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互联网经济

时间:2019-05-14 05:5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型互联网经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型互联网经济》。

第一篇:浅谈新型互联网经济

浅谈互联网经济 激荡三十年

30年,从小孩子成长到了青年,国家从非常落后变成让世界强国不敢小看,强大起来了。这些70末的一代,伴随国家的进程,一步步走来。30年里,经历了大概6次财富浪潮。

第一波 个体户暴富时期

时间是七十年代末和整个八十年代。个体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万元户)。八十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这个时期中国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大部分的人追求的只是考大学,进国家的企事业单位。而这个时期的个体户大部分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文化素质低的人,但是他们抓住了机遇,成了中国社会第一批富翁。记得当时那些国营企业里的人,瞧不起个体户,认为那是不务正业的人做的。

第二波 炒股票暴富时期

时间是1986年到1992年。股票——中国的股票要坚决的试(百万富翁)。九十年代初,买支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1985年在中国绝迹了三十多年的股票重登上海滩,上海市民抱以极大的热情,刚发行时,很多股民早上三点就起来冒着零下五度的低温排队买股票。一个老股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在交易所外转了一会,100元就变成了200元,200元又变成了800元…,为什么好日子过得那么快呢?”很多股民因为排队买股票而虚脱晕倒,这一时期股票一上市就疯狂的涨,造就了一大批富翁。1992年以后这股热就冷了下来,除了一些散大户、交易所内部人员其它的人很难赚到大钱!记得最开始的时候,有些企业发工资换成原始股票,但是没有人敢要,觉得是废纸。

第三波 房地产暴富期

时间是1992年到现在。房地产——发展才是硬道理(亿万富翁)。这个时期以海南和广西的一部分地区为中心,刮起了一股房地产热。很多人在这期间大搞权钱交易,迅速暴富,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后来由于国家的干预,这股热逐渐凉了下来。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却造就了很多的富豪!

第四波 IT行业赚钱的时代

时间90年代开始到现在。IT 计算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千万富翁)。计算不需要机器,但我需要计算机!IT是Information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IT包括电脑硬件、软件和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深化的应用,信息技术对生产力以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明显。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赋予了信息产业新的历史使命。当然也孕育了电脑硬件、软件和应用领域的财富。

第五波 做保险、美容、保健品、日用品赚大钱时代 时间1991年到如今。直销行业因为市场倍增、人际倍增、象限理论、管道理论、家里的黄金,生产消费力量,消费者参与世界财富分配理论等的综合导入和创新发展,成为目前全球四大商业零售分销模式(大卖场、连锁代理、直销、网上购物)中发展最快速的产品分销和通路建设的法宝,以及更多普通人创业成为百万富翁的更好选择!九十年代末,干保险和美容保健品直销赚钱,但有多少人在那时介入呢?到现在,特别是直销业,在中国刚刚的迈开一小步,很多人还是不接受。

第六波 微信、快手、抖音等社交平台为工具的互联网销售时代

这一波正在水深火热地进行当中,只是,你抓住了没有?

机遇的特征

每一次财富的重新分配肯定是一次机遇,机遇的特征是时限性和唯一性,所谓时限性是指过了新工具诞生的那个时间段就不是机遇了,所谓唯一性就是机遇只会出现一次,错过了就没有了。像:个体户、股票、房地产、直销、电视、电脑、移动电话.....大多数人靠打工拿工资,用自己的血汗去成就老板的事业,用自己的 辛勤去烘托领导的辉煌。工作几十年,省吃俭用几十年,买个小套房还要借钱。

做生意好赚钱。十多年前第一批被人认为“没出息”的去摆地摊,十多年后的今天个个成了大老板,今天你也要摆地摊,100年也成不了大老板!生意竞争越来越激烈,办工厂?开百货?炒股票?做期货?有人长期走入赚钱的误区,一提到钱就想到开工厂、做生意。这一想法不突破可能就抓不住许多在他看来不可能的新机遇。有人面对一个来之不易的良好机会总是拿不定把握,于是去问他人问了10人肯定9人说不能做,于是放弃了。

其实我认为机遇来源于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 90%以上的人还不知道、不认识,等90%的人知道了就不再是新生事物了。

接下来谈谈互联网销售渠道

渠道一:淘宝:你开个店可以,但你想着开个店就万事大吉了,那就GAME OVER了,为啥,淘宝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现在人家经营了那么多年,能生存下来的肯定都是精英了,人家无论在销售量还是口碑上面,都占了天时地利的优势了,作为新手,怎么竞争?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线上的实体店,作为展示用。

渠道二:微信:微信是一个社交平台,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不可否认,微信刚起步的时候,那是做微商最佳的时机,那时候微信加人没有任何限制,微信注册也是非常方便,做微商的人也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粉丝很多也是精准粉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更适合把它看成是谈生意的地方,比如从其它社交平台里面的意向客户引流到微信,在微信里聊天,把生意谈成了(当然,微信也还有很多营销方法,只是需要道行比较深的人才能做了)。

渠道三:投广告:传统广告渠道就不用讲了,基本被行业顶尖的公司垄断了,个人根本无福消受,况且,主要也是品牌宣传;互联网广告,目前比较火的应该是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大号广告,以及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各大社交平台的广告,现在大部分是按点击率或者展示量计费,也是贵得惊人,动不动就几万几十万,初期创业者根本承担不了。

渠道四: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以网络短视频和直播为主的新兴社交平台,这些平台弥补了微信的不足,比如,微信只能定点的去加人,或者是入群聊天,比较难直观一次性的面对更大的群体,这些新型社交平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可能可以以一对几百万,上千万,而且直播模式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2G时代,主要以QQ,贴吧等文字类为主,4G和后面要到来的5G时代,将以视频类社交平台为主。

看了很多粉丝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号,也即我们所称的网红,总结了他们几个吸引流量,吸引眼球的几个标签:搞笑,好奇,草根+才艺,颜值,实用。

实体经济时代,我们把生意概括为渠道,销售渠道,得渠道者得天下,互联网经济时代,我们把它称为流量,得流量者得天下,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怎么选产品。首先,产品应该价格不贵,贵了自然消费群体有限,适中,但也别太低价,太低价了,一件的利润太小,快递费占比都多少了?除非量足够大,否则吸引力不大,个人感觉终端售价在150-200左右最合适,这个价格目前也是绝大多数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生意都是追逐利润的,人都是往有利润的地方钻。其次,最好是大众消费品,特别是女性和儿童的,以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支出来讲(房贷除外),大部分的生活支出都是围绕女人和小孩的。再次,定位一定是轻资产的投入,何谓轻资产,就是投入少,尽量不囤货或者极少囤货,如果你去开家店面,随随便便也是几十万的投入了,一步错了,可能十年都翻不了身。

而且不是单打独斗的,一个人再有能耐,能辐射多少,得有团队,既然带团队,就得把利润留足给团队,否则,谁为你卖命,团队赚七八块,我赚两三块就可以了,为啥,因为团队赚钱了,可以复制出更多的团队出来,总量就上去了,量上去了,我的生产成本或者拿货成本就下降了,利润自然也都出来了。互联网经济最容易爆量。

针对新经济特征,我们选择了产后收腹衣、产后哺乳内衣、塑身美体衣、聚拢调整型内衣、男女士内裤、男女士加绒保暖衣、女士瘦腿袜等作为我们的主营产品,主攻产后收腹衣系列,产品质量过硬、价位大众化!以收腹衣为例,一套售价188元,绝大部分利润都留给代理商,此外,代理商门槛低,加盟代理首次拿货只需要850元,加入后办理授权,可以参加培训分享课程,之后可以享受一件代发,不用囤货。

我们的品牌:柏尚魅俪!荣获CCTV央视官方认证优选品牌,在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河北卫视,央视频道投放形象广告,品牌实力雄厚!

