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生伤心的经验。半天无人应答,后来一个女生站起来,慢慢地说:“读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为陈垣《敦煌劫余录》作序中写道:“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其实中国近代史,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之伤心史?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骄傲自大的中央帝国,第一次面对着比自己更先进文明的入侵,中国人第一痛苦地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天朝上国”,闯进国门的也不是蛮荒边夷,而是在各方面都优于中国的西方列强。他们带来的是痛苦与屈辱,但同时也是变革与新生,瓜分豆剖、亡国灭种的危险与救亡图存、追赶先进的任务,使得中国近代史异常的动荡与变革,各种观点、思想、理论的交锋、碰撞,使得这一段历史如此的复杂多样,任何片面的观点都不能清晰地描述这一段时期的历史,都有误读这段历史的可能。不客气地说,当前的教科书对近代史的解析,依然是不够全面的,甚至是危险的,比如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的错误分析,让人无法得出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而有重新踏入歧途的危险。一部优秀的近代史著作,依然是当前史学界需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大纲》,非常惊异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学者,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如此清醒的认识。近年来学术界的某些观点,早在接近七十年前就早以为我们的前辈所认知。在这本仅仅五万多字的小书里,蒋廷黻举重若轻地为中国近代史划下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对细节的描述和对事件更为全面的解读,让我们认识到了历史的复杂性。譬如对林则徐、李鸿章的描述,就远比我们正规的历史教科书完整的多。他对林则徐的评价是: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而真正的林则徐是传统士大夫的产物,即便惊觉西方列强的文明已在中华帝国之上,依然不敢冒着丧失名誉的风险真正提倡改革;李鸿章即便是当代也是一个争议性极大的人物,蒋廷黻并没有将之脸谱化,他引用李鸿章1864年给恭亲王和文祥的信,证明了李鸿章早在同治三年就敏锐地洞察到日本明治维新的世界的、历史的意义,明治维新将使日本成为一流大国,而中国与日本孰强孰弱要看谁的改革更快,并提出改革科举制度,放弃章句小楷之学,将科学工程放在终身富贵的鹄的建议,他清楚地认识到未来中国的头号敌人是日本,故强调海防,主张放弃属国,休养生息而备战日本。当年的海防塞防之争由此引起等等。当然,同光时代旧的士大夫势力的阻碍,中国民众近代化意识的薄弱,李鸿章本人的积习等等,使得海防塞防之争以众人皆知的结果结束,甲务战争以众人皆知的结局失败,但足以改变我们心目中那个昏聩、颟顸的旧官僚形象,类似的例子在书中俯拾皆是,可以让我们明白:历史远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不全面细致地掌握资料,你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蒋廷黻在近代史问题上更加高屋建瓴地是他的卓越史识。刘知几在杰出的史学著作《史通》中就指出:史学出良史必备才、学、识三长,千百年来一直成为衡量优秀史学家的标准,蒋廷黻在开篇序言中开门见山地揭橥:鸦片战争的失败,根本理由是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近代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坦白地说,我认为甚至到今天,我们的生产力有的领域已经达到了现代化,我们的精英们甚至在后现代主义中的论调中甚嚣尘上,但面对着人治社会、官本位、信仰缺失、崇尚权谋而不重视诚信、家族与家乡观念更高于国家观念等等问题的时候,我们依然不能对中国人全面具有近代化意识,崇尚自由、民主、法治社会、强调诚信的近代化意识给予一个确定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在七十年之后依然没有完成蒋廷黻提出的命题。这是我们愧对先辈的。
蒋廷黻先生提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那才是失败的致命伤”,这句话如此简单,却有如此震耳发愦,掷地有声!那么我们对此有没有觉悟呢?没有!直到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烧了圆明园,才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改革已经是非进行不可的了。蒋廷黻十分痛惜中国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时间,要知道日本受侵略比中国还要晚,但1853年贝利叩关成为明治维新的起点,这导致了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历史的机遇有时是不能错过的,1898年的百日维新实际上也是满清能够挽回人心的最后可能,但被扼杀之后,1905年的变法即便从程度上超越了1898年,满清的倒台也已经是无法逆转了。在历史大转折的关键时刻,是一步都不能踏错的。
建国以后的许多史学问题相比较民国时代,反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观。比如义和团运动,权威的教科书上依然写着“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证明了其中的愚昧、野蛮和无知,是一种对中国近代化的反动,清政府利用义和团运动与半个世界开战,最后战败的结果是堕入半殖民地化深渊的《辛丑条约》。《中国近代史大纲》一针见血地揭示真相: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的代价之大着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蒋廷黻对义和团运动的“拳匪”称呼是那一辈学人的惯性表现,不足深怪,但他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却需要我们在几十年后重新认识,真是一种历史的讽刺。
《中国近代史大纲》当然不是完美无缺的,许多问题即便是今天也依然需要讨论、深入,蒋廷黻提出的救国方案包含了全盘西化的认识,他对三民主义的吹捧等等,无不带有时代的烙印。但最具意义的问题是:当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再度来认识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慨叹走过了七十年,我们在很多问题上依然离原来的出发点不远,我们对近代史的认识依然在路上。
最后有一点不得不指出的是,蒋廷黻对士大夫清谈误国、纸上谈兵的做派十分痛恨,他用讽刺的笔调描写了清流的首脑之一,主战派的张佩纶“法国海军进攻福州船厂的时候,张佩纶逃得顶快了”,他们空言救国,一味主战,书中说政府如果按照他们的意见的话,就会几无年无日不与外国打仗。这让人想起了网上某些好战的“愤青”,读此书,对这部分愤青必定大有裨益。可以多研究些问题,少空喊口号。这大概也是可以算是今日再读此书的一个现实意义吧!
早期马克思主义
如何用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人民凝聚在主流价值的旗帜之下,是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解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开来的历史过程,可以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些启发。
允许自由探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在与各种思想的斗争中不断被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的。具体而言,它大致经历了三次论战。
第一次是与胡适实用主义的论战。针对胡适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利用《新青年》杂志,同胡适展开公开论争。李大钊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就是这一论战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在论战中,他们广泛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地介绍苏俄的社会制度、经济政策、农业制度、婚姻制度、平民教育等各方面情况,使更多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了解到俄国的社会现状,澄清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苏俄的谣传和误解,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是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1920年9月,针对梁启超、张东荪宣传劳资合作的“基特尔社会主义”,李达撰写了《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陈独秀撰写了《独秀复东荪先生信》、《社会主义批评》等文章。这场争论使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坚持社会革命,反对社会改良的政治立场。
