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高效农业 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论坛共识
发展高效农业 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新沂市新安镇高效农业发展论坛形成的共识
高效农业是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高效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这次论坛的举办,初步形成我镇高效农业发展共识:
一、推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镇高效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目标要求相比,与周边地区相比,建设规模、建设速度还有明显差距,高效农业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
(一)、加快发展的社会共识还不够强。少数镇发展高效农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上热下冷”的现象。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发展高效农业的合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二)、高效种植规模集中度还不够高。就产业的培育程度而言,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温室蔬菜种植明显好于常规种植业。近年来,虽然在特色蔬菜等方面做了一些文章,但是仍然停留在小规模“多点开花”的层面,设施栽培投入不足,规模集中连片不够,始终未能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龙头企业拉动作用还不够明显。现有龙头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带动力不强;有的龙头企业产销两头在外,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不大,带动作用不明显。此外,农 1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起步阶段,发挥作用不够明显。
(四)、资源要素的整合还不够集中。每年争取上级农业项目资金分散使用,很难整合使用。农业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特别是在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上,“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加大了创名牌和扩市场的难度。土地流转难,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特别是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制约。
(五)、技术服务与要求还不相适应。目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劳动技能单一。同时,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服务手段陈旧、设备落后,跟不上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
二、加快推进高效农业建设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我镇发展高效农业的做法,留给了我们较多的思考与启示。
(一)、发展高效农业,必须营造强烈的舆论氛围。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功方向,是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已经来临。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效农业建设,要下大决心、下大力气、下狠招子,全面营造高效农业建设的舆论氛围,全方位推进高效农业建设。要通过会议部署、媒体宣传、现场示范、典型引路等多种途径,全面营造发展高效农业浓烈的舆论氛围,充分迸发广大干群发展高效农业的激情、豪情和热情。
(二)、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加大全面扶持力度。发展高效农业,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比较大。因此,要使高效农业出成绩、见效益,必须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
增加投入。要创新投入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在财政给予必要扶持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大农业招商力度,通过干部创业、全民创业等到手段,不断吸引本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富余资本进军高效农业,支持高效农业建设。要通过内部加大扶持、外部吸引资本的方式,形成支持高效农业建设的强大力量。
(三)、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要积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规模化的要求,不断加大科技兴农、科技增收工作力度,坚持农业技术引进推广与创新及科研开发相结合,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深入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重点推广一批高效农业优良品种、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和一批先进高效适用新技术,特别要在轻型高效栽培、高效立体种养、畜禽集约化高效养殖、肥药高效利用等综合配套技术推广上下大功夫,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四)、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市场是高效农业建设的根本,是高效农业建设的龙头,要高度重视农业市场体系建设,从组织、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建设高效农业市场的合力。市场建设要立足产业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在农业规模化的基础上建市场;要面向大中城市的农副产品销售,搞活流通建市场;要围绕农业抗风险能力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拓市场。要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多渠道、全方位创建特色专业市场。有了市场的支撑和拉动作用,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五)、发展高效农业,必须提升产业化水平。农副产
品精深加工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要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重点围绕本地特色化、规模化主导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三资”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培大育强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规模大、档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群,最大限度地延伸优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快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我镇高效农业发展,应紧紧围绕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园区带动、彰显特色、项目支撑、多元投入,努力在高效农业规模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明确发展新目标。立足全镇自然条件和特色资源,突出有机、特色,把工作重点放在耕地的高效利用上,放在深度开发上,进一步做深、做细高效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二)、进一步突出园区建设,构筑发展新平台。重点培植城北万亩蔬菜基地核心区建设,重点建设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批高效农业园区。畜禽业重点扶持官庄奶牛场、恒旺养殖等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推动土地流转,每年新增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5家以上,入股土地面积5000亩以上。
(三)、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增强发展新优势。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同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会同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立项、论证、申报工作,在拓展现代农业功能空间上寻求突
破。
(四)、进一步强化农业招商,增添发展新活力。坚持定点招商与流动招商相结合,积极探索中介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途径,深入开展农业招商活动。同时,广泛组织村企挂钩、村企互动活动,引导工商企业投资现代高效农业建设。
