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期末复习

时间:2019-05-12 14:2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险学期末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险学期末复习》。

第一篇:保险学期末复习

保险学概论期末复习(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双方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时,必须以最大的诚意,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互不欺骗和隐瞒,恪守合同的认定与承诺,否则会导致保险合同无效。

2.财产保险:以有形财产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保险人承担保险标的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

而遭受损失的经济赔偿责任。

3.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并依法向保

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

4.弃权与禁止反言:弃权指保险人放弃在其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种权利;禁止反言是指

保险人已放弃某种权利,日后不得再向被保险人提出主张这种权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下列关于保险的判断正确的是()

A.保险就是要消灭危险

B.保险就是保证不发生危险

C.保险就是保证发生危险

D.保险就是要分散危险带来的损失

2、“保险是一种损失补偿合同,是当事人的一方收受商定的金额,对于对方所遭受的损失或发生的危险予以补偿的合同。”这种说法属()

A.损失说B.非损失说

C.财产共同准备说D.二元说

3、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交付保险费,买到的只是一个将来可能获得补偿的机会,这说明保险合同具有()

A.附合性B.议商性

C.要式性D.射幸性

4、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

A.该合同无效

B.该免责条款无效

C.投保人可免交保险费

D.保险人在任何情况下无权解除合同

5、下列选项中,属于危险增加的情形是()

A.投保用来销售水产品的房屋改变为经营歌舞厅

B.地震征兆的出现

C.连日暴雨可能发生洪水

D.被保险人患病且病情日益加重

6、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同时死亡,不能确定先后的()

A.推定被保险人先死亡,由受益人的继承人继承保险金

B.推定受益人先死亡,由被保险人的继承人继承保险金

C.推定两人同时死亡,保险金由双方继承人共同继承

D.保险公司可不给付保险金

7、投保人在投保时,声明其投保的财产旁边放有特别危险品,但保险人或其代理人未拒保的,以后保险财产因其旁边的特别危险品而造成损失的,保险人()

A.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或要求提高保险费

B.不能解除合同,但可以要求提高保险费

C.不能解除合同,但可以拒绝赔偿

D.既不能要求解除合同,也不能拒绝赔偿

8.属于企业财产保险可保财产的是()

A.土地B.账外或已摊销财产

C.矿藏D.道路

9.海洋货物运输保险中不负赔偿责任的损失是()

A.运输工具沉没造成的损失B.共同海损的牺牲

C.提货不着所引起的损失D.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损失

10、汽车刹车失灵会引起意外事故,这属于()

A.主观风险因素B.客观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因素D.实质风险因素

答案:

1.D2.A3.D4.B5.A6.B7.D8.B9.D10.D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分)

1.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人不承担保险金给付责任的情形有()

A.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的自身残废

B.第三人的行为导致被保险人死亡,受益人放弃追偿权的C.被保险人因车祸受伤

D.受益人为获得保险金而杀害被保险人

2.保险合同变更后,保险人在原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进行批注,几种不同的批注方式并存的时候()

A.签发时间在后的批注的效力优于签发时间在前的批注的效力

B.打印的批注的效力优于附贴批注的效力

C.手写批注的效力优于附贴批注的效力

D.手写批注的效力优于打印批注的效力

3.下列哪些情形,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应当降低保险费,并按日计算退还相应的保险费()

A.据以确定保险费率的有关情况发生变化,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明显减少

B.投保人为保险标的重复投保

C.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明显减少

D.订立合同时保险事故已发生,但保险人不知道

4.在保险实务当中,每一保险合同均包含有除外责任条款,虽其因保险险别而有所不同,但有一些条款则是各类保险所共同的。下列情形中,哪些是财产保险合同所均应包括的除外条款?()

A.因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所导致的损失

B.因被保险人过失行为所导致的损失

C.因核辐射所导致的损失

D.因物品的自然损耗或者内在的固有瑕疵所导致的损失

E.因被保险人履行道义上的义务所导致的损失

5.下列危险中,属于信用保险合同的可保危险有哪些()?

A.战争B.罢工

C.暴动D.政府征用或者没收

E.被保险人的过失

答案:1.AD2.ABCD3.AC4.ACD5.ABCD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保险的职能。

保险的基本职能:(1)分散风险、分摊损失

(2)经济补偿职能

保险的派生职能:(1)资金融通功能

(2)防灾防损功能

(3)社会管理功能

2.简述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的区别。

自愿保险是保险人和投保人在自愿原则基础上通过签订保险合同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

强制保险,是以国家的有关法律为依据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1)范围和约束力不同。

(2)保险费和保险金额的规定标准不同。

(3)责任产生的条件不同。

(4)在支付保险费和赔款的时间上不同。

3.货物运输保险有什么特点?

货物运输保险的特点:(1)承保标的具有流动性

(2)承保风险具有广泛性

(3)保险估计具有定值性

(4)保险单可以随提货单背书转让

(5)保险利益的特殊性

(6)合同解除的严格性

(7)被保险人的多变性

4.对保险组织的监管包括哪些方面?

对保险组织的监管包括:(1)保险组织形式的监管

(2)保险机构设立的监管

(3)保险公司变更的监管

(4)保险公司终止的监管

(5)保险从业人员的监管

(6)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

(7)对外资保险企业的监管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2005年8月,王某为丈夫投保了5万元人寿保险,为期10年,受益人是王某的儿子。2006年3月,王某与丈夫因感情破裂离婚,经法院判决,儿子由王某抚养。离婚后,王某与前夫各自都建立了新的家庭。2009年12月,王某的前夫因意外事故去世,王某得知后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给付保险金的申请。保险公司认为王某离婚后对前夫已不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失效,因此拒赔。

问:(1)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10分)

答:(1)不成立。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对保险利益存在的时间要求是不同的。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必须具有保险利益,至于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是否仍具有保险利益则无关重要。

(2)本案中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付责任。王某投保时是具有保险利益的,虽然王某与丈夫离婚后不再对前夫具有保险利益,但这并不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保险公司应当向受益人王某的儿子支付保险金,王某作为监护人可代领这笔保险金。

2.有一租户向房东租借房屋,租期为10个月。租房合同中写明,租户在租借期内应对房屋损坏负责,租户为此而以所租借房屋投保火险一年。租期满后,租户按时退房。退房后半个月,房屋毁于火灾。于是租户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

问:(1)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责任,为什么?