第三次是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无政府主义主张无政府、无国家,个人绝对自由等。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时,无政府主义者就诬蔑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私权,保护少数特殊幸福的机关”,攻击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是扶强欺弱。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陈独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剖析了国家的阶级实质。他指出:只有被压迫的生产的劳动阶级自己造成新的强力,自己站在国家地位,利用政治、法律等机关,把压迫的资产阶级完全征服,才可望废除财产私有制度,改变不平等的经济状况。他在《答郑贤宗》一文中还指出:无政府党绝对不要国家政治法律的主张,是抹煞“资本阶级”与“非资本阶级”国家的区别,为不劳动的“资本阶级”利用。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所经历的论战看,真理是不怕辩论的。真理在辩论的过程得到认识,人们在辩论的过程中凝聚了对真理的共识。凡是在争论中能够存留下来并得到人们认同的东西,一定是有生命力的。因此,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能够允许思想的自由讨论,其实就是为这个国家和民族获得真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提供了保障。
切实关注人民群众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基础
在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中国知识分子按照俄国的套路,首先关注到产业工人的利益需求。他们不仅指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受压迫的地位,而且积极地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为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的阶级使命,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打下了基础。后期,经过工人运动的失败,他们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需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其中,最现实的考虑就是庞大的农民群体,如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关注到这一群体的利益,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关注,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开始,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思想落实为“打土豪、分田地”这样很具体的目标,并将农民引导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来,最后,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统一战线等具体路径,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之所以成为成功的革命者,就是因为他并不是机械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现实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而今,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但是,在现实中潜在的一种危险是,马克思主义正在成为大众话语体系中越来越不熟悉的东西,或者说在形式上维护,而在实际上并不相关的东西。
历史和现实表明,政党一定是要代表某一群体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所要代表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体现这种价值取向,那么,就具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基础。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中国社会充当了两个角色:
一是思想传播者。从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们信仰,所以他们通过办刊物,积极热情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引导了很多的青年知识分子投身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行列中。
二是思想的实践者和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并不仅仅需要知识分子进行思想的传播,而且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者。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还在于有毛泽东等一大批深刻了解中国社会实际、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社会实际中来的人。如果只有一些死守马克思主义教条的人,中国革命就不会成功,马克思主义也就不会成为今天的主流意识形态了;如果只有懂得中国实际却没有正确指导思想的人,中国革命也同样不可能成功。正如列宁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因此,理论的实践者的使命既要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又不能拘泥于某一论断的局限,这样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持久的指导思想。(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组织统战部副部长、教授/摘自北京日报)
第二篇: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
(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
(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
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
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
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
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
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
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
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
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
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
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
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
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
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五四精神
时代在变,五四精神没有变。五四精神说到底就是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代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经受住这场金融危机考验,就必须弘扬五四精神,在战胜金融危机中,不屈不挠,顽强进取,杀出一条成功之路来。战胜金融危机,在危机中求得生机,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摆脱浮躁,耐得寂寞,绝不好高骛远。战胜金融危机,还要勇于创业,善于创业。金融危机确实给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只要我们不为危机所吓倒,能够看到危机中所孕育的机遇和希望,就一定能够在挑战中寻得自我发展的良机。
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既然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是五四精神的灵魂所在,就必须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其实,当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青年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更需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只有不断提高青年们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体系,把我国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高潮。五四”精神对塑造育人观的重要作用
