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壮大县域经济关键在于新型工业化
壮大县域经济关键在于新型工业化
新华网山西频道2004-12-22来源:新华网山西频道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予强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空间相对狭小的地方经济,与省域、市域和泛地域性经济有着质的区别。其主要特征是以农为主,与资源优势联系紧密。以农业为主的县域经济,经济总量小,财政税收低,城乡二元结构将进一步加剧,“三农”问题难以破解。而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不仅能够有效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彻底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因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关键还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作为市辖区,与县市发展模式、工作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要选择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按照省委组织部安排,我于9月20日起赴广东省惠州市,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学习。期间,通过观摩、调研、参会等多种形式,较系统地了解了惠州经济发展概况,从惠州工业化进程,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引发了更深的思考,认识到了我区在发展中与惠州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感触至深,受益匪浅。
一、惠州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于坚持不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是我国大陆除深圳市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现辖惠城、惠阳两区和博罗、惠东、龙门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经济区面积的1/4。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常住人口321万。改革开放二十年特别是1997年惠州地改市以来,惠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惠州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90.97亿元,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91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347.43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169.63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为12.5:58.8:28.7。人均GDP20758元,增长12.7%。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4.12亿元,增长25.7%。全市税收完成95.61亿元,增长25.8%。
纵观惠州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到1988年,为原始积累阶段;第二阶段,1989年到1993年,为起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阶段,惠州经济由农业经济为主转变为工业经济为主,实现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的起飞。
惠州经济源何历经二十年发展不减速?惠州为什么会成为华南地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城市之一?通过考察学习,分析探讨,我认为,关键是惠州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不懈地走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其基本经验就是大力推进“四化”:
一是企业集团化。惠州市按照“抓有效、抓扶强”的工业发展思路,制定了加快大企业集团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发展了TCL、德赛、麦科特、纺工、华阳等五大国有(控股)
企业集团以及侨兴、富绅等一批民营企业集团。五大企业集团中,其中就有四家进入了全省70家大型企业集团,1家进入了全国重点扶持大企业集团。同时他们积极实施创名牌战略,颁布了创名牌工作实施方案,创出了TCL电话机、TCL王牌彩电、TCL手机、富绅衬衫、麦科特照相机、德赛电池、德赛数码龙音响、侨兴电话、CECT手机等一批工业产品名牌。不少产品在国际上获奖或获得部优、省优产品称号,在全国市场上保持了较高占有率。目前,惠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镭射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电话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电视机、电脑、手机、电池、音响、照相机、高级电工产品和线路板生产基地之一。
二是工业园区化。圈好一个开发区,然后招商引资,这是珠三角吸引外资的主要方式,惠州也不例外。他们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全市范围内各种园区星罗密布,各具特色,顶峰时多达130个,今年开发区整顿后仅保留了五个大型园区,分别是国家级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惠阳三和开发区、数码开发区和大亚湾石化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总辖陆域面积273.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8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2公里,海岸线长52公里。区内港口、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十分完善,内有荃湾综合港区、响水河工业园、熊猫高科技园、东风车城工业园、西区科技园等10余个小园区。现已有中海壳牌、东风本田等一批大项目已相继落户。预计到2010年,大亚湾开发区将实现100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5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约2万美元)。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面积8.8平方公里,现已成为惠州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总产值已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惠城区原有大小工业园区63个。他们确定若干个重点工业园区,采取用地集中,开发集约,产业集聚,能量集合的思路,实行“无费区”政策,园区内企业免收城区收取的行政事业性规费,切实降低了营商成本,营造了竞争优势。惠阳区原有工业园区12个,面积达23.2平方公里,落户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87宗,累计投资2.1亿美元,2003年,全区各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98.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59%。
三是经济外向化。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惠州市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为主要模式,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现已形成以外向型为主,以电子、化工、机械等为支柱产业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格局。2003年,全市利用外资总额达16.9亿美元,增长27.4%;进出口总额131.31亿美元,增长16.9%;其中,出口71.46亿美元,增长21.3%;进口59.85亿美元,增长12.2%。仅惠阳区现在就有外资企业697家,其中“三资”企业205家,“三来补一”企业家492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2亿美元。美国、日本、欧洲、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惠州投资兴办企业,英荷壳牌、通用、索尼、本田、健伍、NEC、LG、三星等大批国际财团和跨国公司进入惠州,使惠州外向型经济直接连结全球经济链。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7家落户惠州,特别是随着首期投资达43亿美元、目前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动工,揭开了惠州21世纪大发展的新篇章。目前外向型经济所实现的增加值已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7%以上。
四是产业高新化。惠州在大力推进工业进程中,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首位,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始终引领国内先进技术潮流。其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石化工业和电器机械为重点,扶持培育和发展了生物技术、新材料、光电机电一体化和软件等跨世纪高新技术产业。其中,电子产品主要有计算机软硬件、网络设备、数字通信设备、数字化视听产品、新型电子元件等五类产品。电器机械主要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聚合物锂离字电池、圆柱形锌--空气电池等;石油化工产品主要是中海壳牌系列产品。目前,惠州高新技术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
