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专项练习

时间:2019-05-14 05:1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核舟记》专项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核舟记》专项练习》。

第一篇:核舟记》专项练习

《核舟记》专项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罔不()贻()有奇()黍()......

箬篷()糁()峨冠()髯()髻()....

衣褶()诎()楫()椎髻()壬戌().......

虞山()篆章()矫()..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人()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6.启窗而观()7.箬篷覆之......

()()()8.雕栏相望焉()9.清风徐来,水波不..

兴()()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

()()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

14.弥勒()15.矫首昂视()16.神情与苏、黄不属.()17.珠可数也()18.居右者椎髻仰面

()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21.....

其船背稍夷()22.钩画了了,其色墨()()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作者是,字,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1

3.黄庭坚是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

是。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13、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六、翻译下列句子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七、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 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3.“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6.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7.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

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八、中考巡礼(武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

历数也。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峨冠:髯:袒:历历: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佛印绝类弥勒。

3.写出文中描写苏东坡外形特征的句子。

4.写出文中描写佛印外形特征的句子。

5.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九、迁移整合(浙江)

东坡画扇(宋)何莲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

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

而出,始踰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

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十、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1)某家以制扇为业(2)适父死(3)至懊恨不胜而去...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十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核舟记》专项练习答案

一、mǐnwǎngyíyîujīshǔruîsǎnguānránzhéqūjízhuījìrénxūyúzhuàn

二、1.奇妙精巧 2.无不顺着雕刻 3.曾经赠我 4.句首表示推测语气5.大约黄米上下 6.打开 7.用箬竹叶做的船篷盖代词船舱 8.正对着 9.缓缓地起 10.用石青涂抹 11.高帽子胡须 12.说话 13.他们的靠近14.极像 15.举 16.不相类似 17.分明可数的样子18.椎形发髻 19.视线神色 20.好象„„的样子 21.平22.清楚明白黑 23.竟然满 24.长而窄

三、1.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通“屈 ”弯曲3.通“横”4.通“父”,男子的美称5.通“拣 ”挑选

四、①木头树木②叫是③奇异零数④动词表示存在通又⑤雕刻 是有⑥表示并列表示修饰表示转折⑦大约可以⑧句尾语气词说

五、1.《虞初新志》魏学咿 子敬 明末2.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3.宋 鲁直4.盖大苏泛赤壁云5.灵活精致6.“左手扶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7.豁达开朗8.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9.轻松悠闲专注悠闲10.列数字 作比较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11.嘻,技亦灵怪矣哉1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3、略

六、略

七、1.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2.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3.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4.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5.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6.“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7.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八、中考巡礼

1、(1)戴着高高的帽子(2)胡须(3)露(4)清清楚楚

2、略

3、峨冠而多髯

4、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九、迁移整合1.(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离开2.C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十、1.D 2.B 3.A 4.B 5.D 6.船头(或舟首)空间顺序

十一、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2.A、C3.从中间到旁边。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第二篇:《核舟记》专项练习

《核舟记》专项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

髯()髻()衣褶()诎()楫()椎髻()壬戌()虞山().........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人()2.罔不因势象形(())()3.尝贻余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8.雕栏相望焉()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

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15.矫首昂视....

()16.)17.数也()18.居右者椎髻仰面()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21.其船背稍夷()22.,.....其色墨()()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作者是,字,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1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

是。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13、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六、翻译下列句子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七、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 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3.“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6.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7.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

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核舟记》课文内容理解

1、整体感知:

本文细致地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赞美了雕刻家的奇巧技艺(或“古代

艺人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核舟记》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3、文章结构:

核舟记:总起(1)→→→分述(2-5)→→→总结(6)

总起(1)介绍了王叔远雕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点明了“核舟”的主题。

分述(2-5)具体介绍了核舟的结构,舟上的情形。

总结(6)概括全文,赞颂技艺之精湛。

4、本文写作特色:①观察细致,描写生动;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③富于想象。

5、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6、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

态毕备。

7、7、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雕刻者

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8、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

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9、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10、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1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灵活精致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12、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放浪形骸、超脱尘世、豁达开朗 的性格特点。

13、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14、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轻松悠闲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专注平静。

15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16、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中考题一网打尽

一、鄂州市(09湖北省)

(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0—22题。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核舟记》)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

(2)神情与苏、黄不属 .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4)珠可历历数也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2.从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二、青岛市(09山东省)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7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项是()(2分)

A.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就着)B.高可二黍许(上下)..