(五)、进一步增强龙头带动,打造发展新体系。重点扶持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对申报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行奖励等各项政策扶持,力争每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及国家级1家以上。依托现有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做大做优做长产业链,力争每年新增1个大型外向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和销售大户,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增强对高效农业发展的拉动能力。
(六)、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创新发展新机制。制定出台农业招商引资的专项激励政策,进一步调动各单位引进农业生产、流通、服务性项目的积极性。镇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并视可用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专项用于扶持高效农业建设。落实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对各类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行政策扶持。出台优惠措施,鼓励镇农业技术人员积极投身高效农业建设;通过多种渠道,推进全镇高效农业的加快发展。
第二篇:加快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淮北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全市农业人口122万人,常年耕地面积204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400万亩,大宗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3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40元,比上年增长13.1%。
多年来,淮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政策支持逐步完善
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近三年来,全市共落实农业“四项”扶持项目1000多家,落实财政补贴资金近6000万元,拉动社会资本投入10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旱涝保收面积110.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2%。涉农信贷投放不断加大,涉农贷款保持快速增长。至2014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89.75亿元,较年初增加25.65亿元,增长15.63%,高于各项贷款增幅9.73个百分点。
-1-
(二)农业科技贡献率持续提高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不断完善;与中农大、安农大、省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技术引进、人才培训等效应显现,科技兴农步伐不断加快。推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畜牧科技进万家、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及新型农民培训等一系列农业科技进步工程。近三年来,累计引进、试验、推广应用新品种100余多个,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优质麦、优质肉猪、设施蔬菜、大中型沼气管理等综合生产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科技进步对全市农业的贡献率达60%。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与“十二五”初相比,蔬菜总产由42万吨提高到58万吨,增长38%;肉蛋奶总产由13.7万吨提高到15.2万吨,增长10.9%;粮食生产获得“十连丰”,优质小麦订单面积从2007年的50万亩迅速发展到2014年的100万亩,订单优质率100%。今年全市小麦单产达到507公斤,总产达92.6万吨,增长4.5%,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第二个成功创建小麦千市斤,标志着淮北市在良种运用、农机农艺结合、社会化服务、高产技术集成运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农业生产加速向优质、高效、规模发展,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 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6%;已建成百亩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种植基地200多个,是全省最大的日光温室蔬菜基地之一;形成塔山石榴、和村苹果、段园葡萄、黄营灵枣、东山杂果5个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2000余个,规模养殖比重已超过80%,走在全省前列。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28亿元,是“十二五”初2.2倍,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4.4:1。
(五)农业经营方式加速转变
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全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余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32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036家,带动农户14.6万户;培育各类种养大户3970多家,注册家庭农场395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模式,建立起150万亩优质麦等8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培育农机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200多个,建立各类农产品市场182个,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3万余人。
(六)林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林地7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2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11%,林木绿化率23.23%,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5.08亿元。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作为统筹城乡绿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高位推进。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开展创模工作。全市森林增长工程累计完成造
-3- 林83826亩,完成省下达造林任务的116.2%。累计完成石质山造林14.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200余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编制完成的《石质山造林技术规程》已作为安徽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2015年淮北市可如期实现全市可绿化石质山全部披上绿装目标。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人才短缺
基层绝大部分农技人员从事着非农技推广工作,相当部分农技人员还存在着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农技推广的时间、能力和服务水平严重下降。大量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逐渐流出农业领域,进入二、三产业务工,出现农民兼业化、农业副业化现象。农业从业人员大多缺乏专业技术,难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现代农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懂生产、会管理的土专家更少。有钱的人不懂农业,不敢投资农业;想投资的农民没有钱,也不会经营现代农业,成为当前农业人才状况的新常态。
(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建设历史欠账多。一是机耕条件差。机耕道路缺失和落后,农业机械往往进得了村下不了田。二是水利条件差。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4- 连续数小时下雨则涝,连续几天未雨则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新建农业基础设施无人具体负责管护,机井、涵闸、抗旱设备等普遍存在“平时无人管,忙时不能用”的问题。四是设施用地缺乏。一般规模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需要配套建设仓储、晒场、机库及简易办公设施等,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调研中普遍反映,家庭农场设施用地不具备合法性,造成有“农”无“场”,严重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
(三)土地稳定长期流转难度较大
