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高教强省意见
安徽省: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
皖发〔2010〕9号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引领文化发展的重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省普通高校从10年前的34所增加到95所,在校学生规模由10.5万人增加到91.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5.2%上升到22.3%。高等教育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我省高等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为充分发挥安徽教育资源优势,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强统筹、分类指导,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以扎实推进“双百工程”和“质量工程”为重点,努力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以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高校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加速我省崛起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力。
2.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到2012年,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5%,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分类建设一批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有特色和竞争力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力争使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和专业先进水平。到2020年,使我省高等学校在一些重点领域成为培养和造就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摇篮,成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成为知识创新和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中心,成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阵地,初步建成能够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引领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基本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处于中部省份领先水平。
二、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双百工程”
3.全方位扩大高校开放,激活高等教育资源增量。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资源共享、合作共羸”的校企合作平台和机制,广泛吸纳企业、科研院所作为产学研合作基地、本专科生实训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建设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将高等教育延伸到企业,融入进社会。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11 —
4.深层次优化布局结构,盘活高等教育资源存量。按照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大众化高等教育规律,加强统筹和宏观调控,科学制定高校事业发展规划,明确高校的服务方向、办学层次和发展规模,促进各种类型高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整合区域性或同类型高等学校,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办学,实现资源效益和服务效率的最大化。加强对皖北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采取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的办法,促进皖北高等教育加速崛起,实现全省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在办学经费筹措、管理人员选聘、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帮助民办高校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促进民办高校做大规模,做强实力。积极推动省属独立学院转型定位,吸引办学资金,逐步发展成普通本科高校。
6.构建教育“立交桥”,引领职业教育大省建设。加快发展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大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完善普通高校专升本模式和高等职业教育的“3+2”模式,构建灵活的教育“立交桥”,努力形成满足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需求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发挥高校自身资源优势,主动为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职工下岗再就业承担培训任务,使高等教育在我省“大职教”的格局中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7.创新继续教育模式,服务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利用我省高校资源,积极吸引省外优质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的网络平台作用,大力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创新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模式,积极开展自学考试教育,满足不同群体接受教育的需求。
三、服务崛起大业,扎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
8.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推进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三方支持中国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积极推动合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深入实施安徽大学“211工程”建设,使其教学、科研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建设10所左右综合性和多科性大学,5所左右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及15所左右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示范高职院校,使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通过重点高校建设,引导各类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提高我省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9.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专业,服务主导产业发展。根据高等学校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集中力量建设与我省主导产业群直接相关的200个重点学科和400个特色专业,努力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省级重点学科体系,建成我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努力形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结构优化的特色专业体系,建成我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双师型”教师培训和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基地。
10.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创新型安徽建设。集中力量加强高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上取得突破,建成一批支撑“核心区域、核心企业、核心项目”的技术创新基地。大力发展与技术创新产业相关的专业学位研究
生教育,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实施研究生教育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计划,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11.建设一批高水平人文社科基地,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完善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基地的功能,努力发挥对外辐射作用,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利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构建文化服务平台。鼓励大学参与和支持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建设,挖掘、总结、保护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艺术院校建设,支持综合性大学开展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建设本科层次的综合性多学科艺术院校,大力培养文化人才,不断提高高等学校文化服务的能力。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2.培育一批以高水平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实施“皖江学者”计划,今后5年内,为省属高校从海内外引进1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组织实施高校博士后工程,今后5年内在省属高校设置500个博士后流动岗位,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优秀博士毕业生。畅通优秀人才引进通道,鼓励和支持高校引进紧缺人才。支持高校设置自主创新岗位,促进专门人才集中精力开展技术成果转化、科技攻关和各类咨询。鼓励高校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充分利用重大科研项目、重点科研基地聚集和培养人才,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培训,加快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专业带头人,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学术水平并符合我省自主创新需求的学科带头人。
四、深化改革,激发高等教育发展活力