C.佛印绝类弥勒(同类)D.若听茶声然(好像)..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分)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属shǔ 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

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以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五、阅读《核舟记》选段,完成8—12题。(16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其两膝相比者()(2)舟尾横卧一楫()..

(3)其船背稍夷().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0.选文前三段按顺序,依次介绍了核舟的、和船背。(3分)

11.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4分)

(1)苏东坡(肖像特征)

(2)佛印(神态特征)

12.“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第三篇:《核舟记》练习

《核舟记》练习

第一段:概括介绍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

①“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总括全文,突出雕刻技艺的特点。②“能以径寸之木,„„各具情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方面印证了“奇巧”二字。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核舟来历,点明核舟主题。

第二段:从介绍核舟入手,介绍了船舱。

①“舟首尾长约„„高可二黍许”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核舟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第三段:介绍船头,写三人的神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苏轼的外貌特点,紧扣“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②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______”一个动作和“_______”的神态看出来。

③找出描写佛印的语句,你觉得佛印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第四段:介绍船尾,写船工的发型、动作和神态。

①右边舟子具有________的神态,左边舟子神态则显得________。

第五段:介绍核舟的背面,写出王叔远的题名和篆章。

第六段: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量,赞叹雕刻者的技艺高超。

①这一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②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灵怪”一词的表达作用。

综合:

①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的主体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说明的。③苏黄二人与佛印的神情分别是怎样的?

④王叔远雕刻核舟的技艺“灵怪”在哪里?

第四篇:核舟记练习

核舟记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1)罔不(2)贻(3)箬篷(4)八方有奇(5)石青糝之

(6)髯(7)天启壬戌(8)篆章

2.解释加粗词。

(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

(5)篆章:(6)视端容寂:(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

3.《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

4.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

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

二、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xú)者为东坡

B.苏黄共阅一手卷(juǎn)C.石青糁之(sǎn)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可(大约)二黍许 B.矫(举)首昂视C.两膝相比(比较)D清风徐(缓缓地)来

(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B.士卒多为用者C.为人五,为窗八D.中轩敞者为舱

(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

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

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三、阅读“船头坐三人,„„若听茶声然。”回答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峨冠(高高的帽子)B、绝类弥勒(同类)C、矫首昂视(抬)D、右手攀右趾(扳)

2、上文中与“钩画了了”中“了了”的含义相同的一个词语是

3、上文对人物的描写用了外貌、等方法。这样细致的描写的作用是

4、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用了说明顺序。

5、将下列子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右者椎鬐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坚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同步练习题二

1.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填空。

①《核舟记》的作者,字子敬,嘉善人。朝末年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

②《核舟记》选自代张潮编辑的《》这是一部小说集。“表彰轶事,传布奇

文”是编辑本书的意思。

③《核舟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出现得比较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记事,可以

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在写法上可以以为主而兼有议

论、抒情成分。因为课文删去了原文的绝大部分,所以现在看来,他跟我们常见的倒

很相似了。

2.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①尝贻余核舟一()②石青糁之()③罔不因势象形()④各隐卷底衣摺

中(⑤中峨冠而多髯者()⑥佛印绝类弥勒()⑦诎右臂支船()⑧而竖其左膝()⑨矫首昂视()⑩又用篆章一()11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12 高可二黍许()13 八分有奇()()14 钩画了了()15 中峨冠而多髯者()16 箬篷覆之()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为字共三十有四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③左手倚一衡木④虞山王毅叔远甫刻⑤约八分有奇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解释加下划线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1)奇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长约八分有奇()

