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读书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读书笔记
因为比较爱好历史的关系,这学期又看了一本历史书,书名是历史学家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虽然并没有完全把这本六百页的大书啃完,但还是多少有所感悟和体会的。由于是鸦片战争再研究,作者搜罗并阅读了大量有关鸦片战争中的书籍、史料、书信、档案资料等。作者在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鸦片战争的种种问题、现象,给出了全新的解释,向我们展示一个全面的鸦片战争,并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参与鸦片战争中的主要历史人物。
对于鸦片战争,我们一般所了解的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么两三页纸的内容,大致包括禁烟运动、琦善等的卖国活动、关天培等的以身殉国、三元里抗英运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标题。《天朝的崩溃》通过详细的考据,把过去这些标签还原为一个个分明的细节,使我们有机会跳开所谓的“盖棺定论”对事件进行重新的审视。
这本书切入点是何谓奸臣和忠臣,相对应的是鸦片战争时的琦善和林则徐,历史褒林贬琦已是定律,但如果细致剖析鸦片战争的全过程,我们却发现将失败的责任归之于琦善等奸臣是错误的,甚至什么是奸臣和忠臣都要打一个问号。林则徐并未高明到哪,琦善、耆英、牛鉴等一干大臣并无卖国之实,三元里不过是个神话,《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很大程度上是清朝主动奉上等等。所谓奸臣之说可能只是转移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如此一来朝廷便无责任,失败只因奸臣当道。这是一种很低劣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作为替罪羊的奸臣在中国的历史书上也是屡见不鲜的。
这本书对细节的分析值得称道,书中很翔实分析了当时清朝和英国军队火力以及当时经济力量的对比。看了后,会明白我们是多么不了解当时历史真实图景,如果还是用现在的思维,一往情深的幻想林则徐领导爱国军民能拒英军于千里之外,那只能说明我们是如何的不切实际与一厢情愿。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主和派和主战派并不象我们今天理解的那样是抗争和投降的争议,其实更多是政策上的分歧。当时的“剿”“抚”之争更多是道德层面的考量,至于双方实力的评估、情报的收集、技术方面的准备却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但实际上历史的阴差阳错不仅造就了“卖国贼”和“民族英雄”,也造就了太多的误会和故事。作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
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而这些故事,被茅海建先生细细讲来,真实的重现了当时的历史大背景,让人感慨万千的同时,更是欲罢不能。
这本书让我有了更加成熟的历史观,绪论写得尤其精彩。通过各种翔实可查的记录经历,让我们认识到一些常出现的历史观误区,并且激发对后面内容的阅读。读了之后不得不反思我们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历史教育有些过度简单或者有意回避了。总是把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的历史人物程式化脸谱化,一个人不是正气凛然深明大义就是奸诈小人作恶多端,这也让我们造成了我们的落后挨打是坏人和汉奸们造成的,而不去反思民族自身的劣根性与蒙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奴性思想。我们要记得,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有能正视自己过去的民族才能更好的发展。
2011年5月25日
第二篇:《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
文/卡卡罗特Goku
中国大陆与西方的差距,比起150年前,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把它看完,因为一边要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本书毕竟不是教材,所以我是抽空余时间来看,前前后后看了有一个多月,才把这本五百多页的著作读完。当时只觉的自己对鸦片战争曾经的固定记忆完全被打破,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完全相同,但过程却是如此令人疑惑、不甘甚至愤恨的鸦片战争。但是我读罢此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今日再想写写感受,却已经记忆模糊,只能回忆起些许片段,还要再翻开书本才能唤起记忆。
虽说是名为读书感,其实我读的时候根本就没做笔记,只是在书上做些些不疼不痒的记号,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标识出来,日后若是再翻到,说不定就茅塞顿开了。
全书共分为八章,我认为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讨论。首先是第一部分:战前的清朝与英国军事力量对比,想都不用想,清朝在人数上占据巨大的优势,但是在武器上和战略上与英国人差了两个世纪。其次是第二部分:战争的过程,这也是本书最重要的内容最多的一部分,讲述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在此过程中清朝和英国的相互博弈,清朝从剿夷转变为抚夷,而后又转变为剿夷再到最后不得已而“抚夷”的过程。最后是第三部分:历史的反思,鸦片战争带给当时的人什么?带给了现在的我们什么?