中国人口众多,现在二胎开放,反映了两个情况:一是经济开支更大了,二是产后恢复用品需求量更大了,每年每天每日每秒都有宝宝出生,只要是宝妈都需要我们的恢复产品,柏尚是一份没有淡季的事业,是一个始终火热的商机。

加入柏尚收腹衣团队的优势:

1.我们多种产品可供选择,很有卖点,塑身瘦身,高端大方 2.于商界而言,塑身衣市场目前还很空缺

3.我们有专业的团队——塑身团队,有专业的老师培训,有精英的成功分享

4.厂家控价严格,全国统一零售价,杜绝乱价,收腹衣一套188元,绝大部分利润都留在零售,保证每一位成员的利益!没有客源,没有人脉,在我们团队这些都不是事,只要您肯定学,肯努力去做。不久的您也一定可以成功,让别人羡慕你。我们人生中往往碰到很多的机会,可就是由于我们的犹豫不决,让我们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就像三十年前错过了下海经商,二十年前到现在错过了房地产,十年前又错过了淘宝,其实就是很多人和你一样的想法。十年前我们错过淘宝看着人家成功。失之交臂注定只能一事无成!如果你今天还没有看到新型社交平台的商机,还在像以前一样迷茫不定的话,那么您将会错过的不再是十年,甚至会是更多年。

加入柏尚,拼搏向上,咨询热线未心:A40080004或咨询***

第二篇:创新型经济材料

创新型经济

创新型经济是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作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的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作为标志的经济,现在谈经济转型升级。转型最重要的就是增长方式转型,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经济转型,主要靠物质投入的推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这个创新型经济有三个特征,一是以创新知识密集产业和绿色技术产业作为标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互动结合,第三知识创新为主体,也就是大学、科研机构同技术创新主体紧密合作。

在领先发达的地区应该领先发展创新型经济,这里概括沿海过去两次机遇,第一次机遇是沿海经济发展乡镇经济,实现农村工业化。第二次机遇,开放型经济,实现经济的国际化。现在这两个发展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在沿海地区充分释放,优势不再明显,因此创新型经济成为第三个发展机遇。

创新型经济: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中坚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当前,苏州在经历了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开放型经济两个重要阶段以后,进入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期,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为赢得挑战,加快发展以全面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为重要与紧迫。“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引领主战略,加快实现创新型经济的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富集、创新效率高、创新辐射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把握住五个环节是至为关键的。

主攻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形成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产业,是创新型经济的主体。截止2010年底,苏州新兴产业在建项目1200个,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必须进一步坚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推动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一方面是加快构筑新兴产业先发优势。目前苏州已确定8个新兴产业,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集聚国内外各种资源,加大有效投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求在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另一方面是确立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路线。组织联合攻关,开发重大关键技术,加快创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以技

术领先占领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同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动发展。再一方面是以推进新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打造新亮点。围绕建设自主创新之区、优势产业之区和功能提升之区,营造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金融支持、配套服务、政策激励等综合环境,规划建设好30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和8个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扶持推进发展趋势好、增长潜力大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加快打造苏州新兴产业发展新亮点。

优先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以人才高地锻造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发展创新型经济,集聚人才是关键。我们明确了“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互动并进”的思路,以人才高地造就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一方面是加快推进企业集聚人才。突出企业引才主体地位,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共同开发重大项目,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努力形成高层次人才向创新型企业、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是加快搭建长效揽才平台。高标准建设“姑苏人才”服务中心,努力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释放出“集聚人才、培育产业、建设高地”的链式效应。再一方面是加快增创引才品牌优势。重点实施“1010”人才工程,以“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深化开展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把开展活动与宣传推介苏州新形象结合起来,凸现苏州“新经济、新产业、新城市”特点,使苏州成为辐射全国、影响海外的“人才天堂”。

建设宜居创业新城市,全面增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载体功能。作为紧靠上海的长三角地区重要城市,苏州当前正处于城市现代化快速提升期。这为高效率地集聚自主创新要素、支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建设。深入实施“东融上海、西育太湖、优化沿江、提升两轴”的空间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城铁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快速路系统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做好水环境治理、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空气污染防治,提升城市便捷功能和人居生活品质。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加快提高城市智能化程度;打造数字城市信息平台,建立科学、精细、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加快构建“智慧苏州”生活体系。再一方面要切实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保护传承好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加快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形成新的文化优势,使城市更富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同时大力弘扬“崇文、融和、创新、致远”城市精神,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崇尚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加快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创业、不断创优的城市氛围。

营造一流新环境,加快突破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环境营造不仅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重要内容。只有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才能切实提升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环境竞争力。首先是创新政策环境。强化产业、技术、人才发展政策的创新和突破,促进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加速向创新型经济流动和集聚,到“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

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其次是创新投融资环境。加强产权、股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自主创新担保和再担保体系,推动创新型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育和引进创业投资机构,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机制,拓宽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实现金融与创新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做大做强创投产业。再次是创新服务环境。探索构建“大调解、大防控、大服务”机制,加快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转移、科技信息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对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防范和应急处臵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和谐氛围。

打造新型领导干部队伍,为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坚强保障。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创新型经济,发挥根本性作用的是一支既具有创新思路、又善于创新实践,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队伍,这是苏州创新型经济加快崛起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着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创优意识,不为已有经验所束缚,不为取得成绩而自满,不为面临困难所吓倒,积极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勇于并且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发展。要着力增强勤学敏思意识。要把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关键举措,切实改变领导干部学习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浅尝辄止、学用脱节的现象,倡导良好学风,加快提升战略思维能力、统揽全局能力、科学发展能力,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和协调性。要着力增强求真务实意识。面对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苏州全面转型升级的繁重任务,5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勇担重任,切实增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自觉性、坚定性,不因事难而怕为,不因事急而盲为,不因事杂而乱为,努力在见效上下功夫,在执行上求速度,在落实上见高低,扎扎实实推进苏州创新型经济的跨越发展。

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四个趋势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从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逐渐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与此相适应,21世纪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步转变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不再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而是依赖于国家和企业的创新构想和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型经济,主要是指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持续、均衡、健康发展的经济。其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创新已经从驱动经济增长的一种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并扩散到整个经济体系,从而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因为创新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影响社会的资源配臵方式,从而产生了任何其他因素都难以比拟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2)知识和人才是创新型经济最重要的两个支撑要素,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可以说,创新就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或者说是知识的积累与人的创意和创造的融合。(3)创新型经济本质上是“人本经济”,它体现了对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尊重,核心理念是促进人与