(2)如果租户在退房时,将保单私下转让给房东,房东是否能以被保险人的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为什么?(10分)

答:(1)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租户退房后对该房无保险利益(具体解释什么叫保险利益)。

(2)保单转让未经过保险公司同意,转让无效,保险公司也不赔偿。

保险学概论期末复习(B)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损失补偿原则:保险合同生效后,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通过保险赔

偿,使被保险人回复到受灾前的经济原状,但不能因损失而获得额外收益。

2.产品责任保险:承保被保险人(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所生产、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在承保

区域内发生事故,造成使用、消费或操作该产品或商品的人或其他任何人的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责任时,保

险人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的一种责任保险。

3.保险展业:也就是推销保险单,是保险展业人员引导具有保险潜在需求的人参加保险的行

为,也是为投保人提供投保服务的行为,它是保险经营的起点。

4.弃权与禁止反言:弃权指保险人放弃在其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种权利;禁止反言是指保险人已放弃某种权利,日后不得再向被保险人提出主张这种权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汽车刹车失灵会引起意外事故,这属于()

A.主观风险因素B.客观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因素D.实质风险因素

2.保险代理人责任保险属于()

A.公众责任险B.个人责任险

C.雇主责任险D.职业责任险

3.在出口信用保险中,对于汇率变动引起的风险保险公司一般()

A.给予承保B.不予承保

C.视情况而定D.都要求加费后方予承保

4.最早使用的分保方式是()

A.预约再保险B.比例再保险

C.合同再保险D.临时再保险

5.根据保险价值在保险合同中是否先予确定进行分类,将保险合同分为()

A.足额保险合同、不足额保险合同和超额保险合同

B.定值保险合同和不定值保险合同

C.补偿性保险合同和给付性保险合同

D.特定危险保险合同和一切危险保险合同

6.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

A.该合同无效

B.该免责条款无效

C.投保人可免交保险费

D.保险人在任何情况下无权解除合同

7.王某为其家庭财产投保了火灾险,但未投保盗窃险。某日王某家失火,部分财产被抢救出来,堆放于露天。因忙于救火无人看管,部分财产被盗。王某向保险公司索赔。本案中

()

A.火灾是近因,保险公司应赔偿因火灾和被盗引起的全部保险财产的损失

B.盗窃是近因,保险公司不应赔偿王某的损失

C.因火灾引起的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因盗窃引起的损失保险公司不应赔偿

D.近因无法确定,无法估算赔额

8.小明的爸爸有一祖辈遗传下来的郑板桥字画,并欲以此字画作为标的向保险公司投保。若你是保险经纪人,你应当建议他投保以下哪一险种?()

A.足额保险B.超额保险

C.定值保险D.不定值保险

9.2005年10月1日,小黄从北京乘飞机回重庆老家看望双亲,登机前航空公司为其缴费购买一保单,以保障因飞机坠落导致的航空公司对小黄的赔偿责任。请问该保险属下列险种中的哪一类?()

A.飞机公众责任保险B.飞机第三者责任保险

C.飞机旅客责任保险D.飞机旅客意外伤害保险

10.某保险公司违反《保险法》的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已危及本公司的偿付能力,保监会对该公司应当采取下列哪一监管措施?()

A.对该公司依法检查B.对该公司依法整顿

C.对该公司依法接管D.对该公司依法撤销

答案:1.D2.D3.B4.D5.B6.B7.C8.C9.C10.C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分)同A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叫近因,什么叫近因原则?

近因: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其决定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时间上

或空间上与损失结果最为接近的原因。

近因原则:在风险和保险标的损失关系中,如果近因属于被保风险,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

近因属于除外风险或未保风险,则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2.简述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的区别。

自愿保险是保险人和投保人在自愿原则基础上通过签订保险合同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

强制保险,是以国家的有关法律为依据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1)范围和约束力不同。

(2)保险费和保险金额的规定标准不同。

(3)责任产生的条件不同。

(4)在支付保险费和赔款的时间上不同。

3.什么叫保险利益原则?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有哪些?

保险利益原则:在签订保险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

险利益。

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有:(1)财产所有人、经营管理人的保险利益

(2)抵押权人与质权人的保险利益

(3)负有经济责任的财产保管人、承租人等的保险利益

(4)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保险利益

4.保险经纪人与保险代理人的区别?

(1)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

(2)开展业务的名义不同

(3)业务范围不同

(4)专业要求不同

(5)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6)提供的服务侧重点不同

(7)服务对象的类型有所不同

(8)手续费支付方式不同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李某在游泳池内被从高处跳水的王某撞昏,溺死于水池底。由于李某生前投保了一份健康保险,保额5万元,而游泳馆也为每位游客保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保额2万元。事后,王某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10万元。问:

(1)因未指定受益人,李某的家人能领取多少保险金?

(2)对王某的10万元赔款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10分)

答:(1)李某死亡的近因属于意外伤害,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责任,因此李某的家人只能领到2万元的保险金。

(2)对王某的10万元赔偿应全部归李某的家人所有,因为人身保险不适用于补偿原则。

2.有一批货物出口,货主以定值保险的方式投保了货物运输保险,按投保时实际价值与保险人约定保险价值24万元,保险金额也为24万元,后货物在运输中发生保险事故,出险时当地完好市价为20万元。问:

(1)如果货物全损,保险人如何赔偿?赔偿为多少?