书的一开始,是从琦善卖国论说起的。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在坏人的队伍中,琦善大约可属“最坏”的一类,因为他犯有无论古今中外都视为不赦的罪行——卖国。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饶恕自己历史上的卖国贼。
关于琦善卖国论,由来已久,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大臣弹劾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穿鼻草约。琦善卖国论在近代百年几乎被做成了铁案,李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里,也是将琦善称之为主和派,虽未直接言明其为卖国贼,但暗指之意确有之。但茅海建老师在绪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后面的正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虽然茅海建老师自己说,这不是为琦善“翻案”,但从直接结果来说,说这是翻案也没什么不妥。
自古皇帝犯错,大臣担责,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命所归,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心中的完人,他又怎么能犯错误呢?所以这个责任,只能有臣下来承担,林则徐很不幸成为了第一个,而琦善很快就成了第二个。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蒋廷黻先生就为琦善翻过案了(详见《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并将其称之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评价之高似乎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而本书中茅海建老师利用中英双方的许多文档资料,证实了琦善不过是个能力平平的人,并非卖国贼,也并非所谓出色的外交家。琦善最先察觉中英军事实力差距,因此他主张“抚夷”,但是当时在朝中剿夷派正盛,而道光皇帝也雄心勃勃要向英夷展示天朝国威,现在上奏“抚夷”等于自寻死路。琦善纵横官场多年,科场文字(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一段关于所谓科场文字的论述,即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朝中官员的奏本开始趋于圆滑,常常避重就轻以迎合上意)、官场规矩自然谙熟于心,自然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而他又不敢直言英国人船坚炮利,怕触怒了皇帝天威,于是便开始扯谎奉承。当然了,此优良传统也被琦善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下来。
“体制问题”恐怕是最让人关注的点,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茅海建老师对于清朝体制的疑惑甚至可以说的愤慨,从军队编制,到战术战略,再到中央决策,皆是自说自话,判断不经实际调查,自恃“天朝国威”,认为英夷不值一提,却又在失败之后不肯承认英国人更胜一筹。当时的国家领袖道光帝资质平庸,茅评价其为:才华不如其祖父乾隆,精明不如其曾祖雍正,胆略不及其高祖康熙。从书中所描述来看,道光帝还是个善于推卸责任且摇摆不定,决策能力及其有限的皇帝。
而当时的清朝主力部队是八旗绿营,对抗英国的主力是绿营。而作为主力的绿营,军备废弛,军纪崩坏,平时不训练,一到训练师便雇人过去充数。而且很多部队还存在大量挂名的现象,即吃空饷。且绿营所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差的,而且鸦片战争期间从各地调兵至沿海,短需一月,长月三月或百日,兵还未到,战争就已经结束;且这些部队还在途中骚扰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莫说顽强抵抗击退敌人,只要不阵前溃逃就是军纪严整了。
再说战术战略,林则徐号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一口咬定,只要切断供应英国人的茶叶与大黄,英国人就会因为不消化而死;还说英国人绑腿太紧,因此难以弯曲,故不善陆战。(此想法可能来源于康熙时期马嘎尔尼来华以及嘉庆时期阿美士德来华不愿跪拜的事件,这完全是个人臆测,但奇怪的是当时无人质疑)且林则徐在虎门的布防,茅称之为“书生思维”,在用中国传统的防守思维对抗近代化的英国海军。而且林则徐去广州后首先查封了商馆,此做法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两广总督卢坤。律劳卑事件所造成的两个后果:一是是英国人明白了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擅自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开战;二是是天朝大吏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控制商馆即可扼助英夷的咽喉。(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这也间接使得英国人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英国人在广州得胜之后,便溯江而上想去京城面见皇帝,为琦善拦在天津,英国人递去“禀帖”要求惩办林则徐,开通商口岸,赔偿烟价等等要求。而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附属,他们要求与清朝大员平等交往,但大清官员不这么想,毕竟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别人平等交往,于是翻译便成了一副下人向皇帝乞求的姿态,这也使得道光帝开始由剿转为抚,琦善自然理所应当的上位。
之前说了,琦善因为“穿鼻草约”被弹劾而被列为“斩监侯”,其实他确实是在努力减伤清朝的损失并结束战争,而穿鼻草约中所谓的割让香港,在琦善的意识中应当属于让英国人暂住之意,而这也曾上奏过光绪帝并得到批准。所以,琦善被革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道光帝政策转变的牺牲品,在这之后,朝中主剿夷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之后的继任者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等人,完美展示了一个天朝大员炉火纯青的科场文字功力,他们可以将大溃败说成小胜仗,将不痛不痒的微小胜利描绘成惊天动地的大胜,道光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了解战场之上的真实情况,也当然不可能做出准确而正确的决策。
读完全书,还会觉得“天朝上国”的观念深入天朝大吏的心中,()所有官员都认为清朝是天朝,而英国不过是夷狄,即使战争输了,天朝的文化也是远远优于夷狄的。这就使得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中英之间的现实差距,而且有些官员即使认识到了也不敢说,一旦有这种声音出现,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卖国贼还好,弄不好触犯了圣上,乌纱帽都保不住。
