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3岁亲子教育活动的研究”
“0——3岁亲子教育活动的研究”
课题阶段总结
(常州市北环幼儿园“早教研究”课题小组)
一、课题的提出:
亲子教育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相处,遇到具体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亲子教育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0~3岁亲子教育的具体、系统的方案。
2002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儿童特别会议确定了三项主要目标,其中二项是“每个儿童都毫无例外地应该拥有一个最好的人生开端”和“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联合国儿童基金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这样论述儿童有权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保障儿童的权利应该尽早着手,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应该行动起来,因为通过健康投资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等措施,在儿童的健康、教育和营养方面进行早期投入是一种比较有效而且高效的方式,将来它必然会产生丰厚的回报。0-3岁这一年龄段,对孩子以后的童年成长经历来说十分关键,因此,在法律、政策、项目和资源配置方面,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应把早期儿童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挖掘儿童潜能始于零岁”的理念已逐渐成为一种实践活动,不仅社会上开办了各种各样的亲子园,各幼儿园收托儿童的年龄也已经普遍向下延伸一个年龄段,有的还开办了收托0—2岁婴幼儿的亲子班。在这种大趋势下,我们北环幼儿园在市、区的教育、卫生、妇联、计生委等职能部门关怀和指导下,依托本园优质教育资源(物质资源和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一级一类的教育优势,专门为全市以及社区内0——3岁婴幼儿和家长创建了北幼“贝贝亲子俱乐部”,提供亲子活动、科学育儿、专家咨询等多功能教育活动。
“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讲过的一句话。儿童从一出生就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发展的权利。孩子从0岁开始,各方面发展为迅速的时期,良好的早期教育能够充分挖掘儿童发展的潜能,为他们健康快乐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开展早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我园为更好开展早期教育的研究工作,特成立了“0——3岁亲子课程及指导家长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在研究中我们注重提高服务品质,扩展服务范围,向家长提供教育策略、提供最新教育信息,主动了解社区儿童及家长对早教的需求,针对我园所处小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早期教育工作,从而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社区早期教育之路。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科学性、实用性、互动性、可操作性的活动,发展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使儿童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并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早教课程。
2、帮助家长获得科学育儿经验,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
3、培养一支具有早期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创建一个高质量的早教基地。
三、研究策略:
(一)研究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研究的主导原则。因为,婴幼儿是一个发展的个体,亲子教育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婴幼儿及家长得到整体性均衡的发展,亲子教育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多种教育因素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避免单一的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教育活动,而应将婴幼儿多种能力发展的研究及家长育儿方法的研究和如何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早教课程贯穿于每一次活动中。
2、发展性原则: 就是要促使婴幼儿及家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自主性原则:
要充分发挥研究者、婴幼儿、家长、社区等几者自身内在的潜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研究者来说,应更新观念,主动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掌握婴幼儿0——3岁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生、心理特点,学习维果斯基、蒙台梭利、皮亚杰等学前教育专家的教育理论;对于婴幼儿来说,让婴幼儿在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互动性、可操作性的环境中活动,发展婴幼儿的大小肌肉运动能力、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认知能力、自我表达的语言能力,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家长来说;能获得更多地科学育儿的经验。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以幼儿园所处社区为中心点,辐射到周边社区调查家庭实施0—3岁婴幼儿教育的现状。
(1)调查婴幼儿已具有的各种能力处于何种发展阶段。(2)调查家长育儿的观念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
根据0—3岁婴幼儿发展和生理及心理特点,设计早期教育的活动方案,用以指导0—3岁婴幼儿教育,同时又依据活动方案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改,完善方案。
3、个案研究法。
分析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的特点,对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
4、观察研究法。
主要是通过拍照、摄像和文字记录等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及时观察记录婴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0—3岁婴幼儿发展现状及有关指标的变化,分析现阶段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及规律,进行0—3岁婴幼儿成长发展的研究。
(三)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 2004.9——2005.1
1、副组长负责收集理论等文献资料;组织教师学习。
2、成立课题组,申请批准。实施阶段 2005.1——2007.6
1、组长确立实验班级,定期进行观察、测评、指导。
2、教师实施记录。
总结阶段 2007.6——2007.9
1、撰写论文报告。
2、整理材料。
3、汇编成果
四、研究内容与保障措施:
(一)研究内容
1、形成具有本园语言特色的0——3岁婴幼儿教育课程。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亲子中心,也有各种亲子活动课程。这些在对婴幼儿实施教育的课程各有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最初我园大多借鉴其他亲子园的教材和教法,没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借鉴的不足,开始进行立足本园的亲子课程改革,在学习了先进的儿童观、发展观的基础上,以新的观点和角度调整自己的工作,来积累一些体现本园亲子教学特色和教师水平的课程体系。我们的亲子课程是为幼儿创设温馨、愉快的交往环境,使同伴之间不断发生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形式多样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建构和丰富各种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我园亲子课程将从“以亲为先、以情为主”的理念出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亲子课程注重创设婴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的环境。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可以用它进行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我们亲子课程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在区域布置上,根据开展活动内容的需要,以语言指导区域为主划分了小小舞台(木偶、纸偶、表演游戏)、阅读区(婴儿画报、幼儿图书、图片等)。例如,可以在婴幼儿自由玩耍时,询问他在玩什么东西,以引导他说出物体的名称,询问他在做什么事情,以启发他说出自己的动作或活动内容。成人也可以扮演游戏中的角色与婴幼儿对话,如玩娃娃家,成人扮演孩子,请婴幼儿当“爸爸”或“妈妈”,让他们在特定的语境中练习说话。成人还可以设计专门的游戏,让婴幼儿练习语言。从而促进其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亲子课程注重培养婴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习惯。婴幼儿时期是脑细胞发育最快、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能给予其科学的有系统的有益的教养,就能使儿童智能潜力得到最好的发展。给个性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在自然过程中培养,注意一般自然景象,因此我们在亲子课程设计中做到“四多”。如多看:让婴幼儿多接触外界事物帮助他们积累直接经验,可以看看花草树木在春夏秋冬,姿态有何不同,同时可观察一些简单的图片、图书、影像资料等;多听:听是说的先决条件。可以让婴幼儿听成人讲故事,和同伴进行简单交谈并互相倾听;多说:给婴幼儿创设说的环境,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说,这不仅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利于婴幼儿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多练:正确的发音、丰富的词汇、规范的句子都来自于实践。所以,创造条件让婴幼儿反复练习至关重要。这是发展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必要途径。
亲子课程注重发展婴幼儿同伴之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的能力。一般来说,两岁左右的婴幼儿常常会出现相互间的语言模仿。例如:有的呼唤同伴,有的小声念儿歌,有的请求帮助,有的向同伴或老师讲述某件事情。因此,在每一次亲子活动中教师都鼓励婴幼儿这种积极说话的态度,促成这种同伴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为婴幼儿提供语言交往和学习的机会。
(2)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通过生动活泼的体能游戏,发展宝宝坐、爬、行、跑、跳等肢体运动能力,促进全身平衡协调性发展和空间运动能力的提高。如感统训练的大笼球游戏不仅促进了宝宝的前庭觉发展,还有效地发展了宝宝的平衡能力。
通过协同操作的动手游戏,发展宝宝精细动作和小肌肉控制的灵活性,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如抓豆、撕纸、绘画等都是促进宝宝精细动作和小肌肉发展的有效方法。
(3)婴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
通过生趣盎然的认知游戏,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培养宝宝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归类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
(4)婴幼儿情感的建立。
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体验律动、节奏和美妙音符,初步培养宝宝对音乐艺 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通过形象逼真的角色游戏,引导宝宝互相交往,与人合作,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独立性格,促进婴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协调发展。
2、利用亲子园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实践,帮助家长运用适宜的方法促进孩子教养行为的形成
(1)创设适宜的亲子园环境,指导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环境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驿站,孩子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都与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父母是家庭环境的塑造着。家庭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教育,我园在创设亲子园的物质环境时注意了对家长的示范性和指导性。
我们充分挖掘现有环境资源,利用小小班活动室改建成了亲子活动教室,在采光及色调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低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要,铺设了彩色塑胶软垫,购买了小桌椅、三色小沙发,定做了小书架、玩具柜,并为半日班的宝宝准备了适合他们高度的毛巾架、水杯格等生活设施。在区域布置上,我们根据开展活动内容以语言指导区域为主划分了小小舞台(木偶、纸偶、表演游戏)、阅读区(婴儿画报、幼儿图书、图片等)、聊天角;运动区(大)感觉统合类、滑梯、海洋球、球类、大型建构游戏、太阳伞、转椅;生活区(小)角色游戏类、操作类(拣豆豆、美工活动、桌面结构游戏、自理能力);益智区(大)蒙台梭利类、科学类等,利用活动区域中的有利条件,使孩子们在乐意参与活动的同时,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语言指导,鼓励宝宝们能利用自己的言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帮助家长运用规范化的语言与宝宝们进行交流,让宝宝们逐渐适应普通话、听懂普通话,逐渐学会用普通话进行游戏与父母交流;同时在亲子园玩具的选择和投放上,我们针对低龄宝宝的特点注意了相同玩具材料的重复性。此外,在活动室四周还悬挂了一些用拉线、旋钮发声的玩具和藏有玩具的带有扣子、拉链的“神秘口袋”,使亲子活动室中处处充满了吸引宝宝摆弄、探究的材料。
我们还开展以“为宝宝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为主题的沙龙研讨,请家长交流自己为宝宝创设环境的经验,结合亲子园的环境向家长介绍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的内涵和注意事项,交流在日常家庭中是如何帮助宝宝们进行规范化语言练习的,让家长在这个空间里畅所欲言,互相交往,得出有利的家庭操作的方法、方式,将家长们比较困惑的、遇到的教育难题进行讨论交流,让亲子班的老师与家长和宝宝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共同成长!
