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推荐)

时间:2019-05-12 01:4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推荐)》。

第一篇:浅谈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推荐)

浅谈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小组作业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和基本经验

(1)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及现状……………………………(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义、目标和指导方针

(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方针………………………

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1)民主推荐制度……………………………………………………….(2)干部考察制度………………………………………………….........(3)讨论决定表决制度………………………………………………….(4)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5)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6)领导职务任期制和聘任制………………………………………….(7)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8)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四、对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总结

(1)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2)当前干部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3)未来干部制度改革的工作思路.........................................................主要参考文献:............................................................................................................................摘要: 本文从分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和经验出发,通过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分阶段考察.我们发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加以归类,系统化。结合改革已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其中大部分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具体的措施,并且对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 干部

人事制度

改革

经验总结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perience of cadre personnel system reform of Chin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we fou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systematizing it, then combined with accumulated experience and lessons we’ve learne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specific measures for most of these problems,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cadre personnel system reform.Keywords:

cadre

personnel system

reform

experience summarize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及现状和基本经验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及现状

近年来随着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愈发严重,引发了人们对干部人事改革的深思。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起步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1987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展开阶段(1987年—1992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阶段(1992年—1997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阶段(1997年至今)。干部人事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起步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1987年)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随着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推进,针对“文革”后干部人事青黄不接和素质不高的问题,在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和下放干部管理体制以及其他单项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总体上属于试验性的单项改革,缺乏整体配套和总体规划。改革属于起步阶段

主要内容:(1)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

(2)下放干部管理权限

(3)在单项改革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展开阶段(1987年—1992年)在这个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始提上中央议事日程。改革围绕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为重点,进入到有目标有步骤地总体规划、整体推进的发展阶段。主要内容:(1)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试点。(2)单项制度的推行。

(3)企事业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4)乡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阶段(1992年—1997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迈出了新步伐,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进人实质性阶段,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改革和司法人事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明显增强。改革进入深化阶段。主要内容:(1)基本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2)加大了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等制度的改革。

(3)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改革走上新轨道。

(4)司法人事制度改革走上法制化轨道。

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阶段(1997年至今)在这一阶段,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创新的力度不断增加,干部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更加明确,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正在形成。改革进入全面创新阶段。

主要内容:(1)颁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干部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更加明确。

(2)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 人环境基本形成。

(3)推进具体制度的完善,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有重大进展。

(4)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新的突破 现状:成就与问题并存 成就:(1)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为标志,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2)扩大民主的改革措施普遍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明显提高。(3)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加大,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方式。

(4)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不断加强,对于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5)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问题:(1)一是存在“以分取人”现象。有时考察结果发现不了影响使用的问题,使得选拔主体只能以分取人;有的选拔主体怕受质疑,往往是按照分数高低来确定人选,以信服于众。

(2)是“一把手”在用人问题上依然权力过大。虽然现在实行了常委会或全委会“票决制”,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一把手”的权力,但在实际生活中,“一把手”仍可在多个环节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现实生活中才会出现所谓“一把手独占用人权”的现象;

(3)是潜规则干扰正式制度。在文字制度下,还通行着大量的潜规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干部的选拔任用;

(4)是存在重选拔、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对一般干部易于管理,而对最需要严格管理的担负重要职务的领导反而成为管理链条的薄弱环节(5)是“党管干部”的内涵需要有新的理解,如果认为组织推荐的干部没有选上就是“党管干部”失控,改革就无法真正向着进一步体现群众意志的方向进展

(6)是有时干部考核考查失真。对干部的考核考查是必要的,但在考核考查中,一方面在现行组织生活不健全的情况下,单位内部人对于某些领导的真实问题不敢说,惟恐会泄露出去遭到打击报复。另一方面参与考核考查的人员,与被考核考查对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否说真话并不是确定的。因此,有时会出现某些干部犯了错误依然得到提拔的现象;(7)是干部选拔任用本应是根据工作需要、岗位特点和干部特长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但现实中有时会出现不是依据工作需要和干部的特长进行选拔,而是“人事安排”的现象。既是“人事安排”,就往往出于某某任职时间够长了,该提拔了;某某快退了,该安排了等因素考量,至于是否胜任新的岗位,甚至是与原来工作性质截然不同的工作岗位,则处于次要的考量地位。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

