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是加快发展的必须之举
会议传达了全省推进“两化”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这是着眼于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这次会议从理论到实践,都体现出了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雅安目前刚迈入工业化中期,要实现“两化互动,三产共融”的目标,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借这次全省推进“两化”工作的东风,推动我市“两化”发展上台阶,赶上全省“两化”发展进程。
会议指出,全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中期水平,雅安刚刚结束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雅安的城市化率处于全省中等水平,工业化城镇化与全省、全国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雅安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双加速”需要双推动,需要“两化”互动发展。对于雅安而言,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已成为加快发展的必须之举,尤其是加快工业化进程,以此带动促进城镇化。要全力打造我市的“三个百亿产业园”向千亿或更大产业集群发展,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导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实现就地就业和非农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三产共融的发展格局。
突出城镇特色
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会议要求,各县区和各部门要增强推进“两化”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按照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要求和目标,高标准、高水平思考市、县区城市功能定位,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的不同资源优势和竞争力,加大对外开放,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上大做文章,走绿色、低碳、生态的“四化”产业发展之路,同时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城镇规划,要强调城镇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县区城镇规划审批把关。在程序上尽量简化,在发展上支持到位,防止千城一面的城镇建设现象。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把“宜居、宜业、宜商”的幸福指标放在首位,从而突出城镇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会议强调,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各级要把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整体来研究部署,加强规划统筹,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坚持产城统筹,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坚持工业化为主导,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的关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的相互促进。推进“两化”互动要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强化要素保障,加强政策和机制创新,大力选拔和培养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人才,实现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互动发展,实现“两化”互动,三产共融,产城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加强安全监管防范工作
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还总结分析了我市今年上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并通报了昨(1)日荥经县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的重大安全事故情况。会议强调,全市各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认真总结反思荥经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排查,全力加强汛期、学校假期、农村道路客运、交通运输、食品、建筑工地等生产生活领域的安全监管和防范工作,强化现场监管责任,加大安全责任的问责力度,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原则通过了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精神,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市委、市政府拟表彰的“大调解”先进集体、个人和十佳调解能手名单,市委组织部关于全省组织部长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建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评选工作等事项的请示,会议还传达了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到雅安调研期间的讲话精神。会议还研究审定了其他事项。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培基,副市长毛凯、朱玉贵、黄剑东、廖磊、吕芙蓉,市政府秘书长李景峰汇报列席了会议。记者 王大军
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对我市“尚处于工业化起步期、城镇化初始期,'两化'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十分明显”有了更加形象、深刻、理性的认识,尤其是明确提出“工业化滞后是我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断,进一步增强了忧患意识、跨越意识和责任意识
核心提示
为奋力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8月9日,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李刚的重要讲话,引起与会人员的广泛共鸣。与会人员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李刚书记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踊跃发言,为推动“两化”大突破,实现巴中新跨越谈感想、谈体会、谈措施,共同描绘巴中美好未来
参加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的第一组代表,围绕市委书记李刚在全市“两化”工作会上的讲话进行了热烈讨论。市领导熊光林、李树海、谭红杰、张玉策、经伟宪、蒋兴权、杨白华、曹华及巴中军分区政委补鹤龄,市政府秘书长郭宝渝等参加讨论。
定位更准 信心更足
市委常委谭红杰、平昌县县长张根生等在发言中说,这次会议既是4月8日市委工作会议后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全市工作会议,也是市委工作会议的一次重要延伸和细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前不久,市委中心学习组成员到周边市州重点考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情况,结合我市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我市“尚处于工业化起步期、城镇化初始期,‘两化’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十分明显”有了更加形象、深刻、理性的认识,尤其是明确提出“工业化滞后是我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断,进一步增强了忧患意识、跨越意识和责任意识。