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经济不仅仅是一种发展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对未来影响深远,其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创新系统化。创新型经济能否顺利成长关键在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能否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系统来支持创新型经济发展。所以,发展创新型经济,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识别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包括实物资源、科学和智力基础、文化和制度因素、市场机会以及寻找市场机会的战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链。

发展低碳化。低碳发展,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发展之路,这也是创新型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目前,世界经济正在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也在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发展不仅是一种趋势,也是事关国家未来的一种战略选择。顺应低碳发展趋势,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产三产化。所谓“二产的三产化”,是指原来与第二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渐脱离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开始实施专业化分离,应该留在第二产业的留在第二产业,形成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自主知识产权;应该社会化、专业化运作的全部分离出来,交由不同性质与功能的第三产业来运作,其实质就是顺势而为,大

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5次产业”的兴起,就表明以服务为主体、与工业生产或工业生产者联系密切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工程、研发、广告、咨询、设计等行业的发展,不仅在改变服务业的结构,而且也在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创意化。后危机时代,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新竞争力日益显现,以文化、设计、智慧、思想为主要要素的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并以极快的速度扩展、渗透到其它产业,成为引领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创新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据联合国统计,创意产业已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大大高于全球GDP的增长速度,产业创意化的趋势锐不可当。

迎接新增长周期:发展创新型经济

[摘要]走出后危机阶段的关键是提振产业投资信心和明确产业投资方向。危机过后,新产业革命将推动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新产业革命推动的产业创新目标是发展知识密集产业和开发绿色技术产业。产业创新依赖于创新型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动性结合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基本特征。创新型经济牵动增长方式的转型,创新型经济仍然需要投资推动,但要求投资方向转向推动创新。创新型经济不否认开放型经济,但需要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在新增长周期,地区竞争力指的是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这种能力特别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培育。

[关键词]产业创新经济

[作者简介]洪银兴(1950—),男,江苏省常州市人,经济学博士,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和经济运行机制研究。

中国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已经进入到后危机阶段,后危机阶段即经济停止下滑、复苏尚未开始的阶段。危机是短期的,发展是长期的。进入后危机阶段,意味着需要及时地由保增长转向求发展。后危机阶段有多长,很大程度上看迎接新增长周期的发展性投资的强度。研究投资结构发现,中国在危机阶段刺激经济主要是靠政府投资,企业和民间投资不足。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城镇固定资产

投资资金来源,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率从2008年1-9月的33.7%提高到2009年1-8月的82.7%,同期外资的增长率由6.8%下降到-12.1%,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增长率由24.0%下降到11.0%。显然,进入后危机阶段后,必须解决好企业和民间投资问题。如果企业和民间投资没有大的增长,不能成为主体,经济复苏是困难的,而且,政府为刺激经济扩大投放的货币,没有企业和居民的积极响应,后危机阶段可能要停留较长的时间,甚至有通货膨胀的威胁。现在房地产市场热、资本市场热,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和民间产业投资的信心不足和投资方向不明。须知靠虚拟经济的投资热度,没有实体经济的投资热度,是走不出后危机阶段的。因此,走出后危机阶段的关键是提振产业投资信心。产业投资光有信心还不够,更需要明确产业投资方向。由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对一个时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新的产业投资必须重点投向产业创新领域。

一、新增长周期和新产业革命

提振产业投资信心,明确产业投资方向,需要明确危机是暂时的,发展是长期的,危机过后将进入新的增长周期。需要寻求支持下个增长周期的新的动力和活力。

从经济周期分析,每一个增长周期的增长都有新兴产业支持。这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具有长周期的特征。长周期是五十年左右一个周期,一般是以类似于产业革命的技术革命所产生的增长效应所支持的时间来说明的。熊彼特依据长周期理论把百余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概括为三个长波,与五十年一个周期相吻合。第 11

一个长波大约从1783-1842年,即第一次产业革命产生了蒸汽机,支持了五十年的经济增长,其间发生1825年的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第二个长波从1842-1897年,即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机后进人钢铁和铁路时代,又支持了五十年的经济增长,其间发生了1875年的第二次经济危机。第三个长波从1897年开始直到熊彼特1939年提出这一理论后没有结束,一般认为是20世纪40年代。其特征是电动机和内燃机普遍应用后进入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又支持了五十年的增长。其间发生了30年代的大危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长波可以从1946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可编程计算机算起,这个长波的特征是产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特别是到20世纪末,产生了电子信息网络,就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支持了五十多年的经济增长。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意味着由电子信息网络所支持的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下降。这意味着危机过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必将是由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来推动。

在下一个增长周期中新产业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突破?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得者,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的概括,新产业革命主要涉及以下领域:第一,以电流为信息载体的集成电路,将于2016年达到技术极限,2019年达到物理极限,人类必须发展新一代的信息载体和信息产业。因此,下一轮的产业革命需要解决的是新一代的信息载体,新一代的信息产业。从近年来“智慧地球”、“物联网”等概念的提出,我们会发现新一轮信息革命的方向。第二,12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已经面临枯竭,特别是由于使用化石能源造成了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异常。这个问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因此,人类必须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廉价电力的新能源,要提供代替石油的新一代的燃料和高密度储能的材料、器械和技术,提供低碳经济的技术。第三,当今全球人口达66亿,到2050年将达到90亿,必须增长50%以上的粮食,同时还必须应对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气候异常、疾病传染。因此,人类必须发展生物技术和产业,以确保人类的温饱、健康和生存,这就涉及生物技术革命。

显然,新产业革命是由人类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其目标是发展知识密集产业和开发绿色技术产业。进入21世纪后,世界范围内已见端倪的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和环保技术在开发和利用上的突破,正在推动新一轮产业创新,支持下个增长周期。

过去每一场新科技革命都是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因此,我们不可能与这些国家进入同一起跑线,只能是在发达国家之后,发展新兴产业。现在情况不同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创新没有国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会对各个国家都是均等的,不像过去,产业革命的机会只是给发达国家。中国也有这个机会和条件。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对国家的经济地位是一次大洗牌。中国的经济总量从危机前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危机过后进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人均GDP还不高,整体实力还不如发达国家,但在发达地区,13

在领先发展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以和发达国家有同样的发展机会,进入同一个起跑线。过去由于发展水平的原因,中国错过了新产业革命的机会,这次不能错过。

二、创新型经济和产业创新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产业革命和新增长周期,需要通过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创新型经济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创新型经济反映增长方式的转型,由主要靠物质投入推动增长转向创新要素驱动增长。其基本特征有三个:(1)以创新知识密集产业和绿色技术产业为标志;(2)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互动结合;(3)知识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紧密合作。

创新型经济是在已有的开放型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开放型经济是要以开放的制度和政策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但隐含的含义是我们现有的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要通过开放向他们学习。而发展创新型经济就意味着,我们与发达国家处于同等的地位,进入同一个起跑线,推进新的产业革命,发展新兴产业。

