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对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新编人教版生物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施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追求人文教育与生物学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一、新教材新思路,体现课程标准理念新
教材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突破传统的 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能力。这符合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二、新教材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新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人文性
各种美丽的彩色图片,优美的语言,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符合儿童认知特点。例如,绪论课中有这样的描述: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嘻戏;梁上春燕,春来秋去……蛙鸣声声,流萤点点……学生写道:“我喜欢生物是从优美的语言、美丽的图片开始的,它们好美,让我浮想联翩
2.新教材贴近生活,增加了实用性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或者先讲概念后举例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兴趣;增加了许多联系实际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观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从内心喜欢生物课。
3.新教材注重“STS”教育,增加了时代性
新教材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在选择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选择了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人口、生态、疯牛病、现代化温室、生物入侵及生物防治,干细胞研究、试管婴儿等,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生物学融入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三、新教材独具匠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新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教材中,“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进一步探究”“技能训练”“模拟制作”和“设计”等栏目,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动物细胞的结构时,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制动物细胞模型。上课时,学生带来的“细胞”可真是丰富多彩,有的用凉粉,有的用琼脂,有的用藕粉,有的用果冻,有的用胶水……看到这些大胆的创作,惊异的同时,你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如,探究晚育的意义,通过创设数字化情境,让学生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得出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结论。再如,校园绿化设计活动中,随着一幅幅设计精美的图案的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新教材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教材中,探究性学习贯穿始终,这也是新、旧教材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教师要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见到韭黄和韭菜颜色的不同。学生提出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什么有关?然后根据两者的培植条件只有遮光和不遮光的不同,做出假设:光是形成叶绿素的条件。接着便是设计对照实验:取长势完全相同的两盆韭黄,一盆放在光下,一盆放在暗处,几小时后,观察两盆韭黄颜色的变化,便可知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整个过程,简单明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3.新教材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
新教材改变以往将实验依附于知识内容的做法,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先安排思维和操作技能要求较低的探究活动,如观察身边的生物、阅读和分析有关的资料等,后安排技能较高的活动,如制作和观察切片或装片、设计并完成探究性实验等。在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寻求答案的探究活动中,也是先安排问题、假设、材料用具和方
法步骤明确的探究,再安排由学生设计部分环节的探究,最后安排学生参与全 过程的探究。技能训练也是如此。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展开,学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四、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激发了师生的合作热情
1.新教材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新教材增设了大量的讨论题和探究性实验,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在合作中,学生学会了互相分工、彼此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此外,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2.新教材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
通过与同事合作,可以鼓励教师试验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间的合作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每次集体备课,大家从探讨教法、学法到一个教具的准备,一个情境的创设,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每节课后,通过相互交流,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五、新教材呈现方式新颖,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新教材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新教材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参与,即便是课外的练习,很多也是发散式的、开放式的。这就为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广大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不同的学校条件和不同的学生需求)创造性开展教学提供了机遇。
六、新教材时代气息浓厚,注意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新教材体现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另外,新教材增加了近年来生物科学成果的内容介绍,如克隆哺乳动物、转基因生物、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通过介绍,使生物学的知识成为普通公民应当具备的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新教材新颖、灵活,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新教材着眼于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提倡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平等交流。这些都给了教师和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
第二篇:对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观念的几点体会
对高中语文新教材新观念的几点体会
从2006年秋季开始,我和同事们开始使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试用本。经过近半年的教学实践,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现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整理出来,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收到更大的成效。
首先,使用新教材要有新思想,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我的理解和体会是:
新观念之一:对语文人文性认识的深化
在新大纲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着重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在选文上,注重选取了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沈从文、葛剑雄、徐志摩、郭沫若等著名学者、作家的文章入选教材。
