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计算机通信网复习总结(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5:4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计算机通信网复习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计算机通信网复习总结》。

第一篇:2018计算机通信网复习总结

计算机通信网课程复习提纲

题型:单项选择、判断(或需要改错)、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含简单计算)(友情提醒:注意教材中的黑体字、常用英文缩写)

仅列出教材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教案中有而教材没有的仍属于考试内容;教材中有而教案没有的,大部分不属于考试内容。后附页码是第四版教材。

第一章

概述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对“自主”的理解)* P1 大量相互独立但彼此连接的计算机共同完成计算任务(通过单一技术相互连接的自主计算机集合)

自主: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通信能力

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

P2~4 商业应用:资源共享(共享物理资源、信息共享)

通信媒介(电子邮件、IP电话)电子商务 B2B B2C 公共应用:远程信息访问(在线报纸、在线数字图书馆)

人-人通信(即时信息QQ、远程学习)电子商务 娱乐

普适计算(射频识别)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从传输技术:广播式、点到点式

P13 从覆盖范围(网络尺度):个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

P14~21

4、什么是协议、协议的作用* P23 协议: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

协议的作用:协议是一组规则,用来规定同一层上的对等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或者分组的搭式和含义

5、什么是协议体系*

P23 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垂直分层:每一层都将数据和控制信息传递给下一层,直到最底层物理层通过物理介质进行实际通信 P23 协议栈:一个特定的系统所使用的一组协议,即每一层一个协议,利用SAP产生协议间的关联组合称为协议栈 P24 封装:上层来的DU经过实体向下层传递时,都增加头(header)变成该实体的PDU。P25 解封:实体向上层递交的DU是去掉协议首部后的剩余部分P25 接口:定义了下层向上层提供了那些原语操作和服务 P23 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每个实体对自己提供的SAP都会编号,实体通过SAP编号联系上层实体(教案)实体:协议实体,特定协议的软件或硬件执行体,一层中通常存在多个实体 P23

6、服务方式:

面向连接服务: 是基于电话系统建模的,为了使用面向连接的服务,服务用户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连接,然后使用该连接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该链接;分组交换-虚电路 电路交换。

面向连接的协议是指协议实体在连接上传输数据,提供同层的差错控制(序号,确认,重传)。不涉及层之间的接口。

面向连接的服务是指可以向上提供通信服务,向下要求建立连接,传输,拆掉连接的接口。协议实体工作相对复杂。无连接服务:

分组交换-数据包;基于邮件系统建模

无连接协议是有数据就发,收到数据就提交,无需编号也可无应答。无连接服务是只有向下发送和向上接收的层接口

协议实体直接传输数据,协议实体功能简单,容易实现

服务质量:

可靠否 描述是否会丢失数据 P28 可靠服务的实现:接收方向发送方确认收到的每一个报文,因而发送方可以据此保证报文已经到达接收方

7、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P30 服务是指某一层向它上一层提供一组原语(操作),服务定义了该层打算代表其用户执行那些揉作,但是它并不涉及如何实现这些揉作,服务涉及到两层之间的接口。

协议是一组规则,用来规定同一层上的对等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或者分组的格式和含义,这些实体利用协议来实现它们的服务定义。

8、OSI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分层原则:

当需要一个不同抽象体的时候,应该创建一层; 每一层都应该执行一个明确定义的功能;

选择每一层功能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定义国际标准化的协议; 层与层边界的选择应该使跨越接口的信息流最小;

层数应该足够多,以保证不同的功能不会沉混杂在同一层中,同时层数也不能够太多,以追免整个体系结构变的过于庞大; 七层结构和各层功能: P32~35 物理层,功能:Bit的信号表示 同步 通信过程协调 物理介质驱动 传输速率 多路复用

数据链路层,功能:帧封装 Bit信道上帧传输(帧同步 信道的使用规则 帧边界识别)帧差错检测和处理(校验 重传)流量控制(收发平衡)

网络层,功能:路由计算 路由选择 报文分段和重组 拥塞控制 网络互连 传输层,功能:各种网络的适配 网络通信的分流和复用 多个并发通信的管理 流量控制

会话层,功能:会话管理(记账)会话控制 会话参数协商 表示层,功能:表示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应用层,功能:各种基于网络通信的应用

互连设备:

中继器:物理层 P218 网桥:数据链路层P256 路由器IP:网络层P274(P257)PSTN Modem:物理层(工作层次 教案)

9、OSI模型与TCP/IP模型* TCP/IP模型结构和各层功能 P35~37: 互联网层: 传递IP分组,将整个网络体系结构贯穿在一起的关键层,任务:允许主机将分组发送到任何网络上,并且让这些分组独立的到达目标端; 传输层:TCP/UDP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允许从一台机器发出的字节流正确无误的递交到互联网上的另一台机器上。

OSI与TCP/IP模型的关系 P38~41(教案有很好的总结)相同点:都采用分层的网络设计思想,都是垂直的分层结构。分层的层次和功能大体相似。

OSI: 模型为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先有模型再制定协议。更倾向与面向连接。

优点:更清晰,更容易实现协议替换,通用性强

缺点:只有单一服务方式(没有无连接服务),模型层次相对复杂,协议复杂,难于实现,市场化失败。对于计算机及软件工作方式的忽视。

TCP/ IP: 模型只有四层结构:物理网,网络层(IP), 传输层(TCP/UDP),应用层。TCP/ IP先有协议,协议丰富后出现模型加以 描述和规范

优点:提供两种服务方式给用户选择,分层结构简单

缺点:相对模型结构不清晰,协议替换较为困难,通用性差,难于重新实现某些层 详细看PPT

10、计算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与距离有关的(传播)延迟、位长、封装的开销等有关的计算。UPD(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不可靠的 无连接的协议

第二章

物理层

1、物理层功能* P70:

物理层是构建网络的基础,该层定义了比特作为信号在信道上发送时相关的电气、时序和其他接口,物理信道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其传输性能的不同(吞吐量、延迟和误码率)

2、傅立叶级数与数据传输速率的限制(不要求傅立叶级数公式及推导)P70~73 教案 数据传输速率的限制: 无噪声:奈奎斯特定理:(最大传输速率=2Blog2V,对于二级电平V=2,最大传输速率为2B,B信号带宽)

有噪声 香农公式:CBlog2(1S/N)B为信道带宽;物理意义:当传输带宽和收端信噪比确定以后,信息传输速率不会大于相应的数值

3、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公式(要求公式和计算)* P73

4、传输介质:分类、特点(带宽、距离、应用特点等)* P74

5、电话系统:

结构:(本地回路、交换局、干线)P109~110 本地回路:进入家庭或者公司的模拟双绞线(模拟信号)

交换局:电话呼叫在这里从一条干线接入另一条干线(电路交换技术)干线(中继线):连接交换局的光纤(数字信号)引导性介质(有线介质):铜线、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电力线 非引导性介质(无线介质):地面无线电、卫星、激光

特点:带宽大、距离远、低延迟、传输损耗小

特点:带宽小、距离远或近、延迟高、传输损耗大

干线上的多路复用技术(分类:FDM、TDM、CDM、WDM、SDH等)P104~108, 122~125

6、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原理、特点、对比)* P125~128 电路交换:在源和目的之间保持一条专用通路——面向连接的通信技术(呼叫期、通信期、拆除期)

分组交换:数据与分组的形式传输,不需建立或者拆除连接——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通信技术

7、物理层接口的基本类型及四大特性(教案)基本类型:RS-232C(异步传输)、RJ45(块传输,以太网接口)V.35/G.703接口(同步传输)、光纤Fiber/Optical(块、同步传输)