(2)如果部分损失,损失程度为80%,则保险人如何赔偿?其赔款为多少?(10分)答:(1)按照定值保险的规定,发生保险事故时,以约定的保险金额为赔偿金额。因此,保险人应当按保险金额赔偿,其赔偿金额为24万元。

(2)保险人按比例赔偿方式

赔偿金额=保险金额×损失程度=24×80%=19.2万元

第二篇:保险学期末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

1、补偿性合同:是指当保险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根据保险标的因事 故发生所造成的实际损失额,对被保险人进行经济补偿的合同。财产保险合同即属补偿性保险合同。因这种合同的目的是补偿被保险人的损失,故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在保险金额的限度内,以评定实际损失为基础来确定保险金的数额,所以也称之为评价保险合同。

2、给付性合同: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事件出现或者保险期届满,保险人就必须按照保险双方事先约定的保险金额支付保险金的合同。

3、弱体保险:是指被保险人的风险程度较高,不能按照正常费率承保而必须附加特别条件来承保的保险

4、健体保险:健体保险是指对于身体、职业、道德等方面没有明显缺陷的被保险人,保险人按照所制定的标准或正常的费率来承保的保险。

5、火灾保险:是指以存放在固定场所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财产物资为保险标的,由保险人承担保险财产遭受保险事故损失的经济赔偿责任的一种财产保险。

6、保险单:简称保单,是指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向投保人(被保险人)签发的正式书面凭证。保险单由保险人制作,经签章后交付给投保人。保险单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

(1)声明事项;(2)保险人责任范围;(3)除外责任;(4)条件事项。即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享受权利时所应承担的义务。

7、近因原则:在风险与保险标的的损害关系中,如果近因属于承保风险,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如果近因属于除外风险或未保风险,则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8、委付:是指保险人同意将受损的保险标的视为推定全损,在补偿被保险人全部损失的同时,获得该受损标的物的所有权。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可以通过对标的物的处理,接受大于赔偿金额的收益。

9、代位求偿原则:是指在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发生保单承保风险造成的保险事故,且事故是由第三者责任造成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款后,依法取得对第三者的索赔权。

10、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订立保险合同及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影响对方作出是否缔约及缔约条件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可以以此为理由宣布合同无效或不履行合同的约定义务或责任,还可以对因此而受到的损害要求对方予以赔偿

11、财产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

12、人身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当被保险人在合同期限内发生死亡、伤残、疾病等保险事故或达到人身保险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由保险人依照合同约定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二、简答

1、可保风险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风险损失可以用货币来衡量;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④风险的发生必须是意外的,非故意行为所致和发生是不可预知的;⑤风险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到损失的可能性;⑥风险导致的损失应具有严重性

2、简述风险处理的方法并评价其适用性。

风险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避免、预防、抑制、分散)和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自留、转移)

当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高时,采用风险回避。

当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低时,采用损失预防、风险自留。

当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高时,采用损失抑制、风险转移。

当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低时,采用风险自留。

3、什么是风险?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怎样?

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构成要素:(1)风险因素。包括物质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

(2)风险事故。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3)损失。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即经济价值意外的减少或灭失。广义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关系: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的发生,风险事故发生导致产生损失。

4.论述保险的职能以及保险在宏观微观方面的作用。

职能:

一、保险的基本职能:1.分散风险2.经济补偿或保险金给付

二、保险的派生职能:1.融资职能2.防灾防损职能3.分配职能

作用:

(一)保险的宏观作用:

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2、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交往

3、有助于推动科技发展

4、有助于扩大积累规模

5、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

6、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分散危险

7、对经济起稳定作用

(二)保险的微观作用:

1、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2、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3、有助于均衡个人财物收支

5、分析保险和储蓄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保险与储蓄都可以作为处理经济不稳定的善后措施,尤其是人寿保险与储蓄比较相似。

区别:

1、经济关系:保险是互助、共同经济行为,储蓄是个人经济行为

2、对等关系:保险不对等,储蓄对等

3、原则:保险投保自愿、退保自由,储蓄存款自愿、取款自由

4、计算方法:保险需要特殊的计算方法,储蓄不需要。

6、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

能有效防止赌博

可以减少道德风险

可以限制保险的赔偿金额

7、简述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的主要来源

财产保险的来源是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承运权、保管权、抵押权、留置权等;人身保险的来源是人身关系、亲属关系、雇佣关系、债权债务关系。

8、重复保险的概念及其损失分担方式有哪几种?

投保人在同一时限内就同一标的物的同一危险向若干保险公司投保,如果保险金额之和超过标的财产的实际可保价值,称为重复保险。比例责任方式,保险人按其承保的保险金额与各保险人承保保险金额的总和的比例分摊责任。限额责任分摊方式:即假设在没有重复保险的条件下,各保险人依其承保的保险金额应负赔偿的最高限额与各保险人应负赔偿限额的总和的比例分摊责任。顺序责任分摊方式: 按照各家保险公司出单顺序赔偿,先出单的公司首先在其保险金额限度内负责赔偿,后出单的公司只有在损失金额超出前一家保额的情况下,才在自身保额限度内赔偿超出部分。

9、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及其限制条约

补偿原则是指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通过保险赔偿,使被保险人恢复到受损前的经济现状,但不能使其因损失而额外受益。补偿原则包含三层意思:无损失则无补偿,补偿须以损失的发生为前提;保险人所补偿的损失只能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即由于保险事故造成的保险标的的损失;保险赔偿以补偿实际损失为限。

