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管理学论文 对我国政府上网现状的认识
对我国政府上网现状的认识
——以鹤岗市政府为例 中国农业大学 烟台研究院 公共管理系
093班 0940450325 胡俊峰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政府上网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的发展潮流。目前,美国、英国、日本和新加坡的政府上网工程走在了前列。1999年1月,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负责,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也正式启动。政府上网,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密切群众与政府的联系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政府上网所取得的成就
从“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十年有余,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有益地实践和探索,我国政府上网实现了飞速发展,在提高行政效率、创新服务手段、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我所联系的鹤岗市政府为例,鹤岗市政府门户网站在首页的标题导航中,开设有“鹤岗概况”“政策法规”“政府文件”“政务公开”“服务企业”“招商引资”“服务公众”等链接,并在首页,将与群众生活关系较密切的事情按“教育”“医疗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交通出行”“住房”分为五类,同时又将“行政事务”与“生活导航”分开,“市长信箱”也设在门户网站的首页。其他的还有鹤岗市的经济动态、时政要闻、县区动态、服务三农等等,亦能在首页一览无余。与“政府上网工程”开展初期相比,政府上网已经取得了三个方面的进步:
1、网页布局更加清晰合理。现在的鹤岗市政府门户网站的网页布局,已经根据业务属性、服务对象和群众关注度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整合,主次更加鲜明,逻辑关系上也更加合理,例如开设“热点导读”和“生活导航”等,使群众浏览网站时能够各取所需,迅速找到自己想了解到的信息,而很少产生不知所措的情况。与“政府上网工程”初期相比,更加一目了然而减少了信息不集中的混乱感。
2、服务范围更加丰富全面。鹤岗市政府门户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几乎已经涵盖群众生活的各个领域,仅在“生活导航”一栏,就有“行车班次”“公路客运”等14项,其他方面,如经济、法制等方面的服务内容也十分全面。与此同时,鹤岗市网站与政府全国各省、市、县政府以及本市内各部门之间都建立了链接,这就扩大了自身服务范围,丰富了服务类型。
3、服务方式更加便捷人性。浏览网站时,不仅可以根据网站所提供的分类导航直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采用“市长信箱”“办事反
馈”等方式通过网站就信息提出疑问,这就由初期的单向信息发布转变为一种双向互动,可以让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办理业务、了解政策,享受政府提供的更加人性化的网上服务。
不管是网页布局、服务范围还是服务方式的进步,都展现了如今政府上网已经取得的成就,并积极地向更加贴近民众的方向发展,这也表明了政府上网正在受到重视、得到认可。
二、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
在政府上网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1、重点栏目内容更新缓慢。依据《2009年地市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在政府网站评估中,“重点栏目更新量”占据2个百分点,而在浏览鹤岗市政府网站时,很多版块的内容已经有多个月没有更新,使群众无法及时了解政府动态。
2、回复群众不够认真明确。依据《指标体系》,“公众参与度”占15个百分点,包括公众留言数量以及政府回复的质量。在与鹤岗市政府网站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第一次我以学生身份通过“市长信箱”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提出与鹤岗市政府就行政管理进行沟通交流的请求,过了三天一直没有回复,于是又发了一封同样的邮件,次日接到鹤岗市政府办公室的电话,指出我所发的内容不在受理范围之内,要求我不能再发这种邮件。第二次,我以鹤岗市公民“田明军”的角色,就新华农场农民的社保问题提出疑问,得到的答复是“农场归农垦总局管理,我们不知道该项政策如何落实,还是向农垦总局询问为好”。在浏览“市长信箱”时,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答复,甚至有很多带有“官方语言”的硬性答复,政府网站以服务民众为目标,互动栏目不应该作为摆设,不应该以“不在受理范围之内”为由将群众所问之事推脱,让群众自己再联系其他部门。凡是民生问题,都应该在受理范围之内,而鹤岗市政府的答复,明显不够认真明确,有推诿作秀之嫌。
3、信息公开存在黑色区域。尽管政府网站的服务范围已经扩大很多,但是依然有很多应该公开的内容没有公开,依据《指标体系》,政府财政预算决算、统计信息、行政收费等都属于主动公开的内容,而在鹤岗市网站,却很难找到相关的信息,信息公开依然不够透明开放。
4、信息获取过于复杂繁琐。美国政府网站的标准是“每个公民只需点击三下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和服务,只需在一个栏目中就能办好所需的手续”,虽然鹤岗市政府网站在网站资源系统整合方面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与公众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有时要了解一个信息需要点击多个链接,花费很长时间,在网上在线办理手续方面,群众依然无法享受“无障碍”的“一站式”办公,依然要跑遍政府各部门去现场办理,甚至有的政府网站根本无法进入。
三、网站暴露问题的原因
