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西部服务边远贫困地区
黑龙江省积极鼓励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对志愿服务西部的志愿者,按国家和省有关文件执行。积极鼓励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边远贫困地区建功立业。对志愿服务黑龙江省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2年的毕业生,按照省有关文件,享受相应的待遇。
为保证“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的开展,黑龙江省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志愿者在农村工作2年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每人每月600元,年交通补助400元。两年志愿服务期满后,根据工作去向开具就业报到证。其中,对志愿扎根农村工作的一次性发给安家费2万元,执行定级工资,并同时向上浮动一档工资,工作满8年的经批准可转为固定工资,并再向上浮动两档工资。志愿者在两年的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在符合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优先评为省优秀毕业生,学校给予一定奖励。对符合保送研究生基本条件的,可优先考虑,并保留学籍,对志愿者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有困难的,学校可为其办理暂缓偿还手续。服务期满志愿扎根农村工作的,可全额免除国家助学贷款,减免的助学贷款由省级财政负责偿还。对于欠缴学费的特困生志愿者,高校要适当减免学费。
日前,国家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据了解,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政策,同时取消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限制的措施。
来源:黑龙江日报
第二篇:上海高校鼓励毕业生赴西部创业
复旦大学2005届本科毕业生杨志武、刘东洋、倪鑫三人,日前与新疆中国石油塔里木分公司签订协议,成为全校第一批赴边疆工作的毕业生。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杨志武说:“尽管边疆地区环境和工作条件比上海等大城市差,但从长远看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点,相信赴西部就业能够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5年上海高校共有毕业生11.7万人,比2004年增加1.7万名。不少高校运用校园网络和报告会,及时介绍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人才需求信息,让应届毕业生了解西部。
为了给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各高校纷纷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上海交通大学实施“交大学子西进工程”,专门设立奖学金,对于到内蒙古、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毕业生,给予2000元至10000元的奖励,特殊情况的学校将追加奖励至30000元。同时,学校还设立西部学子联系卡,选择优秀教师定期与这些学生联系,关心他们在西部地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许多高校精心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按照毕业生各自的专业特长,开展支教、支医、支农活动。复旦大学明确规定,对于报名去西部参加锻炼的优秀学生,将优先推荐他们参加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对于已获取该校就读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如果在服务期间表现特别优秀者,返校后由本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在一级学科内调换相关专业,或在符合条件情况下优先考虑硕博联读;本科生服务期满后,参加报考研究生,服务一年的成绩加15分录取,服务二年的成绩加30分录取;对借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给予奖励贴息。(刘军)
来源:央视国际
第三篇:鼓励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
鼓励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近日出台。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省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养老床位数达到61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以上。
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安排财政性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行情 专区)试点。鼓励保险公司承保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养老服务专业的学生免收学费,鼓励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落实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
第四篇:高校毕业生服务周工作总结
山城区人社局高校毕业生 就业服务周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满足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缓解用人单位的招聘压力,帮助广大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山城区人社局在全区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服务月活动通知要求,我区于11月24日—11月30日集中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此次活动分宣传摸底、组织实施、总结3个阶段,在对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和职业介绍等一站式就业服务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服务手段、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方法、合理引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周期间共为 104余名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登记服务,举办专场招聘会一场,提供就业岗位124余个。在全区范围内积极营造关心、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整体氛围,受到高校毕业生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精心安排部署。我区人社局将此项工作作为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措施,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保证措施到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活动到位。二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根据通知要求,从活动主题、工作目标、活动具体实施、组织领导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
2、广泛宣传,营造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我区人才网站、人才劳动力市场显示屏等宣传形式,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全方位就业政策宣传活动。一是结合悬挂宣传条福举办了服务周活动启动仪式,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二是发放资料。三是在各乡办设立宣传咨询服务点。
3、立足工作职能,提供各项就业服务。此次“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其重点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针对企业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技能人才的需求,采取了多种形式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服务活动。一是建立专门服务窗口。二是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求职、失业、就业登记制度。三是深入企业,广泛收集、发布岗位信息。通过电话联系、上门服务、企业招聘登记等方式,充分挖掘企业需求就业岗位信息,并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向社会公开发布。四是举办专场招聘会活动。为企业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搭起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三、工作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比其他就业群体更高,更加不稳定。这就给我们人社部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工作量也随之加大,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更难。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乡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当前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
2、建立畅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加快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动态管理的能力。
第五篇: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协议
服务协议
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
(以下简称甲方)(以下简称乙方)住所:性别:
单位性质:身份证号码:
法定代表人:家庭住址:
根据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
业工作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7〕200号)和重庆市就业局《关于下达2011年高校毕业生服务街道(乡镇)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渝就发〔2011〕32号)和精神,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甲乙双方订立本协议,共同遵守。
一、协议期限
服务期限为: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
止。
二、工作内容
乙方同意按甲方工作需要在_________ 镇(街道)工作,具
体工作内容和要求是:
1.从事镇(街道)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
2.配合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共同完成上级
机构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执行法律、法规规
定的工时制度和休息休假办法。
2.乙方遵守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统一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
四、劳动报酬
1.按有关规定,由区就业再就业办按时发放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为当月江津区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2.甲方每月末凭服务单位签署意见的工作考勤表将乙方基本生活补贴划拨到乙方提供的邮政个人帐户上。
3.乙方在协议期间因病假、婚丧假或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甲方应支付基本生活补贴。
五、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1.甲乙双方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甲方对乙方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2.甲方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并努力改善劳动条件。
3.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对甲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商业保险。乙方在服务期间,由甲方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份。(金额以保险合同为准)
七、其他事项
1.乙方解除服务协议。乙方在服务协议期间,要求另行就业的,在承担工作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提前解除协议,并以书面
形式通知甲方。
2.提前终止服务协议或服务协议期满未被录用为社区(村)社会保障(协管)员的,可通过区人力资源市场双向选择就业或自主择业。
3.服务期内,其人事关系、档案等可统一由甲方免费管理。
4.其他未尽事宜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存乙方档案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乙双方因履行协议发生争议,可向人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直接向人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甲方:乙方:
2013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