土地分散经营仍然是当前制约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尽管我市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农村土地产权仍不清晰,“三十年不变”与“长期不变”概念模糊,确权颁证不到位,农民对土地流转特别是长期流转不放心,土地承租者也不能放手、放心经营。很多种粮大户反映,在土地流转中约10%农户不愿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造成种粮大户流转土地很难集中连片。由于流转关系不稳定,种粮大户们对土地投入动力不足,“怕变”、“不敢投入”成为普遍心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规模经营承担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工商资本轻易不介入土地规模流转,农村规模流转面积难以扩大。
(四)财政、金融和保险服务供给明显不足
一是财政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以家庭
-5- 承包经营为基础,未体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倾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农户待遇一样。支农政策执行存在脱节现象,如种粮补贴按“一卡通”发放给原承包户,流转大户得不到补贴,形成拿钱的不种粮、种粮的不拿钱,增加了种粮大户的生产成本。促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还未出台,一些规模较小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得到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融资困难。安徽省农业银行分行转发的《中国农业银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家庭农场抵押物除与一般商业贷款相同外,还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抵押应优先”,但实施过程中农民拿不出三者合法的权证和手续。大多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中小型农业企业由于缺乏有效地担保抵押物,加上申请手续繁杂、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也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而小额信贷等扶持性贷款规模又小,远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三是农业保险效果甚微。由于目前农业保险存在法律缺位、财政补贴少、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农业保险尤其政策性农业保险远远满足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要。
(五)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市虽为扶持农业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服务措施,但整体来说服务效果不理想,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公益性技术服务职能弱化。乡镇农技服务人员少、经费不足、设施落后;村级农技服务机构断层、体系断网,农业技术公益性服务难以全面落实到位。-6- 二是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不足。农业经营涉及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对物资、信息、资金、科技等社会化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市社会化服务渠道和内容较为单一,服务效果不明显,服务体系不健全。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制度创新
一是配套制定辅助设施用地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规定,“在国家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建议按照国家文件精神,尽快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辅助设施用地标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生产、经营需要兴建的简易仓(机)库、生产管理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按规模经营面积的一定比例占用土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不得改变用途;优先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仓储、加工、包装等永久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总结土地确权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步伐。稳定农民土地预期,避免由于土地“四至”不清、账实不符产生纠纷,让农民放心流转土地,避免农业经营过度兼业化和副业化。探索建立村级集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配权。对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90%以上的农户同意流转,而个别农户没有正当理由和原因的,-7- 经协调、说服仍然拒绝流转,致使欲流转的地块无法形成连片集中的,可以赋予村集体对个别农户拒绝流转的地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配权。三是创新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保额低,“两年收一年歉”就足以打垮家庭农场。统筹金融保险机构,探索扶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投保保费和赔付标准,使农业保险真正起到保险作用,有效地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农业保险品种,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多种类型、具有个性化的保险险种,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的积极性。四是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村、投资农业,但应着眼于服务、带动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不是取代农民、兼并土地。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对那些只“代替”、不“带动”农民,甚至违反土地流转“三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规定的工商企业经营行为,应加以引导和规范。
(二)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着力解决“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各级财政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支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进一步健全农田灌排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加快病险闸(库)除险加固,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落实农民承担主体,建设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切实做好管护工作。二是-8- 做好农民转移性增收工作。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实行粮油、生猪等财政奖励补助,完善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增加转移性收入。同时,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财政补贴,按照粮食的调出量,安排对种粮大户的补贴,补贴标准应至少不少于农户“一卡通”额度。三是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重点扶持农民举办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扶持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特色园区和精品基地,支持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三)深化涉农服务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农业企业主、以及大学生村官、农民企业家、返乡农民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对象。通过创业培训、市场指导、资金支持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以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高素质农业人才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定向委托培养,培养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管理人才和农业高科技人才。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下决心解决“农技最后一公里”问题,抽调专业人员或通过财政购买服务雇用专业技术人员分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对接服务,聘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服务。三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信息化管理