之所以会暴露这么多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从政府方面看,首先是领导重视不够,多是只重形式不重实际,不了解政府上网的重要意义,把政府上网仅仅当作是一个形象工程,没有把它当作服务民众的重要途径;其次“官僚主义”作风蔓延到“政府上网工程”中,公务员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效率低下。政府人员没有真正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对群众通过网站提出的疑问也存在推脱、懈怠的情况,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从公民方面看,由于公民政治素养还比较低,政治参与能力不强,浏览政府网站的积极性不高,并有部分公民文明上网的意识较差,时常会出现违反社会公德的留言、辱骂现象,以上这些都会降低政府开展上网工作的积极性。
3、从网站本身看,由于我国政府上网还在探索阶段,政府上网经验不足,所以网站各方面的建设还不能够很好地迎合各方面的需求,网络资源整合不够系统,与其他政府网站相互之间的联系也不够密切,例如鹤岗市政府网站,虽然首页设置了与其他地市政府网站的链接,但是并没有实现真正方便的联系,甚至有些地市根本无法进入,这也限制了政府网站自身服务功能的拓展。
4、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方面看,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低下,这是客观原因,由于技术发展不能够满足网站设计要求,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获取速度迟缓,程序过于繁琐;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技术水平的低下,导致政府网站的惠及范围仅仅能覆盖到城市或比较发达的乡镇等有条件上网的地方,在鹤岗市网站市长信箱所公布出来的群众来信,居住地多为城市地区,广大农村居民几乎没有浏览网站。网站所反映的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代表性,公众的参与是政府上网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由于网站惠及范围狭窄,也会导致政府网站发展迟缓、暴露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途径
解决政府上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政府网站的质量,既要提高认识,重视政府上网的发展,又要积极行动,努力探索,不断创新。这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
1、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府上网的工作。充分认识政府上网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把政府上网真正当作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政府工作人员要树立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对待群众通过网站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要求,提高行政效率,消除官僚主义作风。
2、公民要积极参与推动政府网站建设。公民要提高通过政府网站表达自身观点的积极性,培养通过政府网站建言献策、监督政府工作的能力,使政府网站在反映民意、服务公众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也应该出台政
策、制定相关制度,扩大政府网站所服务的范围,提供更好的网络环境,保障更多的公民有条件享受政府网站的服务。
3、加强网站自身的内容建设。网站内容应该是最核心的方面。任何一个政府网站都应该加强内容建设,才能提高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平。首先,网站内容要丰富,不能呆板单一;其次,要加大信息公开程度,使政府更加透明开放;再次,要加强交流互动,提高实用性和人性化,是群众更好的享受到政府上网所带来的便利;最后,要及时更新政府网站的内容,加强网站资源的系统性建设,方便公众获取最新信息,了解最新动态,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上网的积极性。
4、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政府上网的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的进步,政府要时刻注重技术的创新,才能是政府网站高效运转,同时也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可以借鉴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经验,与公司合作,专门开发政府网站专用技术系统。
五、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工程开展以来至今,可以明显看出政府上网的发展趋势,即向服务导向型政府网站发展,以群众需求为主导、信息技术为保障,满足不同群众提供个性化需求。尽管“政府上网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也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但是,政府上网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潮流,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与群众的不断探索,政府上网能够成为一种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更加高效便捷的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参考文献
1、人民网——《2009年地市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2、《中国青年报》——《上级政府拟改政府网站鸡肋现状》
第二篇: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推荐)
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国家已经从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 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中的公益性组织的我国政府机构,需要塑造良好的社会组织形象。