二、晋城市城区与惠州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差距
从行政区划看,惠州属于地级市,城区是个县级区,在经济总量上无可与之比拟,但在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上,惠州经验对我们非常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比较,我看到了城区与惠州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差距,从主观上讲,有我们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发展模式单一等因素。从客观上看:
——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惠州市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行“三来一补”模式,依托工业园区,迅速吸引了一大批中外知名企业,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产业聚集,完成了工业化起飞。其采取的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我们城区虽然乡镇企业起步较早,较早完成了工业化原始积累,但长期以来对煤铁资源优势过分依赖,五小企业曾一度占据主导,实质上走的是一条劳动密集型,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尽管我们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极力摆脱煤铁资源型经济的困扰,但是由于受城建、环保、土地、资金等制约因素较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缺乏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支撑,致使工业化进程缓慢。
>--发展环境吸引力不大。现代经济的竞争,首先是环境的竞争。惠州市早在十年前就已进入中国大中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综合实力50强”行列。近几年来又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核心,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创造性实施金牌战略,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还获得了“全国双拥城市模范城”、“中国人居范例奖”、“广东省文明城市”等金牌,使惠州的环境优势更为凸现。同时境内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十分完备。一流的软硬环境使惠州充满吸引力。与惠州相比,我们还处于创建“四市”进程中,软硬件环境还不够完善,对外资吸引力不够大。
——区位优势具有不可比性。惠州市属珠三角经济区,大部分地区位于中国最发达经济区域内,毗邻深圳、广州、香港、东莞等发达城市,是珠三角连接粤东和闽赣的枢纽,而且沿江临海。与惠州相比,我区地处内陆中西部地区,既不临海,也不沿边,南与京
九、陇海经济动脉尚有距离,周边城市难以形成经济板块,区位优势明显处于劣位。
——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惠州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来自外资的比重占到60%以上。而我区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与消费拉动。2003年引进外资3820万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3亿元的7.2%。在出口上,我区仅有自营出口企业5家,2003年出口供货额8000万元,创汇180万美元,提供增加值3800万元,仅占2003年GDP17.86亿元的2.1%。
——正是基于以上主要原因,包括体制的、机制的、环境的等各种内因和外因,我们虽然也在争先发展,加速发展,但仍然差距很大。他山之石,可为我借,借鉴惠州经验,发挥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思路,依托区位优势,我们完全有信心早日实现工业化。
三、加快推进城区新型工业化的思路与途径
晋城市城区1985年建区,现辖1镇7办,72个行政村,5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8.2万人,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17.86亿元,增长11.69%;人 均
GDP12595元,增长5.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51万元,增长13.2%;第二产业增加值77172万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95978万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5:43.21:53.74。产业结构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2003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 1.5557 亿元,增长18.54%。其中来自工业企业税收占到全区税收总额32.8 %;67.2%的税收来自第三产业。工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现仅有16家,亿元企业还没有1家。城区实现工业化可谓任重而道远。同时我区实现工业化还面临着资金、土地、城建、环保的瓶颈制约,短期内难以破解。我区实现工业化,必须立足区情,充分依托区位优势,走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实现途径是: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当前城区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镇企业发展放缓,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缓慢。要壮大区域经济,首先需要解决农村工业化问题。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以白马王啤酒、秋韵饮品、豆制品加工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以管理工业企业的办法经营和管理农业,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扶持培育长征水泥、窑头化工、白马王化工、金马公司、健牛工贸等现有一批骨干乡镇企业,鼓励村镇依靠集体积累新上一批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乡镇企业,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打破城乡分割现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二)实施扶优扶强和名牌战略,走企业规模化、集团化道路。城区要实现工业化,关键要扩张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走内涵丰富、外延扩张的企业规模化、集团化道路。主要措施:一方面要通过扶优扶强,大力扶持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产品潜力大的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扩张。一方面要通过企业改组改造,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合,走兼并、重组道路,组建一批企业集团。根据城区现有企业状况,可由崇安堂药业、晋城制药、中晋药业三家企业拟组建医药集团,由白马化工厂、窑头化工厂、丰泰电石厂组建化工集团,由长河新型建材、长征水泥、振兴水泥组建建材集团,由白马王啤酒、秋韵饮品为主组建饮品集团,由九州玻璃、东方玻璃为主,吸纳周边玻璃企业组建玻璃集团,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力争在三年内,初步形成以出口手工玻璃为主的玻璃生产基地,以白马王啤酒为主的饮品生产基地,以崇安堂药业为龙头的医药生产基地。另外,要全方位推行品牌战略,调整产品结构,创新一批潜力产品,创建一批名优产品,以好产品为切入点,带动产业升级和企业做大做强。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化,必须解决好传统产业的去向。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煤炭、冶炼两大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长产业产品链。煤炭行业要加快“关小、改中、建大”步伐,统筹规划资源,依靠技术改造扩大规模,逐步淘汰一批3万吨以下生产矿井。加快原煤转化步伐,扶持一批工业、民用型煤炭企业,力争扩大规模,形成基地,壮大实力。冶铸行业要加快改造现有铸造企业,坚决关闭100M3以下高炉。以健牛工贸公司有限179M3高炉和金马工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新上和提升一批精密铸造企业,大力开发精密铸造产品,向冶炼、铸造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培育壮大新兴支柱产业。近年内要按照“扩玻璃、上饮品、壮医药、兴建材、办热电”的调产思路,加快培育壮大五大支柱产业。远期要借鉴“三来一补”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快速壮大以机械加工、精密铸件为主的新型产业,实现产业再造。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城区经济目前主要靠投资和消费拉动,外向型成分极低。实现工业化,最终还得走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外向型发展道路。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招商引资方式和范围。一方面,要敢于面向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招商,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外资项目;一方面,要敢于面向国内知名企业招商,采取资金联合、技术联合的方式,借鉴“三来一补”方式,发展“订单经济”。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会展经济,积极组织优势产品、优势合作项目参与国内各种经贸洽谈会,扩大产品市场占有分额,拉动经济发展。
