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遨游书海
读《淘气包马小跳》有感
在这个学期临近期末的时侯,学校组织建设了一个“小小图书馆”,每个星期都由图书管理员带领组长去领书。书的形式各种各样:有漫画、哲学、生理,还有名著等,同学们读书的欲望逐渐提高,家长也感到十分欣慰。
我借的是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里面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夏林果的女孩儿和马小跳之间的故事。
我非常喜欢这本马小跳的漫画书,因为我觉得,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中,都有一个马小跳。我心中的马小跳,他不必漂亮,但一定要健康;他不必聪明,但一定要幽默;他可能是淘气的、麻烦的,但他必须是诚实的、勇敢的。
如果要把马小跳画出来,他就是这样的:帽子从来不好好戴,偏要将帽檐拉到后脑勺去,露出两只眼来,一只睁着,一只闭着。睁着的眼睛,看到是都是美好;遇见丑恶,就把另一只眼睛闭上,这叫眼不见,心不烦!所以马小跳注定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但马小跳跟我们一样,在成长中总会有烦恼、有郁闷,所以他笑的时候,嘴巴有点歪,显得有些无可奈何。马小跳的动画形象就这样诞生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里面的剧情。如果一个男生必须要跟一个女生同桌的话,马小跳最想跟夏林果同桌,不是因为她漂亮,而是因为她是学校的大队委,只管学校的大事,还因为夏林果从小练芭蕾舞,眼睛永远盯着前方,不会盯着马小跳在干什么。让马小跳对她产生特别好
感的,是她的善解人意。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孩,也有嫉妒别人的时候,也有装模作样的时候……
这套书就是我最喜欢的漫画书,有动感又不失节奏的线条,有明快又不失温馨的色彩,有过目不忘的人物造型,有一目了然的故事情节……,相信同学们也会喜欢,因为喜欢马小跳的人总是心心相印。
六(5)班 陈静茹
第二篇:“书海遨游”调查报告
“书海遨游”调查报告 武陵中学
邱冬林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为了改善我们的教学模式,我们开展了名为“书海遨游”的阅读调查,旨在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和学习。此次调查,我们对高中年级学生发放了阅读调查表,让他们把阅读的精美语段和反思写下来。经学生回馈后,我们整理如下:
一、调查情况分析
1、阅读类型以小说为主
这次阅读调查,学生的阅读类型主要集中为以下几类:
①中外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家》《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夏至未至》《小时代》《斗破苍穹》 ③抒情美文:《余光中精选集》《普希金抒情诗选》 ④杂志:《读者》《意林》《新概念作文》
⑤人文科学:《把握现在就能把握一切》《海底两万里》 ⑥经史子集:《四库全书》《论语》《史记》 ⑦诗歌:《女神》
综上分类,我们学校高中学生阅读以小说为主,其次是抒情美文和杂志类,再其次是人文科学类,诗歌较少涉及。
2、阅读面狭窄
根据调查表显示,农村的高中学生阅读面较窄,阅读名著时较多是《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并且现代的一些作家作品较少涉猎,这充分说明了农村中学学生阅读的局限性和不足。
3、阅读习惯差
根据调查表显示,学生把阅读只是看做一种消遣和娱乐,根本不去反思和借鉴。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写下的阅读感言较少,或马虎了事。
二、调查中的几点思考
1、课外阅读的指导性有待加强
学生阅读以小说为主,这种“偏食”现象不但影响了课外阅读的质量,而且不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易培养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阅读习惯。作为语文老师,有必要加强指导,采取积极的对策,帮助他们走出这些误区,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渐走向有序和高效。在具体引导时,既不能采取他们爱读什么就让读什么的完全自由式阅读,也不能采取不管兴趣爱好如何,硬性规定的绝对命令式阅读。要坚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所侧重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个性给予合理引导。
2、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在课外能进行广泛地阅读。农村学生文学素养较差,一篇作文很难做到文质兼美。通过课外阅读,学生才能汲取更多的养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一位学生在读了《小时代》后写到:“这个时代的巨轮,毫不留情地在我们身上碾过,在这个纸醉金迷、岁月如歌的年华,我们每天或是匆匆碌碌或是静静地停下脚步。然而时代说:若你停下就别想追上我。于是渺小的我们携着自己的小时代死死地匆匆地紧随着大时代。”多么深刻的人生感悟啊!多么深邃的文字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写出更加精美的文字来。
3、阅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作用巨大
课外阅读除了丰富学生的知识之外,还承担着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在这次阅读调查 中,一位学生在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写到:“生活中存在着千难万难,但鲁滨逊都能挺过来,我相信我也能挺过来。”另一位学生在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写到:“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我决心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他们从文学作品中吸取了养料,丰富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并加以引导,让阅读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路标,指引学生正确、全面的发展。
三、对于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1.精心选择课外读物,搭建学生的阅读平台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来选择有益于学生的读物。那么,应该推荐哪些读物推荐给学生呢?