而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却仍然沿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其职能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庞大的政府机构, 由于分工过细, 权力过大, 以致造成了机构臃肿、人员过多、政企不分, 滋生出了官僚主义, 助长了不正之风, 也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 我国提出了政府机构改革, 正是要破除现行政府机构的种种弊端, 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同时这也是实现我国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机构格局的需要, 是把现行的官本位色彩较强的行政机构变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 是一场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 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深刻革命。
近4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体制,先后进行过6次机构改革, 六次机构改革, 虽然都有一定的成效,却一直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主要原因有:政府职能放量扩大,综合经济管理职能、社会工作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等等全部集中在政府部门,政府职能的扩展必然带来机构的膨胀;干部人事制度不合理,是造成机构、人员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科学的政府系统自身的政绩评价机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缺乏对政府系统的行为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法律机制、财政机制和其他社会机制;政府组织自身的原因。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是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公众的数量以及态度,决定着组织生存环境的优劣。正确认识和分析公众,积极地影响公众,争取不同公众对组织的理解与支持,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政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为了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这个公众服务就该界定职能:确定公共事务范围,界定政府总体职能;加强协调和统一,合理安排政府间职能结构;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调整政府部门间职能结构。同时要进行人员分流,精简人员。
信息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过程。信息传播沟通是连接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纽带,它是公共关系的工作过程,也是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决定着公共关系工作的效果。现在公众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人际传播媒介及其它媒体来了解政府机构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的工作效果。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要顺利进行,并使已有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就必须加强行政立法,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法制化、规范化。而法律建设就是要公众通过信息传播媒介沟通来掌握信息,从而配合、支持、监督政府机构的工作,时的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第三篇:对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现状的认识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班级:10金融02 姓名:李希1011010108 指导老师:马会兰
看完电影“辛亥革命”,心潮澎湃。电影中的烈士一个个鲜活起来,他们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了大我舍弃小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他们对于革命的解读在今天听来仍然铿锵有力,激动人心。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知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振奋人心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
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此为后盾,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采取了强硬态度和正义立场,拒绝和约签字,开创了近现代中国外交史敢于抗争的先例,同时则使皖系军阀政府声名狼藉,迅速由盛趋衰。它也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相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五四以后,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和移植,为现代中国培育了一代英才。运动中表现出的强烈不衰的爱国精神,贯穿始终的民主与科学理性精神,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为寻求中国出路而百折不回的执着追求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巨大推动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呼唤,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种种的种种,在《辛亥革命》这部电影里面展露无遗!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同时因为能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生活而自豪!
