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国廉租房制度的认识
对我国廉租房制度的认识
摘要当今世界,住房难题几乎困扰着所有国家的平民百姓,我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从复苏到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市住宅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部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因此,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就成了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自1998年提出廉租房制度构想,至今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各地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廉租房制度建设,并在一些城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全国来看,廉租房制度的推行仍然十分缓慢。关键词:住房问题;廉租房制度;低收入家庭
0 前言
住房是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价格和住宅价格迅速上涨,使得部分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不足,城市低收入家庭买房难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作为现代城市的社会问题之一,住房问题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产物,具有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双重含义。从社会方面来说,房地产的暴利使大量社会财富在短时间内流向少数人的手里,引起财富杠杆发生严重倾斜,最终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的动荡因素,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从经济方面来说,房地产吸引了大量资金,造成我国在工业、制造业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投入降低,使我们经济的科研含金量降低,并使产业的制造成本提高,给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留下隐患。特别对每个个体来说,飞速上涨的房价,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消费负荷,甚至出现了“房奴”这样的字眼,未来消费已经严重透支于住房,这对其他领域的消费会造成较大影响,形成不平衡的消费结构,因此住房问题对我国是一个集社会、经济为一体的重大问题,而这个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如何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问题。廉租房保障制度综述
廉租房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面向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是住房保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住房相关的社会保障的重要体现,其基本内容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的根本宗旨——是为解决达到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标准并且住房困难家庭(即“双困”家庭)的住房问题而提出的救济政策,是为提高该人群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所实施的一项住房保障措施,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住房领域的拓展,也是住房制度对社会保障的体现。
1.1 我国廉租房保障制度建立前提
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选择。首先,由于工作强度、人的能力、技能存在巨大的差别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必然产生高、中、低收入阶层,在住房市场化的过程中,大量低收入家庭没有自行解决住房问题的能力;其次,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据有关部门统计,最近年来,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超过2亿人,由此带来的住房问题也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最后,过去计划经济下的传统住房分配体制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按级别、职称分配的弊端,导致了住房分配的不公平,因此建立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住房保障制度,是当前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迫切愿
望。
1.2 我国廉租房制度的概念
我国的廉租住房制度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的住房保障制度。由此概念可以看出,政府介入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由虽低收入住房保障的特点所决定的。
廉租住房制度具有社会保障性、政府主导性、非盈利性三大特点。
一是社会保障性。廉租房保障不是普遍性的社会福利,也不属于中等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共同享受的福利,廉租住房保障的对象只能是无力通过市场获得住房的最低收入家庭。因为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在以市场机制调节的住房分配体系中,廉租住房保障在本质上只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对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帮助和救济,所以廉租房是一种在住房方面的社会保障,有其保障的底线标准。
二是政府主导性。政府对廉租房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政府在其中担当主导角色,既是廉租房产权的拥有者和廉租房的运营者,又是土地的提供者和主要建设者,同时又是国家宏观调控者。政府实施廉租住房制度,目的是改善没有能力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如:提高城镇居民整体居住水平,提升城市形象等,因此只有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政策与保障措施,才能发挥廉租房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也只有政府才能应承担起构建城镇廉租住房制度的重任,充分行使其社会职能,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合理的资金来源和房屋来源,同时进行有效的运营。
三是非营利性。目前,我国住宅供应体系包括商品住宅、普通商品住宅、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五种形态,商品住宅、普通商品住宅属完全市场化产品,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利润水平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不直接干预,具有营利性;限价房以市场化为主导、略带保障色彩,其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受政府和市场双重干预,营利性中等;经济适用房基本上属于保障性质,国家在土地使用权的取得、税费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在房价中除了可计入1%-3%的管理费外,还可计入3%的利润,其营利性较弱;廉租房则完全属于住房保障产品,国家无偿划拨土地,税费大幅度减免,完全没有营利性。因此政府建立廉租房制度的关键就在于“保障”和“底线救济”而非营利。
1.3 廉租房制度的保障对象
《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明确指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是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具体条件由市、县政府确定。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一是收入困难,必须是本地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以领取民政部门的困难补助为衡量标准;二是住房困难,各城市对住房困难的认定各有标准,以各城市为准,平均确定标准为人均10平米以下;三是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人口。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测算,目前全国人均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 难家庭近1000万户,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5.5%。这1000万户家庭是今后廉租住房保障的主要对象。
有学者提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还应包括城镇中大量所谓流动但常驻城镇的农业户口中的低收入住房困难户。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
1.4 廉租房制度的标准
面积标准:各地廉租住房面积标准差异较大,确定保障面积标准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按照廉租住房为城镇平均住房水平60%的标准进行测算,制定本地的保障住房建设标准。2
廉租住房保障建造面积标准控制在人均建筑面积13平方米左右,套型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内,以保证居住的基本功能。
租金补贴标准:由于各地保障能力、职工收入水平和市场房屋租赁价格水平差异较大,确定的补贴标准也不应相同。租赁补贴额应根据当地平均市场租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合理的标准尺度应该是补贴的金额能租赁到基本满足需要的住房。另外,根据保障能力的提高和市场租金水平的变化,各地应每年对补贴标准进行一次核定,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适应市场租金水平的不断变化。