13.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中央、省两级政府管理,以省统筹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市和省直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对所属高校的举办责任。加强、规范对新建本科高校、高职高专和民办高校的管理,落实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民办高校纳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申报和资助范围。积极培植教育评估、信息服务等中介组织,建立与重大教育政策相关的调查研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及监督问责制度,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推动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引导高校全面实施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和精细管理,彰显高校管理育人特色。依法落实和保障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允许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上有更大的自主权。制定并逐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实施办法,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现代大学制度。
14.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打破高校与社会间的壁垒,加快人财物的流动和共享,加速科研要素的集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洁净煤、高性能材料、装备制造、信息家电等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生物技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力度,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改进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建立以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导的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促进高等学校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15.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高校根据办学实际需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在核定的编制总量、领导职数和进人计划的范围内,按照国家、省有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岗位设置
和人员聘用等规定,自主选聘和辞退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工资及福利待遇。改进高校人才评价机制,及时调整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充分调动教师紧紧围绕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规范有序,向关键岗位、优秀拔尖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倾斜的原则,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16.深化教育教学和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机制。坚持以生源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学校定位为目标,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招生制度改革,探索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政府统筹、依法监督的招生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选拔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做好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各项资助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每一位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终止学业。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创业技能培训,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自主创业,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17.加强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勤俭办学。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压缩行政管理开支,把经费向教学科研倾斜。建立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统筹配置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共享共用,防止重复建设和浪费。积极探索建立节约型校园的长效机制,对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给予奖励支持。
五、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
18.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保障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到2012年不低于中部省份平均水平。进一步改进预算拨款方式,充分发挥高校预算制度对高校内部管理改革,提高办学效益的促进作用。在省统筹资金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整合现有高校质量工程、高校科研、重点实验室等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设立高等教育强省专项经费,不断丰富内涵,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高校发展。同时,积极做好与国家有关高等教育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对接。各市、行业和国有企业举办的高等学校也要参照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
19.完善高等教育分类收费管理办法。适时调整公办高校收费标准,根据不同专业办学成本差异等因素,在省定基准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分专业收费。允许实行学分制教学的高校按照规定的学分项目和标准收费。民办高等学校的学历教育学费标准,按照补偿教育培养成本原则并适当考虑合理回报的因素,由学校申请,报有关部门批准并公示。
20.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按照谁办学谁投资的原则,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注入高等教育。积极稳妥地利用国内外贷款,改善办学条件。采取债务重组、校区置换和政府支持等多种措施,缓解高校债务压力。
六、加强领导,为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提供组织和思想保障
21.加强对高等教育的领导。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及时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制定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与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等衔接,探索建立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评价制度,把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高等学校的重要内容。
22.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重点支持。省政府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列入“861”计划予以支持。高校所在市政府要主动研究支持高等学校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谋划大学校区、科技园区与公共社区的发展规划对接、重大项目对接、人才使用对接等,努力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区校联动的发展格局。
23.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继续深化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实施高校领导干部任期制、试用期制,拓宽识人渠道和用人视野,加大竞争性选拔高校领导干部力度和干部交流力度,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校科学发展优势。加强党风廉政和学风建设,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与高等学校经常性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合力解决问题。
第二篇:《高教强省规划》,我们能做些什么?
《高教强省规划》,我们能做些什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8月13日制定了《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规划》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前制定并实施,但其内容与三中全会上所做出的《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等问题的内容相契合,这说明省委、省政府在对待我省改革、发展战略的把握上,是明智的、科学的。
2008年10月23日,应用技术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教职员工在学院北区会议室召开“《高教强省规划》,我们能做些什么”专题讨论会,会上,全体教职员工讨论热烈,情绪高昂,大家的一致意见是:
(一)作为我省高等农业院校的龙头,东北农业大学在《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在我省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也必将会成为东北农业大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更大的机遇,作为新一代东农人,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这个历史的使命。
(二)应用技术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落地”人才和“本土”人才为目标,以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特色,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还开展面向中高职师资、教育管理人员、行业职工、在校学生的专门技能培训以及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努力为龙江经济发展培养多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1988年建系至今,应用技术学院共培养近4000名毕业学,其中农业职业教育师资班毕业生大多回到各县、乡职教中心学校任教,并成为各校的骨干教师。培养的高职专科生和“村村大学生”已成为我省农业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综上,我们培养的多层次的人才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因此,我们认为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发挥自身在《高教强省规划》中的作用的最重要的途径。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做具体说明:
一、统招本专、科学生工作
94年以前,我院学生均为专科学生,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在省内各农业职业高中或农业推广中心等涉农部门工作,从中等农业职业人才培养和农业生产技
术的推广应用及农业和农村管理等多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94年开始至今,从本专科兼招到只招收本科学生,我们注重应用型和技能型的培养方式、目标都没有改变,但是,由于农业师资和农业推广队伍的饱和,毕业生去向发生了较大变化,多数学生毕业后从事农资销售工作,在农资领域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学院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到农场就业,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骨干都将建功立业的目标定在了农场,在农业生产一线发挥着直接的贡献作用(例如:2008届毕业生有近30%选择到农场工作)。
二、黑龙江省农业职业师资培训中心工作
学校于1995年3月向省教委提出申请成立“黑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第一产业师资培训中心”的请示(以下简称中心),并获得批准。中心是原省教委二级职能部门、在行政管理职能上可代表原省教委就师资培训工作制定计划,组织培训。在业务上受原省教委领导,在行政管理上由东北农业大学管理,中心设在农教系,由农教系(现应用技术学院)负责中心具体工作。中心职能如下:
1、规划、协调、组织全省农职业中学专业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2、组织全省各市(地)、县(区)农职业高中等职教单位开展职教理论研究。
3、收集农职教育信息,为全省农职高中及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4、推广新技术,进行科技咨询。采取多层次、多规模、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和培训专业课教师及其它人员(包括农村的致富能手及带头人)。
中心成立以后,协助省教育厅职成处完成种植类、养殖类专业教师培训基地设置标准,制定一产师资培训大纲,并按照教育厅要求开展了中职专业课师资培训、中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和职业技能考试等工作。具体如下:
1、职教师资培训
中心成立以来,利用寒、暑假先后为我省74所职教中心学校(职业高中)培训种植、养殖类专业课教师310人。其中实验技术人员120人(养殖类30人,种植类90人),《专业合格证书》班86人,专业课教师(操作技能培训)104人。
2、实验室建设
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承担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一产实验室建设任务。从规划、设计、仪器购置、仪器调试安装与使用,到实验教师培训,实施全程服务。1995年开始筹建,至2000年底,为黑龙江省30所农村中等职业技术
学校(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建立了一产实验室,其中种植类专业实验室30个,养殖类专业实验室13个,总价值500余万元。
3、承担中职升学考试技能考试工作
黑龙江省从1999年开始对报考我省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考试。1999年、2000年“中心”承担种植类、养殖类、农产品储运与加工类专业的技能考核任务,两年共组织近2000名学生、6000项技能考试任务。
但是,近年来,由于形势的变化,中心的实际工作任务越来越少。在《高教强省规划》实施的大背景下,我们深深的感到,“中心”的职能急需要在学校的直接协调和帮助下争取到更多的服务机会,为我省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社会培训工作
1、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开始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工种逐年增多。截止2007年底,先后对农作物植物保员、农作物种子繁育工、农艺工、农产品经纪人、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家畜繁殖员、宠物医师、模具设计师、花卉园艺师、工程测量工、物流师、食品检验工、环境生物监测工等14个工种,3000余人进行技能培训与鉴定。2007年12月受省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委托,承办全省高校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共有23所学校,50余个工种,144名高校教师参加此次培训并获得相关工种考评员资格证书,为推进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成人教育工作
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工作管理规范,治学严谨,几年来成绩显著,良好的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与好评。自2004年网络教育开始招生至今共培养494名本专科毕业生,部分毕业生还获得了学士学位或攻读了研究生。学院主要开设种植、养殖类专业,截至2007年底在册学生710人,成为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省内最大规模的学习中心。
四、“村村大学生计划”工作
1、“村村大学生计划”实施经过
2003年12月,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教育厅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由教育厅组织,东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八一农垦大学等9所农业院校共同培养“村村大学生”。计划从2004年开始,全省每年招收2500名左右定向培养学生,争取在3~5年内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基本目标,为加速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现在,按照《高教强省规划》要求,“村村大学生计划” 将实施到2015年,计划从2009年起,每年招收2000名左右来自农业(农垦、林业)生产、乡村中小学、乡镇医院(卫生所)的一线工作者,进行专科教育,由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河学院、牡丹江医学院牵头,省内相关高等学校参与共同实施,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专门人才。
2、我校“村村大学生”培养情况
东北农业大学“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任务由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具体承担,设置农学(种子方向)、设施园艺(棚室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畜禽饲养与疾病防治、农村发展与管理五个专业。
截至2007年底,东北农业大学“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共计招生1120人,其中,已经毕业661人,在校学生459人。
“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学校组织的备春耕生产“三下乡”、春耕与秋收生产实习安排、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搭建起高校与农村联系的桥梁,将最新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带回了乡村,为新型农业技术的实践与推广做出了贡献。
3、不足之处
截至2008年4月份,我们对已经毕业的2004、2005、2006级(春季班)三届毕业生共进行了三次调研,调研的结果是令人可喜的。学种植各专业的毕业生回乡后,一部分人采用科技种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还有很多同学回乡后开起了种子、农药、化肥店,效益可观;学畜禽饲养与疾病防治专业的学生很多回家都开起了兽医诊所,还有的开了兽医、兽药店,也都忙得不可开交;而学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和一部分种、养殖专业的学生通过努力当选为村干部,在为村民服务的过程中创造并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发挥作用方面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效果,原因如下:a、地方政府不重视毕业返乡的“村村大学生”,一方面是在农村一线没有大学生的事实,另一方面,回乡的大学生得不到“重用”,甚至,一些地方的现任村干部把回乡的“村村大学生”当成竞争对手对待予以排挤;b、一部分学生自己在学习期间没有掌握好回乡创业的本领,因而得不到地方和老百姓的信任,特别是入学时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创业意识淡薄,这是内因,当然,这样的学生也只占少数;c、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未婚的、年纪小的学生)通过在大城市、在大学里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也增加了“野心”,他们不甘心再回到农村去,宁可在城市里打工也不回农村,或者即使回到生源所在地,也都是通过在大学里培养的能力和创业意识,做着与农业无关的工作,“回去也得不到重用,创业也没有什么优惠政策,自己干又没有实力,不如在城市里闯”的思想在一部分学生头脑里,形成了共识。针对以上,我们觉得,要想使“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初衷,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要有相关配套的政策,这个配套政策并不仅仅指所谓的“安置”,要从任职服务、创业扶持等多个角度来实现。
应用技术学院党总支2008.10.30
第三篇:关于开展质量强省活动的意见
关于开展质量强省活动的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质量工作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一。但是,一些地方和企业质量意识仍然比较薄弱,质量基础不够牢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我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现就开展质量强省活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主线,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杆,创新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建设质量强省,为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质量工作机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显著提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一)产品质量目标。普遍推行产品质量认证,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工业产品85%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等品率大幅度提高,重点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国家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二)服务质量目标。全面推行国家和地方服务质量标准,重点服务行业实施GB/T19004标准,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水平,用户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工程质量目标。竣工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工程综合试车、投产、验收一次性合格,建设工程质量实现零事故,一批工程项目获鲁班奖等国家级工程质量奖。