(2)精心安排设计亲子活动,帮家长了解早期语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们感到家长希望了解自己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活动的迫切心情。为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以研究了不同年龄、月龄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关键期,制定了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多种活动以促进孩子在语言、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为主。要求老师注意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做到有计划的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关注活动的时效性。我们的活动将预期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来园亲子活动:每次活动两小时 问候时光——接待、问好、点名
快乐时光——在运动区、语言区、生活区、益智区自主选择游戏(教师1对5进行指导)
学习时光——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每次活动选择一个内容)温馨时光——家长和宝宝交流、宝宝和宝宝交流、家长和家长交流、家长和教师交流、宝宝和教师交流 ★家长沙龙:每月一次,每次请一名育儿专家进行讲座,如请儿科医生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保健、营养午餐等;请教育专家谈0——3岁婴幼儿早期脑开发,相应的智力游戏等。
同时还要逐渐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针对不同年龄班孩子的活动方案,突出了顺序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并建立起了早教基地资料库。
(3)活动中关注家长的行为表现,以家长为教育重点,促进家长正确教养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为了帮助家长正确认识亲子教育,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不适宜行为,我园教师在组织实施亲子活动要以家长为教育重点,面向家长进行讲解和指导,将做到以下几点:
★活动前面向全体的示范讲解 ★活动中对家长的个别化指导 ★指导家长科学观察宝宝活动 ★ 调动家长间的互动,交流有益教养经验
亲子活动中,加强了对家长和幼儿的随机指导,及时将幼儿园和家庭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做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迁移。使家长感受到亲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它是随时可见的,不需要家长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只需要一颗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的心。如在教育技能方面:教师在组织用小沙锤给音乐配节奏的活动时,教师在对家长的指导时很自然地告诉家长,回家后,可用小瓶子装上豆子或米,然后在将瓶子封好就可以进行这个游戏了。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处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培养孩子情感方面,教师会情绪饱满的面对家长和孩子,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会用语言、表情、拥抱等方式告诉孩子我们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同时对孩子确立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当孩子出现某些行为问题时,教师会主动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绪问题或技能问题等。如:孩子在玩搭积木时,孩子可能会反复搭高、推倒,搭高、推倒,面对这种现象,家长会认为孩子在搞破坏,其实,孩子是对推这个动作感兴趣,在反复搭高、推倒这个动作中发现、感受一些变化等。
3、面向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宣传和亲子教育活动,让早教基地为更多的家庭服务。
“贝贝亲子俱乐部”成立以来,我园尝试了多种形式的面向社区家长的宣传活动,帮助家长提高对早期教育的正确认识,包括:与区妇联、街道妇联联系,通过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在社区内张贴、发放介绍亲子教育意义的宣传文章以及我园亲子乐园的招生简章和活动介绍;到社区花园向幼儿家长发放早期教育宣传材料;在园内举办亲子活动照片展、布置家教宣传栏,邀请社区家长参观、咨询;举办家教讲座和家教咨询,向社区家长发放邀请函,邀请社区家长参加;开办家教咨询热线活动,向亲子园和社区公布热线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针对家长关心的宝宝教养问题进行咨询和答疑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加大了我们与社区及婴幼儿家庭的联系,让更多的家长有了科学育儿的意识和愿望,我们正在为逐步形成社区、托幼机构、家庭三位一体的早期教育体系。
除了做好这些前期工作以外,我园还开展很多面向社区的早教活动。包括:邀请社区中的宝宝和家长来园观摩亲子活动;向社区免费开放户外玩具场地;在“六一”等庆祝活动时邀请社区婴幼儿来园进行联欢同庆和大带小活动;举行向社区婴幼儿赠图书活动;亲子教师带着玩具和游戏活动、宣传材料到社区活动站活动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早教活动的队伍中。
(二)保障措施:
1、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我们深知,一支高素质的早教师资队伍是保证早教工作高质量的基础。为培养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具有早期教育相关理论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创建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批输送教师参加各种早期教育教师培训,如方红、巢艳老师前往南京观摩早教活动;陈丽莎老师无锡参观亲子园;刘园长和巢艳老师到上海参观学习等。同时,为支持和鼓励对早期教育研究有兴趣的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实践,不断提高早教教师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和进行家庭指导的能力,我们成立了“早教研究小组”,每月定时开展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们交流家教指导策略,研究玩教具的投放,学习研讨相关的婴幼儿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家教指导的准确性、科学性。
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在于反思研究行为。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们受益非浅,学习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提高了思辩能力、评价能力及反思能力。教师们在教育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从而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
2、构建宽松进取的人文氛围。
营造自立、自律、自省的科研氛围,是开展内课题研究的良好条件,构建宽松进取的人文氛围则利于激发教师的潜能,利于教师主体意识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创设适宜教师成长的外部条件,我园将该课题研究纳入全园工作计划中,成立了由副园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小组。
在实施制度管理中,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形成宽松进取的人文氛围,进行充满个性化的研究活动,激发人人参与,坚持做到三个保证:
时间保障:
1、每月进行一次心得交流,采用讲座、讨论、交谈、互评、辩论等形式,让教师进行讨论、学习。
2、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讨论活动设计方案;提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寻求解决的最佳策略。
3、不定期地发给教师一些理论指导或优秀的亲子活动方案等文献资料,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理念。
4、每月进行一次亲子公开活动,组织亲子教师进行观摩、点评。
5、每一周期对婴幼儿进行前测和后测,对家长进行一次问卷,以掌握研究的实效性和进程。
6、每学期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经费保障:
1、保证开展此项研究的活动经费。
2、保证亲子园设施维修及教玩具添置的经费。
3、确保开展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的培训经费。精神保障:
即鼓励教师学科研、搞科研,表扬奖励扎实搞科研的教师,给予教师适当的研究自由度,使其能张显个性。在研究过程中,力求教师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乐意出谋划策,从而建构多元智慧。
五、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进行了半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及时分析,及时总结,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无论是教师的理论水平或是教师的研究能力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主要取得的成绩有:
1、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亲子课程。我园在借鉴其他亲子园的教材和教法的基础 上,开始进行立足本园的亲子课程改革,在学习了先进的儿童观、发展观的基础上,以新的观点和角度调整自己的工作,来积累一些体现本园亲子教学特色和教师水平的课程体系。我们的亲子课程是为幼儿创设温馨、愉快的交往环境,使同伴之间不断发生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形式多样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建构和丰富各种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2、形成宝宝成长档案记录。为了孩子的行为记录成册,让家长感受孩子的变化,教师们将孩子的每一件作品、每一个微笑、每一点进步都用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家长们在看到宝宝成长档案册后,纷纷说:“教师真的太细心了,平时我们根本不会注意这些微小的细节,老师却都观察到了。” 得到家长的赞赏和肯定,更加深了老师搞科研的激情。
3、参加活动评比,喜获殊荣。在历次评比中,我园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如参加区托幼一体化评比获一等奖等。今年5月份在区托幼办省级课题开题活动中,我园的亲子活动《快乐娃娃》获得了省幼教专家楼必生教授及省教科所殷坚勤所长的一致好评。
4、接待周边城区幼儿园的观摩。作为一所省级示范园,我园每学期都要接待其它幼儿园的观摩学习活动。如向区幼儿园开放亲子活动等,幼教同行在参观我园环境、教育活动后,连连称赞。可以说我园在早教课题研究中,在全区乃至全市都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六、体会与思考:
(一)加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检查教师的台帐中,我们会发现教师们时常是嘴上会说,但手上写不出来。或是写的论文没有份量,不会将经验很好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在下一步研究进程中,我们要重点加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教师的文字功底,提升论文的质量。
(二)全面科学地评价家长的指导行为。家长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在活动中细致观察家长指导幼儿的行为,同时更要鼓励家长科学地指导孩子,使他们能区分良好的指导行为和有问题的指导行为,能根据有问题的指导行为来对照自己,从而改善自己的指导行为,获得科学的育儿经验。
七、难点与困惑:
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2000年9月1日,全国第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正式生效,将北京人受教育的法定年龄从过去的3岁以上推倒了0岁。上海为了规范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工作,也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0~3岁婴幼儿教养工作的政策和法规:《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2003)、《上海市关于推进0~3岁散居儿童早期教养工作的意见》(2004)、《上海市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上海市0~3岁早期教养机构装备标准》(2004)、《上海市早期教养服务机构管理规定》(2005),三年中出台了五个文件,可见上海市对早教工作的重视程度。
如何积极有效的开展0—3岁幼儿的早期教育,让科学的早期教育走向千家万户是我们在开办亲子园中所面临的难题。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们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多元的思想,有的家长对孩子实施放任式教育,有的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是传统教育。家长高控式的教育思想还不时地充斥着幼儿的一日生活。具体体现在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重幼儿身体保护,忽视 幼儿心理是否快乐,重视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忽视孩子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以至于影响了孩子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的宣泄和体能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现在的家庭,0—3岁幼儿仍是多在家庭里由年长的家人看护,看护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水平以及教育技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早期潜能开发。
八、研究展望:
通过这一阶段的尝试,使我们越发感受到只有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与家长共同携手,才能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行为后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使幼儿能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发展。于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以如何更好地做好家长工作为切入点,尝试开展适合我园发展的亲子教育模式。在社区、天宁区乃至全市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被更多的家庭接受,为更多的家庭服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做好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
2、利用访谈形式了解家长教育观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开发家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4、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教育环境。
5、亲子活动中的示范、指导更多的是指向家长。
总之,在亲子教育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同形式为家长和宝宝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和谐的心理环境以及家长经验交流的机会。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对开展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它对于培养“根”的事业不但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州市北环幼儿园
1、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第二篇:奏响0—3岁亲子教育的和谐乐章
奏响0—3岁亲子教育的和谐乐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民教育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早期(0—3岁)是人整个一生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就象建筑物的地基那样重要,要想使儿童在未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就,必须要在早期对他们的发展进行科学的指导,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丰富的环境刺激,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当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科技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引发了对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婴幼儿早期教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同时也正式启动了“0—3岁教育工程”,使我国儿童受教育的年龄从3岁推到了0岁。因此,0—3岁婴幼儿的教育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拥有0—3岁宝宝的家长更期望0—3岁早期教育使他们的孩子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
一、现状分析1、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婴幼儿在0—3岁时期,是潜意识吸收阶段,这阶段的孩子拥有一份超强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幼儿会以惊人的速度、没有选择地将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了事物一一吸收,并成为自身智能的一部分,并成为日后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从出生到2岁是感知和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2~3岁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期,也就是说,0—3岁是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在这敏感期中会有五种突出表现:
1、对秩序的喜爱。这是由于儿童急切需要一个精确而所规定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将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形成实在的概念,以了解环境并知道如何对待环境。
2、急切以双手和舌头探索环境。这是儿童在靠味觉触觉感知环境中每样东西的性质,以便寻找采取行动的方法,同时,他们也凭这种感官肌肉的运动来发展语言能力所需的神经组织。
3、乐于学习走路。这等于是儿童的第二次诞生,是为了获得自由活动的能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存在。
4、对微小精细的东西感兴趣。这似乎是大自然特意安排一个阶段,以使儿童探索并欣赏大自然的奥秘。
5、对社会性发生兴趣。儿童会积极地了解别人的基本权利,学着形成与他人合作的团体意识。他们试着学习礼节,并且懂得了为自己做事之外也要为别人服务。这些社会性行为在开始时也是观察,后来会慢慢演变成一种积极地接触别人的动机。此时的孩子如果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专家认为,这阶段亲子教育是投资回报率最高、最容易成功的事业。
2、0—3岁婴幼儿教育现状的误区和困惑
误区困惑一
迫于激烈的生存竞争,许多年轻爸爸妈妈忙于工作,而将孩子全权交给老人。目前,有很多孩子正在接受着“隔代亲子教育”,也就是由爷爷奶奶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教育以养育为主,根本代替不了“亲子教育”。由于老人思想僵化、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偏重于教孩子识字、算题,以孩子能背唐诗、宋词为自豪;有的认为孩子还小,教育孩子是上学以后的事,只要现在不饿着、不冻着就行;有的无限溺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把孩子惯得浑身都是毛病,以至于形成了很多的坏习惯。孩子在老人的溺爱下,变得自私、任性、合作交往能力差、承受不了一点点挫折……
误区困惑二
目前,大多数0~3岁婴幼儿家庭采取传统的看护儿童做法,由非专业人士(保姆)看护,只是停留在养、带上,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几乎很少关注孩子的教育和精神需要,更谈不上与孩子交流,由于缺乏专业的智力开发手段和教育方案,0~3岁孩子这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是最低层次的教育,非常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据悉,正规的0~3岁早教机构寥寥无几,除了一些“以管代育”的私人托儿所外,少数民营机制的早教机构,纯粹以赢利为目的,收费较高,不是一般家庭承受得起的,而且主要是提供早教咨询,并未形成规模化、公益化的早教市场。
误区困惑三
也有一些搞的红红火火的亲子教育,但依然还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父母真正给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有限的时间中,通常又出现比较紧张的气氛,无法表达对彼此有意义的感受。有意义且有效果的亲子教育应该通过游戏、通过活动、通过父母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建立彼此的信赖度,亲子教育应该变成感性,而不是知识性和系统性。也有一些亲子活动中心经常请一些专家做讲座,安排一系列的说明或图案展示,但却不能搞成互动式的,这样的讲座对孩子来讲是没有意义的。所谓“亲子”,应该是让父母学会亲近孩子的途径,父母听专家讲座,而尊敬的主角孩子没有来,这就不会有好效果,也达不到亲子的目的。
二、0—3岁亲子教育如何达到和谐的发展
亲子教育活动不同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家长,整个活动环节也都是在家长面前完成的,亲子老师及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让孩子们充分的活动起来,得到科学的指导,还要帮家长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和新的教育观念及态度,让他们切身的体会到现代父母的职责和角色,真正的成为孩子们的玩伴、师长、榜样!