差距明显,但机遇同在。大家认为,在周边市州你追我赶的发展势头中,勤劳、智慧的巴中人没有理由不迎头赶超、加快发展。这次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我市“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具体目标、路径、方法和保障措施等,因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对巴中来说,可以借鉴其他市州先进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把准资源优势,以资源换资本,以资源换产业。这些都是我市“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因而信心更足了。
空话少了 措施实了
空话少了,措施实了。这是第一组讨论的显著特点。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李树海在讨论中说,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品牌整合,如我市的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要形成具有巴中特色的优势产品走向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引进资本雄厚、技术过硬、具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整体包装。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尤其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巴中城镇化发展扫清制度上的障碍。
巴州区区长张平阳说,思路窄、办法少、力度小、人才缺是当前工作的几条“拦路虎”。在“两化”互动的推进中,尤其在生产力的布局上,各县(区)需要进一步分工细化,做到各有侧重,防止争抢资源、无序发展。
市委副秘书长吴显明说,这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环境留人、环境积聚、环境锻造的要求,对政务服务工作来说,当前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程序、再造流程、缩短时间、提高效益,做到园区建设到哪里优质的政务服务就到哪里。
决不动摇 绝不折腾
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副市长魏文通及市政府秘书长郭宝渝等在发言中说,市委书记李刚的讲话是巴中发展思路的大创新。“两化”互动是改变巴中贫穷落后的根本措施和有效路径,是定位的大提升。在全面分析巴中市情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产业和城市发展定位;是目标的大跨越。提出了未来五年产业发展比“十一五”实现“两个翻番”、城镇化率达到45%、中心城区力争形成建成区达到80平方公里和80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具体目标;是发展举措的大突破。从规划到建设,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都有具体的举措。
过去,一有全市性重大决策部署,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巴中在争论中丧失了许多机遇,削弱了发展力量。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尤其要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业,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和突破性发展新兴产业,并提出了未来五年工业的主要奋斗目标。代表们一致认为,全市上下要扭成一股绳,做到不争论、不质疑、不动摇、不折腾,把别人10年、20年完成的事情,在巴中用五年或更短的时间来完成,真正实现巴中的追赶跨越。
增强“两化”互动的内生动力
要准确把握巴中在“两化”中所处的阶段性特征问题。在推进“两化”互动中,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城镇化,以此带动工业化。只有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才能增强“两化”互动的内生动力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按照省委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对于“发展滞后、发展不足”的巴中来讲,应该怎样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行?8月9日,出席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市领导明亮、周茂琦、陈兴国、李茂群及巴中军分区司令员李友贵参加第二组讨论。
审视市情 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
工业化率21.8%,城镇化率29.3%。
这是当下巴中的两项重要指标。一组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让人深思的数据。巴中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有多少距离需要追赶?
“以城镇建设为例,由于我市经济基础差,财力薄弱,投入严重不足,规划滞后、规划管理不严、城市品位低,城镇功能不配套的问题比较突出。”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袁太政坦言。
虽然我市目前还处于传统农业转型期、工业化起步期、城镇化初始期和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期。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审视和谋划未来发展,代表们一致认为,“两化”互动是巴中实现追赶跨越的战略选择,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的新方法。
巴中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的黄金时期,如何强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成为代表们讨论的焦点。
“巴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条件已经具备,不能只注重扩量,更要提品,解决品位不高、功能不全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茂琦认为。
副市长陈兴国说:“我们要准确把握巴中在‘两化’中所处的阶段性特征问题,在推进‘两化’互动中,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城镇化,以此带动工业化。只有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才能增强‘两化’互动的内生动力。”
统筹规划 抓住“两化”互动的牛鼻子
“两化”互动,规划先行。特别是要以“两化”互动的新眼光来重新审视各类规划。与会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出。
“过去年年都在做规划,但基本上没有严格按照规划执行。”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说,通江加快发展,推进“两化”是方向。要按照全域理念,强化规划引领,舍得花大钱请专家高起点、高水平做好通江的发展规划,构建县城-重点镇-中心村-产业聚集地的四级规划体系。
南江县委书记张长云表示,南江“两化”互动的目标已经明确,目前将着力加大城区、园区、景区“三区”建设。采用长藤结瓜、组团发展的模式,通过五路十桥拉大城市框架,促进南江县城由“丝瓜”变“冬瓜”再变成“南瓜”。
“科学规划是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前提。”平昌县委书记李映说,前期平昌县聘请了同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搞了规划,但是通过到发达地区考察,觉得差距很大。按照产城一体布局园区规划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规划作出调整。
“规划编制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方面要实现产城互动、产城结合。另一方面要实现公共空间资源合理配置。”袁太政表示,要高起点编制完成市域体系规划。今年内,编制完成巴城中心城区的总体规划,包括兴文新城、老城的拓展和公共设施配套,8月底完成总规纲要。
引进人才 破解“两化”互动发展难题
“巴中规划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本地的留不住,外地的不愿来„„”袁太政的一番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
李映也感同身受,他说,推进“两化”互动,必须在人才问题上要有重大突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注重长远发展。要用开放开明的态度和世界的眼光容纳人才、留住人才。
市委副秘书长、常委办主任李模建说:“我市‘两化’互动发展目标已经明确,要实现发展目标,必须解决规划人才、规划知识、规划资源的问题。”他建议,一要引进规划专业人才;二要加强规划知识的普及培训;三要鼓励干部继续教育,学习规划专业知识。党校培训可把规划基本知识纳入培训内容。