(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2)必须坚持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与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相一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3)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努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4)必须遵循干部人事工作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扩大民主和依法办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推进改革;(5)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注意制度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注意改革措施的衔接配套,注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改革措施,同时要一手抓制度创新,一手抓贯彻落实,不断提高改革的成效和水平。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义、目标和指导方针

(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把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作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6项任务之一,单独列题进行阐述和部署。《决定》再次强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并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很强的要求,充分说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只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才能更好地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充分调动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干部保证。

第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日益迫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只有切实落实人民群众选择人民公仆的权利,不断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拓宽民主参与渠道,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

第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解决当前干部工作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体现在:一是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不够健全。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权过于集中,民主程序流于形式,少数人特别是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依然存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真实性还不高,反映民主、尊重民意不够与民意失真现象同时存在。二是干部竞争择优机制不够完善。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渠道不够通畅;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问题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三是干部约束激励机制不够有力。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尤其是对一把手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干部任期制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够严格,领导干部调整面较大、调整过于频繁;干部激励手段单一,过于依赖职务晋升,职务与级别相结合制度不完善。四是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整治吏治腐败任务艰巨。一些长期存在的不正之风如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封官许愿,说情风、干扰风等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又出现了拉票贿选等新的不正之风。以上问题尽管不是干部工作的主流,但伤害了正派干部的情绪,抑制了干部队伍的活力,严重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吏治的风清气正,关键在改革、希望在改革、根本出路在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统筹规划、分类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建立健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力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方针

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

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2010年,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基本目标是:

(1)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2)完善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

(3)形成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

(4)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努力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有效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5)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

2001年至2005年“十五”期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重点,以初步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目标,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方针

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服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第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成败与得失的根本标准。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坚持和发扬我们党长期形成的干部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勇于改革一切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制度和方式方法。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探索创新。

第二、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实现领导班子成员新老交替制度化。

第三、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时,适应新的情况积极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坚持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扩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

第四、必须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通过加强立法和健全制度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引导和推动改革逐步深入。

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一)、民主推荐制度

1、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必须经过民主推荐。

2、民主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是已向党支部提出入党申请、经党组织较长时间培养、比较成熟的拟作入党积极分子;民主推荐的发展对象必须是经党组织培养一年以上、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民主推荐中应注重突出生产一线人员和优秀青年、妇女等重点。

3、民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由党支部负责组织,一般每年年底或年初举行一次。可采用党员推荐、党小组推荐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推荐等多种形式,最后由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4、推荐发展对象时,党支部要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年度考察的基础上,组织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模范作用、工作实绩等方面。参加民主测评的党员数不少于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同时可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参加测评。民主推荐票数较高和民主测评情况较好的对象方可提交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5、推荐28周岁以下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一般应从团员中产生;确定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必须经团组织推荐。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发展对象时,必须形成书面推荐材料。

6、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推优”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坚持标准,确保质量。

7、经民主推荐并经党支部确定的发展对象,需报上级党委(总支)集体研究同意,方可列入年度发展计划进行培训发展。

(二)、干部考察制度

严格实行干部考察方案审议制度。在实施干部考察前,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干部考察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审议考察方案,重点研究确定具体考察的方式方法等,并对考察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细化考察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考察工作应注意的事项,增强考察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推行全程量化考察制度。明确界定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任职(换届)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及其构成比例,形成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相互印证、运行有效的干部量化考核评价机制。在综合分析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实绩分析和座谈考察情况的基础上,由考察组全体成员进行无记名量化打分,测算考察意见。

