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上册 食物的营养 1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物的营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所含的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2.能正确的使用酒精灯等实验材料。
3.用火烤、滴碘酒、按压等方法研究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4.能按照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
5.能用所学的食物营养知识改善自己的营养结构,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概念。
二、教学准备
1.酒精灯、镊子,碘酒、滴管、白纸等
2.馒头、米饭、熟土豆、熟鸡蛋、肥肉、瘦肉、蔬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3.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学重点:常见的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列举平时爱吃的食物
1.在小组里面交流,对爱吃的食物进行统计,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2.汇报统计情况,根据学生的有无偏食的情况引入对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研究。
3.揭示课题
(二)实验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
1.介绍酒精灯及用途,边介绍边演示酒精灯的用法,2.实验:
(1)实验要求:将自己所带食物分成三分,分别放在火上烧、滴碘酒、放在纸上面按压,等方法进行实验。
(2)分组进行探究,边观察边记录,注意:对食物进行按压时,许多食物会留下痕迹,肥肉留下的是油迹,蔬菜留下的是水迹,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火烧的要尽量避免黑烟,要放在火的外焰烧,(三)归纳实验现象
问:你在研究食物营养的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
瘦肉鸡蛋——在火上面烧了有臭气味。
米饭、馒头、土豆——滴碘酒了变成蓝色
肥肉、花生——在纸上按压有油迹
蔬菜——有水分
(四)介绍食物的营养资料
瘦肉、鸡蛋等在火上烧过有烧头发的气味,这是因为食物里面主要含有蛋白质,它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材料,在食物上面滴上碘酒变成深蓝色是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按压后有油迹,是因为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
(五)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
1.分小组来完成,将分类的结果记载下来。
2.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六)拓展、运用
1.阅读书中的资料。
2.回家对自己吃的食物进行鉴别,有哪些营养成分。收集有关食物营养的图片资料进行展览。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上册 食物的消化 1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物的消化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
3.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4.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结果。
5.意识到现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面包、水果、纯净水等食物
消化器官的课件、消化过程的资料
三、教学重点:认识人的消化器官,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
(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食物,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其主要作用。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阅读课文中的资料,认识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
(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与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大肠比较粗,下端与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
(1)在书中填写流程图。
(2)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
(五)进行饮食卫生教育
(1)问:消化器官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应该怎样做保护好它,使身体更健康?
(2)学生讨论,然后归纳出基本方法。
(3)小结: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要狼吞虎咽;暴饮暴食;这会增加胃肠的负担,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立即写字,做剧烈的运动。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上册 食物从哪里来 1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食物从哪里来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源。
2.能按食物的来源将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及植物类食物。
3.能按照食物的来源对常见的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4.通过对食物的认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
二、教学准备
鸡蛋(熟)、面包,肉类的食物,大米饭、蔬菜、水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三、教学重点
区分动物类食物与植物类食物
四、教学过程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品种
(1)分小组进行交流,并将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归纳,提示学生注意:食物是指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并且经过一定的加工后可以直接吃的食品。
2.认识食物来源于哪些动植物
(1)分小组进行,将带来的不同食物进行分类,看看这些食物分别来自什么动物和植物,在将研究的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里面。
(2)学生反馈
注意:A.食物来源要说出具体的动物和植物名称。
B.既含有动物成分的有含有植物成分的食物,可以将食物所含有的成分放开来写。
(3)问: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那几类?
动物类和植物类
3.对食物进行分类
(1)给所带的食物进行分类,并将结果填写在书中的表格里面,(2)对书中P13页的食物图也进行分类,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并修正
(4)总结归纳: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
既有动物性食物又有植物行食物:
4.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第四篇: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5课《食物的营养》教案
15、食物的营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维生素和水。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使学生知道营养卫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1、进行探究性实验,从中归纳出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2、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酒精灯、火柴、镊子、碘酒、小刷子、托盘等。
2、学生准备:白纸、馒头、米饭、土豆、黄瓜、西红柿、瘦肉、肥肉、熟蛋白、花生米、松子仁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同学们,平常你们吃些什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呢?这是因为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那么人体需要哪些营养?这些营养有什么作用?它们主要含在哪些食物中?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19 食物的营养)
二、进行探究性实验,研究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1、放手让学生用各种材料、想各种办法研究食物的营养。
(1)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及操作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
评:课堂教学活动围绕手的探究活动展开,我在第一个活动中先让学生对老师的假设,没有关节行不行进行猜想,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行与不行两种可能性和证实想法的渴望。
2、让学生充分描述研究的方法及发现的现象。
(1)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表。(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研究的办法及发现的现象。
3、引导学生对发现的现象进行整理分析:
(1)比较、分析:
哪些食物在同一方法作用下出现了相同的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你知道这些成分的名称吗?
(2)师生共同小结:食物中遇到碘酒变蓝的成分是淀粉,烧过之后有糊臭味的成分是蛋白质,能压出水说明食物中含有水这一应营养成分,压出油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此外,食物中还含有某些盐类和维生素。(板书:蛋白质 水 盐类 淀粉 脂肪 维生素)
三、课件展示,了解各营养成分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它们多含在哪些食物中。
1、出示思考题:、水、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维生素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它们多含在哪些食物中?
2、看课件。
3、讨论、汇报思考题,教师适时进行补充。
四、营养卫生教育。
1、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种“万能”食物,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2、讨论:人体生长发育需要多方面的营养,那么,我们在吃饭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有人认为吃的营养越多身体越健康,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课件展示:(1)营养卫生的基本要求。
(2)食物金字塔。
课后小记:整个探索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材料去思考关节与手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收获。明确了科学探索的形式,先生成想法再用各种方式验证想法。在实践操作中材料有些有用有些没有用,学生就经历了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自我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第五篇:三年级科学上册 鸡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研究身边动物的乐趣。
2.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鸡的外部特征。
3.能按照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去开展研究。
4.知道鸡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羽毛,有喙,繁殖方式是卵生。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活鸡或鸡的剥制标本、课件、鸡的生活习性场景、小鸡、养鸡场等。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地观察鸡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鸡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启发学生回顾关于鸡的已有认识。
1.教师出示:有关鸡的图片和鸡的生活资料,提问:说说这些鸡在做什么?
2.教师提问:除了鸡的这些活动,你还知道鸡的哪些事情?
(二)观察鸡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获得对鸡的整体认识。
1.出示活鸡,学生观察,说出鸡的身体特点。
2.联系生活,回顾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鸡的生活习性。
(三)提出问题,整理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1.通过观察.了解,关于鸡,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2.整理问题,指导学生将问题分成两类:一是本节课可以研究的问题;二是课后可以在家里或者到养鸡场自行研究的问题。
(四)设计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设计研究方法。
2.学生动手实验。
用心爱心专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