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兽医临床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

时间:2019-05-14 15:3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兽医临床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兽医临床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篇:2018兽医临床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

2016级动医本科兽医临床诊断学重点掌握知识点

一、绪论部分

1)预后判断:对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结局所做出的估计

2)综合症状(综合征,综合征侯群): 某一疾病可能表现许多症状,这些症状常按一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先后出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固定关系同时出现或按照一定次序先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3)示病症状: 某一疾病所独有的症状,据此可毫不怀疑地建立疾病诊断(能直接表明疾病,确定疾病性质的症状)(如大叶性肺炎的铁锈色鼻汁)

4)论证诊断: 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通过周密细致的临床检查,对获得的症状、资料加以分析综合,从而达到认识疾病的本质

5)鉴别诊断: 经论证诊断得出的大小不一的可能性疾病中,应用某些方法逐步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剩下可能性较大的疾病,又称排除诊断法 6)按机能障碍和病理形态改变诊断的疾病。

a)病理形态学诊断:口腔溃疡

b)机能诊断:心力衰竭,瘤胃弛缓,跛行 7)兽医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

论证诊断法: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通过周密细致的临床检查,对获得的症状、资料加以分析综合,从而达到认识疾病的本质

鉴别诊断法:经论证诊断得出的大小不一的可能性疾病中,应用某些方法逐步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剩下可能性较大的疾病,又称排除诊断法。

验证诊断法: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疾病一经诊断,就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经治疗疾病很快恢复,即证明诊断无误。

二、检查方法和程序

1.物理检查法有哪些:视诊,触诊,叩诊,嗅诊,听诊 2.触诊体表肿物判断:

波动感:脓肿,血肿,大面积淋巴外渗,存在含有液体的囊腔

生面团样:常见皮下水肿,皮下组织内有腔液浸润,常见于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疾病,营养不良 捻发感(气肿):触压病变部位柔软有弹性,有气体向邻近部位蹿动的感觉,并可听到捻发音,常见皮下气肿,气肿疽,恶性水肿等

坚实感:常见蜂窝织炎(组织发生细胞浸润)、组织增生及肿瘤 坚硬感:常见于骨瘤,尿道结石 3.门诊患畜临床检查的程序:(一)病畜登记:了解患病动物的个体特征,给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便于复诊和跟踪调查。a)动物种类:动物种属不同所患的传染病不同;对某种毒物敏感性不同;常见、多发病不同。b)品种:肉鸡易患腹水症

c)性别:公畜不育;产后瘫痪等。d)年龄:不同年龄阶段有固有的常发病。e)特征

f)畜名、联系方式等。(二)(三)

问诊

现症的临床检查:整体和一般检查;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4.简答填写病历的原则和内容 原则:

1、要全面而详细、2、系统而科学

3、具体而肯定

4、通俗而易懂 内容:

1、动物登记事项。

2、主诉及问诊资料。

3、临床检查所见。

4、诊断结果,治疗原则和措施,护理及饲养管理。

5、总结。治疗结束时,以总结的方式,概括诊断、治疗的结果,并对今后的生产能力加以评定,尚应指出今后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的事项。如以死亡为转归时,应进行剖检并附病理剖检报告。最后应整理、归纳诊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或附病例讨论。

三、整体和一般检查 1.精神状态:

1)兴奋:兴奋是中枢机能亢进的结果,轻则惊恐、不安,重则狂躁不驯。见于脑炎及伴发脑炎的传染病,中暑、食盐中毒、钙缺乏、维生素A、C缺乏症等。

2)抑制:是中枢神经机能紊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轻则表现沉郁,重则嗜唾,甚至呈现为昏迷状态。见于发热性疾病及消耗性疾病;重度脑病或中毒;乳牛生产瘫痪、酮病等。

2.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判断依据:

1、分类

(1)营养状况良好(八九成膘)(2)营养不良(五成膘以下)(3)营养中等(六七成膘)

2、分类

(1)体格发育良好(2)体格发育不良(3)体格发育中等

3.被毛脱落常见疾病:

脱毛:局限性脱毛(螨病、真菌);全身脱毛(代谢病、中毒病);对称性脱毛(激素代谢紊乱)。4.皮肤颜色变化常见疾病:

皮肤颜色:白色皮肤的动物、鸡冠。(1)苍白:贫血。

(2)黄疸:肝病、溶血性疾病。

(3)发绀:猪肺疫、心力衰竭、亚硝酸盐中毒。(4)发红:充血、出血 5.皮肤弹性检查部位:

皮肤弹性:马颈侧、牛肩前、犬背部 6.眼结合膜检查可能发现的异常及疾病:

(1)眼睑: 眼睑周围结节:表明有皮肤病、疱疹病毒。

两侧眼睑肿胀:过敏、仔猪水肿病。眼睑内翻和外翻。

(2)分泌物:浆液性分泌物:眼炎、结膜炎、流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霉形体病。

脓性眼屎:见于犬瘟热、猪瘟等热性传热病。(3)眼球:眼球突出:见于严重呼吸困难、脑内压升高。

眼球下陷:见于严重脱水。

眼球震颤:见于脑炎、中毒。

眼球脱出:常见于外力。

(4)角膜:浑浊、溃疡见于角膜炎、VA缺乏;犬瘟热时白内障;犬传染性肝炎时角膜发蓝(正

常波斯猫)。

(5)瞳孔: 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中毒。

瞳孔散大:见于濒死期。

牛羊混睛虫病、犬眼腺瘤等(6)眼结膜的颜色: 正常:可视黏膜湿润,有光泽,呈微红色。

潮红:充血的征象。单眼的潮红,见于结膜炎、外伤;双侧均潮红,见于热性病;树枝状充血,为循环或心机能障碍结果。

苍白:贫血的特征。急性苍白,见于内出血。慢性苍白,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溶血性贫血时,则苍白的同时常带黄染。

发绀:高度呼吸困难、心机能障碍、亚硝酸盐中毒。

黄疸:胆色素代谢障碍的结果。实质性肝炎、犬传染性肝炎、鸡脂肪肝综合征。肝片吸虫病、胆道蛔虫。焦虫病、牛血红蛋白尿症、水中毒、球虫病。

出血斑、点:焦虫症。

7.常见热型及所见疾病:

稽留热:传染性胸膜肺炎,流感,大叶性肺炎等。弛张热:化脓性疾病及败血症,小叶性肺炎等。间歇热:血孢子虫病。双相热:犬瘟热

不定型发热:许多非典型疾病,如牛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慢性猪瘟、猪肺疫、副伤寒等。8.理性呼吸次数增多的临床诊断意义:

呼吸器官疾病 发热性疾病

心力衰弱及贫血、失血性疾病。呼吸活动受阻:膈麻痹、胃肠臌胀等。剧烈疼痛性疾病:四肢的带痛性病及腹痛症。神经兴奋性疾病:脑炎。某些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四、心血管系统检查

1.心搏动明显部位:心室收缩冲击左侧心区的胸壁而引起的震动。2.心音听取最佳点:(1)马、猪:主四肺三二尖五,三尖落在右四骨。(2)牛、羊:主四肺三二尖四,三尖落在右三间。

(3)犬:P100

3.心音强弱变化所见疾病: 心音的强弱:第一心音强度主要取决于心室的收缩力量,第二心音强度主要取决于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的血压。(1)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脱水、贫血、休克。(2)第二心音增强,第一心音减弱:肾炎、肺炎等。(3)两者均强:兴奋或运动,发热、疼痛、心脏肥大等。(4)两者均弱:心衰、濒死期、心包积液、胸水等。

4.器质性心杂音概念:是指瓣膜和心脏内部具有解剖形态学变化而发生的杂音。

5.机能性心杂音的概念: 由心脏机能相对不全或严重贫血所造成的杂音。心室扩张;严重贫血。6.如何分析心杂音: A、先区别是心内还是心外杂音:压紧听诊头杂音增强者为心外杂音,杂音不变者为心内杂音。B、再区别器质性和机能性心杂音。C、最后结合临床症状全面分析

五、呼吸系统检查 1.呼吸次数增多临床意义:

2.呼吸困难种类及所见疾病: 1)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狭窄性疾病。鼻腔肿瘤、猪萎缩性鼻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2)呼气性呼吸困难:肺气肿。3)混合性呼吸困难:最常见。

(1)肺原性:肺气肿、渗出性胸膜炎、胸水。(2)心原性:心力衰竭。(3)血原性:贫血。

(4)中毒性:内源性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外源性(亚硝酸盐中毒、氢氰酸中毒)。(5)神经性:脑内压升高、脑炎、脑肿瘤。(6)腹内压升高性:急性胃扩张、臌气。

3.肺脏叩诊界和叩诊音变化所见疾病: 肺叩诊区

(1)生理性叩诊区

(2)肺叩诊区的病理变化

肺叩诊区扩大:急性肺气肿时后界后移,下界下移。慢性肺气肿时,肺界可后移,下界上移。肺叩诊区缩小:后界前移,主要是腹内压增高导致。下界上移,见于牛创伤性心包炎。

4.动物生理性呼吸音特点:(1)肺泡呼吸音

形成:主要发生于动物吸气时。

特点:为柔和的“夫、夫”音。吸气末尾时最强,呼气时音响较弱。犬和猫最强,其次是羊和牛,而马属动物最弱。

(2)支气管呼吸音

形成:主要发生于动物呼吸时,为喉和气管呼吸音的延续。

特点:类似“赫、赫”音。吸气时弱而短,呼气时强而长。健康马听不到支气管呼吸音,牛于3-4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交点出最清楚,犬在整个肺区均可听。5.肺脏病理性听诊音及常见疾病:(1)病理性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增强:普遍性增强,见于发热、贫血。局限性增强,见于小叶性肺炎。