二、加大文学教育的份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了90%以上。课本中六个古文单元23篇课文全都是名家名作。现当代作家的选文大多是审美品位很高的文艺随笔和散文或诗歌,外国作品也是近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如:里柯克的《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等。
三、增加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比例。作为21世纪的高中生,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历了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的精品,曾经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借助它们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是一条快捷便当、回报丰厚的途径。
为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作品的文化品味,重视道德修养提高审美情趣,我的体会是:一要丰富作品的内容。在教授一篇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尽可能弄懂它的方方面面,前后左右的关系,要把一本薄薄的语文教材讲厚。我们利用这些课文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培养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总而言之,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时候,要注要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重视文化积淀和情操的陶冶。
新观念之二:对语文工具性认识的纠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着眼于语文的工具性,只把语文当成工具,把考试拿高分当成培养学生的目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指导下,我们常常是按照“知识----训练----能力”的思路来开展教学活动,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可以拆解出若干个知识点,热衷于“点”的讲析,淡忘了整体的感悟,让学生整日泡在题海之中,以为学生的语文素质是靠题海战术训练出来的,完全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而我们教师也不自觉地充当了应试教育的驯服工具,将自己的精力、智力、能力全部投放到应试教育中去,用心可谓良苦,其结果,却使语文教学长期在低层次上徘徊。为了纠正这种陈旧观念,新教材有意淡化了技术操作层面的训练,试图改变过去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新旧教材最大的区别是:新教材对学生认知、操作语言文字这门交际工具不是建立在被动的训练上,而是建立在学生主动获取、灵活运用上。总之,我们对语文工具性的认识应该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应当确立以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现代教学观,并在语文教学的所有环节中牢固地树立这个新观念,以此来统帅我们的教学行动。
新观念之三:是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性原则的建立
新教材的语文教学原则是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建立的。课堂阅读教学侧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课文,领会其中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养分。这是对现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只重细节不顾整体、只顾绝对不顾相对的教学倾向的否定。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由于盲目地引进了一些西方的教学方法,如在考试中大量地使用标准化试题,强迫学生接受非此则彼的绝对性答案,因而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试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文章本来是完整完美的,但经过我们教师的讲解、处理之后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被割裂成知识的拼盘,美文不美,精品寡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索然。长此以往,不仅削弱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还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形成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学生因此养成只见一斑不见全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习惯,看问题缺乏整体意识,读文章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只着眼于细枝末节,这种现象是与语文教改的大方向背道而驰的。在新教材学习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建立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发展学生健全的思维认知能力结构。
从写作教学来看,也要强调整体性。文章的构思总是先有整体,才有局部。写文章如果一开始就孜孜以求于局部,文章肯定写不好,因为文章好坏是由部份同全局的协调来决定的。写文章一定是先立意、后拟题,先有观点、后找材料,先总论、后分论,先分析、后总结,这就是所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在新教材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可以看到专项写作指导,这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训练提出总体要求。在这个总体要求下,可先安排片段作文进行某个单项训练,使学生单项写作能力有所提高,或熟练掌握某种写作技能,最后用整篇作文来检查学生的整体布局谋篇的写作能力。
突出整体性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大局观念。而整体意识、大局观念又是21世纪人才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教材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立足于培养时代新人,着眼于发展健全健康的人才素质,这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明白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在教学中增强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以上三点体会,是我学习使用了新教材近半年来的总体感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素质情况,以具体生动的教学实践,不断深化我们的认识,丰富我们的理念,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初中生物新教材的图片的应用
初中生物新教材的图片的应用
营防中学汪从军
拿到新教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图片印装精美,色彩艳丽,几乎每节内容都穿插着几幅图片。这些图片的存在,不仅使课本赏心阅目,更增加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这些图片有的来自于周围的生活,有的来自实验室,有的来自于不同环境,有的甚至来自于学生们自己的活动中,所以这些图片的存在,学生阅读时增加了亲切感和美感。
那么怎么来应用这些图片,使这些图片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呢?特别对于我们这些农村中学,教育信息来源不畅,教育资源缺乏,有效利用这些图片,为教学服务,显得难能可贵。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所有的图片均有自己的设计思路,有的侧重于生物的形态结构,有的形态,有的侧重于生理功能,还有的强调进化和生态,但它们又具有如下共性:都是对本章知识的最本质的浓缩和概括。因此教师可根据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利用图片设置情景导入新课,不仅能直接切入问题的关键,而且可以使课堂产生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学习“开花”一节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观察花的结构,让学生自己总结花的结构模式,这样学生自己就有了感性知识,使学生在认识其它花的结构时省了很多事。
二,应用图片化解难点。
新教材虽然整体的深度难度比老教材低,但是涉及到难点也是很多的,特别是一些新名词,新科学短语如“克隆”,“DNA”,“疫苗”,“非典”,“艾滋病”来,讲解起来很有难度,但对照图片来就简单多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一边对照图,一边讲解,这样就可以把复杂的东西讲解清楚,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求知欲。有的学生利用书提供的图片名称上网查找,网上又有了很多对图片的注释,并且还有解释这些图片的更多的知识,这样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宽,有了很好的指引。
在学习“动物行为”一章时,学生对动物行为的概念难以把握,于是,让学生仔细观察,问学生图片中两只羚羊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在打架,那么算不算一种动物的行为?然后在此基础上学生举出还有那些类似的动物行为。通过图片,启发学生思路,使学生对动物行为这一难以理解的概念有了教全面,准确的认识。