当然在整个战争中,也有誓死力争并献出生命的烈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自不必说,主战派颜伯焘、裕谦,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保卫战中的守城将士与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壮烈殉国、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即便不论黑白忠奸,这些人保家卫国的气概也值得钦佩。
最后便是历史的反思。茅在最后一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研究鸦片战争史时,很快就得出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这当然是一种假设。可是,这么一来,我就遇到了来自内心的两项驳难: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域就立刻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鸦片战争后,朝中一片欢腾,似乎像打了胜仗一般弹冠相庆,没有人为这次战争做系统的总结。道光帝年事已高,只想得过且过,而参与在战争中的那些人:林则徐、琦善、伊里布、奕山、杨芳、颜伯焘、耆英,没有人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看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想要为其变革出一份力,相比于邻居日本,在被黑船叩开国门后,他们的反应又如何?仅仅四十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将曾经的老师按在地上摩擦。《南京条约》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标签,而《安政五国条约》成了日本近代成功之母。
“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中国人用了半个多世纪,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上,才忽然从梦中惊醒,惊醒之后却还想要睡个回笼觉。
完
第三篇: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阳明
理性看待历史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阳明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天朝的崩溃》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它的出版广受读者的欢迎,这是史学著作中少有的现象。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但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天朝的崩溃》对我的历史观和对鸦片战争的理解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将从这两大方面谈谈我的收获。一,关于历史
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溃败是注定的,但在我们以往所接触的历史教科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它在总体方面承认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伍;在具体叙述上又认定,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历史的叙述却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因为史学家们身上也有着很大的阶级属性,特别是在古代或近代的中国社会,其所写的论著往往会服务于他本身的价值观,使得历史变为一种宣传工具。这样一来,了解历史的真面目变得绝非易事。
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正是出一种学者的理性与严谨,尽量收敛自己的情感,尽最大的努力还原历史的真相而著的一本书。
《天朝的崩溃》一书的很多观点与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的教科书上的观点大有不同,比如说历史书中所批判的琦善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卖国贼,三元里人民的抗争也不一定是出于整个民族存亡。今天我们所了解的琦善是经过放大后的琦善,他原本只是个妥协派代表。在那个时期,对琦善之流的批判无疑是对当时一切主张妥协投降的人们发出的警告。这已经把历史给扭曲了。而《天朝的崩溃》试图与逝者对话,引导我们切身体会历史人物所面临的情境。
在我们今天看来,当时很多人的行为都为我们所不解,比如说战功赦赦的果勇侯杨芳居然会选择妥协卖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行为的批判都是属于事后诸葛亮的行为,虽符合一定规律,但不一定符合当时人们的心态。而《天朝的崩溃》不仅只是批判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更多的是增加对历史人物心思的理解,来揣测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理解历史方能总结历史。历史也并非理性可以演绎。在很多史学著作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大家似乎在寻找一种模型来模拟历史本应的发展方向。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圣人,事情的发展也总有它的道理。
在读完《天朝的崩溃》后,会发现很多历史现象并没有传说中的如此神话,林则徐不是神,历史人物的决策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出于人性的考虑而做出的一种行为。历史的主体是人,分析历史应该像茅海建先生一样,不要人为拔高,而应回到一种尊重事实的理性。
二,关于鸦片战争
1失败的必然性。历史是人创造的,但其发展又有着其客观规律。是不是让伊里布、琦善等人变得跟林则徐一样的清廉负责,历史就会改写,天朝就不会崩溃呢?《天朝的崩溃》并不急于从当时的要员下手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它先从总体上介绍了清朝的军事力量。武器上的落后,及管理上的效率低下使得清朝必败无疑。物理学上习惯用整体法来分析自然现象,这于历史也有它的相通之处。战争最基本的实质只是两支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抗,表现为两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从整体的角度看,英国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无论内部结构的怎么优化,它都无法超越这个集体本身的局限性。除非内部元素可以打破传统的束缚而凌驾于集体之上,实现新的突破。
战败是避免不了的,因为要在短期内改变一个民族,使这个整体有一个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思考,在这一战争中,什么因素导致天朝如此的不堪一击呢?