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见于上呼吸道狭窄、胸部疼痛、极度衰弱、肺炎、胸膜炎、胸壁肿胀。

(2)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主要表现增强,见于大叶性肺炎。(3)啰音

湿啰音:为气流通过稀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或液体移动音,又称水泡音。湿啰音是支气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干啰音:由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或狭窄或大量黏稠的分泌物引起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症状之一。(4)捻发音:见于慢性细支气管炎。

(5)胸膜摩擦音:是纤维蛋白性胸膜炎的示病症状。(6)拍水音:见于渗出性胸膜炎、血胸及脓胸等。(7)空瓮音:肺脓肿、肺坏疽及肺结核等。

六、消化系统检查

1.饮欲增加或减少所见疾病: 饮欲改变:增加见于脱水性疾病;慢性肾炎;犬糖尿病、鸡的食盐中毒等。减少见于胃肠阻塞。2.吞咽障碍常见疾病: 吞咽障碍:见于咽和食道疾病,如咽炎、咽部异物、食道阻塞等。3.中枢性呕吐的概念: 毒物或毒素直接刺激呕吐中枢而引起的。胃内容物吐完后仍呕吐不止,又称经常性呕吐,见于脑炎、传染病。4.反射性呕吐的概念: 来自腹腔、消化道的各种异物、炎性及非炎性刺激所引起。胃内容物吐完后即停止呕吐,也称一次性呕吐,见于咽部异物、过食、胃炎、胃溃疡、寄生虫等。5.马属动物肠道听诊部位及所见异常: 听诊部位:马右肷部听盲肠音;右肋弓听右结肠音;左肷部上方听小肠和小结肠音;左右肷部下方听小肠音;左侧腹壁的下1/3听左侧大结肠音。肠音异常: 肠音增强:见于肠痉挛、肠炎。肠音减弱或消失:见于便秘、肠阻塞。肠音不整:慢性胃肠卡他。金属音:肠臌气。

6.反刍动物瘤胃检查的方法及所见异常: 瘤胃检查

(1)瘤胃视诊:左肷窝充盈度。瘤胃臌气、瘤胃积食。

(2)瘤胃触诊:判断瘤胃的运动机能、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及瘤胃的敏感度。前胃弛缓、瘤胃臌气、瘤胃积食、瘤胃酸中毒。

(3)瘤胃叩诊:瘤胃臌气、瘤胃积食。

(4)瘤胃听诊:判断瘤胃蠕动的次数、力量和持续的时间。瘤胃蠕动音呈粗大的“吹风声”,健康牛1-3次/min,羊为2-4次/min。胃肠弛缓。

7.牛瓣胃穿刺部位: 右侧肩端线与第9肋间的交点 8.牛肠道检查部位:右肷部 9.直肠检查概念和应用: 概念:直肠检查是将手伸人直肠内,隔着肠壁对腹腔内部器官进行触诊的一种检查方法 应用:

1)马属动物疝痛病的诊断和治疗。结症

2)牛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妊娠诊断以及产科病的诊断和治疗。3)腹膜及腹腔后部器官疾病的诊断。4)盆腔器官疾病的诊断。膀胱 5)小动物肛检

七、泌尿生殖系统检查 1.尿失禁常见疾病:

1)真性尿失禁:见于脊髓损伤、昏迷。2)假性尿失禁:膀胱麻痹。2.临床所见红尿种类及常见疾病:

A、血尿:颜色因含红细胞的多少、尿液的酸碱度和出血部位不同而异。三杯尿实验法判断出血部位。见于泌尿系统出血性疾病。

B、血红蛋白尿:溶血性疾病。C、肌红蛋白尿: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 3.三杯尿判断出血部位: 步骤:

清洗外阴及尿道口后,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鉴别:

1)第一杯尿,排尿开始出现血尿或脓尿,后两杯清晰,提示病变在前尿道,如尿道炎等。2)第一杯尿和第二杯尿清晰,第三杯尿出现红细胞和脓细胞,排尿终末出现的血尿或脓尿,提示病变部位在膀胱底部、后尿道或前列腺部位,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

3)三杯皆混浊或出现血尿,提示病变部位在膀胱或膀胱以上部位,如肾盂肾炎,肾小球炎等。

4)血尿如三杯尿呈均匀血色,镜检都有大量红细胞,多见于肾结核、肾结石、肾炎等;仅有前段血尿者,见于尿道损伤、肿瘤、前列腺炎以及肉阜等;仅有后段(第三杯)血尿者,见于急性膀胱炎、膀胱结石或肿瘤、前列腺病变等。

5)脓尿如三杯尿均呈混浊,镜下全程有大量脓细胞,多见于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积脓、肾肿瘤合并感染、泌尿生殖系邻近器官或组织的脓肿向尿路穿破等;脓尿仅见于第一杯者,见于急性、慢性前尿道炎;仅有终末脓尿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后尿道炎等。[1]

八、神经系统检查

1.中枢性瘫痪和末梢性瘫痪的概念:

中枢性瘫痪:大脑、脑干、脊髓背角细胞病变所引起的瘫痪,又名上行运动原性瘫痪。伴随意识障碍,脊反射增强,肌肉紧张性增高,瘫痪的肌肉不萎缩。

外周性瘫痪:脊髓腹角细胞、腹根及其分布到肌肉的外周神经病变所引起的瘫痪,又名下行运动原性瘫痪。肌紧张力降低,反射降低,迅即萎缩。

浅感觉种类:皮肤和黏膜感觉,包括触觉,温觉,痛觉等 浅反射和深反射的种类:

1、浅反射:指皮肤和黏膜反射。耳反射,鬐甲反射,腹壁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眼睑反射。

2、深反射:指肌腱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九、实验室检查

1.核指数概念:

中幼细胞+晚幼细胞+杆状细胞 核指数=_______________

分叶细胞

2.白细胞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意义:

白细胞计数(WBC):指计算每升血液内所含白细胞的数目,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和血细胞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WBC-DC):指利用染色的血液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 白细胞计数意义: 1).白细胞增多: 2).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分类指数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多

J 常见急性细菌性传染病。

J 某些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

J 急性炎症(如急性胃肠炎、肺炎、子宫内膜炎、急性肾炎、乳房炎等)。J 化脓性疾病(如化脓性胸膜炎、蜂窝织炎等)。J 中毒性疾病(如酸中毒、尿毒症等)。J 注射异种蛋白(如血清、疫苗等)。J 外科手术

• 2)中性粒细胞减少 J J 病毒性传染病 严重的败血症。J J 严重的贫血性疾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理化因素(如放射线、氯霉素、铅等)。各种疾病的垂危期

3.配血实验方法及判断: 方法(交叉配血试验):

取一载玻片,用蜡笔在玻片上分别注明主、次侧字样。在主侧滴受血犬血清2滴及供血犬的5%红细胞盐水混悬液(取全血用生理盐水做8-10倍稀释,以l 500r/min离心 5min,弃去上清液,取血细胞泥用生理盐水配成5%的浓度)1滴;次侧滴供血犬血清2滴。及受血犬5%红细胞盐水混悬液1滴。混匀,室温下20-30min,观察结果。结果判定

(1)主侧和次侧的液体都均匀红染,无红细胞凝集现象,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界线清楚,表示配备相合,可以输。

(2)主、次两侧或主侧红细胞凝集呈沙粒状团块,液体透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堆积在一起,分不清界线,表示配备不合,不能输。

(3)如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时,可有两种情况:供血动物血清中的抗体是免疫性抗体,不可输。供血动物血清中的抗体属于正常抗体,效价不高时,可以输。

4.肝脏、肾脏、肌肉损伤和胰腺功能障碍主要血清特异性酶:

•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和心肌,是犬猫肝损的特异性指标。60-400U/L为中度肝损(肝硬化、慢性肝炎);大于400U/L为严重肝损(急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是肝损的辅助指标,必须排除骨骼肌和心肌的损伤。两种酶等比例升高,说明肝细胞损伤轻;AST升高比例明显高于ALT,说明肝细胞受损严重,比例相差越大,损伤程度越重。

• ALP(碱性磷酸酶)大部分来自肝脏(成年)和骨骼(幼年),用于肝损、骨骼、肌肉、癌症诊断和黄疸鉴别。糖皮质激素或抗癫痫药物。

GGT(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胆管上皮、肝脏、胰腺,GGT轻中度升高见于肝炎、胰腺炎、糖皮质激素药物。重度升高提示胆囊炎、阻塞性黄疸、肝癌。高于正常值4倍以上时考虑肝癌或严重的肝胆感染

ChE(胆碱酯酶):肝损和有机磷中毒时活性降低。

5.尿液有机沉渣种类及常见疾病: 有机沉渣种类(p198):

A、上皮细胞:肾上皮细胞;膀胱上皮细胞;输尿管和尿道上皮细胞。B、血细胞、脓细胞及黏液

C、尿管型:肾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脂肪管型;蜡样管型 6.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

十、特殊诊断

X线的防护材料:铅

影响X线穿透能力和曝光量的因素:

毫安秒的概念:毫安秒(mAs):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代表X线量的多少。一般对中小动物胸部6-15mAs,大动物胸部15-35mAs,大动物四肢8-20mAs。在机器性能容许情况下,原则上以选择尽可能短的曝光时间为佳。造影剂的种类及应用:

阴性造影剂:又称气体造影剂或可透性造影剂,空气或发泡剂,应用:常用于关节造影、气腹造影、膀胱造影等。注意防止气体进入血管产生气栓。

阳性造影剂:又称不透性造影剂。常用的有钡剂和碘剂,应用:钡剂主要用于消化道;碘剂主要用于泌尿道、脓腔、瘘管、脊柱的检查。影响X线照片清晰度的因素:

(1)有效焦点面积:X线管的焦点面积越小,照片的清晰度越高。

(2)焦片距:焦片距越远,影像越清晰;越近,则影像越模糊而放大失真。(3)投照部位与胶片的距离:距离越近,影像越清晰;否则相反。(4)X线的投照方向与角度:一般使X线的中心束垂直于胶片的中心。

(5)投照部位的固定:摄影曝光的瞬间,投照部位应绝对固定,任何移动会使影像模糊。骨折的X线影像学特点:

骨折的X线表现:不仅能够诊断骨折的种类、性质,而且能够在X线监护下进行整复、固定,并在骨折愈合的整个过程中经常用到X线。

1、骨折线:应拍摄正、侧位两张照片。

2、骨折端端移位:正侧位拍片。

3、嵌入性骨折:嵌入部分密度增高;骨皮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消失;骨的长度缩短。

4、压迫性骨折:也称楔形骨折。

5、撕脱性骨折

6、青柳样骨折(幼畜)

超声诊断概念:利用超声成像的原理,向动物体内发射超声,当超声波碰到两种不同密度脏器的界面或脏器与病变的交界面时,可被反射回来,并接收和记录超声反射信号,根据该信号的特点,取得信息,作出诊断。

超声诊断仪的类型:

(一)A型(Amplitude mode)超声诊断法:将超声回声信号以波的形式在示波器上显示,以波幅构成的图像称回声图(echogram)。

(二)M型(Motion)超声诊断法:用接收到的超声反射信号去调制示波屏上的亮度,形成光点扫描,纵坐标为扫描空间位置,代表被测结构所在位置的深度变化,横坐标为光点慢扫描时间。从反射光点的移动可观察反射体深度及其活动状况而显示出位置时间曲线图。获得的图象称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主要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

(三)D型(Doppler)超声诊断法:将超声回声信号以声音形式显示,主要用于检测体内运动脏器的活动。

(四)B型(Brightness mode)超声诊断法:将回声信号以光点明暗形式显示出来,构成二维断层图像或切面显象,这种图像称声象图(sonogram)。既能作静态观察,又可作动态观察。彩超

探头频率和分辨力的关系:

膀胱结石、体腔积液、子宫蓄脓的B超影像特点:

心电图导联:

1、双极肢导联:又称标准肢导联。LⅠ导联、LⅡ导联、LⅢ导联。

2、加压单极肢导联:aVR导联、aVL导联、aVF导联。

3、单极胸导联:V1(右心室),V2(室中隔),V3-6(左心室),V7(心尖部)

4、A—B导联

心电图P、QRS、T波代表意义:

P波:代表心房去极过程的电位变化,P波前支代表右心房激动,后支代表左心房激动。P波高而尖,是右心房肥大的特征。P波时间延长且有切迹,是左心房肥大的特征。P波消失,表示心律失常。P波呈锯齿状,见于心房颤动。P波倒置,表明有异位兴奋灶存在。P波分裂和重复,表示左、右心房不同时去极,见于心肌局部病变。QRS波群:代表心室去极过程的电位变化。Q波增宽加深与心肌栓死有关。R波电压增高见于心肌功能状态良好、交感神经兴奋等。R波电压降低见于心肌萎缩、副交感神经兴奋、心包炎、心肌梗死等。R波分裂和重复见于房室束支病变。

T波:反映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高血钾时,T波高而尖,似“帐篷”;急性心肌缺血时,呈现深而尖的倒置T波。

心电图纸每一纵格和横格代表的意义:

横格代表电压,标定电压1mv,每个小格0.1mv;

纵格代表时间,纸的走速50mm/s(25mm/s),每个小格0.02s(0.04s)。

十一、综合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肝变期表现最典型,在肺野的中下部显示大片广泛而均匀致密的同质性阴影,呈弧形向上隆起。P287

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表现为斑片状或斑点状渗出性阴影,大小和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可沿肺纹理分布,肺纹理增多变粗,多见于肺视野下部,当病灶融合时,形成较大片的云絮状阴影。

腹水、p290 胃肠炎、肠套叠、胃肠异物、皮肤病、子宫蓄脓诊断方法。P290

第二篇:兽医临床诊断技术一第七章

第七章

神经系统检查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神经系统检查的方法、正常状态、病理变化和临床意义。

二、教学重点:头颅和脊柱的检查、运动机能的检查

三、教学难点:头颅和脊柱的检查

四、教学时数:2 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

0 学时

一、习题:

a)头颅脊柱常见病变及其症状

b)什么叫强迫运动?分哪几种? c)反射机能的检查方法,常见的反射。

六、教学后记:

本章的内容不多,主要要求了解神经系统的构成、功能、检查方法和常见病变,本章比较抽象理论,有条件、有病例时结合讲授比较好。

临床意义

神经系统检查,不仅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而且当动物患中毒、代谢性疾病、大失血、寄生虫及其某些传染病时都可出现神经症状,因此神经系统检查在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价值。本章内容

1、头颅和脊柱的检查

2、精神状态的检查

3、运动状态的检查

4、反射活动的检查

第一节 头颅和脊柱的检查

检查方法

观察头颅和脊柱的外形、配合进行触诊和叩诊 病理状态

。头颅肿大变形——见于脑肿瘤、骨软症及佝偻病,头盖骨损伤等。头颅温度升高——见于脑充血、脑膜炎、日射病和热射病

。头颅某部柔软并有压痛,叩诊浊音——多为脑肿瘤及绵羊多头蚴病

。脊柱检查注意有无上凸、下凹或侧凸——主要见于骨软症及佝偻病、也可见于后躯麻痹或轻瘫

。颈椎向后弯曲呈现角弓反张,触诊和叩诊腰荐部脊柱时有敏感疼痛反应——多为急性脊髓炎、脑脊髓炎

。触诊和叩诊脊柱时,其局部疼痛——多为脊髓挫伤、骨折和脱臼等外科疾病。

第二节 精神状态的检查

检查方法

主要观察眼、耳、尾的动作,身体的姿势,四肢运动以及对刺激的反应。健康家畜:体态自然,动作协调,反应灵敏 病理状态

1、精神兴奋:动物表现不安,惊恐,对轻微的刺激即可产生强烈的反应。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亢进的结果。临床见于日射病和热射病、传染性脑脊髓炎、破伤风、猪食盐中毒、狂犬病。

2、精神抑制: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结果。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精神沉郁——最轻抑制现象,对外界反应迟钝,有人接近或检查时方有反应。见于多种疾病,尤其以热性病最明显。

。混睡——病家畜处于熟睡状态,只有给强刺激才能产生短暂的反应,但很快又陷入睡眠状态。见于仔猪低血糖病,牛产后瘫痪,脑及脑膜疾病以及中毒病的后期。

。昏迷——为高度抑制现象,病畜卧地不起、意识消失、反射减弱、甚至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重度昏迷,常为预后不良的象征。见于脑及脑膜炎症,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某些中毒,日射病及热射病后期等。

第三节

运动机能检查

检查方法

主要观察动物静止时的姿态及其运步时的行为与协调性。

病理状态

尤应注意强迫运动、共济失调、痉孪、瘫痪(也叫麻痹)等。

1、强迫运动:指不受意识支配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的不由自主的运动。检查时让其自由活动,以观察其运动情况

2、转圈运动:即按同一方向作圆圈运动。原因是大脑半球一侧受刺激的同时,另一侧麻痹。

3、盲目运动:作无目的的运动,有时直冲或后退,直冲时,有时头顶障碍物而呆立不动,见于脑炎(中脑、小脑炎症),牛羊多头蚴病,猪的传染性脑脊髓炎及食盐中毒等。

共济失调:包括静止性共济失调和运动性共济失调。指体躯失去平衡,肢体运动不协调,犹如醉酒样。见于脑炎、脑脊髓炎、中毒及其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如脑脊髓丝虫病)等。

4、痉孪:指横纹肌紧张力亢进而作不随意的收缩,可表现为阵发性痉孪和强直性痉孪。

。阵发性痉孪——也叫间隙性痉孪,肌肉的痉孪和弛缓交替出现,轻度者叫震颤;个别肌肉发生者为纤维性肌抽搐;全身发生叫搐搦(chu nuo)(抽搐)见于脑炎、有机磷农药中毒、食盐中毒、低血钙症等。

。强直性痉孪(角弓反张):肌肉作长时间、均等的、持续性收缩,见于破伤风、脑炎、脑脊髓炎、有机磷农药中毒、硝酸士的宁中毒。

。癫痫:发作时呈强直性痉孪,瞳孔散大,流涎、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可见于脑炎、尿毒症及仔猪维生素A缺乏症等。

5、瘫痪(也叫麻痹):病畜的随意运动机能完全丧失称瘫痪(或麻痹);运动机能不完全丧失称为不完全麻痹或轻瘫。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性瘫痪和末梢性瘫痪。中枢性瘫痪——见于狂犬病、某些严重的中毒病

。末梢性瘫痪(弛缓性麻痹)——可见于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麻痹、桡神经麻痹

根据瘫痪部位可分为单瘫、偏瘫和截瘫。单瘫——指某一肌群或某一肢的瘫痪,见于末梢神经损伤。

。偏瘫(也叫半身不遂)——即躯体一侧性瘫痪,见于脑病(脑溢血、脑血栓形成)