(一)、父母和孩子应形成良性的亲子行为
1.注重自身提高
很多人的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影响亲子关系,巴斯卡指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倾向于用心理的方式去对待子女,而非生理的方式。父母文化程度明显影响家庭关系,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关系相对越好。因此父母应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2.注意态度改变
不良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错误认识造成的,错误的认识导致的父母对子女的异常态度。这种异常的态度对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很大障碍。主要的异常态度有下面几个:孩子是我自己的,我可以用了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发展必须顺其自然,父母的教育的作用不大;父母和子女的交往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等等。
3.正确亲子沟通
为了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必须注意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并且用正确的方法去沟通
(1)定时沟通
要形成密切的亲子沟通,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如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
间,如果必要,每周二至三次,每次沟通一至二小时。沟通的内容可以事先设计,也可以是随机的。沟通时要注意让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子女毫无顾虑地表达,即使是很小的婴幼儿同样有这种沟通的需求,父母更应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这样才能够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和谐的亲子关系也就形成了。
(2)情感发泄
亲子出现的问题之一是由于父母的独断给孩子带来的情绪压抑。为了产生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子女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情绪发泄是很重要的。每周让子女发泄一次,让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孩子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发泄自己,在孩子发泄的时候,父母只能耐心地接受,不能反驳,但可以对孩子做出一些解释。
有关专家强烈呼吁: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面向0-3岁婴幼儿,推行亲子教育势在必行。据了解,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研究父母与子女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兴课题。它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婴幼儿与家长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对孩子进行“社会人”的教育,使孩子掌握一定的生活规范和日常礼仪,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孩子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打下基础。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和社会教育。
(二)、0—3岁的亲子教育应纳入幼教管理的范畴
我国目前的0—3岁的亲子教育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亲子教育的管理还趋于凌乱的地步,社会、学校、社区还没有对亲子教育加以很大的关注,因此制约了0—3岁亲子教育的发展。0—3岁的亲子教育尽管现在还在以家庭为主要依托,但终究是教育,应纳入幼教管理的范畴,幼儿园的教育应从3~6岁的教育概念转为0~6岁的教育。这样可以更专业更系统的设置一些符合这个年龄段的亲子活动,并开展科学育儿讲座,普及卫生、心理等早教知识。
(三)、0—3岁的亲子教育需要政策的扶持、经费的投入、师资的配备
0—3岁亲子教育暂时还是幼儿教育以外的教育,尽管他们的教育是相通的、延续的,但0—3岁亲子教育更需要更多的资源设施和师资配备,这样才能更有利的开展一些育儿讲座、早期教育咨询、送教入户等活动,让0—3岁亲子教育不成为一种时尚,不成为一句空话,让我们的孩子从一出生,甚至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能受到科学的规范的教育。
第三篇:0~3岁案
0~3岁亲子阅读方案
【引言】
有 一个惊人的故事。一位日本先生快要当爸爸了,他有些吃醋,觉得只有妈妈才能享受到宝宝在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幸福感觉真不公平,于是他亲自做了一种喇叭式的 工具,天天把喇叭垫在妈妈的肚子上,跟宝宝说话、唱歌或讲故事。宝宝出生后,他当然继续天天跟宝宝玩耍,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听到在肚子里听过的故事 时,宝宝仿佛与老朋友再会似地,开心地笑了。按道理,胎儿是听不懂故事的,可能胎儿把故事作为一种好听的声音来欣赏,把故事的旋律和节奏作为快乐的音乐统 统记住了吧。我讲这个故事,就是想说明,给妈妈肚子里的胎儿讲故事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早 期阅读”一词近几年突然流行起来了。许多妈妈都很关心它,愿意引进它。可是,进行早期阅读时,我们容易陷入误区:动不动就有意无意地站在大人的角度考虑问 题,只顾及到大人式的实惠:以耐用或实惠来挑选书、希望宝宝从一本书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这些都不是理想的做法。那么,宝宝的阅读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 样的书才适合于0-3岁的宝宝?怎样进行亲子共读对孩子最有益?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吧。
一 亲子阅读应该从0岁开始(甚至可以从胎儿开始)
考 虑早期阅读之前,我们先考虑一下阅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不用说,我们大人的阅读是自己看文字来进行。因此,我们动不动就觉得阅读的基础就是识字。那只要识 字就能阅读吗?许多研究已证明,识字不等于读书能力。有些孩子虽然有相当雄厚的识字量,但读书能力差,或根本不喜欢看书。好像读书能力的基础不仅是识字,那还有什么?我们认为是语言能力和想象力。文字是把语言视觉化的符号,认字和理解用文字来表现的语言及其含义不是一回事。如果一个人光识字,没有丰富的语 言能力和理解含义的想象力,那这个人的读书能力可想而知。识字问题有许多说法,总的来说,要是你能够让宝宝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识字,那从0岁开始也未必嫌 早,相反不管从几岁开始,要是识字对宝宝来说是枯燥的苦业,那他会厌烦文字,他对阅读的兴趣也难免打很大折扣。我们在这里,以作为阅读基础的语言能力的问 题为主,探讨如何通过快乐的亲子阅读,培养宝宝对阅读的兴趣、爱好,如何培养亲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追求快乐的亲子阅读会带来什么附带成果。
·给宝宝的语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宝宝学会说话之前每天也在学语言,他会听到大量的语言,这些语言储存在宝宝的脑子里,形成一定规模的积累,等到发音器官成熟后,宝宝就会突然讲起话来。因此,前期听到的语言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刚 出生的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一出生就对人的声音很敏感,6个月左右已经相当明白大人们说话的含义和语气。我们知道,语言是人进行思维的工具,那么语言操 作能力的质量和品味必然会左右这个人思维能力的质量和品味。在宝宝准备说话时,让他听到大量的、有品味的语言对他今后语言能力的发展会起到不可代替的作 用。
从 这种意义而言,我们的传统诗词,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检验,词句优美、音韵和谐、节奏动听,无疑是让宝宝的语言能力打下良好基础的语言精品。有时我们接触到 关于家长是否可以背古诗给宝宝听的议论,要是家长意图让宝宝学着背或理解意思,那是较荒唐的事情,但为了宝宝更加丰富的语言储存背起来代替摇篮歌,我们认 为是件很棒的事情。
·通过亲子阅读,宝宝能体会到“语言就是交流的工具,只要学会语言就能与喜欢的人交流”这一道理。
宝 宝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开始跟家长交流,跟他说话时,他就笑嘻嘻地看着你,尿布湿了就哭起来告诉你……在这种交流的快感的基础上,接触到他人对自己说的话或别 人之间的会话时,他会逐步了解到语言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只要学会说话,就能够跟亲爱的家人进行更丰富的交流。这样,他学会说话的欲望会进一步增 强。
如 今,一打开电视或DVD,就有专业播音员用标准的普通话讲故事,有职业歌手用熟练的歌声唱歌,你觉得比自己不标准的语言或音痴般的歌声好得多吗?不是的。电子媒体播出的声音再专业,也远不如家长专门为自己亲爱的宝宝诚心诚意讲的故事、唱的歌曲。而且,听的过程中宝宝有什么反应,电子媒体无法顾及,只是一味 地讲下去、唱下去。因此,要是让宝宝整天看电视,就算内容再好,也无法有效地宝宝发展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阅读(优秀的儿童读物)给家长提供优秀的语言、审美材料。
虽然早期阅读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让孩子掌握丰富的、有品味的语言。
假 如宝宝有十分丰富的语言环境,图画书的重要性就要打折扣了。想想看,古代的老百姓哪有图画书可读?可是,那时候各个村落里都会有“故事家”,他们能讲成百 上千个故事,用各种声调和动作把每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大家每天干完活就聚在营火周围,享受现场讲述的各种民间故事。“故事家”根据时期、听众的要求或当 天情况等因素挑选最合适的故事,并且观察听众的反应调整故事内容:要么增加一些叙述或描述性的语言,要么删掉上次不受欢迎的细节……一次次加工,逐步提炼 和完善,一代代流传下来。流传到今天的民间故事绝对有它的价值与生命力。要是宝宝身边有个“故事家”天天讲不同的故事给他听,或是你自己有这种本领,那真 是没必要依靠书。可是,我们一般都讲不了什么好听的故事,连有印象的儿歌都不一定能完整地唱出来。此时,优秀的儿童读物会提供不可代替的帮助。
优 秀的幼儿读物是由优秀的作家、画家和编辑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并且是为幼儿量身订做的。它给宝宝和家长提供既恰当又丰富的话题、简练优美的语言以及精致的画 面,既能给予宝宝大量有品味的语言,又能帮助宝宝理解语言内容并发展有品质的审美能力。只要你跟宝宝一起分享有趣的图画书带来的快乐时光,会在不知不觉中 全面发展宝宝的心智。
·为亲子间的情感沟通提供不可代替的媒介
亲 爱的父母在身边给宝宝讲故事、唱歌,对宝宝来说首先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与最可靠的人在一起,分享好听的儿歌或有趣的故事,这快乐时光给宝宝(也给家 长)留下美好的记忆,对强化宝宝的安全感,稳定宝宝的情绪,在亲子之间建立巩固的情感纽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孩子早晚会迎接反抗期、青春期等情绪不稳定 的微妙时期。到时候,能否在亲子沟通的基础上较安全地度过危机,从小建立的情感纽带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认识“书”这一种特别的东西,对书产生兴趣
父 母边看书,边讲故事给宝宝听,宝宝会朦朦胧胧地觉察到故事和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有关系,加上同时看到跟父母说的话相关的画面,宝宝就慢慢了解到书是一种特 别的东西,它包含着很多有趣的故事,也会在与最亲爱的父母一起分享的快乐中,认识到“书”这一特别的东西,是能带给自己无穷快乐的宝贝……这种体验慢慢积 累下来,宝宝就把快乐的记忆与书结合在一起,对书产生兴趣,而这正是伴随宝宝一生的阅读生活的幸福开端。
二 0到3岁的特点与合适的图书、阅读方法以及延伸游戏 1)0到1岁:年龄特点
对1岁以内的新生儿来说,生活就是从一切都是朦胧的混沌过渡到有秩序的世界的过程。对他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陌生的,必须在家长的引导下,一个一个地认识事物,书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他可以本能地辨别出妈妈的声音,对亲人的声音很敏感,发挥着旺盛的成长欲望来探出对自己成长有益的事物,飞快地吸收和消化营养。虽然他还不怎么动,也不说话,其实他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但 是,他们的生活经验确实很有限,刚出生宝宝的认识能力还停留在单词阶段,还没有“谁干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等概念。或者,比如为看透一幅画,他需要耗 费出乎大人意料的时间和精力。视觉也还有待发展,我们要意识到,在错综复杂的视界中有选择地注视其中的一部分等能力宝宝还不具备,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训 练。
如何挑选合适的图书?