1、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的意义在于它既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爱国运动,又是一个伟大的新文化运动。而这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就连我们现在所用的白话文,都是从「五四」开始倡导的。纪念五四运动,就是为了发扬五四精神。那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人认为是爱国主义,有的人认为是民主与科学,有的人认为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有的人认为是理性精神、个性解放,有的人认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人认为是破旧立新的革命或变革,有的认为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实际上这些说法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五四精神”的方方面面。爱国主义是其精神泉源,民主与科学是其中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五四运动的精神可以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八个字来概括。
2、弘扬“五四”精神对塑造教育者育人观的作用
“五四”精神同育人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五四”精神是教育者育人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五四”精神是育人观的精神支柱,是教育者育人观的灵魂,也是教师师德的重要保证。所以,应认识到弘扬“五四”精神必须与育人观的塑造结合起来。
“五四”精神是教育者育人观的蓝本,“五四”精神的主要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正是育人观的最好体现。试想,没有爱国精神的育人观能培养出为国家作贡献的人才吗?没有进步、民主和科学的育人观,国家能培养出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奋斗终身的人吗?全民素质的提高、中华民族的复兴难道不需要“五四”精神吗?因此教育者对育人观的塑造必须体现在“五四”精神的内涵,并在继承“五四”精神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传递好“五四”神圣的火炬,把“五四”精神一代代继承下去。
教育要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并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因此,我们必须做到:
1、了解五四运动内涵,学习“五四”精神,继承中华传统文明的优秀成果,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弘扬爱国主义。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五四运动,学习“五四”精神的精髓,先贤们所追求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说到底就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我们本身必须先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生。其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解诸子百家,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五四运动砸烂了代表封建思想的“孔家店”,但是与先驱们的期望不相吻合的是在打破封建桎梏的同时,中华文化存在了一定程度的断裂;现在我们对美国、日本、欧洲,外面形形色色的其他事物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对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特别是在经过十年浩劫之后,知识青年鲜见能够无障阅读先秦诸子文章。今天社会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人们在科技与经济的疾速变换面前迷失了自我;在西方道德相对主义对我们也造成的某种程度的混乱,人们也存在过度物质追求的趋向,而面对这种情况有识之士四处寻求能够统一人们思想、能够统一自我的观念、信念,西方也掀起了一阵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大思想流派的研究热潮;在方法论方面,西方传统的分析方法无法更为有效地在日益错综复杂人与人、人与环境、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中运用,中国与东方传统的整体思维方法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作为中国人,更有必要回顾民族灿烂的文化、从中汲取养分,从而认识人存在的意义、把握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续写民族伟大的历史。总之,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
2、要善于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发展自己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全面提升自身作为人的素质,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好的进步。
要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与哲学思想,正确而深刻地认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对我们生存的空间有一个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了解,作为教师必须涉猎类别宽泛的学科知识,以期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本身、了解学生、了解我们的世界。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知识。为此,哲学的修养必不可少。只有健全我们头脑中的科学理性、不断充实科学知识,才能保证我们的实践合乎于理性,才能保证我们的实践真实有效。
文学与艺术不同于科学,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本质;它为我们的头脑松开理性的约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的感性直接触摸活生生的世界,让我们直接领悟到存在的真谛,让我们的心灵与创造直接相连。文学与艺术不同于科学,它从另一个角度使我们更深刻认识自己,它为人类生命力的勃发引导方向;文学曾经是我们了解人类的重要素材,现在人们更多依赖那些大众心理学、人际交往的学科知识;但是文学对人类的内心与本质的反映比起诸如大众心理学等学科更为深刻。只要人文艺术修养与科学修养并举的人才是一个平衡的健全的人。
3、树立崇高的师德。
新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是为适应新时期条件下的培育现代新人这个目标服务。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广大教师务必树立崇高的师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的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既是良好的师德的体现,又是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正气。人才的培育呼唤着崇高的师德。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促进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发展也呼唤着师德。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教师职业道德八条规定,弘扬人民教师的浩然正气。弘扬师德和弘扬正气,对教师来说,就要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好传统,集中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的崇高使命和中心任务,体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和精髓,要发扬光大师德精神,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职业道德的意识和能力,与时俱进,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来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4、崇尚民主、科学,培养民主、科学的育人观
