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拔尖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校拔尖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作者:秦书生 王迎春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4期
摘 要: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是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高校是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高校创新教育一项主要任务。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应注意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品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立创新教育运行机制。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大学生 创新教育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就是面向知识经济的高等教育。知识经济的精髓是创新。现在,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人力资源开发,发掘创新拔尖人才。因为谁拥有创新型拔尖人才,谁就拥有强大的、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谁就会在日趋激烈的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能否拥有一大批活跃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拔尖人才。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过程中,高等教育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深化改革,更需要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因此加强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拔尖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精髓,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是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拔尖人才应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对拔尖人才的理解应是广义的:他们应当横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包括那些通过系统学习、深入实践而成长起来的科学家、工程师、高级管理人才、艺术家等。
所谓培养拔尖人才,即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的拔尖人才。
我们要培养的拔尖人才应该是如下特征:(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好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2)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很好地掌握搜集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善于对所搜集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并具有初步的知识鉴别、选择能力。(3)具有较强的综合相关知识来进行应用研究的能力。较好地掌握研究方法,具有一定范围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探索与提出创意、实现创意的能力。(4)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成功动机、问题意识以
及初步的有新意的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有团队精神,沟通、组织、协调、合作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在群体中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能够与他人合作共事。
二、高校是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
拔尖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由于高校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国际合作交流广泛等优势,特别高校是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培养优秀青年才俊,这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重要领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因此,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对培养和造就拔尖人才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人才的摇篮。
三、高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高校创新教育一项主要任务。实施创新教育,有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它是适应知识化社会化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从广义上来讲,教育者以创造的方式和方法,自觉地去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志向,树立创造精神,提高创造力,训练创造思维,传授创造技法,开展创造活动,从而造就发明创造性人才的活动,都可称创新教育。要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各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从高校大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入手,有效地唤起高校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高校大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位置上,为高校大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教师要对高校大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加以保护并创造条件,积极促进高校大学生好奇心的发展,不要因为高校大学生的想法“幼稚”而嘲笑,也不要因为高校大学生的做法有“破坏性”和“危险性”而压制或粗暴斥责,方法不当有可能扼杀高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求知欲和好奇心,并标新立异、不为世俗所束缚,不断提出有趣的见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高校大学生。
2.培养高校大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在高校大学生的创造心理诸品质中,发散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
高校大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应循序渐进着力于三个层次:
第一,流畅性。流畅性是发散思维的第一层次,即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思维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枚举较多的解决问题方案,探索较多的可能性。
第二,变通性。变通性是较多层次的发散特征,即培养高校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问题的良好品质。
第三,新颖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求异的本质所在。即培养高校大学生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3.培养高校大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一些教师只对那些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跟着教师节拍向前走的高校大学生偏爱有加,而对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常常提出“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高校大学生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从质疑能力的培养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勤学多问。其实高校大学生都有惊人的创造性思维天赋,而且随时可能迸发出各种各样的智慧、新奇的思维火花。
4.培养高校大学生想象力品质进一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想象像力是完善其创造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想像力对于创造的作用,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为此。想象力的培养则应落实在两个方面:(1)保持和发展好奇心。(2)拓宽知识面。想象力是多种知识相互启发而生的。为此,要引导高校大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5.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提出问题后及时抓住时机,组织课堂讨论,并且教师在运用问题讨论或启发高校大学生提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创造一种宽松的、自由的、愉快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民主气氛,高校大学生置身其中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从而大胆活跃地提问和讨论。教师要善于尝试鼓励高校大学生无论做什么不怕犯错误。即使错了,也要让他们在尝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肯定他们的探索精神,改变以往课堂教学存在的“高压症”、“聋哑症”现象,消除高校大学生的恐惧心理,由教师激疑,高校大学生生疑、质疑,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解疑,最终达到促进高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目的。