2天朝的盲目自大。盲目自大是当时整个社会的一个通病,也是清军节节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1840年6月21日,出任英国远征军海军司令伯麦率由印度开来的舰队驶到。但这支强大的军队,并没有立即向虎门或广东其它地区发动进攻而只是采取了相当软弱的对策。英军的这一举动让林则徐等人自认为是自身的强大及良好的设防震住了英军,以致于后来的定海的失陷都归结到没有像林则徐那样采取有效的措施。“处在失败中的人们,找不到胜利的迹象,最容易产生某种希望。而且,局势越危急,战争越失利,这种希望之火就越放光芒。”这种贴切的心理分析很好地解释了全朝上下的心态。天朝的盲目自大可谓病入膏肓。在接连的战事失败之后,仍未能清醒。1841年,颜伯焘虽全力倾注于厦门的防务,但厦门仍失陷。天险加上人的重视,战争仍取得了失败。这对当局者或其它的指挥官都应是个清醒剂,而很遗憾地,我们没有看到官员的觉醒。在不久的定海之战中,裕谦的定海防御工程在坚固、火力诸方面均远不如颜伯焘的条件下,仍豪言壮语一点也不逊于颜伯焘。他不愿承认区区夷人居然敢跟天朝作对,更不愿相信他们能把天朝打败,把原因归结于军队士气低落及将领的无能。结果定海失陷。天朝节节溃败。
这种自大的心态,导致当时的人们不愿意去认清事实,他们不想打破自己心中的那股希冀。“知识给人以力量,愚昧也给人以力量,有时甚至更大的力量。然而,愚昧的力量再强大,仍只是妄动,妄动能产生强大的破坏力,使国家和民族蒙难,但却不能战胜近代化的敌人。”虽然战事的节节失利,但清官员们对英军的认识始终未能进步多少。英军的同一种战术在多个战场竟都能凑效。就英军的战术而言,其在厦门之战如同广东诸役,都是以优势舰炮对清军各炮台,陆军从炮台翼侧登陆攻击。在定海之战中,英军采用的依旧是战舰轰击正面、陆军侧翼抄袭。在这些战役中,英军都取得了大捷。如果他们能够重视每一场战役,及时总结,并加强沟通,或许天朝就不用崩溃得如此之猛烈。
这种自大的心态是全民性质的,引发了一系列恶果。上到道光帝,下至普通老百姓,对夷人基本都是蔑视的态度,这直接导致战略上的忽视,在没有知此知彼的情况下,闭门造车,制定战术。战争失败了,前线的指挥官不愿承认,道光帝更不愿承认。道光帝对天朝的自信,又加深官员对失败的恐惧感,不敢直面惨淡的战果,采取了瞒报谎报的方法。颠倒战果,夸大事实,反过来加强道光帝的自大的心理。在这种强烈的恶性循环中,整个天朝体系一触即溃。
三,结语
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血与泪的历史,回首过去,华夏民族有着切肤之痛。但这种痛不能阻止我们正确去认识历史,相反,正是因为这种痛,我们才更要客观理性地去认清历史,以史为鉴。正如作者所说,鸦片战争的史料可谓汗牛充栋,对鸦片战争的研究著作也不少。但对史作的阅读,我们必须保持着理性与批判。
《天朝的崩溃》也告诉我们,凡事都应怀着一种批判的精神去对待。教科书所说的未必就是对的,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而对历史的解读却是五花八门。在与史打交道的时候,自己需保持着理性的思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读史并不是要还原历史的真相,而是要从史中有所思考。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正是教会了我们这一点。
第四篇:《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读了本书之后,我感觉作者在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方法来将近代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原来鸦片战争幕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许多我们耳熟能想的故事并不是像我们原来想的那样,以前的历史课本上所塑造的人物如林则徐和关天培等人并非我们想的那么完美,琦善也
许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愚蠢的卖国贼,人们那时候纷纷指责琦善乃是因为不方便直至统治者道光帝,传统儒家思想使人们只能将所有的愤恨发泄到另一个替代品上。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以史鉴今人,即时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今日的中国依然面临着困扰前几代人的老问题,作者选举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在这过程中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错误,回答了一些问题。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尽管历史学家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作者选择不对本民族进行袒护,对清王朝的批判,无论是妥协的主张还是抵抗的主张,都是不留情面的。这里面的观点可能会使我感到不舒服,但是仔细想想也是在情在理,当我们以比较理智的思维去读这本书时,就会发现很多被我们忽视的战争中的细节,并且越来越同意作者的观点。
