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杂文的思想
鲁迅杂文的思想
摘 要: 鲁迅倾注毕生心血,将自己的文学才能和思想修养浇铸在杂文里,运用在革命实践中,从而使这种文学样式不断繁荣、成熟。鲁迅杂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比广阔、无比丰富的艺术天地。鲁迅杂文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派的批判,猛烈抨击封建性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策,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针砭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的弱点,是鲁迅杂文的几个重点内容,形成和现实密切结合的批判性战斗性的思想特色。此外,有一部分杂文歌颂了新生力量,歌颂了革命斗争。
关键词:鲁迅;杂文;思想
鲁迅杂文,思想内容博大精深,真可谓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在这些杂文中,作者以极其丰富的题材和对中国社会,中国历史的深刻洞察,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五四”前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想。我们学习鲁迅杂文,就如同通过莎士比亚作品可以了解英国,通过托尔斯泰的作品可以了解俄国一样。
鲁迅前期杂文侧重对封建性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充分体现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五四”精神。《热风》都是短评,多数发表于“五四”前后的《新青年》“随感录”专栏,其中“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时报》的讽刺画而发的。”内容广泛,有感而发,批判礼教、国粹、迷信、复古派,宣传科学、进化,赞颂“新世纪的、飞曙光”,是“四面受敌”的《新青年》作战的时代记录。《坟》收有《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的重要论文,主要是1918至1925年间写的较长的杂文,对封建主义进行了广泛的批判。《我之节烈观》批判封建节烈观和夫权主义,遣责这种残害妇女的畸形道德。《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批判封建孝道和父权主义,提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的解放”的思想。《灯下漫笔》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号召青年们起来创造“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又揭露封建等级制度为核心的旧文明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号召青年们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看镜有感》批判封建闭关主义,赞扬大胆吸收异族文化的恢宏气度,《论睁了眼看》剖析了瞒和骗的旧文艺,呼唤着文学上的“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闯将”。《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中也有许多反封建之作。“号召”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又嘲讽反改革的保古家,发出了“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全部踏倒地”的彻底反封建传统的呼叫。
鲁迅后期杂文,对旧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批判。《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关于中国的王道》、《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等文,坚持反封建斗争,对封建思想、帝国主义、国民党掀起的复古思潮予以尖锐的揭露。同时,在《吃白相饭》、《推》、《爬和撞》等文中,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对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种种病态心理,病态现象,予以深刻的剖析。在文学战线上,在批判封建复古倾向的同时,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文学流派和超阶级超政治的文学倾向,对无是生非的文学观进行了批评。这些杂文,表现了鲁迅从人道主义到共产主义,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思想发展的轨迹,不少篇章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揭露和批判封建礼教乃至整个封建文化和制度的罪恶
鲁迅以杂文为主要武器,对历代统治者宣扬的“以孝治天下”,“以忠诏天下”,“以贞节励天下”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在《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灯下漫笔》、《我之节烈观》和《娜拉走后怎样》等文中,深刻揭露了“皇帝要臣子尽忠,男人便愈要妇女守节”,“死事小失节事大”,“有了节烈,国便得救”等说教的虚伪,反动的实质,号召人们“除去世上害已害人的昏迷和强暴”,“除去于人身毫无意义的苦痛”,特别是要把封建制度下受迫害最深的妇女和儿童真正解放出来,“放他们到最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根本方法“只在改良社会”。“在《随感录三十三》、《随感录三十六》里指出,只有科学能够“救治这„几至国亡种灭‟的中国”,“因为科学能教人明白道理,能教人思路清楚。”在现今生存竞争日益剧烈的世界上,要使中国人“挣一地位”,不是靠什么“国粹”,而是靠“进步的知识、道德、品格、思想”。
