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河大合唱观后感,极其背景下的中日关系
黄河的声音
在这个学期音乐鉴赏中,让我回味无穷的是《黄河大合唱》,因为它是一种真正属于龙的声音,属于我们中华民族永不泯灭的声音。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现代声乐史上著名的大合唱。音乐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它象征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心灵依托。学习这部曲,其实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春,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礼堂,反响巨大,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典型代表。《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词作者光未然,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曲作者冼星海,现代著名作曲家,广东番禺人,生于澳门贫苦船工家庭。创作了大量的战斗性群众歌曲。21岁入北京艺专学习小提琴与作曲。23岁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钢琴。24岁赴法勤工俭学。26岁考入巴黎音乐院,创作出《风》、《游子吟》等音乐作品。30岁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创作出《救国军歌》、《夜半歌声》等歌曲。1937年抗战爆发,积极参加救亡歌咏运动,创作出《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救亡歌曲。1938年冬,赴延安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创作出《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等。1939年,创作完成《黄河大合唱》。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由于他对中国革命音乐事业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人民音乐家”。《黄河大合唱》共8个乐章,每一章都是黄河的不同的声音。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混声合唱曲。《黄河船夫曲》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精神,它不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的声音!
第二乐章:《黄河颂》。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曲,由三个乐段组成。乐章开始是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的音乐主题,它显示出黄河的雄伟气魄,第一乐段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第二乐段象征着我们民族的伟大、坚强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第三乐段象征中国人民犹如巍巍昆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首朗诵歌曲。歌词内容丰富,从黄河悠久历史到壮美景象到民众的觉醒、奋起及对未来的呼唤渴望,形成宏伟有力篇章。采用民族乐器三弦进行伴奏,融入古曲《满江红》及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旋律。第四乐章:《黄水谣》。是一首歌谣式的三段体歌曲。第一乐段是女声二部合唱,旋律抒情婉转;第二乐段是混声四部合唱,情绪悲痛而压抑。尤其是乐段结束处,连续两个下行四度跳进更增强了这种情绪的感染力;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情绪十分凄凉。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这是一首男声对唱、重唱与混声合唱歌曲。通过黄河岸边两个东北老乡对唱,表现出两个人共同的身世、遭遇、仇恨、决心:一起打回老家去。
第六乐章:《黄河怨》。这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歌曲。歌曲以悲愤的音调,表现出被日寇蹂躏下一位老妇女的哀怨之情。结尾的音乐推向高潮:“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象征国人心底的呐喊。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歌曲采用了齐唱及二部、三部轮唱的演唱形式,情绪坚决而振奋。在三部轮唱之后,过度段器乐曲,把情绪进一步升华,形成歌曲新的高潮,这段音乐,不仅有自己鲜明的形象及个性,而且为最后的齐唱部分做好了转调准备。歌曲在高亢而
激越的情绪中结束。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一首混声合唱,整部大合唱的终曲,也是全曲的高潮。前面出现过的几个重要基本主题得到了综合的展现,愤怒的情绪、战斗的号角、坚定的节奏、铿锵的合唱以宏伟的气势使音乐达到了最高潮。《黄河大合唱》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音乐形象为象征,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性格和民族精神,显示出中华民族伟大气魄和力量,及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黄河大合唱》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前中日关系阴晴交织,欲暖还寒,体现出全球化背景下日本的“政治赶超”与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碰撞,堪称全球化在地缘关系密切的中日两国间的时空折射。近几年来,日本不断挑衅中日关系,参拜靖国神社,购买钓鱼岛,篡改教科书恶意抹掉历史等行为是导致中日广西非正常化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为了世界和平,我们的黄河会一直喊出和平的声音。即使日本的阴谋一时得逞,但是黄河的子孙将会延续她伟大而不变的声音:中国的领土神圣而不可侵犯。日本咎由自取将会自食其恶果,最后将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我认为中日关系最终还是会迎来和平相处、互相尊重的正常化国际关系。
讴歌伟大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维护世界和平。海外华人曾说:“每次听到它,都会体验到一种作为中国人的崇高和自豪。”想必这首曲子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多么的触动人心,促使人奋发前进,保卫黄河,保卫祖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人民不屈精神的象征,是我们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民族灵魂。是我们热爱世界和平的声音。前辈们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的一曲悲壮战歌。将激励我们更加热爱祖国、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努力学习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才华。