租金核减标准:凡属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租住直管公房或单位产权房,可享受租金核减政策。租金减免部分应由政府负担,从专项资金中直接补贴给房管局(所)或有关产权单位。
1.5 廉租房制度保障方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下发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有三种: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
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是指政府向符合“双困”条件的申请对象发放补贴,由其到市场上租赁住房,资金来源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发展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的原则,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比例不得低于10%;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政府的廉租住房租金收入;社会捐赠的资金。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租赁住房补贴的发放、廉租住房的建设、维修和物业管理等,不得挪作他用。
实物配租,是指政府向符合“双困”条件的申请对象直接提供住房,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实物配租的廉租房来源主要有5种,包括政府出资建设的廉租住房、政府出资收购的住房、腾空的公有住房、社会捐赠的住房、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并且规定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应当以收购现有旧住房为主,限制集中兴建廉租住房。
租金核减,是指产权单位按照当地市、县人民政府的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现已承租公有住房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给予租金减免。
1.6 廉租房制度资金的来源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建立城市廉租住房的制度的根本保证,它直接关系到廉租住房制度的覆盖面的大小。2007年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提出了五条资金来源渠道:一是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二是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比例不得低于l0%;三是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四是政府的廉租住房租金收入;五是社会捐赠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同时,对于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特别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廉租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的有关规定给予一定支持。
2008年中国廉租住房建设共投入286亿元,是2007年投入资金的3.7倍。但要将廉租住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今后五年每年的资金需求要接近500亿元,才能解决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不足问题。廉租房的发展历程
2.1 廉租房的启动阶段(1998年)
国务院于1998 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规定对于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房,此时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这标志着廉租房制度正式成为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廉租房制度开始在我国起步。
2.2 廉租房探索推广阶段(1999年—2007年)1999年4月发布了《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其中对廉租房的房源、廉租房租金标准、廉租房建设和廉租房的申请程序问题予以明确的规定,开始探索规范化的廉租房制度。2003年12月31日,国建建设部等五部局联合下发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该办法在城镇廉租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方面要求实行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原则。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六点意见(“国六条”),将城镇廉租房制度建设置于一个更为显著的位置。
2.3 廉租房改进完善阶段(2007年至今)
2008年1月1日起财政部颁发并实施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法》,确保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正规渠道来源。这使国家加强和加快廉租住房的建设从原来大多数的纸上谈兵,发展到了实际操作,使住有所居的基本国策从根本上得以落实。2008年12月17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领域改革,改善居民支出预期和消费意愿。中央财政近日下拨2010年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167亿元,支持财政困难的地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廉租房建设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廉租房制度的演进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央政府对廉租房制度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强,政策不断明朗化和具体化、可操作性逐步增强,廉租房制度在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廉租房制度实施的意义
廉租房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住房保障制度,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解决住房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该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3.1 提高住房弱势群体的居住水平
1998年我国政府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其中针对最低收入家庭专项提供可供租赁的廉租房。廉租房制度的实施为住房弱势群体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居住保障,满足了人们“安居”的要求,体现了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关怀,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稳定社会治安,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社会秩序。
3.2 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现象,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时期,由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必然导致某些行业的从业者从某些领域中退出,形成结构性失业人群。而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只依靠市场是难以解决的。我们知道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自身的缺陷。因此廉租房制度的引入对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住房困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政府采取的廉租房制度,通过行政、法律、资金及政策等多种手段,对一部分财产进行再分配,为住房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居住条件,从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保证市场机制的良性运作。参考文献:
[1] 陈婷婷.对我国当前廉租房配租方式的相关思考[J],国房地产金融,2007,(7).[2] 司鸿雁.金融机构应在廉租房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J],黑龙江金融,2009,(8).[3] 李伟玲.廉租房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08.[4] 安娜,戴宏伟.以开发性金融推进廉租房建设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7,(6).[5] 常丹红.完善与创新廉租住房制度研究[J].城市开发,2008-10-13.[6] 巴曙松,张旭,王淼.廉租房建设融资现状和创新趋势[J],国际融资,2006.[7]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25.[8] 刘辉,林明珠.对我国廉租房制度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9] 王盟.保定市廉租住房制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10] 吴文生.PPP融资模式在我国廉租房建设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09,(6).[11] 闫妍.低收入住房税收优惠证:美国廉租房发展的金融激励机制[J],北京规划建设,2007,(4).[12] 刘琪.我国廉租房制度的特点及其融资模式的思考[J],国房地产金融,2007.[13] 李璇.论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完善[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6).