三,利用图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力。
充分利用新教材图片的特点有意识地点拨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深入认识事物。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大量彩图的插入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而增强思维的联动性,而且也会使他们产生美感,进而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以达到“心理健康和智力开发”之目的。四,应用图片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实验课上,老师在讲解实验的操作时,即使讲得很清楚,明白,学生肯定还是有一些细节,把握不好,在实验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操作不到位的地方。怎么办?可以利用图片来弥补缺憾,如在“显微镜的使用”实验中,在操作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图片,在操作时可以参考图片上的做法,老师在点评注意事项,这样不仅保证实验的成功,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笔者曾经在做“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的结构”的实验时,设定了2个组。且命名A组、B组。A组就听老师讲解不用书上的图片,老师讲解过程时也比较充分,就是不给学生看图。B组不仅讲解而且让学生看图思考,在实验后让他们做实验报告时,发现:B组的学生实验思路明显清晰,实验报告做得较好。
这充分说明图片的利用对学生的实验思路有牵引作用。
五,利用图片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
环境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怎样治理,我看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而新教材中有大量的有关环境的图片存在,如有的是学生自己创作的,有的是我们国家西北的地区照片,有的来自生活中,老师在反复指点,让学生明白在我国保护环境已经迫在眉睫,从而自觉在以后的学习生活,甚至工作中重视环境的保护。
在新教材中还有多幅图片是来自学生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是反映环境被破坏的,这些图片同龄的学生看了以后,他们都深有感触,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六,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幅员辽阔,生物种类繁多,生物曾多样性,动物中的大熊猫,白鳍豚,小熊猫等植物中的水杉,银杏等是我国特有的,学生们通过栩栩如生的图片,看到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料,他们的心理自然会激起无限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平时所说的我们可爱祖国,可爱在哪里?通过生物课的学习,特别是看到这些栩栩如生的珍贵的图片资料,这些形象变的具体了,原来空洞的口号变的真实了。原来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我们怎么能不热爱她?
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是广大生物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效利用新教材提供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更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克服思维定势;努力更新知识,积极改革教法,以提高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
2004年7月
第四篇:一年级人教新教材数学乐园教案
数学乐园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82-83页。
教材分析:
数学乐园是集数的认识,计算,生活中的数及数学为一体,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富有趣味。教材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景,分成7个不同的知识块。实践课要组织学生灵活地综合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目的与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课堂教学有宽阔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学生根据信息大胆提问,感受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20以内的数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了解关于位置和图形的初步知识,能够正确计算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对于本课活动涉及到的内容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1、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巩固2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序数和基数的区别;巩固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建立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形成简单的统计观念。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进一步经历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重难点:
重点:巩固数的组成、正确完成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们大家去过游乐园玩吗,老师今天带大家去游乐园玩一下好不好。不过啊我们要先闯几道关,才能拿到游乐园的入场票啊,大家有信心闯关成功拿到入场券吗?
有。
(进行复习练习)
二、数学活动,情境体验
同学们真厉害我们现在大家都拿到入场券了,我们就一起进入神奇的游乐园吧!
1、分组、熟悉游戏规则(出示游戏规则)
2、分组游戏
老师把已经准备好的书本打开,孩子以2人为一组开始游戏。
三、分析评价
我们通过刚才的游戏,大部分同学很快完成了每一部分的问题,顺利过关。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每一关中,哪些问题给你造成了困难,为什么?(总结每一关中易出错的地方)
第五篇:新教材培训体会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3月21日,我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二年级新教材培训。一天的时间短暂而充实,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了专家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自己对二年级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培训会上,专家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写话教学等方面对二年级语文教材进行了深刻而具体的讲解和建议。通过学习,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下我对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特点,领会编写意图,明确教学要求,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学会合理处理课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思路,并且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要努力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问,敢辩,激活他们创新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学习,由此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角,而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一个对话者,一个教学活动的平等参与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所以作为老师,要学会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发现问题以及给予学生方法的点拨。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切地体会到平时的知识积累与教学经验的积累是多么重要。只有知识储备足够了,才能更好地驾御课堂。因此,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非常重要。在工作之余应该不断地读书充电,更新知识。培训会上,老师提出了二年级语文教学的建议,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老师将教学做扎实,将眼光放长远,关注孩子的具体学情。
通过这次培训我收益匪浅,收获颇丰。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与体会。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会从现在做起,不断熟悉教材内容,对照课标要求,整体把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不断反思、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