限制:以实际损失为限。以保险金额为限以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保险利益为限

10、分析保险合同的定立程序

保险合同的订立程序包括要约与承诺。要约又称“订约协议”,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建议的法律行为,是签订保险合同的一个重要程序。具有三个特点:投保人一般是保险合同的要保人。保险合同要约内容比一般合同更加具体和明确。保险合同要约一般为投保单的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承诺又称“接受订约提议”,是承诺人向要约人表示同意与其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有效的条件为:承诺不能附带任何条件。由受约本人或其合法代理人作出。在要约有效时间内作出。

11、简述保险合同的特征

保险合同是有名合同。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保险合同是附和性合同。保险合同是有偿合同。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

12、简述保险合同的主体和客体

保险合同的主体是指与保险合同发生直接关系、间接关系的人(含法人和自然人),包括当事人、关系人和辅助人。当事人是指直截参与建立保险法律关系、确立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人,即参与订立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投保人和保险人。关系人是指与保险合同有经济利益关系,而不一定直截参与保险合同订立的人,包括被保险人、受益人、保单所有人。辅助人是指协助保险合同的当事人签署保险合同或履行保险合同,并办理有关保险事项的人,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

客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履行权利和义务时共同指向的对象。保险合同的客体不是保险标的本身,而是投保人于保险标的上的保险利益。

13、财产保险的特征都哪些?

保险标的为各种财产物资及有关责任 ;业务性质是组织经济补偿;经营内容具有复杂性 投保对象与承保标的复杂 ;承保过程与承保技术复杂 ;危险管理复杂;单个保险关系具有不等性

14、团体火灾保险中,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保险金额的确定方式

固定资产的保险金额的确定:按账面原值、账面原值加成、重置重建价值或实际价值确定。流动资产的保险金额的确定:按照流动资产最近12个月的平均余额或最近账目余额确定。

15、简述责任事故处理原则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是契约责任阶段,它强调在处理责任事故时以受害方与致害方存在着直接的契约或合同关系为前提;二是过错责任阶段,它强调在责任事故中只有当致害人对受害人的伤害负有故意或过失责任时,才承担起法律规定的经济赔偿义务;三是绝对或严格责任阶段,即只要受害人不是自己的故意行为所致的损害事实,均可以从实施行为的另一方面获得经济上的赔偿。

16、人身保险的特征有哪些?

人身保险事故的特点:首先,人身保险的保险事故的发生通常具有必然性。其次,保险事故的发生具有分散性。最后,人身保险中的死亡事故的发生概率随被保险人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具有相对稳定性。人身保险产品的特点:反映在保险产品的需求、保险金额的确定、保险金的给付、保险利益的确定、保险期限的长短和寿险保单的储蓄性等方面。人身保险业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保费的收取、准备金的提取、资金的运用、保单的调整和连续性管理等方面。

17、分析原保险和再保险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投保人(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费给原保险人(分出公司),并签订保险合同,原保险人(分出公司)支付再保险费给再保险人(分入公司),并签订再保险合同。发生事故后,投保人(被保险人)可向原保险人(分出公司)请求保险赔偿或给付,原保险人(分出公司)向再保险人(分入公司)请求再保险摊赔,再保险人(分入公司)摊付损失赔款,原保险人(分出公司)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给投保人(被保险人)。区别:

18、再保险合同的形式有哪些及其具体的含义如何?

(一)临时分保

原保险人根据业务需要,临时选择再保险人,经协商达成协议,逐笔成交的再保险形式。

(二)合同分保

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事先订立再保险合同,在一定时期内对合同规定范围内的业务,都依据事先商定的条件进行分保。

(三)预约分保

双方事先签订分保合同,原保险人对于合同规定范围内的业务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分保及分出份额;而再保险人则没有选择的自由,凡合同规定范围内的业务,只要原保险人决定分出,再保险人就必须接受,无选择的余地。

第三篇:保险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

1.李某为自己投保了保险金额为5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投保信息中告知其职业是某公司综合部秘书。在公司改制中李某下岗,为生计在一保洁公司应聘了高层清洁工,在保险期内一天,李某在工作中不幸从高处坠落身亡。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保险人应该给付李某的保险金是()。

A.0元

B.50万元

C.25万元

D.15万元

2.李某向张某举债300万,承诺半年后归还100万,结果李某很守信。半年后传来的消息说李某身体每况愈下,张某担心一旦李某有不测而危及到自己的利益,故以李某为被保险人向某寿险公司购买了5年期寿险。仅就保险利益的审核而言,保险公司正确的做法应该是()。A.拒保。因为张某对李某不具有保险利益 B.承保300万元。因为涉及的债务额为300万元 C.承保100万元。因为李某已归还100万元 D.承保200万元。因为张某的债权仅剩200万元

3.王某是某寿险公司重大疾病险的被保险人,在一次单位体检中几乎从不参加体检的王某也在体检队伍中,体检中发现其患有肝癌而且已到晚期,保险人在核赔中发现王某平时的生活方式非常糟糕:无节制的抽烟、酗酒,几乎每天在外暴饮暴食,起居极为不合理,才导致了如此严重的结果。就造成王某健康状况如此严重结果的风险因素类型而言,属于()。

A.道德风险因素

B.物质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因素

D.投机风险因素

4.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之后产生的一项重要功能是()。A.社会管理

B.经济补偿

C.资金融通

D.风险管理

5.李某于2003年2月3日为妻子王某购买了一份10年期人寿保险,指定他们的儿子为受益人.保险人经过核 保同意承保并收取了首期保费 ,向李某签发了保险合同 ,其后李某每年均按期缴纳续期保费.2007年9月1日 双方离婚.2007年10月6日被保险人王某遇车祸身故,保险公司在处理受益人的索赔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其 中正确的意见应是()A.离婚导致保险利益消失,该保险单失效,保险公司不给付受益人保险金