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立创新教育运行机制,为拔尖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努力为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拔尖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从基础教育到各类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及国家和各部门和用人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等诸多方面,对高等教育改革来说,培养拔尖人才,要建立高校创新教育运行机制,要克服传统的高等教育的种种弊端,将创造力培养放在首位,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高校各级领导以及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掌握创新教育理论与方法,并在实践中调整专业,自觉实施创新教育。
第二,重新规范课程体系,拓宽高校大学生的知识面。相近、相关专业打通基础课,拓宽知识范围,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实现知识创新。
第三,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仅强调智育和业务知识培养,而且也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教育。
第四,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实施创新教育的新教材。突出创新意识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开放式教学和讨论式、探索式的教学,善于提出问
题,启发高校大学生独立思考,鼓励高校大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指导高校大学生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科学思维方法。
第五,创设有利创造性发挥的环境。首先,教师应为高校大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真正激发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要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内容广泛的学术活动给高校大学生自由地进入各种学术领域进行有选择地吸收知识的机会,使高校大学生感到科学研究就在身边,逐渐地会对科学研究工作产生一种感情和激情。同时学术活动开阔高校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得到多种思维方法的借鉴。
第六,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使教学与科研相融合,把高校大学生带到科学发展的前沿,使高校大学生学会理解也学会探索,这对于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课外小发明、小制作、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科研意识和能力,产生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
第七,建立实施创新教育的管理机制,强化教学管理,制定创新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和激励教师自我实施创新教育。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
第二篇: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造就开拓型人才论文
我们在现代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发散性思维包括于创造性思维之中,这种思维形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多端性、灵活性、深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下面我就怎样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谈几点体会。
一、因势利导,开辟新思路——创造发散思维的课堂气氛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一种发散思维的气氛。当学生思考一般性问题之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地让学生对同类问题开辟新思路、寻找新角度、发表新见解,做出创造性的解答,鼓励学生对教材与教师的讲解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积极地对教师没有直接讲解或课本没有直接写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例如,在复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那么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会有哪些变化?这个问题读死书是难以解决的,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它涉及的知识跨度大,需要进行思维的发散,搜索已学过的许多和地球有关的地理现象,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通过积极的发散思维得出了以下几种自然现象的变化:(1)日月星辰由东升西落变为西升东落;(2)太阳日比恒星日短;(3)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由北半球向右偏变为向左偏,从而导致全球风带的风向和洋流的流向发生重大变化;(4)全球气候、自然景观、动植物分布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比如,西欧的气候将不再是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是变得干燥少雨;我国北京将由温带季风气候变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等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意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打开学生的心灵之扉,促使他们动脑筋的一把钥匙,能启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这就是开拓思路,启发多思、深思、探索的能力。
二、让学生打好发散性思维的基础
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是形成和发展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因为思维是在一定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有助于思维的进行和发展。例如,下面有这样一道旅游题,就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才能进行发散思维,从而解决问题:“有一外国旅游团从北京出发要参观中山陵、从化温泉、泰山、庐山、路南石林、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最后经香港回国。要求不走重复路线,请依次写出所经过的铁路线及中转站和航线及港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熟悉全国铁路交通及水运交通,明确每一个名胜古迹所在城市或地理位置联系的铁路和港口;其次通过回忆地图,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联想,把每一个名胜古迹联系的铁路港口衔接起来;最后,搜集发出的思维信息,确定一个大概路线。
三、培养学生演绎发散、归纳发散的能力
演绎发散思维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断个别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发展。演绎发散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是科学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例如:南北纬40度——60度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和暖流影响的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比较温暖,夏季比较凉爽,降水丰富而季节分配均匀,这是一般情况。我们从英国伦敦所在的地理位置,即可推知它所属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这是个别情况。运用演绎发散思维,根据已知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能够推导出新的地理知识;根据经济地理生产配置的一般原理,可以推断或评价某地某个经济建设项目是否合理,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归纳发散思维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由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例如:秦岭——淮河附近是我国一月零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分界线北面的河流有结冰期,分界线南面的河流无结冰期;分界线北面是旱地为主的耕作区,南面是水田为主的耕作区等等。由以上许多个别判断,经过归纳发散思维,可得出一般判断: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课堂上,我根据地理教学的有关内容,经常开展如此归纳发散思维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进行归纳推理的能力。
四、要及时防止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发散性思维是思维灵活的发展,这一思维过程的条件,就是要消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影响。例如,在讲授我国降水的地理分布时,有这样一个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沿海地区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但若讲授不当,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离海越近,降水越多”的思维定势,这对于讲授世界其他地区沿海出现沙漠现象的学习时会起到干扰作用。这种问题,讲课时就应该具体分析,同时,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做思维宽而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或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客观真理。