四大特性:

8、计算类型:与采样、编码有关的波特率、采样速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复用技术有关数据传输速率,与交换技术有关的延迟等。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1、链路层功能:* 对象:直接相连的机器之间P151 功能: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管理P153~157

三种服务:无确认无连接、有确认无连接、有确认面向连接P152

2、成帧技术* 四种技术原理和特点(要求能够进行动手操作)P153~156 字节计数法:

利用头部的一个字段标识该帧中的字符数(若长度字节传输出现错误,以后几乎完全不可能正确提取每个帧,反例)

比特填充的标志比特法 位填充首尾定界法:

首尾以01111110定界,帧体部分若出现5个连续的1,无条件插入0 字符(字节)填充首尾定界法:

帧体中的F和X都需要变换:FXy;XXz

违例编码法: 利用信息bit的码型特性,用非正常码型来进行位置界定 校验和法:

在帧长度固定、帧与帧首尾相接的传输方式中

信元中有一字节为校验和:Checksum:[]=[]+„+[]

3、差错控制

差错检测:

奇偶校验(最后一位为0,表示符合)CRC校验(能够运算)* P163~167 差错纠正:海明码(前向纠错)P158~161、差错控制协议(反馈纠错)差错控制协议:停等协议、滑动窗口协议(原理和效率)* P172~ P189 教案

4、流量控制:

原理:发送方以高于接收方能处理到达帧的速度发送帧,导致接收方被淹没 目的:

停等协议和滑动窗口协议在流量控制上的表现 P157 教案 停等协议:一种简洁的方式来保证可靠性

滑动窗口协议: 回退N协议:

5、链路控制协议:了解HDLC(教案,以HDLC为例的捎带应答、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的实例过程)、PPP(名字、特点、帧类型、)P189~ P192 *

6、协议描述和验证(教案)

能读懂状态转移图 了解有限状态机的作用,7、计算类型:与成帧有关的开销计算,与纠错、检错有关的校验码计算、开销计算(注意概率公式),与差错控制协议有关的开销计算、重传延时、窗口大小、序号范围等

第四章

介质访问子层

1、介质访问子层的功能*

广播式信道 P199 广播信道的分配:静态分配、动态分配 P199~202

2、竞争式协议的原理和特点P202~208

3、竞争协议、无冲突协议、有限竞争协议

竞争协议和无冲突协议的比较(高负载、低负载)P211 有限竞争协议的思想P211

4、桥、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P257~265)

第五章

网络层

1、网络层的功能* P274 网络层关注的是如何将源端数据包一路送到接收方,处理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最底层。

寻址:标识节点,节点定位

路由选择:P279)(1)传播路径信息、形成路径(2)选择路径 拥塞控制:P303 网际互联:P326 穿越多个同构或者异构网络

2、两大阵营和技术路线*P275

虚电路与数据报(原理、对比)P278

3、路由表(RIB):要素(目的、下一站、距离)(教案)

4、路由选择:*寻找各处站点,在本地建立路径的方向

路由选择算法特征P279:

最优化原则P281:

5、路由选择算法:* 分类:静态和动态算法(特点)P280:

扩散算法P284、距离矢量算法P285、链路状态算法P288(原理,要求能够计

算)

6、特殊问题的路由方法(了解就行):广播P293、多点播送P295、移动路由P298

7、拥塞控制

什么是拥塞(P302): 网络流量过于集中到某些节点和链路 信道过载 节点过载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P303、开环方法与闭环方法*P326

拥塞控制方法:漏桶算法„„(名字和控制原理)P314

8、网络互联

网络的不同和互联的需求P327 协议转换(教案)、隧道*P330、协议覆盖P330(教案)分段:透明分段、不透明分段(方法,能计算)*P332 防火墙技术(过滤)P636

9、计算类型:与交换有关的开销、延迟等计算,与路由算法原理有关的开销计算、路由计算,最短路径算法,与拥塞有关的网络容量、开销计算,与互联技术有关的开销计算。

第六章

传输层

1、传输层功能*P382 传输层的最终目标是向他的用户提供高效的、可靠的和成本有效的数据传输服务,它的用户通常是应用层的进程。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传输层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层提供给他的服务。(在源机器和目标机器之间提供可靠的、性价比合理的数据传输功能,并且与当前所使用的物理网络完全独立 端到端的通信 与应用密切相关 与具体网络无关)

服务:屏蔽具体网络细节和不同网络差异,为上层提供与具体网络无关的端到端通信服务。

功能:各种网络的适配,网络通信的分流和复用、多个并发通信的管理、流量控制等。(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增强服务质量,扩大通信容量,将通信子网与上层隔离,在不可靠的网络上提高可靠的服务)

2、传输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比较:

报文的延迟和重复现象* P392(教案):

网络存在着潜在的存贮容量,如果网络使用数据报技术,即网络内部的路由是独立进行的,就存在延迟现象扰乱预期的接收顺序,甚至他的重复数据包都到达目的地,他还没到。

3、寻址:TSAP的设置方案 P393

4、建立连接:序号的禁止区是什么意思?P397 确保在T时间内,不发送序号相同的分组 解决主机崩溃问题 三次握手(为什么要三次)P395~399 *

5、释放连接:非对称释放、对称释放 P400~403

第二篇: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总结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总结

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终于要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得自己在计算机网络这一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刻的体会,对计算机网络也有了更多的兴趣。大家在一起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相互间受到许多启发。特别是每一次实验课,因为实验的要求,老师要求我们提前自行组建好团队,以团队为基础进行试验。这样不仅使我们能够快速的完成实验,而且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不懂的两人可以相互讨论。当实验过程中需要两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时,还可以交换分享实验心得,这样就起到了互补的作用。

我们本学期做的实验基本上全面介绍了搭建网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重要的硬件设备,以及其特点、适用、连接和配置,给出了很多的规划方案,应用实例和配置策略。我们先是认识和熟悉了各种重要的硬件设备,然后了解和安装一些软件,最后就是做一些简单一点的应用实例。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我们认识了局域网中几种网线及其各自特点;学会了用双绞线制作网线;了解制作双绞线需要的工具;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掌握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在做串口实验时,我对串口通信的知识了解的更透彻,这是在刚开始对串口通信知识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编程而造成许多错误之后才得到的结果我们先用超级终端进行数据传送,还比较顺利,接下来我们先后尝试了用VC++和VB来做异步串行通信,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难题。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时候也接触到了不少其他的编程语言例如VB,C#等,这也让我对这些从没有学过的语言有所了解,我想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实验工作都有帮助。

在做Winsock实验时,我认识和了解了socket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winsock编程的基本步骤。实验的刚开始时,我选择了对我来说相对简单一点的vb来做这次实验,但是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winsock控件,所以实验过程中遇到了点麻烦。后来我们又上网搜了相关的知识,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次实验是关于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设置,以及路由器OSPF动态路由配置,做静态路由的设置时,ip route 目的网关 掩码 下一跳,我做的时候还不是特别明白,导致结果一直出不来,经过一步步检查,才查出错误,还比较顺利,但是做到动态路由设置时,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按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做下来,但两台PC机却不同,查了好久都没查出是什么问题,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才是两台测试机互通。在路由器的综合配置实验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我们只要一台路由器引入,但是我们刚开始在三层交换机和两个路由器上都引入了。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删除了已经打入的命令,重新配置了交换机个路由器,完成了实验。

