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报告浅谈鲁迅杂文
浅谈鲁迅杂文
在中国近代作家中,我最喜欢,而且最敬佩的就是鲁迅。也许是因为小学初中高中学了太多有关鲁迅的文章,以致对鲁迅的文章有很大的兴趣。亦或者因为自己喜欢历史,看了太多民国时期的历史书籍,因而对鲁迅的作品有很高的评价。不管如何,总之从小学到现在大学,我一直都又看鲁迅的文章,毕竟是它伴随着我的成长。
细细想下,从小学到高中真的学过不少鲁迅的文章。我现在依旧还记得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藤野先生》、《社戏》、《雪》、《故乡》、《孔乙己》《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等等,还有一些未能列出。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这些相信很多人已经耳熟能详。上了大学,我没想到还会看鲁迅的文章。在图书馆我找到了一本《鲁迅人上笔记》,本书分别列出了鲁迅在不同方面的文章。有 童年印迹,游学岁月,学运风潮,两地情书,文字生涯,纸上刀光和 辞别人生。因为鲁迅的文章太多,因此本次读书报告,我只能选一些文章,浅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从《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这一篇文章开始,这篇文章是鲁迅晚期的作品。我看书有一个特点,就是要了解书中所写的历史背景,再根据那时的历史背景看书。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那是社会对中国前景普遍处于悲观状态,散发着中国无力收复东三省,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等等的言论。
这时鲁迅站出来驳斥这种言论。文章相当短,可谓是惜墨如金。首先,鲁迅摆出对方的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后来就不自夸了,将希望寄托于国联(注: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到了现在,既不自夸也不信国联,却改为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从这三个论据,似乎可以得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这个论点。然而,鲁迅就据此来反驳对方。中国人先是信“地”、信“物”,后来又信“国联”,这些并不是自信的表现,只能算是“他信力”。对国联绝望之后,便将“他信力”也失去了。失掉“他信力”一个转身也许就会相信自己,但不幸的是,中国人却玄虚起来了,竟然相信虚无缥缈的“鬼神”。鲁迅在文章写道,“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因此,信神信鬼顶多算是“自欺力”,根本谈不上自信力。中国人信地信物,信神信鬼,却没有真正相信过自己,连“自信力”都没有,又从何谈起“失掉自信力”?
之后,鲁迅笔锋一转,指出我们有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在。从古至今,我们有“埋头骨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这篇文章,严厉的驳斥那些发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言论的人,极大的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接下来,我要简单分析《藤野先生》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个人觉得很经典。文章一开始,写道来到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留着标志的辫子,成群结队的赏樱花、或者是在中国留学生会馆在学跳舞,不务正业。看到此情,鲁迅只好离开东京到仙台去。鲁迅去日本学医是抱着“学医救人”的态度,到了战争的时候可以去当军医。然而,也正是在日本仙台,鲁迅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在仙台留学的时候,课件播放日俄战争的幻灯片,播放到中国人为俄国人做间谍被日军抓到要枪毙,围着看幻灯片的中国人竟然也欢呼起来。自此之后,鲁迅就弃医从文,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另外这篇文章的看点就是藤野先生的人格。鲁迅在日本留学是在1905年日俄战争左右。在十年前,日本联合舰队击败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逼清政府割地赔款。接着又打败了欧洲强国--俄国,迫使俄国退出中国东北。此时,日本国力正日益昌盛,日本人自然十分自负,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来自弱国的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是低能儿。然而,藤野先生却没有藐视来自中国的鲁迅,对鲁迅的讲义,藤野先生“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当听到鲁迅不学医学,藤野先生“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这些极大的凸显出藤野先生为人正直、热情诚恳、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鲁迅好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在这里我也不能一一列举,要真正了解鲁迅的思想,我还得多看几本书。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晚上
第二篇:浅谈鲁迅杂文
浅谈鲁迅杂文
刘毅
杂文是从战斗里成长起来的,战斗是杂文的生命。
——题记
鲁迅特别重视杂文,正如他在美术上努力提倡木刻一样,对于杂文,他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因此他把杂文比做匕首和投枪。一切战斗的艺术,对当时中国革命来说,是极其需要的。鲁迅首先服从于革命的需要,并从这点出发,教导着所有的年轻的文学工作者。
杂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杂文指文艺性短评,即杂感;广义性的杂文则包括各种文体。杂文古已有之,但是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则是由于鲁迅的倡导和实践。当时剧烈的社会斗争,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为人生”的文学使命感,杂文反应灵敏、灵活犀利的特点,是鲁迅倡导杂文的重要原因。