适合于宝宝生理特点的画面:这一年龄段的宝宝,视力还待发展,也还没具备在错综复杂的视界中有选择地注视其中一部分的能力。因此,最好挑选构图较简单、颜色较明快、轮廓较清楚、线条较干净的图画书。
好 听的语言:这一阶段的宝宝通过听到大量充满情感的声音,在脑子里积累语言。宝宝首先是将语言作为一种音乐来吸收的,所以,让宝宝产生兴趣的是富于节奏感的 动听的语言。你最好挑选语言简练优美,朗朗上口,富于节奏感的动听的书(如多用象声词、叠音等语言会出乎意料地让宝宝开心)。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宝宝现在还不会对故事情节感兴趣,除了情节的趣味没有其它魅力的图画书难以吸引这一年龄段的宝宝。对大人来说也许显得没什么意思,但语言好听的图书反而会吸引宝宝。在反复中有变化的情节:有些十分简单的优秀故事图画书编得很绝妙,假如离开情节的发展,单独看每个场景也非常有趣,并且经常出现不断反复的情节。语言反复,细节反复,但反复中有变化。这种结构对宝宝理解内容和发展语言感觉都有好处。
亲 切的形象和场景:在小宝宝生活中常见的形象或场景会强烈吸引宝宝。他“重新见到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时感到欢喜,并且通过这种体验的积累逐步巩固对周围世界 的认识。(这种特点会延伸到更大的幼儿,家长最好把握婴幼儿这种特点,随着宝宝生活经验、生活空间的扩大的积累和知识的增长,对选给宝宝的书给予由浅入深 的变化。)
支持宝宝健康成长的思想:再说一遍,对宝宝来说,初次接触到的一切都是学习对象。他以旺盛的成长本能探出对自己成长有益的事物并“贪婪地”吸收。(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思想健康、充满温暖的眼光、支持宝宝健康成长的书会培养他积极向上、乐观善良的人格。
关 于撕不坏的书:也就是一张张用硬硬的板纸做的书、或用比一般书厚得多的纸张并且在所有页面都覆膜的书。这类书的制作主要是考虑宝宝的动手能力还不够细致而 容易撕坏书。不过,不用说,挑书最重要的是内容。家长为宝宝挑书时,不仅要考虑耐用,而且应该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研究书的内容上。
家 长自己喜欢的书:其实,目前在国内适合于1岁以内宝宝的图画书还不是很多。可是,换个角度来想,在宝宝的接触范围内,大人们的话题不可能仅限于宝宝能理 解,宝宝总是在听大人之间的各种会话中,慢慢积累并发展语言操作能力,因此,宝宝还把听到的语言储蓄在脑子里的这一时期,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宝宝是否听得 懂,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语言优美的,让你心情愉快的书,以舒展的心态去朗读,家长发自内心欣赏的读音对奠定宝宝的语言基础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反 过来说,小宝宝的本能使他十分敏感地听出说话人是否具有真情。因此,如果你勉勉强强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宝宝是会觉察到的,而这种不快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宝 宝对阅读的兴趣或对某种事物的好恶。别人再推荐,评价再高,要是你实在不能喜欢的书还不如不选,或读给宝宝听的任务让给更合适的人(比如说,假如你实在讨 厌昆虫,但说不定宝宝爸爸会很喜欢)。相反,你不妨偶尔主要根据你个人的爱好来给宝宝挑书(当然要有分寸)。
推荐书目: 《迪克·布鲁纳的绘本》
兔 子先生和兔子夫人过幸福的日子。兔子先生擅长洋花,兔子夫人爱打扫卫生、做菜。一天,一个天使过来告诉他们不久有个宝宝。果然,一会儿可爱的宝宝出生了,邻居的公鸡一家和母牛过来庆祝……(《米菲》)迪克·布鲁纳是荷兰著名的图画书作家。他将来自生活的各种哲理思维融入十分简练的故事里,画面也追求简练得 不能再简练的地步。他的颜色、造型都是对视觉语言的明确感识。50多年里,他推出了100多本作品,受到全世界孩子们的欢迎。
《可爱的鼠小弟》系列(中江嘉男 文/上野纪子 图/赵静·文纪子 译/南海出版公司)
好 心的鼠小弟把妈妈织给他的小背心慷慨地借给小鸭子,小鸭子穿上它说:“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吧。”从此小背心轮流被猴子、海狮、狮子、马、大象穿,拉长得 再也不能穿了。不过……(第一卷《鼠小弟的小背心》)作者和画家是气息相合的一对夫妻。故事与画面别具一格,又十分简练,往往寄寓深刻的哲理于其中。在日 本备受两、三代人青睐,风行30年之久的系列图画书。
《猜猜我有多爱你》(山姆·麦克布雷尼 文/安妮塔•婕朗 图/梅子涵 翻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小兔子临睡前跟大兔子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他们张开胳膊、倒立、跳来跳去,拼命表现“我多么爱你”。据说很多家庭通过这本书,亲子开始直率地传达“我爱你”。
《逃家小兔》(玛格莉特·怀兹·布朗 文/克雷门·赫德 图/黄迺毓 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小兔子跟妈妈说:“我要逃跑了。”妈妈就回答说:“如果你逃跑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小兔子就想出变成小鳟鱼、高山上的大石头、小花……妈妈每次都想出找到小宝贝的办法……充满母爱的绘本。
*建议:这些书也可以由等待宝宝诞生的准妈妈读给自己和肚子里的宝宝听,不仅可以稳定妈妈的情绪,还可以将妈妈的亲情传达给肚子里的宝宝。
亲子阅读的方法: 不 管怎样先试试看!:我们建议家长尽早开始让宝宝接触书,只要你挑选一本好书,把宝宝包在你的膝盖上,把书一页一页地翻下去即可。对新手父母来说,天天找出 可以跟宝宝讲的新的话题是相当吃力的事情。看书,首先对你来说是一个填补时间的好办法。与此同时,可以启发宝宝对阅读的兴趣。
让 宝宝慢慢欣赏画面,以图画书为材料,随便跟宝宝说话:这年龄段的宝宝还不理解复杂的故事情节,读给他听的图画书文字极少,虽然对家长来说,发现宝宝每次不 同的反应是最大的报酬,但只是反复读一来大人觉得枯燥,二来不能有力地推动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所以,在让宝宝尽情看画的同时,你不妨根据画面,随便跟宝 宝说话,如“好大的苹果哦!”“看起来很好吃呀!”等等。此时,关键是你的真情。宝宝可以很敏感地辨别出人的真情。你的话语是真心真意的还是挂在嘴边说说 而已,你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勉强贴在脸上的,宝宝是能听出来、看出来的。
同时,你千万不要一心想着让宝宝学到知识。如果你心里抱着特地教育孩子的念头,宝宝是能觉察到的(我们绝不能低估宝宝的敏锐性)。而且,这样让阅读一下子变成枯燥无味的上课,宝宝会失去兴趣。
自 由地加上动作或声调:小宝宝还不能完全听懂绘本的文字,对他来说,语言还处于意思和音乐的中间。读书的妈妈应依据发自内心的情感来增加一些动作或按照形象 的变化转换一个声调,宝宝会更加开心。不过,你也不要过于在意,这种变化应该是妈妈自己欣赏故事时自然而然涌上来的,故意做作的行为起不到什么作用。
对 于抓住书、咬住书的宝宝:宝宝能较自由地活动后,一般都会抓住书、咬住书,这是正常的事。这种行为并不代表宝宝觉得无聊,相反,正因为他觉得非常好玩,所 以才愿意自由自在地体验这个好玩的对象。如果你遇到这种现象,最好让宝宝尽情地玩一阵子,想办法让他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感觉来满足其好奇心。如果家长处理得好,宝宝这种阶段很快就过去了。
教宝宝爱惜书:尽管如此,家长也要培养宝宝爱惜书的习惯。对宝宝无意间犯下的错误,家长得宽容,可是如果宝宝开始故意以撕坏书、咬坏书、扔书、坐在书上等行为来取乐,家长不能置之不理,要用“你这样书会痛得哭呀。”等宝宝能接受的方法来教导宝宝:书是应该爱惜的。
延伸游戏的建议:
宝宝在书上喜欢上什么东西,有机会就偶尔把实物拿出来,让宝宝看一看、摸一摸。宝宝会慢慢将书上的东西和现实中的东西对应起来。(不过,如果你抱着十分坚强的教育欲望,将书上所有的东西一个个拿出来试图让宝宝认识,那游戏会变成上课。请不要忘记游戏的分寸。)
在 生活中合适的时刻,将书上见过的有趣的声音反复讲一讲,如书上出现过“哗啦哗啦地下雨”,外面真的下雨时,跟宝宝说:“咦,外面哗啦哗啦地下雨呢。哗啦哗 啦、哗啦哗啦……”,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妈妈自己先动手,然后拿着宝宝的手让宝宝也动一动。接近1周岁的宝宝会用咿咿呀呀的语言来跟着你说。好玩的 声音会刺激宝宝的说话欲望。
2)1到2岁:年龄特点:
过 了1周岁,宝宝的动手能力已经相当灵巧,而且1岁前后开始学会走和说话,智力也日益发展,能逐步掌握语言的意思,记忆延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只要宝宝已经 懂得书是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东西,他会主动过去找出自己想看的书,拿过来让你读。在这个年龄段,要是家里就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孩子会把阅读当作生活中理所当 然的一部分。
这年龄段的宝宝,语言理解能力和词汇量也在飞快地发展,会慢慢对简单的故事产生兴趣,生气、高兴、反抗、嫉妒或闹别扭等各种微妙的情感都得到发展并愿意向家长表达出来。
因为宝宝正在学各种动作,很好奇,“想自己做”的欲望也很强烈,不过因为学得还不够熟练,受伤的危险比还不能动的新生儿多。宝宝当然也愿意自己拿书,因此,供这一年龄段宝宝读的书,最好是宝宝容易拿、容易翻页的开本(这恰恰也与他的视界范围一致)和重量。
合适的图书:
虽 然他们的智力在飞快发展,但对刚到1岁的孩子来说,那种离开情节就无法欣赏的故事图画书有些过早。宝宝还不一定能把图画书里前后同一的形象认出来。家长要 经常观察宝宝的理解能力,先挑选基本上没有故事情节的,围绕某种主题(就是说,不记得前面情节也对理解没有决定性影响)的图画书,随着宝宝理解能力的发 展,逐步引进简单的故事图画书。
宝宝的生活空间也逐步从家里扩大到户外、社区,尤其对刚开始接触的户外的新鲜事物(交通工具、动物、商店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你可以根据宝宝好奇心的方向或程度,挑选题材合适的图画书。