这次实验做的是关于ACL访问控制列表。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ACL。然后在掌握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扩展访问控制列表、基于名称的访问控制列表的用途和配置方法下再去做实验。由于前一周的补课,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实验内容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所以这次实验做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但是在ACL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难题。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先做了禁止pc1机ping pc3机,然后在做禁止pc1访问pc3的时候遇到了问题,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实验。

我对网络互连实验最感兴趣,因为之前想学如何装系统之类的,但一直都没学,这次实验让我了解了实现在运行于桌面上的多台虚拟机之间的切换,通过一个网络共享虚拟机,挂起和恢复虚拟机以及退出虚拟机,了解了域名解析DNS,DHCP。

这次实验是在上次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但是也遇到了一点小的问题。在做服务器DNS的时候,由于上次实验的内容有些忘了,我们试了很多种方法,一点一点回忆,最终才做出来。在做FTP的运用和对服务器建立web站点还是比较顺利的。不仅将上一次的实验回顾又做了一遍,这次实验也做了两三遍,应该达到了实验的要求。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尤其是两位老师费心费力的教我们。由于我们上学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学的不是很好,很多东西都没有掌握,也忘了差不多了,这对我们这学期的实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基于这种情况,陈老师给我们补了好几节课,让我们做实验时减轻了不少负担。

对于这门课,我建议老师多补充一些与实验相关的课上没有的知识,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的意义。而且同学们反映都好,总之这门课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其他的两位老师安排的很好,没有什么意见。

还有就是期末考核的事情。我个人认为,既然是实验课,我们就应该注重的是实验过程,不应该只通过期末考试来考核我们。其实结果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用正确的态度,认真的完成每一次的实验,并且能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这样的话,期末考核我认为应该分成三块,第一就是大家平时上课的出勤率,上课的认真程度;第二就是每次实验过程中大家完成的结果,老师可以根据同学的表现给个分数;第三才是期末考试,通过实际的操作能力给分。这样的话大家平时做实验的时候也就会很认真,而且期末考核的时候也不会造成恐慌。

这学期的实验课,两位老师真的是费心了。不顾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补课,费心费力的教我们,真的是辛苦了。但我想说我们不会让老师失望。实验课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没有止步,我们会把做实验时的认真带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因为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最后再次感谢两位老师!!

第三篇:通信网总结

第一章 通信网概述

1.1 简述通信系统模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答: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六部分。信源:产生各种信息的信息源。变换器: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信道:按传输媒质分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或光电信号约束在某种传输线上传输;无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沿空间传输。反变换器:将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信息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信宿:信息的接收者。噪声源:系统内各种干扰。

1.2 现代通信网是如何定义的?

答: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适应用户呼叫的需要,以用户满意的效果传输网内任意两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

1.3 试述通信网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硬件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构成,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软件由: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1.4 分析通信网络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

答:基本组网结构:

网状网:优点:①各节点之间都有直达线路,可靠性高;②各节点间不需要汇接交换功能,交换费用低;缺点:①各节点间都有线路相连,致使线路多,建设和维护费用大;②通信业务量不大时,线路利用率低。如网中有 N 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 H=1/2*N(N-1)。

Ø 星形网:优点:①线路少,建设和维护费用低;②线路利用率高;缺点:①可靠性低,②中心节点负荷过重会影响传递速度。如网中有 N 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 H=N-1。

Ø 环形网:同样节点数情况下所需线路比网状网少,可靠性比星形网高。如网中有 N 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 H=N。

Ø 总线形网:优点:①节点接入方便②成本低,缺点:①传输时延不稳定②若传输总线损坏,整个网络会瘫痪。

非基本结构:Ø 复合网:吸取了网状网和星形网的优点。Ø 格形网:由网状网退化而成,线路利用率提高,经济性改善,但可靠性降低。Ø 树形网:星形网拓扑结构的扩展。与星形网相比,降低通信线路成本,但网络复杂性增加。Ø 蜂窝网:无线接入网的常用结构。

1.5 试述通信网的质量要求。

答:①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②信息传输的透明性和传输质量的一致性③网络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1.6 什么是三网融合?技术基础是什么?

答: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在高层业务应用上的融合。主要表现为:网络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交叉,应用层上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数字技术、光通信技术、软件技术和 IP 协议是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

第二章 传送与交换

2.1 有线传输媒质包括哪几种?及应用场合。

答:对称电缆(双绞线)市话用户线路,局域网。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天面馈线。光缆:大容量、长距离数字信号传输。均衡器、再生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字中继传输系统。

2.2 无线传输信道有什么特点?从技术角度看,无线通信技术可分哪几类?按功能,无线通信系统分哪几类?

答:特点:(1)频谱资源有限(2)传播环境复杂(3)存在多种干扰(4)网络拓扑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技术角度: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功能角度:信息传输系统:地面微波中继传输系统,卫星传输系统;接入系统:陆地移动通信系统(PLMN),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3 信道复用的原理,及信道复用的各种方法。

答:原理:将一条线路分成多个子信道来传送多路信息,各个子信道彼此正交。主要方法:频分复用 FDM,时分复用 TDM,码分复用 CDM

2.4 时分复用分哪几种方式?各自特点是什么?

答:同步时分复用 STDM 和异步时分复用 ATDM。STDM:固定分配时隙对多个输入设备的信号进行组合。采用固定帧长,存在空闲时隙。ATDM:动态按需分配时隙。无空闲时隙,效率比 STDM 高。

2.5 传输系统包括哪几类设备?作用?

答:传输设备: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于传输媒质上进行传输的信号的设备。传输复用设备:将多路信息进行多路复用和解复用的设备。

2.8 简述用户接入网络的两种方式。

答:多址接入方式:网内不同地址的用户独立地访问公共媒质或公共信道,通过某种方式区分不同的用户,实现用户间通信。动态分配接入方式:通过非竞争信道访问机制(控制接入)或竞争信道访问机制(随机接入)来访问信道。

2.10 比较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 交换异同。

答:电路交换:采用同步时分复用(在物理层上的复用),通信时双方之间需要建立专用的电路(路径)作为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线路,帧长固定。分组交换:将较长的报文信息分成若干短的分组,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在网络层的复用)和存储-转发方法,分组长度可变。ATM 交换:基于异步时分复用技术,属于快速分组交换,ATM 的分组单元长度固定。

2.11 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答:虚电路:需要端到端的连接,仅在连接建立阶段需要目的地址,分组按顺序发送到目的地址,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由通信子网负责。适合长时间的数据交换。数据报:不需要端到端连接,每个分组都有目的地地址,分组可能不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地,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由主机负责。适合军事通信、广播通信。

2.12 说明逻辑信道和虚电路的区别。

答:逻辑信道是 DTE 和 DCE 之间的一个局部实体,它始终存在,可以分配给一条或多条虚电路,或者空闲。虚电路是由多个不同链路的逻辑信道连接起来的,是连接两个 DTE 的通路,DTE 之间通信结束后,虚电路随之拆除,而逻辑信道永远存在。

2.13 给出接入网定义,列举三种接入网技术。

答:接入网是指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实施网络,有时也称用户网。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光纤到户(FTTH),卫星通信。

第三章 网络体系结构

3.1 现代通信网为什么要采用分层体系结构

答:现代通信网结构复杂,要实现不同网络、不同制造商设备在不同层次上的互联,就需要整个通信网必须有一个体系结构,使得在这种体系结构下的设备,只要在某一共同的层次上遵守相同的通信协议,就可以实现该层次上的互联互通。

3.2 画出 OSI 参考模型,并简述各层主要作用。

答:(1)应用层:用户接口、应用程序(2)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压缩和加密(3)会话层:会话的建立和结束(4)传输层:端到端控制