探索实行问卷考察制度。考察前,根据考察对象和选配职务的岗位特点,按照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总体要求,将涉及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学习圈等方面的考核指标,逐项逐层分解细化,设计若干选择题和文字补充说明题,编制针对性较强的《干部考察问卷》,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考察后,对考察问卷中的选择题型部分以百分制办法进行量化。对问卷考察中的文字补充说明部分进行汇总整理,由考察工作人员视情况在个别座谈考察中进行核实,或进行专项调查,确保全面、客观、公正考察干部。

坚持推行综合考察制度。坚持实行政绩公示制度,主要反映干部本人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服务中心工作、个人学习提高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经组织审核后张榜公示,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民主测评和评议,全面考察干部的工作实绩。同时,应坚持实行差额考察制度和任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确保选拔过得硬、靠得住、有本事的干部,有效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者系湖北省大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三)、讨论决定表决制度

讨论表决制度是为进一步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效规范和监督领导班子的决策行为,提高科学决策重大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手段。投票表决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投票表决流程:

一、票决事项范围

二、票决程序及要求

(一)提出预案。

(二)沟通酝酿。

(三)会议讨论。

(四)投票表决。要严格遵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实行集体议事,并以会议投票表决形式体现领导集体意志,不得以传阅汇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班子议事和会议表决。会议由主持人视讨论情况决定可否进入表决程序。意见比较一致时,可进行表决;对意见分歧较大或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当暂缓表决。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应当及时查清,避免久拖不决。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会议决定多个事项,应逐项表决。推荐、提名干部和决定干部任免、奖惩事项,应逐个表决。表决内容分为同意、不同意、缓议、弃权四种情况,每位参与人员投票均要填写明确意见。表决票由工作人员负责分发,由会议主持人指定的监票人监票,并现场计票。

(五)结果认定。会议主持人当场公布计票结果。投票结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分为通过、缓议、否决三种类型。表决事项的同意票超过应到会人数的半数,方可通过。对不同意票、缓议票和弃权票合计达到应到会常委或委员半数的,予以缓议或否决。对干部任免票决,所得不同意票、缓议票和弃权票合计达到应到常委或委员半数的,一年内不得再提名推荐同一领导职务。对区委委员、候补委员作出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必须由全委会三分之二以上

委员同意,并经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如对重大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在紧急情况下按多数意见执行外,一般作出暂缓研究决定。票决结束后,计票人、监票人、区委主要责任人三方要履行签字手续,进行存档备案。遇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来不及集体议事及会议表决的,书记、副书记或常委及分管领导可临时处臵,事后应及时向常委会或全委会报告。

(六)公示落实。付诸实施过程中,全委会作出的决策由常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常委会作出的决策,由常委分工负责组织落实。重大决策形成以后,要明确决策实施的责任人、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和推进落实措施。如遇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决策无法实施、需要对决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原则上按照决策程序重新进行决策。应加强对决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常委会、全委会决定的事项,由区委督查室负责督办,并定期将决策推进情况向常委会或全委会汇报。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依据职责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提出整改建议。实行重大决策公示制度。对凡是涉及到全局性,关系至全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票决后的一周内进行3—7天的公示。公示期内,充分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并作进一步完善;对已付诸实施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建设项目,定期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进行评议,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是指拟提拔担任地(厅)、司(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干部人选,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进行公布,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一种干部管理制度。公示内容:一般包括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政治面貌、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学位、现任职务等自然情况和工作简历。

公示范围:党政领导班子及党政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应向社会公示;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原则上在其所在单位或系统内进行公示,也可根据岗位特点在更大范围内公示;易地交流提拔任职的干部,在原工作所在地或单位公示。公示方式:需要向社会公示的,一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在部门、单位或系统内公示的,可采取发公示通知或召开会议公布、张榜公布等形式。公示时间: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

(五)、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

领导干部在试用期间履行所任职务的职责,享受相应的政治和工资待遇,一般不作交流或调整。如果因生病等特殊原因在试用期离岗半年以上的,要根据离岗时间适当延长试用期。试用期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其对所任职务的适应能力和履行职责的情况。经考核合格的办理正式任职手续,其试用期计入任职时间。经考核不合格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或备案后,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用前原职级安排适当工作。