-9- 平台建设。逐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流转双方提高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服务。全面做好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及仲裁和流转土地资源普查、建档备案等工作。四是推广社会化服务。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同施、农事全程代理等经营性服务,发展壮大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各环节的服务。
-10-
第三篇:加快种苗产业发展 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加快种苗产业发展 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在自治区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泾源县紧紧依托优越的立地条件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按照“川台地、沿公路、靠城镇、连景区”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07年底,全县发展特色林木种苗面积达9.73万亩,其中:培育地埂大苗6.83万亩,移植幼苗2.9万亩;实现苗木销售收入3200万元,人均苗木纯收入283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7%。今年春季,县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历年经验的基础上,调整思路、强化措施,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干部职工帮扶、土地合作社带动、群众广泛参与、调整种植结构、压麦育苗”的运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截止4月底,全县共发展特色苗木3.84亩,其中培育地埂大苗2.14亩,移植幼苗1.22亩,培育六盘山野生花灌0.48万亩;建成3000亩以上育苗园区3个,1000亩以上育苗园区5个。全县累计完成育苗13.57万亩,其中培育地埂大苗8.97万亩,移植幼苗4.12万亩,培育六盘山野生花灌0.48万亩。以上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产业建设顺利实施。近年来,泾源县始终把“生态立县”战略放在重要位置、把种苗产业作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围绕山要民富这一目标,几届班子一个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了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在种苗产业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三制”管理。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县委政府成了了泾源县种苗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分管林业工作的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林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产业的领导和实施工作。全县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各示范园区都确定了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专门跟踪监督检查工程实施情况。二是建立完整的协调机制。各职能部门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齐心协力组织抓落实。三是建立明确的政策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有关加快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明确了严格的程序要求和奖罚措施,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不畏艰难,敢于攻坚,确保产业建设取得成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泾源种苗产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在困难面前,没有被困难吓倒,变压力为动力,推动林业工作向前发展。工厂化育苗中心自去年12月底开工建设以来,为尽快为群众育苗提供优质良种苗木,县林业局克服冬季天寒地冻、大雪中施工的困难,凭着对林业的炽爱,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赶工期,抢进度,苦战了一个冬季,终于在4月底前使工厂化育苗中心竣工并投入育苗生产。在种苗产业启动实施的三年多时间里,特别是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造中,县林业局全体干部职工几乎就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和节假日。局领导也和广大干部职工一样,战斗在产业发展一线,汗水挥撒在育苗一线,身先士卒,连续作战。正是这样一种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促使种苗产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创新机制,确保种苗产业快速发展。
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解放思想,才能推动种苗产业向前发展。近年来,泾源县出台了许多促进种苗产业发展的优惠机制。一是建立了调整结构、压麦育苗的保障机制。为确保育苗产业的顺利发展和任务的全面落实,县委、政府适时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缩减冬小麦种植面积,把原来13万亩冬小麦种植计划压减到6.5万亩,并在去年秋季冬小麦种植前由林业部门规划好育苗区域,由乡镇根据林业部门规划的育苗区域逐村逐户预留地块,为今年春季育苗任务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二是建立了以土地信用合作社运作的促进机制。即由村委会牵头,按照林业部门规划的育苗区域,统一确定区域内耕地的价格,成立土地信用合作社,动员“想育苗但缺少资金”的群众把自己的耕地“存入” 土地信用合作社,土地信用合作社收取“存入”价格5-10%的管理费后,再把农户“存入”的耕地“转贷”给“想育苗但没有耕地”的干部职工或客商用于育苗。通过土地信用合作社的运作,既解决了群众缺钱、干部职工缺地育苗的问题,又使土地资源和富余资金得到有效整合,推动了苗木产业的发展。三是建立了干部职工担保贷款的帮扶机制。制定出台了《泾源县干部职工帮扶担保贷款办法》,规定处级干部(含高级职称人员)每人为群众担保贷款1万元,科级干部(含中级职称人员)每人担保贷款0.5万元,一般干部职工每人担保贷款0.3万元,并把干部职工落实担保贷款任务与所在单位年终考核,干部职工个人评先选优、职称评定、奖金兑现等紧密挂钩。同时明确规定享受担保贷款的农户必须把贷款用于育苗,育苗收益必须首先按计划用于偿还贷款。承担贷款担保任务的干部职工要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提供苗木培育、经营、销售等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四是建立了
干部职工带头育苗的带动机制。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发展苗木产业的积极性,县委、政府下发了《关于划分各单位园区育苗任务的通知》,把全县规划的五个千亩幼苗移植园区的育苗任务按照群众完成40%,干部职工完成60%的比例进行划分,由乡镇和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动员干部群众落实。凡干部职
六盘山镇和尚铺—五里苗木基地简介
和尚铺、五里两村位于六盘山东南脚下,312国道与101省道交汇处,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质优良,已有多年的苗木种植历史,发展苗木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去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抢抓县委、政府发展苗木产业的机遇,着力打造千亩苗木基地。今年计划种植600亩,实际完成830亩,其中镇村干部种植270 亩,群众种植430亩,引进外资种植130亩。共计种植苗木370万多株。
目前,该基地苗木留床总面积达3500多亩,其中50公分以上的有450亩,100公分以上的大苗有200多亩。在育苗户中,20亩以上的有6户,10亩以上的有15户,5亩到10亩的有31户。
在苗木基地建设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搞好宣传发动。干部带头,每个镇干部育2亩,每个村育10亩,与群众现场签定租地
协议,并同时兑付租金。二是严把质量关,栽植的苗木,由自己选择购置,林业站专业人员负责技术指导服务,确保苗木质量。三是搞好服务。从地块的确定、整地、栽植、浇水等,镇政府确定专人给予跟踪服务,重点是确保苗木成活率。
工个人在规定的园区内育苗3亩以上的,可以抵顶担保贷款任务。五是建立了“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无论本县干部群众或外地客商,凡在规定的园区内每育一亩苗,县财政给予150元的现金补助,补助期3年。为鼓励苗木向外销售,对年苗木销售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销售大户和年销售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合作组织,分别给予0.5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机制的创新,保证了苗木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篇: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电视讲话
广大村组干部和农民朋友们:
大家好!