思想在碰撞,观念在升华。
巴中“两化”互动发展的大幕已经开启,巴中以更宽广的视野再度审视市情,“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等全新理念破茧而出。与会代表们深信,承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之舟,巴中必将成就“两化”互促共融的生动局面,引领巴中进入新的更高境界。
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
农业产业化是“两化”互动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强化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力,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市领导彭耀学、陈延荣、李晓春、任小娟及第三组代表围绕市委书记李刚在全市“两化”工作会上的讲话进行了热烈讨论。
科学研判巴中市情 准确定位发展方向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在发言中说,李刚书记的讲话很深刻、很全面,对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作出了科学的安排和具体的部署。这是市委立足我市市情,科学研判,准确定位,对于巴中发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现实性。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延荣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实际上是继市委工作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进一步明确和解决了巴中未来发展的途径。李刚书记的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令人鼓舞和振奋。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晓春在发言中说,李刚书记的讲话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观点、思路都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按照省委要求,“两化”互动结合了巴中的实际,为巴中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市水务局局长严敏、市农业局局长叶明生、市林业局局长向前等在发言中表示,李刚书记的讲话对部门而言,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工作作风上触动很大。作为部门负责人要抓好学习和落实。
务必坚持用抓工业 的理念去狠抓农业
“我市要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不能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等方面过于‘平静’。过于‘平静’就会导致境界低下、目光短浅和理念陈旧。要实现‘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就要打破常规,有全新的目标、思路、措施。”严敏在发言中说。
“要学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按过去的经验已不适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和‘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需要,必须加强学习;要坚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可能会引发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但必须要坚持;要适应。要用搞工业的精神搞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和农业产业化。”彭耀学在发言中说。
陈延荣说,要通过“两化”互动、“三化”联动解决巴中发展的增速问题。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通过对投融资体制、国有资产、农村产权体制等的改革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企业化;要有奉献精神。用顽强的毅力和务实的作风以及超常的付出和努力,进一步消化市委两次重要会议精神,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促进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
“要认真了解‘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定位、内在联系以及具体的操作办法。要深刻认识‘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保障要素。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助推我市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李晓春说。
严敏、叶明生、向前等在发言中表示,对巴中农口部门而言,农业产业化是“两化”互动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强化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力,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心,既要生态,又要发展;既要兴林,又要富民。
巴州区副区长邵瑜、通江县副县长岳映兵等表示,城镇化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在今后工作中要研究农业产业如何为工业化提供更丰富的农副产品原材料,如何围绕城镇来思考统筹解决新农村建设,如何围绕农业现代化来发展农业产业等。
转变思维方式方法 融入市场化社会化
陈延荣说,李刚书记讲话通篇体现了“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始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体现了对外开放、扩大合作的理念,同时又体现了社会化、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全新理念。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巴中发展的短板和目前存在的最大差距,也是巴中未来发展最具有的潜力和空间。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书记李刚的重要讲话上来,工作重点放在怎么搞、怎么抓落实上来。
李晓春说,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深刻认识巴中市情,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思考巴中的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的理念;要学习政策和相关文件,把自己的工作主动融入市场化、社会化。
严敏、叶明生、向前等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巴中求新、求变、求快的重大体现,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和社会化。
第二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
采编:巴中市政府办公室 2011年08月10日阅读:
2456次字体:大 中 小
李刚作重要讲话 周喜安主持并讲话 彭耀学熊光林出席