随 着动作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宝宝开始希望什么都自己做,包括吃饭、洗手、洗澡、上厕所……他们的好奇心给妈妈带来巨大的麻烦。可是,换个角度来考虑,这 是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时候,支持宝宝的积极心需要很大的耐心,但错过这个时期,就等于你把刚刚伸出来的幼苗拔掉,如果今后要 一直为孩子服务,或者为孩子自理能力差而苦恼,都只能是自食其果。最近关于宝宝生活习惯的有趣的图画书纷纷上市,家长不妨借这种图画书的帮助,让宝宝在快 乐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换一换》(佐藤和贵子 文/二俣英五郎 图/蒲蒲兰 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小 鸡“叽叽”地叫着出去散步,跟碰面的动物不断交换叫声,“吱吱”“哼哼”“呱呱”“汪汪”……画面还有许多昆虫、动物家族等细节,以这本书为媒介,亲子之 间可以进行动物叫声的游戏和许多会话。“交换”的概念对1岁多的孩子有些难,但不理解也能欣赏,读着读着,宝宝也许通过这本书得到“交换”的概念。《噼里啪啦》(佐佐木洋子 文·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洗澡、上厕所、刷牙、打招呼……要是家长一本正经地教孩子这些生活习惯,可能很吃力,通过这套有趣的图画书,让宝宝在快乐中接触正确的方法,枯燥的训练一下子变成好玩的游戏!书上几乎所有的页面都有可以翻开的小活页,更加吸引孩子。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五味太郎 文·图/少年儿童出版社)
鳄 鱼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非看不可。”牙医也一样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非看不可。”要看牙医的鳄鱼和要给鳄鱼治疗的牙医,每次的心里话都 恰好一致,鳄鱼的牙好不容易治好了,他们都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他……”所以……绘本用很夸张别致的故事和画面,有趣地讲述蛀牙的问题。《蚂蚁和西瓜》田村茂 文·图/蒲蒲兰 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蚂蚁在草地上发现一大块西瓜,想把它带回家,把伙伴们喊过来一起使劲,可是西瓜一动也不动。一只蚂蚁想到了好主意……宝宝喜欢的西瓜,在蚂蚁的眼里显得多么庞大!这是一本无疑吸引所有的宝宝,让他们百看不厌的图画书。
亲子阅读的方法 ·根据你家庭的情况,设定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尽可能每天同一个时间读书给宝宝听,养成亲子的日常习惯吧。宝宝无法理解你天天会有不同的工作和情况,只想要每天都一样的生活节奏。因此,你事先要好好思考,挑选一个基本上天天都能做到的时间段。
你 很忙,宝宝经常得等你忙完。可是,有了这种固定的阅读时间,宝宝知道等到这个时间就可以独占妈妈,能听到有趣的故事,心里会得到平衡。对妈妈来说,在忙碌 的生活中,阅读时间动不动会被别的事情占据而一推再推,因此,一开始需要有意识地每天履行,等过一段时间,慢慢地你也会觉得不读书一天就不能结束,这样就 好了。
如条件允许的话,宝宝睡觉之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跟妈妈一起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时光,听着听着入睡,宝宝的情绪也会稳定。也请妈妈抱着跟宝宝一起享受快乐时光的心态,舒畅地读书吧。
延伸游戏的建议: ·宝宝已经能够把最简单的句子与现实事物结合在一起。如“去散步”“出去玩”等,有的来自于图画书上的间接经验,有的则是自己在现实中的实际经验,通过间接经验与实际经验的不断反复,宝宝逐步发展自己的理解能力。
不过,书上的虚构和现实还不能分清楚,换句话说,他能很自由地在故事情景与现实之间来回。对他来说,书上的食物是完全可以吃的。家长在书上看到食物时,不妨跟书上人物一起“吃”,说“真好吃!”吧。宝宝可以得到很大的满足。
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这种理解能力的发展会延伸为将来读文字书时必不可少的想象力。家长不妨有意识地把图画书上间接体验的事物让宝宝在生活中体验。比如,看了《蚂蚁和西瓜》后,在街上买西瓜时,你就不妨跟宝宝说:“看起来真好吃,赶紧带回家吧!”等。
3)2到3岁:年龄特点:
·这一年龄段的宝宝已经学会了基本的身体动作,手指的控制能力也相当细致了,很活泼地动来动去,经常在探求心的驱动下做出一些出乎大人意料的“恶作剧”,因此也是家长最需要耐心的时间段。·宝宝的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愿意通过会话来增长知识和达到理解 ·自我意识强烈,有时候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主张被否定,而表现出固执的态度。·记忆力也相当发展,懂得扮演别的形象,喜欢模仿大人,玩过家家,表演故事等。
·宝宝的生活空间和好奇心进一步扩大,求知欲特别强烈。可是,2岁宝宝天真的无边无际的好奇心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全部满足。这时候书能提供不可代替的帮助。
合适的图书:
以往看过的书可以继续看,以前宝宝的理解可能是很表面化的,现在重新看,会得到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理解,每次看会有新的发现。
随 着宝宝生活空间的扩大,给他看各种题材的图画书吧。虽然,仍然最好以宝宝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身边的题材、形象以及故事情节为主,可是,到这个年龄段,出 现一些离宝宝生活远一点的事物,只要表现得妥当,宝宝也能想象。妈妈不用过于担心宝宝能否理解。也许一开始他有些懵懂不知,但只要图画书能吸引宝宝的注意 力,在反复看的过程中,宝宝会逐步逐步咀嚼,总有一天恍然大悟。
根 据宝宝理解能力的发展情况,由浅入深地选择故事图画书。宝宝怕什么,喜欢什么,每个宝宝都不一样,有时连妈妈都很难预料。有的宝宝怕形象受罪的情节但很喜 欢妖怪;有的宝宝想听结尾可怜的故事,但读到一半就激动得听不下去等等。家长最好不要过于慎重,先试试看,宝宝对有些图画书不太感兴趣,可能是这些书对他 有些过早,没关系,放一放,说不定过一段时间他会喜欢。
《比得兔的世界》(比阿特丽克斯·波特 文·图/吴青·陈恕 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淘气包兔子彼得不听妈妈的嘱咐,溜进蛮哥古里古先生的菜园里吃蔬菜,被蛮哥古里古先生狠狠地追赶,好不容易逃跑,可是全新的夹克衫和鞋子丢在了菜园里,而且……(《彼得兔的故事》)
英 国贵族家庭的深闺少女比阿特丽克斯画的动物素描让解剖学者都惊叹不已。这套动物故事图画书,以她写给小朋友的信为基础,严格遵守自然界的规则并栩栩如生地 描画出动物形象,具备着超越时空的真实,受到全世界孩子们的喜欢。虽然目前国内有不同版本,但我推荐中少社的版本,该版本再现了作者喜欢的小开本。
《母鸡萝丝去散步》(佩特·哈群斯 文·图/少年儿童出版社)
母鸡萝丝出去散步。一只狐狸在后面追赶,但萝丝一无所知,无忧无虑地不住地走呀走呀。每次差点被抓住,但好运都降临到萝丝头上……文字始终叙述萝丝的散步,不断倒霉的狐狸在画面上很滑稽很搞笑。这是一本充分满足宝宝读画欲望的图画书。
《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秦好史郎 文·图/杨文 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双胞胎小熊小酷和小玛在积雪的早上,穿上各种颜色的衣服出去玩(《我的颜色是什么》)。作者将颜色、形状、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这些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在有趣的故事里,孩子不仅能学到单独的名词,还会在快乐中发展类似的颜色、不同形状的组合、洗澡时怎么洗身体等延伸智慧。《谁藏起来了》(大西悟 文·图/蒲蒲兰 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狗、老虎、河马、斑马……宝宝喜欢的18种动物逐个登场,每个对页里让你猜“谁藏起来了?”、“谁哭了?”、“谁转过身去了?”……亲子一起玩、家里的成员一起玩、几个小朋友一起玩,都很好玩。宝宝可以在快乐的游戏中增加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认识和注意力。《首先有一个苹果》(伊东宽 文·图/蒲蒲兰 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那些虫子……作者很巧妙地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了形象生动的故事中,让宝宝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发展数字概念。
阅读方法:
这一年龄段的宝宝理解能力日益提高,能够和妈妈一起欣赏故事,对妈妈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快乐。而且每次读,妈妈都会看到宝宝有新的发现,这就是宝宝成长的痕迹。
到 了这个阶段,妈妈动不动就对阅读图画书抱有极大的期待,想通过阅读让宝宝学到许多许多的知识或概念。可是,要记住这就是让孩子讨厌读书的最佳办法。妈妈要 控制这种教育欲望,跟着宝宝的兴趣走就是最好的方法。宝宝主动指着图画书上的形象说“有只小猫”、“啊,回来了”等,那你也随声附和,满足宝宝的交流欲 望,可是,宝宝投入地享受故事时,不要打扰他的思路。
另外,这一年龄段的宝宝有特殊能力:听过几次的故事可以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家长不妨根据情况,有时候说:“今天你来读这本图画书给妈妈听好不好?”宝宝会很高兴地答应你。他读完了,你要好好地表扬他,宝宝就得到极大的成就感,对阅读更加感兴趣。
延伸游戏的建议:
这 一年龄段宝宝的记忆力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喜欢模仿别人或扮演图画书里的角色。合适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中再现图画书里的小细节吧。而且,这一年龄段的宝宝,情感已经很丰富,但有时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因此,尤其故事情节里有能代言宝宝心情的话语时,宝宝会不断地反复那句话来表达自己。或跟父母一起表演故 事。宝宝特别喜欢的细节和语言会成为家里的共同语言,经常给生活带来别致的情趣。
三 为什么0到3岁的宝贝更适合看图画书
·宝贝的生活经验很有限,画得精致的插画帮助他们理解内容,并刺激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宝贝的视觉还在发展,还不会看小小的图,一页或一对页放一幅画的图画书对他们较合适。·优秀的绘本是优秀的作家、画家和编辑费尽心血而创作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优美、画面充分考虑到表达内容最佳的结构或手法,并且画得十分精致,为亲子情感交流提供各种话题和经过文学家反复推敲的有品味的语言
第四篇:0~3岁亲子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0~3岁亲子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刘懿 卢筱红