二、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的野心,指斥国民党反动政府投降卖国的罪行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而制造“攘外必先安内”的言论,与英、美帝国主义相勾结,残酷地镇压一切抗日的军队和爱国的人民。鲁迅用他那投枪般的笔,尖锐地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和血腥屠杀的政策。由于对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主凶,对国民党依附帝国主义共同来镇压中国人民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反对国民党和揭露帝国主义的思想,在鲁迅的许多杂文里,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鲁迅在《答文艺新闻社问》中,就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是帝国主义的奴仆,又是把人民当奴隶来压迫的封建军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敌人,而且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敌人。文章表明鲁迅在政治斗争中高瞻远瞩的特点。同年12月,国民党反动派开枪射击要求抗日的请愿学生,却反诬学生破坏社会秩序,并无耻叫嚷:“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据此,鲁迅写下了《友邦惊诧论》,揭露所谓“友邦人士”是国民党血腥罪行的支持者,是要中国人民永受日本屠戮的恶鬼。“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还揭露所谓党国,除了出卖祖国土地,奉行帝国主义意旨以外,就是压制人民,要人民身受宰割而寂然无声。在《战略关系》里,鲁迅揭露英、美帝国主义的所谓“调停”,并不是真要日本放弃侵略,也不是真要国民党放弃“诱敌深入”的政策;调停的目的,是觉得自己在这块地方已经深入,要日本换一块地方去深入。所谓“诱敌深入”,则不过是国民党出卖国土的一个代名词,是无论“黄面孔,白面孔,新大陆,旧大陆的敌人,无论这些敌人要深入到什么地方去,都请深入吧”。在《沙》里,鲁迅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有奶便是娘”的本质,这个帝国主义投靠不成,可以投靠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亡了,也可以坐飞机腾空而走,那管人民的死活。他说:“‘君子为猿鹤,小人为虫沙’。那些君子们,不是像白鹤的腾空,就如猢狲的上树,‘树倒猢狲散’,另外还有树,他们决不会吃苦。剩在地下的,便是小民的蝼蚁和泥沙,„„”《学生和玉佛》、《逃的辩护》和《崇实》等文,痛斥国民党的暴政和掠夺,对受害的青年和群众则表示坚决的支持。
三、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
国民党反动派在对革命进行疯狂的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进行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他们查禁进步书刊,取缔进步社团,捣毁进步书店,颁布反动的出版法,设立图书审查机构,甚至大量逮捕和屠杀革命文化人士。面对这些,鲁迅在《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中国共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中指出:“现在,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文艺运动,其实就是唯一的文艺运动。因为这乃是荒野中的萌芽,除此以外,中国已经毫无其他文艺。属于统治阶级的所谓„文艺家‟,早已腐烂到连所谓„为艺术的文艺‟以至„颓废‟的作品不能生产,现在来抵制左翼文艺的,只有诬蔑、压迫、囚禁和杀戳;来和左翼作家对立的,也只有流氓、侦探、走狗、刽子手了”。鲁迅把反动派形容为“是在灭亡之中的黑暗的动物”。同时,他对在白色恐怖中被屠杀的烈士表示深切的悲痛和哀悼,号召人们“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
四、批判封建保守思想,批判复古逆流。
针对1934年蒋介石及其御用文人提倡尊孔复古,宣扬“四维八德”等孔老二的教条,鲁迅发表《礼》、《儒术》、《算帐》等文,揭露他们提倡尊孔,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是在替侵略者清道的本质。他讽刺地说:“大莫大于尊孔,要莫要于崇儒,所以只要尊孔而崇儒,便不妨向任何新朝俯首。对新朝的说法,就叫做‘反过来征服中华民族的心’。”这伙民族的败类,是什么都可以出卖的,他们所维护的,只不过是自己“居一切别的俘虏之上”的地位。同年和第二年应约在日本《改造》月刊发表的《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和《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以巧妙的迂回战术,既揭露国民党的反革命统治,也表示对于日寇侵略中国和高唱王道的严重抗议。他指出一切反动派的政策“火、王道、监狱”,是软硬兼施的两手,最终必然招致可耻的失败。“在中国的王道,看去好像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都是兄弟,这之前和之后,一定要有霸道跑来的。”鲁迅还指出:孔老二之成为“圣人”,完全“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把他当“敲门砖”使用,为了敲开“幸福之门”。他“和民众并无关系”,权势者要吹捧他,民众就一定要打倒他。“圣人”不圣,“愚民”不愚,这就是鲁迅所深刻总结的真理,他彻底翻了两千多年来相承不变的老案,有着十分强烈的政治教育意义。
五、深刻剖析国民的劣根性,批判旧事物、揭发坏现象,是为了促进新事物、新风尚的产生
鲁迅杂文在批判封建主义的同时,还探索和研究国民性的问题,暴露和批判了卑怯、惰性、保守、巧滑等国民性的弱点。他对卑怯的国民劣根性作了深刻剖析,遇见强者,不敢反抗,倘有权者,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多是凶残横态,宛然一个暴君。他说:“可惜中国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要使中国得救青年们应反过来,“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卑怯、惰性、保守等国民性弱点是窒息、麻痹人民的毒剂,他也使得人们怕做前驱和闯将,所以凡事不容易有改革,不但“不为最先”,也不敢“不耻最后”,对“锲而不舍”的人则嘲笑为傻子,“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作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容;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卑怯也使人不敢正视现实,“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同时还批判各种病态的社会现象。《男人的进化》揭露阶级社会男人对女人的残酷压迫,指出:“男人化几个臭钱,就可以得到他在女人身上所要得到的东西”,“蹂躏了她,还要她说一声‘谢谢你,大少。’这是禽兽干得来的么?”《“吃白相饭”》鞭挞旧上海“‘白相’可以吃饭,劳动的自然就要饿肚”的现象。《爬和撞》勾画旧社会向上爬和投机冒险这两种现象及其关系:“爬得上的机会越少,愿意撞的人就越多,那些早已爬在上面的人们,就天天替你们制造撞的机会„„。”鲁迅还批判“揩油”、吃教、“靠天吃饭”、打听印象、利用科学为迷信落后辩护(《偶感》)等恶习,揭发传统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病症,用讽刺的烈火去烧毁它。