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临床慎用“外伤性”诊断名词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主诉;外伤史;外伤性诊断;诉讼
【中图分类号】d919.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1—00s2—0
3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不仅要面临医患纠纷,而且
要为非医疗纠纷外的人身损害赔偿提供第一手材
料,即实际承担了向法庭提供证据的责任。在司法实
践
中。我们经常遇到医院做出外伤性诊断后。在司法
鉴定中给予否定的情况。而由此引发的诉讼,在上访
案件中并不罕见。一个国家司法公正的实现,需要全
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些涉及诉讼的医学问题。医生、法医及法律工作者应多交流、多沟通才能达成共识。
而在交叉学科多做有益探讨,也符合共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病人主诉有外伤史。即出具性外伤性的诊断”在临床是十分突出的问题。“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当中。很多是涉及损伤程度的认定和伤残等级的赔偿,夸大伤(病)情,甚至诈(伤)病,自行造作伤的并不罕见。”①而引发纠纷。现通过实例对此问题
做进一步分析,以提醒医学同行的注意。
在临床诊疗中。经常遇到患者主诉存在外伤史,医生结合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即出具外
伤性诊断的状况。由于患者就诊时的门诊或住院病
历以后会成为进入诉讼后作为直接或间接证据供司
法鉴定的基本材料。下笔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外伤
导致的一些病损与其他原因导致的不良后果在治疗
上有时无原则性差别,医生的重点在诊治病人,故将
临床臆断直接书写为临床诊断,将显示两者之间最
大差别的那个问号省去,而由此带来一系列不良后
果。以外伤性鼓膜穿孔为例,明显的鼓膜穿孔按相关
法律规定即构成轻伤,致伤者要负刑事责任,一般会
将被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医生不加
分辨。将伤病均可引发的陈旧性鼓膜穿孔认定为所
诉事件的外伤性穿孔,将成为不必要司法诉讼的源
头之一。
作者通过司法鉴定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对
有关情况给予说明。
一、脑震荡
脑震荡在临床接诊中极为常见。医学本意规定
为短时间意识障碍伴逆行性遗忘。但实际医生仅根
据患者有头部外伤或昏迷史主诉就可出具脑震荡的诊断。而上述损伤由公、检、法3家联合下文《人体轻
伤鉴定标准》(试行)第8条规定为轻伤。如案由为故
意伤害致伤者将判有罪。而由于医学诊断过于宽泛
或致使大量诉讼产生,并反复鉴定,在司法实践中除
证据特别充分的极个别案例外,此条规定几乎废止。
[作者简介]李卓凝(1969一),原名李劲军,山西静乐人。医学硕士,副主任法医师。长期从事法院司法鉴定工作,对活体损伤、医疗纠纷等案件有一定经验积累.并从事dna检测和定量研究。
① 2005年3月健康报《如何减少和防止医疗纠纷》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1期)
而由此引发投入的人力、物力难以计数。我们不能否
认条例本身制定存在纰漏,如仅有当事人双方在场的情况,昏迷史无人能作证,逆行遗忘也因以后反复
描述分不清是听来的还是确实不存在,但医学诊断
不准确绝对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建议临床诊断加问
号,体现临床臆断.以避免现在社会鉴定机构林立的情况下作为直接证据使用。
二、外伤性鼓膜穿孔及外伤性耳聋
外伤性鼓膜穿孔或外伤性耳聋是五官科常见诊
断,而由此引发的重复鉴定是医生无法想象的。很多
陈年积案源自医生当初似是而非的诊断。鼓膜损伤
或听力下降背后有很多复杂因素。焦点问题为是否
为本次外力事件形成,是否存在先天或既往病损因
素。在上述情况不能确认的前提下,仍建议诊断后加
问号。此外,近期某省接连出现数十起锐器刺破患者
鼓膜“人造”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恶性事件,相关人员
已被追究法律责任。以下是一起久拖不决的外伤性
鼓膜穿孔案件。
2003年9月29日,某男被人拳击头面部,后由
对方陪同前往当地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经头部ct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期间无任何耳部不适的主诉。亦
无转科医嘱。伤后30小时该患者自己到耳鼻喉科就
诊.当时门诊病历记载左耳鼓膜裂伤并收入病房住
院治疗。实际仅行抗生素治疗3天,患者即离院,18
天后办理出院,且未对鼓膜状况做任何描述。自
2003年12月起。门诊就诊材料记载左耳鼓膜大穿
孔并化脓性中耳炎。以后就诊材料除记载右鼓膜穿
孔,双鼓膜凹陷或双耳中耳炎外,多家医院均依据患
者口述诊断为外伤性鼓膜穿孔及外伤性耳聋。并
第二篇:外伤性鼓膜穿孔诊断体会
【关键词】外伤性鼓膜穿孔;鼓膜照相
【中图分类号】d919.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3—0217一叭