迈克尔·波特强调:竞争力是以产业作为度量单位的,国家和地区竞争力通常针对特定产业。创新的新兴产业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某一时期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就看你有没有发展这个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是一个

国家和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

产业创新不只是产生在该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而是要求这些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导产业地位,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现阶段,上述新产业实际上在不少地区已经出现,但要成为主导产业还需要解决三个关键性问题:

第一是新产业的规模经济问题。新兴产业目前是星星点点,尽管全国加总可能达到相当的规模,甚至有人惊呼产能过剩。而事实情况是,一方面每个地方的新产业都没有形成集群,得不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是新产业从研发到制造到采用,没有形成产业链,达不到范围经济。因此,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规划和市场的力量优化布局,不仅要推动同类产业形成集群,还要通过分工和合作形成产业链。这里特别要强化市场竞争机制。新产业达不到规模经济的根源在地方保护。打破地方政府的保护,充分展开竞争,新产业的集群在全国范围内才能形成,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才能建立,新产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第二是新产业的成本控制问题。虽然新产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但在其产生初期普遍遇到的问题是成本太高。这里面既有研发成本的补偿,也有生产所用的资源(材料)成本,特别是还有沉没成本。因此,其价格大都处于高位。市场一时难以接受,由此直接影响新产业的发展。针对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发现并应用降低成本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另一方面需要政府介入,由于新产业所采用的新技术本身就具有外溢性,全社会都能得到其

收益,因此,政府应该给予新产业技术研发必要的补偿和投入,从而降低新产业对研发成本的补偿。同时,为推广新产业产品,政府也需采取一些鼓励和补偿政策,来降低沉没成本。例如,对一些原来使用化石能源的企业转向使用清洁能源的企业所进行的技术的改造提供必要的补偿。

第三是创新产业需要足够的空间,这属于范围经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过工业化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有的工业项目几乎已经布满,经济能量超出了国土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创新型经济项目就存在空间不足,范围不经济问题。为此需要从范围经济的角度扩大创新产业的空间。其途径包括:(一)淘汰和转移传统制造业,腾出空间来发展新产业。特别是在各个开发区,孵化出的产业和企业没有必要都留在开发区,孵化出来的产业和企业到一定阶段就要“飞出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开发区不断地创造新产业、新企业,保持创新活力。(二)扩大创新型经济的势力范围,把一部分制造环节放到其他地方去,品牌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留在本地,就可大大扩大创新型经济的范围经济。

产业创新也包括传统产业。创新就是创造性毁灭。传统产业要在新产业革命中不被毁灭,就要创新,就要升级。其途径包括:首先是传统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低碳和低能源消耗升级;其次是传统制造业进入新产业的产业链,比如,装备制造业转向新能源的装备制造;再次是传统产业采用新产业的技术,这样,传统产业就能通过创新进入到创新产业的行列。

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互动性结合

科技进步的趋势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从上百年缩短到几十年、十几年、几年。现在一个科学发现到生产上应用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一个科学突破很快就成为技术上的突破,并形成新的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几乎同时进行,两者的互动性结合是当前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基本特征。

发展创新型经济需要创新要素的支持。《世界是平的》一书总结了美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素和制度保障,其中:一是拥有很多具备科研能力的大学,它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实验结果、创新成果和科学突破。二是建立大学一企业科技中心,该中心可能涵盖很多学校和企业,最终将带动新产业的繁育,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运用。三是拥有全球监管最严格、效率也最高的资本市场,新产品和创新很容易得到风险资本的支持。四是社会的开放性,可以吸引众多的外国创新人才。五是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见,创新资源涉及提供科教资源的大学、创新创业的人才、创新的空间和平台、创新的制度等。

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过程。创新型经济的特征就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包含在产业创新的过程中。产业创新需要直接采用科技创新的成果。其主要说明要素在于,在现阶段的中国,高科技的国际差距小于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在高校和科学院发现和掌握的高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不像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那么大,从大学和科学院获取最新

高科技成果是创新产业的捷径。

由于存在各种原因,科教资源特别是以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高科技资源的区域发布是不均衡的。在发展创新型经济中,各个地区依据各自的禀赋资源在吸引科教资源方面创造了不同的模式。

在禀赋的科教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南京创造了就地利用科教资源进行自主创新的模式,建立起高校的知识创新资源向企业顺畅流动和转移的机制。其主要形式是在研究型大学周边建立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在南京甚至有“满城都是科技园”之说。

在禀赋科教资源缺乏的地区,吸引科教资源的方式大致有深圳和苏南两种模式:

一是深圳模式。在深圳,禀赋的政策资源丰富,其特点是依靠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进行,把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形成“四个百分之90%”以上: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

二是苏南模式。在苏南,地方政府作用强大,其特点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吸引外地的科教资源。例如,苏州、无锡、常州等地或是新建科教城,或是以原有的开发区、工业园吸引大学和科学院进入建立与当地合作的研究院。

产业创新需要产学研合作创新。长期以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脱节的,科学家的研究停留在知识创新阶段,企业要采用现成的技术,中间阶段是梗塞的。发展创新型经济就意味着大学的知识

创新延伸到了产业创新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延伸到了产业创新阶段。这样在产业创新上形成企业家和科学家的互动合作。两者的互动即相互导向。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追求的是学术价值,追求学术领先和重大科学发现。企业家追求的是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两者的互动就把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结合起来,使创新成果既有高的科技含量,又有好的市场前景。

创新型经济与投资推动型经济不是对立的,不能以为创新驱动就不要投资推动。创新型经济同样需要投资推动,关键是要求投资方向转向推动创新。除了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外,企业要成为创新创业投资的主体。在发达国家,创新创业的风险投资大都是由创投公司投的,其主要机制是存在较为成熟创业板市场之类的退出机制。而在中国创业板市场才刚刚起步,创业资本退出的机制不完善,专业的创投公司发展有限。因此,创新创业的风险投资不能完全指望创投公司,需要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除了积极引进国际创投公司和地方政府组建创投公司外,特别需要非创投公司性质的企业成为风险投资的主体。其好处:第一,这类企业面广量大,只有当这些企业参与高科技的风险投资,创新型经济才能真正形成。第二,这类企业与创投公司的最大区别是具有长期投资行为。创投公司从进行风险投资开始起就想着退出,其投资行为往往是短期的,其投入的阶段也靠近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而企业则不同,他们投入面向新技术研发往往同企业的长期发展相关,因而,有长期投资的准备,其进入的阶段固然会考虑新技术靠近进入市场