B.离婚并不影响该保险单的效力,保险公司应全额给付受益人保险金

C.离婚使得该保单从2007年9月1日起失效,保险公司只给付部分保险金

D.由于保险单已失效,保险公司可不给付保险金,但可以退还保险费

二、多选

1.王某为其妻购买了10万元人寿保险,指定受益人为他们的儿子王小某,若王某想变更受益人需要做的有()

A.征得王小某的同意

B.整的保险公司的同意

C.征得的妻子同意

D.通知保险公司并办理批改手续

2.受益人是人寿保险合同特有的主体,其构成要件包括()A.受益人是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B.受益人是由保单所有人所指定的人 C.受益人必须对保险保的具有保险利益 D.受益人必须与被保险人具有亲密的血缘关系

3.按照损失补偿原则,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前提条件有()A.第三者的行为导致保险事故发生造成保险标的损失 B.保险人履行了赔偿责任之后 C.第三者统一承担责任之后 D.被保险人提出要求

三、简答与论述

简答: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和争议处理方式

简述人寿保险标准保单条款

论述题:2016年3月21日陈某为自己投保了人寿保险,死亡保险金额为100万。受益人为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妻子的受益比例为60%,而两个女儿各为20%。2016年12月31日,陈某大女儿因车祸去世。2017年5月,陈某从高处摔下死亡。陈某的妻子和小女儿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请问这笔保险金该如何分配?

第四篇:管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管理: 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确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的活动方向和目标、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组织: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变革

领导:指导、协调、激励下属,解决冲突

控制:工作绩效、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

效率:只涉及活动的方式,与资源利用相关,只有高低之分而无好坏之分

效果:涉及活动的目标及结果,不仅有高低之分,而且可以在好坏两个方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管理者角色类别:(人际关系)挂名领导、联络者、领导者,(信息传递)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只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或者说是与组织内外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能够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判断、抽象、概括并迅速

正确判断的能力(注:由低向高)

管理者类型: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管理环境:宏观环境(一般)---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微观环境(具体)---现有竞争对手研究+潜

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用户研究+供应商研究、组织内部环境---SWOT

SWOT分析: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分析法的简称(1把内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帮助人们认识

和把握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关系,及时地调整组织经营策略2使用二维平面矩阵,直观而简单3是人们辩证思考问题4可组成多种行动方案供人们选择)

科学管理理论:提出者:弗雷德里克 温斯洛 泰罗

主要内容: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标准化操作方法;计件工资报酬制

度;工人和雇主互利合作;计划职能同执行分开,实行科学工作法;职能工长

制;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主要代表人物:卡尔 乔治 巴斯;亨利 甘特;哈林顿 埃默森

管理组织理论: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4条管理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

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韦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理想化

行为科学理论:梅奥:(霍桑试验)四阶段: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接

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创新处:工人是社会人;企业存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提高职工满足度实现提

高效率的目的第二章

决策: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和调整过

群体决策:组织整体或组织的某个部分对未来一定时期的活动所做的选择或调整(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

优点:科学性、产生更多的方案、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提高合法性

缺点:消耗时间、速度效率低、少数人统治、屈从压力、责任不清

个体决策:指个人在参加组织活动中的各种决策(个体与群体优缺点互补)

德尔菲法:利:匿名性、量化收敛性、反馈性;弊:耗时间

程序化决策:指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

优:节约时间和精力弊:限制决策者的自由

非程序化决策:指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决策

确定型决策:指决策过程的结果完全由决策者所采取的行动决定的一类问题,它可采用最优化、动态规划

等方法解决(应具备的条件:明确目标、自然状态、行动方案、计算损益值)

不确定型决策:指决策人无法确定未来德中自然状态发生概率的决策(等可能性法、保守法、冒险法、乐

观系数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组织文化:组织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和工作作风,包括价值观念、行业标准、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

俗习惯、典礼仪式、管理制度以及企业形象

决策的影响因素:环境、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组织文化、时间、伦理

计划的作用:管理者指挥的依据、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方法、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

滚动计划法:用来编制和调整长期计划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对促进长、中、短期计划衔接是十分有

目标管理:一种鼓励创新,防止工作中出现互相出现矛盾的目标或根本没有目标的管理方法

重点:让组织中的各层管理人员都与各自的下属围绕着下属的工作目标以及如何

完成这些目标进行充分的沟通

具体方法:目标设置阶段(最高管理部门提出组织的预定目标+进行有关组织+人事决策+确定下

属目标+目标的平衡与调整+目标体系的调整和确立)

目标实施阶段(授权下级部门+加强交流领导+不定期检查)

总结和评估阶段

优点:改善管理工作、组织明晰化、鼓励员工用于承诺和自我实现、形成有效的控制、良好的整

体性

缺点:目标难易制定、强调短期目标、费时间

必要条件:推行目标管理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

主管人员积极参与、协调和授权

有效的前景调查和计划活动

目标管理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

第三章

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系统的四要素:目标和宗旨、人员与职务、职责与职权、协调

组织工作: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使组织发挥作用、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工作的过程:明确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各种活动,并对之进行分类(职位与岗位设计问题);组合各种

活动,形成管理部门或单位(组织结构类型);职权授予各个管理者(职权配置);人员

配备或人力资源管理;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合组织设计的任务:建立组织结构和明确组织内部的相互关系,提供组织结构图和职务说明书

组织设计的依据: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与所处的发展阶段(创业+职能发展+分权+参谋激增+再集

权)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权责对等、目标统一

组织设计最基础工作:职务设计与分析(植物设计四阶段:专业化、扩大化、丰富化、团队)