(五)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以民营化促进工业化。地处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决定了我区发展的潜力在民资,出路在民营。要坚决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的要求,坚持企业改制改造一批,技术改造壮大一批,创优环境引进一批的思路,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的混合经济,依托民智、民力、民资优势,加快发展民营工业,通过民营化促进工业化。要放宽市场准入领域,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外地民营企业家到城区投资发展。要大力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二轻集体企业改革,把民营企业的机制、市场优势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技术、管理优势嫁接起来,走互相渗透、融合发展之路。
(六)规划筹建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工业科技园区是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孵化期和助推器。惠州经济之所以能够超常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园区的崛起和产业集群的超常规发展。城区区域狭小,寸土寸金,征地困难,发展园区受城建、环保、土地等制约因素多。但并非没有突破口。南部钟家庄丘陵地带,荒山闲地多,位于城市南郊下风向口,距市区不足5公里,晋焦、晋长、晋济高速公路贯穿而过,建设园区具备优势条件。东北部北石店已规划园区毗邻晋陵一级公路,规划区内已具有白马王啤酒、秋韵生物饮品、山西诺克制药等一批规模企业,而且已经连片,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尽快实现三通一平,同时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园区,形成新的增长极。
(七)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园区仅仅是工业化的载体。壮大工业经济,归根结底还要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松绑减压,坚决遏制各种“三乱”行为,创优企业发展环境,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体、市场主体。一方面,要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好土地、融资、人才、科技等难点问题,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放手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机制创新步伐,积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迸发出更大活力。对于城区讲,就是要加快完成国有二轻企业改制任务,在乡镇二轻集体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田成平书记、张保顺省长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会议上提出,要全面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充分发挥园区的聚集辐射效应,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这为我们发展区域经济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惠州发展模式,我区将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主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奋力实施赶超战略,推动区域经济迈上一个更高水平。(完)
第二篇:坚持新型工业化 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坚持新型工业化
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各位领导:
根据****统一安排,我们参加了******书记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班。这次集中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我们的教育启发意义极大,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授课,理论性强,实践丰富,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对我们乡镇党委书记进一步领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科学发展的实质内涵,具有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省委*****书记在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发展能力等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构建平安和谐乡镇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现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镇的发展实际作一汇报发言。
一、***镇概况
*****镇位于**************。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突出项目建设,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力度,实现了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主要是现代农业、服装加工业等,其中***************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影响较大。***年,1
全镇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提前一年实现全镇*****目标。
二、抢抓机遇,推动邱村镇新型工业化发展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转变观念、树立新风,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承接*****,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发展潜力、不断提升赶超实力,努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着力“五个突出”,形成****力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
1、突出结构调整,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培植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基础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一批有影响、有优势的企业,扶持一批环境污染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培育骨干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工业支柱,加快形成汽车零配件、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电子、服装及新型旅游优势产业板块。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以“***等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把传统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突出招商引资,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实现新跨越
面对**********分发挥自身具有的区位、资源、产业三大优势,积极做好以招商引资、促进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利用区位优势
抓招商促承接,*******相近,区位优势独特,承接优势明显,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和合作,努力实现零距离对接、全方位融入。利用资源优势抓招商促承接。加快整合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劳动力、人文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努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劳力需求旺、环境污染少、财税贡献大、产业链条长的好企业、大企业。利用产业优势抓招商促承接。围绕我镇现有优势产业即现代农业,以及新近开工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3、突出平台建设,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高起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科学确定园区特色和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带和块状经济。引导资金、项目、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围绕***我镇高标准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规划的园区已开工建设6平方公里,镇财政投入5000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水电路配套,土地征用和平整。依托******8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含量突出、产品附加值大、财税贡献率高的****生产加工企业,加速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围绕本地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进行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企业集群。