第二篇:浅谈我国廉租房政策
浅谈我国廉租房政策
住房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房价高涨的环境中,如何让低收入者实现“居者有其屋”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所谓廉租房, 是指以低廉租金出租的房屋。廉租房制度是为收入困难和住房困难的“双困户”提供满足其基本住房生活需求的一种社会制度。自1998年国家出台廉租房政策以来,我国的廉租房制度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说来,各地区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沿海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城市走在了前列,有的城市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廉租房制度;中部地区相对落后,部分城市已经开始了初步探索;西部部分贫困地区因为各方面的困难则还没有起步。
除了地区差距外廉租房制度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如租房建设资金不足由于廉租住房制度得不到健全,其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就我国目前的各地经济来看,社会贫富差距大,发展不均衡,国民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社会需求大,地方政府供给不足;租房保障层面窄,现实表明,大多数家庭既不能享受低保又没能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同时也享受不了廉租房制度保障,住房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而且在一些地区申请廉租房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基于城市的发展现状,大多城市只有拥有本市户籍才能具备申请廉租房的基本资格,即使做出重大贡献的劳务工也没有权利享受该制度。只有一部分城市充许长期居住的外地务工人员申请廉租房。因此,还有大量的贫困人群享受不到这一政策;住房保障制度尚需完善,我国虽然基本建立了以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组成的住房保障体系,但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中用于经济建设的投资比例过大,而社会保障的投入资金相当有限,没有建立规范的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模式。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仍将经济发展、广开财源作为首要职责,把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作为次要职责。
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探索科学的住房补贴方式,逐步实施货币直补,就是“一保两补”。“一保”就是重点保障低收入家庭;“两补”就是实施租房补贴和购房补贴两项货币直补,用市场化的办法,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具体就是用政府补贴形式,直接补助到困难户,由他们从市场上自主购买、租赁住房。
(2)税收既是筹集财政收入、保证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充裕的重要手段,又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税收杠杆的有效运用是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3 建立规范的住房保障资金监管机制,要设立住房保障资金财政专户。建立专门的住房保障基金,将货币补贴资金纳入其中,按照基金方式进行投资和管理,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保证货币补贴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第三篇:廉租房制度
问题:什么是廉租房制度?廉租房制度是什么意思?
我国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建立廉租房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想,廉租房制度。1999年建设部出台《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提出由政府实施住房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xx年3月我国在《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修改并正式颁布实施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目前,包括上海、北京、广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的廉租房制度试点工作正在进行,出台了适合各地情况的廉租房管理试行办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廉租房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体系中的进展仍然较为缓慢。
廉租房制度,是指政府(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保障的对象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即对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以低廉租金配租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住宅,保证其住房达到社会最低生活标准。建立廉租房制度的目的是,构建面向住房弱势群体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廉租房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供应对象明确。廉租房制度是具有选择性的社会政策,属于社会救济型福利,其保障特点是范围窄、标准低。只有符合各地方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的最低收入家庭,才可以申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制度《廉租房制度》。
2、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以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其中,租赁住房补贴,是指政府先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发放补贴,再由其到市场上去租赁住房;实物配租,是指政府直接提供住房,并按照廉租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租金核减,则是指产权单位按照规定,采取在一定时期内对现已承租公有住房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给予租金减免的办法。
3、具有社会保障性特点,是政府主导性社会福利制度。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提供相关法律和政策,对保障对象和范围及享受标准作出规定,并建立合理的资金来源和筹集房源的渠道,同时,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4、廉租房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租赁住房补贴的发放、廉租房的购建、维修和物业管理等。
5、廉租住房制度是具有严格资格条件限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具有公开公平的准入机制、轮候机制和退出机制。廉租房应当由户主按照规定程序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家庭人均收入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
从国际经验看,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形成了三种基本保障方式:
一是以英国、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直接建造公房的住房供应支持方式,即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提供运营资金负责建设和管理;
二是以法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政府金融支持非营利机构建房的间接参与方法,即提供政府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
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对买房者减税和租房者进行发放房租补贴的支持方式。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发放住房补贴,以帮助住房支付能力有限的低收入家庭能在住房市场上租到合适的住房。
国际经验也证明,由于各国在社会历史背景、城市化发展速度和各种政治社会力量具体形态等方面有差异,住房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绝大多数国家并不仅仅从社会因素考虑住房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也是各国决定住房保障方式的重要因素。
第四篇:对我国当代政党制度的几点认识
