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2013-2014年度研究计划

时间:2019-05-14 04:5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2013-2014年度研究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2013-2014年度研究计划》。

第一篇: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2013-2014年度研究计划

《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2013-2014年度研究计划

结合区教育发展的大形势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在去年申报并获得省教育学会批准立项的课题“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已经在去年年末进行了开题。从2013-2014年开始这项课题将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开始具体的研究和实施。现将这项课题2013-2014年的研究计划安排如下。

一、本课题在2013-2014年的研究目标是:根据当前形势和学校状况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简单的、必要的修改;征求学校意见,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统一思想,使全体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了解本课题的研究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调查弄清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的现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教学中能做到:教学目标全面、深刻,教学活动气氛轻松、环境适合,教学反馈及时准确,教学组织轻松,课堂活而有序。逐步向“达标的课堂;精讲精炼的课堂;面向全体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方面努力。

二、结合本课题2013-2014年的研究目标,我校的具体实施工作安排如下:

1、根据当前形势和学校状况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简单的、必要的修改。(9月份,„„„„„„„„„„)

2、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统一思想,使全体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了解本课题的研究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并布署分工。(10月

份,„„„„„„„„„„)

3、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法,对本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11月

份,„„„„„„„„„„)

4、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要素与基本特征的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效教学的内涵、要素、特征,提炼出与新课程实施相匹配的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的要素和特点,为克服低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提供理论支撑。(12—1月份,„„„„„„„„„„)

5、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2—7月份,„„„„„„„„„„)

(1)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基本课型

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高效教学理论,深入分析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新授课、复习课、自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高效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

(2)认真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行为

高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并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学行为。影响高效教学的关键性行为是备课、上课和评价。因此,高效备课策略、高效上课策略和高效评价策略是“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①高效备课策略。具体来说,备课时必须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情学法等方面探索提高备课质量的高效途径,把集体备课与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出一

些科学实用高效的集体备课模式。教师个体要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对集体备课的“通用教案”进行“个案补充”,设计出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案,灵活多变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②高效上课策略。“高效上课策略”即“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要研究高效施教,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趋势、总体思路、高效策略;研究教师讲课的方式、风格、节奏、语速、仪表等;研究学生兴趣的激发、情知互促的措施、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等;研究有效提问与倾听、问题设计的深度与难度、提问的类型与时机等;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整合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方法优化策略、鼓励评价策略、情境设计策略、主体参与策略等。

③高效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高效评价策略主要涉及到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要研究教师教学热情的激发与维持,要求教师能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要研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倡导教师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要研究教师对学生的可信任感,指导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心理。

(3)努力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任何高效的课堂教学都有其规律可循。各学段、各学科要根据课堂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各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形成便于操作、易出成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研究重点

本课题在2013-2014年研究的重点是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要素与基本特征的理论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在2013-2014年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五、通过2013-2014年的研究,计划在本年度内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和一篇论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要素与基本特征》。

2013年9月

第二篇: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第二阶段研究计划

《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第二阶段研究计划

宁江区毛都站镇中学 田野

根据“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方案和第一阶段的调查情况。从2012年5开始这项课题将进入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现将

第二阶段的研究计划安排如下。

一、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课题研究全面展开,子课题深入实施。积累资料并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形成阶段性成果,组织中期成果交流会,修订并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深入实际课堂教学,通过交流研讨,继续生成新的研究问题,探索并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中期成果展示。总结、推广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

二、根据以上任务,在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征求学校意见,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使全体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按照本课题的研究计划进行实施;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培训和自学,不断提高我校教师,尤其是本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深入实际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能做到:教学目标全面、深刻,教学活动气氛轻松、环境适合,教学反馈及时准确,教学组织轻松,课堂活而有序。逐步向“达标的课堂;精讲精炼的课堂;面向全体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方面努力;组织交流研讨,继续生成新的研究问题,探索并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中期成果展示;总结、推广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

三、本阶段具体实施工作安排如下:

1、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使全体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按照本课题的研究计划进行实施(5月份,包少辉、田野、赵喜明)