(5)网络层:路由,寻址(6)数据链路层:保证无差错的数据链路(7)物理层:传输比特流

3.3 比较 TCP/IP 体系结构与 OSI 参考模型之间的异同。

答:相同之处:

1、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

2、协议栈中协议彼此相互独立;

3、根据网络不同的功能对网络分层;不同之处:

1、OSI 参考模型明确了服务,接口和协议3个概念;

2、OSI 参考模型是在协议发明之前就产生的,而 TCP/IP 模型是在协议后出现的,TCP/IP 模型只是这些己有协议的一个描述而己;

3、层次的数目不同(OSI参考模型有7层,TCP/IP 模型只有4层,它们都有网络层丶传输层和应用但其它的层不同)

3.4 简述 TCP/IP 体系结构及各层功能

答:TCP/IP 体系模型是计算机网络的事实标准,整合了 OSI 模型的高三层功能。(1)网络接口层:TCP/IP 的最底层,提供数据的传送方法,将 IP 地址映射为网络使用的物理地址。(2)互联网层:负责将数据报送到目的主机。(3)传输层:负责应用进程间的端-端通信。(4)应用层:TCP/IP 协议族的最高层,规定应用程序怎样使用互联网。

3.5 试举例说明为什么一个传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

答:TCP 连接通过三次握手来保证连接的正确建立,同步双方的序列号和确认号,并交换 TCP 窗口大小信息。以下步骤概述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计算机联系服务器计算机的过程:,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 SYN 置位的 TCP 报文,其中包含连接的初始序列号 x 和一个窗口大小(表示客户端上用来存储从服务器发送来的传入段的缓冲区的大小)②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 SYN 报文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 SYN 和 ACK都置位的 TCP 报文,其中包含它选择的初始序列号 y、对客户端的序列号的确认x+1 和一个窗口大小(表示服务器上用来存储从客户端发送来的传入段的缓冲区的大小)③ 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端返回的 SYN+ACK 报文后,向服务器端返回一个确认号 y+1 和序号 x+1 的 ACK 报文,一个标准的 TCP 连接完成。TCP 使用类似的握手过程来结束连接。这可确保两个主机均能完成传输并确保所有的数据均得以接收。

3.6 文件传送协议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答:FTP 协议需要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两条 TCP 连接,一条是控制连接,用于传送各种 FTP 命令,一条是数据连接,用于文件传送。服务器端根据客户端传递过来的 FTP 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3.7 分组话音、文件传送、远程登录,选择哪种 TCP/IP 传输协议(TCP 或 UDP)较为合适?答:分别用 UDP、TCP、TCP。

第 6 章 电话通信网

6.1 什么是长途网?画图说明我国二级长途网的网络结构。

答:由多个长途编号区的本地网所构成通信网,可称为通信网。图见书图 6.7。

6.2 长途网中各级交换中心的职能和设置原则是什么?

答:长途两级网将国内长途交换中心分为两个等级,省级(直辖市)交换中心,用 DC1 表示,和地(市)交换中心,用 DC2 表示。职能:DC1 主要是汇接所在省的省际长途来话、去话业务,以及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DC2 的主要是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设置原则:ü 直辖市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均设为 DC1(含 DC2功能)ü 省会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均设为 DC1(含 DC2 功能)设三个及三个以上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两个 DC1 和若干个 DC2.ü 地(市)本地网设长途交换中心时,所有的长途交换中心均为 DC2.6.3 什么是本地网?画出分区双汇接网络结构示意图,并指出采用分区双汇接结构的原因。

答:本地网指在同一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由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及居间中继线、接入电路和话机终端等组成的电话网。

图见书图 6.4.分区双汇接结构比分区单汇接的可靠性高,当网络规模大、局所数目多时比较适用。

6.4 试说明国际网的网络结构。

答:国际电话网是由各国(或地区)的国际交换中心(ISC)和若干国际转接中心(ITC)组成的。国际电话网通过国际转接中心 ITC1、ITC2 和国际交换中心ISC 将各国长途电话网进行互连,构成三级国际长途电话网。各 ITC1 之间以网状网互连,ITC1 与所属的 ITC2、ITC2 与 ISC 以星形方式连接。

6.5 什么是路由?基干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和最终路由各有什么特点?

答:对于不属于同一交换中心的两个用户,当用户有呼叫请求时,在交换中心之间要为其建立起一条传送信息的通道,这就是路由。基干路由:构成网络基干结构的路由,呼损率小于等于 1%,基干路由上的话务量不允许溢出到其他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呼损率小于等于 1%,话务量不允许溢出到其他路由。高效直达路由:没有呼损指标要求,话务量允许溢出至规定的迂回路由上。最终路由: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间可以选择的最后一种路由。

6.6 路由选择结构和路由选择计划各有哪几种类型?答:路由选择结构分有级和无极两种结构;路由选择计划分固定选路计划和动态选路计划两种,其中动态选路又包括时间相关选路、状态相关选路和事件相关选路。

6.7 路由选择的主要规则有哪些?

答:确保传输质量和信令信息的可靠传输;有明确的规律性,确保路由选择中不会出现死循环;一个呼叫连接中串接的段数应尽量少;能够在低等级网络中疏通的话务应尽量在低等级中疏通。

6.8 A 到 B,C 到 D 应如何选择路由?答:A 到 B:A-E-BC 到 D:首选 C-D,其次 C-E-D 或 C-F-D,最后 C-E-F-D

6.9 请说明我国 GSM 移动网网络结构

答:我国 GSM 话务网目前采用汇接制,大多数省份或直辖市采用三级网的网络结构,即移动业务本地网、省内网和全国网。各省设置一对

TMSC1,各 TMSC1之间网状连接,构成全国网;各省设置一对或多对 TMSC2,TMSC2 之间网状网连接,并与其归属的 TMSC1 连接,构成省内网;每个移动业务本地网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移动端局(MSC),并设立一个或多个 HLR,MSC 与所属的 TMSC1 和TMSC2 之间为星形连接。

6.10 画图说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IMT2000 的构成。答:见书图 6.20

第七章 数据网

7.1 试述组成分组交换网的设备及其功能。

答:分组交换网由分组交换机、连接这些交换设备的链路、远程集中器(含分组远程集中器(含分组拆装设备)负责非分组型终端的集中接入和将数据打包成分组数据、或将分组数据恢复成非分组终端能够识别的数据;网络管理中心负责对分组网络进行管理功能。

7.2 简述 DDN 网的组成并给出 DDN 网的结构

答:一个 DDN 主要由本地传输系统、交叉连接和复用系统、局间传输及同步时钟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组成。DDN 网的结构见书图 7.6。

7.3 简述帧中继网的定义、功能及特点。

答:帧中继是在用户-网络接口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其中的用户信息以帧为单位进行传输,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帧中继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帧中继的特点:有按需分配带宽,网络资源利用率高,采用虚电路技术,不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兼容多种协议,支持多种数据用户。

7.4 简述 ATM 网的定义、分类及主要接口。

答:采用 ATM 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可以分为共用 ATM 网、专用 ATM 网和 ATM 接入网;主要接口有 UNI、NNI、B-ICI、DXI、FUNI五种。

7.5 简述局域网的几种访问控制方式及特点。

答:局域网常见的访问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CSMA/CD)、令牌环、令牌总线。CSMA/CD 原理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在网络负载增大时,发送时间增长,发送效率急剧下降。令牌环适用于环形拓扑结构的局域网,能够提供优先权服务,实时性高,缺点是控制电路复杂,令牌容易丢失;令牌总线主要用于总线形或树形网络结构中,优点是各工作站对媒质的共享权力是均等的,可以设置优先级,也可不设;吞吐能力好,缺点是控制电路复杂,轻负载时,线路传输效率低。

