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核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顺利展开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逐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心话语。但因理论视域和理论方法的不同,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把握的不一样,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可以概括为“适合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即中国的实际,并使之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在坚持“结合论”的基础上,从中国化的具体要求方面来阐释的。第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过程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
事实上,要了解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求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质进行把握时,必须从这一理论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提供三个基本维度予以展开。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维度,主要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同一性;二是文化共同体的维度,即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源性;三是时代实践维度,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和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有机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我国的社会主义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和党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国立党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毛泽东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者。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如果只是口头上讲联系,行动又不实际联系,那么,讲一百年也还是无益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同西方资本主义各国以及其他国家历史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相同,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对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发生的教条主义错误,即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发生的这种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形象而生动地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心态和做法:‚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在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是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查,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毛泽东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但是在统一个原则下,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地道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地原理和十月革命的经验,经过加工提炼而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善于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体现出民族化的形式。毛泽东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批判和继承。这种优势使得他能够充分地援引中国人熟悉的警句、名言与谚语,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使得毛泽东思想无论在表述方式上、语言方式上,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如古语新用的实事求是,如两个著名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领导全党克服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神圣
化的错误倾向,使人们的思想从这种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明确要求全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使之在中国具体化当作以项伟大的任务来抓。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的科学态度。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务,‘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就是思想路线。
四.重大的历史成果毛泽东思想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毛泽东思想就在酝酿过程中,至其产生,大致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这个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政策的过程,以及在形式上民族化的过程。体现于其中的本质是对中国国情和革命规律的认识,即在适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认识中国国情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整个过程始终体现着实践—理论—实践、个别—一般—个别、群众—领导—群众的基本规律。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战争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等,标着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篇:周恩来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周恩来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摘要:十
月革
命的伟
大胜
利极
大地
激发
了马
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广泛传