为奋力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8月9日,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省“两化”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作,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市委书记李刚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巴中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高水平的认识、高强度的工作,主动务实的作为,推动“两化”大突破、大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出席会议。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巴中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我们巴中而言,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一是“加快”,二是“新型”,三是“互动”,这三个层次是有机结合的。要着眼于“快”,做大工业总量和城市规模;要立足于“好”,按照“新型”、“互动”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约节约、民生优先,更加注重“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协调发展;要着力于“跨越”,利用后发优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高端切入、高端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我们这样的传统农业地区、连片贫困地区,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就要在工业上实现突破,将抓发展“第一要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城镇化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必须加快推进,实现与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深刻变革。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头脑,从思想、行动到制度上做好充分准备,破除一切思想桎梏、制度壁垒、能力缺陷,大力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心,主动适应发展形势,积极争取发展先机,努力开创巴中“两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李刚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十二五”末形成工业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格局,加快从传统农业市向新型工业市转变。要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在工业招商上有大突破,围绕重点产业和产品,强化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要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在促进工业集聚集约上有大进展,按照“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科学规划定位,积极推进多形式的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园区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要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为抓手,在工业经济实力上有大提升,围绕巴中优势资源,做好资源大开发大转化文章,推动资源项目化、资源资本化,立足巴中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龙头企业,对我市已有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要抓重要产品,梳理一批有市场前景、有知名度的拳头产品,积极打造成高端产品,支持拓展市场、壮大产业、培育品牌,增强巴中工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注重科技引领和自主创新,树立“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观念,加强落后工业技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避免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李刚要求,要加快推进巴中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定位要符合巴中区域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生态特征,彰显巴中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适应时代潮流,体现“经济富裕、环境优美、城乡一体、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型城市核心理念。要拉大城市框架,城市的拓展、新城的建设要围绕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来进行,加快构建市域城市主骨架。各县(区)要拓展新区,拉大城市框架。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区集聚,形成巴中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不断提升城镇品质,深入开展“五治三化”,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模范环保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目的地“五创联动”为抓手,市、县城市每年打造几条特色街区,各县(区)每年抓好重点镇、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已建的要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新建的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融资”,开门搞城建,吸引民间资本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李刚要求,要统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坚持“三同步、三聚集、三统筹”思路,在推进上同步定位、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方向上企业向园区聚集、土地向业主聚集、农民向城镇聚集,在保障上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管理统筹,实现“两化”互动发展。要以城乡一体的全域规划为引领,坚持“全域巴中”理念,综合考量人口增长、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环境承载等重要因素,合理确定市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按照“基础先行、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的要求,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要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坚持园城结合、产城融合,科学布局建设一批园区,并把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要处理好工业与城镇的空间关系,在城镇建设规划中,为工业发展留足空间,工业发展规划中,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四级城镇体系聚集,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协调发展。要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切实解决好土地、资金、人力资源要素问题。要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扩权放活”,充分激发基层基础发展活力,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李刚要求,要为加快推进“两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必须围绕新的发展要求,在新理念、新活力、新作风、新能力上掀起一场深刻革命。要增强学习能力,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对现代工业、城建、金融、科技和国际化知识的学习,围绕新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促进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加快“两化”工作的需要。要提高创造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闯敢干、开拓创新、攻坚破难。要强化执行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践行“四个特别”,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付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李刚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创新实干、攻坚克难的过程。全市上下要不断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实现“两化”互动发展的大突破、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巴中而努力奋斗!