第八章 IP 网

8.1 简述 IPv4 的地址划分方法及 IPv4 的缺点。

答:IPv4 使用 32 位地址,分为 A、B、C、D、E 五类。32 为地址分为两部分,前面的部分代表网络地址,后面的部分代表局域网地址。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 IP地址段:127.X.X.X 给本机地址使用;224.X.X.X 为多播地址段;255.255.255.255 为通用的广播地址;

10.X.X.X、172.16.X.X 和 192.168.X.X 供本地网使用。缺点:① 地址空间有限;② 路由表随网络规模的增大而增长,造成选路困难;

③ 地址分配与配置复杂,不支持真正的即插即用;④ 支持的服务类型有限;⑤IPv4 的可变长选项字段可提供额外的特殊功能,但会影响路由器

性能使得它们很少采用;⑥ 安全性差。

8.2 简述 IPv6 与 IPv4 相比的优点。

答:报头简化、扩展灵活;地质结构层次化;即插即用的连网方式;在网络层实现认证与加密;满足多种服务质量要求;更好地支持移动通信。

8.3 IPv4 向 IPv6 过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分别用什么技术?

答:IPv4 向 IPv6 过渡,需要解决两种场合下的通信问题:一是被现有 IPv4 路由体系相隔的局部 IPv6 网络之间如何通信;二是如何使新配置的局部 IPv6 网络能够无缝地访问现有 IPv4 资源。对于第一类问题,可以使用隧道技术或双协议栈技术解决;对于第二类问题,可以使用双协议栈技术或地址翻译与报头转换技术。

8.4 给出 IP 电话网基本模型。

答:IP 电话网主要包括 IP 电话网关、IP 承载网、IP 电话网管理层面及电路交换网接入几个部分。IP 电话网的基本模型见书图 8.14

8.5 IP 电话网与 PSTN 相比有哪些优点?

答:(1)节省带宽。PSTN 使用电路交换,消耗的带宽为 64Kkbps,而 IP 电话只需 6~8Kkbps(甚至低于 2.4Kkbps),从而节省了带宽,降低了成本。(2)通话费用低。成本的降低,使通话费用随之下降,尤其是长距离通信。(3)可以方便地集成智能。IP 电话网继承了计算机网的智能模块,可以灵活地控制信令和连接,有利于各种增值业务的开发。(4)开放的体系结构。IP 电话的协议体系是开放式的,有利于各个厂商产品的标准化和互相连通。(5)多媒体业务的集成。IP 电话网络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为将来全面提供多媒体业务打下了基础。

第九章 通信网规划

9.1 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定性预测分析的方法?

答:也称直观预测法。适用下面两种情况:ü 对缺乏历史资料的业务进行预测;ü 着重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方向和重大转折点进行预测;

9.2 常见的时间序列预测技术有哪些?试分析它们的具体应用场合。

答:主要有:时间序列外推预测法,包含线性模型、指数和幂函数模型,线性模型常用于电话用户的发展预测,指数模型通常适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及新业务发展初期业务量的预测;幂函数适用于长途电话业务量的预测。成长曲线预测法,包含 Gompertz 模型和 Logistic 模型,适合呈现从萌芽期、起步期、快速增长期到饱和期的 S 型增长趋势的业务类型,例如某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的预测。

9.3 试述成长曲线的预测方法通常应用的场合。答:成长曲线预测法,包含 Gompertz 模型和 Logistic 模型,适合呈现从萌芽期、起步期、快速增长期到饱和期的 S 型增长趋势的业务类型,例如某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的预测。

9.4 试述线性回归预测中,统计检验方法的作用。

答:根据观测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并不一定是合理的,需要用统计学中模型检验方法检验模型的可用性和可信性。

第十章 支撑网

10.1 支撑网的作用是什么?主要由哪些网络构成?

答:支撑网是为保证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通信网功能,提高整个通信网的服务质量而形成的专门网。包括 No.7 信令网、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

10.2No.7 信令系统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答:信令传递速度快;信令容量大;灵活性大;安全可靠性好;使用范围广;具有提供网络集中服务的功能;

10.3 简述 No.7 信令系统的功能级结构、各部分构成。

答:采用四级功能结构:第一级(MTP-1)是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级;第二级(MTP-2)是信令链路功能级;第三级(MTP-3)是信令网功能,由信令消息处理和信令网管理两部分组成;第四级(UP)由不同的用户部分组成;

10.4 简述我国 No.7 信令网的基本结构和各级连接方式。

答:我国 No.7 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第一级是信令网的最高级,称为高级信令转接点 HSTP;第二级是低级信令转接点 LSTP;第三级为信令点 SP。第一级 HSTP 采用 AB平面连接方式,是网状连接方式的简化形式;第二级LSTP 到 LSTP 和未采用二级信令网的中心城市本地网中的第三级 SP 到 LSTP 间的连接方式采用分区固定连接方式;大、中城市两级本地信令网的 SP 到 LSTP可采用按信令业务量大小连接的分区自由连接方式,也可采用分区固定连接方式。

10.5 给出我国数字同步网的等级结构,各级主要采用哪些同步措施。

答:我国的网同步方式是分布式的、多个基准时钟控制的全同步网(见书图10.13)第一级是基准时钟,由铯原子钟或 GPS 配铷钟组成;第二级为有保持功能的高稳定时钟,分A、B类;第三级时钟是具有保持功能的高稳定度晶体时钟。

电话网的质量要求:失效率(λ)修复率(µ)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TBF=1/λ;平均修复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MTTR)MTTR=1/µ

系统有效度(A)A= MTBF /(MTBF+MTTR);系统不可利用度(U)U =1-A =MTTR/(MTBF+MTTR)

呼损率:用户数大于信道数时,会发生多用户同时要求通话而部分用户不能通话的情况,即损失话务占流入话务量的比率。

接续时延或拨号时延:拨号后时延是指用户拨完最后一位被叫号码至获得网路响应的时间,包括用户收到网路响应如听回铃音,忙音、录音通

知、和终端提示音等

 响度:话音音量;清晰度:话音可懂度;逼真度:话音音色

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通信技术数字化;通信网络宽带化;通信业务综合化;网络互通融合化;网络管理智能化;通信服务个人化

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

NGN不是一个通信标准,而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类似于生活中的“小康”概念。

NGN的基本特征: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包括实时、流、非实时和多媒体业务);

NGN的特点:具有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接口与传统网络互通;具有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识体系,并能将其解析为IP地址以用于IP网络路由;同一业务具有统一的业务特性;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业务功能独立于底层传送技术;适应所有管理要求,如应急通信、安全性和私密性等要求。

NGN九大支撑技术:IPv6;光纤高速传输技术;光交换与智能光网;宽带接入;城域网;软交换;3G和3G移动通信系统;IP终端;网络安全技术

FDM的基本原理:把一条公共信道上可用的传输频段分割成多个较窄的子频段,每一个子窄带频段作为一个独立的信道传输一路信号2.把各路信号分别调制到不同的频率上,各自占有不同的子频带,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送入线路传输。3.在线路的输出端用滤波器分路,再进行解调,恢复各路信号。FDM的主要优点:实现容易、技术成熟、能较充分地应用信道带宽。缺点:由于保护频带占用了一定的信道带宽,因而大大降低了效率;信道的非线性失真改变了信道的实际频率特性,易造成串音和互调噪声干扰;所需设备随信号路数的增加而增多,不宜小型化;FDM不提供差错控制技术,不便于性能检测。FDM适合传送模拟信号。