的时间,但不乏有理性的企业家在新技术的种子阶段就进入。

四、开放型经济的转型支撑创新型经济

创新型经济不否认开放型经济,恰恰需要开放型经济支撑发展创新型经济,但是开放型经济也要转型升级。其主要原因是,以现有的开放战略为基础的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正在衰竭。这可以从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就国际贸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金融危机重创中国的出口,从2008年7月的26.7%降到2008年12月的-2.8%,直到2009年9月整个经济企稳回升时出口增长率仍为负数(-2l.3%)。出口增长率的明显下降,固然有西方国家因危机而需求下降的原因,但不能不看到有两大问题阻碍出口的进一步增长。其一是相当数量的出口品存在国际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意味着,即使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复苏了,相当多出口品仍然可能没有市场。其二是国际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反映各个国家保护主义的抬头。长期以来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主要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现实中,每个国家的政府都在面临着一个就业压力,即使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要通过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提供就业岗位,以解决严重的就业问题。这些国家不断地以反倾销为名设臵进口壁垒。即使政府不保护,民间也会以“烧中国鞋”的方式进行抵制。面对这些摩擦,我们的出口产品需要升级,唯有增加出口品的科技含量,才能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面对出口增长率下降的压力,出口战略和出口结构需要按照创新型经济的思路转型升级。其理论指导就是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按比较优势的思路安排中国的贸易结构,只能致力于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和高能源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其结果是冻结中国和发达国家的距离。谋求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就要创新。实现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对低科技含量和低附加值出口品的替代。出口品不仅要进入它们的超级市场,还要进入它们的高端市场。这就可以以技术优势越过它们的进入障碍。

第二,就引进国外资源来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资进入的速度显著放慢,尽管可以指望危机过后外资进入数量有所增加,但是随着中国劳动和土地成本的明显提高,不可能指望外资会像过去那样大规模大范围进入。面对外资进入增长数量的下降,引进国外资源同样需要按照创新型经济的思路升级。

首先是鼓励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研发、创新技术。创新型经济不仅仅指本土企业创新,也包括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的不断创新。在劳动成本和土地价格不再具有优势时,需要强化人力资本优势和创新环境,鼓励外资科技企业和研发中心的进入,促使外资进入的环节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和研发环节延伸。

其次是利用国际资源来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从总体上说,中国发展创新型经济“不差钱”,差人才。虽然在发展创新型经济上中国的发达地区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先进的创新资源特别是创新型经济的领军人才相当多地集聚在 21

发达国家。因此,如果说过去的开放型经济主要是要引进国外资金,那么发展创新型经济所需要的国际资源更多的是高端人才,特别是现代新兴产业的领军人才。

再次是各类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开发区需要由原来引进国外资源和国外产业的主要载体转变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引领区。开发区功能的转变提出了对开发区评价标准的改变。过去开发区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引进多少外资,产出多少GDP。现在则更多关注引进多少大学的研发机构,孵化出多少新技术、新产品。过去开发区基本上是按照世界工厂的模式建设的,进一步的发展遇到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容量的约束,而且使用外来民工也达到极限。因此,需要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工厂的研发和孵化基地转型,使工业园成为高科技的孵化园。按此要求,各类开发区突出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现有的许多开发区作为制造业的集聚地,需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推进低碳化建设。二是现有的开发区基本上是制造业的生产基地,需要推进开发区的城市化建设,不仅要集聚和提供生产要素,还要能够集聚和提供城市要素;在开发区内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三是现有的开发区主要是引进外资,需要转向引进创新资源,即主动接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辐射,又要积极地引进世界著名科技企业及其研发中心和风险投资进入,从而使开发区、工业园成为大学科技园和高端人才的集聚区。

最后,特别需要指出政府在推动创新型经济中的作用。研究地方政府对某个地区发展的作用,需要明确地区竞争力概念。在新产

业革命下的新增长周期,地区竞争力指的是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这种能力特别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培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培育地区竞争力的途径是不一样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重要的是企业竞争力。因此,当时的改革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中心,政府作用的中心是培育企业竞争力,甚至直接进入企业过程帮助其提高竞争力。发展乡镇经济阶段突出培育乡镇企业,在开放型经济阶段则是突出支持外商投资企业。而在进入发展创新型经济阶段,地区竞争力更多地反映在产业竞争力。在这里,政府不是直接作用于企业,而是“打造产业环境和组织结构,以及创造一个能刺激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环境”。特别是扮演刺激创新的角色。这反映地方政府功能的转型。

第三篇:创新型经济(中)

创新驱动型经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定义

创新驱动型经济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

(1)创新驱动型经济理论建立在新经济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之上并声称找到了保证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动机。

新经济增长内生理论研究的焦点就是需要一种怎样的内生机制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即克服要素回报递减,实现要素回报递增。按照对此问题的不同理解,可以将新经济内生增长理论中颇具影响力的观点大致上分成三类:

一是Romer(1986)的内生增长模型,强调生产要素外溢效应;

二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积累理论;

三是垄断竞争与R&D理论,如GrossmanandHelpman的横向创新模型(horizontalinnovation,1991),以及

(verticalinnovation,1992)。

创新驱动型经济理论建立在上述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之上并声称找到了保证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动机(Engine)。知识和创意代替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R.Florida,2005)。Michalski等认为,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创意经常被视为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催化剂,21世纪明显的变革就是从一致性和服从性的大众世纪跨越到知识经济和社会的独特性及创造力(Michals.ki,Miller&Stevens,2000)。

(2)创新驱动型经济理论反映了新经济竞争优势的来源和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要转变。随着创新驱动型经济时代来临,“脑力”、“创意”密集型产业已渐渐取代了“土地”、“劳力”密集型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哈佛大学教授J.S.Nye(1996)认为,在信息时代,资本、自然原料、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经济(investmentdriven)已经走到尽头,须走向创新驱动型经济(innovationdriven)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它需要新创意、新知识来推动。P.Romer(1986)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阿特金森和科特(Atkinson&Court,1998)明确解释了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及创意为本的经济。

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1934)指出的那样,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继农业经济以土地、工业经济以资本和矿产为最重要资源之后,创新驱动型经济使技:术创新和创意、知识生产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资源获得了空前重要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在创新驱动型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也不是信息,而是创意和创新。AghionandH0witt(1992)的纵向创新模型

(3)创新驱动型经济理论吸收。

新经济社会学等理论精华,特别强调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核心观点就是经济行为是根植于网络与制度之中。该理论指出,新增长理论在强调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同时,忽略了制度、市场等因素。虽然诺思以及后来的制度经济学者将制度演变引入经济增长的范畴,也揭示了正式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对社会、文化环境等非正式制度因素重视不够,于是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以嵌人性、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等核心概念为理论工具,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对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创新驱动型经济理论特别突出了社会、文化环境中包容、信任、同情性的一面。

(4)创新驱动型经济理论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

创建学习型企业 提升核心竞争力

摘要:现在的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为典型特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与人力、资金同样重要的企业资源。我们必须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运用新的理论、新的操作规程、新的运行方法——即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集体概念,做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平稳过渡,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动自身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公司竞争力共同愿景自我超越

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信息网络企业文化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为典型特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与人力、资金同样重要的企业资源。任何企业不持续地学习、不掌握最新的科技和管理知识、不积极改革创新,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因此,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将是“始终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当前,中东集团不仅面临严峻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运用新的理论、新的操作规程、新的运行方法——即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集体概念,做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平稳过渡,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动自身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