2、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要素与基本特征的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效教学的内涵、要素、特征,提炼出与新课程实施相匹配的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的要素和特点,为克服低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提供理论支撑。(6—8月份,课题组全体成员)

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2012.9—2013.12月份,课题组全体成员)

(1)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基本课型

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高效教学理论,深入分析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新授课、复习课、自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高效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

(2)认真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行为

高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并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学行为。影响高效教学的关键性行为是备课、上课和评价。因此,高效备课策略、高效上课策略和高效评价策略是“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①高效备课策略。具体来说,备课时必须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情学法等方面探索提高备课质量的高效途径,把集体备课与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出一些科学实用高效的集体备课模式。教师个体要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对集体备课的“通用教案”进行“个案补充”,设计出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案,灵活多变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②高效上课策略。“高效上课策略”即“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要研究高效施教,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趋势、总体思路、高效策略;研究教师讲课的方式、风格、节奏、语速、仪表等;研究学生兴趣的激发、情知互促的措施、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等;研究有效提问与倾听、问题设计的深度与难度、提问的类型与时机等;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整合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方法优化策略、鼓励评价策略、情境设计策略、主体参与策略等。

③高效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高效评价策略主要涉及到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要研究教师教学热情的激发与维持,要求教师能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要研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倡导教师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要研究教师对学生的可信任感,指导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心理。

(3)努力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任何高效的课堂教学都有其规律可循。各学段、各学科要根据课堂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各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形成便于操作、易出成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4、组织交流研讨,继续生成新的研究问题,探索并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中期成果展示。(2013.5月份,课题组全体成员)

5、总结、推广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2013.12——2014.5月份,课题组全体成员)

四、研究重点

本课题在实施阶段研究的重点是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要素与基本特征的理论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在实施阶段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六、通过具体实施阶段的研究,计划完成论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要素与基本特征》、《高效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及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经验成果集《高效课堂教学的优秀教学案例及展示》及论文《高效课堂的评价和管理研究》,并为最终的结题报告和论文《农村中学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积累资料。

2012年5月

第三篇: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第一阶段研究总结

《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总结

宁江区毛都站镇中学 田野

根据安排,我校立项的省级课题“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第一阶段研究工作已经结束。现将这项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本课题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有关理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特征作出初步的概念界定。了解新课程实施中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的低效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二、根据第一阶段研究的任务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当前形势和学校状况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简单的、必要的修改;征求学校意见,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统一思想,使全体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了解本课题的研究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调查弄清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的现状。

三、具体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

1、根据当前形势和学校状况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简单的、必要的修改。(3月份,田野、赵喜明、包宇峰)

2、召开了课题研究小组会议,统一了思想,使全体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了解本课题的研究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并布署分工。(4月份,包少辉、田野、赵喜明)

3、通过调查研究法,对本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5月份,课题组全体成员)

通过第一阶段几个月的研究工作我们主要对课题的研究形成了共识,并通过调查了解到新课程实施中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的低效现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012年5月

第四篇: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对国民实施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它是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动力之一,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我乡是个贫困乡,发展好基础教育,对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我乡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近期,通过深入学校、农户,调查、走访、座谈,对我乡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我乡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明显。但是我乡作为贫困乡,农村基础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还略显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失学现象不容忽视,传统教育评价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教师队伍还有些令人担忧,山区交通不便,学生居住分散,学校基础设施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艰苦,待遇还比较低,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现将这次调研情况分析整理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位于xxxx,东接xxx,西和西北连xxx,南和西南与交城县毗 邻,总面积xxx平方公里。全乡辖xxx个村委会、xxx个自然村,人口xxx人。

小学方面:我乡现有完全小学xx所,教学点x个,学生总数xxx人,教职工xxx人,其中35岁以下xx人,36-50岁xxx人,51岁以上x人。师资学历方面:大专毕业xx人,本科毕业x人,中师毕业xxx7人。校园占地面积xx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xxx平方米,全乡小学拥有计算机xx台,图书xxxx册。

中学方面:我乡现有九年制学校x 所,学生总数xxx人。教师xxx人,其中35岁以下xxx人,36-50岁xx人,51岁以上xx人。师资学历方面:大专毕业xxx人,本科毕业x人,中师毕业xxx人。校园占地面积xxx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xxxx平方米,学校拥有计算机60台,图书500册。