。截瘫——指两后肢对称性瘫痪,见于腰部脊髓挫伤、骨折及钙缺乏症等。

第四节

反射机能检查 一、种类及方法 1、皮肤反射:包括

。耆甲反射——轻轻触及耆甲部的皮肤,则肩部及耆甲部皮肌收缩抖动。腹壁反射——针刺腹壁皮肤,腹肌收缩

。肛门反射——轻触肛门皮肤,肛门括约肌立即收缩。脚爪反射——针刺鸡的足掌心皮肤,足爪立即缩拢。提睾反射——

。蹄骨反射——

2、黏膜反射:主要有

。喷嚏反射——刺激鼻黏膜则引起喷嚏。

。角膜反射——用羽毛或纸片轻触角膜时,则立即闭眼。

3、眼部反射:主要有睫毛反射、眼睑反射、结膜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反射

4、深部反射:如膝盖(跳)反射、跟腱反射

二、病理变化

1、反射增强:见于破伤风、有机磷农药中毒、硝酸士的宁中毒及中枢神经损伤

1、反射减弱:见于脑或脊髓损伤、休克及产后瘫痪等。

第五节

运动器官检查

重点:检查肢蹄病、肢体负重与运步状态的改变。除因肢蹄病外,代谢病、传染病、神经与血管疾病等均能引起。乳牛肢蹄病

一、病因

1、饲养管理失宜导致钙磷代谢障碍而引起。

2、骨营养不良均是发生肢蹄病的重要原因。

3、氟中毒影响钙、磷吸收,促进病势发展;

4、环境潮湿、泥泞、厩舍结构不宜、卫生不良是诱发乳牛肢蹄病的诱因;

5、坏死杆菌的乘虚而入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检查方法

肢蹄病检查时一般用视诊和触诊。

视诊是看其站立姿势和肢蹄的空间状态。患肢有疼痛性疾病时,常将其患肢前伸、后踏、内收、外展以避免负重,同时用蹄尖、蹄踵或蹄侧负重。有时患肢不敢着地或提举悬垂或负重不踏实或将躯体偏向健康侧。

运步检查多在平地上以快、慢部、作直线或圆周或急速回转运动。必要时在坡地和软、硬地上检查,以判定跛行的种类、程度和病变部位。

二、病理状态

临诊上有支跛、悬跛、混合跛之分。

支跛——后方短步、患肢着地负重时间短,健肢快速、伸向前方落地,以缓解疼痛,支跛病变多在腕、跗关节以下的腱韧带及蹄部。悬跛是患肢的提举和伸展发生机能障碍,患肢运步缓慢,而前半步短,病变多在腕、跗关节以上。

混合跛是患肢提举、伸展及着地负重均出现机能障碍,常见于上肢关节疾病、骨折或同一患肢上两个部位发病所引起。

为进一步确定病变部位、病的性质以便作确切的诊断,除视诊外,对患肢的蹄、关节、骨及骨膜、腱、肌肉、黏液囊等部位,要进行触摸、如应用X射线、摄影、传导麻醉及检蹄器等的诊断方法。

第三篇: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复习思考重点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萨缪尔森为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罗宾斯“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2)西方经济学的内容

从载体上看,西方经济学指大量的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在这些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中,根据所含的技术分析和经济理论成分的大小,包含了三种类别内容:一是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三种类别的技术分析的含量依次减少,经济理论的成分依次增加。我们所涉及的系指第三种类别的西方经济学。

(3)西方经济学的具体内容分类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为经济理论及根据经济理论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内容。

初学者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只是对其基础经济理论的阐述和考察,通常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

经济主体:厂商,居民户,政府

2、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

著作:《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居民、厂商)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解释和说明市场价格机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等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采用总量分析方法,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解释和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3、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分析对象

家庭、企业、市场

国民经济总体

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

国民收入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社会福利最大

4、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即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5、选择、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1)选择

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

(2)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假设所有社会资源都用来生产两种物品,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该社会所能生产的两种物品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表示社会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

(3)机会成本

如果作出一项选择而不能不放弃另一项选择,那么,这另一项选择在实际上可能的最高代价,称之为该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作出某种经济选择时所付出的代价。

6、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均衡分析

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

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与两种分析方法相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前者在解释今年国际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出好坏、善恶的评价。

后者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所进行的分析,少数属于规范分析,基本上都属于实证分析。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

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

(4)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增量的对比来分析经济行为的。边际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微积分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结果,用微积分的语言来说就是指在一个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微小变化如何引起因变量的相应变化,即微积分的求导问题。

西方经济学认为,边际量分析比总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确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7、经济制度和“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经济制度: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世界上主要有三种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生产和消费都由政府计划部门决定的制度)、市场经济制度(资源配置和利用都由市场价格机制决定的制度)和混合经济制度(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制度)。

“看不见的手”:这是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大”。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说明,当社会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时,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所引导去增进了社会利益。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部分(前十一章的内容)都是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论证和注解。

8、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逻辑前提: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济个体的抽象,其本性被假定为“利己”。经济人的行为特征被描述为:以利己的动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特征也被称为经济人的“理性”。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及重点

重点:

1、需求

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包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作需求。

2、商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

1)该商品的价格

反向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一般商品两者正向

3)相关产品的价格

替代品(正向)、互补品(反向)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该商品价格的预期

3、供给

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数量和提供的服务。

包括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两层含义。

只有供给意愿而没有供给能力,或者只有供给能力而没有供给意愿,都不能算作供给。

4、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的自身价格

正向

2)生产商品的成本

反向

3)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正向

4)相关商品价格

5)生产者的未来预期

6)其它因素

5、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2)、需求的变化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例如: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增加。

6、供给量变动供给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供给的变化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例如: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减少。

成本下降,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增加。

7、均衡价格含义及其形成过程(市场背后自发形成无外力形成)

均衡价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时的价格。严格来讲,应该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均衡价格的形成8、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若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化同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呈同方向的。

(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时,供给的变动与所引起的均衡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与均衡数量变动呈正方向。

(3)、供求同向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供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Q随之同时增加和减少。均衡价格的变化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幅度。出现上升、下降和持平。

(4)、供求反向变动时对均衡的影响

供求反向变动时,P总是按照需求的变动方向变动。而Q的变动取决于供求双方变动的相对比例。有增加、减少、不变三种情况。

讨论一

制造彩电行业的工人工资普遍提高(生产成本提高),而其他因素没有变化,那么,彩电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将如何变化?

讨论二

在水果市场上只有苹果和梨两种水果,假定政府对梨征收营业税,那么,苹果均衡价格和销量有何变化?

课后题:

3.设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d=12-2P,供给函数为Qs=2P。

(1)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

(2)如市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个单位,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

(3)如市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4个单位,均衡产量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

5.画图说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6.发生下列情况时蘑菇的需求曲线价格怎样变化?为什么?

(1)卫生组织报告,这种蘑菇可以致癌。(向左)

(2)另一种蘑菇涨价了。(向右)

(3)培育蘑菇工人的工资增加了。(不变)

7.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向右)

(2)在产品X行业内,企业数量减少了。(向左)

8.已知某市场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方程是:P=2400-2Qd,供给方程是:P=600+10Qs。

求:1、这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如果政府向生产者征收120元税后,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是多少?

3、政府征税额是由谁承担的,各承担多少?

解:1、联立需求曲线方程和供给曲线方程:得,P=2100,Q=1502、征税后,供给曲线移动,供给减少。

新的供给曲线方程为:2100+120=a+10×150

a=720,P=720+10Qs(或P-120=

600+10Qs)

新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为

P=2120,Q=1403、生产者支付100

消费者支付20。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及重点知识

(一)弹性

★弹性含义: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假定两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点弹性:

弧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含义:产品的需求量对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以价格为自变量,需求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关系。

或者说:产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产品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1、商品的性质

需求程度大

必需品

Ed小

粮食

需求程度小

奢侈品

Ed大

旅游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可替代程度大

Ed大

飞机

可替代程度小

Ed小

胰岛素

3、商品用途广泛性

用途广泛,使用的机会大,EP大

电力

用途小,使用的机会小,EP小

小麦

4、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比重

所占的比例大,Ep大,汽车

所占的比例小,Ep小,香烟

5、时间因素

由于寻找和适应替代品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时间愈长,价格的需求弹性愈大。

★需求价格弹性和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二)★恩格尔定律内容:

1)食物消费在家庭消费开支的比重,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

2)衣着和住房开支在家庭消费开支中所占的比重,相对稳定。

3)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消费开支的比重,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迅速上升。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家庭总支出

(三)★供给的价格弹性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所引起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百分之几。

★供给的价格弹性影响因素:

1、供给时间的长短

2、生产成本增加

产量增加成本变大,供给弹性就小;反之就大。

3、生产规模与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长,生产规模大,供给弹性小;

生产周期短,生产规模小,供给弹性大。

4、调整产品的难易程度,供给弹性同调整的难易程度成反方向变动

产量容易调整的产品,供给弹性大;反之供给弹性小。例如:农业受自然影响大,产量不易调整,缺乏供给弹性;工业受自然力影响小,供给弹性也就大。

5、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

生产要素准备充分或生产要素价格低,供给弹性就大;

生产要素准备不充分或生产要素价格高,供给弹性就小。

★供给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

例1:X公司与Y公司上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这两家公司的产品需求曲线为:

公司X:PX=1000-5QX,公司Y:

PY=1600-4QY

这两家公司现在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求:(1)、X和Y当前的价格弹性。

(2)、假定Y降价后,使Y的销量增加到300个单位,同时导致X销量下降到个75单位,那么产品X的交叉弹性是多少?