第二篇:黄河大合唱背景材料
一:背景
黄河是中**亲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20世纪经典华人音乐。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例。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
1939年冼星海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之后,《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二:作者
冼星海,生于一九○五年六月十三日(农历五月十一日),原藉广东番禺,父亲冼喜泰是一个船工,在他出世时已去世,母亲黄苏英是一个农村妇女。冼星海自少依靠祖父生活,六岁时祖父去世,随母亲到南洋,进了一所旧式学校,攻读四书五经。后转到英国人办的英文学校,攻读英文。十一岁转到华侨办的高等小学,读了两年,回到广东,进岭南大学附中,又升入大学,一直以半工读来维持生活。
一九二四年,冼星海学习结束,做过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员和岭南大学音乐教员。二十一岁那年到北京进北大音乐传习所学理论和小提琴,兼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翌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一九二九年离开国立音乐院,加入田汉所组织的南国剧社。
一九三○年,二十五岁的冼星海出国到法国巴黎,随奥伯多菲尔学习小提琴,在巴黎六年,曾进过法国国立巴黎音乐院和丹第(Vincent d„„Indy)创办的音乐学校,做过饭店堂馆、修指甲和咖啡店的杂役和音乐师等。他初期的作品如《风》(三重奏),明显地受到当年他跟从过的杜卡(Paul Dukas)及丹第的影响。冼星海一九三五年夏末回国,改变了创作方向,参加了汹涌澎湃的国防音乐运动,开始写作第一交响曲,并于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但不久就因与公司意见不
合而辞职,转入新华影片公司任《壮志凌云》、《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等片的音乐指导。
一九三七年冼星海为《日出》、《大雷雨》等剧作曲配音。“八·一三”事变后,加入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到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宣传;年底留武汉,在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与张曙等共同主持武汉抗战音乐运动。翌年十一月,第三厅工作受阻碍,奔赴延安,出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一九三七年初,创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等作品。
一九四○年五月,冼星海离延安赴苏联深造音乐,一九四五年四月在病中完成最后的作品《中国狂想曲》,十月三十日病逝莫斯科,享年四十岁。冼星海在苏联的最后五年,完成不少器乐作品,包括有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管弦乐第一组曲《后方》、第二组曲《牧马词》、第三组曲《敕勒歌》、第四组曲《满江红》、交响乐《中国生活》、中国舞曲三首、小提琴与两架钢琴合奏曲《阿曼盖尔德》,而《中国狂想曲》则不幸成为他的“天鹅之歌”。三:《黄河大合唱》引起的轰动
《黄河大合唱》;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迅速成长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与此同时,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犹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
《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
第三篇:黄河大合唱故事背景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创作背景: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例。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 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誓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 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每个乐章的故事背景:
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混声合唱。这里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
第二乐章的《黄河颂》,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曲,表达了诗人对黄河——母亲河的赞美。这一乐章由三个乐段构成。开始乐队奏出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的引子,这就是这一乐章的主题,显示出了黄河的雄伟气魄。接下,男中音唱出了内心热情的赞美。这里唱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和曲折婉转,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幅员辽阔。第二段从“啊、黄河”开始,进入一个热情澎湃的音乐段落,这里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及其光荣的革命传统。接着又来了一个“啊、黄河”。这是一个激情的甩腔,音乐上更加热情昂扬。似乎在说,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我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誓与外敌斗争到底。此时音乐到达高潮。跟进来的第三个“啊、黄河”使音乐进入第三乐段,这时音乐变成4/4拍,气息宽广,像黄河一样奔流而下。这个章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但又将黄河形象地比作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因此,这里对黄河的赞美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个配乐诗朗诵。原来是由三弦伴奏,后来改为有琵琶伴奏。这个乐章,冼星海吸取了《义勇军进行曲》《满江红》的音调素材,讲述了民族的灾难,也歌颂民族的英雄。是诗人进一步对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同时也暗示着黄河或者说是中华民族将面临一场劫难。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在音乐会上很难听到这一乐章了,因为考虑到演出效果,常常被省略!