4、突出优化环境,在打造效能政府上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深入开展民主考评基层站所长评议活动,以乡镇综合改革为契机,努力建设一流的乡镇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以客商需求为基本要求,强化监督,狠抓管理,打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在全镇弘扬干事创业精神,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效益。
5、突出项目建设,在推进工作落实上实现新突破
发展经济,项目是关键,推进工作,落实是关键。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一方面加大项目储备,对上争取支持,对外招商引资,对内全民创业;一方面积极做好在建项目的各项服务工作,抓环境毫不手软,抓落实雷厉风行,对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倒排工期,定期调度,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发展快慢,全赖于人。近年来,随着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镇的社会事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工业兴镇、以工促农的局面逐步形成。在抓好工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狠抓民生工程,狠抓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以“五个好党委”为目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全镇的经济跨越、和谐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以“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抓手,把发展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吸收入党,党员结构。二是以民生工程为重点,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发展,解决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三是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推进城镇化步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四是以创建
平安和谐乡镇为目标,加强综合治理,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五是以创先争优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提升干部素质,增强发展活力,增强发展经济能力,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的能力。
各位领导,乡镇兴则县市兴!我们正处在**市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跨越、城乡共腾飞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携起手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共同谱写***市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篇章!同时,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到******镇视察指导工作,交流合作做客。
第三篇: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平邑信息[2010]第62期
县委办信息科
2010-09-28
【目 录】
●我县中秋节假日旅游创佳绩
●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 铜石镇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白彦镇“三着力”促发展
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一是坚持调优一产,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突出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投资200万元完成蒙阳、汪家坡小流域“坡改梯”工程和塘坝加固等水保工程,新建塘坝4座,实现水土保持治理面积5000亩;投资500万元,继续拓展联合供水工程。杨谢村进一步扩大蓝莓基地的种植规模,宋合村积极发展蔬菜大棚,汪家坡、东上坦等村扩大了黄烟种植面积,黄崖、桥仙等村立足果品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全镇“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经济局面基本形成。二是坚持做强二产,壮大新型工业。优化投资环境,狠抓项目引进建设,在南林村规划建设占地500亩的“科学发展园”,着力培植壮大康和食品、港星建材、汇丰二期扩建、正鑫脱硫石膏生产、宝元石膏矿扩建、新型太阳能发电六大重点项目,努力把第二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坚持搞活三产,拓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等产业,充分发挥蒙山旅游资源优势,在镇驻地建设了集服装鞋帽、五金建材、日用百货、农特产品等大宗商品批发零售于一体、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物流
商贸新城,打造旅游商贸兴镇新优势,力促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第四篇:新型工业化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新型工业化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省第九次党代会做出实施“一化三基”战略以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本文拟就2007年以来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位居前30名的县市区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其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和特征,为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参考意见。
一、前30名县市区发展主要特点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位居前30名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9.42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6.6%,比2007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总值过百亿的县市区有27个,比2009年增加5个,比2007年增加12个;前30名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8.3%,比2007年提高2.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的51.9%,分别比2009年和2008年提高9.3个和2.9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平均规模工业增加值为101.88亿元,是2007年前30县市区的1.96倍。
(二)工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前30名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1.0:54.8:34.1调整为2010年的9.8:57.0:33.2,二产业比2007年高2.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稳步提高,2010年前30名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4%,比2007年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9.9个百分点;前30名的县市区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的县市区有14个,比2007年增加2个;超过30%的县市区有27个,比2007年增加3个。
(三)工业投资力度加大。2010年,前30名县市区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897.43亿元,是2007年前30名县市区的2.8倍;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48.9%,比2007年提高7.0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过百亿的县市区5个,过50亿的15个,分别比2007年增加5个和11个。2007年-2010年,前30名县市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其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略低外,其余3年占比均超过50%,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8个、10.0个、4.1个和5.9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5.1%,比2007年提高11.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6个百分点。