(3)、假定Y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最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例2:甲公司生产电脑桌,现价每张60美元,2004年销量每月大约10000张,2004年1月其竞争者乙公司把电脑桌价格从每张65美元降到55美元,甲公司2月份销量跌倒8000张。问1)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交叉弹性为多少?2)若甲公司电脑桌的价格弧弹性

是-2,乙公司把价格保持在55美元,甲公司想把销量恢复到每月10000张的水平,问每张电脑桌的价格要降低到多少?

解:(1)由公式EXY=(ΔQX/ΔPY)

X

(PY1+

PY2)/

(Q

X1+

Q

X2)

EXY=4/3

(2)Ed=(ΔQ/Q)/(ΔP/P)=

(ΔQ

/ΔP)X

(P1+

P2)/

(Q

1+

Q

2)

P2=53.7

(四)★两种商品之间关系

如果两种商品存在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化。Eyx>0

如果两种商品存在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向变动。Eyx<0

如果两种商品没有关系。Eyx=0

(五)★重点讨论:“谷贱伤农”,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要点:

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即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引起的需求量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意味着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政府可采取保护价收购,丰收时保护价收购,使农户获得较高收入;另外政府可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用直接补贴的形式对农民进行财政补贴,保证农民生产积极性。

课后题:

10.假定某国消费者对新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指数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Ey=3.0,求:

(1)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上升3%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收入提高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3)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1980年新汽车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估计1981年新汽车的销售量。

11.某市场上A、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A厂商的需求曲线PA=200-QA,对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B=300-0.5QB,两厂商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QA=50,QB=100.求:(1)A、B两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各为多少?

(2)如果B厂商降价后,使得B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B,=160,同时使其竞争者A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A,=40.那么A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3)如果B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极大化,那么你认为B厂商降价是否合理?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

1、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1)、基数效用(用边际分析法)

就是表示商品的效用时可以用基数数字1、2、3…计算其数值或加总求和。

效用可以计量,可以相加。

(2)、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就是表示商品的效用时可以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仅表示第二大于第一,第三大于第二…。第一、第二、第三…本身数量是多少,是没有意义的。

效用不可以相加,可以排序。只表示顺序或等级。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该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含义:为了保持同等的满足程度,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必须放弃另一种商品数量之间的比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了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在水平距离相同时,垂直距离越来越短。在几何意义上讲,MRS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决定了曲线凸向原点的特性

。)

3、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

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是已知的,花掉全部收入。

★消费者应该使自己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每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I

表示消费者的收入

表示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上式表示收入全花完,是限制条件。下式表示花掉最后1元钱所购买的任意一种商品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4、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区别和联系:

1)假设不同:前者假设效用可以用基数计量,并加总求和,消费者可以说出获得的效用值。后者认为效用是主观感受只能排序,不能加总求和。2)分析方法不同:前者边际效用的分析方法,且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后者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3)均衡条件不同:前者MU/P=λ,后者MRSXY=MUX/MUY=PX/PY。两者都是从市场需求着手,推导出符合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并且说明需求曲线上的点表示消费者获得效用最大化;另外二者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

5、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课后题:

4.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价值悖论:“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它几乎不能交换任何东西;相反,一块钻石只有很小的使用价值,但是通过交换却可以得到大量其他商品。”请用效用论解释这一悖论。

答:价格(交换价值)由它们的边际效用来决定,而不是由它们的全部效用(使用价值)决定。因为水是丰富的,增加一单位水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很小,因而水的价格很便宜;而钻石是极端稀缺的,获得一单位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因而钻石的价格是昂贵的。

6.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他会在X和Y商品上分配收入?

7.(类似题型)已知某人月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两种商品X、Y,他的效用函数为U=XY,且PX=2元,PY=3元。求:(1)效用极大时,他购买X、Y的数量各为多少?(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是多少?(3)假如X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使其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需增加多少?

PX=2+2x44%=2.88,由均衡条件得:Y/2.88=X/3,另依题意知XY=600,联合得出:X=25,Y=24

将X=25,Y=24代入:

M=PXX+PYY=2.88x25+3x24=144

ΔM=144-120=24

11.用图说明叙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例题1:已知某消费者消费的两种商品X和Y的效用函数为TU=X1/3Y1/3,商品价格分别为PX和PY,收入为M,推出消费者对X和Y的需求函数。

解: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对效用函数分别对X和Y求导,整理得出:PXX=PYY带入到:

PXX+PYY=M,得到2PXX=M,则X=M/2PX,Y=M/2PY

例题2:设某人的效用函数TU=2X+2Y+XY+8,预算约束为5X+10Y=50,求X、Y的均衡值;货币的边际效用;最大效用。

解:对效用函数求导代入均衡条件公式:(2+Y)/5=

(2+X)/10和5X+10Y=50联立求解:X=6

Y=2货币边际效用=

(2+Y)/5=

(2+X)/10=0.8总效用=36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及重点

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1、MP与TP关系(MP是TP曲线的斜率,MP最高点是TP曲线的拐点)

2、AP与TP的关系(AP是TP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当连线与TP曲线相切时,AP产量达最大)

3、MP与AP关系

MP>AP时,AP上升,MP<AP时,AP下降,MP=AP时,AP极大。

课后题:

讨论1:一个企业主在考虑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答:更关心边际产量;因为当边际产量等于0时,总产量最大,企业可以实现最大效益。

讨论2: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为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2)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答:1)第一阶段AP处于递增状态,MP大于AP,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可变要素的AP提高;第三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会使总产量减少,MP为负。所以理性的选择应在第二阶段。

讨论3: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会面临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一命题是否正确?

答:命题是错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的产量的变化,后者讨论的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厂商经营规模较大,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

★5.如果总产量曲线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并作出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这样的总产量曲线是否有可能出现?

答:前者涉及的是一厂商规模本身发生变化(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厂商根据经营规模(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后者讨论的是该厂商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

6.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21L+9L2-L3求:(1)、该企业的AP和MP函数。

(2)、如果企业现在使用了3个劳动力,是否合理?该企业合理使用劳动力范围是多少?

解:1、AP=21+9L-L2,MP=21+18L-3L22、令AP=MP,解得:L=4.5(0舍去)

MP=0,解得:L=7(负值舍去)

合理区域应该是:4.5≤L

≤7

现在使用了3个劳动力不合理。

7.(类似题型)已知某厂商生产函数:Q=L3/8K5/8,且PL=3,PK=5。求:1、Q=10时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K和L的数量。2、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均衡的Q、L、K值。

8.画图说明短期短期生产函数Q=f(L)的TP,AP,MP的相互关系。

9.画图说明厂商在成本既定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

10.画图说明厂商在产量既定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

第六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

一、短期成本函数

1、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

2、短期总成本曲线

3、短期成本分类

总不变成本:

(FC)

是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它不受产量变化影响的成本。

总可变成本:

(VC)

是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短期总成本:

(STC)

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成本总额,是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STC=FC+VC

平均不变成本:

(AFC)

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AFC=TFC/Q

平均可变成本:

(AVC)

是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AVC=TVC/Q

平均总成本:

(AC)

是企业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AC=AFC+AVC

边际成本:

(MC)

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4、短期成本变动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对就的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所以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二、各短期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总成本曲线TFC、TVC、TC,用几何方法推导AFC、AVC、AC和MC曲线。

2、由TVC曲线推导AVC曲线

3、由TC曲线推导AC曲线

4、由TC曲线和TVC曲线推导MC曲线

三、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的对偶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镜像)

第二,当总产量曲线TP下凸时,总成本曲线TC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凹的,反之亦然。当TP存在一个拐点时,TC和TVC也存在一个拐点。

图示

四、长期总成本函数和曲线

1、长期总成本:LTC

是指厂商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

长期总成本函数形式:

LTC=LTC(Q)

2、长期总成本曲线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五、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

是指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的函数形式: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由上图可知:长期平均成本呈先降后升的U形,这一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的。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提高,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叫规模不经济。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移动

长期平均移动由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因素引起的。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企业以外的因素变化。

课后题:

★讨论题: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两种,一是利率为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企业领导认为应该选择二,理由是不用支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他的决策是不有道理?

答:他的话没有道理。做经济决策时,必须重视隐性成本的计算。所谓隐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企业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的价值,这个价值必须按照它可能的最好的用途来计算。本题中,如果企业利润不投入自己的企业而贷给其他人经营,它也可能得到年利率10%的利息收入的话,这两种筹资方法对该企业来说不分轻重。

★举例1:假设某产业所有企业的成本函数都为TC=100+Q,而且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为1000。1)这时在一个占有40%市场的企业与一个占有20%市场的企业之间,哪一个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2)从长期来看,该企业规模为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为什么?3)有人认为企业产量水平越高,企业利润也越高,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解:1)占有40%市场的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因为占有40%市场的企业产量为400,总成本为500,平均成本为1.25;而占有20%市场的企业产量为200,总成本为300,平均成本为1.5。可见前者比后者平均成本低0.25。

2)由TC=100+Q得,AC=100/Q+1,随着产量的增加,AC会越来越低,所以该企业规模为规模经济。

3)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企业利润为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即便是产量再多,而市场需求不确定时,总收益也就不确定,进而无法确定利润的多少。

★举例2:已知某企业的总成本函数是:STC=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是多少?