(四)环境质量目标。以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污染物减排标准。工业废水95%达标排放,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全年的95%,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完成国家规定的减排任务。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全面落实技术标准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先进技术标准体系。支持装备制造、汽车、钢铁、石化等先进制造业的大中型企业制订实施具有市场竞争力、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技术标准政策体系。在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专业镇和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推广实施企业联盟标准。完善金融、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餐饮、旅游、家政服务等民生服务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和食品标准体系。加强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每年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数量不少于1300个。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到2015年,落户广东的国际和国家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标准制定工作组230个以上,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项以上,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650个以上,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广泛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广东在国际和国家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显著提升。建立健全对国外技术标准的风险预警通报机制,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以省标准馆为龙头整合全省标准信息资源,及时为企业、产业提供标准信息服务。推行组织机构代码和数字证书,统一组织机构身份标识。
(二)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制定实施加强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意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检测体系。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强制性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台账登记、原料进厂、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及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大名牌培育、保护、宣传力度,中国名牌产品总数保持全国第一。继续深入扩大开展政府质量奖活动,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奖作为质量最高奖的导向作用,激励和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参与质量强省活动。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改造和政策扶持,引导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集聚,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到2015年,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80个,省名牌产品达到2500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的名牌企业达10家左右、超500亿元的名牌企业达20家左右。
(三)大力提升服务质量。借鉴国外服务业先进管理模式,促进金融、会展、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管理规范化、服务精品化、运营国际化。以服务质量提升推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升商贸、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弘扬“中华老字号”经营传统,总结推广名优企业先进服务经验,大力培育本土服务品牌。支持著名服务企业以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输出品牌服务,发挥示范效应,提升区域和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补充协议,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对港澳扩大开放政策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力度,主动承接和重点引进港澳现代物流、金融、国际营销、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测试认证等现代服务业,带动提升广东服务业质量。
(四)大力提升工程质量。贯彻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环节的监管,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主体的质量责任。大力推进建设工法开发和应用,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科技含量。推行样板引路、标准化施工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提高住宅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加强工程抗震设防,增强学校、医院、住宅、大型公共建筑等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切实抓好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完善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争创鲁班奖等国家优质工程奖和省、市优良样板工程奖,打造一批实力强、质量优、信誉好的工程建设品牌企业。
(五)大力提升环境质量。坚持产业结构与区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原则,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抓紧按计划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实施在线监测,确保正常运行。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加强工业大气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逐步淘汰高排放机动车,认真做好珠三角地区提前执行机动车国Ⅳ排放标准实施工作。推进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减排。加快珠三角绿道网建设,构建网络化的生态廊道。推进农村“五改”和城镇“三旧”改造,建设宜居城乡。
(六)切实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从源头抓质量,综合运用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注册备案等手段,对涉及健康安全的产品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重要工业品和农产品、食品、药品的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严格实行质量追溯、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设备监理工作,对设备形成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和控制。完善科学、规范、高效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管体系,加强对法定检验进出口商品的通关单联网核查工作,有效防范和打击逃避监管行为,防止不合格商品出入境。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确保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工程建设等重点
行业、领域的质量安全。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完善质量诚信档案,开展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对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完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置机制,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完善质量举报投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加强对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的监督。
(七)切实强化质量技术检测服务。积极培育国家级质检中心,加快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检测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专业镇、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设立专业实验室和检测站,打造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和实验室评价制度,在重点领域实现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为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提供检验检测技术保障。到2015年,在公共安全、节能减排、优势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建立国家级质检中心60个以上,在专业镇、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建立公共技术检测服务平台150个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统筹协调、部门科学监管、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大质量工作机制。省政府建立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全省质量强省工作。各地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把质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省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形成质量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自觉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生产、优质服务。发挥行业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作用,推动各行业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二)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试行)》,把评奖范围逐步扩大到服务、工程、环保等领域。建立质量工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保障质量工作经费投入,重点加大对国家级质检中心等检测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标准、名牌培育等方面的投入,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符合政府采购政策的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