周喜安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在下半年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科学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要联动推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带动新型城镇化,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聚集发展;要强化保障。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投资额度和时序进度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切实搞好项目储备,立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两化”互动提供强力支撑。三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加强基础工作,夯实发展载体;创新招商方式,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瞄准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互动,点对点登门促进,提高引资实效;突出招大引强,以大带小,延链配套,集群发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做好物价稳定工作。五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周喜安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找差距,增添措施抓落实。同时要严格督查,努力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早竣工、早见效,努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县(区)、巴中经济开发区、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
市领导陈延荣、李晓春、明亮、李树海、谭红杰、周茂琦、谭启汉、张玉策、经伟宪、魏文通、陈兴国、涂虹、何长洋、鄢永都、李茂群、蒋兴权、欧文宇、杨白华、曹华、任小娟及巴中军分区司令员李友贵、巴中军分区政委补鹤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魏战海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委室负责人,中央、省驻巴单位、民主党派、各县(区)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第三篇: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http://.cn 四川在线(2011-7-27 14:39:32)来源:四川日报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捷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必然的历史进程,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实际,遵循发展规律,作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决策,对于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努力实现四川发展新跨越。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推动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强我省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切实抓好一汽大众轿车基地、四川石化下游产业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成都汽车、德阳重大装备等重大产业基地。推进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实施“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支持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二、大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我省城镇体系尚不完善,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特别是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较少。我们要把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化率将提高7.7个百分点,有近700万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将新增上万亿元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需求。要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两化”互动发展。产业发展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延伸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城市建设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城镇内涵的提升,促进土地、能源等集约节约,优化城市内部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加快编制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定位。
四、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制定推动产业优化扩张、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支持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意见。探索通过统筹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新途径。研究制定适应“两化”发展需要的户籍制度。千方百计破解资金、土地、能源等瓶颈制约问题,强化要素保障。
第四篇:读《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
读《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这本书,让我对知道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互动发展,是科学把 握现代化建设规律,从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推 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我觉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 “ 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创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不够。从发展阶段看,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下简称“两化”),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加快缩小我省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开放合作;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在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推进“ 两化”互动发展,就是要做到时间 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结合。
当前,我省正处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 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是把握我省发展阶段 性特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推“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势头,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互动发展,是科学把 握现代化建设规律,从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推 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为加 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 “ 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创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不够。从发展阶段看,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下简称“两化”),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加快缩小我省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开放合作;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在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推进“ 两化”互动发展,就是要做到时间 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结合。
当前,我省正处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 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是把握我省发展阶段 性特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推“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势头,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以加快推进为取向,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为支撑,以协调联动为关键,加快建立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努力推动我省向全国经济强省跨越。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3.5万元左右,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5% , 非农就业比重达到 62% 左右,非农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9.8%,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形成一批带动作用强的万亿产业带、千亿产业园区和百亿企业,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把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建成10个左右100万人口特大城市,构建起以“ 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一批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300 个左右中小城市和重点镇为骨干、1500个左右小城镇为基础, 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