如果领导干部在试用期间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犯有严重错误,不宜继续试用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或备案后,提前结束试用期,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六)、领导职务任期制和聘任制

明确规定全市县级事业单位(不含依照、参加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行政正职实行任期制、副职实行聘任制,期限一般为三年;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聘任合同制。党内职务按《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规定办理。同时,还规定了任职条件和资格、任聘程序和办法、职级待遇、考核与管理等事项。》,对实行聘任制、任期制的领导干部从任职期限、管理、考核、监督和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明确实行聘任制、任期制的职务范围为全市事业单位的正、副职县级领导职务,其中,党内职务和群团职务实行任期制,行政等其他职务实行聘任制。实行聘任制的县级领导职务的聘期一般为三年;实行任期制的县级领导职务的任期与党章和相关章程规定的届期相同。聘期、任期期满经目标考核胜任且符合继续任职条件的,可连续任职。实行聘任制、任期制的县级领导人员,在聘、任期内按县级干部管理,享受相应的政治、生活待遇。

(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应当经过下列程序:公布职位、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报名与资格审查;统一考试(竞争上岗须进行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党委(党组)讨论决定。把考察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彰显德和实绩导向强化组织决策择优功能,防止唯考取人

广东在公开遴选省政府工作部门副厅级领导干部中,设置了组织评价环节,要求人选所在单位党组成员从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5个方面对参选者进行评价打分,组织评价得分在综合成绩中占30%。

国土资源部对参加竞争上岗的人选,通过“两条线分析法”进行比较,一条是按照成绩高低、得票多少排序,一条是按照平时德才表现和职位匹配程度排序,综合考虑两个排序择优任用。加强公开监督,严防用人上不正之风

四川的公开选拔实行大评委制,突出过程阳光公正。每个面试评委组由7—11名考官和10—20名群众评委构成,考官实行上级下派、各地互派、本地选派,群众评委由“两代表一委员”和普通群众代表组成。四川还创新“333”临时抽签制,面试考官、群众评委分别3次抽签确定人选、分组、考室;考生现场3次抽签确定考室、职位顺序号、个人顺序号,减少面试被“操作”可能性,提高面试的公信度。

(八)、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制度。普遍实行届中和届末考核。在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等制度。改进实绩考核方法,加大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

研究制定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的对策。拓宽考察渠道,广泛听取意见,不仅了解干部工作方面的情况,而且要了解干部思想、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有关情况。重视核查知情人提供的情况。对在考察中群众反映强烈、情况复杂或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要深入进行专项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试行考察预告制。探索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标准及其考察方法。

四、对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总结

对于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认真贯彻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精神,结合实际,不断加大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进一步完善民主、扩大竞争、推进交流、促进能上能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等。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主要做法

一、逐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进一步完善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规范了推荐提名、组织考察、酝酿协商、讨论决定和任职等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的工作程序,保障群众对干部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执行干部差额选任、任职试用期、任前公示制等各项制度,保证了干部选任工作的质量。

二、探索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使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要突出了群众的参与性,邀请机关、街道、社区的干部作为群众评委,直接给面试人员进行打分,分值占总分的20 %。增强了干部任用的民主透明度,充分落实群众的“四权”。通过公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用人导向和工作氛围。

三、完善干部绩效考评机制。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省、市各单位都全面推行了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在绩效考核工作中,重点考察班子和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成效,从而为区委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奠定良好的基础。全面推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提高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工作的科学化程度,每年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进行绩效考评,并综合运用考评结果,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实行奖惩制度。对在绩效考评中被评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进行专项调查和跟踪考察,必要时实行诫勉谈话。

四、优化干部教育培训机制。要紧紧围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扎实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实行课堂教学与实践培养锻炼相结合。坚持从后备干部当中择优选派部分干部到信访部门和街道挂职锻炼,使他们在实践中自身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差额选任、考核情况反馈、问题甄别等制度,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并实行试用期满主管副部长谈话制度,指出干部在试用期间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要求和希望。对所有试用期满干部进行谈话,应该会有较好的效果。

