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醉酒、无证驾驶保险公司不应赔偿的函
关于醉酒、无证驾驶情况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保险公
司应予免责的意见
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
贵院在审理郭慧霞等二人诉我司等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中,对于驾驶员醉酒、无证驾驶被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公司是否应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的问题庭审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现就该争议焦点向贵院陈述如下意见:
一、醉酒、无证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法律明确规定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一)国务院制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险条例》)明确规定了驾驶人醉酒、无证等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从该条可以看出,醉酒、无证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不承担受害人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对于条款中规定的财产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第一条:“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
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由此可以看出,财产损失是指与精神损害相对应的广义上的财产损失。且在该解释第三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以及本解释第二条的规定,确定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九条各项财产损失的实际赔偿金额”中,确定了财产损失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抚养费等各项费用。另外,从法学理论上说,死亡赔偿金、伤残赔偿金等的性质是对受害方预期收入减少的一种赔偿,是一种财产的继承,具有财产属性。
对于《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作为条例的制定机关的国务院法制办、保监会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释义》作了专门解释:“本条是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除外责任的有关规定。”,并且阐明了:“在未取得驾驶资格情况下上道路行驶是对人对己极不负责的行为,应由驾驶人本人承担责任,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所以说,《交强险条例》从举轻以明重的角度,在醉酒、无证驾驶等四种情形下明确了财产类损失保险公司不予承担赔偿责任,而应在医疗费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从该条例的立法目的来看,其设立除外责任目的表现在三个方面:1.加强对肇事方的惩罚力度,达到保护受害人、促进道路安全的目的;2.避免道德风险;3.体现公平公正性原则。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督促被保险人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二)国务院的行政机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多次复函,函述了在无证和醉酒驾驶情形下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的内容。
2007年4月10日,中国保监会给深圳保监局的《关于交强险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7]77号)中函述了:“
二、根据《条例》和《条款》,被保险机动车在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人醉酒、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受伤需要抢救的,保险人对于符合规定的抢救费用,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保险人在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垫付和赔偿。”同年11月29日,中国保监会给吉林省东丰县人民法院的《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中“未取得驾驶资格”认定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
[2007]327号)进一步明确:“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九条的规定,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中国保监会作为《交强险条例》制定的主体机关之一和作为保险机构的国家主管部门,其对《交强险条例》解释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勿庸臵疑,其已从立法的角度、社会公益的角度和保险合同的角度充分阐明了保险公司在醉酒和无证驾驶情形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内容。
(三)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无证驾驶情形下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作了明确界定,认定无证驾驶情形下形成的交通事故损害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09年4月16日下发的《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井冈山支公司与被上诉人汪新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纠纷一案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的答复》(下称《答复》)规定:“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保险公司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不负责赔偿。保险公司对于人身伤亡是否应当赔偿,没有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九条约定,保险公司在无证驾驶情形下只对抢救费用承担垫付责任,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垫付和赔偿。尽管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本案情况下的赔付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但从条文立法本意而言,无证驾驶情形下形成的交通事故损害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无证驾驶人对自己故意违法行为应自行承担行为后果。因此,本案中保险公司应免除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正是基于《交强险条例》二十二条和《交强险条款》第九条的规定,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进一步明确了无证驾驶属驾驶人故意违法行为,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在醉酒和无证驾驶情形下,保险公司只在医疗费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对于其他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垫付和赔偿责任。
在我司与被保险人赖愈伟签订的保险合同中,其中《交强险条款》第九条规定:
“被保险机动车在本条
(一)至
(四)之一的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受伤需要抢救的,保险人在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书面通知和医疗机构出具的抢救费用清单后,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交通事故人员创伤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进行核实。对于符合规定的抢救费用,保险人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保险人在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垫付和赔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的;
(二)驾驶人醉酒的;
(三)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四)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对于垫付的抢救费用,保险人有权向致害人追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合同约定的基础上,驾驶人醉酒驾驶和无证驾驶的,保险人都不应承担除垫付抢救费用外其他费用的垫付和赔偿责任。
从《交强险条款》的性质来看,该条款是经过《交强险条例》授权的、经中国保监会审批、由中国保险业协会制定的在全国统一推行的强制性保险条款,而并不是由我司单方预先制定的格式条款。我司作为保险合同相对方,既不是合同拟订方,也不能对合同内容作任何修改,不符合格式条款的构成要件。所以说,《交强险条款》并不是由我司单方拟订的格式条款,其内容具有公信力,性质具有法规性,人民法院应充分认定其效力,以其作为定案和保险公司赔偿依据。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交强险的强制性和法定性,并不是说只要发生了事故,保险公司就应承担赔偿责任,从根本上说,保险公司只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民事主体,只是作为保险合同中的相对方承担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并不是法定的赔偿责任。