摘要: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提供指导服务的机构——亲子园应运而生,理论研究的滞后,使亲子园课程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亲子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和发展途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0~3岁婴幼儿;亲子园;课程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重点课题“0-3岁亲子园课程研究”(项目批准号:08ZD01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懿,女,江西省上饶师院小教分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江西上饶
334000);卢筱红,女,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江西南昌
330046)。
一、问题提出
我国的学制是以3岁作为教育的起始点,受此影响,对3岁前婴幼儿的教育研究,几乎是空白。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开展了一项由多个国家参与的“0~3岁儿童优质教育”调查项目。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国家有针对0~3岁婴幼儿的国家项目或课程,大多为欧洲国家,也包括部分拉美国家。其普遍特征是,仅限于心理学取向的关注,而教育方面(作为一种整合经验的学习)的关注似乎不够。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晶波博士等人,通过对我国1996~2006年十年间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校学前教育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发现: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选题对0~3岁婴幼儿教育涉及相对较少,在1996~1998年间几乎无人涉足,2001~2002年0~3岁婴幼儿教育研究占所有研究选题的2.5%,其中“婴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研究较多,而关于0~3岁亲子园课程的研究依然无人问津。
现实生活中,市场上0~3岁亲子园良莠不齐,国家也没有针对亲子园教育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加上我国0~3岁婴儿教育与3~6岁的幼儿教育有脱节现象,许多0~3岁婴幼儿亲子园课程成了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简化,忽略了0~3岁婴儿独特的发展特征和需要。
综上所述,加强0~3岁亲子园课程研究,将有助于推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二、研究方法
0~3岁亲子园课程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而不是验证。因此,本研究主要运用的是观察法。以研究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亲临现场,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深入三类0~3岁亲子园(加盟亲子园、公办亲子园、自创品牌亲子园)的活动现场,查阅课程方案、观察课程开展情况,同时对负责人和教师进行调查、访谈,了解亲子园课程,并查看网站,分析宣传单。即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汲取有启发意义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尽可能深入了解0~3岁亲子园的课程。在此基础上,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并进行意义建构。
三、结果分析
(一)0~3岁亲子园概念
从1998年底“亲子园”在中国出现起,关于它的概念就是比较模糊的。因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先学前的教育阶段,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少,各项工作才刚刚起步。所以我们现在讲的“亲子园”,仍然是一个泛化的概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综合各种见解,本研究认为,亲子园是以社区或幼儿园为依托,以亲子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面向0~3岁散居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教育和指导的机构。那么,在0~3岁亲子园工作的教师就称之为“亲子教师”。
(二)0~3岁亲子园课程概念
从现有的资料看,很难找到关于“0~3岁亲子园课程”的科学定义。要想界定这一概念,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课程”。学前教育领域比较认同的课程概念是“在幼儿园安排下所进行的一切有组织、有系统、有意义的园内外学习经验或活动”。本研究套用这一概念的界定方式,尝试对“0~3岁亲子园课程”这样定义:0~3岁亲子园课程简称“亲子课”,是指根据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专业亲子教师指导下,由婴幼儿及其父母或其他看护者共同参与所开展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意义、多形式的园内外学习经验或亲子活动。
这样界定有几方面的好处:一是明确了家长与婴儿学习的空间既可以在亲子 园内也可以在亲子园外;二是拓展了亲子园课程的内涵,即增加了对学习经验的重视;三是这一概念包含着对隐性课程和活动课程的重视;四是这一概念还包含着对学习主体(亲子教师、婴幼儿及其看护者)的重视。
(三)0~3岁亲子园课程目标
笔者所考察的亲子园的课程目标具有以下两方面优点:
1.目标明确,小步递进。在深入现场研究亲子课教案和实践活动时发现,亲子园课程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逐渐被微观化,分解为更加具体的、相当细致的目标,主要是按照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来确定。此外,每一个亲子游戏活动都有相应的具体目标。
2.采用多元化目标体系来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研究发现,为了促进婴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亲子园课程中采用多元化目标体系,包括婴儿智能发展目标的多元化(教育目标涵盖了婴儿的各方面智能)和参与人群的多元化(不论其家庭背景如何,婴儿自身发展如何,都能在亲子园中接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指导)。
所考察的亲子园课程目标不足之处有:
1.课程目标主要按月龄来分段,每个月龄段的目标都不同,但不同类型亲子园划分课程的月龄段并不统一,有1个月、3个月、4个月和6个月不等,存在争议。
2.指向婴幼儿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教育目标较多,指向家长的教育目标较少。
3.亲子园课程中的社会性目标有待加强。
大多数亲子园的课程设计策略是“培养什么样的目标就设计什么样活动和采用什么样的玩教具”,有行为主义的倾向,课程目标侧重技能学习,社会性目标被忽视。
(四)0~3岁亲子园课程内容
1.从网站和宣传单上看,亲子园课程内容大都以“儿童中心”为价值取向,按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逻辑来组织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内容。所考察亲子园都提及: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蒙台梭利教学以及美国爱尔丝博士的感觉统合训练等教育理念,同时契合婴儿发展需要,以游戏的方 3 式设计个性化的课程。
2.从活动组织形式看,不仅有平行性的小组活动内容,还有合作性的集体活动内容。平行性的小组活动内容既便于向家庭延伸,也便于亲子教师就每一对孩子和家长的互动行为进行个别化指导,也就是说,所有活动内容都是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对一开展的。合作性的集体活动内容,可以弥补当今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之爱的遗憾,有利于培养孩子团结互助的精神。
3.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和精细化程度较高,流程僵化,“拼凑式”内容较多。活动内容存在“动则有趣,静则枯燥”的现象,缺乏趣味性和游戏性。此外,与亲子园课程相配套的教育性游戏材料严重缺乏。
4.虽然亲子教师为每个入园婴儿建立档案,婴儿来园的每次活动内容,教师都有观察、记录和分析,但并不会真正为每个婴儿去调整课程内容。
5.有一些普适性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养成内容,兼顾相关营养知识的介绍、讲解和科学育儿知识、经验、技能的传授,但针对个别家庭的文化、教育及社会背景指导的内容很少。
6.亲子园课程的环节较多,教师的主要角色就是课程流程的“导游”,即按照教案规定的环节、内容和时间组织家长和婴幼儿参与活动并顺利完成这些内容,给家长和婴儿以“走马观花”之感。
(五)0~3岁亲子园课程实施原则
研究发现,在设计和实施亲子园课程时,教师都知道要遵循快乐原则、适宜性原则、指导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但在贯彻这些原则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指导性原则中,直接指导、个别指导居多,点拨式指导缺乏;在贯彻适度性原则时,运动量偏大,任务过重,家长和婴幼儿容易疲劳;在互动性原则中,主体缺失,家长包办代替多,婴幼儿动手少,教师与家长缺乏交流与互动。
(六)0~3岁亲子园课程实施方法
研究中的亲子园室内的亲子课程一般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中途会休息15分钟左右。那么,亲子教师主要采用哪些基本方法把婴幼儿及其家长留在长时间的亲子课程里呢?