一、学习型组织和“五项修炼”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竞争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创新。国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新理论,并在实践中汇成锐不可当的创造学习型组织的新潮流。它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客户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是能让全体员工把学习不断转化为创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组织。

二、学习型企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具有如下特征:

1.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溶于企业主体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等因素高度融合的,它不仅由技术因素决定,而且与企业组织结构产生的系统效应相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这种资源的载体通常体现为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同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超越于员工个人的能力而存在。由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培育起来的,在它形成的过程中企业主体的内质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与企业拥有的实物资产不同,核心竞争能力难以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一旦形成就较为稳定,与竞争对手之间形成质的差别。

2.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

二、为企业所特有,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这种独特性还要求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模仿和难以被替代的特性。如果核心竞争力容易被替代或模仿,则意味着这种竞争力很弱,无法给企业创造较大的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不仅与企业独特的技能与诀窍等技术特性高度相关,还深深印上了企业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特殊烙印。作为特定企业个性化发展过程的产物,企业核心竞争力既具有技术特性又有组织特性,企业的运作模式、营销方式、规章制度,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因素共同支撑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掌握而轻易复制,更难进行市场交易。企业核心能力的异质性,不仅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也决定了不同企业的效率差异、收益差别与发展潜力。

3.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了用户的核心价值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以海尔和长虹为例,两者同属电器企业,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五星级的销售和服务体系,而长虹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它的低成本和规模优势,当用户注重购买方便和售后服务时,就会倾向于购买海尔电器,而当价廉物美成为首要选择时,就会倾向于长虹。用户价值除了体现在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上外,还包括企业对用户价值的维护和增值,它包括价值保障、价值提升、价值创新三个方面。价值保障是一个价值传递的过程,它要求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价值的有效传递,保证产品价值和顾客可接受的价值不受影响;价值增值是一个增值的过程,是对现有产品和服务进行不断改进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含量;价值创新则是一个创造过程,是企业运用核心竞争力开发研制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新的需求。

4.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持续的创新、发展和培育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它作为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主动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生命周期也远远超过了一般产品的生命周期。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是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管理模式以及企业资源等变量高度相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发生动态发展演变,经历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无竞争力阶段、一般竞争力阶段、初级核心竞争力阶段、成熟核心竞争力阶段、核心竞争力弱化阶段、核心竞争力新生阶段。企业核心竞

争力在形成以后,就面临再培育和提升的问题,否则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也会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沦为一般竞争力,甚至完全丧失竞争优势。因此,企业若想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就必须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和培育,要根据产业的发展方向、管理的更新趋势以及企业自身资源的发展状况,对企业的核心资源重新配置与定位,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及时提升,以维持和扩大核心竞争能力的竞争优势。

三、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一)制订创建方案

成立由内部和外部人员组成的学习先导小组,内部人员包括公司领导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跨部门联络人员、员工代表;外部人员包括咨询顾问、外聘专家等。引入外部人员,既可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和信息优势,避免走弯路,还可以利用外力和第三方优势,推动改革。

学习先导小组通过集中学习、考察、调研和讨论,制订出《创建学习型企业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的长期和近期目标,制订阶段计划、重点议题、学习方式、检查标准等,经过公司上下讨论酝酿后,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列入公司议事日程。

(二)建立共同愿景

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将无法想象福特、苹果电脑等怎么建立起他们傲人的成就。共同愿景就如企业的灵魂,唤起人们的希望,令人欢欣鼓舞,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为实现愿景而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成为强者。一个没有共同愿景的企业很难强大,即使强大了也难以持久,而一个真正有共同愿景的企业,会更容易获得成功。共同愿景的建立过程,也就是企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挖掘、改造、实现共有的过程。建立共同愿景的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⑴共同愿景要符合先进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⑵共同愿景要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特点,突出个性特征。

⑶全体成员相互接纳,相互信任,相互沟通。

⑷共同愿景要与企业其他理念相一致。

(三)搭建组织架构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经营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唯一的不变就是变”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现实,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企业就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的调整经营策略,调整组织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同时企业内部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也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以最佳的状态参与竞争。在众多的调整中组织结构调整牵扯到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经营权利、运作流程的变化,结构决定行为,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实使得组织结构调整稍有不慎就会起到反向作用,所以组织结构调整往往是困扰企业管理者最大问题之一。

“组织结构跟着战略走,流程跟着组织结构走”这一组织行为学原理,来说明这次组织构架变革的意义。一个企业的战略发生变化,它的组织架构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化,但如果现有组织架构不符合战略发展的要求,企业实现新战略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公司应构建扁

平化、弹性、应变能力强的组织结构,通过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逐步削减中间层,取消或合并臃肿的管理机构;持续不断地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创造价值的中间流程,以保证信息顺畅流动、组织上下互动,提高团队学习和命令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四)完善管理制度

在现在这个时代完善管理制度,更何况人权、自由均特别受到重视,尤其是80、90一代如果没有自由给他们,还真有那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劲头!

而在中国很多企业完善管理制度与这一群人追求的自由往往存在一些小摩擦,企业感叹现在的员工太难管,说不得、骂不得、还管不得,而这些员工有的也在抱怨说管得太严,不人性化,很受束缚;各有各的理由!这样就造成了企业不和谐的文化氛围,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很不利。对于员工自身的发展来说也是不理想的,在这种情况下把握这个自由与管理的尺度就显得比较重要了。那么如何提出一套完善管理制度呢?

建立一套完善管理制度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制度化与可操作性原则——管理是一种管理科学,但再好的管理方法也只是理论,如果没有可操作性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虽然“理论之树常青”,但不能实践就永不会结果,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我们公司的管理制度都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归纳出来,再借鉴其他公司的做法形成的,具科学性和可行性。

2、人性化原则——管理又是一种管理哲学。管理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结合制度,弹性管理。”的原则。一切管理制度都是为了公平、合理、透明的工作,不是为了整人。管理制度不是死的,是可以变通的,一切因人、因时、因事而宜,执行者时可以在尺度之内掌握分寸,针对特殊情况弹性处理;但又不是没有原则的无限放宽,弹性太大就没有严肃性了,把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

3、强制性与公正考核原则——没有制度不成管理,在任何社会都没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制度,但制度是以大多数人为对象制定的,少数人即使有意见也只能服从多数。制度定出来,主要还是靠大家自觉自律去遵守,偶尔有什么特殊情况,事先或事后说明,只要情况属实,可以放宽考核,但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成为惯例,这对遵守制度的人有失公平。所以制度既出就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能自律,违反了就要考核。

中国的弊端就是“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违法不纠,执法不严”,公司虽小但道理一样,制度定了不能执行,执行起来又不配合,到最后还是“人治”,“法治”只不过成为一句口号。中国无论在政治还是在经济上,一直就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管的紧了怨声载道,管得松了无法无天,其难度就在一个分寸上,我们平常说一个人说话做事“没分寸”,也就是尺度没掌握好。一言一行尚且如此,何况管理一个公司治理一个国家呢!