解:因为:AVC=

0.04Q2-0.8Q+10

求其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得:Q=10

当Q=10时,AVC=6

举例3:假设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0.1L3+6L2+12L,求1)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数;2)求平均可变成本极小(平均产量极大)时的产量?3)假如工人的工资为360,产品价格为30,求利润极大时雇佣的劳动数。

解:1)AP=TP/Q=-0.1L2+6L+12,对平均产量求导数得-0.2L+6=0,求其极大时L=30

对生产函数求边际产量=-0.3L2+12L+12,对其求导数得-0.6L+12=0,极大时L=20

2)AVC极小时,也就是AP级大时,此时L=30,代入生产函数得Q=3060

3)利润=收益-成本=PQ-TC=PQ

–(VC+FC)=30(-0.1L3+6L2+12L)

-360L-FC=-3L3+

180L2-FC

对利润函数求导数=-9L2+360L=0,利润极大时L=40

★举例4:已知生产函数是:Q=6KL,PK和PL为已知的常数。求总成本函数。

解:总成本方程C=PKK+PLL

由生产函数得:MPL=6K,MPK=6L,代入均衡条件得:K=LPL/PK,代入生产函数得:

4.(类似题型)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

STC(Q)=Q3-8Q2+10Q+50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

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

答:

5.假定某企业用两个车间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TC=2Q12+Q22-Q1Q2,其中,Q1为第一车间生产产量,Q2为第二车间的生产产量。求:当企业生产的总产量为40时,能够使得企业生产成本最小的两个车间的产量组合。

6.已知某企业生产函数为Q=0.5L1/3K2/3,当资本的投入量K=50时,资本总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PL=5.求1)劳动的投入函数L=L(Q);2)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边际成本函数;3)当产品价格P=100时,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

解:1)PK·K=500,PK·50=500,PK=10,根据要素组合条件:

MPL/PL=MPK/PK得,L=K,代入Q=0.5L1/3K2/3,得劳动的投入函数L(Q)=2Q

2)将L(Q)=2Q代入成本等式TC=5L+10K,TC=5·2Q+10K=10Q+500,AC=10+500/Q,MC=10

3)由1)知

L=K,而K=50,代入Q=0.5L1/3K2/3,得到Q=25,π=TR-TC=100·25-(5L+10K)=2500-(5·25+500)=1750

8.画图说明SMC曲线与AVC、AC曲线的相互关系。

第七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含义: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产品同质无差别;进入和退出自由;

3、资源完全流动、价格完全一致。

4、市场信息完全可知。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此时厂商亏损最小,还要不要生产,还要看AVC的大小,如果收益大于AVC,可以继续生产。

此时,厂商的AR=AVC,厂商可以生产,也可以不生产,结果都是一样的。

此时,厂商的AR<AVC,厂商停止生产。

厂商停止生产,或者退出行业。

完全竞争厂商均衡条件:MC=MR,且MR=AR=P,在短期,厂商利润可以是大于零,等于零,也可以小于零。

三、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二是,进入和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在长期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获得的更大的利润。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课后题:

★举例:在一个完全竞争成本不变行业中有几百个企业,他们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0.1q3-1.2q2+11.1q。Q是单个企业的年产量,市场对该行业的需求曲线是:Q=6000-200P,Q是行业的年产量。

求:(1)、该行业的长期均衡产量。

(2)、均衡时行业有多少家企业。

解:(1)、由已知长期LTC得:

LAC=0.1q2-1.2q+11.1

LMC=0.3q2-2.4q+11.1

LAC=LMC得:q=6,LAC=P=7.5

(2)、因为Qd=6000-200P=6000-200×7.5=4500=Qs

企业的个数=4500÷6=750

1.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TC=Q3-6Q2+30Q+40,假定产品价格为66元。

求(1)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与利润额。

(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新的价格为30元,在新的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会退出该行业?

解:1)由已知得:MC=3Q2-12Q+30,P=66,则P=MC时,求得:Q=6。

利润=TR-TC=PQ-TC=176元

2)根据P=MC,30=3Q2-12Q+30Q=4,此时,利润=TR-TC=-8元

3)厂商退出该行业的条件是P<AVC的最小值。

因为TC=Q3-6Q2+30Q+40,所以,VC=

Q3-6Q2+30Q,AVC=

Q2-6Q+30,求AVC的最低点,2Q=6,Q=3当Q=3时,AVC=21,可见,P<21时,厂商就停产(退出该行业)。

2.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3-12Q2+40Q。试求:(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的数量。

3.假定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0.1Q2+Q+10。

求:(1)、市场供给函数。

(2)、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QD=4000-400P,求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解:(1)、已知成本函数为:STC=0.1Q2+Q+10。所以AVC=0.1Q+1,MC=0.2Q+1,可见,MC>AVC。所以厂商的供给函数是:P=MC即:P=

0.2Q+1,或者Q=5P-5则行业100个厂商构成市场供给:QS=500P-500

(2)、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QD=QS解得:Q=2000,P=5

4.假设完全竞争行业中有许多相同的厂商,代表性厂商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值是6美元,产量为500单位;当最优工厂规模为每阶段生产550单位产品时,各厂商的SAC为5美元,还知市场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分别为:

Q=80000-5000P,Q=35000+2500P,1)市场均衡价格,并判断该行业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均衡;2)在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家厂商?3)如果市场需求函数变为Q=95000-5000P,求行业和厂商的新的短期均衡价格和产量,厂商在新的均衡点盈亏状况如何?

解:1)市场均衡时QD=QS,P=6,与代表性厂商LAC曲线最低点值6相等,则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

2)长期均衡时价格P=6,均衡产量行业的产量Q=50000,每个厂商的产量为500,则厂商数量为50000/500=100

3)新均衡时QD,=QS,则P=8,为行业短期均衡价格,行业短期均衡产量为55000。短期100家厂商数量不变,每家厂商产量为55000/100=550,此时厂商SAC=5,而短期价格大于SAC,厂商盈利,Π=(8-5)X550=1650

7.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不愿意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金钱?

答:因为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无需做广告。厂商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能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不愿意做广告。

8.“最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答:同意。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销售收益能补偿可变成本,厂商总可营业。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因此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高的固定成本不能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12.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是否可以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价格不会改变?

答: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卖者,每个厂商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完全无差别。所以单个或某部分厂商是否提供产品,或是提供多少,对整个市场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但并不表示这个价格不会变动,这个价格是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市场供求发生变化,会有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出现。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重点题目答案

一、数学表达式

★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相同,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内侧。

二、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关系

三、寡头市场的特征

1、含义:是指少数几家大型厂商生产和销售了整个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厂商规模很大,其它厂商不容易进入该行业。

2、产生的原因:规模经济、生产资源供给控制和政府支持和扶持等。

3、寡头行业分类:

纯粹和差别的(产品性质分);双头,三头,多头(厂商数量分);勾结和非勾结(厂商关系分)。

4、寡头厂商价格和产量决定的复杂性

1)猜测竞争对手反应,价格产量难确定

2)价格产量确定后,具有相对稳定性

3)厂商间相互依存,相互勾结,暂时合作

没有一种理论能完全解释厂商的行为只能用不同的模型和理论来解释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与产量的决定,一般有传统模型,现代博弈论模型。

四、寡头厂商间的博弈

1、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参与者策略和报酬

在每一个博弈中至少有两个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有一组可选择的策略。

作为博弈的结局,每个参与者都得到自己的报酬。

每个参与者的报酬都是所有参与者各自所选择的策略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2、支付矩阵(报酬矩阵)

3、博弈均衡的基本概念

在以上的四种可能的策略组合中,双方最后博弈的结局是什么呢?(不合作)

(1)占优策略均衡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博弈均衡: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状态。

(2)纳什均衡:

在给定他的竞争者的策略后,各参与者采取它能采取的最好策略。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它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4、寡头厂商的共谋及特征

(1)囚徒困境

说明寡头厂商共谋的不稳定性。

从个人角度所选择的是占优策略,从整体来看,却是最差的结局。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

(2)重复博弈:走出囚徒困境

动态博弈是一种反复进行的博弈。重复博弈是动态博弈的一种特殊情况。一个结构相同的博弈被重复多次。

假定:在结成合作同盟的寡头厂商之间都采取一种“以牙还牙”策略。

这一假设对无限重复博弈的解是(合作,合作)。对于有限重复博弈的均衡解是(不合作,不合作。)

6、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

(1)不可信的威胁

(2)可信的威胁

课后题:

1.在一个有支配厂商的价格领袖模型中,除支配厂商外,其他厂商行为是否与完全竞争厂商的行为一样?为什么这些厂商都愿意跟着支配厂商定价?

答:是。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行为建立在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由各厂商决定。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每个厂商根据MC=P决定自己产量。在价格领袖模型中,价格由支配型厂商决定,非支配型厂商只是根据已定的价格出售他们想出售的数量。因此,其行为和

完全竞争者一样。

其他厂商之所以愿意跟着支配型厂商定价,是因为如果不跟着降价,会失去顾客,如果不跟着涨价,实际上就相当于降价,很可能引起价格战。同时,一般来说,其他厂商规模较小,预测能力较差,如果跟着定价和变动价格,可以避免独自定价的风险。

3.成为垄断者的厂商可以任意定价的说法对否?

4.垄断厂商一定能获得垄断利润吗?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他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吗?长期内他又会怎样?

答:不能。获取超额利润取决于市场需求,如果需求者能接受垄断厂商制定的大于AC的价格,则能获取超额利润,否则会亏损。但亏损后短期内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停产,只要产品价格大于AVC的最低点,就可以继续生产。

长期内,垄断厂商可以建立适当的工厂规模生产最好的长期产量,可以做广告,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扩大产品需求量,当然也会增加成本,厂商会综合考虑,如果仍然会亏损,长期就会停产。

9.比较完全竞争厂商和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答: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均衡条件不同:前者P=MR=AR=SMC=LMC=SAC=LAC,后者MR=LMC=SMC;均衡点位置不同:前者在LAC曲线的最低点,后者在最低点左侧;利润不同:前者获取正常利润,后者获得超额利润。

10.为什么垄断厂商实行二级价格歧视比实行一级价格歧视要容易?