(四)经济效益贡献突出。2010年,前30名县市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达到8826.3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5849.93 亿元,分别是2007年前30名县市区的1.5倍和2.1倍。前30名县市区实现利润总额564.31亿元,是2007年前30名县市区的1.9倍;工业实缴税金总额为496.54亿元,是2007年的1.3倍。
(五)科技创新能力增强。2010年,前30名县市区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1359.08亿元,占其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4.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4.5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115.66亿元,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3.6个百分点;获得专利授权量为7498个,占全省专利授权量的54.0%,比2009年高12.3个百分点。
(六)产业转型步伐加快。2010年,前30名县市区规模工业制造业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7.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前30名县市区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其规模工业的比重为46.8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规模工业的比重为6.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0.7%,比2009年下降4.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
二、县市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1.区域发展不平衡。从2007年-2010年县市区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来看,考核前30名的县市区,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等工业基础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2010年,“长株潭”地区前30名县市区有12个,“3+5”城市群有22个。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实施四年来,按照考核数据排名,张家界所属县市区从未进入全省前30名,湘西自治州、怀化、娄底、永州等地区进入前30名的县市区比较少,由2007年的6个减少至2010年的3个,且位次比较靠后。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新型工业化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2.总量规模不够大。2010年,全省122个县市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超过300亿元的县市区仅2个,过100亿元的15个,仅占县市区的12.3%;全省县市区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44.06亿元,仅为福建的57.4%,河南的63.5%。
3.环境保护仍有待加强。2010年,全省有36个县市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占全省县市区的29.5%;42个县市区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溆浦县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为52.58千克,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5倍。
三、几点启示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协调机制,要把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要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放,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县域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二)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优先培育发展高端产业。要突出高端,突出特色,建立鼓励和扶持高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县市区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升。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数字移动通讯系统、太阳能光伏配电系统、通信网络优化系统等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三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通过产业导向、政策扶持、科学管理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县市区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要推进协调发展,加快区域布局调整。要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大力发挥长株潭高新技术基地、产业园区和创新资源多的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鼓励“3+5”城市群率先发展,带动全省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湘西地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打造一批以农林产品深加工、特色资源利用的特色产业基地。
(四)要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各县市区要加大目标管理和责任制,强化各项监管措施,确保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砷、镉等各项减排指标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要加大对各县市区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监测力度,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第五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
采编:巴中市政府办公室 2011年08月10日阅读:
2456次字体:大 中 小
李刚作重要讲话 周喜安主持并讲话 彭耀学熊光林出席
为奋力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8月9日,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省“两化”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作,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市委书记李刚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巴中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高水平的认识、高强度的工作,主动务实的作为,推动“两化”大突破、大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出席会议。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巴中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我们巴中而言,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一是“加快”,二是“新型”,三是“互动”,这三个层次是有机结合的。要着眼于“快”,做大工业总量和城市规模;要立足于“好”,按照“新型”、“互动”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约节约、民生优先,更加注重“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协调发展;要着力于“跨越”,利用后发优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高端切入、高端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我们这样的传统农业地区、连片贫困地区,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就要在工业上实现突破,将抓发展“第一要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城镇化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必须加快推进,实现与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深刻变革。