对我国当代政党制度的几点认识
今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回顾辉煌的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创造的奇迹,中国为什么能创造30年政治稳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且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起保证了中国30年来的政治稳定与发展。在这里,谈一点自己对我国当代政党制度的几点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中国当代政党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所谓政党,是一定阶级和阶层的积极分子基于共同意志、共同利益,为取得政权或影响政权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紧密相连的。在争取新中国建立的道路上,中国的各民主党派,为了社会的进步与正义,与共产党一道,协商建国,谋政共事。
近代以来,面对中华民族的兴衰,许多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各种政治力量也在历史舞台上竞相角逐。从康有为的变法维新,到宋教仁的议会选举,从民国初期的政党丛生、小党林立到国民党的***、一党独裁,事实证明,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在中国行不通。
但也正因为如此,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各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中国当代政党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条件。各民主党派在内忧外患的条件下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成立,虽然口号和组织大同小异,但动机和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中国的民主和自由。在抗战胜利之初,一些民主党派人士曾经试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第三条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在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下,各民主党派逐渐认识到,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于是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开始逐渐靠近共产党,在政治上实现了由同情和倾向到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转变,并最终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协商建立了新中国。
从历史回顾看,中国当代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政治力量竞相角逐的最终抉择,是中国政党政治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所指出的:“确立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
其次,中国当代政党制度是多元社会的价值取向
中国是一个有96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和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现代化水平严重不平衡,阶层之间利益诉求差别巨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均呈现出多元发展状态。多元社会里,价值判断多元、利益诉求多元、文化诉求多元系客观现实,构成多元社会的三大基本特征。
在多元化社会的今天,要实现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富强,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组织、整合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资源,有
效地统一全民的意志,集中各方的力量建设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城乡变化翻天覆地,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GDP、进出口贸易总额、外汇储备和许多重要工业产品产量的世界位次大幅前移,科技、教育和文化各项事业成就斐然,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基本上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政党制度做到了这一点,实现了1840年以来中国最长时期的社会稳定,创造了“中国奇迹”。有外电评论,“中国用了短短30年的时间,就从20世纪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转变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已经迅速成为一个国际参与者,连中国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快的速度”,而这一切都与中国共产党正确和坚强的领导分不开。许多西方人都非常钦佩中国的集体力量,惊叹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率,可以说目前在中国没有任何一股政治力量能够取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起到这种强大的整合功能,担负起领导这样一个重任。
而与此同时,在多元社会里,要实现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离不开社会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程度。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程度越高,则政治稳定的程度就越高,反之,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则会造成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政治稳定就谈不上了。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但后来,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影响,从1957年到1966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虽然保持着,但多党合作制已开始受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陷于瘫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受到严重削弱。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名存实亡”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重新焕发活力,一方面为广大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正常的、合法的、畅通的渠道,满足了公民日益强烈的政治参与愿望,增强了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另一方面,政党的性质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国家与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而各民主党派则分别代表和反映着他们所联系的不同界别不同群体的利益。将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限制在政治体系所能容纳的范围之内,通过科学理性的“过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制定提供丰富的材料,从而实现“民意输入”和“政策输出”的良性互动。第三,中国当代政党制度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当今世界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了约20个国家和地区因实行严格的君主制或政教合一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党之外,绝大多数都有政党组织,最多的一个国家有300多个政党。这么多的国家和地区,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正如柏拉图所言:灵魂有多少形状,国家就有多少形状。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政党制度的多样性。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呼唤对多样性文明的包容,呼唤着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一个国家,实行何种政党制度,最根本的选择取向并非来自于不同政治力量的单纯博弈,而是由该国历史的和现实的国情及社会发展的历史传承所决定。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不仅与两党制、多党