到2020年,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力争双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三)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高度重视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 强化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 和引领作用,切实做到以科学规划指导和推进“ 两化”互动发展。切实抓好规划统筹,做到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有机衔接、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统筹安排。
——坚持产城一体。充分发挥产业对城镇的带动作用,增强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按照有利于产业发展 的原则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城镇功 能,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的扩张,以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 增强支撑产业发展,有序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
——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立有 利于“两化”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与“两化”互动发展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系。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生态环保。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更加注重节约和保护资源,实现“两化”集约发展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落实低碳、循环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坚持民生为重。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扎实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既在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结果中充分受益,又在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及时受益。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科学定位、发挥优势, 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尤其要避免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盲目发展工业和扩大城镇规模。
三、着力优化发展布局
(四)加强规划统筹,引领“两化”互动。准确定位、充分论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编制规划,并强化执行刚性。切实推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的相互衔接,尤其要推进交通、产业和城镇规划深度融合, 探索编制覆盖城乡全域的总 体规划, 加快构建统筹推进“两化”的规划体系。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经济规模效应。各类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要统一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县城和规划人口5万人以上的城镇要按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抓好基 务对接。
(五)加强区域统筹,优化空间布局。把城市群发展规划与经济区规划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发展布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规划, 依托“四大城市群”和“五大经济区”,确定不同区域发展定位,形成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基地)互动发展的格局。
成都平原城市群。积极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发挥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 步加快成都都市圈增长极建设和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步 伐,将成都平原城市群打造成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 的城市群。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生 物技术、新材料为代表的成绵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汽车制 造、机车车辆、高端装备、清洁能源、工程机械为代表的成德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太阳能、风能、半导体照明为代 表的成德眉雅新能源产业基地,以现代物流、工程总承包、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城乡基本公共服 金融服务、环保服务、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为代 表的成德绵生产性服务业基地。
川南城市群。推动自泸内宜乐一体化发展,建设川、滇、黔、渝接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打造西 部重要的大城市密集区。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加快建设沿 江产业带。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和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西部重要的天然气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和盐化工基地、能源工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和饮料食品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域。
川东北城市群。发展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建成集天然气化工、石化下游产业、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和物流配送基地为一体的城镇群,依托嘉陵江、渠江和重要交通干线,构建联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新兴经济带。积极推动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发展,加快轻纺、食品、建材 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及汽 车、摩托车配套零部件等机械加工业发展。
攀西城市群。加快以攀枝花—西昌为区域中心的金沙江流域、安宁河谷地区城镇发展,努力建成以攀西战略资源 创新开发试验区为依托的新型工业城镇群。加强钒钛、稀土、铜、铅、锌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和保护, 有序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烟叶、热带作物等优势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川西北地区。以县城和重点镇为依托,引导区域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有序发展 特色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农牧产品和藏 药产业化,大力扶持民族民间手工业。大力开发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等资源,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积极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六)坚持工业化主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 做强工业实力的两大主攻方向,加快发展“7+3”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重要战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推动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从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梳理拳头产品,注重品牌培育,以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壮大产业、做强企业、占领市场。注重发 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整合科技资源,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加大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七)推进“ 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要在“ 两化”互动发展中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和 服务作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在县域范围内把城镇和农村作为整体来规划,科学确定县城、乡镇和新农村的空间布局。坚持统筹三次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做强二三产业,尤其要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依托中心城镇或场镇辐射新村, 探索建设 “ 新农村综合体冶。
四、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