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头脑,从思想、行动到制度上做好充分准备,破除一切思想桎梏、制度壁垒、能力缺陷,大力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心,主动适应发展形势,积极争取发展先机,努力开创巴中“两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李刚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十二五”末形成工业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格局,加快从传统农业市向新型工业市转变。要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在工业招商上有大突破,围绕重点产业和产品,强化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要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在促进工业集聚集约上有大进展,按照“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科学规划定位,积极推进多形式的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园区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要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为抓手,在工业经济实力上有大提升,围绕巴中优势资源,做好资源大开发大转化文章,推动资源项目化、资源资本化,立足巴中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龙头企业,对我市已有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要抓重要产品,梳理一批有市场前景、有知名度的拳头产品,积极打造成高端产品,支持拓展市场、壮大产业、培育品牌,增强巴中工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注重科技引领和自主创新,树立“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观念,加强落后工业技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避免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李刚要求,要加快推进巴中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定位要符合巴中区域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生态特征,彰显巴中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适应时代潮流,体现“经济富裕、环境优美、城乡一体、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型城市核心理念。要拉大城市框架,城市的拓展、新城的建设要围绕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来进行,加快构建市域城市主骨架。各县(区)要拓展新区,拉大城市框架。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区集聚,形成巴中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不断提升城镇品质,深入开展“五治三化”,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模范环保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目的地“五创联动”为抓手,市、县城市每年打造几条特色街区,各县(区)每年抓好重点镇、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已建的要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新建的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融资”,开门搞城建,吸引民间资本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李刚要求,要统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坚持“三同步、三聚集、三统筹”思路,在推进上同步定位、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方向上企业向园区聚集、土地向业主聚集、农民向城镇聚集,在保障上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管理统筹,实现“两化”互动发展。要以城乡一体的全域规划为引领,坚持“全域巴中”理念,综合考量人口增长、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环境承载等重要因素,合理确定市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按照“基础先行、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的要求,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要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坚持园城结合、产城融合,科学布局建设一批园区,并把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要处理好工业与城镇的空间关系,在城镇建设规划中,为工业发展留足空间,工业发展规划中,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四级城镇体系聚集,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协调发展。要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切实解决好土地、资金、人力资源要素问题。要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扩权放活”,充分激发基层基础发展活力,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李刚要求,要为加快推进“两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必须围绕新的发展要求,在新理念、新活力、新作风、新能力上掀起一场深刻革命。要增强学习能力,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对现代工业、城建、金融、科技和国际化知识的学习,围绕新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促进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加快“两化”工作的需要。要提高创造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闯敢干、开拓创新、攻坚破难。要强化执行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践行“四个特别”,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付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李刚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创新实干、攻坚克难的过程。全市上下要不断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实现“两化”互动发展的大突破、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巴中而努力奋斗!
周喜安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在下半年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科学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要联动推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带动新型城镇化,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聚集发展;要强化保障。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投资额度和时序进度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切实搞好项目储备,立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两化”互动提供强力支撑。三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加强基础工作,夯实发展载体;创新招商方式,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瞄准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互动,点对点登门促进,提高引资实效;突出招大引强,以大带小,延链配套,集群发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做好物价稳定工作。五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周喜安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找差距,增添措施抓落实。同时要严格督查,努力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早竣工、早见效,努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县(区)、巴中经济开发区、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
市领导陈延荣、李晓春、明亮、李树海、谭红杰、周茂琦、谭启汉、张玉策、经伟宪、魏文通、陈兴国、涂虹、何长洋、鄢永都、李茂群、蒋兴权、欧文宇、杨白华、曹华、任小娟及巴中军分区司令员李友贵、巴中军分区政委补鹤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魏战海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委室负责人,中央、省驻巴单位、民主党派、各县(区)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