第四乐章是《黄水谣》,是女声二部合唱。这是一首民谣体的三段体歌曲,其曲调非常优美动人,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一段展现出黄河两岸人民安宁、平静的生活,音乐十分流畅,也显得十分祥和。中段情绪急转直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这一段表现日寇入侵中国,践踏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三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在情感上则变得压抑和悲凉。这一乐章是全曲中的一个转折点,整个作品的悲剧性和戏剧的矛盾就此展开。
第五乐章是《河边对口曲》,是一个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采用了乐段反复的民间音乐结构形式,音乐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调,采用锣鼓伴奏的方法。整个乐章是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这里作者借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讲述了全国广大流民、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悲惨遭 1 遇。引出合唱发出“打回老家去”的呐喊。
第六乐章《黄河怨》,是一首女声独唱。用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的哀怨。这一段是一个绝望的妇女的内心独白。这个妇女的丈夫流离失所,不只去向,她的儿子也被日本鬼子杀死了,自己又被鬼子给糟蹋了,最后不得不跳入黄河母亲怀抱自杀而死。作者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构思,就是想通过一个妇女的死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在整个《黄河大合唱》中,这是戏剧性最强的一段,作为一首独唱歌曲,技巧性非常强,是检验女高音的“试金石”。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轮唱、合唱歌曲,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这里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首先是二部轮唱、然后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了“龙格龙”的衬词,增强了音乐的气氛,使人感觉到抗日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一个混声合唱歌曲,它是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也像是一个回顾,用富于诗意和浪漫色彩的笔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终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描述了全民抗战的战争态势。最后发出了“战斗的警号”,这一句被多次重复,整个音乐给人以巨大的号召力,无疑是向法西斯、侵略者的宣战!
整个作品虽然没有像歌剧那样,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却有一个严密的戏剧性构思,给人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个矛盾冲突就在于开始时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是船夫与险滩、急浪的搏斗,后半部分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二者是相呼应的,即通过人与大自然的搏斗,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进而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民族矛盾得以解决作了铺垫。整个作品就在于展示这个矛盾(《黄水谣》)、激化这个矛盾(《黄河怨》)、解决这个矛盾(《保卫黄河》)。这种矛盾的展示、激化、解决正是其戏剧性所在。
第四篇:当前局势下的中日关系
摘要:
中日同属于亚洲,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就经济而言正处于无限蓬勃生机之期;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中日邦交正常关系化以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竞争与摩擦。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时代,各国更积极探讨所处地区的合作,期望形成竞合态势。那么中日关系的走向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格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甚至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也形成较大的影响。
关键字:中日关系;发展;走向
一、中日关系现状:
自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综观中日关系的发展,可以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自1972年建交到冷战结束前,这可以说是两国的“蜜月期”,主要原因当时中日都面临原苏联的威胁,因此在中美日三角的框架下中日关系发展密切。
第二阶段就是冷战结束到20世纪末,这可以说是两国关系的“磨合期”,两国虽然因为苏联威胁的消除而逐渐表现出来,但由于日本依附美国外交,而克林顿政府时期又重视中美关系,因此中日间基本上是处于相互磨合时期。
第三个阶段就是进入新世纪后,中日关系虽然经过10多年的“磨合期”,但却并没有进入之后的“适应期”,而是进入了一个双边关系的“冷淡期”。当今的中日关系状况若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冷淡”。在当前的这个冷淡期,这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两国的政治关系日趋冷淡,降到了中日建交以来的最低点。由于小泉政府上台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问题,导致中日高层双边互访中断4年多,导致两国政治关系越来越冷。在具有正常国家关系又是近邻的两个大国这是相当不正常的。
其次,“政冷”开始影响“经热”。政治与经济是不可分的,由于两国政治关系的冷淡,开始日渐影响到经济交流与合作。这主要表现在:在日本方面,日本政府对华日元贷款连年下降,并提出在2008年完全停止对华贷款和援助;日本政府阻挠一些高新企业向中国投资,要求日本企业将设立在中国的一些技术研发中心撤消等。
再次,政治的冷淡、经济的降温又直接影响到两国部分民众相互厌恶的情绪化升温。中日间的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如台湾问题、钓鱼岛主权及海域争端)相互“火上浇油”,导致两国部分民众之间相互反感的情绪化倾向有所增强。前不久,中国和日本两国进行调查,中国青年对日本的厌恶情绪上升了近20%,而日本青年对中国的印象也逐步恶化,上升了近50%。
二、影响中日发展的因素:
对于中日关系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局面,我们禁不住地要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日关系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困难局面?我想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有这么几点:
1.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
历史问题是指日本政府对二战时期侵华战争的认识和态度问题。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屠杀了几千万的中国人,可以说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小泉首相上台以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采取了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比如说,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小泉的参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二战的侵略历史反案;日本政府审议通过篡改、美化侵略史实的右翼历史教科书,这又表明了日本在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这些举动激怒了中国及亚洲其他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就中日关系来看,历史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涉及我民族感情涉和尊严。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德国总理勃兰特就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日本首相却年年参拜祭祀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二者的反差何其之大。中国政府和公众实在无法理解。这不仅是中国国民的心态,也是日本其他邻国国民的普遍想法。
2.台湾问题