三、醉酒、无证驾驶属重大故意违法行为,此类明显故意行为不应作为保险赔偿的前提。
醉酒、无证驾驶已作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行为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在着力打击这种重大的故意违法行为。目前,公安部正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全力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且在近期发生的醉酒、无证驾驶行为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已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
注,2009年8月13日晚,杭州保时捷车主魏志刚撞死17岁女孩儿马芳芳,涉嫌酒后驾驶;2009年8月5日18时30分,黑龙江鸡西一司机醉酒驾车连撞26人,导致2人死亡;2009年6月30日20时多,南京司机张明宝酒后驾车冲入人群,连撞9人,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孕妇;2008年12月14日17时20分,成都一男子孙伟铭醉酒、无证驾驶车辆,连撞5车,致4人死亡。醉酒驾驶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值得我们深思,但司机为什么会醉酒驾驶、为什么敢醉酒驾驶更是值得我们深思。日前,孙伟铭醉酒、无证驾驶致4人死亡一案,已经由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孙伟铭的行为主观上已构成间接故意,最终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孙伟铭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于醉酒、无证驾驶行为的主观形态,江西省高院在《答复》中明确了属驾驶人的故意行为,与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认定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醉酒、无证驾驶行为主观上已构成了间接故意,发生行为后果应由其自身承担。如果对未取得驾驶资格人员或者醉酒者驾驶机动车造成的损失,仍然可以转嫁给保险公司,无疑纵容此类行为,无法遏制此类问题的发生。
四、交强险条款的设定和费率的厘定,都是根据保险行业多年的经营经验,考虑经营成本、赔付成本等各项经营指标,在大数法则的理论基础上精算得出的,应该说,交强险条款中保险责任的确定具有合理性和公正性。
我们知道,保险公司对保险条款的设定和保险费率的厘定,都是在大数法则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精算确定的。大数法则理论概念是“相似个体所组成的大型群体的平均行为要比小型群体或群体中的个体行为更加容易预见”,也就是说,在随机险象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这类规律就是大数法则。大数法则是近代保险业赖以建立的数理基础。根据大数法则的定律,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多,损失概率的偏差愈小,反之,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少,损失概率的偏差愈大。因此,保险人运用大数法则就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危险,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按照保险理论,保险人承保的某一单位风险是偶然
风险,但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者驾驶机动车则不具有偶然性。机动车是高度危险的交通工具,驾驶机动车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并在清醒状态下驾驶,具备这一基本条件才可能避免大量事故发生。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醉酒驾驶,则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国家制定交强险制度时明确将此类风险作为除外责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交强险条款和费率系数,是在大数法则理论基础上,根据承保风险的规律设定和厘定的,并由此确定了交强险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范围。众所周知,醉酒、无证驾驶的危险系数肯定比正常驾驶高很多,发生损失的概率非常大,如果将此类行为作为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将远远无法与现有的保险费率系数相匹配,保险公司将面临停业或者倒闭的风险,保险体系将彻底崩溃,终将变成保险不“保险”的局面。届时,不仅损害的是保险人的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更多的依法驾驶车辆的投保人的合法权益,有违交强险立法的根本目的。
本案中,我司承保车辆驾驶员陈海醉酒、无证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其醉酒和无证驾驶的违法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根据法律规定和保险合同约定,我司都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请贵院予以支持!
此致
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赣州中心支公司
二00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醉酒无证驾驶
醉酒无证驾驶撞死人起纠纷
因夜间醉酒、无牌、无证驾驶摩托车,疏忽大意撞到道路上的拉线墩死亡,从而引发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诉讼。
2010年12月09日20时40分许,死者章某醉酒后驾驶一辆无证、无牌两轮摩托车沿谢家集区卧龙山路西路由东向西行驶至新检察院西侧路段,撞到道路上的10kv西夏04线路#20杆拉线墩上,后因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认定死者章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某电力公司承担该事故的次要责任。
2010年3月29日死者章某的家属一纸诉状向谢家集区人民法院平山法庭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某电力公司赔偿死者章某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交通费等各种费用共计363602.45元。
原告诉称被告某电力公司是涉案拉线墩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被告明知该拉线墩处于正常通行的机动车道路中,但是其不仅没有及时将拉线墩移出通行的道路,也未在其周围设置警示标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最终导致死者章某的死亡,同时给死者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难以承受的精神痛苦,被告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平山法庭受理后依法向被告邮寄送达民事诉状、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风险提示书等相关的法律文书。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的审理中。
刘志超、李姝
第三篇:无证驾驶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无证驾驶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公司应当在交强险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一、设立交强险的目的是对车辆这种高危工具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及时进行救济,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以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保险公司免责事由只有受害人故意一种,《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一致。
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该条第一款规定了保险公司对抢救费用的垫付及向致害人追偿的规定;该款虽仅规定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未明确保险公司的赔付责任问题,并不能因此解释为免除保险公司对受害人的赔付责任,否则就会背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
该条第二款则仅规定保险公司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而未规定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机动车驾驶人无证驾驶并不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所规定的保险公司对受害人直接赔偿义务的免责事由。
此外,交强险条款及交强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对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具有约束力,不能以此对抗作为交强险保护对象的交通事故受害人。
作者单位: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法院:刘先勇吴玉才
来源:中国法院网
第四篇:无证醉酒驾驶-算不算工伤?