总之,地理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和中心。而地理学科中有大量的内容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和得天独厚的条件,经常启发学生多思、深思、善思,以改善学生的智慧品质,使学生的智慧具有一定的判断性、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快地培养开拓性创造人才,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三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仪征市青山中心学校宣小梅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学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对,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那何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人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并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表现在思维结果和产物上的新颖性与效用性。其二,创造性思维既要有发散型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但更多地表现在发散型思维上。其三,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必须有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针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强大动力,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
孩子的求知欲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欲望在幼
儿时期就已萌芽。人们都想了解新事物,取得新经验,但如果对这种新事
物完全一无所知时,反而引不起兴趣,或者觉得有些惴惴不安。如果是与
已知的事物有某些不同,又有新的资料可供了解它时,求知欲就会增加了。
因此,要通过孩子实际获得的经验来启发兴趣,依靠各种视听手段给予间
接经验,或者提供资料,说明它与已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来促使孩子
求知欲的产生。
二、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
培养集中型思维主要是通过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而
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新概念、新原理产生实质性的理解,真切地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指导他们运用
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应用一般原理解决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这样,学生
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也能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渐进形成集中型思维能
力。
培养发散型思维的途径是:其一,教师应经常提供一些具有多种答案可
能性的题目,经常让学生做一些一题多解的练习。教师的提问也应尽量做
到激发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活动。一般说来,提出述理性问题和扩散性问题
更富有成效。述理性问题有“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想?”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扩散性问题是:“你想到了哪
些可能?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其二,排除定势干扰,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定势对学生思维的干扰,引导他们的思维向新的或多
个方向探索。如果学生思维受定势干扰时,可让学生说出他是用什么方法
解决的?为什么?再启发他们尝试用新的方法。如果还是想不出来,教师
可指出定势干扰的情况,让学生有意识地予以克服,从而让学生的思维顺
利地向新的方向发散,直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三,可采用国外心理学
家提出的急骤的联想式或暴风雨式的联想训练法。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
迅速地提出一些观念与想法,不要犹豫迟疑,也不要考虑质量好坏与数量
多少,待到结束后再加以评价。研究表明,这种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有很大帮助。
三、以课文为“原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所谓创造性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运用幻灯投影的形象性,对学生进行
创造性想象的培养十分重要。
例如,在讲完《狐假虎威》这一课后,我们提出“有一天,老虎又碰
到了狐狸------”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的情形,让其将
想象的情形画在玻璃片上,然后映示在银幕上,再让他们发挥想象根据自
己的画面讲出故事来。现仅举有代表性的三例,来说明学生确实发挥了丰
富的想象,画出了各异的画面,讲出了生动的故事。学生甲在画面上画了
狐狸捂着肚子,他讲的故事是:狐狸看到老虎以后,就捂着肚子假装生病
了,老虎问它得了什么病,狐狸说:“我得了非典------”狐狸的话还没说
完,老虎已跑的无影无踪了。学生乙画了一棵大树,他讲的故事是:狐狸
看到老虎后,装做对老虎很亲热的样子,老虎说:“你别想再骗我了,这次
我一定要吃了你。”狐狸眼珠一转,对老虎说“老虎大王,我们来比赛,你
能先跑到前面那棵大树下,我就让你吃。”老虎一听,撒腿就向前面跑去。
狐狸悄悄地从后面逃跑了。老虎跑到大树下很高兴,心想:这回狐狸没话
说了吧!它掉头想看看狐狸跑到什么地方了,哪里还有狐狸的影子呦?老
虎气得------这里以课文中的内容为原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不
仅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画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指导学生运用经验培育创造性思维及能力
1、通过细心观察,自由操作来丰富经验
孩子们都想摸摸,动动或摆弄一个东西,也喜欢仔细地观察、操作物
件,想了解它们,这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喜欢玩玩具的儿童,长大以后思
路就比较开阔活跃,遇到问题想出的主意办法也多,富有独创精神。在这
方面加以培养,就是培养创造性的品质。
2、开辟活动内容丰富的场所,备齐充足的设备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启发他
们的思想、观点。
在准备有用的充足材料和设备时,不要把半成品或破旧物品扔掉,它
们也是有用的。让孩子拆卸这些破旧东西也能有新发现,或者用这些破旧
东西想出新的玩法,或者制造出重新组合的新玩具来。
3、对孩子的探索要有反应
对孩子的探索活动,要作出适当的反应,这能促进孩子好奇心的发展。
家长首先要给予鼓励,其次是要准备有关的材料如图书、视听教材给予帮
助,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讨论,通过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更促
进好奇心,丰富信息。
4、让孩子尝到创造活动的乐趣
在培养孩子创造性时,要让其进行创造活动,尝到创造的乐趣,体会到
创造活动的价值。例如,让孩子试着发明一些东西,体验创造的快乐;自己
总结出某数学公式,写出有创意的作文,完成一幅图画等,要予以肯定,由
此来提高发明创造的欲望,培养创造的意识。
5、让孩子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经验
在指导孩子时要注意使孩子不怕失败,不闹情绪。失败从创造过程来讲,是走向成功的道路。这种失败不是作为结果的失败,而是过程中间的失败,它实际是创造的基石。因失败了不要就此结束,而应该指导孩子进一步努
力,使他们尝到最后成功的欢乐。
五、积极评估,鼓励创新,促进孩子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
创造的内容是独创的、有个性的。创造活动从创造过程的角度看,都
是单独进行的,要训练孩子自己思考。要重视孩子在学习时与其他人不同的见解、观点和活动,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创性,要使其养成不断改进创
新的态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家长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孩子进行思维的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实践中由于经常独立地处理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学生在大胆创新的尝试中也有可能理解失误或思路不当,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欣赏的角度,肯定学生能独立思考并引导其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你就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像股股暖流流入学生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
六、发展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没有完整的传统逻辑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帮助人们从大量事实提供的各种信息中迅速作出抉择,抓住时机,把握方向,作出预测,一步就看到问题的结果或答案。科学研究中的发明创造,多数始之于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也经常表现出直觉思维。如猜测题意、应急性回答,提出种种不合常规却含有合理性成分的想法等等。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与积极的引导,以促使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但是,在鼓励学生直觉思维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形式来论证和检验自己的直觉思维是否正确。让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结合使用、相得益彰。
七、善待学生的“偏常”行为
作为教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今后能有一番大作为,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创造性的成就。但是,当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出具有创造性萌芽的“偏常”行为时,教师又每每感到无法接受。研究表明,创造性强的学生多数