鲁迅杂文内容丰富广博:有对旧社会和复古派的批判,对封建性的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策的猛烈抨击;有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有对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弱点的暴露针砭;还有歌颂新生力量和革命斗争的篇章。
从革命的需要出发,着眼于为现在而抗争的社会效果,这就使鲁迅的杂文具备了强烈的色彩,明确的目的性。艺术家的鲁迅和革命家的鲁迅是分不开的,正是他的高度的政治热情和深厚的思想活动,赋予了他的杂文以如此动人的感染力量,成为艺术上的杰作。
鲁迅的杂文,有一部分是抒情散文。在这些文章中,作者经常借形象以抒情,鲜明的形象与真切的情思合而为一,强烈地吸引着读者,激动着读者。如《夜颂》这样描写了黑夜和白天:“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复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现在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就是这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这两幅形象,寄托着作者深刻的感触,他对比黑夜和白天,憎恶光天化日之下的“真的大黑暗”,憎恶一切人造的面具和衣裳。在一些纪念文章里,作者也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对于死者的感情,如《忆刘半农君》,写“五四”时期刘半农的战绩时,提到当时有些人批评他“浅”,但作者却赞美这“浅”:“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彻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最后又说:“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在这里,形象的描写,真挚的友情,严正的历史评判,取得了和谐的统一,给予读者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尖锐,鲁迅后期的杂文也有了发展。首先,政治斗争和时评的文字增多了,《而已集》以隐讳曲折的笔法,揭露了国民党的清党
大屠杀。其次,鲁迅后期的杂文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批判,对革命文学发表了更为广泛的建议。《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对左翼文学提出了众多宝贵建设性的建议。鲁迅后期的杂文,由于娴熟的掌握了辩证法,所以更为深刻有力。
同时,鲁迅的杂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概括性强。读鲁迅杂文的时候,总觉得他的文章非常深刻、精辟,放得开,收得拢。这固然是思想内容的问题,但也和他的善于集中、勤于洗练有关。他的一篇杂感,往往抵得上人家万言长文,因为他总是抓住要害,从问题的本质上去立论。
二、形象化。鲁迅是不发空头议论的,凡有论述,又往往通过形象,使读者看得更具体,更完整。时或取喻,也无不确切而又有趣。自然,这应该首先归功于他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经验。
三、语言的丰富。鲁迅对中国语文的理解非常正确,语汇又极丰富,应用起来不但恰当,而且变化极多,即使偶用成语古典,也使人有新鲜的感觉
鲁迅的杂文,是时代的战斗纪录,是丰富的思想艺术宝库,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他为中国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体裁形式,并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杂文作者。
第三篇:鲁迅杂文 文档
《读鲁迅杂文有感》
读了鲁迅的很多书,且不说精彩与否,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先生的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立意深刻,言辞犀利,言语中充满了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世人的警醒。
学过历史的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它是在中国反封建,反旧思想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是鲁迅先生为了更好的剖析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表现的艺术需要而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新文化运动发生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便写了一些类似杂文的文章,并在《新青年》上开辟了“随感录”栏。从1918年起,鲁迅开始在《新青年》“随感录”栏发表杂感文章,以后又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杂文,并开辟专栏。杂文便逐渐以一种独立文体的面貌出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而鲁迅则是公认的写杂文最多、最好的作家。
先生一生多用杂文。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顽强不屈与封建旧势力战斗到底的斗士形象。他的杂文大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中。鲁迅先生的杂文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广度,从他的杂文之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果就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论述的虽大都是微小,平常之事,但是所有集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面貌。因此,他的杂文很有概括代表性。二是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睡狮之醒”问题,所以他要借助杂文这把“宝剑”来“斩妖除魔”,故他的杂文充满了“剑气”锋利无比。