(二)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端正办学方向,提高教育质量,并实施对教育的政策倾斜,在我乡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是“普九”取得重大进展,“两基”工作扎实推进。我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适龄女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比97年同期增长(下称比增)5个百分点;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比增5个百分点;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辍学率1.75%,比97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中等教育完成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 率0%。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氛围初步形成。从1996年起,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乡中小学积极响应号召,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着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初步形成素质教育的氛围。三是“科教兴乡”战略得到贯彻落实。我乡始终把“科教兴乡”战略摆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2006年通过了市里验收,2007年通过了省里验收。四是创办特色学校。我乡所辖学校各有特色,各有发展:关头学校寄宿制办学模式,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成效明显;麻会学校书法、绘画很有特色,成绩显著,师生参赛获奖很多。九年制学校的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五是我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我乡从2002年以来,全面发动,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多方资金,在全乡掀起了改善办学条件,实现规模办学的热潮。如;xxx学校投资13万元,硬化了校园,新建升旗台;xxx投资3.7万元对厕所蹲位进行了改造,教学用房进行了翻新重建;xxx村委会投资2万元对麻会小学的教学楼顶进行维修(烫顶),对校舍进行彻底翻新和完成厕所的改建和校园的硬化工程。上级投资120余万元为九年制学校新建起了三层师生宿舍楼,2007年,九年制学校硬化了校园,2008年新建了学生餐厅,配备了餐桌。xxx学校投资3万元对活动场地进行了硬化,xxx村新建了一所幼儿园;xxx学校还配置了跳高架、体操垫、单双杠等大型体育设施和大量体育用品,基本实现了我乡学校建设标准化。与此同时,各中心校配置了实验室、图书室及活动室。2004年,我乡全面启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5年春季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和保学金制度,主要是对农村义 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杂费、免书本费及补助寄宿困难生生活费,“两免一补”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孩子上学的负担明显减轻。从2007年春季开学起,我乡积极响应号召,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通过改革,切实提高了我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巩固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加大了对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资助力度,扩大了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覆盖范围,集中对更大范围内的生源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我乡中小学办学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明显提高了教育水平。

二、我乡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乡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我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使我乡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我乡基础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经费投入还略显不足

我乡基础教育投入状况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这些改善相对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相对于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期望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大部分学校的教学仪器为普九时的旧二类设备,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学;我乡学校计划2010年建成局域网,实现校校通网上资源共享,全部学校多媒体进教室,还需要约200万元左右,一切所需资金的到位确实是一个实际问题。

我乡是一个贫困乡,不仅农村人口数量众多,而且农村地域也相当广泛,相应地,农村基础教育也就面广点多,需要的经费也就更多。但基 础教育的经费总投入本身就有限,投入到这里基础教育中的经费也就不多。同时,由于缺乏教育投资法,使得教育投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也使得正常的教育经费,特别是农村专项基础教育经费不能完整及时地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状况,致使相当一部分学校难以维持现有水平和规模,一些学校甚至连日常运转都成困难,更不要说扩大教育发展规模,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了。

(二)基础教育阶段失学现象不容忽视

我乡初中还存在着少量的辍学人口,尤以贫困户表现最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贫乏,教育教学质量差,加上现行教材与农村实际脱节,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使他们产生了悲观心理和厌学情绪从而导致辍学。二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近年来,由于学习费用大幅度上涨,给学生家庭带来日益沉重的经济负担。三是学生家长对重教兴学的认识不够,对子女的学习缺乏远见。由于农村长期的封闭落后,生存条件恶劣,形成了农民“一切以生存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读书哪能当饭吃”是其既现实又短视的写照,他们对教育功能的间接性、迟效性和潜在性,对知识蕴涵的增值价值自然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传统教育评价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环节旨在构建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这种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以往社会普遍形成的人才观和评价方式,使广大家长和学生形成了“唯分”心理和思维定式,这与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相抵触,无形中加大了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难度。

当前我乡基础教育评价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价值;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过多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四)教师队伍还有些令人担忧