有以下三个特征:淘气、顽皮和放荡不羁;所作所为时逾常规;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持有嬉戏的态度。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都喜欢循规蹈矩、从不与教师唱反调,也不提出“怪异”问题的学生。恰恰那些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学生却常常有意无意地出现种种叛逆行为。爱因斯坦上小学时,就因为顽皮,上课时有破坏性而被开除学籍。爱迪生小时侯就由于问了“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被认为是故意捣蛋而被赶出校门。其实在儿童顽皮、淘气甚至荒唐越轨的行动中,就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幼芽。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建议教师要对儿童的“不轨之举”作出分析,善待其中包含有创造性思维成分的“偏常”行为。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利用语文教学这块有力的阵地,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造性,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第四篇: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姓名:田富强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 联系方式:***或*** 电子邮箱:dstfq@sina.com
时间:2012年4月10日
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田富强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型的人才至关重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创造性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一、注重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凡创造型人才,都有一种鲜明的个性。个性虽不属于智力和思维,但它与一个人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平时没有事业心、思想保守、唯唯诺诺、缺乏主见的人,能够在事业上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创造。从创造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研究看创造型人才的个性培养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
(2)个性的独立性;(3)意志的坚定性;(4)一丝不苟的态度。
针对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想着生谈谈个性独立的培养问题。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师生关系上、教学方法上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上,目前在一些学校和教师身上仍旧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或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以课堂教学为例,有的教师仍习惯于一言堂和满堂灌,满足于教师讲和学生听,整个课堂缺乏民主,缺少活力,没有学生积极参与和论辩的机会,怎么能谈得上个性独立的发展呢?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都把学生真正看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发问和争辩,这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独
立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名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等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再如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戏弄臣”朗读时怎么停顿,《劝学》中“以绝江河”的绝到底怎样理解。不同教材,不同参考的说法常用有不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是课文的有误处。我们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就总体说都是好“例子”,但这不是说他们就没有问题。事实上有些大家的文章里的问题还不少。以初中语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文章在举虞美人这个例子时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同是人工培育,文章先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到下文却又说“到20世纪初,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引导学生对此:你怎么看?如果你也认为有问题应该怎么办?让同学们去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找教材的碴,而是培养学生用批评的甚至是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因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客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1)加强课堂讨论。从课堂讨论入手,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学生都有一定的竞争欲和表现欲,在课堂讨论中,应该结合听说读写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例如创造性复
述、质疑发问和互相答疑、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即席演讲、口头作文、作文互改和集体评改等,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2)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课外环境来说,像组织文学社、办班级日报和文学刊物、开展小记者活动、举办校园文学广播、开展语文智力竞赛等,也都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好形式。从课堂到课外如果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就会时时处处激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三、重点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 能力的培养
由于发散——辐合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而这两类思维我们应该作为重点加以培养。发散思维之所以能够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就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在遇到问题时使用权思维迅速而灵活地朝着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发散开来,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得多个新颖性的答案。但是,发散思维的创造性又离不开辐合思维,只有通过思维的辐合才能从对各种答案的分析、比较中选择出其中一种最佳的答案。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两种思维都应该重视。只是由于学生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束缚,在遇到问题时思路狭窄,拓展不开,成为影响创造性思维的首要障碍,因而在实践训练中对发散思维的训练又应该给以特别的注意.比如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继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记
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其运用的注意点,只要确定适当的话语环境让学生自由组成比喻,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了。
第五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校园环境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的营造和探索(大纲)
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现状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从文化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探索怎样营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高校环境。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我国教育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首先,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各国有不同的理解,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够,作为基础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个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是前提,再加上完整的个性品格和进取开拓的精神,而如果是工具化、模式化的人,被套以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则是不易成长为一个充满创新细胞的人的。有了这样高品质人才的需求,就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知识原始创新的主体,更应加紧对教育环境、教育机制、教育内容等的改革与探索,而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四周氛围的长期感染,对学生及其学习产生潜移默化乃至根深蒂固的重大影响。