TDM基本原理:1.复用信道的通信时间被划分成一定长度的一个个帧,每一帧的时间又被划分成更小的n个时隙。2.以某种方式把各路信号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时隙上,按时隙区分信号,然后将多路信号组合起来进行传输,但每一路信号的频带是相同的。3.在接收端,可用时分多路复用器把各路信号分开,但要求接收端的时分多路复用器与发送端的时分多路复用器保持同步,以便正确区分并接收各路信号。

TDM的优点:不存在保护频带,信道传输效率高;信道占用频带窄,容量大。缺点:通信双方必须保持时隙时钟同步,以确保接收端能够正确地接

收各路信息。

CDM基本原理:在码域上多路信号调制在不同的码型上进行复用。每个信道分配不同的基本地址码序列,使得不同信道分得的码序列彼此正交,接

收机只要对其欲接收的信号的地址码进行相关检测,即可获得信号。

CDM特点:占用相同的频带;占用相同的时间;不同的、正交的地址码,信道在码域上正交。

FDMA基本原理:1.FDMA以传输信号的载频频率的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2.不同移动用户的发射信号之间的正交性是通过频域中的带通

滤波器获得的,是窄带的,不适用于具有各种传输速率的多媒体通信。3.FDMA的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信道运行于完全不同的频带。

TDMA基本原理:1.以传输信号存在的时间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2.时隙的分配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动态的。3.时隙是固定的,称

为同步TDMA(STDMA:Synchronous TDMA),STDMA可以是宽带的,也可以是窄带的;4.时隙是动态的,称为异步TDMA。

CDMA基本原理:1.CDMA以传输信号的码型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2.CDMA是一种扩频技术,本质上,扩频为每个用户信号标记了唯一的目的地址。实际产生的宽带扩频函数并没有真正正交,因此,存在各用户间的相互干扰——多址干扰。

交换方式的分类: 按交换的信号类型分:电子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和ATM交换,光交换。按交换的信号带宽分:窄带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宽带交换: 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按局内处理信号的方式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UDP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只提供在IP的范围外的两种额外服务:解复用和数据差错检查;2.每个UDP报文不仅发送用户数据,还传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协议端口号;3.不提供报文到达确认、排序以及流量控制等功能;4.可靠性由使用UDP的应用程序来解决。

UDP传输特点:1.UDP是一个无连接协议;2.UDP信息包的标题只有8个字节,相对于TCP的20个字节信息包的额外开销很小;3.UDP不做错误校

正,只是简单地把损坏的消息段扔掉;4.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但不保证可靠交付;5.UDP是面向报文的,报文大小由应用程序决定。TCP的可靠数据传输特征:面向数据流;虚电路连接;有缓冲的传输;无结构的数据流;全双工连接。

帧中继与X.25的主要差别: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中间节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在第二层而不是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换,省掉了一个层的处理;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差错控制;可见,帧中继可以节省X.25的许多开销。帧中继特点:帧中继减少了用户与网络之间接口的协议功能以及网络内部的处理需求,从而降低了延迟,提高了吞吐率;帧中继的流控及差控由

高端进行;用户数据从源到目的地,高层产生的响应在帧中捎回;帧中继吞吐率可比X.25提高一个数量级,访问速度可达2Mbps;

固定电话网的三级结构:本地网;长途网;国际长途交换中心。

智能网组成:业务交换点;业务控制点;业务数据点;智能外设;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生成环境

分组交换网原理:分组交换:结合线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将信息分成较小的分组进行存储、转发,动态分配线路的带宽。分组交换优点:出

错少,线路利用率高;分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方式;X.25协议是常见公共数据网协议;公共数据网一般也称为X.25网络.数据网的构成:硬件构成:包括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数据网的骨干网:一般采用网状结构或格形网结构;数据网的本地网:一般采用星型网等结构。数据网的分类:按不同角度的数据网分类(1)按照传输技术分类ü

网:每个数据站的收发信机共享同一个传输媒质(2)按照传输距离分类:ü

网:传输距离一般在50~100公里之内,以光纤为通信媒体ü

DDN网的结构:DDN网可分为核心层、接入层、用户接口层 ü的转接。ü交换网:由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ü广播城域局域网:传输距离一般在几公里以内,速率在10Mb/s以上。ü广域网:一种跨地区的数据通信网络,通常包含一个国家或地区。核心层以2Mb/s电路构成骨干节点核心,执行网络业务的转接功能,包括帧中继业务接入层为DDN各类业务提供子速率复用和交叉连接,主要有帧中继业务、用户接入业务和本地帧中继业务,以及压缩语音/G3传真用户入网。ü用户接口层为用户入网提供适配和转接功能,如小容量时分复用设备等。

ATM特点:ATM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传送信息;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ATM的综合能力;灵活的动态带宽分配与连接管理能力;对已有技术的兼容性 DDN的特点:ü传输速率高ü协议简单ü全透明传输ü灵活的连接方式ü电路可靠性高ü传输质量高、网络时延小ü网络运行管理简便 帧中继网定义及特点:帧中继是在传统分组交换技术和光纤传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速分组交换技术;提供面向连接的、将数据从甲地传递到乙地的、廉价的公共网;帧中继可看成是一条虚拟的租用线,用户租用一条两点间的永久虚电路,也可租用连接多个场地的永久虚电路;用户租用一条线路,可整天以最大速率传送数据;取消了网内逐段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而将其移到端系统中进行帧中继的帧信息长度远比X.25分组长度要长,最大帧长度可达1600字节/帧

帧中继的优点:ü按需分配带宽,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网络费用低廉。ü采用虚电路技术,适用于突发性业务的使用。ü不采用存储转发技

帧中术,时延小、传输速率高、数据吞吐量大。ü兼容X.25、SNA、DECNET、TCP/IP等多种网络协议,可为各种网络提供快速、稳定的连接。ü

继业务支持多种数据用户,如局域网互联,可应用于银行、证券等

局域网特点: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一般有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网状等五种结构;局域网的传输媒质:双绞线、同轴电缆等;ü

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对等网络:网络中各主机地位平等,没有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是最简单的一种无线局域网络结构。

基础网络结构:在基础网络结构中,无线中继站把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连接起来,并允许用户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以分为网桥连接型、基站接

入型、HUB接入型、无中心结构四种。

网络子系统(NSS)-归属位置寄存器(HLR):1.HLR是一种用户的信息数据库,存储着本地区的所有用户的静态参数;2.HLR可以是物理性的也可

以是虚拟的,虚拟的HLR是指几个MSC公用一个物理HLR,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区域。

网络子系统(NSS)-访问位置寄存器(VLR):1.这是一种动态用户的位置信息数据库;2.存储那些临时在本移动交换中心作用范围内活动的用户

信息,如用户号码、所处位置区域信息等;3.VLR存储的数据也随该用户做跟踪修正。

3G技术的三种主要协议: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种。WCDMA核心网基于GSM的MAP网络,CDMA2000核心网基于窄带CDMA的ANSI-41网络。

TD-SCDMA基于GSM的MAP网络。核心网的演进趋势: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IP包长:üIP包由首部和实际的数据部分组成;ü数据部分最长可为65515字节

IPv6协议:ü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ü提供更多的服务:端到端IP连接、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隧道技术:ü将IPv6的分组封装到IPv4的分组中,封装后的IPv4分组将通过IPv4的路由体系传输,到达站点后再恢复出IPv6分组。