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思想,使传统文化存在一些消极因素,比如“师道尊严”观念。这种观念对人的影响至今尚未彻底肃清,不少教师的民主意识还比较淡薄。教师缺乏民主、科学意识,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民主、科学精神的学生。而“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陶行知),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不久将传到他们手上,如果他们从小缺乏民主、科学精神的培养,试问他们怎么能担当起“把我国最终建成高度富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重任呢?没有民主、科学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是否崇尚民主、科学绝不是一件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民主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权利。我们应大力学习和宣传民主精神,使每个人牢固地树立民主精神。作为科学,则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不管对于什么事情,都应该主观符合客观,理论符合实际,从客观事实出发,反对从迷信和主观想象出发。如果离开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就成为一种纯粹的技艺。所以为了育人,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才能培养民主、科学的育人观。
青年的特质不在于人的生理年龄,而在于活力四射的生活热情、富于批判精神、不断创新的心灵。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更新观念、发展能力,不断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创设有感情的学习情境,惟其如此才能以学生发展为本,帮助学生建构人生真理。同时我们必须以“五四”精神为指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能更适应新时期教师职业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适应发展,谋求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择读试题[范文]
一、马克思考察历史的唯物主义方法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历史有什么启示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 “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虚的“自我意识”。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阶段(越南、古巴、朝鲜等自称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87年的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上,中国称自己在1950年代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主要内容
《费尔巴哈》是《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这一章同全书中带论战性的其他各章不同,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概论,集中了全书的理论精华,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者在这一章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阶级、国家、革命的实质;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重要思想。
“第一章费尔巴哈”的中心是论述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共47段落
(一)唯物史观的前提(第1—5段)
1.唯物史观的前提。2.确立唯物史观前提的方法。
(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6—15段)
马克思、恩格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三)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第16—30段)
1.意识的产生、发展、本质。他们从意识的产生、发展、本质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批判唯心主义从精神出发解释现实的观点。
2.揭露了唯心主义精神统治的根源。
(四)分工理论(第31—39段)
马克思、恩格斯是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论述分工的。
l.分工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2.分工的社会性质及产生的结果。3.分工的消灭。4.分工与世界交往和世界历史性的联系。
(五)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第40—47段)
1.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含义。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他们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请概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意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迫切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以清除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引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1.《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清算他们以前的哲学信仰。
2.《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揭露当时德国各种意识形态观点的实质,系统地制定和阐发了唯物史观,以指导当时的工人运动,3.当时德国思想界关于“现实的人道主义”的争论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认识费尔巴哈,这种认识的结果是: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代表了市民社会的要求,不可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而不是相反。
4.从理论上说,《形态》中的基本思想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述的新世界观原理,即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进一步阐发。
5.《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标志性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了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形态》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的基本完成,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6.《形态》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方面,对于我们澄清对马克思主义各种各样的曲解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为我们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把握当今全球化进程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经典文献,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全球化与世界历史性,市民社会与交往实践等问题都是当代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第四篇: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形成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由其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一个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饱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继承和发展,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其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是否具有广泛的价值合理性,要看它所追求的是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马克思主义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用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阶级对立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它是绝大多数人参与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它的核心是全体人民的利益。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近代以来160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而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进而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剖析,对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预测,至今仍鼓舞和指导着共产党人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而不懈奋斗。进入21世纪,我们仍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第五篇: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练习题7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练习题及答案(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指