当前正是秋超增收的关键时段,秋季调茬即将开始,也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黄金季节。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上下、全面发动、全民动员,抢抓有利时机,迅速采取措施,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热潮。下面,我跟广大村组干部和农民朋友们说四个方面的想法。
一、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有着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
中央在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加大水稻、良种、农机、农资等“四项补贴”的基础上,去年又设立了扶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去年全县获得中央农业专项补助900多万元,今年又已获得1200多万元。省委、省政府在去年对高效农业补助5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将补助盘子扩大到7亿元。市委、市政府已经连续三年每年拿出几百万元奖励高效农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去年财政奖励高效农业3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将奖励额度扩大到超千万元,其中对农民自己投入新发展连片50亩以上钢架大棚或日光温室大棚的,在每亩补助2000元的基础上,再补助500元。这些政策措施充分说明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心系农民利益,帮助农民增收。广大农民朋友应当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不失时机地加快增收步伐。
二、今年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发展高效农业
长期以来,棉花一直是***农民的当家品种、收入的主要渠道。过去***农村在盐阜地区比较富,富就富在长棉花上;正因为棉花收入相对稳定,有了这个传统种植习惯,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在这里我和大家算一笔帐,我县人均耕地约1.8亩,一个三口之家5亩左右的承包地,按常规作物好的年成测算,一年纯收入大概在6000元左右,已经无法负担一个小孩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基本费用。由于宏观经济影响,今年上半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不快,农副产品出口受阻,大麦、油菜、生猪价格分别下跌15%左右;加之,秋熟作物在生长关键期又遭遇低温多雨等灾害性天气,棉花产量至少比往年减收三成以上。因此,今年农民增收的形势相当严峻,必须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根本出路和重要途径。
三、我县一批发展高效农业的典型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近年来,我县一批头脑活络、致富有方的能人大户,率先成为致富的群体,成为农民增收的榜样。有一批能人通过发展设施栽培实现了增收致富。耦耕镇友爱村在我县发展大棚青椒比较早,目前100多户生产大棚青椒,其中40多户到外地当“大棚师傅”,每户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该镇青椒种植大户郑友东去年被康源示范园以16万元的年薪聘用,今年他放弃高薪在康源示范园承包500多亩、300多个大棚,年可实现收入100多万元。阜余镇健康村施长国到新加坡打工3年挣了20万元,他妻子去年在六份示范园打工学到了技术,今年到示范园建了6个大棚,据测算,年收益在24万元以上。施长国看到自己远涉重洋、背井离乡打工3年,不如在家门口长几个大棚1年的收入,今年5月份专门请人解除了出国劳务合同,与妻子一起建大棚长蔬菜。有一批农户通过发展短平快项目实现增收致富。通洋镇食用菌从文明村起步,目前已有经营户5800户、13000人,每年5-7月份全镇有一半农户门前堆满食用菌菌种,7-9月份平均每天有100多辆载满原料的卡车发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老百姓形象地说:“运出去的是废料、拿回来的是钞票”,目前该镇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在从事食用菌生产,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来自食用菌生产,已辐射到阜余、耦耕、陈洋、四明等周边地区。有一批能人大户通过全民创业实现增收致富。陈洋镇农民戴元军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芦苇、蒲草等天然原料,成立桃园家饰公司,生产加工草编窗帘、墙纸等600多个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市级龙头企业,去年实现销售2500万元,出口创汇180万美元,带动了几百户农户从事柴草编织,人均年收入都超万元。有一批能人大户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实现了增收致富。耦耕镇的丁宝付从2005年开始炕孵肉鸡苗鸡,不仅每年有近400万的收入,还解决当地13名富余劳动力就业;海河镇农民范荣中发展生猪养殖,年出栏生猪超万头,去年实现纯收入近200万元;长荡镇农民孙海洋不断扩大蛋鸡养殖规模,目前存栏蛋鸡3万羽,年收入超过60万元。这些成功的典型,为我们放了很好的样子,我希望广大农民朋友都来学习他们的做法,真正在全县形成“家家忙致富、户户有项目”的喜人局面。