头面部外伤常可累及鼓膜。由此引起的鼓膜外伤
性穿孔及听觉损伤临床多见。外伤性鼓膜穿孔为耳鼻
喉科常见医疗鉴定的疾病。鼓膜穿孔是否与外伤有
关,穿孔
大小是否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对法医学和
耳科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166例外伤性鼓膜
穿孔的鉴定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文案例为我鉴定机构20o3年1月1日~20o
5年8月15日接诊的16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鉴定案
例。
一、检查、鉴定方法
1.详细询问病史。均确认有近期耳外伤史。
2.清洁外耳道后进行耳内窥镜下对鼓膜照相供诊
断及鉴定时用。
3.用耳内窥镜接上图像显示仪长口后.在监视器
观察下自外耳道向内插入,直至观察清晰鼓膜全貌及
穿孔为止。
4.健侧耳鼓膜作照相对照。
二、临床检查及结果
1.本组166例中男133例。女33例。年龄l4~70
岁;左耳穿孔124例。右耳24例。左右耳穿孔8例.无
穿孔l0例;受伤到就诊时间3小时~7天。受伤方式为
拳、掌击伤。
2.穿孔特点及伴随症状:穿孔部位均位于紧张部.
以前下象限穿孔发生率高122例。后下象限34例:穿
孔形态呈裂隙状、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穿孔边缘锐利、充血、向外卷曲,周边附有血痂,常伴有耳鸣、耳聋症
状。
讨论
1.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机制
鼓膜为较薄的膜性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张力。当
耳道内压力达到16~10sdyn/cm:时正常鼓膜可发生破
裂,较薄的鼓膜在压力达0.52~10sdyn/cm 时即可发生
破裂。本组全部为拳、掌击伤耳部所致。其机制为:当
拳击或掌击耳部时外耳道口被封闭.外耳道内气体形
成高压。当压力超过鼓膜的弹性限度时造成鼓膜穿
孔。
2.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诊断
鼓膜穿孔有外伤性与非外伤之分.而非外伤性鼓
膜穿孔又以中耳炎性穿孔最常见。因此。外伤性穿孔
与炎性穿孔区分在医疗鉴定中有重要意义。两者鉴别
主要依据穿孔形态的观察。外伤性鼓膜穿孔:(1)鼓膜
充血、水肿、粘膜下出血,创缘渗血或有血痂附着。部
位多在紧张部,呈裂隙样、三角形或不规则形。(2)穿
孔边缘锐利、卷曲,鼓室粘膜正常。炎性穿孔常为鼓膜
紧张部的圆形或类圆形穿孔.穿孔边缘圆钝.鼓室粘
膜潮湿、肥厚或有分泌物。以上鼓膜病理改变可通过
鼓膜照相系统清晰显示。
3.耳内窥镜鼓膜照相的优点
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可看清鼓膜细微病理变化;
便于复核和检索;不易漏诊穿孔;根据鼓膜穿孔情况
进行及时正确治疗。
(收稿:2006—05—13:修回:2006—08—04)
第三篇:教学模型临床诊断教学
教学模型临床诊断教学
教学模型临床训练模型情景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迷你临床演练评量表评分、学习积极主动性评估、护理病例书写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同学的反馈调查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临床实习总体满意度、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感兴趣的程度、临床学习内容安排满意度等方面,实验组、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医学模拟人却能模拟到各种伤病状况,使培训者能够在操作时能够及时获得模拟人所发出的信息,教学模型让训练者能够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教师要善于利用模型引导学生进行 综合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模型是引导学生由平面视图向立体实物 转变且编写正确的工艺步骤,根据学生的发展思维规律,从感知出发,通过分析,最后撇开 模型识读图纸的具体特点,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观察 力和创造力。心肺复苏模拟人的语音反馈信息,以帮助培训者了解到自己操作哪些方面有问 题。教学模型医用教学训练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护理临床教学质量,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护理临床带教水平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学模型是与医学相关的用于教学上的一些模拟人体某部位的模型。大部分是由PVC材料制成,教学模型形象逼真显示人体某些部位的功能和特性。
第四篇:例外伤性颅骨缺损Ⅰ期颅骨成形术的临床总结