答:一级价格歧视只有在垄断者面临少数消费者以及当垄断者发现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时,才能实行。而二级价格歧视面临的是许多消费者以及消费者有选择的自由,所以二级价格歧视比一级价格歧视容易

11.用有关经济理论分析:为什么有的旅游景点的国外游客入场券价格比国内游客入场券价格高?

答:因为外国游客收入比国内游客收入高,采取差别价格歧视政策能使旅游景点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对国内和国外游客收取同样价格,景点收入会减少。

14.某垄断厂商面临的反需求函数为P=100-4Q,总成本函数为TC=50+20Q,求:1)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总额。2)假设垄断厂商按照完全竞争法则,那么厂商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分别是多少?3)比较1)和2)的结果。

解:1)由需求曲线知MR=100-8Q,根据MR=MC,Q=10,代入P=100-4Q,P=60π=TR-TC=350

2)按照完全竞争法则,根据P=MC,100-4Q=20,Q=20,代入P=100-4Q,P=20,π=TR-TC=-50

3)完全垄断情况下,可以获得超额利润350,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垄断者亏损50.说明完全竞争比完全垄断资源配置优,效率高。

15.已知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分别在两个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TC=Q2+40Q,两个市场的反需求函数分别为P1=120-Q1,P2=50-2.5Q2,求:1)当该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两个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和利润。2)当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价格时,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两个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和利润。与1)的结果进行比较。

解:1)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分别为:MR1=120-20Q1,MR2=50-2.5Q2,市场边际成本MC=2Q+40,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1=MC,MR2=MC,有120-20Q1=2(Q1+Q2)+40和

50-2.5Q2

=

2(Q1+Q2)+40,整理分别得出:22Q1+

2Q2

=80和2Q1+

7Q2

=10,得Q1=3.6,Q2

=

0.4,代入需求函数得P1=84,P2=49

总利润π=TR1+

TR2

–TC=146

2)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价格时,要先求出整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即Q=Q1+Q2,进而求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一级边际收益函数,然后在根据MR=MC求解。

由原反需求函数可分别得到:Q1=12-0.1P和Q2=20-0.4P,则Q=Q1+Q2=32-0.5P,反需求函数P=64-2Q,MR=64-4Q,64-4Q=2Q+40,Q=4,代入P=64-2Q=56

总利润π=TR-TC=48

16.设垄断厂商产品的需求函数P=12-0.4Q,成本函数TC=0.6Q2+4Q+5。求1)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2)该厂商收益最大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3)产量为多少时总收益最大,并且利润大于等于10,并求与此相应的价格、收益及利润

解:1)利润最大时MC=MR,1.2Q+4=120.8Q,Q=4,代入P=12-0.4Q,P=10.4,TR=PQ=41.6π=TR-TC=11

2)收益最大时TR=PQ=12Q-0.4Q2,求导得:

12-0.8Q=0,Q=15,代入P=12-0.4Q,P=12-0.4Q,P=6,π=TR-TC=-110

π=TR-TC=12Q-0.4Q2-(0.6Q2+4Q+5)=-Q2+8Q-5

依题意π≥

10,-Q2+8Q-5≥10得Q1=3,Q2=5,则TR1=P1Q1=32.4,TR2=P2Q2=50,所以Q=5时总收益

TR=50,并且π=TR-TC=50-(0.6X52+4X5+5)=10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

微观 第一章 导论

1、资源稀缺性决定了必须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可归纳为三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要解决如何选择用总量既定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的问题。

(2)如何生产。如何生产要解决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多种方法中如何选择一种最有效率的方法的问题。这既要从技术角度考虑,也要从经济角度考虑。(3)为谁生产。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对此,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风俗习惯、不同道德规范有不同的看法。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2)解决的问题不同(3)研究方法不同。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与基本内容不同。

第二章 需求

1.满足需求具备的条件:(1)购买欲望。2)支付能力。2.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之,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与需求量的这种反方向变化关系称为需求规律。(2)消费者收入水平。对于一般商品,当收入水平提高是,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当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商品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化。对于低档商品,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3)相关商品的价格。商品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互补关系,另一种是 供求理论

替代关系。(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反之,当预期价格会下降,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不过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的预期因素不仅有价格预期,还有对未来收入的支出预期、对政府政策倾向的预期等。

3.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所谓“其他条件不变”是指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都是不变的。

供给

1.满足供给具备的条件:(1)供给意愿(2)支付能力。2.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反之,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价格与供给量的这种正方向变化关系称为供给规律。(2)生产的成本。一般情况下,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使供给量下降;反之,成本下降,供给量上升。

(3)生产的技术水平。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可降低成本使利润增加,从而供给量上升。

(4)相关商品的价格。商品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互补关系,另一种是替代关系。

(5)生产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所谓“其他条件不变”是指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都是不变的。

4、均衡价格 :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1)均衡价格是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2)需求与供给对于均衡价格的形成作用不分主次。

(3)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其形成过程是在市场背后进行的。弹性理论

5、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

(1)价格是自变量,需求是因变量。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2)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而不是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的绝对量的比值。

(3)弹性系数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但为方便起见,一般取绝对值。(4)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相同。

6、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因素(1)商品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3)商品对于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7、需求的交叉弹性(简称需求的交叉弹性)【名词解释】: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它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和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特点:

(1)效用是对物品的主观感受;(2)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特点:

(1)边际效用(MU)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反比。

(2)边际效用(MU)的大小与消费量(Q)成反比。当边际效用(MU)=0是,总效用(TU)达到最大值。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特定时间的效用(U)。由于欲望具有再生性和反复性,边际效用也具有时间性。

(4)边际效用(MU)是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观标准,产品的性情价格不取决于总效用(TU),而取决于边际效用(MU)。消费量(Q)少,边际效用(MU)大,价格就高;反之则低,即“物以稀为贵”。

3、消费者剩余【名词解释】: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的差额。

4、无差异曲线含义(等效用曲线)【名词解释】: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效用函数:U=f(X1,X2)=U0 式中,X1、X2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数量;U0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5、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越高。无差异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2)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理由在于:根据定义,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是不同的效用水平,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

(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就是说,无差异曲线不但向右下方倾斜,而且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方倾斜。(4)如图,为无差异曲线图:

6、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拥有数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

(2)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几何意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

7、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即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用一定的收入购买与消费各种物品,使自己总效用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报酬递减率)【名词解释】: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连续投入一种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品最初可能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势必出现递减趋势。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1)总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A.当边际产量上升时,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绝对减少;

B.某一点的边际产量就是该点总产量函数的导数; C.边际产量等于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3、等产量曲线含义【名词解释】: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所有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4、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6)距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7)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因为每一条产量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8)等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值,因此,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名词解释】: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名词解释】: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该要素每一单位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7、等成本线【名词解释】:是在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8、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亦称生产者均衡)【名词解释】:是指在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9、规模报酬(收益)的含义【名词解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第三章 成本理论

5.3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5.3.1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

1.产量和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资本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可以通过对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的调整来改变产量水平。5.4长期成本函数

5.4.3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

1.规模经济【名词解释】: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2.规模不经济【名词解释】:是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第四章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6.2完全竞争基本假定

6.2.2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特征:

(1)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需求曲线d是重叠的,它们用一条水平线d来表示。这是因为对于完全竞争厂商来说,在既定市场价格下的任何需求量上都有P=AR=MR,而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本身就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2)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呈上升趋势的直线。其斜率之所以不变,是因为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值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即MR=dTR/dQ,而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它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

6.3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均衡 6.3.4短期生产者剩余

1.短期生产者剩余【名词解释】:是指所有生产单位边际生产成本和商品市场价格之间差额的总和,它表示某一生产者边际成本曲线以上和市场价格以下的那部分面积。

6.4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和行业的长期均衡 6.4.1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区别 1.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区别:

(1)在短期内,厂商的规模和数目是不变的;在长期内,厂商的规模可以调整,数目可以增减。

(2)长期生产中对全部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a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b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选择。

(3)短期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变动成本,则可以开工生产,长期则不能这样做。因为产品的平均收益能够弥补平均总成本,即平均变动成本加平均固定成本。如果长期调整不能改变厂商的亏损状态,则退出该行业,而转入平均收益可以弥补其平均成本的行业。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7.2 垄断竞争 7.2.1垄断竞争的特点 1.厂商众多。2.互不依存。3.产品差别。4.进出容易。

5.可以形成产品集团。7.3 寡头

7.3.2寡头市场的特征及价格与产量决定

1.寡头市场价格与产量的决定相当复杂,具有不同于其他市场的特点:(1)很难对产量与价格的决定做出像前三种市场那样确切而肯定的答案。(2)价格和产量一旦确定之后就有其相对稳定性。

(3)寡头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使它们之间更容易形成某种形式的勾结。第六章 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8.1 生产要素的需求

8.1.2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

1.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称为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Product,缩

写MRP),或称为边际收益产量、边际产品收入,是指生产要素追加一单位投入所能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化。边际收益产品等于投入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MP和边际收益MR的乘积,MRP=MP·MR。

2.可用边际产品价值(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缩写VMP)来衡量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边际产品价值是以投入生产要素所生产铲平的价格乘以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VMP=MP·P。

3.边际要素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缩写MF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也被称为边际支出(Marginal Expenditure,缩写ME),MFC=MRP=MP·MR。第七章 一般均衡分析和福利经济学

9.1 一般均衡分析 9.1.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1.市场达到一般均衡的条件:

(1)消费者在要素市场上提供各类生产要素,从而获得要素报酬收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各类消费品。每个消费者都在既定的收入下达到效用的最大化。(2)厂商在要素市场上够买各类生产要素,使用要素生产产品后,再在产品市场上销售各类产品。每个厂商都在既定的产品需求、技术情况、投入价格等条件约束下达到利润最大化,而且都只是获得了正常利润。