针对中庸之道和“唯无是非论”,鲁迅坚决主张要“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此外前期杂文也批判了奴性等病态心理。鲁迅的杂文批判旧事物、揭发坏现象,是为了促进新事物、新风尚的产生。他从江北人制造的粗笨的机枪玩具中,看到了中国人民誓与外国人争的“坚强的自信和质朴的才能”。他批判“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的脊梁”,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现在还“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唯物论和辩证法就是这样有效地帮助鲁迅深刻地、全面地认识社会现象,揭露阶级根源,昭示生活趋向,从而提高他的杂文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六、歌颂人民群众,歌颂中国共产党,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鲁迅后期的战斗,是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的武装下进行的。他不再像前期那样,朦胧地追求革命的出路和理想的社会,而是明确地肯定“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必然胜利,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要实现。所以尽管黑暗势力异常猖獗,他也满怀信心地战斗。如果说他前期的战斗,比较着重于思想的启蒙,时而流露出过分夸大启蒙作用的弱点,当这种启蒙遇到阻碍时,也容易引起失望;那么到了后期就迥然不同了。他明确地认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认识到“无产阶级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翼,它跟着无产阶级的社会的势力的成长而成长”,自觉地充当无产阶级革命大军的一个用笔的“小兵”。所以,他的革命实践,他的喜怒哀乐跟无产阶级完全一致了,不再产生“孤军作战”的感觉,而是自觉地执行了党在文化战线上反“围剿”的革命任务,有力地配合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他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他留下的遗嘱《死》,教育他的亲属说:“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并表示自己对于怨敌,“也一个都不宽恕”,充分体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硬骨头精神。他的文章如熊熊的火炬,在暗夜中照彻大地,风吹不熄,雨淋不灭,划破夜幕,击退黑暗,给了国统区人民以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永远斗争的共产主义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是千千万万革命者学习的榜样。鲁迅在《门外文谈》、《沙》、《“题未定”(六至九)》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里,高度赞美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批判了把中国视为不可救药的一盘散沙的谬论。他指出:中国人中,大有“脊梁”式的人存在。他们或“埋头苦干”,或“拼命硬干”,或“为民请命”,或“舍身求法”,这是谁也遮掩不住的;“老百姓虽然不读诗书,不明史法,不解在瑜中求瑕,屎中觅遒,但能从大概上看,明黑白,辨是非,往往有决非清高通达的士大夫所可几及之处的”。至于有人感叹“中国人好像一盘散沙”,实在是“冤枉了大部分中国人的”。因为“他们的像沙,是被统治者治成功的。”
1936年,托派企图离间鲁迅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破坏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中,他说:“中国目前的革命政党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是看见的,我是拥护的,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条战线。在《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中,明确宣告:“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在《答国际文学社问》、《二心集·序言》中指出:“从苏联的存在和成功”中,人们可以“确切的想念无产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
总之,鲁迅用杂文在政治思想文化战线上所做的斗争,愈到后来愈激烈,杂文也愈写愈多。如果说他前期的战斗,比较着重于思想的启蒙,时而流露出过分夸大启蒙作用的弱点,当这种启蒙遇到阻碍时,也容易引起失望;那么到了后期就迥然不同了。他明确地认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认识到“无产阶级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翼,它跟着无产阶级的社会的势力的成长而成长”,自觉地充当无产阶级革命大军的一个用笔的“小兵”。所以,他的革命实践,他的喜怒哀乐跟无产阶级完全一致了,不再产生“孤军作战”的感觉,而是自觉地执行了党在文化战线上反“围剿”的革命任务,有力地配合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他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他留下的遗嘱《死》,教育他的亲
属说:“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并表示自己对于怨敌,“也一个都不宽恕”,充分体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硬骨头精神。他的文章如熊熊的火炬,在暗夜中照彻大地,风吹不熄,雨淋不灭,划破夜幕,击退黑暗,给了国统区人民以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永远斗争的共产主义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是千千万万革命者学习的榜样。毛泽东看到了鲁迅在刀和笔的“围剿”中愈战愈勇,文学的武器愈磨愈厉,成就愈来愈辉煌,所以说:“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是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参考文默:
[1] 鲁迅.鲁迅全集(第 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鲁 迅.鲁迅全集(第 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鲁 迅.鲁迅全集(第 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鲁 迅.鲁迅全集(第 3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鲁 迅.鲁迅全集(第 8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转
第二篇: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的特质
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的特质
一、强烈的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鲁迅的杂文集是一个不停息的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
二、反常规的杂文思维和犀利的杂文笔调。
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他最为关注并全力揭示的是人们的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
三、“社会相”与形象化
他的思路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而又是将个别人、事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最大时空下,进行剖析与开掘,以一种非凡的思想穿透力。看到这一具体人、事所代表、暗示的一种普通性特征。
四、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鲁迅杂文的语言是自由无拘束、而且极富创造力的。一方面,他自由驱使中国汉语的多种句式;或口语与古文言句式;或排比、重复句式的交叉运用;或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错等。另一方面,他故意违反规范用语,打破语法规则,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取得荒诞奇绝的美学效果。
第三篇:浅谈鲁迅杂文
浅谈鲁迅杂文
刘毅
杂文是从战斗里成长起来的,战斗是杂文的生命。
——题记
鲁迅特别重视杂文,正如他在美术上努力提倡木刻一样,对于杂文,他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因此他把杂文比做匕首和投枪。一切战斗的艺术,对当时中国革命来说,是极其需要的。鲁迅首先服从于革命的需要,并从这点出发,教导着所有的年轻的文学工作者。
杂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杂文指文艺性短评,即杂感;广义性的杂文则包括各种文体。杂文古已有之,但是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则是由于鲁迅的倡导和实践。当时剧烈的社会斗争,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为人生”的文学使命感,杂文反应灵敏、灵活犀利的特点,是鲁迅倡导杂文的重要原因。
鲁迅杂文内容丰富广博:有对旧社会和复古派的批判,对封建性的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策的猛烈抨击;有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有对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弱点的暴露针砭;还有歌颂新生力量和革命斗争的篇章。
从革命的需要出发,着眼于为现在而抗争的社会效果,这就使鲁迅的杂文具备了强烈的色彩,明确的目的性。艺术家的鲁迅和革命家的鲁迅是分不开的,正是他的高度的政治热情和深厚的思想活动,赋予了他的杂文以如此动人的感染力量,成为艺术上的杰作。
鲁迅的杂文,有一部分是抒情散文。在这些文章中,作者经常借形象以抒情,鲜明的形象与真切的情思合而为一,强烈地吸引着读者,激动着读者。如《夜颂》这样描写了黑夜和白天:“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复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现在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就是这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这两幅形象,寄托着作者深刻的感触,他对比黑夜和白天,憎恶光天化日之下的“真的大黑暗”,憎恶一切人造的面具和衣裳。在一些纪念文章里,作者也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对于死者的感情,如《忆刘半农君》,写“五四”时期刘半农的战绩时,提到当时有些人批评他“浅”,但作者却赞美这“浅”:“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彻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最后又说:“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在这里,形象的描写,真挚的友情,严正的历史评判,取得了和谐的统一,给予读者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尖锐,鲁迅后期的杂文也有了发展。首先,政治斗争和时评的文字增多了,《而已集》以隐讳曲折的笔法,揭露了国民党的清党
大屠杀。其次,鲁迅后期的杂文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批判,对革命文学发表了更为广泛的建议。《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对左翼文学提出了众多宝贵建设性的建议。鲁迅后期的杂文,由于娴熟的掌握了辩证法,所以更为深刻有力。
同时,鲁迅的杂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概括性强。读鲁迅杂文的时候,总觉得他的文章非常深刻、精辟,放得开,收得拢。这固然是思想内容的问题,但也和他的善于集中、勤于洗练有关。他的一篇杂感,往往抵得上人家万言长文,因为他总是抓住要害,从问题的本质上去立论。
二、形象化。鲁迅是不发空头议论的,凡有论述,又往往通过形象,使读者看得更具体,更完整。时或取喻,也无不确切而又有趣。自然,这应该首先归功于他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经验。
三、语言的丰富。鲁迅对中国语文的理解非常正确,语汇又极丰富,应用起来不但恰当,而且变化极多,即使偶用成语古典,也使人有新鲜的感觉
鲁迅的杂文,是时代的战斗纪录,是丰富的思想艺术宝库,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他为中国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体裁形式,并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杂文作者。
第四篇:鲁迅杂文 文档
《读鲁迅杂文有感》