第四篇:对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现状的认识
对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
养老保险制度又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自1997年开始实行“统账结合”制度,即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再次进行改革和完善。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城镇现行制度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我国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有: 1.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1998年起每二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2、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帐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俱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部分要逐步降至3%.个人帐户储存额 ,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职工调 动时,个人帐户全部随同转移.3.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上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人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等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目前世界上已有 140 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这些国家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看大体分为以下三种:(1)现收现付式筹资模式,(2)完全积累式筹资模式,(3)部分积累式筹资模式
我国养老保险必须走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之路,我国养老保险应该选择怎样的筹资模式,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必须借鉴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存利去弊,以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全新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和新型的社会保险体系。
第一,我国养老保险不能走现收现付社会统筹的模式。这是因为,实行这种模式,基本没有预算积累资金,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退休高峰期日益迫近,城镇人口赡养率会急剧上升,统筹费率则会“水涨船高”。
第二,我国养老保险也不能采用完全积累的模式。如果实行这种模式,必然会遇到“双重负担”的困难,既要为已经退休人员
筹资养老,又要为在职职工建立保险积累基金。这样高的费率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又不符合我国城镇职工的承受能力
第三,我国养老保险也不宜采用单一的社会统筹部分积累式,而应该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筹资模式。
到目前,在城镇职工的社会养老基金管理方面,确立了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担保险费的原则,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管理模式。但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缺陷,仍需完善。
1.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不利于基本养老基金的可持续筹集。
2、个人账户无积累基金,“空账”运行。我国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对隐性债务采取了先搞个人账户空账,再逐渐补实的设想。如果政府没有其他投入,仅仅靠企业和职工缴费是不能补实个人账户的。
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手段单一,抵御物价上涨的能力有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通过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来获取利息收入的方式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的。实践证明,这种过于稳健的单一的投资方式很难获取高额的利息收入,难以达到保值的目的,更不用说增值。
为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就必须:
1.由政府承担隐性债务,做实个人账户。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手段筹集社会统筹资金
2、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的筹集机制和执法力度。要切实地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
3、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营运管理,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五篇:我国政府债务现状分析
我国政府债务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面对实际的经济环境,对我国政府债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整体政府债务和部分地方政府债务的分析,得出地方经济增长以及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债务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认为加快制订关于政府债务信息披露的规章制度和优化政府债务结构是加强我国政府债务的管理和增强经济增长刺激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政府债务;地方债务;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005-03收稿日期:2016-03-09
作者简介:向冰清(1990―),女,土家族,湖南吉首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会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地方政府为了加强地区建设,导致了飞速增长的融资需求,各地的政府性债务余额数量增势迅猛。我国政府自1979年恢复对外借款,1981年重新发行国内公债,截至2014年,中央财政债务余额规模已达9565545亿元,政府债务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一、关于政府债务的理论研究 对于政府债务的结构和风险研究,最著名的要数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Hana Polackova Brixi,她在1998年在其研究工作论文中提出了财政风险矩阵,这个财政风险矩阵将政府债务按照直接和或有、显性和隐性划分,并作出明确的界定,为判定政府债务风险构建出了较为清晰的框架。对于政府债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欧阳华生和裴育(2006)以A省和B省为例,就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其经济总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他们认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相关。郭步超和王博(2014)认为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门槛效应”,并得出中国政府净资产放大了资本回报率下降和利率上升对政府债务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债务更具有生产性。王元涛(2015)在其博士论文中运用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地方政府债务自身状况等方面研究了政府债务和政府债务偿债能力的相关要素。Eden和Kraay(2014)研究了政府债务的“挤入效应”,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Dooyeon Cho和Dong-Eun Rhee(2013)利用PSTR误差修正模型对政府债务与个人消费进行了非线性分析,他们认为“非线性效应”在消费功能双制度中的平稳过渡取决于政府的债务水平。对于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姚丹丹(2014)通过对我国东部某省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得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有些年份其风险达到较为危险的地步,她认为为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应该规范并拓宽政府债务融资渠道,以限制政府债务的规模。曾令波(2011)、胡振华和胡亚明(2014)、杨飞虎和李冀恺(2015)等从融资平台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债务。沈沛龙、樊欢(2012)和张子荣(2014)等从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债务风险问题。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吸取国外先进的研究理论,并结合了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政府债务的现状、结构和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对政府债务改革的建议。但是,从其研究的内容来看,一些学者是宏观地纵向研究我国的政府债务,一些学者则是微观地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并且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范围是在一个或两个省份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债务的现状。
二、我国政府债务总体现状分析 那么到底什么是政府债务呢?最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对负债的定义来看,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准则》中规定将政府会计主体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而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应付款、应付政府债券和政府依法担保形成的债务等。
根据审计署2013年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所披露的数据来看,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8865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2925649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为6650456亿元。
就地方政府债务而言,根据《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所披露的内容来看,地方政府债务从政府层级的角度划分为省级、市级、县级以及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和政府或有负债的总和在省级、市级、县级和乡镇分别为5193975亿元、7290244亿元、5041918亿元和364729亿元。
从表1地方各级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庞大的。那么如此多的政府债务资金,都用在哪里了呢?