播,而西
欧又是
马克思
主义传入中国的一条重要的途径。留
学期间,他视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中国
实际
问题的强
大的思
想武
器而学习和
研究,在理
论和实
践上
对马
克思主
义
进行
了广
泛的传
播,为马
克思主
义在中
国的胜利
作出了
重
大的贡
献。本
文首
先分
析了
周恩来革命
民主主
义思想
形成的背景,在此基
础上对
留学期间
周恩
来的马
克思主
义思
想的形
成和
回
国后
中国化的马克
思主
义进
行了详细的分
析,为相
关研
究提供
参考
依
据。
关键词:
周恩来;马克思主义;留学
1.民主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周恩来生
于1898
年。这个
时代的旧中
国,其性
质是
半殖
民地半
封
建社
会,它
表明
了中
国人民
在饱
受旧
式的封
建主义的盘
剥之外,还
要苦苦
地承受被
强硬
输入的帝国
主义的压迫
。帝
国主
义和
封建
主义这
两座大
山的横
压,使
得
国
内阶
级矛盾
和民族
矛
盾异常
尖锐,因
而使
民主革
命
成了
中国
人民渴
求
国家
独立
和自
身解
放的必
然选
择。这
样的国
情也
必将
注
定周恩
来在一出
生就要
感受国
破家
寒的气息。但
童
年的周恩
来被
过继
给叔父
家后,在嗣
母陈氏的倾心抚
育下,却受
到了的良
好的家庭
教
育。周恩
来十岁时
到表舅龚
荫荪的家塾寄
读。龚“是革
新派人
物,结
识同盟
会成员,赞
助革
命,常向
周恩
来介绍
些新思
想和时事
政治
知识”,他
家
里有很
多古籍
藏书,还
有一
些宣
传近代科学
和西
洋文明的新书
与报刊
;龚自
己在行
为上
带
头剪
辫子,不迷
信,主
张男
女同
学。塾师周先生学
识渊
博,思
想也比
较开
明。周恩来向
塾师
学了
许多
文化
知识,同时
也
学了不
少的社
会
知识,扩
大
了视
野,启发
了思
想。嗣
母
病
故后,周恩
来周围的生
活陡
然发生
了变
化。呈
现在周恩来
面前的局面
是,债
台高
筑,每次借
债饱受
鄙薄和
冷
漠,可封
建家
庭好面
子
摆阔的陋习
仍旧。现
实生活
中一
切活生
生的惨痛事
实见
证
着封建
没落
家庭的腐朽和走
向衰
败的必然
趋
势。
1913年8月,周恩
来入读天
津南开
学
校。这
里新的社会
生活和
近代社
会的空
气为周恩来的思想发
展提供
了肥沃的土
壤。但当
时的中
国是内
忧外
患
交织、民
族危
机深重,这诸
种因素的综
合作用
推动着
周恩来爱
国主义
和革命
民主主义思
想的继
续
发展。在南
开求学
时期的周恩来,思想激
进,自身的品
德修
养也为
人崇
敬。
这连同
他的卓越的组织
能力一
道,为他
今后实
现向
马克思
主义者的转变
准备了
必要的条
件。
2.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1917年9月
到1919年4月,周恩来
留学
日本。日
本是亚
洲地区唯一
深受
中国传
统影响
而现在却
己完
全实现了
西方
式的工业化和
现
代化的国家。由
于在国内受
到抑制
和挫
折,中
国的年
轻人
均
把日本
看成是变
革的温床,在那
里可以
学到现
代自
然科学
和社
会科学
方面的知识。对
十月
革命
前中
国
人
寻
找救国道
路的情
形,毛泽
东曾
作过这
样的描
述:“先
进的中
国人,经过
千
辛
万苦,向西
方国家寻
找
真理”。“要
救国,只
有维
新,要
维
新,只有
学习外
国,日本
人向
西
方
人学习有
成效,中国人
也想
向日
本人
学。”20
世纪
初出现的这
一空前的留日
热潮,虽
然有
其深
刻的社会
背景,但
绝大
多数留
学生的一个
共同
目标
就是
为
着救
亡图存
。周恩
来也
正是
为了探
寻救
国道
路,在日
本开
始
接触
马克思
主
义的。
当
时的日本,社
会主义运
动风
起云
涌,马
克思
主义得
到了广
泛传
播。日
本
一些
初步
接受
马克
思主
义思
想的社
会主
义者
相继出
版了大
量介
绍和宣传
科学社
会主
义的著
作,如
片山
潜的《我的社会主义》、界
利
彦的《社会主义纲要》等。
这些
书虽
然还没有
完全摆
脱各
种非马
克
思主义的影
响,但
比较
正确的剖析了
资本
主义的种种弊
病及其
产生的原因,指出了
社会主
义必然
代替
资本主
义的客观历
史
规律
和实
现这一
规律的正
确途
径。十月
革命
胜
利后,马
克思、恩
格斯的一些著
作、介绍
马
克思主
义及
反映十
月革
命的书刊和
其他进
步书刊,更是潮
涌
而来。中
国的一些马
克思
主
义者先
驱,如
李
大钊,李
达
等人,也是先
于周恩
来在日
本接触
和学习马
克思主
义的。在这个
时期,周恩来的思想发
展历程
和李大
钊、李
达、毛
泽东等
人基本
上是
同步的。周恩
来是中
国共产
党内
为数不
多的最
早接
触马克思
主义的人
之一。
周恩
来在这
里主要研
究社会
科学
领域,热心
地研读
政论
书籍,对
于“新
思
潮尤
所切
望”。在此期
间,周恩来
以极大的热
情,研究
社会
主义
和学习
马克
思主
义。他仔
细
读了
幸
德秋
水的《社
会主义
神髓》、约
翰·里
德的《震
动环
球的十日》、河
上
肇的《贫乏
物
语》等
著
作以
及《新
社会》、《
解
放》、《改
造》
等
进步
刊物。特
别是河
上肇
主编的《社会
问题研
究》,从第一册起
连载
了《马
克思社
会主
义的理
论体系
》,介绍
了《资本
论》等
马克思主
义名
著,在第四册上
还刊
载了《工
资劳
动与资
本》全
文,“马克
思的全
部天
才正
是他
回答
了人类
先进
思想已
经
提出
来的种种问
题。”周恩
来通
过认
真
阅读
和仔细
研究,对于马
克思主
义的基
本
原理
有了一
个比较
系
统的认
识。
在通过
对马克
思主
义学
说的接触
之后,又加以
对日本
下层人
民的切实
考察,周恩
来
此时的思
想有
了一
个
大转
变,“我以
前所
想的‘军阀
’、‘贤
人
政
治’这
两种
主义可
以救
中国的,现
在想
想实
在是
大
错
了。”1915年7月
到9月,日
本爆
发一
场劳
动人
民自
发进
行反
抗斗
争的“米
骚
动”,这
场群众
运
动给
周恩来
以
深
刻的刺
激。一
方面,日
本社会
所暴
露出
来的各种
日益
激
烈的深
层社
会矛盾,加
深了他对
日本政
治制
度的怀
疑;另一
方面,运动中
所爆
发的人
民群
众力量的伟
大,使
周恩
来相信
人
民是
历史的主人。“元
老、军
阀、党
阀、资
本
家……从此
后‘将
何所恃’?”而这
正是马克
思
主义学
说中的阶级
斗争学说在现实社
会生活
中运用的真切
反
映。
周恩来从
研究
各种“新
思
潮”中开
始接触
马克思
主义,并
被这种
新的主义所
鼓舞。这
标志
着他
在思
想上
己经发生
了很
大的转
变,成了具
有初步
共产
主义思
想的革
命知识
分子。
3.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1920年11月,周恩来
赴法勤
工
俭学。虽然
在日本留
学期间
周恩来
就已经
接触到
了马
克思
主义,“在赴法国
之前,我从译
文中
读过《共
产党宣
言》、考
茨
基的《阶
级斗
争》和《十
月革
命》。”但是
他在确
立自己的终
生信仰
问题
上,却
仍在继
续深
入细致地
思考
着。善于
思考,在重大的抉
择面前
保持
特别审
慎的态度,是
周恩
来一
贯的作风。五
四运
动期间
在被羁押的时
间里,周恩来就
重新认真
思考
了许多
问题,对严
酷的社会
现实
有了更清楚的认
识。周恩来在后来写的一封讲到
自己确
定走共产主
义信仰的信中
说:“思
想是颤
动于狱
中。”他还
说过:一种
生命意
识的萌
芽,“是
从这
个时候开
始的。”出
狱后,周恩来
便逐步
走上职
业革命
家的道
路。
周恩来
赴法
勤工
俭学的目的很明
确,就是
要到
欧洲
特别是
英国去
实地考
察,以便
从世
界先进
地区
发展的大
趋势中,把
握中国
未来的方
向,“主
要意
者,唯
在求
实学
以
谋自
立,虔心
考查以求
了解
彼邦社
会真相
暨
解
决诸
道,而思
所以
应用
之于吾
民族间
者。”但是初
到欧
土极目
所
见却是一
派
萧条。欧洲社
会的现
状既
然是如
此的毫无
安定
所言,那么
当时中
国的思想
界中
那些
曾经想
效仿
西方
社会的演
进模
式以推
进中
国社会
进步的信念亦便
动
摇了。周恩
来也
同中
国多数
先进
分子一
样
在思
考着
究竟要
选择
一条
怎样的更加
合理的社
会制度
以指明
人
类社会
和中
华民族
前进的道路
。为
此,周恩来
采取
各
种方式广
读博
览,汲取
各种思