六、严格执行干部选任机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和《干部考察人员资格评定办法》。调整充实干部考察工作人员队伍,加强对干部考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加强干部考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推荐、考察、任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强与纪检机关的沟通配合,明确规定“对拟提拔的干部,在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前,均要先听取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加大对反映干部的问题的查核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人和事。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坚持和完善干部谈话和函询制度,对新提拔的干部,及时进行任职谈话,既肯定优点,又指出缺点、提出希望和要求。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二)、当前干部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重选拔、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对选拔工作很重视,但一旦任职后,对一般干部易于管理,而对最需要严格管理、担负重要职务的领导反而成为管理链条的薄弱环节。这与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者手中权力有关,是体制性问题,也是为什么监督难以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有时存在干部考察失真现象。对干部的考核考察是必要的,但在考核考察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现行组织生活不健全的情况下,单位内部人对于某些领导的真实问题不敢说,惟恐会泄露出去遭到打击报复;另一方面参与考核考察的人员,与被考核考察对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否说真话并不是确定的。

三、存在搭配性组建领导班子现象。一个领导班子究竟由什么人组成,是一个科学性问题,也是一个民主问题。当前有些地方为了完成规定的性别年龄比例,不得已而求次之,导致进入领导班子的人未必是最合适的人选,甚至导致班子内部不和谐。

四、干部教育很难做到终身制。对干部的培育应是终身的,但终身教育、培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重要岗位上的领导,往往难以抽身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这就需要有更灵活更适应的方式。

(三)、未来干部制度改革的工作思路

一、继续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不断扩大党员群众的参与面。拟任职岗位出现空缺,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任职岗位、资格和条件,实行定向推荐。除《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人员范围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吸收一定数量的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确定考察人选,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多数群众不拥护的不提拔任用,未经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组织部门不予考察。同时,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责任制,做到领导干部个人向党组织推荐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

二、以学习贯彻《公务员法》为契机,积极推进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把探索竞争上岗作为机关内部改革的一个重点,将竞争上岗与推行领导职务任期制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能上能下,激发公务员队伍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公务员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公务员岗位轮换和挂职锻炼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公务员的能力。

三、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力度。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考核的标准、内容、方法,根据分类管理原则,研究制定适合不同类别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街道、区属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四、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加强对贯彻执行《条例》的监督检查,把《条例》的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并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误追究制度。加大查处力度,对于违反《条例》规定的,严肃处理。认真执行纪委与组织部加强工作联系制度和干部职务任免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的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才发展60年》主编:潘晨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主编:潘晨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政府机构和干部制度改革问题论文选》主编:谭健

4.《干部制度改革与民主》主编:吴敏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5.《中国政府制度第二版》主编:李寿出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

6.《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主编:林尚丽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7.《干部制度改革与民生》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年4月。8.张炳升:《奋进的步伐辉煌的业绩—— 改革开放30年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综述》,(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2日。9.商晶:《锻造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改革开放30年党政领 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发展记事》,{中国人事报}2008年12月24日。10.徐颂陶、王鼎、陈二伟:《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O年》,新华网,2008年1月10日。11.梁妍慧:《干部人事改革3O年: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为何屡禁不止》,(学习时报)2008年6月26日。

1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3.《(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

14、任克礼.《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建研究,1994(12)。

15、张才君.《邓小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想特点探析》.苏州大学学报,1994(3)。

16、张志浩.《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战略意义及面临问题》.社会科学,2001(4)。

17、王磊、韩红爱.《干部人事制度创新的战略思考》.学习论坛,2002(2)。

18、吉组研.《关于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新长征,1997(4)。

19、John P.B u ms.China’S Nomenklatura System.Problems in

Communism.Vo1.36(Sep tember 1987):36—5 1:Hon S Chan.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Cadre personnel Manag emen in China:from the 1990 to the 1998 Nomenklatura System China Qua ~ efly,No.179,September 2004,PP.703—734.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6 页。