如表2所示,在已支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118877亿元中,用于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达8780613亿元,占8677%。其中,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水热电气等市政建设和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的债务,不仅形成了相应资产,而且大多有较好的经营性收入;用于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债务,也有相应的资产、租金和售房收入。从债务资金的投向来看,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流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这不仅较好地保障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要,更推动了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并且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而这些优质资产大多产生经营收入,以此作为偿债来源。
三、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现状分析 在国际上,一般使用国债偿债率来衡量国债的规模,60%是其警戒线。国债偿债率主要是用当年的国债余额与当年的GDP的比或者使用当期偿还国债本息支出与当期全部财政收入的比来测算。在反映政府债务风险方面,一般使用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政府偿债能力的逆函数,一般用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来测算。
如表3所示,我国2010~2014年这5年的国债偿债率均小于60%,这说明我国的政府债务规模总体适中,应债能力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这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政府债务的整体情况。从国债依存度来看,我国2010~2014年这5年来的国债依存度均在60%以上,远远大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15%~20%,这说明我国国债的偿还大部分依靠的是财政收入,这样的结构造成了财政沉重的负担,使得我国财政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中。
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地区经济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地方经济的增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人口增长、劳动生产率、投资等的制约,而投资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选取了各地方政府在2014年所披露的政府债务审计报告,数据截止日期是2013年6月。其中政府债务分为政府负有偿还任务的债务和政府或有债务,基础建设支出选择市政建设和交通运输建设的和。(见表4)地方政府经济总量与其债务规模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设地方GDP为xi,其中i1,2,3,4,5,6,7,8,9(对应省份的编号),政府债务合计为yi,i1,2,3,4,5,6,7,8,9。拟合回归直线方程:――理论库――
yβ1 +β2 x,其中β1 和β2 为该一元线性模型的参考估值。首先使用Excel对地区GDP和政府债务总额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出其相关性R 2077,这说明这两者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再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地方基础建设与其债务规模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设地方基础建设支出为xi,其中i1,2,3,4,5,6,7,8,9(对应省份的编号),政府债务合计为yi,i1,2,3,4,5,6,7,8,9。拟合回归直线方程:yβ1 +β2 x,其中β1 和β2 为该一元线性模型的参考估值。首先使用Excel对地区基础建设和政府债务总额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出其相关性R20925,说明地方基础建设支出与政府债务高度相关,再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到回归关系的显著性系数Sig.0000<005,说明该回归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相关性非常显著。
从表8可以看出,通过t检验我们可以得到回归直线方程:
y-309257+1864x。
五、结论和建议1研究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方经济总量与其债务规模存在着正向相关性,这说明一定程度的政府举债行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正向的刺激作用。并且我国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债务也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政府债务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对基础建设需要的支出越多,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就越大。这也说明,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支出在于加强地方基础建设。
2建议
通过对我国九个省份的政府债务、地方经济总量(GDP)和基础设施支出占政府债务的比的研究,笔者认为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我国政府债务的管理:
(1)应该优化政府债务结构,进一步加强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从研究结果来看,地方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积极优化政府债务结构,积极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运作,严格执行政府融资操作管理办法,开展债务资金使用效益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2)应该多元化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减轻地方政府还债压力。从研究结果来看,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基础建设之间相关性非常显著,我国应该开发多元化的关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渠道,在减轻地方政府还债压力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政府债务的风险。
(3)应加快制订关于政府债务信息披露的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政府债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以及编制政府债务收支报表的具体规范和统一的标准,因而地方政府债务之间没有办法做横向比较,加快制订关于政府债务信息披露的规章制度也符合我国目前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Hana Polacova Brixi and Allen SehiekGovernment Risk:Contingent,1985Liabilities and Fiscal Risk world〖M〗England:The World Bank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2〗胡振华,胡亚明湖南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风险测度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4,(11):30―35.〖3〗曾令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与政府债务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1,(1):78―79.〖4〗沈沛龙,樊欢基于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的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研究〖J〗经济研究,2012,(2):9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