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中,道光帝给林则徐的训令本就是一个悖论,即既要杜绝鸦片来源又不许挑起衅端,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执行的。林则徐封锁商馆,从清朝的法律上来说已经算是宽容大量了,但是他把英政府代表也关起来,这就给英国发动战争以借口了,正中了英国人的下怀。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把鸦片收集起来经由他转交给林则徐,这样一来偷梁换柱,林则徐竟没意识到其中的猫腻,他面前的对手并不再只是作为个人的外国商人,而是他们背后的大英帝国!义律代表鸦片商人缴出鸦片,并不意味着将遵循中国的法令,而是将商人的货物变为英国政府的财产,图谋以此为由向中国发动战争。此等外交手段何等狡猾高明,而相比之下中国当时并无外交意识,“天朝”体制不允许林则徐进行外交交涉,林本人亦抱着”天朝”观念而无意于此类交涉。他们也一直主观地认为战争不会发生,当边衅消息传来时,林则徐竟认定为“恫吓”并称其为“谅亦无所施其伎俩”言外之意是说英方没有办法才故意弄得小伎俩,我方大可不必惊慌!这就是赤裸裸的轻敌,战争到来了,前方主帅却没有 1 发出战争警报!但林则徐并非像道光帝一样对外界一无所知,他作为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对新知的追求使他已对英方占有大量的情报,知道英国以贸易立国,于是他下了一个赌注,认为即便鸦片走私之利断绝,英国为茶叶等项利益,也决不至于与中国决裂。他的对自己下的论定太过自信,这个赌注下得太大,以至于后来他输得太惨,这也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书中解释,琦善卖国说的根源在于:他不主张用武力对抗的方式,来制止英国的军事侵略,而企图用妥协的方式,来达到中英和解。尽管妥协的决策是道光帝,负责任出的却是琦善。然而弱国无外交,英方抓住“现在诸事既经说定”一语对外宣布“香港岛及港口割让与英王......”。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擅占香港,英方对中国的这些强横行为,都说明了外交是建立在国家实力的基础上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非琦善一个人能改变的事情。如果当时琦善没有与他们妥协,这样的事情迟早也会发生,不同的是由另一个人来做,卖国的罪名就会加到他身上。历史的潮流是不可抵挡的,历史学家已经对清王朝的实质。对整个中国近代史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仍没有改变鸦片史的旧结论,在总体方面虽然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后,但在具体叙述方面又认为只要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虽然承认清王朝昧于世界大势,无力挽回颓势,但又认定只要林则徐等人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中国就有救。事实上就算他们坚持了也不能取得胜利,就算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他们也救不了当时的中国,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地主阶级,虽然他们有比较开明的思想,但骨子里还是封建的那一套君臣之礼,他们摆脱不了从小就灌溉着他们长大的思想。因为士兵们并不是在真正的打仗,开战之前士兵们与洋人协商们协商放空炮!而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也说明了就算林则徐等人的主张得以实现也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洋务运动不是破产了吗?一直以来清政府以“天朝”自居,鸦片战争使天朝从傲慢自大到逐渐崩溃,过程也是十分地波澜起伏,这里面清统治者资质平庸,被臣子用谎话骗了好多次,认为洋人的腿无法弯曲,所以不能在陆上打仗。臣子们一个个后来居上,编谎话的能力也越来越出神入化,作为个人他们思考和行动总是总是无法背离当时的大背景。