⑴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这类读物可以进一步充实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不同程度的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比较能力,如课内学了《荷塘月色》就推荐课外阅读《清塘荷韵》。
⑵中外名著。人一生精读几部名著,会提高自我文化品味和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人格魅力。铸造内心世界和情感;关注真正价值和真实的生活。同时也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⑶经典诗词。我们的学生诗词阅读较少,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引导。可以引导学生选读唐诗宋词中重要的诗词流派和代表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2.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⑴指导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从应用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当今社会处于知识裂变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大,绝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要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和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
⑵摘录和随感相结合的方法。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往往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语段摘抄下来,广撷博采并内化吸收,学以致用。还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真正让学生读有所获。
⑶交流与讨论相结合。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这一内容不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3.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⑴搭建班级文化平台
班级内部可以定期举办阅读心得展示,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肯定并获得成就感,在这样的带动下,必然促使其他学生也有了主动阅读的需求。每个孩子都想成为焦点,都想得到肯定,我们给与他们一个平台,他们必将获取更大的收益。
⑵抓住学生的心理
学生喜欢看影视片,我们可以组织他们看和名著相关的影视片,运用兴趣迁移,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看完之后,我有意识引导学生阅读《雷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结语
借助于课外阅读,我们可以将狭小的语文时空通向广阔的语文天地。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次的阅读调查,我们看到了很多学生的精美文笔,也读到了许多学生的人生感悟,我们非常高兴课外阅读带给他们和我们的收获。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所表现的种种不足,这使我们后期工作亟待改善的问题。相信随着语文课内外教学模式的深入,我们能给学生一个更好的语文天空。
第三篇:遨游书海享受快乐
遨游书海享受快乐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问到课文作者的有关情况,同学们一无所知,问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品,更是一篇茫然,孩子们爱看的是连环画、漫画,当然还有电视,他们熟悉的是“喜洋洋”“奥特曼”,却不知道老舍还有哪些作品,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有些什么,分不清天文、地理、历史„„
细究原因,我想是阅读面太过狭窄所至。“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是啊,我们仔细算一算,每学期学生才阅读二三十篇文章,一年也不过五六十篇,即使篇篇读得滚瓜烂熟,所得又有多少?
在这些年的课程改革中,我校,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在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用书活动以及有效的导读工作,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增智、明理,学做人。让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感悟人生。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在校园内营造出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课外阅读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现在就结合这节课的设计理念与做法来说说我对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粗浅的认识。
一、阅读主题设计理念
学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我将这节阅读指导课定位于“学会阅读,阅读经典,感悟人生”,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品味经典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环节设计理念
(一)读书要有选择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优秀课外读物。因此在上课初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了解学生都爱读那些书。与学生进行了谈话交流,简单的了解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强调指出:恰当地选择阅读书籍,才能使自己受益终身。希望学生明白:书籍除了丰富的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让心灵和思想得到成长。
(二)读书要讲方法
我非常欣赏一句话,就是:“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因此在本节阅读指导课上,我力求要抓住要点,传授方法,并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有计划的大范围阅读,希望真正收获实效,达到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怎样读好每一个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读中增知,读中悟理,有所收获呢,这可以说是每节阅读课上要解决的重点内容。不同的书籍,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读。针对《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历史故事类书籍,我给学生提炼出的读书方法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的,“文章内容应理解,读书感受能标注,好词佳句常积累,历史知识要记牢。”总之,伴随着思考的读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让学生在阅读中记清所读书籍的书名、主要内容、相关知识,摘录重要词、句、段,写出自己的感悟、收获,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
任何一本课外读物,对于小学生来说,都不需要面面俱到,只字不漏地阅读。这就需要相应的阅读方法,来读好整本书。想要形成这样的阅读能力,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三)读书要成习惯
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也曾说过:“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人文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
可见书籍除了丰富的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让心灵和思想得到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发动学生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努力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这才是我们课外阅读指导课开设的真正目的所在。
(四)爱上阅读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一定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如果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学生喜欢好书,学会读书,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这不就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一直孜孜以求的人文教育的内涵吗?
因此在这节课即将结束之时,我送给学生一首诗歌,希望学生爱上阅读。
三、反思得失
由于我个人的局限性,又由于这本书的版本非常多,所以,在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没有提出更具体的阅读要求,可能使学生自主阅读时缺少明确的阅读指向,形式上仅仅停留在读故事、概述故事内容、写批注、想读后感这一简单的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我设想,如果在这节课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指导的话,就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作品的文学价值、人物形象分析、优美句段的赏析等。
但如果说这节课有没有什么收获?答案是肯定的。学生的收获多,教师的收获也多。
先说学生吧。如果说课堂上的收获是一份,那么课后的收获就会有十份,甚至更多。他们不仅系统了解了读书的方法,更由于教师的引导,形成的良好的阅读兴趣,会将这本《中华上下五千年》坚持读完,作出许多读书笔记,写出一篇篇有价值的读后感。
再说教师本人的收获吧。为上好这节阅读课,我不仅查阅了许多资料,学到了许多阅读课的指导方法,而且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亦教亦学、教学相长啊!