(三)完善法制保障。进一步加快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立法步伐,制定与相关法律配套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大质量执法力度,落实质量行政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将质量法律知识宣传纳入全民普法计划,着力增强全民质量法制意识。
(四)开展效果评价。省质监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开展质量强省活动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办法,每年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省政府通报全省,对工作不落实、效果不明显的市县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将质量强省工作及其效果纳入《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试行)》一并检查考核。
(五)做好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质量强省活动,普及质量知识。深入开展“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教育培训,在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中小学校开展质量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质量理论和政策研究,定期编制全省宏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和质量状况白皮书。
广东省人民政府二○一○年七月四日
第四篇:加快强省建设
过去,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分别是(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投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
伟大斗争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坚决打好()的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精准脱贫
污染防治
从十九大到(20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人民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
引领者
从19大到20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ABCDE
1954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是 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现代化 国防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3—201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我国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6856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逾(76)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3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两个没有变是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1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2016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500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2)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1 中国人口13.8亿,占世界人口(18.5%)。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1
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基础和保障。1
(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去一降一补”是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2015)年11月在长沙召开。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建设()新湖南的发展愿景。富饶美丽幸福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富饶,就是要坚持发展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000美元)以上,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心忧天下”是湖南人民的情怀,(敢为人先)是湖南人民的胆识,“经世致用”是湖南人民的智慧,“坚韧不拔”是湖南人民的意志。
实现“五个大省”向“五个强省”转变,首先是要推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实现“五个大省”向“五个强省”转变,还包括要推动(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实现从内陆大省向开放强省转变。
实现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愿景,需要把湖南放到(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去定位。
湖南地处中部,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特征。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有效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湖南提升经济实力、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发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要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作用,从而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一带一部”的区位定位是指,湖南具有作为(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
发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要把(岳阳)、(郴州)、(怀化)三个城市作为引领省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门户城市。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落实“一带一部”区域定位,必须大力实施(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战略。
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基本要求是以培育创新精神、开放意识为先导,以()为重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开放活力。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开放水平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四大创新”包括()、()、()、管理创新。
实施开放崛起战略,核心内涵是以融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实现()、()、()的深度开放。
实施创新引领战略,核心内涵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理念创新、()、()、()等各方面的全面创新。
湖南出台的“芙蓉人才计划”,提出了推进引才、聚才、铸才、()、()、()等六大人才工程,为了把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落实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这个抓手。
工作层面
“三个着力”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为先导,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向更高级阶段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 打造湖南全域旅游基地,要以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品牌为引领。
景秀潇湘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构建“四大体系”包括科技文化创新体系、()、()、()。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打造“五大基地”,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全域旅游基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早是()提出的。18
()提出“中国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邓小平()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从覆盖的领域看,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短板是(经济小康)
截止到2017年底,湖南贫困发生率为()。
3.86%
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湖南与全国比较相差()
3.9个百分点
2018年湖南省要实现()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2200个左右贫困村脱贫出列。
130
扶贫是最大的民生, 突出抓好总书记交代的()三件实事,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中共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战略
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 近年来,湖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新的七大战略要求是()。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
全面建成小康是“五位一体”的小康,是指()。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通过了《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六大部分,其中第(5)部分深刻阐述了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省?