1.教师数量不足。由于现行“城乡倒挂”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不合理,我乡教师编制短缺,如音、体、美、劳等学科专职教师严重短缺。

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教师队伍不稳定。我乡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的待遇。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这就使得这里基础教育不仅无法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就连自己培养的教师也无法留住,教师出现流失现象。4.教师素质偏低。一方面,现在我乡中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受专业教育,其中还有一些非师范教育培养的人员,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进入学校从事基础教育活动。他们凭经验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令人担忧,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主要表现在:第一,备课潦草,只写几条提纲,根本谈不上钻研课本和根据教学理论精心设计教案。第二,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特点,一律照抄教案。第三,不按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活动。第四,作业批改不认真,打骂学生,歧视学生,对学生家长态度恶劣等。

5.“教非所学”现象普遍。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师不配套,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不足,体育老师教数学,语文老师教历史,一个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在一些学校十分普遍。有些学校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了,但师资力量不能保障,课表形同虚设。

三、我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

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促进人的早期发展,并为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乡村兴旺发达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设施。因此,我们必须在研究与实践中,在学习与借鉴中,在批评与反思中,积极探索符合我乡基础教育特点的发展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我乡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缓解教育经费不足 改革和完善我乡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我乡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就是教育经费短缺,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解决:

1.通过省市加大投入、地方配套供给、多渠道积极筹措、鼓励民办教育、压缩行政开支、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来筹集,对于一些地方教育经费奇缺的情况,政府可采取特殊政策,专项投入。

2.乡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千方百计地争取一些项目投资,通过项目来改变我乡学校的现状。国际上有很多基金会都是针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其中有很多直接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只要政府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走出去,找到好的项目,就能够有效地改善我乡的办学条件。

3.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力量办学不仅可以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市委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民营企业及各种民间组织和个人资助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4.要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立法,而且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执法力度,决不允许任何机构、任何部门、任何个人以任何名义截留克扣农村基础教育资金,一经发现应严惩不贷。

(二)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学控流

根据前面分析的我乡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1.端正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全乡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乡政府、人民群众都要明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认清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优先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才能长足发展。

2.对我乡的教育,市委应当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对这里的教师,要从政治、工作、生活各方面给予照顾,解除后顾之忧,鼓励他们扎根乡村,为当地教育事业多做贡献;采取特殊的招生政策,照顾我乡地区考生:乡里的教育部门、各所学校,也应当从提高自身整体水平入手,扩大交流,引进和接受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从而调动家长送子女入学和学生求学的积极性。

3.加大宣传力度,依法办学。要使《义务教育法》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农村群众依法送子女上学的意识,让更多学龄儿童受到应有的教育。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改变评价过多的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和侧重于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的现状。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要注重对个人发展独特性的评定,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的评定;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强调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并存,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强调要实现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移,要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实施终结性评价;强调要注重“质性”评价,改变以往只重视“量化”的倾向,要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要将课程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更多地关注课程的发展进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历程、教师素质提高及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要落实评价过程动态化,还应将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评价的主体、客体及评价的内容不同,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及反馈方式必然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如对教师评价结果的描述,宜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反馈方式,可采取像“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生成长日记”“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这样的呈现方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农村师资稳定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1)应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活化用人机制。(2)政府要给予到我乡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我乡中小学校任教。(3)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机制,大力提高我乡中小学教师素质。对我乡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应以岗位培训为主,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与培训结合”的培训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培训活动。坚持专题报告与示范课相结合,有关部门可以邀请一些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并上一些示范课;组织学校间的互相学习,各学 校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互访”制度,通过交流,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网上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鼓励教师自发组织集体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实现自我培训。(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

2.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我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待遇低。待遇低,不能单纯理解为工资低,更主要的是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且解决无望。造成这里的不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这种情况如今越来越严重,形成外面的教师不愿来、里面的教师留不住的局面。因此,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各方面待遇,解决教师家庭住房难、子女就业难、求医难等问题,使全乡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确保我乡教师队伍稳定。