课外阅读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广泛而大量的吸收各种知识,知识面宽了。同时,大量的阅读也促进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领悟和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书香飘溢,人文教育,学校一定有内涵,有发展。
敏而好学,与书相伴,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
我们会一直沿着这条路行动着,反思着,不断前行!
童话总是通过有趣、离奇的故事反映生活,揭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在阅读时,外貌要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小青石》一文,揭示把小青石当作人来写,让它会说、会想、有感情,通过小青石的变化,思想的转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第四篇:遨游于书海之中
遨游于书海之中
在春意盎然的晚春,我们一行七人带着学校对我们寄托的希望,代表全校一百多名教师来到太原师范学院参加由山西省教育规划办公室主办的“山西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研究》调研报告及培训会”活动。本次培训会上共有十四位特级教师讲了示范课,并与会场的听课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研讨,有四位校长作了学校经验交流汇报,还有两位骨干教师作了课外阅读指导汇报。
这二十多名教师和校长都是围绕着“以课内学习带动课外阅读”这个主题进行示范汇报。各位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巧妙的教学构思,精彩的课堂展示,渊博的学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是不枉此行啊!
最让我受益的是北京小学的吉春亚老师,她讲的是五年级的《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已经不会说话的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根指头暗示油灯里点着两根灯茎太浪费了,大侄子、二之子和奶妈都猜不透他的心思,只有老婆赵氏懂他,挑了其中的一根灯茎严监生才安然离开人世。吉老师声情并茂的课堂展示令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者都大开眼界,她的朗读仿佛是一位配音演员在为某部影片配音,真是令人陶醉。
吉老师首先以“你们喜欢读小说吗?都读过哪些小说?”这个问题进行导课,边导边把小说进行了分类:历史小说、神话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小说、讽刺小说等,接着出示文字讲新课:
主人公:严监生(大富翁)
学历:国子监读书
身体状况:病入膏肓
其他成员:大侄子、二侄子、妈妈、赵氏
简单地介绍其他成员与主人公的关系。教师再接着用符合各种人物性格及年龄的声音范读课文,学生也有感情地朗读,并把描写严监生的精彩语句画出来,总共有五处。由于严监生已经病入膏肓不能够讲话,所以全文没有一处严监生的语言描写,全部都是动作和表情描写,因而最后吉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一个别出心裁,且能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看着每一处有关严监生的动作、表情描写,分别猜测他的心理。学生们说的各抒己见,猜测得也很有道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这样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了解,最后得出严监生是个吝啬鬼的结论。接着吉老师没有顺着学生的思维讲严监生曾经是多么爱财如命的其他事例,而是逆思维地讲了课文以外严监生曾经厚葬大老婆、不惜花银子从牢房赎回弟弟的事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给学生们设下了悬念,可吉老师的讲课却戛然而止了,只留下这样一句话:“我们今天这个故事就节选自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如果大家想知道吝啬鬼严监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那看看这本书就全然明白了。”
吉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都很能煽动学生自己去读课外书的激情,这种教学技能可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琢磨,让学生们能爱上读书。作为教师通过这次学习,我主要想用以下措施来让学生们遨游在书的海洋之中:1.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布置绘本墙。2.要有自己班级的书香时刻,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间。3.制定读书资料卡。4.定期开展阅读评比活动。5.阅读大师进课堂活动。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在自己爱读书的影响下,让孩子们能一生与书
为伴,遨游于书海之中。
第五篇:遨游书海,快速成长
遨游书海,快速成长
大麻镇中心学校601班 徐梦奕
书,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它是知识的海洋,它也是我的一位无声的小老师。有一段时间,我被一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就是《十月》。
十月,不是一个时间,而是书中主人公的名字,他在失去母亲后,仍旧坚强地活下去。在母亲的葬礼上,他没有哭,这不是他的不孝,这是他对母亲的承诺,他和母亲约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做个坚强、勇敢的人,他做到了!面对母亲留下的一道道难题,他成功了!当他兴致勃勃地通过最后一道关卡,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他不是母亲的亲生儿子!他绝望过,他对“母亲”失望过,但是他选择了原谅母亲。有一天,他明白了是不是亲生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是爱他的,他也同样爱着母亲„„他看着自己的亲生父母与兄弟姐妹们其乐融融的生活,他选择了不去打扰他们„„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胸襟啊!
他做到了常人不能做到的,给我也指明了方向。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去世了,那时候我很伤心,我会偷偷地找个角落哭啊„„哭啊„„好多次,爸爸、妈妈来劝我,爷爷奶奶来哄我,我就是不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眼泪总是不经意在眼眶里打转,也许是外婆对我太好了,那是一种本能,或者说是一种深深的依恋吧„„毕竟,那时候我还很小很小,我哭得那么伤心,完全由不得自己„„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我应该学会坚强,我要快快乐乐地生活每一天,我要坦然地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历程,因为,那一定是外婆希望看到的我。亲情是可贵的,我们要去相信别人,宽容别人,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我要尽早学会独立,学会去爱别人,回报别人。家人是爱我的,遇到再大的挫折,我也要试着学会坚强„„
书,不止可以让我学到知识,它也是充满真情实感的,让我们一起在书中遨游,与好书交流情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