双协议栈:ü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内部让IPv4和IPv6协议栈同时存在;ü

地址翻译与报头转换技术:ü通过NAT技术实现IPv4和IPv6的相互转换。

路由器的组成要素:ü输入端口ü输出端口ü交换开关ü

ü

IP电话相关协议:ü路由处理器 UDP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对语音数据的封装。TCP/IP协议在IP电话实现中的作用:üARP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对电话的寻址功能。üIP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对电话信令和语音数据的传输。ICMP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对电话信令的封装。ü主要有H.323和SIP协议;ü我国的IP电话网中大都采用H.323协议,它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IP电话协议。根据数据包使用的协议选择相应的协议栈进行处理; 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令牌环、令牌总线;局域网协议标准:IEEE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主要为IEEE802 系列

IP电话网络模型中各部分主要功能:IP承载网络:用于传送IP电话的承载网,它可以是公网,也可以是专网。IP电话网关:完成对来自PSTN的语音业务流的编解码功能,并将压缩编码后的语音业务流打成包,通过IP承载网传给目的网关。网守:网守是一个可选组件,其功能是向H.323节点提供呼叫控制服务。IP电话网络的管理层面:主要由网守和用户数据库、结算系统组成,负责用户的接入认证、地址解析、计费和结算等工作。传统电路交换网的接入部分:包括电话网、ISDN和数字移动通信网,它们构成了IP电话的主要接入部分。

IP电话网与PSTN的比较:相同:均采用分级网络结构。我国的IP电话网为三级结构:顶级网守、一级网守和二级网守。

不同:IP电话网的编号和寻址方式与传统电话网差别很大,由于IP电话网是一个面向无连接的网络,还要考虑和PSTN之间的互连问题。

IP电话网中使用的信令种类比传统电话网复杂。其外部信令用于IP网与PSTN的互通;内部信令用于IP网络内部的连接控制和呼叫处理。

通信网规划的概念:定义:为了满足预期的需求和提供可以接受的服务等级,在恰当的地方、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费用提供恰当的设备。

通信网规划功能:通信规划就是要在时间、空间、目标、步骤、设备和费用等六个方面,对未来做出一个合理的安排的估计。

通信网规划的分类-CCITT的分类:战略规划:给出网络要遵循的基本结构准则;实施规划:给出实现投资目的的特定途径;发展规划:处理那些为适应目标所需要的装备的数量问题;技术规划:处理那些为了保证按所需要的服务质量满意的运行而采用的选择和安装设备方法。它对整个网络都是通用的,并保证未来网络的灵活性和兼容性。

通信网规划的分类-其他分类:按规划的不同时间跨度分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近期规划。ü按规划的范围分为通信网与业务总体规划、分类或分项的网络与业务规划、单种业务网或专业网规划等。ü按业务种类分为城域网规划、电话网规划、移动网规划、数据网规划、智能网规划等。ü按规划的方法和所使用指标分为定量规划和定性规划,定量规划与定性规划应相互结合,不应有所偏废。

用户预测和业务量预测主要方法:直观预测法常用的直观预测法;专家会议法;特尔裴(Delphi)法;综合判断法;ü时间序列预测法;相关分析预测法 直观预测法适用于:对缺乏历史资料的业务进行预测,如预测新业务的发展趋势;着重对事物发展的趋势、方向和重大转折点进行预测,如预测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专家会议法:请一批专家或熟悉情况的人员开会讨论,确定预测值;这种方法适合于规模较大和比较复杂的预测课题,特别是战略级决策。

特尔裴法一种专家会议法的改进方法;主要方式是信件往来; 再将他们的意见经过综合、整理、归纳,并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综合加权系数预测法基本原理:对于与几种社会经济因素有关的通信业务量,每次假定只有一种自变量(因素)发生变化而其他自变量不变; 如

此分别地、逐个地独立进行只有一个自变量的相关分析计算,然后对每一种计算结果进行加权综合,求得综合的加权结果。

信令的定义:信令是在电话机或其他终端与交换局、交换局与交换局、交换局与各种业务控制点及交换局与操作维护中心等之间,为了建立呼叫

连接及各种控制而传送的专门信息,是控制交换机动作的操作命令。

信令的分类:按信令工作区域分: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按传送信道分: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按功能:管理信令、线路信令和路由信令 No.7信令系统的特点:七号信令系统将信令与语音通路分开,采用高速数据链;路传送信令,具有如下特点:信令传递速度快;信令容量大;灵活性

大;安全可靠性好;ü适用范围广;ü具有提供网络集中服务的功能.No.7信令属于局间的公共信道信令

No.7信令网的组成: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信令点:SP是处理控制消息的节点,它可以是各种交换局和各种服务中心。信令转接点:通常把能将

信令消息从一条信令链路转发到另一条信令链路的信令节点称为STP。信令链路:在两个SP之间传输信令消息的链路称为信令链路。

同步网的同步方式:准同步方式又叫独立时钟法;各个数字设备节点设立互相独立、标称速率相同的高稳定度时钟;没有时钟间控制问题,网络简单、灵活;对时钟性能要求较高,费用昂贵;同步方式:分主从同步方式和互同步方式;主从同步方式:所有节点都以一个规定的主节点时钟作为基准;分为:ü直接主从同步方式;ü等级主从同步方式;互同步方式:网中没有特定的主节点和时钟基准,网中每一个节点的本地时钟受外来数字链路定时信号共同加权控制;

我国同步网的时钟等级:第一级是基准时钟,由铯原子钟或GPS配铷钟组成。第二级为有保持功能的高稳定时钟(受控铷钟和高稳定度

晶体钟),分为A类和B类。第三级时钟是具有保持功能的高稳定度晶体时钟,设置在各省内汇接局(Tm)和端局,第四级时钟是一般晶体时钟,通过同步链路与第三级时钟同步,设置在远端模块、数字终端设备和数字用户交换设备当中。

多址接入技术:网内不同地址的用户通过独立地访问一公共媒质或公共信道接入到网络,并通过某种方式区分不同的用户,以实现用户间的通信 电路交换:在两个用户之间建立一条临时的但专用的电路作为这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线路。即暂时连接、独占一条路径并保持到连接释放为止。电路交换是一种电路连接为目的、实时的交换方式。其通信过程为电路建立、消息传送、电路释放。主要优点:消息传输时延小,为实时通信;对数据消息的格式和编码类型没有限制,只要通信双方类型一致即可,交换机处理开销小,传输效率较高,硬件实现较容易。主要缺点:信道利用率低;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存在呼损;不同类型的用户终端之间不能相互通信;通信双方必须同时处于激活可用状态,方可完成通信。

报文交换: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和存储-转发方式,交换的逻辑单位是报文。主要优点:线路利用率高;无需事先呼通对方就可通信,没有呼损;可进行速率和码型的转换,实现不同类型终端间的通信;不需要收发两端同时处于激活状态;可实现一点多址传输;可建立报文优先级别;主要缺点:非实时性;设备要求高

分组交换:主要优点:具有不同速率、不同格式、不同码型、不同的同步方式和不同的通信控制规程的不同类型数据终端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信道利用率高;信息的传输时延小,且变化范围不大,能够较好地满足交互式实时通信的要求;可靠性高;按数据流量多少计费,比较合理主要缺点:为了保证分组能够正确传输,需要加地址和控制信息--分组头,这增大了开销,从而降低了传输效率;分组交换技术复杂,且要求交换机有较高的处理能力。