[案情]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小陈按照单位的要求到公司加班。中午,部门负责人安排所有加班人员到饭店集体用餐,下午继续加班。吃过饭后,小陈便准备骑着自己的两轮摩托车返回公司,但忽然发现摩托车快没油了,就打算先到与单位相反方向最近的一个加油站去加油。结果,在去加油站的途中,意外的发生了交通事故,小陈本人受了伤,住院治疗花去3000多元钱。后经公安交通部门事故责任认定:交通事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他人驾驶机动车违章造成的,但同时也查明,小陈属于酒后、无证驾驶。事后,小陈找到公司,说自己是因工受伤,要求公司报销所有治疗、误工等费用。但是,公司却认为:
一、小陈不是上班途中受伤,二、小陈属于酒后无证驾驶才发生了交通事故,所以,所有责任都应该由他自己来承担,公司没有任何责任。
[问题]
小陈属于工伤吗?公司应不应该赔偿小陈的损失?为什么?
A.事故发生在周日,不是工作日时间,故不应认定为工伤。
B.小陈因为摩托车没油了又去单位相反方向的加油站加油,不是返回单位的直线路径,故不应当认定为“上班途中”发生的事故,不应认定为工伤。
C.虽然醉酒是诱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但却不是导致小陈直接受伤的原因,交通事故形成的主要原因属于他人驾驶机动车违章造成的,小陈是在“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D.小陈无证驾驶,醉酒驾驶机动车,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再结合他人驾驶机动车违章的原因,导致机动车交通事故受伤,所以不能认定为工伤。
[评析]
本案事实十分清楚,案情并不复杂,但争议却很大,争议的焦点就是定性问题,即小陈的行为究竟是否构成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5号)第十四条第(六)项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第十六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本案究竟应如何适用法律,是否构成工伤?应当考虑以下几点:
1、虽然事故发生在周日,不是工作日时间,但是加班是单位集体安排的,不是职工个人私下的加班,因此,也应当认定为是工作时间。同时,为了加班去单位的途中也应当认定为是上下班途中。
2、通常认定工伤的“上下班途中”要求必须是从居住地或出发地直接到单位的必经路径,或者是下班后离开单位到自己的第一站目的地,不能把上下班途中宽泛化。本案中,集体用餐后直接返回单位,当然是在“上班途中”。但是小陈因为摩托车没油了又去单位相反方向的最近的加油站加油,这虽然不是返回单位的直线路径,但由于小陈是开摩托车到饭店集体用餐的,返回时当然也得骑车回去,因此为摩托车加油保证车能返回单位,也应当认定为是其返回单位所必须的,且该加油站是离单位最近的,是合理的路径,因此,即便是去加油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应当认定为“上班途中”发生的事故。
3、小陈所受伤害属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如果职工上下班,走路或骑车(自行车、电动车或摩托车),自己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没有过错,而因他人驾驶机动车违章造成事故,这当然属于“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但如果职工本人和驾驶机动车的他人均有过错,或者是只有职工本人有过错,那此时职工因机动车事故所受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对此,1996年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已废止)规定“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即要求职工本人没有责任或者是非主要责任,才认定为工伤。
而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并没有对机动车事故引发的原因和责任作出限定,仅第十六条规定作出了“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三项排除规定。从其立法倾向来看,是扩大了对职工的保障。但是具体如何理解和把握“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醉酒导致伤亡的”规定?