1.游戏法。婴儿是在“玩”的过程中“学”,“学”的过程中“游戏”的。4 因此,亲子园课程中大量采用游戏法来吸引婴儿。个体玩法,合作玩法,集体玩法,一物多玩,新颖玩法,一个接一个的新异刺激,难怪设计好的亲子课能够留住婴幼儿及其家长。
与幼儿园教学使用游戏法不同的是,亲子园课程中的游戏非常注意轻松愉快和“身体触摸”,经常拍拍婴儿、搂搂婴儿、抱抱婴儿,这样不仅满足了婴儿渴望对肌肤之亲的需求,也增加了亲情间的交流,还为婴儿提供语言刺激,让婴儿在游戏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操作法。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发生于动作,产生于活动中的操作。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婴儿非常喜欢亲子课程中的操作活动,乐此不疲。亲子园课程提供了大量让婴儿双手操作的活动,尤其在亲子美劳DIY活动中体现较多。
3.ASL教学法与TPR教学法相结合。针对年龄较小的婴儿,主要采用的是ASL(American Sign Language美式手语)教育法,即教师在说每一个词的时候运用固定的手势和动作。针对年龄比较大的婴儿,主要采用的是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学法,即所谓的完全肢体反应教学法,对每个词语的动作和手势没有固定的要求,而用各种不同手势和动作来表现,只要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
研究发现,亲子园课程在方法上普遍采用游戏法、操作法、ASL教学法和TPR教学法,较少使用观察法和支架式教学策略。教师不善于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为婴儿建立概念框架,将婴儿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婴儿独立探索与协作学习,并进行效果评价。
(七)0~3岁亲子园课程的发展途径
研究中的亲子园,在促进课程的发展时基本途径有两种:
1.亲子园课程建设工作。研究发现,为保持课程的统一性,加盟亲子园使用的是总部授权的课程,教师严格执行总部的亲子课教案,重复固定的流程和内容,不能自主创新,有些课程教案长期未经更新,目标、内容和形式严重缺乏时效性和地方特色。
研究者在对亲子教师访谈中有这么一题:“您所教的亲子课方案来自哪里?”从自创品牌亲子园和公办亲子园得到的答案是:亲子园自编的亲子课方案 5(自创品牌)+其他途径(如网上资料、书籍、研讨等)+教师钻研。即通过外来资源园本化的深入拓展及“做中学”的实践研究两种途径来发展。
很明显,自创品牌亲子园和公办亲子园以编写教案为目的,按照一定的模式,由若干教师凭经验和已有教材自主创新编写,采用“做中编”的方式不断修改原有教案和建立新的教案。这样虽然保持了课程的开放性,但教师并不具备课程的开发能力,其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有待认证。
2.亲子园教师队伍建设。三种类型的亲子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均注意有目的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骨干梯队,制订亲子教师队伍培训及优化发展目标,建立“成长档案”,送亲子教师外出学习,吸收新经验,不断促进亲子教师专业化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从中可以看出,亲子园通过“做中学”和园本培训两种途径来发展课程。但目前全国尚无亲子教师资质认证机构,虽然一些亲子园强调自己的教师持有“育婴师”证书,由于目前“育婴师”培训机构十分混乱,很多培训机构在招生简章中仅要求学员具有“初中毕业”学历,因此“育婴师”证书的专业性也大打折扣。研究发现,专业教师的匮乏和早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缺位导致了亲子园师资水平良莠不齐,亲子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四、建议与反思
(一)对0~3岁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建议
1.丰富并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0~3岁亲子园课程。我国0~3岁亲子园,关于婴幼儿的教养理念基本上都是引进国外的,亲子课程大多拷贝国外的教育模式,只是一种简单的“拿来主义”。不管是“蒙台梭利教育法”、“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感觉统合训练”还是“多元智能课程”,在国内均没有经过本土化就直接进入市场。
适合其他国家婴幼儿的教育模式是否对中国的婴儿也适用?值得0~3岁学前教育工作者深思。我们可以吸收、借鉴、融合国外研究的先进经验并使之本土化,但更要丰富并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0~3岁亲子园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0~3岁亲子园教学大纲,建立亲子园课程的评估标准,进一步规范亲子园课程,为实施科学、高质量的亲子教育提供保证。
2.加强亲子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亲子教师团队的课程研发能力。我国目前0~3岁亲子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两大问题,严重制约着婴儿教育的发展:一是专 业水平不高;二是师资专业发展缺少外部的有效支撑。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0~3岁早期教育研究的力度,建立亲子教师资质认证机构,规范0~3岁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师范院校也要敏感捕捉“托幼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0~3岁早期教育的课程资源,对幼师生所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以便幼师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顺利适应亲子园的工作。
(二)对本研究的反思
反思本研究,由于收集资料的范围较窄,因此,研究结果在运用推广上会有一定的限制。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还可以就以下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连续追踪研究婴儿从出生到三岁之间接受亲子课程的全过程。
2.深入细致研究亲子课程中每一个亲子活动对婴幼儿及其家长的意义和价值。
3.选取更大样本,从一个较广的范围比较研究加盟亲子园、公办亲子园、自创品牌亲子园三种类型亲子园课程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4.继续探讨亲子课程的内容、形式、途径、实施条件等是否有创新。
5.建立亲子课程的评价体系,制定亲子课程评估标准。
6.小时班、半日班、全日班三种亲子课程的设计思路和指导。
五、结语
本研究认为,亲子园课程的设计是多种教育理念的整合,亲子教师教育能力的整合,各种婴儿教育内容的整合,多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整合,以及教育环境整合的结果。成功的亲子园课程,离不开0~3岁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遵循婴儿身心发展规律,精心策划,系统性强且能满足儿童需要的亲子园课程才是优质的课程,才能保证婴儿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梅,胡秀玲.0~3岁早期教育的师资管理对策探析[J].教育导刊,2008,(6):32-33.[2]陈学群.“以关系为基础”的0~3岁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组织[J].早期教育,2008,(9):39-41.[3]程洁.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体系中的家长教育[D].华东师 范大学,2005.[4]但菲.关于0-3岁婴儿教育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2,(3):49-50.[5]但菲.婴儿教育及其机构现状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2-44.[6]丁文月.亲子园—— 一种社区幼教模式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7]华爱华.“早期关心与发展”的内涵与0-3岁婴幼儿教养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5-8.[8]“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研究”课题组.从零岁抓起——0-3岁婴幼儿关心与发展文献研究[Z].“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研究”丛书,2001.[9]刘晶波,王磊,孙永霞.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选题的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9):6-13.[10]罗莫.0-3岁儿童:伟大的小小研究者——世界学前教育组织“0-3岁儿童优质教育”项目简介[J].任培晓编译,赵振国校.幼儿教育(教师版),2007,(2):12-13.[11]吴伟俊.0-3岁亲子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12]徐小妮.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形式初探——上海市某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3]张正美.家园社区一体化对0-3岁儿童的教育[J].山东幼教园地,2004,(33):10~11.[14]郑蓉.北京市亲子园现状的调查研究[J].早期教育,2004,(5):10-11.[15]Hilda L.Jackman.早期教育课程——架起儿童通往世界的桥梁[M].杨巍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6]Philippe Rochat.婴儿世界[M].郭力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篇:0—3岁早期亲子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报告1110100
0—3岁早期亲子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研究报告
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一路幼儿园
严慧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优势,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指导等服务,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本课题立足实践,聚焦于教师在0—3亲子教育家庭指导策略的研究,通过行动研究,不断计划、实施、观察、反思、调整,积累一些个案和活动方案等,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提升经验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为参与亲子活动的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的价值,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为进一步提高本园亲子指导教育的质量打好奠基。
关键词: 0——3岁儿童 亲子教育 指导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推行亲子教育势在必行
人们通常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啥也不懂,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根本不需要教育。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年轻父母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0-3岁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但他们对如何帮助孩子打好基础却茫然不知所措。为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我国每年新生婴儿约为20000万人,但幼儿园早期教育只是针对3岁以上的孩子。因此,利用亲子园、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加强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之一。孩子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相互作用之中进行的。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为此面向0-3岁婴幼儿,推行亲子教育势在必行。
2、国内外现状。
据记者了解,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研究父母与子女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兴课题。它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婴幼儿与家长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 “ 自然人 ” 向 “ 社会人 ” 的过渡。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和社会教育。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驿站,孩子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都与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父母是家庭环境的塑造者,而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在成为父母之前并没有接受过如何教养子女的专业训练。现阶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婴幼儿智力开发,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在大中城市大家都住在高楼大厦中,导致婴幼儿缺少活动空间,缺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有些家庭隔代抚养或请保姆照管孩子,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生疏,或者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之间教养观念和态度不一致,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孩子无所适从……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父母的教养素质有关系,所以现在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儿童教育的重心应由儿童本身移向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关键人身上。此外,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还有一句口头禅:“ 绝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所谓起跑线指的就是学校教育,很多家长不惜一掷万金,从小学到大学,为孩子层层铺平道路。实际上,人生的起跑线从0岁已经开始了。因此,要培养健全的儿童,首先就应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并让父母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
3、我园的优势所在。
我们瑞金一路幼儿园是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研究基地,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我园亲子指导站是一所利用双休假日向广大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普及以亲子活动为其特征的科学育儿知识和科学育儿方法的教育阵地。自1997年成立了亲子指导站以来,本着“共同关心、优质教养”的宗旨,结合幼儿园课题“园本运动文化初步构建的实践研究”,致力于满足广大家长获得科学育儿知识的迫切需求,同期面向社区0-3岁儿童和家长开展早期教育服务。帮助父母正确认识和开展科学的早期教育,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提高家长科学教养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努力使亲子教育深入每一个家庭,辐射社会,使来我园参加早教家长学校活动的家长在科学育儿的意识和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得到了来自社会、家长和婴幼儿的好评和喜爱。同时也使亲子教育指导站工作成为我园家庭教育指导的特色工作之一。
一. 研究背景
1、相关概念的诠释(1)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则亲切、温和得多,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 的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幼儿园亲子教育
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相处,遇到具体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亲子教育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0~3岁亲子教育的具体,系统的方案。(3)指导家长策略
是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家长获得科学育儿经验,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 观。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最终实现孩子健康。
二、研究方案
1、研究对象
上海市瑞金一路幼儿园附属社区0—3岁散居婴幼儿及家长。
2、研究时间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8.5-2008.8)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课题组成员收集相关的资料。
3、设计研究方案。
4、设计问卷开展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08.9-2009.12)
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制订实施方案,并且组织实施。重点研究通过亲子活动的指导改变家长在亲子教育观念上的陈旧观念,在家庭中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有序的设计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的活动方案与组织形式,及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和掌握科学育儿的内容和方法等几个方面。课题组成员深入亲子活动进行现场记录,反思有效性,不断调整,使之更加合理,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个案、游戏方案,并进行整理。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0.2-2010.5)
根据资料分类、整理工作,形成游戏活动序列、活动方案等,以及撰写研究总报告。
3.研究的方法(1)文献查阅法
通过文献查阅获得关于)0—3早期教育家庭指导策略的有关情报资料,形成相关的综述部分。(2)观察法
通过利用自然观察或者利用摄像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亲子活动现场,对家长进行观察,分析家长在亲子活动中的现状和影响因素。(3)行动研究
本研究以本园的教师、社区家长及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深入亲子活动,进行现场观察、实录,分别对不同年龄的宝宝制定不同的游戏内容,教师直到指导策略进行实施、反馈、调整,归纳、提升出有序的游戏内容和教师的指导策略。(4)案例研究
在亲子活动中通过观察、摄像机摄录等记录具体的个案,积累个案进行分析。
4、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以指导家长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促进家长科学育儿观的形 成、发挥宣传功效,营造全社会科学育儿的良好氛围、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内容和方法等为研究内容,理论上是丰富现有的策略,实践上是通过各种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为家长转递育信息,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功,推广科学育儿方法,服务家庭、服务家长,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亲子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示范园的辐射作用。
5、研究的内容
1、收集各国内外早期教育信息,向婴幼儿家长转递,促使家长在亲子教育观念上得到改变。(现在的教育与传统教育有很多不同,即由过去以教育子女为主,转向以父母自我教育为主;由父母权威管教转向以关注和引导子女的发展为主;教育方式由家长一味训斥转为在参与游戏中给子女以关怀、发展和教育)。