虚电路:经呼叫后,需在两个数据终端之间为整个消息的传送建立一条逻辑连接电路,称之为虚电路特点虚呼叫建立过程;每个分组不需要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地址,仅需要一个虚电路号码的标志;在一条实际的链路上可以存在多条虚电路;可以进行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一个节点出现故障,通过该节点的虚电路均会失效。

数据报:自带寻址信息的独立处理的分组称为数据报特点无呼叫建立过程;每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传输效率高,时延小,保密性好;在目的地,根据分组的序号重新排序,组成原来的报文;可靠性高

第四篇:《计算机通信网》实验考核要求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考核要求

实验一远程登录(Telnet)

一、实验目的了解远程登录的意义,掌握一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所用系统中提供Telnet服务的软件是使用方法。

2.通过Telnet访问其他网上资源。

实验二文件传输(FTP)

一、实验目的学习掌握实现FTP的常用方法,掌握一种FTP下载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使用FTP的几种方法

(1)FTP命令行;

(2)浏览器方式;

(3)FTP适用软件。

2.通过 FTP下载软件下载(NetAnts或FlashGet)

实验三电子邮件(E-mail)

一、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浏览器中负责函件服务的软件。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管理电子邮件

(1)设置Outlook Express;

(2)创建和发送电子邮件;

(3)接收和阅读电子邮件。

2.申请自己的电子信箱。

实验四WWW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WWW浏览器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练习设置IE浏览器;

2.浏览Web页;

3.保存站点信息——站点地址存入“收藏夹”。

第五篇:200501自考计算机通信网试题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通信网试题

课程代码:0237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计算机通信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计算机与_____________的结合。

2.计算机通信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资源共享、提供系统可靠性、分布式处理、实时集中控制与管理、节省设备开销和提供扩展性。

3.一个排队模型是由顾客到达、排队机构、_____________和顾客离去四个部分组成的。4.在计算机通信网中,为实现网络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约定或标准称为_____________。5.在OSI模型中,网络层协议最主要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6.总线型局域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是_____________。7.一个Internet地址是由网络地址和_____________组成的。8.在连接建立机制上,TCP提供了_____________的方法。9.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通信线路光纤化和_____________。

10.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性威胁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网络本身的安全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是()的计算机通信网。A.面向终端

B.面向通信子网 D.面向主机 B.城域网 D.校园网 B.环型 D.格状 B.帧 D.报文 C.体系结构标准化 A.广域网 C.局域网 A.总线 C.星型 A.比特流 C.分组

2.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不包括下列类型中的()网络。

3.分布式计算机通信网是()网。

4.在OSI七层模型中,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

5.请求原语的意义是()。

A.把一个实体的服务请求加以确认并告诉它 B.一个实体愿意响应某一事件 C.把关于某一事件的信息告诉某一实体 D.一个实体希望得到服务

6.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根据用途和速率分类的局域网种类为()。A.常规局域网

B.高速局域网

D.数字化专用小交换机 C.中低速局域网

7.下列拓扑结构中,适用于终端集中环境的是()拓扑结构。A.环型

B.星型 C.总线型

D.树型 8.FDDI网的环路长度可达()。A.50公里

B.100公里 C.200公里

D.400公里 9.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间连接器的是()。

A.网关

B.路由器 C.网桥

D.网卡 10.在下列选项中,()支持面向连接服务。

A.LLC1

B.LLC2 C.LLC3

D.LLC4 11.在下列选项中,能提供FTP的Internet资源是()。A.匿名服务器

B.电子图书馆 C.新闻服务器

D.计算机信息资源 12.在下列选项中,不是IP协议的主要功能的是()。A.无连接数据传输

B.面向连接数据传输 C.差错控制

D.数据报路由选择 13.对于一个物理网络,数据的最大传输单元是由()决定的。

A.硬件

B.软件 C.网管

D.协议 14.ICMP协议不报告()问题。A.信宿不可达

B.报文数据差错 C.超时

D.参数出错

1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分组交换在计算机通信网的应用方式的是()。A.分组交换作为计算机通信网的交换方式 B.通过IP实现局域网和分组交换网的互连 C.通过逐跳法实现局域网和分组交换网的互连 D.利用分组交换网进行广域网互连

16.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业务。A.数据

B.语音 C.视频

D.综合多媒体 17.在下列选项中,()不是ISDN的基本特性。A.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B.综合的业务 C.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

D.点到点的数字连接 18.一种当运行环境满足某种特定条件时执行其它特殊功能程序的恶性程序是(A.计算机病毒

B.计算机蠕虫 C.特洛伊木马

D.逻辑炸弹。)19.在下列选项中,()不是网络管理的内容。A.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

B.对各种被访问资源进行统一编址,利于访问 C.网络使用计费

D.网络设有检测系统、差错和故障的报告、故障定位和恢复系统 20.在下列选项中,()不是排队系统的基本参数。A.顾客到达率

B.服务员数目 D.队列长度 C.服务员服务速率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写出图1所示无向图的点集、边集和边的权值。

2.对计算机通信网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试说明(N)协议和(N)服务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4.简述流量控制的目的和主要功能。5.简述路由器的基本功能。6.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四、画图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画出服务原语的时间表示。

2.画出局域网参考模型,并说明各层的主要功能。3.试画出在TCP/IP模型中,两台主机通信的分层模型。4.画出用户设备接入帧中继网络的用户-网络接口示意图。

五、计算题(共20分)1.(7分)用K方法求图2所示连通图G的最短路径连接图(即最小支撑树),并求其最短路径长度。2.(7分)节点图如图3所示,链路旁边的数字代表链路的长度。根据算法A计算以节点1为根的最短通路。请根据计算步骤给出下列变化情况:(1)节点集合的变化;(2)节点1到各节点距离变化。

3.(6分)一个报头为20字节,数据区长为1500字节的IP数据报传递到一个允许最大数据区长度为600字节的网络段,请计算经过分段处理后各分段的报头长度和数据区长度。

下载2018计算机通信网复习总结(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计算机通信网复习总结(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复习总结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采用的进制是二进制。 2. 微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pu(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3. 内存比外存存取速度快,但断电后内存中的信息会丢......

    计算机应用复习总结

    08年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总结1 2008-9-26 13:48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1.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2.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3.信息和数......

    通信网期末考试总结2

    C1 1通信网类型的划分 通信网是在用户之间提供通信功能的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基础设施。通信网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虚拟专用网;根据子网的功能可以分为业务网、传送网和支撑......

    通信网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经过对《通信网规划与实务》一学期的学习,不仅让我对电信网的概念、结构和主要的技术基础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也让我学到了关于电信网规划基础的许多知识,甚至是......

    计算机三级复习知识点总结

    1. RPR RPR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顺时针=外环,逆时针=内环。内环与外环都可以用于传输数据分组和控制分组(统计复用方法);源节点向目的节点成功发出的数据帧要由目的节点从环中......

    现代通信网概论课程总结

    现代通信网络课程总结 这一学期我学了现代通信网概论,这是一门不易学的课程,它是一门需要你耐心品味、耐心钻研的课程。 听了那么多的课学了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感觉对现代通信......

    高三计算机专业对口高考复习总结

    高三计算机专业教学 工 作 总 结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职高三年级222班) 石明娇 2011年6月27日 紧张的高三复习已经结束,成绩已经揭晓,针对我所教的222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及......

    通信网新技术论文

    通信网新技术班级:电子0802姓名:宋贵学号:08401140246通信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那么在21世纪,通信网新技术有哪些呢?下面将介绍几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新技术。 1.光纤通信 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