四、狠抓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
发展高效农业,要分别明确县镇村三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各自任务。第一,县镇两级要帮助兴园区、搞配套、做环境。富民强县是我们的总体目标,富民优先则是我们的执政理念。目前***港进港航道整治工程已正式开工,通港一级公路基本建成,新城建设全面启动,特色园区框架拉开,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将把支持高效农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搞得好的镇都是镇党委、政府注重狠抓环境营造。耦耕、通洋等镇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安排几百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效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投入。我们每个镇都要学习他们的做法,努力为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园搭建良好平台。第二,镇村干部、能人大户带头示范。目前先行一步的示范园区都是从镇村干部、能人大户起步的。阜余镇的一名副镇长、一名人大副主席看到大棚的收益,带头领办了1075亩的园区;该镇六份村去年由耦耕镇的大棚种植户兴建504亩大棚,亩平收入超万元,很多原先在园区打工的农民免费学到了技术,今年有上百户自己建大棚,目前全镇已发展成3个千亩以上示范园,形成总面积5000多亩的规模。现在还没有建成示范园区的镇,都要千方百计招引外地大户、动员本地大户带头示范,广大农民群众有资本的,也可以领办园区,做带头、做示范。近期,县委、县政府将开展“百、千、万”工程,组织百名农技人员下村组,千户代表看大棚,万户农民听讲座,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广泛开展。第三,农民自身也要探索多种途径实现增收致富。要推进土地流转,广大群众要积极将承包地由镇村统筹协调,实行规模流转,可以自己建大棚,也可以置换到一个园区统一建大棚。要鼓励反租倒包,海通镇在外创业老板崇庆山去年投入2600多万元,兴建1500亩康强农业示范园,发展大棚400个,主要生产花卉和蔬菜,销往上海、广东等大中城市,每亩纯收益分别在3万元和1万元以上;现在崇老板将大棚承包给农户,大棚收益15%由老板所得,85%归农民所有,105户承租户年每亩收入近3万元。耦耕镇规划建设了2000亩的康源高效农业示范园,生产的礼品西瓜每亩纯收益1万元以上,现在以每年1000元的租金将大棚租给农户,连续种植5年大棚归农户所有。我们要学习借鉴耦耕和海通的做法,把土地出租给有实力的老板兴建大棚,再由农户从经营者手中反租倒包,这样既可获得土地租金,又可通过种植收益,获取双重效益。要动员资金实力不足的农民联合起来建大棚,通洋镇25个能人大户领头新建了1200亩日光温室大棚,他们通过联合亲朋好友、周边邻居共同出资,带动了56户想建大棚但资金实力不足的农民一起致富。我们要组织有致富欲望、但无力投入的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投入,按比例分红。
当然,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多种途径。比如,当前要积极发展其它短平快的种养植项目,发展各种类型的家庭致富项目,秋播结构调整时大力发展多种模式的粮经套种等等。总之一句话,我们光守住一、二亩农田长粮棉,要致富困难,要小康更难。
季节不等人,机遇更不等人。希望广大镇村干部要迅速行动起来,抓政策宣传,抓示范引领,抓组织发动,推动更多农民投身高效农业、发展高效农业。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要有一种看人家致富、心急;望人家发财心跳的不服输精神,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勤劳致富奔小康。
第五篇:肥城市加快薯类作物机械化发展步伐_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肥城市加快薯类作物机械化发展步伐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肥城市薯类作物作为经济作物的主体,以马铃薯、花生、地瓜生产为主,种植面积分别为12万亩、3.7万亩和2.3万亩。几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这一主题,加大以马铃薯为主的薯类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力度,薯类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实现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共同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机具数量及作业面积得到快速提高自2008年以来,全市在薯类作物生产方面共新增拖拉机980台,田园管理机、微耕机1050台,马铃薯、花生覆膜播种机120台,薯类收获机580台。薯类作物生产机械总量比2007年增长228%,成为历年来机械增长速度最快,增幅最大的三年;全市薯类作物土地耕整基本实现机械化,每年可完成马铃薯机播面积6万亩、机收面积10万亩,花生机播面积0.5万亩,地瓜、花生机收面积计划分别达到1万亩、0.5万亩,机械化播种、收获作业面积比2007年分别提高38和47个百分点。