一.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其文化内蕴和气节的特殊形式,是学校创校宗旨的精髓。它体现了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艺术,使人们意识到学校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校舍媒介等要素,更需要校风、班风、学风作为精神建设的支柱。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才更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1.明确教育目的,清晰培养目标。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独立的个人,在排除民族的使命感外,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最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在当代,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沉重的应试教育和整齐划一的教材课程使得学生正逐步丧失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每个学生每天的课程及学习时间大多相同,求学的道路也不经相同,但要满足社会多种人才的需求并
匹配到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岗位,就需要通过大学阶段的过滤,塑造出能满足不同工作结构的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发现其所擅长的方向,挖掘出其潜在的天赋,发展其兴趣爱好,逐步找到社会定位实现个人的价值。
2.激发学生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位”,形成师生互动的校园文化。
教学的三要素有教师、学生及教学媒介。传统的教学观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突出教师的主教地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二位。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培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是在各个疑问处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因而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来源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更应深入到学生们的心底情感和处境角色。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也是教学观要转变的重要内容。
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并不是要抹杀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反,是给了教师更为宽松的施教环境和更多的表达自己自由观点的机会。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也让教师和学生都理智地认识到:老师本人也不是真理的化身,在曲折的求知探索人生道路上,他(她)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和缺点,需要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在与学生共同教与学的过程中激起探索人类及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便是最成功的教育。
3.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校园创新文化。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何入手,如何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长久以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集体主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旋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政治氛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就是文化内容不够丰富且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其二就是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文体活动为主急需创新。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是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古以来,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都是从失败之路上走过。越俎代庖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在家长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又将失去什么?只有亲力亲为的不断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献身探索,在尝试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才是具体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课堂理念,从专业的分流、科目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开放化到课外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创新空间,为教师构筑“人尽其才”的讲台,也为个院系宣传独特的专业文化。创建创新文化论坛,开展创新精神人文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讲述其创新之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创新文化的塑造更是一种沉淀,弥漫在校园每处的花香墙角。有了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更加深入,育人环境将更加优化。
二.深化课堂创新环境改革。
课堂仍然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通过改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环境,灌注创新的成分滋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知识底蕴深厚、实践能力强、善于迁移变通、思维与形象思想相统一的拔尖创新人才。
1.创新教学目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校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树立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是要获得独立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知识的探索追求者。只有这样,才是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了最无限的知识,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学习的真正开始。
2.创新课程内容。
(1)创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表明学校的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同时又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启示我们现代的课程内容更应与社会需求想结合,“以用为本”而非盲目的“学术官本位”,从学校中学会生活,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才是应选择的课程内容。
(2)更新基础学科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目前国内课程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基础学科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距离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此,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课程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来抓,甚至日本和印度等国都纷纷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而观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速度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基础课程内容基本没有变动,新科技知识比重小,新成果、新理论、新思想没有体现,内容陈旧急需补充更新。
3.创新科目设置。
(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我国的选修课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发展到90年代初的25%左右,趋势是好的,但比重仍然偏低。而必修课则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一直高到70%—80%。选修课作为能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科目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它能弥补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拓展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选修科目,对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是有利的。
(2)调整课程科目,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所用,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直接出口,更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及时调整课程科目的设置,培养符合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规格要求的各类人才。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与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利