近年来日本政坛涌动着一股势力,他们不仅极力介入台湾事务,还与“台独”势力沆瀣一气,妄图把台湾从中国的版图上永远分裂出去。如日本着力加强与台实质关系,日台关系趋于升温,将台湾纳入日美安全战略目标等,日本某些右翼势力暗中鼓励台独,允许台独领导人访问日本等。日本明确反对中国通过的《反国家分裂法》和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也明显地具有插手台湾的目的和意图。众所周知,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领土主权和统一大业,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日台实质性关系日趋密切,导致我国对日本的极大不满,加剧两国局部摩擦和矛盾。
3.现实矛盾问题
现实矛盾问题主要表现在中日之间关于领海、岛屿、能源之争问题。在领海的问题
上主要是东海的划界问题,在岛屿问题上主要是钓鱼岛的主权之争问题,在能源问题上主要关于东海油气田的开采和俄罗斯石油管线之争。这些现实利益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恶化了两国关系。
4.日本右翼势力问题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催生着日本的右翼势力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发展,两股势力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日本的外交政策,促使日对外政策采取强硬外交,缺乏政府自身理性外交的现实基础。这也是导致中日两国矛盾日趋激化的原因。如小泉每年不惜激怒中国而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很大程度上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取悦选民。小泉在自民党内基础薄弱,他认为,表彰战死者会赢得日本广大遗族的支持。二是为了迎合国内民族主义思潮。
5.东亚国际格局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互不适应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几千年来,东亚地区政治格局可以被称为“一强制”,由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单一国家在该地区扮演秩序创建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在东亚地区漫长的历史上,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强国只有一个。如今的东亚出现了中国和日本两个强国相互作用影响区域政治的“二强制”的时代,东亚历史上的“一强制”传统告一段落。当一个区域体系的基本结构发生变化时,必然会有随之而来的动荡和不稳定,这种不确定性只有到一个新的稳定的秩序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才能有所消除。
中日必须重新认识对方,迎接东亚“二强制”格局的到来。在“二强制”下缔造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繁荣的东亚新秩序,对中日两国而言,是一个从未经验过、但又必须尝试的巨大挑战。影响中日关系目前和今后的最大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中国经济上的崛起,一个是日本迈向政治大国的努力。
当前中日关系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看作是对东亚政治格局历史性转变的反映。因此,东亚格局的转型带来的两国关系的调整恐怕是当今中日两国不和的根本原因。
三、中日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势
回顾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的认识:其一,中日两国之间过去虽然有过不幸的历史,但在两国长期的交往中是短暂的瞬间,持久的友好合作是主流;其二,由于各种有利条件的存在,使得中日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也存在着种种不利的因素,中日关系将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预见未来,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走向独立政治大国新世纪步伐的加快,中日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势将会如何?
一是中日关系将在合作与摩擦中发展,但分歧是以不破裂两国关系为限度。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是众所周知的,分歧和摩擦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中日两个民族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早已被两国历史发展的实践所证明。21世纪将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亚太经济仍将作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不仅有丰富的资源,而且也是最有潜力的市场;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两国需要利用优势互补来加强在亚太经济发展中的合作与协调。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和正式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后,中日贸易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很可能加快。但由于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日本加大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日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还可能会升温,但矛盾和摩擦不会导致破裂中日两国关系。二是中日关系围绕台湾问题可能还会发生摩擦,甚至对抗。因为这个问题与中国领土主权相关,对日本来说,在21世纪初期,其政治走向正面临重大选择,但就其总体发展趋势看,不过是继续以经济立国为本,同时也向政治立国、军事立国的道路迈进。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为建立由其主导的势力范围,可能会在各国制造事端和分裂,特别是从近年来日本不断增加其“防卫责任”、“扩大防卫范围”看,日本对这两个问题采取缓和态度的可能性不大,而中国在关系到国家利益,甚至是根本利益的问题上,也不可能作出大的让步。因此,台湾问题将成为中日关系中最突出的敏感问题。但台湾问题又不是孤立的,日本与中国台湾省的关系又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并且长期以来受到美国的影响和制约,虽说美国口头上说“三不”,但同时又不断对中国台湾省出售先进武器,其基本政策是维持台海地区“不战不和”、“不独不统”的现状,实际上是不希望中国和台湾实现统一。因此,台湾问题有可能成为未来中日矛盾和冲突的一个焦点问题。
综上所述,新世纪的中日关系前景广阔又不容乐观,从长远看,友好发展是主流,但其发展道路将不会一帆风顺,两国间的友好与摩擦、协调与矛盾、合作与竞争将同时并存。参考文献:
[1]王世浚、马骏.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1999,(6):24-28.[2]田曾佩·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3]江泽民·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N].人民日报,1992-04-08
[4]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金振吉.东北亚经济圈与中国的选择[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7.[6]<日>河野洋平.日本外交的前进道路[J].日本外交论坛,1995,(1):13.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范文)
新课改背景下
摘要:本文从教学资源、师资水平、教学观念和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作了再次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农村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特别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要完善体制和政策,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素质,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说明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教育以及农村教育问题,笔者深感欣慰,同时也很忧虑,目前农村的教育教学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笔者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现就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出以下分析。