3.依托高师院校,提升我乡基础教育水平。师范院校坚持面向基础教育办学,促进地方教育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又是我国师范教育长期发展的战略之一。这就决定了地方高师院校必须面向地方,面向基础教育,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而农村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事业中最关键最薄弱的一环,我乡作为一个贫困乡,其基础教育更为薄弱。因此,高师院校必须以其具有的优势推动我乡基础教育不断前进。同时,乡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高师院校,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和支持高师院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高师院校也要积极加强与我乡各学校的联系,把我乡学校作为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调查和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积 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试验,并结合各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问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高师院校的教师要与我乡基础教育教师建立稳定的关系,提供教育教学指导和咨询,参与教改实验,推广适合我乡师资、设备条件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我乡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要在与我乡中小学的密切联系中,了解这里基础教育的实际,并根据我乡对基础教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新要求,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发展好基础教育, 办好我乡学校, 是从根本上解决我乡“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是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保障。我乡基础教育要切实围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安的心理要求, 以建设“学习型”新农村为目标, 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各项方针政策, 开展多元结合的整体教育, 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五篇: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DOC)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二〇一六年九月

徐 利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摘要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中国优秀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师资、场地器材、武术课的开展情况、学生学习的动机等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据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1)编写具有体现地方特色的武术教材,使竞技武术学校化;(2)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武术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加强规划课外武术兴趣班,发挥民间拳师的作用。得出结论: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体育老师的武术教学技能水平,并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改进场地设施与器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较好的推动农村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发展,从而为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

I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目 录

摘 要..............................................................I 1 前 言...........................................................1 2 研究目的及意义...................................................1 3 研究现状.........................................................2 4 研究对象与方法...................................................3 4.1 研究对象.......................................................3 4.2 研究方法.......................................................3 4.2.1 专家访谈法...................................................3 4.2.2 问卷调查法...................................................3 4.2.3 文献资料法...................................................3 4.2.4 数据统计法...................................................3 5 研究结果分析.....................................................3 5.1 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3 5.1.1 对武术的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误区..............................3 5.1.2 学校自身角度分析............................................4 5.1.3 教师的角度分析...............................................4 5.1.4 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强烈.........................4 5.2 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武术教面临的主要问题.......................4 5.2.1 武术师资紧缺.................................................4 5.2.2 场地与器材的不先进...........................................4 5.2.3 课程的设置不合理.............................................5 5.2.4 教学课时不足,学习的知识难以消化.............................5 6 改善泸州市农村中学学校武术教学的对策.............................5 6.1 编写具有体现地方特色的武术教材,使竞技武术学校化...............5 6.2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武术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5 6.3 加强规划课外武术兴趣班,发挥民间拳师的作用.....................6 7 结论与建议.......................................................6 7.1 结论...........................................................6 7.2 建议...........................................................6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7.2.1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提高师资力量...............................6 7.2.2 加强学生对武术知识的认识.....................................6 7.2.3 课程的开展...................................................7 7.2.4 改进场地设施与器材...........................................7 文献参考............................................................8 致 谢...............................................................9 附录...............................................................10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前 言

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受中国古典哲学、美学、兵学、伦理学、中医学等的影响,具有健身、防身、修心养性、竞技和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集健身防身、娱乐、修身养性等价值于一体,并且习练武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场地器材也可以因陋就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没有农民的强健身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当前农村人民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务农,对体育锻炼身体的健康意识不强,健康意识的薄弱导致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很少,使农村居民患病率相对较高因此,武术是一个非常值得在国内乃至全世界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2004年4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2004年9月新学期开始,中小学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还指出体育课要增加武术的内容武术课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高小军强调: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民族符号。武术有庞大的内涵和外延,既有以技击技术为核心的运动形态,又有诸多相关联的文化学科知识,既有体育文化的属性特征,又包含有大文化概念中的诸多内容。武术教学在全国各地中学均开展,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别、经济水平不同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教师分配不均,教育发展不均衡等现实原因,导致武术教学在农村中学中遇到武术师资紧缺、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缺乏趣味性、创新性、科学性、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兴趣、对武术的认知的情况不足,武术教学的内容、使用的教材、场地器材不先进等主要问题的困难。面对困难,当务之急就是分析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农村中学的武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研究目的及意义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民族符号。武术有庞大的内涵和外延,既有以技击技术为核心的运动形态,又有诸多相关联的文化学科知识,既有体育文化的属性特征,又包含有大文化概念中的诸多内容。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目前泸州市农村中学(以古蔺县农村中学为例)武术教学现状的实施具体情况,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增加武术师资力量,改进场地设施与器材,丰富武术教学内容,培养泸州市农村中学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开发学生思维,体验运动乐趣,陶冶高尚情操,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学会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做到“健身、调心、静心、防身”的效果,发展学生柔韧性、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为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研究现状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期刊搜索和查询,在2011年—2016年搜到期刊中有关武术教学共有18451篇。其中位于中学武术教学核心的期刊有277篇,其余大多分布于期刊《搏击武术科学》《高校与幼儿武术》《中华武术》《武术的运用》等。而且对农村中学学校武术的研究1108篇,其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研究的有229篇,而且西南部地区只有10篇。所以当前我国对西部地区农村中学学校武术的研究是欠缺的。