读了鲁迅的很多书,且不说精彩与否,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先生的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立意深刻,言辞犀利,言语中充满了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世人的警醒。
学过历史的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它是在中国反封建,反旧思想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是鲁迅先生为了更好的剖析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表现的艺术需要而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新文化运动发生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便写了一些类似杂文的文章,并在《新青年》上开辟了“随感录”栏。从1918年起,鲁迅开始在《新青年》“随感录”栏发表杂感文章,以后又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杂文,并开辟专栏。杂文便逐渐以一种独立文体的面貌出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而鲁迅则是公认的写杂文最多、最好的作家。
先生一生多用杂文。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顽强不屈与封建旧势力战斗到底的斗士形象。他的杂文大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中。鲁迅先生的杂文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广度,从他的杂文之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果就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论述的虽大都是微小,平常之事,但是所有集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面貌。因此,他的杂文很有概括代表性。二是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睡狮之醒”问题,所以他要借助杂文这把“宝剑”来“斩妖除魔”,故他的杂文充满了“剑气”锋利无比。
鲁迅先生的杂文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他的杂文相当精悍,文风犀利,叫人读了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我读过的杂文里有这么一两篇是我至今也不会忘记的,一篇是《拿来主义》还有一篇则是想必大家都熟知的《论雷锋塔倒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经典的警世杂文,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一味崇洋,西化的论调,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拒绝借鉴盲目排外的错误态度,他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又要分清精华和糟粕,要批判吸收,来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的新文化。
《拿来主义》全文贯穿一种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巧妙运用比喻,借代等手法。那些“孱头” “昏蛋”“废物”“鱼翅”“鸦片”“姨太太”都各有所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而《论雷峰塔倒掉》则是一篇典型的反对封建压制和封建礼教的战斗檄文。雷峰塔倒掉白娘娘出来,预示着封建势力的垮台,劳苦女性得以翻身做主。整篇文章极具穿透力,将封建主义的画皮毫不留情的撕毁殆尽。在《论雷峰塔倒掉》中我认为最为大快人心的便是“活该”二字,它不仅寄托了对“白蛇娘娘”重见光明,封建之塔倒掉的欢喜之情,还体现了对所谓的得道高僧法海的鄙夷痛恨的情感。其中之意实在显现出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
鲁迅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满目疮痍,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所以通过他的杂文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那个时期的种种情景。正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所以鲁迅后来说他写杂文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醒起来,一起“改良这人生”。
先生曾说过:“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这种广义上的杂文,的确如鲁迅所说,是“古已有之”的,但是鲁迅先生的杂文却是在这种广义杂文基础上发展起来是先生自己独创的具有自己独特意义的中国现代杂文。是鲁迅先生赋予了杂文一种新的内涵,使其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艺术特征,具有了引领社会潮流,揭露社会阴暗,打开民众思想,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功能,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留下了一道霞光异彩。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杂文,一座矗立在中国历史上永垂不朽的丰碑。,.
第五篇:鲁迅杂文经典片段
8.鲁迅杂文
“中国现在的人心中,不平和愤恨的分子太多了。不平还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万万不可单是不平,至于愤恨,却几乎全无用处。”“我们不要借了 ‘天下无公理,无人道’ 这些话,遮盖自暴自弃的行为,自称恨人。” “父子之间没有什么恩,这一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利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轻。“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得了,都混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辈一样,或者还不如。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化很多人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人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