2011年7月正式出台的(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是当时全国最完备、最翔实的地方法治建设路线图。湖南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率先在全国建立和推行(领导干部诉法制度),把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面依法治省,是()。
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
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提高依法治理工作水平,打造法治湖南建设“升级版”,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法治“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其中,在司法环节上,要注重()。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通过了《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六大部分,其中第(6)部分深刻阐述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
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从中央到地方,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所谓“全面”是指()。
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准用好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要()。
第五篇: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
【发布单位】80602
【发布文号】辽政发[2001]18号 【发布日期】2001-06-02 【生效日期】2001-06-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
(辽政发〔2001〕18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旅游业是一个投入少、产出高、关联性强、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我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奇特景观众多,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改变辽宁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吸引外商投资具有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全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十五”时期,为在实现全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目标
1.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关于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实施以政府为主导、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大旅游发展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名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业的产业劳动和辐射功能。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2.旅游经济增长目标。要实现“十五”期间旅游业倍增计划。到200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510亿元,年均增长15%。接待海外旅游者150万人次,年均增长20%;实现外汇收入10亿美元,年均增长21%;接待国内旅游者7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0亿元,年均增长15%。
3.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到2005年,实现日本和韩国市场100万人次,港澳台市场30万人次,东南亚、俄罗斯、西欧和北美市场20万人次。有重点地拓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使全年旅游人数超过100万人次的地区达到15个,其中超过300万人次的地区8个。旅游星级宾馆超过800家,其中3家旅游星级宾馆进入全国百强星级宾馆行列,6家国际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行列,4家国内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行列。全省旅游业新增加就业50万人。
二、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4.建设优秀旅游景区。以建设世界级旅游精品为目标,优先加快7个特色旅游区域的开发建设。沈阳清前史迹旅游区要以挖掘清王朝发迹史为主线,以沈阳一宫两陵为重点,彻底清理景区环境,恢复清前盛京时期的历史原貌,力争建成世界级旅游精品。大连滨海度假旅游区要突出金石滩等地海滨度假、都市风光的旅游特色,开发对全省旅游具有牵动作用的旅游产品,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旅游名城。鞍山玉佛山旅游区要突出佛教文化和温泉度假特色,建成东北亚地区的旅游胜地。本溪水洞旅游区要建设成以奇特景观、生态环境为特色的观光休闲旅游区。兴城古城旅游区要将古城、文庙及九门口水上长城、秦汉行宫遗址的开发建设融为一体,建成特色突出的旅游区。丹东鸭绿江旅游区要以中朝边境旅游、生态旅游为重点,建成边境旅游胜地。辽西古生物化石旅游区要以古生物化石为重点,建成中国独特的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5.开展精品旅游活动。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组织专家对清王朝发迹史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清王朝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出一批反映清前历史发展的系列文化活动。沈阳市要将以清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活动培育成在海内外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精品旅游活动。大连市要继续办好大连国际服装节。
6.建设旅游名城。将沈阳市、大连市建设成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将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葫芦岛市建设成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到2005年,我省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要达到10个。