组织的管理层次受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管人员与其下属双方的素质与能力;工作内容与性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 部门定义:组织中管理人员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定的领域

部门划分的目的:确定组织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分工合理、权责分明,有效地达到组织的目

部门划分的方法:人数、时间、职能、地区、产品、顾客、技术活设备

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直线职能

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特点-自己职权范围内有决定权,对所属下级的工作进行指挥和命令,并负全部责任,职能部门和人员只是参谋,对下级提供建议和业务指导,没有指挥命令的权力

优点-保证集中统一指挥,又能发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的作用,只能高度集中、职责

清楚、秩序井然、工作效率较高,整个组织有较高稳定性

缺点-下级部门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受到限制;各成体系没有横向沟通联系,工作易重

复;参谋与直线部门目标不一致易造成矛盾;组织系统适应性较差,缺乏弹性;增加管

理费用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即组织最高层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

优点:组织最高层摆脱具体的日常事务,有利于集中精力作好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

责权利划分明确,易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利于培养管理人

缺点:机构重复,人员浪费;独立经营,人员交换支援度差;事业部之间易造成竞争,发生内耗;架空领导

采用的基本条件:按专业化原则划分事业部,并确保各自的独立性;事业部之间相互

依存;保持控制适当的竞争;具备管理各事业部的经济机制,避免单纯使用行政手段;

良好的外部环境

人员配备:利用合格的人力资源对组织结构中的职位进行不断填充的过程

工作程序:确定人员需要量,选配人员,考核及评价,制订和实施人员培养计划

人员配备的原则:因事择人、因才施用、动态平衡 管理人员的来源:内部提升:优点-有利于对选聘对象的全面了解,以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有利于被

聘者迅速展开工作;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积极性;组织对成员的培

训得到回报,获得比当初投资更多的培训投资效益

缺点-内部人才质与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将会只去获得一流人才的机会;

近亲繁殖,无创新;大体能力相当的情况会使没有受提拔的人受挫 外聘:优点-有利于招到第一流的管理人才;避免近亲繁殖,带来创新;可避免不受提

拔人员的积极性受挫,避免组织不团结,节约培训的经费和时间

缺点:组织内部员工的士气积极性受到影响;应聘者对组织的历史现状不了解,不能迅速展开工作;重学历、文凭、资质等导致应聘者失望

组织管理人员身份类别:直线主管+参谋主管(参谋关系伴随直线关系而产生的)

直线:一种命令与指挥的关系,是上级指挥下级,有决策与行动的权力

参谋:一种服务和协助的关系,方便直线主管的工作,有思考、筹划建议的权力区分两者的标准:分析不同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在组织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明确职权关系;授予必要的职能权力;向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

过分集权的弊端:降低决策的质量;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突出区别表现:是否是程序化的和其目的的不同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可以满足员工的需要;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帮助正式组织起到一定的培

训作用;规范成员的行为;正式信息通道的补充

非正式组织可能造成的危害:扩大抵触情绪;舒服成员的个人发展;发展组织惰性

委员会管理的优点:集思广益、协调作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激发主管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沟通联络 委员会管理的局限性:时效较差;决策妥协;权责分离

怎样科学运用委员会管理:职权和范围要科学;规模要适当;成员要选择;主席要发挥好作用

组织变革的动力: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社会到来;消费市场对企业的挑战更直观;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组织变革的关键因素:个体(习惯、安全、经济因素、对未知的恐惧、选择性信息加工);

组织(结构惯性、变革点、群体惯性、已有的专业知识、已有的权力关系、已有的资源分配)

虚拟组织-定义: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组织未来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组织形态

-特点:传统的企业/组织界限模糊化;流动性、灵活性;建立在当今发达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组织合作;运用并行工程(非串行);技术上占优势;可看成企业/组织网络

-优越性:跨越空间限制;超越工作时间限制;速度优势;成本优势

组织文化: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组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

组织文化的作用:自我凝聚、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续、激励功能、辐射功能 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特点:评价性、自然性、个体性

组织文化建设应抓好的环节:科学地确定组织文化的内容;宣传倡导,贯彻落实;积极强化,持之以恒 学习型组织-定义: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特征: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扁平式结构;自主管理;

领导者的新角色

-意义:解决传统企业组织的缺陷;为组织创新提供了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技术手段;理论解决

企业生命活力问题

第四章

领导-定义:激励、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过程

-作用:指挥、激励、协调、沟通

-权力构成:法定权(担任的职务)、强制权(下级的恐惧感)、奖励权、专长权、个人影响权

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X理论);“社会人”假设(霍桑实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复杂人”

假设

领导行为的理论描述:领导方式的理论描述;利克特的四种领导基本方式;斯托格弟和沙特尔的“四分图理

论”;管理方格理论

领导方式:专职式领导;民主式领导;放任式领导

领导的权变理论: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费德勒模型;途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参与

模型

激励:指影响人们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需要: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包括基本需求和高层次需求

动机:诱发、活跃、推动、指导和引导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内容型激励理论:需求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生存、关系、发展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

健和激励);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性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正负)

激励方法:目标激励、支持性激励、榜样激励、评比竞争竞赛激励、强化激励、领导行为激励、员工持股

激励、危机激励、企业文化激

群体-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实现特定目标、满足特定需求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的联合体 团队-定义:也是群体

团队区别于群体的特征:成员间的紧密合作以及特定的、至高无上的团队目的或目标

群体与团队类型:高层管理团队、研发团队、指挥群体、特别工作队、自我管理的工作团队、虚拟团队联

谊群体、利益群体

如何管理取得高效:激励群体成员实现组织目标、减少群体中的“大锅饭”现象

沟通-定义:指信息与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与客体直接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信息沟通基本条件:涉及两个人以上;沟通客体;传递信息的方法