21、理查德·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竺乾威等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篇:对我国国防的认识

对我国国防的认识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所需要的产物,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关注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任何一个国家,从它诞生之日起,首要的任务,就是守护边疆。抵御外来侵略、巩固新生的政权。保证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国防在国家的职能中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他与国家利益休息相关 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与发展,一个国家要想持续发展,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巩固国防。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到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尤其是21实际,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可能具有更大的威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国防观念,把国防建设纳入整个国家大系统中进行思考、规划。

第三篇:对我国经济制度的简单认识

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摘要: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制度,从建立到逐步完善都是比较漫长的过程。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一定的经济运行形式及经济体制,总是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而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必须实行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结构是“一主”(公有制为主体)“三多”(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市场经济的不同社会形式,是由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必然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

1.1没收大资本,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1.2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使之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3改造个体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概况

2.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

[3] 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构成状态,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决定的。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决定,凡是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4]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构建,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运行的效率和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如下:

2.1.1它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决定的。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我们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积极探索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在坚

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积极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努力创办“三资”企业,来发展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1.2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在市场上围绕经济利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展目标。实现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则有利于形成充分的公平竞争环境。

2.2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2.1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和实现形式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2.2.2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内在地包含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非公有制经济“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部分。[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决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6]

3.1 弄清与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教育制度等,而经济制度是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建立起来了。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包括以国有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且多层次不平衡,不应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的公有制,而是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是一回事,而它们作为特定经济成分的社会性质是另一回事。就其社会性质来说,外资企业是外来资本主义经济,私营经济是国内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不具有特定社会性质,它存在于多个社会经济形态之中。

非公有制经济可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但不能纳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范畴。

3.2为什么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只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是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的。从理论认识上看,《共产党宣言》中讲:“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消灭私有制,就是建立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建立公有制,这是共产党人一贯奉行的科学社会主义理念。

实践证明,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搞单一的公有制,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我国利用多种资源,尽快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加就业,减少社会压力;也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在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时,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搞单一的公有制,主要依据是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现实国情。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不禁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9] [8][7]

3.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如果这种主体和主导地位被动摇和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就被动摇和否定了。邓小平反复强调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专门阐述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他指出:“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做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为什么我国一定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呢?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如果直接回答说: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虽然回答也对,但显得简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着眼的。这里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要求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从而消除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破坏生产力的经济危机,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为什么中国不能搞私有化?第一,如果搞私有化,公有制被私有制取代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便不存在了。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如成为主体,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了,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被抽掉了。第二,搞私有化是不是可以使中国经济社会更快地发展,人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呢?事实证明情况相反。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一切私有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私有制的发展中国家。

社会主义价值标准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

社会主义要结束几千年来人剥削人的阶级对立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制度,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要让人民“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要使劳动

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凡此种种,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下方能实现。私有制经济为主体,不可能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篇:对我国等额选举的认识

对我国等额选举的认识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政框架奉行议行合一的原则,即民选的机构对国家事务享有全权。就我国而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其它任何机关都不能超越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上,也不能与它相并列,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宪法第二条是这样表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种宪政框架应该说是优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三权分立”的宪政原则的,因为它更重视民选机构的地位,赋予民选机构更大、更重要的权力,而不像“三权分立”体制那样把直接来源于民意的议会设定为与其它更为间接的方式产生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平等的位置上,并相互严格制衡。但在具体的宪政实践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的权威地位并没有真正地显现出来,尽管拨乱反正,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无论是从权力实际运作的效果,还是人民群众的切身体会来看,都与宪法赋予它的权威地位相去甚远。“橡皮图章”的形象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那么,如何使这枚图章变硬起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从宪政框架上为它设定的权力呢?我认为,我国现行的选举制度及选举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不利于选出真正无私、公正、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民代表。选举是代议制民主的基石,只有一个健康、公正、严格的选举制才有可能选出合格的人民代表来,而只有由一个个独立、正直、真正为民请命的代表才有可能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才有可能胜任宪法赋予它的权能和使命。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参加选举是公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重要途径。根据国情,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了使选民广泛参加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我国制定了适合国情的选举制度。这一选举制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第一,平等性。宪法和选举法都规定,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法还规定,每一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这些规定,既保证了每一位公民都能在平等-1-的基础上参加选举,又使得任何人都不能在选举上享有特权。同时,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中的代表名额,按各民族、各地区、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原则进行分配,也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和各地区之间的平等。