(八)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产业园区。依托重点骨干企业整合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合作, 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支持成都、绵阳、自贡、德阳、广安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产业园区,加 快建设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化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使产业园区成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坚持“ 积极发展、扩区建园,提高办园水平冶和 “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要求,突出主导产业,优化发展模式,用好引导资金,推动扩区升位,实现集群发展。推进省内区域合作 发展,支持市(州)之间建立合作产业园区, 发展“飞地”园区,加强重要产业之间的协作和配套。构建 综合服务保障体系。依托中心城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支撑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设立内陆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
(九)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以产业聚集区为依托,根据产业聚集区和人口居住区的需要,科学规划城市新区,有序推进城镇空间拓展,弥补现有城区功能缺陷,突破发展局限。把产业园区作为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突出城镇发展特色,注重城镇风貌塑造和品位提升,推进产业文明与城市文化 相融发展,推行低碳建筑,建设绿色城市,把城市新区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及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
加快建设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居宜业宜商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力争再造一 个“产业成都”,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新城区。依托德阳、绵阳、广元、攀枝花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创建以重大装备、数字视听、军民结合、钢铁钒钛等为特色优势产业的示范新城区。依托泸州酒业集中区、宜宾五粮液工业集中区“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建设及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全兴、沱牌等名酒名镇打造,创建以酒产业为特色优势产业的示范新城区。依托自贡、乐山、内江打造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以节能环保、光伏硅材料为特色优势产业的示范新城区。依托资阳、遂宁城市新组团,创建以汽车、机车制造和现代物流为特色优势产业的示范新城区。
繁荣发展城市经济。加快发展商贸、餐饮、休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通信、物流、会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提升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鼓励发展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等都市型农业。
五、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分区,把宜居放在首位,优先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并做到宜居、宜业、宜商的有机统一。主动适应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急剧扩张的新要求,适度超前规划和加快建设与城市规模、容量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根据区域产业和城镇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和加快建设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道路、防洪排涝、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对产业和城镇的保障作用。大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步形成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体系。
(十一)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启动实施一批功能性项目,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城市防灾减灾生命线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避难场所和生活应急供应系统,增强城市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加强小城镇和乡集镇的公益性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公共服务设施 向农村覆。完善以政府供给为主、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机制。加大民生类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建居住区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六、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十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 所(含租赁)的农村居 民,只要本人申请,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均可在当地申请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大中城市要根据实际承载能力,对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 所(含租赁)的农村居民放宽落户条件,尽力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对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实行“ 居住证”制度,持证人员根据条件 在居住地享受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各种公共服务,只要符合居住地转户条件的,根据本人申请转为城镇户口。
(十三)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在区域、城乡、产业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发挥政府对资源要素配置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打破区域壁垒和产业分割,提高土地、水、电力、油气等资源在地区、产业间的集约利用程度。探索建立科学反映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 规模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
(十四)构建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及功能区之间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实现利益合理再分配,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积极落实资源税费改革政策,补偿资源开采区生态修复。大力探索水电、油气等资源地和使用地的利益互补机制,积极向国家争取资源本地留存比例,支持就地转化。
(十五)完善城镇及社区建设和管理机制。社会建设要与城市新区建设同步,合理设置城市辖区,完善市辖区管理体制。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制度。对条件成熟的郊县按照市辖区管理。对常住人口在 10 万人以上的县城可以赋予县级市的部分管理权限和职能,扩大小城镇 管理权限。创新县以下行政管理体制,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将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县人民政府驻地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探索城市和县城规划区内的乡镇、重点镇(中心镇)管理改革, 实行街道办事处行政体制。调整乡镇、村组(社区)建制规模,积极稳妥推进撤乡建镇。创新城镇管理模 式和技术手段,完善社区基本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城镇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以社区管理为平台,充实和整合基层力量,强化社区的 自治和服务功能,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
(十六)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建立与“两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可持续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让新进城人员享受与 城市居民同等的权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切实纠正和改变把旧城改造、征 地拆迁作为“生 财 之 道”的错误观念,原则上就地就近安置群众,解决好群众当前生活和长远生计。同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让新进城人员有房可住。保障性住房和城市征地拆迁安置房要纳入城市整体布局,合理确定需求规模,原则上与商品房统一规划,保证建设标准和质量,尤其要有利于新进城人员快速融入城市生活和分散就业,使之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七、着力完善保障措施