高航的《中小学武术教材教法改革的比较研究》对武术教育的建议是,努力提高武术教材的多样性与针对性,武术教学中应强化武术的技击特点,浅化体操化特点,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武术教学应积极营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高航的《中小学武术教材教法改革的比较研究》对武术教育的建议是,努力提高武术教材的多样性与针对性,武术教学中应强化武术的技击特点,浅化体操化特点,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武术教学应积极营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栗胜夫在《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中指出,优秀的民族传统美德是习武之人的志向航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须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学校武术教育是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苏州大学的朱无忧的硕士论文《农村学校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省农村学校为调查对象》,从学校武术教学在农村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开设情况、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内容与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习武意识浓厚但导向淡薄,缺乏专长的教师以及合适的武术教。

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研究现状为本次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武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术的发展,发展学校武术教育进入了繁荣时期,但我国农村中学武术教育教学还是非常薄弱,还没有研究出比较成熟的,更没有发现哪一个县市建立了完善的农村中学武术教育教学模式。

本次研究的观点运用分析法与农村学校武术的发展状况相结合,随着武术操在校园的大力推广,发展农村中学学校武术,打破农村中学武术在学校中的不足之处,使对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武术教学发展有益的参考。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以泸州市(古蔺县)所在的农村初级中学全部34名体育教师和3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专家访谈法

在本研究过程中,笔者专访了部分武术教育专家、民间拳师、武术协会会员以及从事基层武术教育研究的有关人员,与他们就课题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访谈,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4.2.2 问卷调查法

对泸州市(古蔺县)所在的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中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95.67%。

4.2.3 文献资料法

在本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的专著、刊物、教材,为全面、科学、系统地完成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

4.2.4 数据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获得有价值的数据归类,为本研究提供了支持。研究结果分析

5.1 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5.1.1 对武术的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误区

反观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历程,从高峰到低谷,这主要是没能引起各方面的重视。首先是泸州市古蔺县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不重视,没有指导性文件或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意见,不组织有关武术方面的比赛,不考查与督导。通过本次走访调查很多学校领导不支持甚至反对武术教学,最后是家长和社会对武术的不理解,认为学生只搞好文化课学习就可以了,学好文化课即能考上重点高中,而学好武术却是英雄没有用武之地。经上述反应,没能真正领会到素质教育的内涵,没能从理性高度认识武术在国人乃至世界中的地位,更没能理解中华武术的真正含义。

5.1.2 学校自身角度分析

由于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差异大很多学校领导的不重视,课时安排不够,场地器材不足,没有可以参考的固定教材,师资力量的缺乏,学生对武术对武术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学生自身面临升学的压力问题。再有想学武术但很多多不知道如何练习,所以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武术活动。

5.1.3 教师的角度分析

很多老师对武术的认知不足,老师觉得自己能力可能不够,忽视对武术其中攻防含义和民族文化内涵,这也是学校武术不能很好开展的因素。

5.1.4 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强烈

在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差异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学的学生根本不了解武术,不知道什么是武术。从来都没有教师跟他们讲解武术方面相关的知识,也不知道任何去练习武术,所以很多对学习武术没有兴趣。有武术课的学校又缺乏趣味性,因为对武术的认识不足,场地设施与器材的不先进,导致学生对学习武术没有强烈的动机。