第二,广泛性。目前我国有99.97%的18岁以上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参加选举的情况来看,全国的参选率一直都在90%以上;从当选的各级人民代表来看,全国各个民族、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代表当选。这种广泛性,保证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

第三,真实性。我国的选举不受金钱操纵,选民自由讨论、协商,推举出他们信任的候选人,然后进行无记名投票,实行差额选举。参选者是否当选,主要看其对国家和社会实际贡献的大小,看其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如何。对于选举中出现的贿选和侵犯公民选举权等违法现象,将依照刑法和选举法等有关法律进行处罚。在被选举者当选之后,如果有违法乱纪或严重失职的行为,选民或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第四,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这种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考虑到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具体条件,也保证了公民对自己的选举权利的充分行使。

我国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规定,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作为一项基本的选举原则,是从1979年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修改后开始实行的。等额选举是指候选人数与应选人数相等的选举。目前我国实行等额选举的地方,主要有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而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如果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实行等额选举。

接下来浅谈一下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关系:

(一)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正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一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也可以等额选举。„„副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一人至三人„„进行差额选举。”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另行选举„„副职领导人员时,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差额数,进行差额选举。”第二十五条规定“„„补选„„,候选人数可以多于应选人数,也可以同应选人数相等。选举办法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从法律的规定来看,不管是国家机关正职领导人员,还是副职领导人员的选举,都存在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并存的现象。

(二)等额选举是有条件的。以上所引用的法律规定,有两个地方出现了“也可以”的提法,一是正职领导人员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也可以等额选举;二是补选,候选人可以多于应选人数,也可以同应选人数相等。应该说,进行等额选举是有条件限制的。对正职领导人员来说,要进行等额选举,它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一人,即没有代表联名提出候选人,可以进行等额选举。但是,如果有代表联名提出候选人,就不能进行等额选举,而是要依法进行差额选举;还有,补选时,是进行差额选举,还是进行等额选举,不是可以随意,而是必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因此,等额选举是有条件的,要注意把握等额选举的条件限制,不能无视法律的明确规定而随意扩大等额选举的范围。

(三)可以另选他人。选举不同于任免和决定人选的重要标志有两个,一个是代表可以依法联名提出候选人,另一个是可以另选他人。关于可以另选他人的问题,《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代表对于确定的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代表或者选民,„„。”这就是说,在写票时,对主席团或代表联名提出的候选人,代表认为不满意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另选他人。这是选举工作中体现民主的重要一环。

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

1、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一律实行差额选举。具体的差额幅度为,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人大常委会主任、秘书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人民政府正职领

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1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1人,也可以等额选举。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乡、民族乡、镇的人大副主席,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1至3人,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具体差额数由本级人大根据应选人数在选举办法中规定,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人数超过差额数,实行直接选举的要经过选民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按多数人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实行间接选举的则应在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先进行预选。

差额选举的实施,不仅为选举人依法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而且也在被选举人的选择上形成了相应的竞争机制,有助于从制度上切实提高选举的民主化程度,也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使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等额选举的优缺点: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并存,等额选举是有条件限制的,不管是差额选举还是等额选举都可以另选他人。

等额选举的优点: 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的结构的合理性,而且在当选人给民众的一个交代同时也得到法律承认。投票比较集中,有利于选举的顺利进行;缺点是选民或代表在选举前没其他选择余地。