(十七)提高土地供给保障水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优化产业和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积极争取国家向西部地区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和占用荒地、沙地等未利用地指标,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用好用活土地存量,提高城市的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防止城市低密度蔓延和扩展。科学配置土地资源,优先保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要产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城市新区的用地需求,保障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用地,确保农用地转用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鼓励合理利用未利用地,未利用地用于工业用地的出让金最低标准,可区别情况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至50%执行,适当降低开发园(区)建设的基准地价。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 统一市场建设。严格规范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因地制宜推进林权、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和租赁、退出机制。推广基础设施节地模式,逐步细化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措施。
(十八)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研究建立统筹城乡的财政分配制度,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用好用活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贴息支持的政策,加快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性投资,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建设。加大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没有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加快建立。加大财政对自主创业的支持,建立创业基金,为个人和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对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及紧缺高技能人才 培训的投入。各市(州)可在省政府规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幅度内,制定相应的土地等级税额标准,报省政府批准后执行。积极落实国家对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法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鼓励类产业企业,依法减按15%的 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从事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符合条件的 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可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积极落实资源税改革政策,对原油、天然气等 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其他资源适当提高税额,增加资源产地地方财政收入。对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以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对鼓励类服务行业用水、用气价格与工业企业实行同价。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合理确定城市供水价格,逐步实行阶梯式水价。加强对涉企收费项目的监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十九)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加快建设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区域总部或后台作业中心。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二、三线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建立统筹城乡的金融体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逐步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各级政府通过资本金注入、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和促进政策性担保机构跨区域整合等方式,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三农冶发展提供 担保业务。积极发展再担保机构。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银行、企业、担保机构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以及银行、担保、保险、风险投资联动促贷机制。加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服务力度,积极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支持地方发展。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
(二十)完善投融资体系。管好用好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对新上市企业给予奖励,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扩大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规模,积极探索开发低信用等级高收益债券和私募可转债等金融产品,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发展,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设 立财务公司。积极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规范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公司,创新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快市政公共事 业改革,完善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和市政公用服务 标准,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推进市政公用 事业发展的价格机制,形成城镇建设、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逐步开放作业市场,建立健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市政环卫设施、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及园林绿化基础设施管理与运营的市场运作机制。创新资金筹措、运作模式,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建设管理。
(二十一)强化要素保障。加快以水电为重点的能源开发,完善跨区域的重大电力输配设施,同步保障产业园区、城市新区的能源供应。积极争取国家直供电政策,争取 提高地方电力留存量,形成合理电价水平。加大天然气开发力度,完善输气管网,积极争取地方用气指标,满足生产生活尤其是重点项目用气需求。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提高信息网络覆盖率和通信质量。
(二十二)强化环境支撑。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加强污染治理,减少污染排放,为“两化”互动发展提供环境容量。加强城镇污染整治,防范环境风险,提高城镇品位,增强综合竞争力。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资源型企业按规定提 取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税前扣除。矿产资源所在地政府对企业提取的准备金按一定比例统筹使用,专项用于环境综合治理和解决因资源开发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十三)大力选拔和培养人才。在领导班子配备中,注意选拔懂工业、懂城市建设、懂金融的人才,优化班子结构。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重点加强市场经济、工业、城市建设、投融资知识培训。加快培训一批城市规划师,尤其是紧缺的乡村规划师。采用团队引进、关键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短期工作、项目合作、兼职、技术承包、入股等方式,面向全国或全球积极引进一批“两化”建设的急需人才。重视企业家队伍和高端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 对贡献突出的要给予政治荣誉、社会地位和物质奖励。
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把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由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人员专职负责,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入、干部配备上给予倾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冶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二十五)形成工作合力。省工业化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履行职责,细化工作措施, 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分类指导,加强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市(州)要成立“两化”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十六)强化督查考评。省纪委、省委组织部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体系,把“两化”互动发展成果作为考核地方特别是县(市、区)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省工业化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测评体系,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中的重要决策、重大事项等进行可行性评估,对“两化冶互动发展的效果进行考 核测评, 确保”两化”有序推进、健康发展。
根据本意见精神,各地要制定贯彻实施意见,省直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21日
主题词:经济社会发展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互动发展△
意见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2011年10月21日印
(共印37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