。研究课题的重要性体现在是否有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能性体现在所提出的科学思想是否与现有的知识相矛盾,是否可能获得有意义的结果:现实性则是指是否有现实可行的而又可望成功的具体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包括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法和研究计划。(2)严谨求实的科研
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3】
:严谨求实,就是要讲诚信,尊重事实并捍卫真理。不要有了结果,即使数据靠不住,自己都不能信服的东西,也出文章。用文字或在公开场合描述你自己的成就,有时候也许比较难做到
完全客观【4】
。但现在国内许多对个人或单位研究工作取得的成就的描述,常常夸大得不成比例。浮夸风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科学事业
发展的障碍【5】
。因此在研究生科研过程中,就要加强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教育,时刻牢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做到“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3)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创新问题时,使用了~个新名词:“创新思维”。他说:“二十世纪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的形成,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正是基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的突破性进展,人类创造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他还说:“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特别是要“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结论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多种因素长期不懈的密切配合、紧密协作,从教育机制、课程创新、培养条件、师资建设、培养模式等各个环节进行创新,不仅注意培养制度的科学性,还要注
意培养工作的持久性,只有这样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达到新的水平。当前的大社会形势下,每位指导老师要从自身做起,严以律己,求真务实,将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与实际科研工作相结合,坚持发扬优秀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大力开展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为我国培养出高专业知识水平和高尚品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网站:2004年第三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2】孙建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冶金经济与管理【J】,2007(1). 【3】朱清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4). 【4】李丽萍.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待明确.中国青年报,2001年8月29目
【5】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in Europe,Asia and The Americas and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Proceeding of an NSF Workshop.2000:P175—176
第五篇:中国高校简称趣谈
北京大学:北大; 清华大学:清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 北京理工大学:北理; 中国人民大学:人大; 中国矿业大学:矿大; 北京林业大学:北林; 中国农业大学:农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 大连理工大学:大工; 北京科技大学:北科; 北京交通大学:北交; 北京邮电大学:北邮; 山东大学:山大;(某些不法分子把山西大学也成为山大,这属于破坏一个山大的最基本校策)
山东师范大学:山师; 青岛大学:青大; 青岛理工大学:青理; 烟台大学:烟大; 曲阜师范大学:曲师; 中国科技大学:中科大; 北京影视学院:北影; 北京化工大学:北化; 北京工商大学:北工商; 四川大学:川大; 天津大学:天大; 厦门大学:厦大; 浙江大学:浙大;
中国大学简称趣谈 1.天南地北:
天大(天津大学,这个学校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是天大的事!)
南大(似乎是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让出这个简称有点亏啊,还有南昌大学和南华大学,你们该简称什么好呢?)
(貌似南华大学简称“南华”)
地大(中国地质大学)
北大(北京大学)-貌似没人敢争 2.东南西北中:
东大(东南大学还是东北大学?貌似东华大学简称“东华”,所以不参加讨论)
南大(南京大学, 男大当婚)
西大(西北大学,还有我们西南大学,广西大学解放前也叫“西大”,很莫名奇妙,)
北大(北京大学)
中大(当归中山大学莫属,什么中南中北,资历太浅啦)3.天地人和:
天大,地大不如人大(中国人民大学)
河大(不知该给河南大学,河北大学还是河海大学?)4.江河湖海:
江大(该是江苏大学还是江南大学,湖北还有个江汉大学? 苏大有苏州大学,南大有南京大学,怎么都在江苏哪?)
河大(同上)
湖大(好象是湖南大学,那湖北大学咋办呢,总不能简称北大吧?)
海大(应该是海南大学,貌似中国海洋大学也叫海大)5.山石云川:
山大(山东大学还是山西大学?)
石大(中国石油大学,还有石河子大学)
云大(云南大学)
川大(四川大学)7.上中下:
上大(上海大学)
中大(同上)
下大(厦大,厦门大学)8.人名:
西施(西师,西南师范大学,好象西北师范大学也要抢“西师”,但咱西南大学已经注册了,她也抢不了了)
东施(东师,东北师范大学,“东师社”知道是什么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武大(武大郎卖烧饼,武汉大学,貌似武汉大学的男生都被称为“武大郎”)
焦大(焦作大学)9.形容词:
重大(重庆大学)
广大(广西大学或广州大学)
深大(深圳大学)
长大(长安大学,还有长春大学)
大大(大连大学?)
这大(浙大)-(浙江大学),确实很大
极大(吉大)-(吉林大学),这个也很大!10.重名:
三个“华师”(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而且好象3个“华师”的附中也都很牛);曾经有2个“华工”之争-华中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合并,自动放弃争夺变为“华科”,貌似比较英明,而华东理工不知如何简称,好象是“华理大”.华农之争-华中农大,华南农大,高校简称大PK
在我国的高校中很多高校的简称都是一样的,很多校友为此争执不休,那么到底简称应该属于哪所学校,强弱差距较大的还是学校的实力说了算:简称必然属于强校,弱的老老实实说全称。而实力相当的则要看各地的习惯了。
有着悠久历史的河南大学,是河南省内公认的“河大”,但在国内有一个“河北大学”,也简称“河大”。图片作者:荒野一苍狼
三个华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市(14个博士后流动站、118个博士点、174个硕士点)(21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武汉市(8个博士后流动站、78个博士点、160个硕士点)(21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广州市(8个博士后流动站、54个博士点、122个硕士点)(211)
两个华工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广州市(15个博士后流动站、75个博士点、177个硕士点)(211、985)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上海市(7个博士后流动站、44个博士点、100个硕士点)(211)
两个华农
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武汉市(7个博士后流动站、54个博士点、87个硕士点)(211)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广州市(9个博士后流动站、49个博士点、76个硕士点)
两个北工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13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博士点、81个硕士点)(211)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22个硕士点)
两个山大
山东大学教育部济南市(26个博士后流动站、188个博士点、253个硕士点)(211、985)山西大学山西省太原市(5个博士后流动站、48个博士点、137个硕士点)
两个山师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济南市(7个博士后流动站、31个博士点、126个硕士点)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临汾市(2个博士点、62个硕士点)
两个山农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泰安市(7个博士后流动站、41个博士点、59个硕士点)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太谷县(2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博士点、35个硕士点)
两个河大
河南大学河南省开封市(8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点、176个硕士点)河北大学河北省保定市(6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点、127个硕士点)
两个河师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新乡市(4个博士点、75个硕士点)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石家庄(4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点、90个硕士点)
两个河工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郑州市(47个硕士点)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天津市(7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博士点、56个硕士点)(211)
两个河理工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焦作市(1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省唐山市(28个硕士点)
两个河科大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洛阳市(66个硕士点)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石家庄(39个硕士点)
两个河农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郑州市(2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博士点、63个硕士点)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保定市(2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博士点、65个硕士点)
两个湖大
湖北大学湖北省武汉市(2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博士点、105个硕士点)湖南大学教育部长沙市(15个博士后流动站、69个博士点、171个硕士点)(211、985)
两个湖工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武汉市(33个硕士点)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株洲市(19个硕士点)两个湖师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黄石市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长沙市(10个博士后流动站、55个博士点、147个硕士点)(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