其实这就是中国儒家哲学追求的“中庸”之道,其本质也就是一个分寸问题,不是“过”就是“不及”,真要掌握其中精要,分寸拿捏到位谈何容易?老子讲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就是说如何掌握“火候”罢了!管理制度考核是否得当也全在一个公平公正与分寸上。

4、持续改善原则——公司制度定出来也不是就一成不变,国家法律尚需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修订完善,随着公司发展、形势变换,相应制度也会随之修改,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管理制度的完善最终还是靠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只要是站在公正立场,有利于公司工作开展和管理持续发展,所有人都可以对公司制度提出合理建议。

我们主张一种“适用主义”的方法,而不是不管合适不合适生搬硬套的照搬别人的方法,凡是先进的管理方法我们都可以拿来借鉴,取其适用的部分,既汲取美式管理的科学严密,刚性管理的规范化,又借鉴日式管理的公平透明,柔性管理的人性化,结合自己公司的管理理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才会有利于制度的施行,执行,这样不管热炉冷炉就都能发挥它应有的功效了。

(五)建设信息网络

对于学习型组织而言,学习必然离不开信息和知识。建立知识学习共享系统是实现组织共同学习和营造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环节,它能使组织不断获取知识、传递知识、继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即对知识进行管理。组织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取和处理它认为有潜在价值的知识,信息技术作为高效的学习工具,能随时随地为组织成员提供学习机会,是一种在组织中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能支持不同类型知识的相互转化,包括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四种形式。真正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加大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推广力度。从领导做起,将网上办公、网上交流作为对员工基本素质的要求,对不具备现代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员工,要设定期限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达到规定要求,否则,无论职务多高,都要离岗培训直至淘汰。同时建立健全内源和外源学习系统,充分利用局域网和因特网资源,扩大学习途径,丰富学习内容。

(六)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越是优秀企业,他们的核心竞争力理念越是靠近创新和进取。我国企业的竞争手段往往还停留在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广告促销等方面,我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薄弱就是我们企业赖以建立的制度基础还十分薄弱,公司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建立与执行都是相互脱节的。也未完全达到我要陈诉的产权清楚、自主经营的要求与指标,即便是改制的企业,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健全。通常说的是我理解中的监督和执行,以及融合治理不在同一直线上。具体的你百度查询,不好帮助你成型,因为世界上没有同一片叶子,每片叶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经络,都有存在的光合作用价值。形成自己的文化是追重要的。所以,总的角度讲如何去塑造企业文化。就是去塑造与传递的:企业理念,企业目标,企业历史,企业价值观等,体现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循环发展纬度等..........再简单点,把你的理念灌输到企业中去,如亮剑里的李云龙的亮剑精神,产生了军魂。

总之,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不可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创建中要坚决克服急于求成的倾向,防止急功近利甚至“运动式”创建。要从公司实际出发,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借鉴知名企业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在创建过程中提高员工和组织的学习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公司竞争能力,顺利完成公司的转轨改革、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的历史使命!

第四篇:互联网经济的检讨书_1

互联网经济的检讨书

互联网经济早已经不是20世纪末那个踯躅蹒跚的新兴产业,它不仅革命性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并且自我创造了成熟的市场生态。不过,任何许诺新解决方案的技术也都暗藏新问题的风险,现在,是到了对互联网经济的另外一面做全面检讨的时候了。

亚马逊(, , %)网现象

8月2日,哈珀特(simon houpt)在加拿大《环球邮报》上的一篇“亚马逊()的丑恶真相”让大众看到它所代表的电子商务对社会的结构性负面影响:它基本销毁了书店这个社会文化的有形载体;它让长期耕耘人文产品的编辑和出版人贫困化、边缘化;现在,凡是它涉及的新领域,社区零售企业纷纷倒闭,地方商业繁荣不再。

像耐寒、耐旱的加拿大爬地草一样,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所到之处,吸尽环境养分,只留下单一物种。

人们开始发问:多彩多姿的生活与便宜方便的网购,如果只有一个选择,哪一个更值得体验,哪一个的疯狂发展必须被节制?随着实体经济消失的还有哪些不应该以任何价格让渡的人文价值?

“像亚马逊、谷歌(, , %)、脸书这样的互联网经济体,以人造垄断的方式积聚社会财富至少数人手中,并不断制造社会就业萎缩。这不仅对中产阶层不公平,对它们自身也是无法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拉尼尔(jaron lanier)以内部人的眼光所撰写的《谁拥有未来》再次唤起对互联网经济体的检讨之声。

《经济学人》(7月)的报道显示,XX年欧美电子商务占零售比预计将超过11%,其中英国为14%,美国为13%。《商业周刊》(6月)的报告指出,美国XX~XX年的劳动生产力增长率回到了1972~1996年的水平,只有%。佛曼(chris forman)在《美国经济评论》的研究文章清楚地表明,互联网技术投入没有带来令人信服的高回报,同时,它也没有带来明显的就业机会。

互联网产业演绎的到底是怎样的经济学?

明星体制和怪诞经济学

“为何毒品贩子要靠啃老过活?为何好莱坞演员大多数是漂泊一族?……” 莱维特和达博纳(steven levitt & stephen)怀着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调查并撰写了《怪诞经济学》(freakonomics)。

他们发现,黑帮与好莱坞光鲜生活下面存在共同规律:这些产业都存在一个金字塔形的经济结构。我们看到的只是少数顶层成功案例。其下充满了无数的失败和艰辛。因为人人都梦想并以为可以成为塔尖上的人物,同时,市场鼓吹成功的平等机会,以至于参与经济游戏的大多数人愿意用“暂时”的观点看待过程中的艰辛,为想象中的未来承受不断累积的过程成本。这就是怪诞经济学所指的“明星体制”,一种赢者通吃,人人以为能赢的经济游戏。

互联网经济也属于怪诞经济学中的明星体制。业内流传的“三一规律”不甚科学,但很直白:1%的创意获得风投的青睐;1%的创业赢得天使投资;1%的投资成长为有希望上市的产业新秀。其余的也许只能在“网络墓地”(techcruch/deadpool)博客中找得到。但每个新入者都认为自己是下一个youtube或者是能被“脸书”收购的instagram。成功企业囊括所有的利益,失败企业的过程成本却输出至社会,由社会消化承担。

网络的负外在性

与处在实体产业的柯达相比,instagram这样的企业大大减少了社会就业机会。这只是它们所带来的负效应之一。

破产之前,柯达有280亿美元市值,雇佣了14万名员工。被脸书10亿美元收购之时,instagram只有13名员工。理论上说,失业的人可以经过培训再就业,社会资源因此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实际情况是,网络技术的电子变化速度远远超过下岗“过期”的劳动力大脑的生物更新能力。网络技术更新带来社会劳动力结构、能力和需求的巨大变化。其过程中的消化成本(负外在性)完全由社会承担。长远看,它也是网络企业自身无法持续的经济模式:分流到低级工作岗位的人群消费能力下降;导致实体经济萎缩,减少广告需求;网络企业丧失长期收入来源。

目前,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并不需要为巨量失败的企业所造成的“负外在性”(negative externality)负责。它们的个体成本远远低于连带的社会成本。只要负外在性没有办法合适地反映在个体企业的成本中,它就造成“市场的失败”,就需要“看得见的手”来干预。这是根据“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逻辑推断。

决策学者西蒙(herbert simon)说,决策首先是伦理价值判断,然后才是事实比较评估。互联网经济带来的速度和效率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同样值得询问的伦理判断题是:谁的效率?谁的成本?谁拿走了效率的红利?谁承担了社会成本的包袱?