7.开发名牌旅游产品。要坚持面向市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开发一批国内外影响大、特色突出的旅游项目。要将沈阳市的张氏帅府、棋盘山、植物园、荷兰村,大连市的旅顺口、冰峪沟,鞍山市的千山,抚顺市的水陵、赫图阿拉城、萨尔浒,丹东市的凤凰山,锦州市的笔架山、医巫闾山,营口市的熊岳望儿山,阜新市的海棠山,盘锦市的红海滩建成国家名牌旅游产品。将沈阳市的故宫、福陵、昭陵,抚顺市的永陵,兴城市的明代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大连市的金石滩和本溪市的水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8.加快开发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抓好都市风光线、山水风光线、奇特景观线、度假休闲线、清前史迹线、辽西文物古迹线、冰雪风光线、生态旅游线、商务旅游线和中朝跨国旅游线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设,并将其推向国内外旅游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品位和消费层次的需求。
9.拓展延伸旅游产品。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海上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体育旅游、医疗旅游、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节庆活动、会展、购物等专项旅游产品。开发工业观光、“农家乐”、家庭旅馆、修学旅行、青少年假期旅行、康复健身、中医药保健、探险漂流、婚礼庆典、科普知识、文化学术交流、冬季民俗、冰雪旅游、专列旅游等旅游新产品、新项目。大力开发“城市一日游”旅游产品。
三、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10.加强我省旅游整体形象的包装、宣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作为对内、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新闻单位要密切配合,开辟旅游专栏、专题,增加旅游宣传报道,积极向中央新闻单位和国内外传播媒体交流辽宁旅游宣传节目,宣传全省发展旅游业的重大举措和有重要影响的旅游活动。各级外宣、外事、旅游、文化、新闻、影视等部门和单位要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辽宁旅游产品,尽快提高辽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11.完善旅游宣传促销手段。省旅游管理部门要组织各地积极运用影视、歌曲、广告、互联网等多种宣传促销形式,推行辽宁旅游宣传的整体广告。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精美的灯箱、DVD、导游图等大众化普及型旅游促销宣传品,强化辽宁旅游整体形象的包装。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各旅游经营单位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及各种旅游促销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在主要客源国(地区)设立旅游宣传促销窗口和旅游办事处,与国家和省驻外机构密切合作,努力推销辽宁旅游产品。
12.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巩固拓展日本、韩国市场,努力扩大台湾、港澳市场,积极开发东南亚、俄罗斯、西欧和北美市场。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重点巩固省内客源市场,主攻周边省、市市场,积极开发东南沿海和中南部旅游市场。
四、四、加强旅游交通建设
13.加强旅游航线建设。将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建设成东北地区航空枢纽和国际旅游的主要进出口岸。争取开辟更多国际和地区航线,同时积极发展国内外旅游包机业务。增加沈阳到东京、大阪、福冈、富山、汉城、香港等近距离国际和地区航班密度。形成联接主要旅游客源国和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航空网络。
14.发展铁路旅游运输。在旅游旺季要根据客流情况,增开主要旅游城市间的夕发朝至旅游列车和旅游专列,增加豪华旅游客车,重点抓好沈阳至大连、沈阳至丹东、沈阳至山海关3条旅游专列线,加快辽东半岛号列车的改造,改善旅游列车的服务设施。形成连接周边省区旅游城市和省内旅游城市的铁路旅游运输网络。
15.开发水上旅游交通。积极创造条件,开辟环渤海海上旅游线路。要提高江河、湖泊、水库旅游区(点)水上旅游船舶的档次,完善水上交通配套和安全设施。
16.加快旅游公路建设。交通部门要加快旅游道路的修建,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政策扶持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通知》(辽政发〔1999〕43号)要求,抓紧将旅游区(点)至公路干线的连接路列入全省路网总体规划。要积极发展豪华旅游汽车,交通运输部门要在重点旅游区和旅游线路上增开旅游客运专线,高速公路沿线要修建能全部满足游客需求的综合服务站,提高服务水平。
各交通运输部门对团体旅游者的票务需求,要优先予以保证。
五、五、改善旅游环境,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17.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各级政府要把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作为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建设我省旅游强县(区)工作。要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扩大绿色面积,兴建不同主题风格的城市广场。宾馆建设要提高装修档次和卫生清洁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舒适程度。改善旅游区(点)周边环境和市内交通条件,加强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系统。
18.完善旅游区(点)服务设施。各旅游区(点)要不断提高供水、供电、绿化、卫生等条件,完善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娱乐、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功能。加快清理旅游区(点)厕所脏乱差现状,在重点旅游区(点)要建设水冲厕所和环保厕所。
19.加速开发旅游纪念品。要提高具有辽宁地方特色的沈阳羽毛画、大连盛道水晶、抚顺煤精、本溪五女山冰酒、本溪辽砚、鞍山岫玉等旅游纪念品的艺术品位,改善旅游纪念品的外观包装。各地要积极开办旅游纪念品批发、零售街(点),提高旅游纪念品零售商亭档次。经贸部门要会同旅游等部门重点扶持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制开发旅游新产品,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的需求。
20.开发旅游文化精品。发挥具有地方特色的辽戏、辽画、民间歌舞、杂技、曲艺等优势,提高文艺节目创作水平。沈阳、大连市要各推出一台高品位的文艺节目,坚持常年演出。主要旅游城市要建立旅游定点演出场所或设立旅游表演中心,形成晚间娱乐的亮点。大型旅游饭店、重点旅游景区都要为游客提供丰富健康,参与性强的娱乐活动。
六、六、实行政策倾斜,扶持旅游业发展
21.各级政府要增加对旅游业的投入,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要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择优扶强,培育精品。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旅游宣传促销的源头作用,按照旅游业对财政的贡献率,逐年增加对旅游宣传促销经费的投入,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金融部门对旅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符合条件的项目要优先提供金融服务。省政府今年安排旅游基础设施专项资金1300万元,根据财力情况每年还将有所增加。