5.2 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武术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5.2.1 武术师资紧缺

因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差异和受经济实力的影响,在有的农村中学没有分配正式的体育老师,通常由班主任兼任体育课,在这种情况下的体育课也通常被班主任拿去上其它的课了。在有的学校即使有专业的体育老师,但他们大多是师范类体育系毕业的,武术专项的又很少。所以在农村中学开展武术课教学,专业武术老师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5.2.2 场地与器材的不先进

在农村地区因受交通不便利、地区的差异和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学没有一个完整或正确的体育运动实施环境,很多学校连基本的体育运动器材都不齐全,更不用说武术教学方面的运动器材和场地。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5.2.3 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在走访调查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所的中学中发现,真正按课程标准开设武术课的学校没有一个,曾经正在(准备)开设武术课的学校只有5所。其中在授课内容上,都只是简单的基本功练习,也没有套路和对练,教学时数也不够,顺序也没有连贯性,基本都安排在冬季上课,武术课基本上开展不起来。

5.2.4 教学课时不足,学习的知识难以消化

虽然《新课标》中规定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时数为每周两次,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由于在农村中学,人们依然存在着对体育的不重视和偏见,导致有的学校为了给其它主课让位每周只安排一节体育课,有的甚至彻底就不上体育课。有的虽然安排了两次课,但随着教学进度的增进,所积累的知识越多。从而相应的练习和复习的时间就越来越少,时间比较紧张。而学生学习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又要接受新知识,日积月累使学生习得的武术知识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改善泸州市农村中学学校武术教学的对策

6.1 编写具有体现地方特色的武术教材,使竞技武术学校化

武术课程的推广和实施首先要体现民族和地方特色,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体现文化性,提高学生的武术文化素养,通过习练武术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品德、境界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开设校本课程,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教师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而自主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突出武术的地方性实用性和兴趣性,适当改造一些竞技比赛的套路,简化其动作运用于教学。还有要加强教材武德内容,培养民族精神的教育教学。

6.2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武术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解决学校武术师资问题,首先要积极引进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及武术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中学体育师资队伍中,有利于促进、提高中学武术教学活动的整体水平,教育部还可以每年可以分配一部分优秀武术专业毕业生到泸州市农村地区任教,让他们真正在武术教学一线上发挥其特长,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在职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武术培训工作,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层次,从而提高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让学校武术教师走进民间传统武术拳师,进行技术和理论上的学习和交流,提高业务能力,从而强化现有教师群体的武术知识、技能,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构建一支合格的武术教师队伍。

6.3 加强规划课外武术兴趣班,发挥民间拳师的作用

利用拳道的管理模式,加强武术兴趣班的培训。多举办武术比第章改善徐州地区学校武术教学的对策赛和表演,如班级、年级等比赛形式,特别是能在各种大、中、小运动会中都能举办,这对武术的宣传、发展都有较好的效果。武术的群众基础广泛,要充分发挥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地区武术之乡的作用,适时引进民间拳师或社会武术指导员进校园,淡化武术竞技意识,强调健身功能,在不失技击性的原则下改造传统武术项目。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在泸州市古蔺县农村初级中学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武术教学的意义。武术课的开展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武术的内容也不多,也很少有教师组织学生观赏和参加武术比赛。在农村中学中师资力量紧缺,学校里的教师都不是武术专业的教师,很多学校都缺乏一个武术专业的教师。在中学很多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度下降,但对学习武术动机和兴趣很浓厚。在农村初级中学教学场地不固定,体育武术器材也缺乏,利用率低。

7.2 建议

7.2.1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提高师资力量

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对体育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在工作上不能“等、看、靠”,要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关心热爱学生和体育事业。加强泸州市古蔺县农村中学学校武术师资的培训,也可以经常邀请当地一些有名的武术家,习武爱好者给学生和教师幵座谈会,以此推动本校体育教师武术师资水平的提高。加强学校教师的招聘考核,尤其是武术专业的教师。