一、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教参,一只粉笔,除了这些根本没有其他的辅助教学设备。学生除了课本就是几张简陋的课桌,有些学校这些桌椅还是城镇用了几年更换赠送过来的,说起教学设施,农村的小孩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育是怎么一回事?什么远程教室,图书馆更是离他们很远。尽管近些年来国家投入的大量教育资金,遗憾的是却不能面面俱到,真正落实下来。
二、师资水平问题
据调查和了解,发现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都没有具备:
第一,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不太会讲普通话,我们大家都知道,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标准语言,更是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在是我们很多老师怕讲不好,他们就索性用方言,而且认为反正学生也听得懂,很难想象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在老师一口家乡话的教学下是什么样的情景?更不知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何而来?又怎么身临其境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语文兴趣的培养又从何开始?
第二,语文教师不会学习目前流行的“知识折旧律”是: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因此,适应变化是知识时代对人类提出的挑战。美国知识管理学家德鲁克(Drucker)说,知识社会要求其所有成员学会如何学习,因为知识的本质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在知识社会中,“有教养的人”是学会了学习的人。在知识时代,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据我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就是在忙自己的家务事情。据我了解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看过相关教育方面的著作与论文或者报刊杂志等等,对一些教育改革和教学理念也关注极少,作为一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平时不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每天都不刷新自己的信息,不更新知识结构,不及时的补充学术养就很难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以及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和需要,无法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环境和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以及改变他们的认知方式。
三、教学观念及方式问题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都比较滞后,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认字、学会写字以及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语文相关能力的培养,比如听说读写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思路公式化。很多老师不与时俱进,依然在原地踏步,语文教学中仍然是按“熟悉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总结中心思想”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并且认为一篇课文的教学只要是完成了这个三步骤,自己的教学任务便是达标了。
2、教学方法的模式化。调查发现,在语文教学的语文课中,“通常只是读课本,听老师讲解词语、概念,而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进行有意思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所谓的教学活动是单向的、独断专行的活动。
3、教学手段原始化。农村很多学校依然还是黑板、粉笔这样的简单教学手段,一些相关电教设备和辅助教学的教学仪器基本是没有。
四、学生的阅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读书而发展。农村的学生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没有或不再读其他的书籍,很少学校有相应的图书馆,可想而知,他们的知识视野有多么的狭窄,在语文课上,老师的导语知识背景又不够,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去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看着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暗淡,想想都令人心痛,发人深省。
五、评估标准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所倡导的是多样化的评价观,主张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切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精神和物质的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评价促进发展的积极评价观。素质教育的呼唤,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上述的种种问题与现状,应该引起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然而,怎样改变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当前的状态?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
首先,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整体师资水平。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主管教育部门应加强农村教师的相关能力的培训力度,最好能通过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来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其次,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根据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认为,人的智力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及创造新成果的潜力。每个人至少有八种能力,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部相同。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认同和激励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来促进教学。所以教学评价的准则不应该是一维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第一、教学评价应该强调个性化。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促进条件。第二、教学评价应该体现全面性。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以学生的其他各个方面(德、体、美、劳等)为评价对象。所以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最后,教学教法千篇一律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教法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作为祖国未来的培育者,要勤于思考,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和总结,虚心听取学生、家长、领导的意见,可以请别的老师观察和点评,在互相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紧跟科研步伐,从中吸取改善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素质教育主体性特征,一切的教育或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致,引导学生朝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时刻不忘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总之,在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处处渗透新的教学理念,灵活使用新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真正地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成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