鲁迅先生的杂文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他的杂文相当精悍,文风犀利,叫人读了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我读过的杂文里有这么一两篇是我至今也不会忘记的,一篇是《拿来主义》还有一篇则是想必大家都熟知的《论雷锋塔倒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经典的警世杂文,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一味崇洋,西化的论调,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拒绝借鉴盲目排外的错误态度,他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又要分清精华和糟粕,要批判吸收,来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的新文化。
《拿来主义》全文贯穿一种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巧妙运用比喻,借代等手法。那些“孱头” “昏蛋”“废物”“鱼翅”“鸦片”“姨太太”都各有所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而《论雷峰塔倒掉》则是一篇典型的反对封建压制和封建礼教的战斗檄文。雷峰塔倒掉白娘娘出来,预示着封建势力的垮台,劳苦女性得以翻身做主。整篇文章极具穿透力,将封建主义的画皮毫不留情的撕毁殆尽。在《论雷峰塔倒掉》中我认为最为大快人心的便是“活该”二字,它不仅寄托了对“白蛇娘娘”重见光明,封建之塔倒掉的欢喜之情,还体现了对所谓的得道高僧法海的鄙夷痛恨的情感。其中之意实在显现出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
鲁迅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满目疮痍,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所以通过他的杂文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那个时期的种种情景。正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所以鲁迅后来说他写杂文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醒起来,一起“改良这人生”。
先生曾说过:“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这种广义上的杂文,的确如鲁迅所说,是“古已有之”的,但是鲁迅先生的杂文却是在这种广义杂文基础上发展起来是先生自己独创的具有自己独特意义的中国现代杂文。是鲁迅先生赋予了杂文一种新的内涵,使其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艺术特征,具有了引领社会潮流,揭露社会阴暗,打开民众思想,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功能,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留下了一道霞光异彩。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杂文,一座矗立在中国历史上永垂不朽的丰碑。,.
第四篇:鲁迅杂文经典片段
8.鲁迅杂文
“中国现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愤恨的分子太多了。不平还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万万不可单是不平,至于愤恨,却几乎全无用处。”“我们不要借了 ‘天下无公理,无人道’ 这些话,遮盖自暴自弃的行为,自称恨人。” “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这一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利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轻。“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得了,都混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辈一样,或者还不如。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化很多人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人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第五篇:文段摘录 鲁迅杂文
后殖民时代的女性抗争——简评美国小说《我母亲的自传》遥远的中美洲加勒比海岸,先后被英、法两国占领、现为英联邦成员国的多米尼克岛国,热带雨林气候下潮湿的空气„„《我母亲的自传》(fie者:牙买加·琴凯德(美),翻译:路文彬,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12月第1版)的故事便在这儿发生。“我母亲”与“自传”已形成一个悖论,“我母亲”在“我”出生时已亡故,“自传”是“我”70余年生命的记录。“我母亲”象征着被打压的弱势群体——加勒比民族,而“我”的一生不过是在重复“我母亲”在殖民文化中所受过的欺凌与侮辱。“我”在叙述时又保持着“局外人”的冷静,审视不平的生活,同时流露出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抗争。‘《我母亲的自传》以第一人称叙事。“我”自幼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父亲再婚,继母刁钻,弟弟、妹妹受尽宠爱,“我”则被冷落一旁。15岁,“我”被父亲送到拉巴特先生家,在得悉自己沦为“生育工具”之后,我毅然决然地流掉孩子,从此,“我将自己的生命抓在了自己的手里”。“我”最终嫁给了自己的情夫之
一、英国后裔菲利普医生。即使生活改善,“我”却始终没有过“让你死或者让你永生的爱”。说《我母亲的自传》“如《洛丽塔》般炫目”,还是“堪与《局外人》媲美”也罢,我读《我母亲的自传》最初的感觉,更接近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我母亲的自传》和《情人》同是具有散文
乔宗玉著.忧伤的河流:乔宗玉文艺评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