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及个人职业的长久发展。而当高等教育的发展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单一化,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一种适应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科目的调账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高校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
(3)推动课程科目与国际接轨。(向国外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学校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其民族文化传统及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单纯照搬他国的课程改革经验和模式,不顾本国国情,不可能使课程改革成功。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制约课程发展的所有因素,只考虑一种因素,必然使课程发展顾此失彼,使改革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可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4.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宽松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在适宜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人格才能得以自由和舒展,个性才能得以释放,才会有活跃的思维,进而才有创新火花的迸发。
创建宽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要创建平等的心里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尊卑只有尊重。同时生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言权和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还需要创设融洽的情感环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沟通习惯,共创一个自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加强课外实践环境塑造(福禄培尔的“游戏”教学)
1.重视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高校自创始以来就有着“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总是没有提升到首要地位,即使重视,也只是口头或形式上的重视,实践的科研比重和深度并没有提高,学生仍处于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阶段,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科学实验的研究,作为一切理论的奠基石,应成为独立的设置体系,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应与学生成绩的高低相联系。在拥有了较好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后,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家、教授、学生,从基础实验到创造性实验,完成真正的飞跃。
2,与民族企业加强联系,增进校企合作
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可以不仅限于大中专职业院校中,高等综合院校也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联系。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更应深入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调研,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渗透,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企业活力、培养拔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利用世界资源。
随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经济必定要融入国际经
济的大环境,而且将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使得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北京大学前任校长许智宏教授曾指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不管学生们将来怎么样,在中国读书还是到国外读书,他们都必须有国际视野。”何为“国际视野”?除了善于接受一切有利资源,抓住每一次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国际的胸怀,可包容不同的文化,接受差异的胸襟。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培养基地,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往来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完善管理环境体制改革
1.向完全学分管理体制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学分制又称为学分累积制,不管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也可因其他原因暂停学业,分阶段完成。从现实意义上说,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倡导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或者学分与学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与也我国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进度的掌控、毕业工作的导向分配都是决定我国暂不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原因。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路程,还有西方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施行完全的学分管理体制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关联性强、形成系统的课程整体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能有效地、因人异地的分配受教育时间,降低培养的成本,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双赢。
2.(软环境)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外海优秀学员,也留住校内创新人才。
在2011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事业高峰都是在海外获得的,我们培养的拔尖人才很多是给他打好了基础,在海外成就他的事业,最终为别的国家服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确,这是我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目前,国内的许多硬件培养条件已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有些高校的校舍设备甚至已超过了国际水平,但在师资队伍、软件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也在逐步改变。只有软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学生就会留在国内接受我们的培养。
立足中国国情:开展国情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立足中国看世界,学生的“国际视野”才不是空洞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未来发展作出适时适当的贡献。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会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各领域,其中不乏一些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如何理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自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就有偏差,那么这种国际交流只能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因此,高校在推进国际交流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国
3.激励竞争机制(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社会经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高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大学扩招后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成长为解决21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此所讲的国际视
一.营造适合创新的家庭环境
1.发觉儿童兴趣,挖掘内在天赋,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差异化培养、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2.使民主思想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优化校园创新环境
1.深化创新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接轨。(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多元性”的理念和模式,规范性和一元性,选修课,老子“因材施教”)
三.市场环境
1.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竞争
2.工资机制,拔尖创新人才与同等劳动工资持平。
四.社会环境
1.改变社会思潮,转变求学观。(以用为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社会评价)
2.促进科研体制改革,消除“学术官本位”,减少学术行政化。
3.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多种途径:报刊、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