7.2.2 加强学生对武术知识的认识

加强学生对武术知识的教育,多开展一些传统的武术活动,教师多组织学生观赏和参加武术比赛等武术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能了解一些武术知识。尽快开发一套适合地方特色的武术教材,加入武德和礼仪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7.2.3 课程的开展

全面实施2+1课程模式,将古蔺县农村中小学的武术教育课程设置为每周两节体育课和一节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武术也应该做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使学校武术教育脱离武术范畴,面向所有学生使其制度化。借鉴路拳道的推广管理经验,加强课外兴趣班的培训,引进民间拳师进校园,把竞技武术体育化。

7.2.4 改进场地设施与器材

加强对泸州市农村中学学校场地设施与器材的的改进,场地设施与器材的的改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减少意外受伤,先进的器材与场地设施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武术的好奇心。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文献参考

[1]张达.尧都区初中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武术研究,2016,(05):70-71.[2]马涛.田杰.浅谈制约中学武术教学发展的内外因素[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180-182.[3]付百峰.张文斌.陈明.宿州市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研究[J].现代交际,2013,(11):99-102.[4]李浩.新中国武术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62-64.[5]高龙.陈思羽.我国中学武术教学研究综述[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77-83.[6]刘春霞.白彩琴.运城市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武术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03):56-59.[7]石华毕.翟少红.学校武术的教育性与开展形式的反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3):90-91.[8]唐守彦.赵庆辉.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武术推广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80-82.[9]宝等.农村学校普及和深化武术课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4):178-180.[10]宝等.农村学校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J].高师理科学刊,2008,(4):75-79.[11]鲁西南农村武术特色社区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武术之乡菏泽市为个案[J].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9):123-129.[12]河南省豫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9):55-57.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研究对策

致 谢

这次我的毕业论文设计能顺利完成,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肖老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设计选题到设计完成,肖老师给予了我耐心指导与细心关怀,有了肖老师耐心指导与细心关怀我才不会在设计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和失去前进动力。肖老师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我所需要学习的,感谢肖老师给予了我这样一个学习机会。谢谢!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附录

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填写这份问卷,此次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旨在通过对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进一步的泸州市农村中学武术教学进行研究,为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农村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提供指导。希望大家认真填写。万分感谢!

性别: 学校: 体育爱好: 年龄:

1、你喜欢武术运动吗?(如第一题回答不喜欢,可跳过第二题)()A 喜欢 B 不喜欢

2、您对武术的初步认识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可多选)A影视作品 B动漫杂志 C学校武术 D社会习武群体 E学校体育课 F其它

3、你平时都参加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项目?()

A 球类 B 健美操、舞蹈类 C 休闲娱乐类 D 棋牌类

4、您的学校有没有开设与武术内容相关体育课()A 有 B 没有

5、你知道下列哪些项目属于中国武术?()(可多选)A长拳 B散打 C站桩 D太极拳 E洪拳 F形意拳 G跆拳道 H拳击 I其它

6、学校武术活动开展的场地在哪里?()

A 田径场 B 教室 C 体育馆 D 不知道

7、你是否参加了武术训练?()A 是 B 否

8、您对武术的兴趣?()A 感兴趣 B一般 C不喜欢

9、如果你们学校同时幵设跆拳道和武术课程,您会选择哪一门?()A跆拳道 B武术 C都选 D都不选

10、请描述下你校体育课中武术内容的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有武术课就写没有武术课就可以不用写)

下载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2013-2014年度研究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2013-2014年度研究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法律服务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农村地区矛盾纠纷的解决以及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现阶段,我国农村法律服务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

    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崔亚利 摘要:针对目前黎城县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成因的基础上,从完善体制、机制方面、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方面、示范带......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范文大全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xx镇妇联 一、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农村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学生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日益重......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分类号:迷级:U D C :编号:教育学科论文论文题目: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姓名:电话:*** 时间:2012-1-5 所在单位:云南省南华县马街中学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1、研究的背景(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开展课堂......

    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公文 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1、研究的背景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

    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个人研究计划

    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个人研究计划一、实施目的和意义: 1、落实新课改理念。即落实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实现四个转变。 (1)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