2、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的研究(包括游戏、阅读、运动、学习等环境)。
3、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由单一的家长角色转为老师、朋友、同伴等多种角色)
4、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内容和方法。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
5、有序的设计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的活动方案与组织形式,及亲子游戏对提高家庭教养水平的研究。
三、研究的实施
(一)培养一支合格的、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1、培训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
我们深知,一支热心早教工作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早教研究的保障,是保证早教工作高质量的基础。为培养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具有早期教育相关理论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创建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在园长得大力支持下,教师积极参与早教中心的实践指导,及园内、园外相结合等形式不一的培训。定期到卢湾早教中心学习先进的早教理念和经验,并成立了早教科研组,选择业务好、肯钻研、勤奉献的教师学习早教,利用班级工作之外的时间从事早教指导与服务,学习研讨相关的婴幼儿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家教指导的准确性、科学性。
2、改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指导能力
经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后,教师们深深地了解到亲子指导站活动与平时的幼 儿园教育活动有很大的区别,它面对的是每一个家庭,更关注的是如何指导家长去教养孩子。因此,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早教教研活动,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更新教养理念,通过教研讨论、了解各年龄段孩子动作、认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教养内容与方法等,交流家教指导策略,研究玩教具的投放,并在教研活动前给教师明确研讨主题,活动中让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理论学习体会进行研讨,通过交流,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从多途径获取早教工作信息、经验,对自己已有经验进行再充实。在开展早教亲子活动前全体教师都会对活动开展的相关事宜,注意事项等都进行一一的交流。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选派教师参与理论技能、现场指导大比拼活动,及向卢湾区早教中心、各分中心、幼儿园负责人进行03现场指导活动的展示等,真正的提升了教师业务水平。
(二)利用瑞一亲子园实践指导活动,促进家长适宜教养行为的形成1、创设符合婴幼儿发展特点、对家长有教育启示的的环境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驿站,孩子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都与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父母是家庭环境的塑造着。家庭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教育,我园在创设亲子园的物质环境时注意了对家长的示范性和指导性。
我园充分挖掘环境资源,专门设立了亲子活动室,在采光及色调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低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要,为宝宝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促进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亲子园玩具的选择和投放上,我们针对低龄宝宝的特点,购置了适合小宝宝的小桌椅、地毯、小型的多功能玩具、摇马、毛毛虫山洞等,提供相应的能促进小宝宝感觉统合、肢体动作、语言、智力开发、精细动作等方面发展的操作材料。使亲子活动室中处处充满了吸引宝宝摆弄、探究的材料。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回答了家长“该给孩子准备什么样的玩具”的困惑。在创设环境的同时,教师注重指导家长进行家庭迁移,在家中选择一些来之于孩子生活的、熟悉的、环保的材料,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
在环境的布置上,我们还考虑了要充分发挥墙面的教育性,因为,家长同样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张贴了关于婴儿教育的教育名言、0——3岁婴儿各阶段发展特点、评价指标等。把好的教育方法与家长交流共享。这样,亲子园活动室不仅成为孩子们活动的天地,也成为为家长教育好孩子传经送宝的场所,家长们都感觉十分获益。
2、精心安排设计亲子活动,帮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们感到家长希望了解自己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活动的迫切心情。为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研究了不同年龄、月龄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关键期,制定了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老师注意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做到有计划的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关注活动的时效性。我们的每次活动分为几个环节,并以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相结合、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活动,逐渐积累了一些针对不同年龄班孩子的活动方案,突出了顺序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并积累了相关的资料。这些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成为了家长和孩子都十分喜欢的游戏。根据孩子和家长在每月只有一次参与亲子指导站活动的特点,我们将教材内容精选,让家长可以举一反三,回到家里也可以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互动。(1)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0—3岁婴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我们要抓住宝宝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引起宝宝的有意注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亲子班教学后,我们发现欢快的音乐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能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再配合有趣、有意义的游戏活动,亲子活动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设计亲子活动时,以音乐贯穿始终,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宽松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宝宝、家长、教师都拉近了距离,也稳定了宝宝的情绪,有利于后面活动的顺利开展。
(2)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
在亲子班师资培训中我们对0——3岁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有了详尽的了解,因此我们便根据培养目标来设计各类游戏活动。并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分0——1岁;1——2岁;2——3岁三个年龄阶段收集、设计、丰富适宜的游戏,内容包含了婴幼儿感觉统合游戏、肢体动作游戏、语言训练游戏、智力开发游戏、肢体反应灵敏游戏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有趣的活动,促进了孩子动作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3、关注家长的指导行为,促进家长正确教养观念和行为的形成
为了帮助家长正确认识亲子教育,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不适宜行为,教师在组织实施亲子活动时注意以家长为教育重点,面向家长进行讲解和指导。
(1)活动前面向全进行介绍和讲解。
每项活动前教师要向全体家长介绍活动的名称、目标和对宝宝发展的意义,以及游戏的玩法、指导要点,帮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进行方式,将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及如何参与指导宝宝活动的方法策略渗透给家长。
(2)活动中对家长的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针对宝宝活动中的问题帮助家长分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了解宝宝的年龄特点,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宝宝独特的表现,学会赏识和倾听宝宝特殊的要求,以“平常心”看待宝宝的不合作。同时,针对宝宝的个别困难,教师也要及时帮助家长分析解决,使家长真正得到有针对性的家教策略的指导。
(3)指导家长科学观察宝宝活动
每次活动时引导家长观察宝宝的相关表现,教师再根据家长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反馈。这种方式使家长很自然地从积极的指导者、帮助者转换成一个尊重自主宝宝学习过程的冷静的观察者,这对促进宝宝自我发展和进行真正有效的指导十分有益。
(4)调动家长间的互动,交流有益教养经验
在开展亲子园活动时我们也十分注意家长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当家长做出适宜行为时,我们会及时鼓励家长的行为,请家长介绍经验;当面对共性问题时也会请家长们坐在一起互相交流解决策略……使好的经验在家长中传递。
(三)探索、尝试多元化的早教形式,为社区家庭服务
现代的学校教育逐渐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延伸,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 的教育、也受到社会、家庭多方面的影响,帮助每一个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构建一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舞台,它逐渐成为教育元素重组 的发展方向。
1、开展多元化的早教活动。
瑞一亲子园在开展活动中更注重多种资源的利用,为使周边社区的所有适龄 散居儿童都有机会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早教的活动,我园还开展了很多面向社区的早教活动。如:每月一次邀请社区中的宝宝和家长来园参加免费亲子活动;走出园门,每年两次在复兴公园参与了卢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瑞金街道办事处;卢湾区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等协同举办的“6.1”欢乐宝宝亲子活动和“圣诞亲子乐”活动等;幼儿园每学期向社区散居儿童开放如:“亲情、浓情亲子运动会”、“大班毕业典礼”、“迎新分室活动”等大活动1—2次;承办并顺利完成了“亲亲宝贝、爱满家园、03关爱近社区”——卢湾区03区域推进元旦迎新大型公益活动等„„
多年来,在我园举办的各种面向社区的早教活动中,直接参与活动的婴幼儿已达无数人次。
2、提供早教宣传资源
瑞一亲子园成立以来,我园尝试了多种形式的面向社区家长的宣传活动,帮 助家长提高对早期教育的正确认识,向家长介绍早教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相关 的科学育儿信息,使家长具有参与早教的意识。
(1)依托社区力量,做好早教宣传工作,和瑞金街道附属的6个居委会干部进 行沟通,通过居委会的宣传。
(2)通过宣传小报提供知识。0-3岁婴幼儿的生长是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而且各方面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也特征明显,我们将定期出版《瑞一育儿小报》和《瑞一宝宝乐园》资料,并参与早教中心的《欢乐宝宝苑》报刊的撰稿,分发给每户家庭,向家长传递亲子信息。
(3)围绕0——3岁婴幼儿的健康教育,邀请社区自愿者儿保医生开设讲座,向婴幼儿家长讲解合理的营养搭配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并接受家长育儿咨询。
一系列的活动加大了我们与社区及婴幼儿家庭的联系,让更多的家长有了科学育儿的意识和愿望,我们正在逐步形成社区、托幼机构、家庭三位一体的早期教育体系。
(四)大胆尝试区03区域推进工作和“早教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践
我园重点参与了“区域03早教工作标准化研究”的试点实验,积极做好启动工作和整体规划工作,在早教中心的引领下,我园大胆尝试“早教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践,对亲子室整体环境重新进行调整和布局,丰富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相关的操作材料和玩具。尝试探索医教结合,邀请儿保医生来园为家长进行咨询和讲座。
四、研究的主要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指导实践研究,教师的指导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家教能力与家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在观念、态度、行为、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1、从婴幼儿及领养者方面来看。
(1)从家长——指导的直接对象的变化来看
家长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教养态度越来越趋向民主型,他们不再用自己的想法来强迫孩子,而是能重视孩子的意见、想法,充分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家长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因为家长接受指导的过程是一项学习的过程,也是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自从接受指导后,他们认识到家长的榜样对孩子影响是很大的。通过我们的一系列家教指导活动,使家长开始愿意与孩子加强接触、沟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己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家长这种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使家庭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得到了提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改善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
(2)从婴幼儿——指导的间接对象的变化来看
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事实上,实验研究的最大得益者就是幼儿。经过早教活动的孩子,在大动作、小肌肉发展、精细动作发展、语言、肢体动作、身体的协调性、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从幼儿园方面来看
(1)教师的素质与指导能力有了提高。
作为一名指导者,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并积极开展指导活动,在实践中摸索经验。通过亲子园、深入社区、深入家庭等活动的开展,对家长的指导工作由过去单纯的就事论事转变为能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面对面地具有示范式的指导方式,掌握如何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指导工作的实效性。(2)幼儿园03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进过研究,为幼小年龄幼儿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信息平台,为社区、家庭建构了贴近小月龄幼儿的学习环境,也为其他幼儿园指导散居婴幼儿提供了可操作的运作模式,积累了多方资源,并真正做到了示范、辐射、笼头作用,同时课题也立项为区级课题。
3、从社区方面来看
表格、统计数据等合作中,积极和社区进行沟通、互动,培训了一批社区0—3岁早教工作人员,在幼儿园的支持下,社区和幼儿园早教一条龙服务的雏形开始建立,为瑞一亲子园活动高质量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五、其他成果
1.几年来瑞一亲子园和严慧老师曾先后多次被评为早教先进集体和个人。
2、每月一次邀请社区中的宝宝和家长来园参加免费亲子活动,受到家长们的好评,来园参加亲子活动的宝宝家庭越来越多。
3、在瑞金街道营造了关注、支持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的良好氛围,提升了瑞一亲子园在街道、社区中的地位,得到了街道、社区、家长对03早教的重视。
4、走出园门,多次设计游戏参与卢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瑞金街道办事处;卢湾区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等协同举办的的大型亲子活动。
5、幼儿园每学期向社区散居儿童开放运动会、迎新年分室活动等大活动。
6、承办并顺利完成了“亲亲宝贝、爱满家园、03关爱近社区”——卢湾区03区域推进元旦迎新大型公益活动。
7、严慧老师参与卢湾区教育局举办的现场亲子指导技能大比拼活动,并向卢湾早教中心、各分中心、各幼儿园亲子指导站负责人进行了现场亲子指导展示活动,受专业老师的好评。
六、反思与思考
通过研究使我们体会到:充分调查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前提;社区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指导的模式、策略、方案,是做好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由于研究水平有限,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努力争取专家引领,使早期教育的实践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加科学和富有实效;
七、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庸:不要为了孩子烦恼[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 柯维: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 孙章存:家庭教育万事通[M].南海出版公司,2002. [4] 袁辛,关颖:妈妈小屋[C].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5] 李洪曾: 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模式
[6] 宇飞.千万别管孩子[M].福建出版社,2003.
[7] 胡育:学前教育模式 [8]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 [9] 李洪曾:上海地区乳婴儿家庭带养的现状报告
2010.5
致谢
在我的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向所有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人们表示我深深的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文子娟老师。论文开题时文老师给了我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正是在文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我对第三方物流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论文的写作中文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的宝贵建议,使本文得以顺利完成。文老师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闽江学院的老师们,在学习期间给予我的教育和培养,借此机会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另外,感谢给予我的帮助的同学、朋友,感谢我的父母,我人生的每一段历程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