22.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外资和港澳台资参与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行社和为旅游服务的中外合资道路运输企业。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开办旅行社和经营其他旅游项目,拓展国际市场。要进一步简化旅游者出入境手续。对于赴海外旅游促销人员的审批,实行一次申请,一年有效办法。
23.鼓励具备条件的旅游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允许将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组建有特许经营权的经营管理公司。允许以旅游区(点)相关部分土地(山地)的使用权入股或以租赁形式吸引开发资金,加快旅游区(点)的建设。
24.深化旅游企业改革,组建专业化集团公司。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公司制改造,组建若干个较大的旅游企业集团公司,发展规模经营,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力。要创造条件,积极研究实施对涉外旅游企业实行创汇、结汇的奖励办法。旅游企业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5.对旅游宾馆、饭店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要运用旅游区(点)票价调节旅游淡旺季的游客流量,缓解游客过于集中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
26.鼓励国有企业开展旅游项目的开发。对纳入本地区旅游规划的工业旅游项目,所取得的旅游收入及通过旅游项目销售自产产品所得收入,可视为营业外收入。营业、财政部门在核定企业工效挂钩时可视同实现利润,允许提取新增效益工资。
七、七、加强领导,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27.坚持依法治旅,完善地方性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旅游执法监督。抓好省、市两级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建设,优秀旅游城市要组建旅游监察大队,及时处理游客投诉。要建立旅游合同纠纷仲裁机构,制定旅游纠纷仲裁办法。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的行业标准规范管理旅游企业。
28.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各旅游区(点)、旅游经营单位,在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质量服务标准、旅游投诉管理、旅游宣传促销等方面,要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星级宾馆和重点旅游区(点)等大型建设项目,必须报经同级旅游管理部门备案,经审核后,按有关规定报批立项。对名牌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要建立项目责任人制度,定期跟踪检查,合理组织实施。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省政府设立旅游建设规划工作小组,对各市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评审,并编制《辽宁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9.各级政府要加强旅游安全、消防、收费管理。旅游区(点)和旅游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沈阳、大连市要建立旅游紧急救援中心,各市要建立预警联动系统,制定旅游安全、消防事故紧急处理预案,落实安全、消防责任制。要加强旅游区(点)的收费管理,制止乱收费现象。
30.加强对旅行社的整顿和导游员的培训。对出境游组团社,每两年要重新审核一次,有重大违规行为的,要取消其出境旅游经营资格。对国际旅行社的外联、接待业务实行目标管理,对长期不开展外联、接待业务的,要取消其经营国际旅游业务资格。强化对国内旅行社考核,对管理经营不善、投诉过多的旅行社,暂缓其通过年检或取消其经营资格。加强对旅游企业现有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执行导游员持证上岗制度。开展导游员年审培训和日常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导游员的业务知识,提高其外语水平。加强导游员和服务人员的考评工作,在全省旅行社、旅游区(点)推出一批金牌导游员。
31.加快旅游业人才培养。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要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旅游院校(专业)的指导,在具备条件的高校增设旅游专业,职业高中教育要重点培养适应旅游业需要的专业人员,逐步实现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以旅游院校培养的专门人才为主体的目标。
32.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要在旅游行业全面开展“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达到旅游者满意”的“三优一满意”活动。坚决杜绝旅游活动中的“黄、赌、毒”现象及封建迷信等活动。在旅游服务基层岗位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科学、讲奉献的“文明使者”活动,不断提高旅游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33.加大政府有关部门对旅游业的协调和支持力度。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旅游产业意识,协调动作,形成合力,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形成全省旅游协作整体。计划、建设、林业、水利、文化、文物等部门,要共同搞好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公安、交通、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卫生等部门要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各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好“黄金周”假日等旅游活动。
34.强化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统筹协调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审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行政法规以及旅游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使用,督促检查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方针政府的实施。各市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辽宁省人民政府
2001年6月2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