清朝与英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清朝在武器装备上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而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清军使用的火器,是仿照明代引进的佛朗机”等西方火器制作的。这些老古董比英军(伯克式或布轮式威克枪)落后了200余年。清军使用的“鸟枪”枪身太 长导致枪刺都无法再装上,由于承平日久和军费限制(道光帝是出了名的的抠门)这些“鸟枪”并无定期修造报废更换制度,即使这样,这些鸟枪数量还是不足,赶制出来枪的质量更加低劣。清军的火炮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比例来建造,只是单纯的仿制,大大地降低了射击精度,甚至没有炮架,且只有一种实心弹。这下好了,清军就只剩下肉搏了,试想拿着这些古董去打仗,无异于去送死。清朝海军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但“天朝”的水师并不是以哪一国的舰队为作战对象,其对手仅仅是海盗。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清朝水师算不上是一支正式的海军,大体上相当于海岸警卫队。所以清军的主要精力是放在陆上的防卫上,依靠城、炮台地 防御设施。颜伯焘对厦门的防御工事可以说是清朝海防的最大手笔了,虽然他不会有近代经贸的眼光可以看出英方觊觎厦门的深层目的,但听到英方欲辟厦门为通商口岸,他还是能直观地感觉到此地必有一战。在颜伯焘上任之前,福建军费只能拿到总共50万两,但到他上任不久,便开口就是100万两。这么多银子推上去,该工程的确应有较大起色,他以结实的花岗岩代替沙袋建成石壁,并在石壁外侧保护以泥土,事毕之后还建有兵房以供休息,兵房后侧又建有围墙,并且在其他地方还精心部署了火炮和哨船,这样的细心的军事防御令英军的工程师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可见颜伯焘在这件事上的确是尽心尽力了,然而在英军优势火力面前,这些防御措施最终还是华为了灰烬,英军陆军还从清军的侧后发起进攻,可是守台清军全无障壁,甚至以石块还击。就算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已有了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舰队,但最终还是以悲剧告终,因为这也只是器具的近代化,制度上仍然没有近代化,更何况鸦片战争中器具和制度都未近代化的清军呢?再者就是虽然清军在人数上是占有优势的,为何确认打不过人家呢?这是因为交通的落后,清军从附近的省区调兵所用时间少则一个月,多则长达三个月之久,而且都是以两条腿步行赶到,等到作战地点时,军队力量已经消耗了大半,英军则以逸待劳,休整了大半年。而且当时的士兵收入并不高还要养活全家人,武官的职权比文官低高,军官们还经常敲诈勒索克扣士兵们的军饷。这样的军队叫士兵们何来的士气呢?就算人数再多,在英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来再多的人也只不过是他们人肉靶子罢了。
在英国的火力冲击下,清军每战必败,虽然当中也涌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还有三元里人民的奋战,但是三元里的确是人民自发的起义活动,但是这些起义活动本意并没有那么高尚就比如说抵抗外敌,保卫国家什么的,他们都是农民,并没有什么文化知识,逼他们奋起抗争的是因为他们的家园遭到洋人的破坏,祖宗的棺材被“惊扰了”,他们看到的不过是眼前的利益被损害了。“天朝”的高墙正一步一步地崩溃,领土被侵占,商贸也打开 了,大臣和统治者终于见识到西方列强火炮的厉害了,但是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武器等表层,并未深刻地认识到“天朝”的体系在时代的潮流下冲击下已经摇摇欲坠了,但是因为根深蒂固,还能苟延残喘,所以造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
第五篇:鸦片战争再研究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时一本很特别的书,在这本书里,作者对很多以前的观点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了重新说明,重新讲述了那段每个中国人都熟悉并为之悲痛的历史,向我们还原了当时那个愚昧无知的天朝。
作者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来分析历史事件,进而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在本书的第二章中表现的十分明显。第二章,章名为“骤然而至的战争”。“骤然“这两个词在这里用的十分的巧妙,因为对清王朝来说,对这场战争毫无准备。以天朝自居的清王朝从没有把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国家放在眼里,丝毫没有开战的想法。但这场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战争还是这样来到了。
本章以黄爵滋的一份关于禁烟的奏折开始,这个曾经主张严禁海口大臣突然提出了从吸毒者身上来杜绝鸦片。而这份奏折得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发对的原因大多竟然是为害怕这一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其实,最终做决定的还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无论这件事复议了多少次,最终还是回到了严禁海口上去。这时,林则徐踏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了他备受崇拜的一生。