(二)示范区(点)建设趋于完善至2010年,全市共建立示范区14个,示范点32个,示范面积5万亩,各示范区(点)均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示范方案,配备了作业机械。其中,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以王庄镇、桃园镇为主,辐射带动周边王瓜店、湖屯、石横、孙伯、安庄、安站等乡镇,花生生产机械化以潮泉、老城、王瓜店、湖屯、石横等乡镇北部山区为主,地瓜生产机械化以仪阳、安站、边院、孙伯为主。经示范区(点)的不断探索,马铃薯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
械化,即机械旋耕(适时深松)—机械播种(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喷药、扶垄、喷灭草剂、覆膜)—机械中耕松土、压膜—机械植保—机械杀秧、清地膜—机械收获—机械运输入库;花生生产的土壤耕整、覆膜播种、收获以及地瓜生产的土壤耕整扶垄、收获等机械化技术日趋完善,农民对机械化生产有了新的认识,机手作业收入可观,薯类作物机械化生产工作正从示范推广阶段跨入快速提升阶段。
(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实行机械化生产作业,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薯、粮、菜”间作套种模式可实现一年三收,经济效益达到6000元左右。经测算,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相比,每亩作业成本降低100元、增产增收110元,节本增效可达210元以上。农民不再受土地的约束,机手通过开展机械化生产作业,增加了经济收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又一途径。
(四)社会与生态效益初步显现机械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解放了劳动力,使得大批农民外出务工或从事农村二、三产业;机械化作业还促进了种植面积的提高,易于集散市场形成。地膜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土壤的风蚀、水蚀;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了思想认识肥城农机部门始终把薯类作物机械化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棱角工作来抓,把加快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做为全市农机化发展的当务之急,上下形成了共识,并根据各乡镇不同条件,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加大了领导力度市、乡两级都成立了薯类作物机械化工
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把这项工作列为乡镇农机工作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并把深松机、田园管理机、微耕机作为购机补贴优先补贴机具。市农机局还组织推广站、农机校等有关科室成立了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薯类作物机械化技术的宣传、示范、培训、指导。
(三)加大了宣传培训力度一方面结合购机补贴政策的宣传,把马铃薯、花生、地瓜机械化生产技术印成明白纸,进村入户赶大集,进行宣传、发放、张贴,电台、电视台也多次进行报道,自今年以来,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3000余份,新闻宣传报道8次;另一方面,结合培训班、演示会进行技术宣传、现场观摩,增加机手和群众的感性认识,仅2010年已举办深松耕整、机械化播种、收获培训班5期,演示会6场;同时,结合人大、政协视察,宣传领导,争取支持。
(四)加大了示范力度农机局针对薯类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先后投资20万元购臵示范机具,安排专人将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成册,在各示范点讲解、发放,随时组织机手和群众参观。通过示范,增强了农机人员做好工作的信心,为指导全市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经验。同时,充分发挥大户示范带头作用,共培植示范作用突出的的大户、农机手86个。
(五)加大了服务力度农机部门对每个示范点、示范户从编制方案到机手购臵机械、安装调试、实地作业都全程跟踪服务,并开通技术服务热线,随时解答机手遇到的问题,对重点乡镇重点盯靠,确保了今年机械使用效果、作业质量和示范效应。
(六)加大了奖惩扶持力度三年来,农机局共拿出12万元用于乡镇推广拖拉机(含手扶)、田园管理机、耕整机、微耕机以及驾
驶员、操作手培训工作的奖励,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促进薯类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三、工作打算
下一步,肥城市将以实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为契机,培植农机大户或种植大户,科学流转土地,搞规模化生产,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大薯类生产机械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和对农民、农机手的技术培训,引导农民走机械化生产、运输、贮存(或加工)一条龙服务的路子,减少外界制约因素,提高薯类效益。
肥城市农机局谢庆祥杜宪芳
二0一O年七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