信息沟通的三要素:发送者、接收者和所传递的内容

沟通的分类:按照通道不同-正式与非正式;传播媒体的形式-书面与口头;信息传播的方向-上行、下行、横向;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链式、轮式、Y式、环式和全通道式

沟通技术:互联网、企业内部网、群件

第五章

管理中的控制-定义:为实现组织目标,以计划为标准由管理者对呗管理者的行为,活动进行检查、监督、调整等管理活动

-目标:限制偏差的累积;适应环境的变化;处理组织内部的复杂局面;降低成本-基本要素:建立控制标准、衡量偏差信息、采取矫正措施

-特点:整体性、动态性、对人的控制并由人执行控制、提高职工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层次:(由低到高)运营+财务、结构、战略

-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重要性: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管理四大职能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制定控制标准:确立控制对象;选择控制重点;控制标准的方法

影响组织工作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资源投入、组织活动

控制对象:人员、财务活动、作业、信息、组织绩效

关键点控制原理:有效控制要求关注那些关键因素,并以此对业绩进行控制

制定标准的方法: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预期结果;根据经验和判断来估计预期结果;在客观的定量发现的基础上建立工程(工作)标准

制定控制标准的要求:要使控制便于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衡量;建立的标准都应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尽可能体现一致性;有实现的可能性;有一定的弹性

衡量实际工作需注意的问题: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确立信

息反馈系统

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的过程: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选择适当的纠偏

措施

有效控制的原则:控制应该同计划与组织相适应;突出重点,强调例外;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经济性的特点;控制过程应避免出现目标扭曲的问题;有效地管理控制需要将财

务绩效控制与非财务绩效控制有机地结合;控制工作应该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控制的专业领域:预算、会计技术、质量、生产、库存、内外部审计、人事管理

第五篇: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材料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知觉风险:又称为感知风险,消费者产品购买前可能无法预知购买是否正确,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隐含着某种不确定性,消费者能够知觉到这种不确定性或不利且有害的结果就是知觉风险。

2、双驱冲突P129 双趋型动机冲突: 双趋型动机冲突也称为争取-争取型动机冲突,指消费者具有两个以上争取实现的目标,但是任一商品的消费只能实现其中的某一或某些目标,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不可能同时消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商品,必须被迫从中选择而发生的动机冲突。

3、动机冲突P129 消费者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动机,它们的引发力和激励力大致相等而方向相反,任一商品的购买和消费只能实现其中的某一或某些动机,另外的一些动机无法实现,消费者被迫进行两难选择而造成冲突。

4、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5、P67知觉恒常性:是指影响知觉对象的外界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并不受到影响,仍然能够把握该事物相对稳定的特性,即保持对改事物的惯常认识。知觉的恒常性有四种:

1、大小知觉恒常性

2、明度和颜色的恒常性

3、形状的恒常性

4、方向的恒常性

6、P174无条件反射:就是指遗传的,本能的、与生俱来的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形成而遗留下来的反射。这种反射一般都是本能性的,无需学习的,分为食物的,防御性的和性的三大类。

7、P234意见领袖:是指能够比其他人更频繁或更多地提供信息,从而能影响他们态度或行为的人。

8、品牌忠诚: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具有特殊的嗜好,因而在不断购买此类产品时,仅仅是认品牌而放 弃对其他品牌的尝试。

9、自我观念:P145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个体以自己为对象时的所有思想和情感的总和。

10、亚文化群:P251指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行为、信念均有着主流文化的烙印,在此基础上又共享着他们独特的文化要素。简答题:

1、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过程,包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人们的认知过程总是有一定的情绪和情感贯穿其中。

3)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指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某一动机的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通过种种努力以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2、动机与需要的关系。P121(1)需要本身不一定引起个体的行动,需要只有处于唤醒状态才能驱使个体采 取行动,而需要的唤醒既可源于外部刺激,也可源于内部刺激。

(2)需要仅仅为行为指明总的目标或任务,但是并不规定实现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3)在有些情况下,需要仅仅引起人体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而不一定驱使人们采取行动去满足需要。

(4)内在需要只是驱使人们采取行动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因素,外在刺激也能引起动机和驱动行为。

3、商品降价的心理策略P310 1)降价幅度要适宜;消费者并不关心商品降价的原因处于何种,而只是关心降价后的商品与自己心中的价格标准是否接近,因此企业降价幅度必须吻合消费者的心理感觉阈限。

2)降价不宜连续进行。虽然降低价格能够刺激购买,但连续降价会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减退。

3)降价时机要选择准确。降价时机应根据商品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季节性商品,应在换季时降价;对于一般商品,进入成熟期后就应降价;节假日可进行实行降价优惠;店庆也可作为较好的降价时机。但是,商品降价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就会造成消费者对降价不切实际的心里预测,或者对商品的正常价格产生不信任感。

4、认知学习理论在营销中的作用P186 1)认知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的学习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的行为来间接地获得刺激。因此,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营销者只需要告诉消费者那些他们的榜样用了和没用产品或服务的效果如何就可以了。

2)另外,由于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低参与状态下,消费者的学习可以通过机械式学习来完成,但这种学习必须进行无数次的重复。因此,营销者就可以将产品和品牌与某个能打动消费者的概念联系起来,并且不断地重复刺激消费者,就可以让消费者建立品牌与概念间的联系。

3)最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推理学习,从已有知识获得未来知识。因此,营销者可以利用消费者的这种认知学习模式来开展营销。例如,企业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推理,通过改善产品包装来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心理地位和价值结果

5、减少或消除购物的风险的方法

书中未找到,这是百度的大家仅作参考

6、消费者个性包括什么P57 1)个性是指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主要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个性倾向性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是行为的推进系统。随着人的成熟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心理倾向在整个个性倾向性中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个性倾向性在后天形成并发展和变化,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3)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组合,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当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成为一种稳定而概括的心理特点是,也就构成了个性心理特征。