(3)所有市场同时出清,也就是说,每个市场都达到供求平衡。9.1.2一般均衡的基本思想

1.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在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这样的价格系统:

(1)每个消费者都能在既定价格下提供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并在各自的预算限制下购买产品来实现自己的消费效用极大化。

(2)每个企业都会在既定价格下决定其产量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来实现其利润的极大化。

(3)每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会在这套价格体系下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等(均衡)。

9.2 资源配置与埃奇沃思盒状图 9.2.2帕累托最优条件与埃奇沃思盒状图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名词解释】:是指当社会生产和收入分配状态既定时,通过产品在消费者之间交换使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名词解释】:是指当技术和社会生产资源总量既定时,通过要素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使生产者达到产量最大化。9.3 福利经济学与社会福利函数 9.3.1福利经济学

1.福利经济学【名词解释】: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9.4 效率与公平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名词解释】:帕累托最优状态常常得不到实现,现实的市场机制在很多时候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状况被称为“市场失灵”。其原因是以下四点:垄断、外部性、公共品、不完全信息。10.1 垄断 10.2 外部性

10.2.1外部性的概念及分类

1.正的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名词解释】: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获得额外的经济利益,从而带来外部收益。可以分为正的生产外部性和正的消费外部性。

2.负的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名词解释】: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蒙受额外的经济损失,从而造成外部成本。可以分为负的生产外部性和负的消费外部性。10.3 公共品 10.4 不完全信息 宏观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1.1 国内生产总值 11.1.1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缩写GDP)【名词解释】:是指一

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一般简称为总产出,常用Y表示。11.3 核算国民收入的总量指标

4.国民收入【名词解释】: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报酬的总和。第十章 简单的国民产出决定理论

12.4 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12.4.2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2.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原因是税收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支出降低;税收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支出增加。税收变动和总支出的变动的方向相反,税收乘数绝对值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的差的比率,或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比率。

4.平衡预算乘数【名词解释】: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

第十一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13.1 投资的决定 13.1.2 资本边际效率

1.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缩写MEC)【名词解释】: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该资本在使用期内的各项未来收益折为现值之和等于该资本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4.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14.1.1 财政政策和和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名词解释】: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和税收等手段影响总需求,以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名词解释】: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

控制货币供应量,从影响利率水平,进而改变经济中的投资量,以调节均衡国民收入的政策。14.2 财政政策的效果 14.2.3 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Effectiveness of Crowding Out)【名词解释】:反映了政府采取一定的财政政策后,对经济中其他主体行为的影响,进而使得政府政策效果减弱。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5.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5.1.2 价格稳定

1.价格水平【名词解释】: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经过加权后的平均价格,在实践中,通常借助于价格指数即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加权平均值来衡量。

15.3 货币政策 15.3.1 中央银行的职能 2.中央银行的特征:(1)不以盈利为目的。

(2)不经营普通的银行业务,只与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往来,不办理厂商和居民的存贷款业务。

(3)具有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的双重性质,有执行金融监管、扶持金融发展的双重任务。

(4)处于超脱地位,在一些国家中甚至独立于中央政府,免受政治周期的影响。15.3.3 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名词解释】: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规定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最低准备金的比率。

2.贴现率(Discount Rate)【名词解释】:实质上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放款利率。思考题:

6.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课本239页)(1)政策效应的不确定性;

(2)政策效应的时滞;(3)经济主体的预期。

7.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课本246页)

(1)经济运行状况处于不同时期采取同一货币政策产生的效果会有所不同;(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应量影响利率的高低是以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的;

(3)货币政策存在的时滞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第十四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16.1 总需求曲线 16.1.1 总需求

1.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缩写AD)【名词解释】:是指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所计划或所需要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16.1.3 总需求曲线的性质

2.利率效应(Interest Rate Effect,凯恩斯效应)【名词解释】:物价水平越低,家庭为了购买想要的物品与劳务需要持有的货币就越少,可以用其他的货币去购买有利息的债券或者存入银行,从而使利率下降。当价格上涨时,利率会上涨,对家庭而言,现在消费会使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所以会减少消费支出;对企业而言,贷款成本会增加,投资会减少,因此,总需求会减少。反之,价格下跌,利率亦会下降,消费和投资会增加,总需求也会增加。

3.汇率效应(Exchange Rate Effect,蒙代尔-佛莱明效应)【名词解释】:当一国名义汇率不变时,若本国物价水平上升,将使本国货币实际升值,由此导致出口下降,出口也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使总需求下降;若本国物价水平下跌,将使本国商品变得比国外商品便宜,将会增加本国产品的消费而减少进口,使总需求增加。16.2 总供给曲线

1.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缩写AS)【名词解释】: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16.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6.3.1 模型含义

1.凯恩斯主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在凯恩斯总供给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价格水平不变;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而价格水平不变,即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17.2 金融市场的开放 17.2.2 汇率与利率

3.汇率贬值政策【名词解释】:汇率贬值是本国的产品和劳务在国外的价格降低,并使外国的产品和劳务在国内的价格上升,会造成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内就业增加、国际收支赤字减少;反之,汇率升值则会造成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进出口的变动又会影响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即一国货币的汇率贬值后,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会改善经常项目的收支情况,减少赤字或增加盈余。17.4固定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 17.4.1 固定汇率制度

1.固定汇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名词解释】:是指不同国家间的比值转换由政府直接干预设定的制度。17.5 浮动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 17.5.1浮动汇率制度

1.浮动汇率制度(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名词解释】:是指一国的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的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官方汇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供需决定,随外汇市场供需的变动而变动。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8.2经济增长模型

18.2.1哈德罗-多玛经济增长模型 1.哈德罗-多玛模型假设

(1)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作消费品,也可以作资本品。(2)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3)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股资本-产出比率不变,规模收益不变,也就是说,生产规模扩大时不存在收益递减或递增的情况。

(4)在边际消费倾向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率不变。18.2.2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1.索洛模型假设

(1)社会储蓄函数S=s·Y,s为储蓄率,Y为GDP;(2)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3)技术水平不变;(4)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5)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劳动和资本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而充分地相互替代。

3.黄金分割率【名词解释】:要想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就应该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等于劳动色增长率与折旧率之和。第十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9.2 通货膨胀理论 19.2.2 通货膨胀的原因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名词解释】: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通货膨胀。3.结构性通货膨胀【名词解释】: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4.(1)从生产率提高的角度来看,社会结构存在着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速度快,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速度慢;

(2)从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一些部门正在迅猛发展,另一些部门则日趋衰落;

(3)从同世界市场的关系看,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一些部门(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十分密切,另一些部门(非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密切联系;(4)生产率提高速度快的部门工资水平提高快,而生产率提高速度慢的部门工资水平提高慢,处于生产速率提高速率慢的部门的工人要求“公平”,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19.2.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3)通货膨胀还会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产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1)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这种情况产生的前提条件是有一定的资源闲置。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致失业,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引起就业和产出水平的下降,这种情况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经济体系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3)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第五篇:电工电子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负载和电源判断方法,尤其会判断电压源和电流源同时存在时,哪个是电源哪个是负载;基尔霍夫定律;电位的计算;额定功率。

第二章、等效电阻;电源的等效变换;理想电压源的恒压性,理想电流源的恒流性;戴维宁定理;

第三章、换路定则,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RC,RL时间常数公式,以及独立和非独立初始值;

第四章、单一参数元件的相位关系;如何判断阻抗Z的电容性、电感性以及电阻性;会计算RLC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及有功功率;

第五章、电源的星型连接特性;负载的星型连接特性;电压电流的对称条件。

第14章、二极管特性、晶体管的特性,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NPN,PNP如何判断;含有二极管电路某点的电位;画含有二极管电路的输出波形图。

第15章、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及其电阻对电流,电压的影响;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16章、虚短,虚断,反相比例和同相比例

第18章、半波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电压电流的平均值,含有滤波器的电压电流的平均值。

复习范围除了上面的知识点,还请大家把课后选择题,课后计算题都去做一遍。

下载2018兽医临床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兽医临床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传播学期末复习重点

    网络传播: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网络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新一次信息革命的产物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

    大一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大一 导论: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包括三个最基本要素:(1)劳动者劳动;(2)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

    教育学期末复习重点提示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要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第一章 教育学的历史演进 1、我国古代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孔子。4 2、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成书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学记》......

    临床药理学复习重点范文大全

    注:这是张熠老师根据去年的试卷给出的12道复习题,由于最后整理出卷的老师不是他本人,所以他也不是很明确试卷的内容。张老师的原话是“这只是临床药理学的复习题,与你们明天考试......

    兽医临床个人感想

    原创范文 ====绝非网络复制,个人原创,有效避免雷同=== 临床兽医学专业 大学生活转瞬即逝,转眼之间,作为临床兽医学专业的我即将告别大学生活,告别亲爱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告别......

    兽医临床技术作业指导书(★)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版本/状态:A/0 编号:HNWS/QW-7.5.1-36页码: 第 1 页 共 1 页 兽医临床技术作业指导书1、目的 为确保猪场正常生产,有效降低猪群的发病率......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重点(共5则范文)

    一、名词解释 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管理过程。 2、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上顾......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范文大全

    第1章水肿 二 、填空题1、全身性水肿常见类型有⑴心性水肿 ⑵肝性水肿 ⑶肾性水肿 ⑷营养不良性水肿2、脑水肿可分为⑴血管源性脑水肿 ⑵细胞中毒性脑水肿 ⑶间质些脑水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