33 例外伤性颅骨缺损Ⅰ期颅骨成形术的临床总结1 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73岁,平均年龄为34.1岁;颅骨缺损部位:额部9 例、颞顶部13例、枕部2例、额颞顶部3例、顶枕部2例、双侧颞顶或合并枕部4例;交通伤25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2例。颅骨成形材料:自体颅骨和人工钛网(近年已少用有机材料)。1.2 手术方法 常规开颅行颅内血肿清除,有脑挫伤或脑内碎骨片嵌入者彻底清除坏死的脑组织和碎骨片,确保无活动出血和术后脑水肿/肿胀不严重、硬脑膜或脑棉(生物胶)可轻覆脑组织表面,防止脑组织与钛网或皮下组织粘连、摩擦,减少癫痫发生[1],用自身完整的颅骨或消毒后的人工钛网(塑形合适)修补术野的骨窗,确保稳定性、安全性后,外臵引流管并缝皮,术后注意观察有无皮下积液、血肿、CSF漏、感染等发生。[论文网]2 结果本组33 例病人均术前有颅骨骨折,有的粉碎,有的合并硬膜下或外血肿,甚至有的合并脑内血肿和脑挫伤,都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颅内压不高,止血彻底,预见术后无严重脑内压过高因素。经过术后一周、三个月、一年复查头颅CT 和随访、观察,头皮伤口拆线时间为7~9天,全部甲级愈合,无一例发生皮下积液、CSF漏和迟发颅内血肿,一年内无一例发生癫痫。没有病例发生颅内压低而致迟发性血肿、脑内软化过多或嵌顿,无神经毁损加重、脑积水、颅内感染、骨髓炎发生等患者,所有病人愈后良好。3 讨论颅骨缺损后修补成形术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修补时间通常为伤后或术后3~6 个月,也就是说Ⅰ期开颅手术去骨瓣/片、Ⅱ期开颅颅骨修补成形,虽然此时的伤口、脑组织得到了充分的恢复,再次手术操作相对安全,但是这种传统的方法亦有许多缺点[2]:①颅骨缺损区破坏了颅腔内正常的生理平衡,引起脑组织局部膨出、嵌顿、软化、囊变并形成脑穿通畸形,严重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加重神经毁损,造成新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偏瘫失语等,②颅骨缺损区受大气压作用,使局部大脑皮层血液循环差,对CSF 循环产生不良影响,如脑积水,并可能造成癫痫发作;③颅骨缺损使脑组织失去支持而随体位改变、负重或咳嗽、打喷嚏等因素而内陷和膨出,导致手术切口裂开,引起减压区水分潴留,形成间质性脑水肿,使脑缺氧、梗死、萎缩,从而造成继发性损害,④颅骨缺损给病人造成缺损部位的不适:怕振动、声响、意外损伤和影响美观等心理负担;同时二次(Ⅱ期)手术修补又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肉体上的痛苦,并加大感染机会。而我们近年改进这种传统的手术方法为:Ⅰ期处理颅骨缺损和脑外伤,并同时进行颅骨修补成形术,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这种方法有极大的优点:①一次手术完成两步治疗,可缩短病程,简便易行,②术后颅腔接近正常,利于颅脑损伤的恢复,并减少继发性病损。③避免了Ⅱ期手术等待期间和手术中的并发症,尤其是癫痫和神经再损伤等。④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病人的肉体、心理上的痛苦,以及工作上的不便,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当然,我们的这种改良手术也有一些要求:①材料的相容性好,排斥反应小,易塑形,②病人的安全性:颅内压不高、脑血管搏动良好,手术中止血彻底、脑内无异物或碎骨片、伤后伤处污染轻、手术时机早、病人体质为非过敏体质等。临床证明:这种改良手术既简便易行又经济实惠。参考文献[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第一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65[2] 杨树源.实用神经外科手术技巧[M].第一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24-425[论文网] 龙源期刊网 http://.cn 23例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 作者:李伟 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20期 外伤性脑梗塞(rr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是颅脑损伤的少见并发症,但其致死致残率高,且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其检出率也呈逐渐增加趋势,TCI主要表现为原发脑损伤不相符合的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且易与病理性脑梗塞相混淆,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常引起争议,为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形成机制及法医学鉴定要点。该研究就199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受理检验的23例TCI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法医学鉴定要点,现报道如下。第五篇:23例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