本案中,交通责任事故认定,小陈无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及他人驾驶机动车违章是事故原因。那“无证驾驶”和“醉酒驾驶”机动车属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没有列明“无证驾驶”
和“醉酒驾驶”机动车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我们认为不能扩张解释,不能将其理解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当然对此,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有很大的争议。此外,虽然醉酒是诱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但却不是导致小陈直接受伤的原因,因此也不适用“醉酒导致伤亡的”不能认定工伤的规定。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小陈虽然无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再结合他人驾驶机动车违章的原因导致机动车交通事故致伤,但其属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
第五篇:无证驾驶机动车撞死人保险公司也应赔偿(范文模版)
无证驾驶机动车撞死人保险公司也应赔偿 来源: 作者: 时间:2010/12/21
无证驾驶机动车撞死人保险公司也应赔偿 [案情] 原告(被上诉人):曾庆展。被告(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贺州支公司(下称财保贺州公司)。2007年8月13日,原告无证驾驶两轮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将一名路人撞死,事故经交警处理认定原告负主要责任。
[案情]
原告(被上诉人):曾庆展。
被告(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贺州支公司(下称财保贺州公司)。
2007年8月13日,原告无证驾驶两轮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将一名路人撞死,事故经交警处理认定原告负主要责任。事发后原告支付了死者抢救、治疗费用和死亡赔偿金9万余元。后原告以其摩托车在被告处购买了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且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向保险公司请求在保险责任内予以赔偿其已先行支付的死亡伤残赔偿金和医疗费用,但未果,原告遂诉诸法院。
[审理过程]
(一审)
原告诉称:2007年8月13日,原告无机动车驾驶证驾驶二轮摩托车与同向骑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停车捡拾苦瓜的刘福仁发生碰撞,造成刘福仁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赔付原告先行支付的死亡伤残赔偿金50000元、医疗费用8000元,合计58000元。
被告辩称:原、被告之间存在保险合同关系,根据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称《条例》)第二十二条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以下称《条款》)第九条的规定,由于原告无证驾驶被保险车辆造成事故,是本次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人,造成的损失应由责任人自行承担,被告依法不需承担事故的赔偿责任。根据《条款》第十条规定,被告不应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一审法院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无证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后,向死者家属支付了全部医疗费以及死亡赔偿金。其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的死亡赔偿金和医疗费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和《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条款》作为保险行业中关于机动车交强险保险合同广泛适用的格式文本,其第九条没有将驾驶人无证驾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明确规定为保险公司的免责事由,本案财保贺州公司与投保人在保险合同免责条款中亦未明确约定驾驶人无证驾驶发
生交通事故作为保险公司的免责事由,不能成为保险公司拒赔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依据。
根据诉讼费用败诉方承担的原则,本案被告财保贺州公司应当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综上,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损失,保险公司仍应在交强险的责任赔偿限额内予以赔偿。就本案而言,肇事车辆已经向被告财保贺州支公司投保了交强险,本事故发生在保险有限期限内,被告财保贺州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保险合同的约定对原告的损失在保险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以支持,对被告的辩驳主张不予采纳。
据此,八步区法院一审判决如下:
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贺州支公司在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赔偿范围内赔付原告先行支付的死亡伤残金及医疗费用58000元。
本案受理费由被告财保贺州公司负担。
(二审)
一审判决后,被告不服,向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人诉称:(1)按照《条例》第二十二条和《条款》第九条的规定以及公安部公通[1991]113号《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原告无证驾驶被保险车辆造成事
故,上诉人无需承担受害人死亡残疾金及医疗费用赔偿责任。(2)根据《条例》第十条规定,上诉人不应承担本案诉讼费用。被上诉人辩称:(1)《条款》第8条规定死亡伤残赔偿限额5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8千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千元。《条例》第22条对无证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没有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免除死亡伤残和医疗费用这两项赔付责任。(2)对于本案诉讼费用承担,根据《保险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由被保险人承担,《条款》与《保险法》的规定相抵触而失效。一审判决有理有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人身权高于财产权是法律的基本原则,《保险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条例》作为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及其保险赔偿的基本法律、法规,无不体现这一基本原则。《条款》第九条只是财保公司自定的行业格式文本条款,与上述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强制性规定相违背,因而是无效的。同样,《条款》第十条有关仲裁和诉讼费用的内容与《保险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相抵触也应无效。上诉人无需承担受害人死亡残疾金及医疗费用赔偿责任和不承担本案诉讼费用的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据此,贺州中院驳回了保险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对本案争议焦点的分析
投保了机动车强制责任险的驾驶员无证驾车造成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依法是否应当赔偿,这是如何理解和适用法律法规的问题。
首先,被告财保贺州公司以《条款》第九条作为本案拒付赔偿的理由是否成立?《条款》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作为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对投保人具有约束力。该条款第九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对于符合规定的抢救费用,保险人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垫付和赔偿。从该条款规定的文义上理解,被保险机动车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除了垫付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符合规定的抢救费用外,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公司概不负责垫付和赔偿。其次,如何理解《条例》第二十二条。该条规定,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从《条例》立法目的看,国家实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目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是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对受害人进行社会救助,保险公司收取该保险费用,是为国家代收,而非为了盈利。使受害者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得不到社会救助,让受害者承担因驾驶人员过错而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这一对其非常不利且显失公平的法律后果,这显然与《条例》立法目的相违背。因此,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的部分只是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并未明确规定造成受害人的人身损害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驾驶人员未取得驾驶资格而驾车等过错,不能成为保险公司对受害者人身损害免责的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