潮,在纷杂的思
潮中,以审
慎求
真的态度,“对
于一切
主义开
始推
求比
较”,寻
找自
己的方
向。他
在给表
哥陈式
周的信中也说
明这
一点:“弟
之思
想,在今日本
未大
定,且既
来欧洲
猎
取学
术,初
入异
邦,更
不
敢有所
自
恃,有所
论列
”,“至若
一
定主
义,固
非今日
以弟
之浅
学所敢
认
定者
也”。此
时,摆
在他面
前的有
两种
可供
选择的社会
改革
途径,其一是
以英
国
为范的渐
进方
式,“不
改常
态,而
求
渐进的改
革”,以
“保守”之
方
法以
达到
成功
地改造
社会。其二
是
效法
俄国,采
取
革命的手
段,以
“迅雷
不
及掩
耳”之
势“一
洗
旧
弊”。当
时的周恩来
并没
有马上做
出结论,“躁
进与
稳健
之说,亦
自
难定”,“若
在吾国,则积
弊既深,似
非效法
俄式
之革
命,不易
收改
革
之效;然
强邻
环
处,动
辄
受制,暴
动尤贻
其口
实,则
又以稳
进之
说为
有力矣。
执此
二者,取
俄取
英,弟原
无
成见,但
以为与
其各走极
端,莫
若得
其中
和以
导
国人。至
实
行
之时,奋进
之
力,则
弟终以
为勇
宜先也
。以今
日社
会之
麻木
不
仁,‘惊
骇
物议’,虽
易失
败,然
必于
此中
乃能
求振
发,是又
弟所
深信
者也。”可
见,在俄英
两种
社会
改
造方式
中,周恩来虽
然没有
完全
确
立
选
择那一
种,但
是到真
正付
诸实
施的时
候,很明
显他是
倾向
于后
者。
当时的欧洲
在历经
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种非
马克
思主义
思
潮泛
滥
滋生。此
时周恩
来的思想尚
未定型
于
马克
思主
义,故而
也曾一
度
受到
无政
府主
义的影
响,相
信
中国
可
以走“地
方
自治”的道路,“中
央集权,本非
大国所
宜
有,而
中
国民族性
之庞
杂,尤
难
期实
现,故
地方
自治
时也,亦
势
也”。这种
思想
和毛
泽东
早年
在长
沙时的“新
村自
治”的思想
近
乎一
致。毛
泽
东
在1920年
冬已经
成长为
马克
思主
义者
了,可是
就在这
一年的10
月,他
还在积极
从事
湖南
自治
运
动。只
不过,毛
泽东表
现在实践
上,而
周恩
来此
时只
是
在思
想上有
此
主张
而己。周恩
来
甚至
还还
表露
出过
产业救
国、教
育救
国的思
想,认
为“吾国
今日
最
大之
患,为产
业不
兴,教
育
不振……产
业与教
育之
振兴
兼程
并
进,根
本方
面只
要
多着
一分
力,表
面上的军
阀资
本
家
政客
便动
摇一
块,此
种向下
宣传,吾
以为
较空言
哲理
改
造者
强多
矣。”在成长为
马克
思主
义
者之
前的周恩来,其
思
想比
较混
乱,这
是中
国大
多
数早期
马
克思
主义者
思想
转变
前所
经历的一个
共有的阶
段。毛泽
东也曾
说到他的“思
想成了自
由主
义,民主
改良
主义,乌托
邦社
会
主义
平等观
念的一
种奇
怪混
合物”,也
曾经
“赞
同许多
无政府
主义的主张。”可
见,这
是一个
人的世界
观转
变时
期的一种常
见的现
象,正
确的世
界
观的确
立往
往要
经历
思想上的一段
模
糊凌
乱的过
程。
周恩来在欧洲通
过实
地考
察以
及对各
种不同
思潮的冷
静观察
和
推求
比较之后,认
为:英国的基
尔
特主
义“近
已见
衰”,并
且“在英
国始终
也没
有大
兴盛
过”;无
政府
主义的“自
由作
用太
无
限制,处
在这样
旧势力
盘踞的社
会里,而
要解放
一切
强迫,解
除一
切束
缚,所
以便容
易流
为
空谈”。最终
认定
只
有俄
国
月革命的道路
才是
正确的,“我们当信
共产主
义的原理
和
阶级革命
与无
产阶级
专政的两
大
原
则,而
实行的手
段则当
因时制
宜!”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在思
想上树立了
共产
主义
信
念的同
时,周恩
来也
于1921年
经张
申
府、刘
清扬
介绍,加
入了
中国共
产
党组
织。周恩
来作出
这个决
定,决
不是轻
易的,“他
在日
本时
就接触
到马
克思
主义,以
后经过
五四运
动风
暴的洗礼和
半年狱
中的沉
思,又
到欧
洲
进
行实际
考
察和
对各
种新
思
潮进
行比
较推
求,前
后经
过
三年
左右的深
思熟
虑”。正
因为
对于
马克
思主义
信仰的确
定
是基于
如
此
时
间之久的一
种审慎的态度
上,周恩
来在确定了
这种
选择
之
后便
再
亦没
有过
任何的游移
和
反复,毕生
为其奋
斗直
到最
后
一息。
1926年
底,周恩
来
开始
担
任
中央
军
委
书记。次
年夏进入
政治
局,之后
便一直
参与
领导
党中
央的各项
工作。在此期
间,党
内
发生
了多次路线斗争。面对着棘手的问题,周恩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
求是,对
党的历
史上的“左”
右倾
错误
进行
了科学的分
析与
批判,对
错误
路
线的扭转起
来
积极
作用。
新
民主
主义
时期,我国
始终处
在一种内
忧外患的状
态,内有
新旧
军阀、封
建欲
孽、买
办官
僚,外
有帝国
主义列
强。要想
摆脱
束缚,走上
独立
自
主的道
路,必须
根据
本国国
情,具体
问题
具体
分析,才能
更好
地解
决问题。周恩
来也
一直
认为要分
清敌
我,团结一切
可以
团结的力量。
然而,如
何团
结?则需
要对实
际情
况作
进
一步
考察。
大
革命
失
败后,中国
革命
进入
了极端困
苦
了历
史时
期。面对
国民
党反动
派
建立的法
西斯
反
动
统治,中国
共产
党
从客
观实际
出发,领导
中国
人民在两种
不同的环
境下
采
取的不
同斗
争形
式之一。它即
是在反革
命力量
统治
严密的城市,不
怕敌
人残
酷的白色
恐怖,把
党的组织转
入地
下,坚持
秘密
工作,并利
用各
种渠
道,在国民
党反
动派
统治
区的“内
线”进
行各种
形式的斗
争。周恩来作
为白
区工
作的主要
负责
人之
一,他正
确
地分析
了当
时国
内的政
治经
济形
势、白
区的特殊工
作条件、党
组织的状况
和群众的情
绪、要
求,提
出了一
条从实
际出
发,紧紧
地依
靠群
众,利
用
一切
方法,机
警、灵活
地进
行革命斗
争的白
区工作
方针,对白
区工
作的开
辟、白
区的党的建设等
方面
都有
着重要的贡
献。
总
之,继
承
了五四
运动的科学
和民主
精神的周恩
来,在留法
勤
工俭
学期
间经过
刻苦
学习、推求
比较
和具
体的斗
争
实践之后,思
想实
现了质的飞
跃:信
仰马
克思
主
义,确
信阶
级斗争
和
无产
阶级
专
政“两
大原
则”,明
确主
张消
灭资本主
义
私有
制,建
立
共产主
义
公有
制,为“共
产主
义”奋
斗终
生;创建
了中
国共
产党
旅
欧支
部和
旅欧团
组织。
所有
这些,标志
着周恩来
已经成为一个
坚定
马克
思主
义者
了。
参考文献
[1]
姚桓.关于干部党性教育科学化的若干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2]
齐卫平.论思想革命意义上的延安整风运动——纪念延安整风运动70周年[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3]
叶后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若干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01)
[4]
卢维良.论周恩来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02)
[5]
戴孝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周恩来的统一战线思想[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07)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内涵及重
要意义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时期的新思想。经过历史潮流的反复陶洗,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成为了中国建设的科学指南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正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落脚现实世界,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