7、经典性条件发射理论P174

1)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就是指遗传的,本能的、与生俱来的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这种反射是一般都是本能的,无需学习的。无条件反射分为食物的、防御性的和性的三大类。

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有机体通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反射,比如巴普洛夫实验中狗听到铃声会流口水。这些反射不是有机体与身俱来的本能,而是通过在后天的生活中,通过学习得来的。条件反射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无条件反射的发生,也就是说条件反射是建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二是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结合或配对,即强化;三是重复,即要将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结合在一起重复不断地持续对有机体开展刺激,以增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当具备这三个条件时,条件反射就会产生。

3)刺激泛化。刺激泛化是指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往往也会一起类似的条件反射。与刺激泛化相对应的是刺激辨别。所谓刺激辨别是指当受到一种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刺激时,非条件刺激的行为并不发生。当刺激辨别启动时,反应会减弱,并会很快消失。

8、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P124 A、求实动机。指寻求商品的实用性而产生的购买动机。主要特点是:要求商品实惠,不重视外观和象征意义,不赶潮流。

B、求安动机。指寻求商品保安、保健作用,或使用安全而产生的购买动机。C、求廉动机。指寻求商品的价格低廉而产生的购买动机。主要特点是:在同类产品以价格低廉为选择依据,对花色、款式、包装等不太重视。

D、求同动机。指寻求商品消费与他人同步而产生的购买动机。主要特点是:在消费上不超前也不落后,跟随潮流。

E、求新动机。指寻求商品的时尚和新颖而产生的购买动机。

F、求美动机。指寻求商品美化自己和生活环境而产生的购买动机。

G、求名动机。指寻求商品的名望而产生的购买动机。主要特点是:在同类产品中以名贵为选择依据,对实际使用价值和价格不重视。

上述动机中,求实、求安、求廉动机是生理、安全等低层次需要的反映,求同、求新、求美动机是社会需要层次的反映,求名动机是尊重需要层次的反映。

9、购买行为受挫后的反应(动机受挫)P130 1)、攻击。指消费者对阻碍其动机实现的人和对象怀有敌意,并表示出强烈的不满。

2)、退化。指消费者以自己未成年时的成功经验来排除阻碍动机实现的因素这样一种行为。

3)、抑制。指消费者压抑自己动力受挫而产生的不快和痛苦体验,竭力排除在记忆之外,以消除焦虑。

4)、替代。指消费者某一购买动机受挫后改变方向,以其他可能达到的成功活动来消除内在的不满和紧张感。

10、消费者活动、兴趣、意见结构化P142 简称AIO,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消费者的活动、兴趣和意见,以区分不同生活方式类型。研究人员从消费者中抽取大样品,以问卷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一系列长长的问题和答案。请消费者以文字表述或选择答案的方式回答。提出的关于态度方面的问题是消费者做什么、买什么、怎么打发时间等,兴趣方面的问题是消费者的偏好和优先考虑的事物,意见方面的问题是消费者的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对经济和社会事物的看法等。此外,还有消费者的人口统计特征。

11、试述消费者态度生效层次P194可根据课文具体展开

1)、高度参与层次(标准认识层次),是消费者在高度参与时,会通过积极的搜寻信息,发展品牌信念,在此基础上评估品牌,形成明确的品牌态度,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

2)、低度参与层次(消极参与层次),消费者在低度参与时,会消极地形成品牌信念,不会积极地搜寻和处理信息,也没有强烈的品牌偏好,而是根据被动接受的或有限的信息做出购买决策,产生购买行为,品牌评估可能在随后才发生并且很微弱,或者根本没有发生。即购买了产品却没有形成品牌态度(品牌评估)。

3)、经验层次,指消费者并未事先了解品牌的属性和利益,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或想象来对产品做出整体评估,并据此采取购买行动,随后形成对该品牌属性和利益的认识。

12、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P4 1)、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2)、有利于正确引导消费需求

3)、有利于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与法律 4)、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材料仅供参考,如有不足,大家帮忙提出和补充哈!!

以上内容有一些书上没有找到,百度所得,仅供参考,百度和书上都没有的后面找到会补上,没有就没办法了。老师给的范围,很可能少于50分,根据上一届反映,这门课卷面分要及格才比较可能过,请大家认真对待,考试千万不要放空白。还有就是老师喜欢字数多,大家考卷上尽量多写一些字哈

下载保险学期末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险学期末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5、6题) 1.具体劳动22:也叫有用劳动,是指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具体劳动体现着人......

    2014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推荐]

    一、 名 词 解 释 题 1.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2.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

    沟通学期末复习

    沟通学期末复习一、客观题 第一章 1. 语言沟通的含义:指词语符号为载体实现的信息传递 2. 交谈的含义:语言沟通的一种方式,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传递 3. 交谈的功能:......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

    市场营销学 1. 怎样理解市场营销组合的概念并把握其特点 答: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一整套能影响需求的企业可控因素,,它们可以整合到市场营销计划中,一争取目标市场的特定反应。目前......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

    第二章 自由贸易理论从体系框架方面加以完善 2.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优 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如果其中......

    财务管理学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 年金: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2. 间接投资:间接投资又称证劵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入证券等金融资产,以取得利息、股利或资本利得收入的投资。 3.......

    管理学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将管理要素按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 B )职能。 A. 计划 B. 组织C. 领导D. 控制 2、粗略划分,管理有(ABCD )职能。 A. 计划 B. 组织C. 领导 D. 控......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

    公共行政学一、单项选择 1.称之为 “人事管理之父” 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欧文) 2. 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 是(A.威尔逊) 3. 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