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哥达纲领批判》
D.《国家与革命》
2.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3.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4.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5.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
A.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 6.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7.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是
A.1917年11月
B.1918年春
C.1921年春
D.1936年12月
8.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是在 A.1917年
B.1918年
C.1921年
D.1936年.
9.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 D.完成剥夺剥夺者的任务
10.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人无阶级社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1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人民群众有当家作主的权利 D.人民群众享有完全的自由 1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A.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几
B.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C.全体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党 D.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的
13.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D.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14.马克思主义政党
A.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B.是各个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C.可以吸收其他阶级、阶层认同党纲、愿为其奋斗的人人党 D.不应接受任何非工人阶级的人士人党 1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A.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 B.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C.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D.各个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1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建设社会主义
D.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制度 B.个人负责制度 C.群众监督制度 D.民主集中制
1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马克思主义政党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19.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A.无产阶级先锋队
B.工农联盟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民主
二、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
A.英国的欧文
B.英国的斯密
C.法国的傅里叶
D.法国的圣西门
2.空想社会主义者
A.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B.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C.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D.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3.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它
A.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4.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A.只能是暴力革命
B.要采取和平方式
C.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两种
D.暴力革命是迄今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主要的基本形式
5.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
A.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
B.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C.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6.社会主仪民主
A.只是一种目的 B.只是一种手段
C.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D.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7、社会主义民主是
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人民当家作主
D.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8.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采取
A.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国体
B.民主共和国形式的政体
C.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政体 D.民主共和国形式的国体
9.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
B.商品经济逐渐消亡,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D.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逐渐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10.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包括
A.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
C.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1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要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从本国国情出发
C.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D.以发达国家为样板
13.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中要
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1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A.社会主义革命中 B.社会主义建设中 C.改革开放事业中 D.自发的群众运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