(2)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实事求是。教条主义态度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①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党的领导人早期就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确立了最终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毛泽东坚决领导纠正“左”倾错误,注重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形成了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强调:按中国的特色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3)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45年的十七大上,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党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在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理论的过程,这个新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到现在一共产生了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是: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还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巨变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是关系中国革命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等方面,以独创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
2、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就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又从理论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回答和概括,使邓小平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从而走向成熟。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巨变的伟大成果。
(2)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继续。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科技革命化突飞猛进。在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在党内,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党员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的建设存在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三个重大变化,这一切既给领导人民并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
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应了世情、国情、党情的重大变化提出的崭新课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宣言和执政兴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思想以胡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一方面继续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这一系列新思想,在实践上,有助于我国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以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新局面;在理论上,进一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新成果。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毛泽东思想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我们在探索中做出的重要成果和严重失误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从井冈山斗争算起到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已经经过了8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大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理论成果,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大理论成果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进向前。
(2)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团结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3)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依然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1)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2)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
方向
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3)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实践证
明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注:
1、文中标注:①②引自百度文库
2、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4年1月第4版,高等教育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第二版,人民出版社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94年版,人民出版社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版,人民出版社
第五篇:辛亥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辛亥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光明日报·2011年10月08日)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成为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开端。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辛亥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只有传播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问题,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辛亥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主义的引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前奏。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开始接受西方社会主义,并试图将其引入中国革命实践之中,国内一些报刊开始登载有关社会主义的文章。孙中山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拥护者、传播者,也是最早将社会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者。但此时社会主义传播者的成分复杂,大多数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只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一种学说或知识来介绍,有的甚至作了有意或无意的歪曲理解与宣传,没有也不可能把社会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来介绍。尽管如此,社会主义的引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了铺垫,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前奏。辛亥革命打破文化专制局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营造文化氛围。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封建主义对于国民的思想禁锢和束缚被解除,由此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和文化革新的局面。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认为“凡是无用而受人尊重的,都是废物,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经历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式微,各种新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营造了文化氛围、准备了文化空间。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对文化专制局面的破除,就没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辛亥革命推动中国社会变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培育社会土壤。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
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样缘于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社会开始解体,现代社会亟需建构,而现代社会建构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新的理论作指导。特别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日渐壮大,产生了政治参与的要求。工人阶级要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发挥领导中国革命、推动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这一社会需要传入中国的。
可见,辛亥革命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成为可能,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成为必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辛亥革命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就政党而言是中国共产党,就群体而言包括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先进知识分子群体、人民群众。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促进了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和人民群众的觉醒,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自觉担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道路、前途等重大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的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的成长。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或第一代领导人中,有不少是从辛亥革命中走出来的,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林伯渠、朱德等,都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洗礼,受到了辛亥革命的熏陶,辛亥革命对其世界观转变、人生道路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辛亥革命经历的人数约占1/3。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凭借其非凡的历史洞察力与现实感召力,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者与主题的确立者、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的把握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者与诠释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差的纠正者。
中国共产党领袖群体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力量。