柔性绑架

只有一个人拥有手机?那没用。两个人有手机,网络的通讯价值便显现出来了。三个人有,网络的价值更是几何级数上升。这就是梅特卡夫的网络正效应原则(metcalf’s law)。它也解释了亚马逊网这样的企业价值来源的一半。另一半是现代金融体制以“未来收益”的可能性估算网络企业的价值,并以公共融资的形式兑现。所以,19年来,亚马逊网没有真正盈利,但却有极高的市值。

亚马逊网、谷歌、脸书这类企业的价值不是光靠企业家和员工就能创造的。它们实际来源于每个使用者的参与。网络的价值是共同创造的,特别包括你我这样的使用者。我们的每个点击,网企都拿去向广告客户换钱了。我们网上搜索的一举一动,都被悄悄地收录进“大数据库”中,成为网络拥有者营销分析的金矿。但对参加价值生产的我们,只落得一个“糖果”奖赏:免费使用网络服务。规模化后的网络产生“地租”,它不对等地只属于网络拥有者。新技术的魅力往往掩盖了价值生产与分配过程的不公平。

这个不对等性在使用者打算离开的时候就更加明显:你的资料、历史和网上互动都无法带走。换言之,你过去的心力投入都被套牢了。一旦离去,便为沉底成本。如果你花大量心神开了家网店,那就更惨了。实体店你可以转卖,收获投资,虚拟店既不能打包带走,也无法自由买卖。这就是网络负效应。在《谁拥有未来》中,拉尼尔也称之为“柔性绑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称类似的行为造成“劳动的异化”,即自己的活动创造出自己的对立面。网络负效应反映出消费者/使用者参与网络价值生产过程的异化。

社会在先,经济在后

互联网带来的远不止技术问题。每个技术许诺背后都有一张人文面孔,或哭、或笑。令人担忧的是,在互联网企业许诺的技术乌托邦里,人文文化越来越“浅薄”(详见nicholas carr的“the shallows”);有了免费的网上教程却没有了未来做教育工作者的机会;有了低价的图像,摄影师却少了经济尊严;有了能读脑电图的技师,却没有人愿意钻研机器背后的医术;有了《赫芬顿邮报》这样的免费观点,却失去了《纽约时报》的深度分析。如何平衡社会冲击与经济效率?它呼唤新的社会意识和制度规范。

即便是强大的谷歌,它也受限于背后的一套函数方程式。无论形式多么花俏,如果由伺服器中的函数来主导人类生活,从排行榜推荐看什么电影到听什么音乐,那么文明只会越走越窄,直至坍塌,因为选择越来越同质化,选择自由度越来越小,就像从韩国整容回来的脸,以为出自一张脸模。若如此,谁能为退化的人文社会埋单?《黑客帝国》既是娱乐电影,也告示技术统治一切的风险。

让技术为人服务,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它的社会与经济的二重性。像谷歌、亚马逊、阿里、腾讯(, , %, 实时行情)这样的网络企业,在他们发展壮大成为社会生活和制度一部分的过程中,他们的公共产品的属性也越来越强。如果企业不能对应地调整自己的市场行为,政府监管部门就有当仁不让的规范责任。从不久前淘宝拒绝微信的事件中,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检讨互联网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冰岛大学的环形大道边(hringbraut)竖着一块牌子:“因为地表水系的自然变化,我们不得不改建道路。除了我们之外,附近的鸟类和其他动物也需要借道接近自然水资源”。冰岛人明白,交通方便不应该是唯一的价值指标,没有其他生物可以共存的环境,人可能只有生活,却没有生命。我们需要互联网技术,也热爱滋养人文价值的其他商业载体。

第五篇:新型墙体材料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新型墙体材料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工业废物循环利用是最为行之有效的革新手段,在国内工业生产中每年还要排放大量的工业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成为突出的环境隐患。以这些工业废渣为原料制作新型墙体材料就是一件利国利民、一举多得的好事,例如:轻质隔墙板这一防火、隔音、防潮的新型材料,所以当新型墙体材料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出了循环经济,何谓循环经济:它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结合利用这些工业废渣的循环利用。

一、材的发展与建筑节能综合考虑

建筑能耗在世界各国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我国目前建筑用能源消耗占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27%左右。由于对建筑轻质节能板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墙体围护结构,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外墙的保温隔热措施,普遍采用高效的绝热材料复合在外墙上面,并且规定了严格的节能标准要求。

二、树立工业废渣资源化的概念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工业行业的数据量庞大,在提倡工业废渣处理的同时,也标志这新型墙材的资源开始逐步增大,那么不仅促进了新型墙材的发展,也将废物循环利用,利于生态。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那么循环经济体制中,引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首先了解新型墙体材料的现状:

现状:

1、墙材用量大,对资源、能源、环境破坏严重,应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2、重视墙材质量

解决办法

1、制定适合地方的墙材体系发展思路;

2、政府加大力度研究新型材料;

3、加快墙材工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如大量使用工业废料制造墙体材料。目前的新型墙材大多质量不高,寿命低,很多满足不了基本功能要求,更无法谈极其高寿命服役。

下载浅谈新型互联网经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型互联网经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2004年度工作总结(五篇)

    vip.aliqq.com.cn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 2004年度工作总结 2004年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互联网中心)在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

    亚马逊网现象 互联网经济的检讨书

    全讯网址导航 WWW.222611.COM DD亚马逊网现象 互联网经济的检讨书互联网经济早已经不是20世纪末那个踯躅蹒跚的新兴产业,它不仅革命性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并且自我创......

    2013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颁奖大会

    经济论坛的背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事实已摆在所有人的面前——互联网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2026(大会广告) 互联网的发展瞬息万变,人口红利终结,移动互联异军突起,视频化进展迅速,大数......

    浅谈“一带一路”新型经济战略政策

    浅谈“一带一路”新型经济战略政策 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调查

    一、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县积极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农民与市场对本稿件版权属......

    黑龙江省新型林下经济(报告)(精选五篇)

    发展新型林下经济,助推我省林区产业转型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从事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经营,从而使农林牧等各业实现资源共享、协调......

    创新型经济提升城市价值

    从2011年底开始,“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就成为了浙江省政府的重点工程,一系列招商引资工作也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就目前来看,我们发现,浙商回归项目大多集中在旅游休闲、金融服务......

    壮大县域经济关键在于新型工业化

    壮大县域经济关键在于新型工业化新华网山西频道2004-12-22来源:新华网山西频道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予强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空间相对狭小的地方经济,与省域、市域和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