等额选举的缺点: 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使选民误以为当选者事先内定,影响其积极性.等额选举是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各方面提出的候选人多于应选名额,需经过酝酿、讨论、协商,根据多数人的意见或预选,按应选名额确定正式候选人,然后再进行选举。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些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随之镇乡的人大主席消失,而街道一级又没有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使人大工作脱节断档。一些乡镇在村或街道居委会组织代表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方面,搞了代表活动室,定期组织代表参加活动,但这种活动只局限在县、乡一级的代表,市、县或全国人大代表的活动都缺乏载体,活动就更差一些。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仍值得探索。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很广,方式方法也很多,最直接的就是要把具

有国家身份和法律地位与担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作用充分发挥好。首先要提高人大代表的议政能力和参与决策的能力,如对财政预算的审查能力,改变代表看不懂预算报告的局面,使政府和财政的“钱袋子”权力转移到人大手中,实现权力“归位”。这就要求必须切实加强对人大代表的培训,包括政治思想上的提高,法律基本知识的培训,以及人大代表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逐步使人大代表职业化,改变现在政府官员中人大代表所占比例偏多的现象。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政治热情,只有在各个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协调和保障,他们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的时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实践证明,我国实行的选举制度(例如: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有利于发扬民主,使人民真正选出自己了解、信得过的人民代表,保障了各族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第五篇: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工商(1)班 冯思秋17号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名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伟大的名族复兴之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的。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处于一片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出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崩溃的边缘。从国际形势来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科学的分析了国内国际的发展大势,准确的把握时代的主题和人民愿望,作出了把党和国际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政策。

邓小平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名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学习别的国家,别的名族的长处,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知识。这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一句真谛,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实现伟大名族复兴的必经之路。之所以这样说,第一,改革开放的每次抉择必须通过中国共产党大会商议决定。第二,改革开放是渐进式的,三年必须要通过实验基地的实验,好的话就全国大力推广,不好的话就放弃停止。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中国在这期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年前的中国,国力衰弱,经济落后,科技发展缓慢,人民生活不能满足,吃不饱、穿不暖的家庭比比皆是,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但今天的中国,是那时想都不敢想的,这一切都源于改革开放。如今的中华大地生机勃勃,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时代的飞跃在今天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中华民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的团结。

从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过去25年全球脱贫的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97年的香港回归、99年的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罕见洪水,2003年经历让人恐惧的非典,2008年抵御特大雪灾,中华儿女手拉手,心里心都阻击在脚下。改革三十年的航天事业的不断创新,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舟五号”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到2006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航,这三十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航天科技的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名族奔月的梦想。在体育上,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首枚奥运金牌,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这一刻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感到无比的骄傲。

回眸过去,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是国富民强,我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此刻我是在享受那些前辈所带给我们改革开放后的劳动果实,在这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展望未来,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我会牢记这些曾经的经历,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的强大,人民的生活将更加的安康。

下载浅谈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与创新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08级在职博士研究生陆国强2010年04月16日09:44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

    浅谈对我国海洋环境的认识及思考

    浅谈海洋环境的认识 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

    对我国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对我国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与城市经济相关的学科,就城市经济、城市增长、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浅析。 关键词: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学、交通、城市增......

    对我国文化治理的几点认识

    对我国文化治理的几点认识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国家治理需要逐渐实现现代化,以适应社会和世界的发展,促进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国家的发......

    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认识20114332何丹天在经济高速发展,军事力量壮大的今天,国际形势风云激变。在这种充斥着变化的格局下,我国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在最近,我国与菲律宾......

    对我国目前腐败问题的认识

    对我国目前腐败问题的认识。 就我们所知的,自习总书记上台之后,我国在贪污腐败问题上下大力气,下狠功夫,“苍蝇老虎一起打”是新一届党中央给我们吃的一粒定心丸。那么我们就来......

    对我国课程改革的认识

    对我国课程改革的认识 我国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必须立足于两个基点: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二是面对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一个走向全球化的世界,课程改......

    对我国风景园林法规的认识

    对我国风景园林法规的认识 景观1112 朱琰1120122223 摘要:风景园林法规是风景园林行业标准化的评价依据,是将在风景园林绿化行业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