作者在分析道光皇帝选择林则徐担任钦差大臣原因的过程中,提到了中国当时的一个致命缺点;对国际事务的无知,以及盲目的自大。他们在考虑一切事情的时候都是从国内的角度出发,并没有意识到英国的阻挠才是禁烟的终极障碍。林则徐被选上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身份正好合适,为人够清白正直。
在天朝统治者被自己蒙住双眼而不肯注意英国的时候,英国已经开始有了动作,英国驻印度海军司令马他仑率英国军舰来访,是用武力的方式表明,英国队鸦片贸易是不惜使用武力的,可笑的是天朝的统治阶级计较的仅仅是文书上缺失的“禀”字,却忽视了真正应该注意的信号,而被忽视掉的这个信号,让中国在后来陷入了被动的禁地。
其实在道光皇帝的心里,他是极其不想看到这场战争的爆发的。于是,他将自己的旨意传达给了林则徐,于是便有了林则徐开始了自己的禁烟活动,并尽自己的能力希望可以做到道光帝的要求。可是,林则徐在接下来的禁烟活动中发现,道光帝的要求本来就是一个悖论,既要杜绝鸦片来源又不引起衅端,是不可能做到的。
林则徐针对中国人的禁烟运动,依旧是老方法,查拿中国人贩售,大量进行收缴。林则徐真正的成就体现在针对外国人的禁烟活动。
他首先拿行商开刀,逐步对准外国商人。到后来,终止一切中外贸易,封锁了商馆,撤退仆役,断绝供应。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最终外国商人上缴了大量的鸦片。就有了后来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
面对很多评论所说的林则徐此举操之过急的说法,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问题的核心不是林则徐是否操之过急,而是他的做法是不是有作用。
英国后来借封锁商馆意识大做文章,乃至挑起战争,并不是战争的直接原因更不是战争的根本原因。中英贸易中,鸦片交易一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但当中国人想要取掉这一环的时候,战争的爆发已经是无可避免的了。
作者的一大风格是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总可以赤裸裸的披露出中国所谓的天朝的可悲。在本章第一节中,借由任命林则徐讽刺了当时统治者浅显而又自大的目光,看到的永远只有天朝,天朝不可撼动的政治体制,天朝至上的尊严,而忽略了逐渐强大的对手。在第二节中,又借由外国商人对待中国政策的态度,讽刺了不肯与“蛮夷”平等相处的天朝。
不肯否认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他也犯下了很多错误,第一,谕令直接发给各国领事,林则徐将自己的对手变为了外国政府,而不是单纯的外国商人。第二,他并没有感应到英国政府态度的变化,英国政府的侵华决定已经做出,而中国上下却还在为销烟而振奋。第三,林则徐一生最大的错误,便是战争已经来临了,可他却一直没有发出战争警报。一直将外国人侵华的消息当成谣言。
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可以称的当是最了解英国的人,他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英军的情报。可另一方面,他在分析情报时,却始终没有看出战争必然爆发的趋势。其实这也不能怪他,那个时代下,连最高统治者都始终认为一切都是安稳的,大臣们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也很难去提出。
其实在历史上认定的鸦片战争开始的一年左右,战争的序幕早已经拉开。共有两场战役:九龙之战,穿鼻之战。这时,其实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但林则徐却认为这只是中国与非政府走私船以及私自来华军舰的战争。
在穿鼻之战之后,林则徐的制敌方略逐步完整了起来。他主要的作战方法是以海岸坚强据点,即炮台来对抗来犯的英国军舰船只。可是,这个方案存在着致命的缺点。他们认为英军无路上作战能力,绝不会发起路上进攻,便忽略了炮台根本无法抵挡侧面的路面进攻。
这种看法体现了中国当时对西方各国军事技能的无知,以及中国始终以天朝自居的盲目自大。
林则徐后来制订了一系列的作战方针,但因为他没有海战经验,大多都是纸上谈兵。很多方针都是存在明显的缺点。
后来英国侵华军队全部到齐,但却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进行了一些战术上的重新布置。这些行为,在中国人眼里尽然是害怕林则徐的武装准备。这些始终以天朝自居的人,可悲到了如此的地步,尽然还坚持着那必胜的神话。
第二章对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前的一系列事件描写的十分清楚明白,并在在详细描写事件的同时,对当时天朝统治阶级的心态分析的十分到位。看完这一章,基本明白了这本书书名的深意,天朝只是当时统治阶级狭义的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