辛亥革命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人生轨迹,一大批追求民主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步成长起来。辛亥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把先进知识分子从对欧美资本主义理想模式的幻想中惊醒过来,转而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担负马克思主义引进和传播任务的首先是先进知识分子。留日、留欧、留苏三大学生群体,把各自接触、理解、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介绍到国内,成为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发表文章,既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又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回应与批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清除障碍。此外,先进知识分子还通过大学讲坛、集会讲坛等,介绍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由此,先进知识分子群体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辛亥革命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觉醒。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觉醒的国民从忠君爱国走向革命救国,革命精神、民主意识开始生长,并产生了革命的愿望与变革社会现实的要求。要革命、要推动社会变革就需要新的理论作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基本素材;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则是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尺度。毫无疑问,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之一。
因此,辛亥革命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造就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主体造就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可能。
三、辛亥革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鲜活经验
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鲜活经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在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过程中,充分借鉴和吸取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革命需要广泛动员群众。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结合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强调中国革命广泛动员群众参加的必要性。早在1919年8月,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就批评辛亥革命缺乏“民众的联合”,“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进而开始倡导民众的大联合。1924年12月,陈独秀在分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时认定:辛亥革命的失败,并非革命主张的错误,乃是革命方法的错
误,即“单调的军事行动”,没有“建筑在民众的力量上面”。正是基于辛亥革命教训的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动员群众参加革命,并针对工人、农民、士兵、学生等,分别采取不同的动员方式与动员策略。可以说,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
革命需要强有力的政党领导。辛亥革命是由中国同盟会组织和发动的,但由于中国同盟会高层在革命宗旨上久存分歧,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以致革命成功后,内部迅速分化,日益丧失革命性、先进性,无法起到领导核心作用。1921年3月,李大钊对辛亥革命后的政党状况深表忧虑,认为“既无政党之精神,亦无团体的组织”,并提出中国“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并注意促进其分子之团体的训练,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李大钊这里所说的组织即是不久之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1925年冬,毛泽东在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时说:“辛亥年的革命”,“党的组织和内容是极其简单”,“当时国内还没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现在的局面与辛亥年完全两样,“已经有了共产党”。可见,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组建新的政党的必要性,认识到强有力政党领导对于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了无产阶级要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革命需要建立和掌握武装。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自己的军队,辛亥革命后乱局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军阀各自拥兵自重。1922年9月,蔡和森在反思辛亥革命失败后的政局时指出:民主与封建之争为何不能结束?“主要原因在旧支配阶级的武装并未解除”,“旧军队不完全解散或彻底改组”,革命阶级的“统治权是不能保持的”,其“革命是要被推翻的”。这里实际上提出要建立革命的武装,申明在军阀拥兵自重的情况下,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须以革命的武装为后盾。1926年10月,张太雷在纪念辛亥革命时明确指出:“党没有可靠的军队,亦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一原因”。随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属于自己的武装。
革命需要农村的大变动。辛亥革命时期,由于革命党人轻视乃至敌视农民,在总体上放弃了对农民的领导,而大多数农民尚未觉醒,对政治持冷漠态度,缺乏革命的热情与要求。因此,辛亥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其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城市,对广大农村触动不大。1926年10月,张太雷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辛亥革命是上层的军事行动,用武力完成的政变,并没有掀动乡村与各县的基础。”大革命时期,随着农民运动的兴起,毛泽东指出:“国
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这就从反思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出发,说明了中国革命需要农村变动、革命需要发动农民的道理。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结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探索和思考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辛亥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鲜活经验和经典案例。
(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陈红军 陈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