制不同,而且也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一党制及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一党制不同。
中国当代政党制度,是在世界文明大道上建立发展完善的政党制度。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个制度不仅留有了中国“大一统”思想以及“和合”哲学理念的痕迹,而且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把世界上“一党制”和“多党制”中谋些合理的东西融入并吸收到这个制度中来,经过民族的改造,使之发挥更大的优势。
第四,中国当代政党制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文化是制度建构的起点,制度则是文化的产物并影响着文化的塑造。“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或者新的经济制度,必然有一种与之相契合的文化精神、文化价值观。”有什么样的文化精神、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重视群体和谐关系,强调人际和谐与群体的利益高于一切,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当代政党制度的形成,除了独特的经济、政治因素之外,建立在上述理念基础之上的中国独特的“和而不同”的政治理念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思想,即“人伦和谐”与“天人合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中华民族的和合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易经》中已有“和”字,寓和谐、和善之意。中国古代的先人们有许多关于“和合”的论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论语•学而》中有“礼之用,和为贵”之说,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应以和为价值标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则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认为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华的和合文化得以流传和发展,几千年来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
国家和谐安定,政党关系是基础。我国执政党和参政党长期以来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了通力合作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良性互动的关系,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结成的挚友和诤友关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2000年在会见香港各界人士时指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和合’,强调团结。”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着重讲了五大关系,第一个就谈到了政党关系,指出政党关系和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政党制度正是在执政党和参政党根本利益和奋斗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以合作、协商、包容代替对立、争斗、倾轧,强调平等合作、民主协商、求同存异、合力共赢,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精神。多党合作这样一种政治格局,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又使各方面、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都能充分地反映、表达出来,在一致性和差异性的调整中使社会达到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兼容并蓄的价值理念,充分适应了当今利益多元时代下的和谐社会建构的要求,在当代国际政治社会中展现出中华政治文明所独具的魅力。
(作者是民盟区工委主委、区政府副区长)
第五篇:对西方的政党制度和我国的政党制度的认识
对西方的政党制度和我国的政党制度的认识
一、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两党制或多党制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后出现的,是适应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本性,资产阶级内部存在不同的利益集团,并且形成了各种政治派别。这些集团和派别由于共同的阶级利益使他们联系在一起共同剥削工人阶级,共同维护资产阶级专政,同时,各集团和派别间又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争权夺利,存在着尖锐的冲突。为使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政策能代表本集团的利益,并且平衡各集团的利益,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和反复较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形成了两个或几个势力相当的资产阶级政党,出现了两党轮流执政或多党联合执政。这种制度从根本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资产阶级各个集团间经济利益矛盾的政治表现形式。
采取两党制的国家以英、美为典型。两党制国家中并不是只有两个政党,而是在许多政党中,有两个实力相当能左右全局的资产阶级政党,通过议会和总统选举,轮流执政.垄断国家政治生活,所以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两党制国家两个主要政党长期轮流执政的重要原因,是统治阶级在法律上和选举制度上作了许多歧视性的规定,限制第三党,如在选举制度上采取小区相对多数制。更主要的是两党的背后都有强大的垄断财团的支持。采取多党制的国家以意、法为典型。这些国家的政党一般是在议会之外建立起来的,在选举制度上,通常采取比例代表制,即可按所得票数的比例选出相当数目的代表,这有利于小党的存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是资产阶级利益多元化的产物。作为一个阶级,资产阶级各个集团有其阶级的整体利益或根本利益,即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对于这些共同利益,资产阶级的各个政治集团和派别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它们之间又是不一致的。美国政治家阿瑟·霍尔库姆说过:“国家的政党是不能靠一时冲动或暂时的需要来维持的。它们必须建立在永久性的派系利益上,尤其必须建立在那些经济性的派系利益上。国策的经济基础从来没有被成功的美国政治家忽视过。”
二、正因为如此,在政治上反映出来的就是两党轮流执政或多党联合执政。应该看到,两党制或多党制是资产阶级挑选代理人、进行政治斗争的最佳方式。这种政党制度,不会从根本上动摇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的各个派别都能接受。通过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使资产阶级的各个政治集团都有机会分享国家政治权力;这种制度经过长期的实施,适应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形态和政治权力分配,虽然也会带来政局的不稳和社会动荡,但从本质上讲有利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这种制度有其灵活性和机动性,可以经常更换代理人,有利于调节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不至于因内部不同集团间的争权夺利而同归于尽。同时,资产阶级采取两党轮流执政的做法,也是对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装璜,便于掩饰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可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两党制或多党制,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或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在政党制度上只
能是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否则就会改变国家的性质,我国采取的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是以社会主义为其奋斗目标的,如果搞多党制,容许资产阶级性质政党存在,一旦上台,就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事实上,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党,也不可能轮流执政。只要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然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7-268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8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