(2)名 ①对联、题名并篆文()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绝 ①佛印绝类弥勒()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曰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初,权谓吕蒙曰()

(5)端 ①其人视端容寂()②东坡右手执卷端()

(6)为 ①为宫室、器皿、人物()②中轩敞者为舱()

(7)具 ①各具情态()②一一为具言所闻()

同步练习题三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有奇巧人()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8.雕栏相望焉()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0.石青糁之()()

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

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

15.矫首昂视()16.神情与苏、黄不属()

17.珠可历历数也()18.居右者椎髻仰面()

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22.钩画了了,其色墨()()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2.诎右臂支船()

3.虞山王毅叔远甫刻()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左倚一衡木()

三、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

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

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

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

四、按要求填空

1.《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2.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4.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5.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6.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7.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8.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9.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0.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五、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6.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六、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3.“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6.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同步练习题四

一、回答问题1.文章依次说明了船的哪些部分?

2.请找出文章第2—4段的中心句,这几段都是什么结构?

3.请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雕刻者技艺高超的诗句。

4.找出概括核舟主题的句子和点出全文中心的句子。

5.写苏东坡外形特征的句子是:

6.写佛印外貌神情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

《核舟记》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l.①wǎng②yí③ruî④jī⑤sǎn⑥rán⑦rén xū⑧zhuàn

2.①无不②曾经③极④同“屈”,弯曲⑤篆字图章⑥神色⑦还⑧长而窄

3.清张潮《虞初新志》明魏学洢

4.大苏泛赤壁奇巧技亦灵怪

5.古汉语中无专门的量词,常用数词加名词表示数量。

二、(1)C(2)C(3)诎屈弯曲(4)D(5)A.主题是大苏泛赤壁B.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c.三人位置东坡居中(6)说明雕刻技艺娴熟高超。

三、1、乃

2、历历

3、动作,神态,突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

4、空间(方位)

5、①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鬐,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②(佛印)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球靠在左膝上。

同步练习题二参考答案(略)

同步练习题三参考答案

一、mǐnwǎngyíyîujīshǔruîsǎnguānránzhéqūjízhuījìrénxūyúzhuàn

二、1.奇妙精巧 2.无不顺着雕刻 3.曾经赠我 4.句首表示推测语气5.大约黄米上下 6.打开 7.用箬竹叶做的船篷盖代词船舱 8.正对着 9.缓缓地起 10.用石青涂抹 11.高帽子胡须 12.说话 13.他们的靠近14.极像 15.举 16.不相类似 17.分明可数的样子18.椎形发髻 19.视线神色 20.好象„„的样子 21.平22.清楚明白黑 23.竟然满 24.长而窄

三、1.通邀 邀请2.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3.通屈 弯曲4.通横5.通父男子的美称6.通拣 挑选7.通举推举选拔8.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9.通层10.通花

四、①木头树木②叫是③奇异零数④动词表示存在通又⑤雕刻 是有⑥表示并列表示修饰表示转折⑦大约可以⑧句尾语气词说

五、1.《虞初新志》魏学咿 子敬 明末2.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3.宋 鲁直4.盖大苏泛赤壁云5.灵活精致6.“左手扶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7.豁达开朗8.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9.轻松悠闲专注悠闲10.列数字 作比较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11.嘻,技亦灵怪矣哉1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六、略

七、1.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2.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3.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4.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5.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6.“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7.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同步练习题四参考答案

一、1.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2.各段的第一句,总分

3.珠可历历数也(细弱蚊足,勾画了了)

4.大苏泛赤壁。嘻!技艺灵怪矣哉。

5.峨冠而多髯。

6.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二、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2.A、C3.从中间到旁边。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第五篇:《核舟记》校本练习

八年级语文校本练习·《核舟记》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不()贻()有奇()衣褶().....

诎()楫()壬戌()虞山().....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2.尝贻余核舟一().....

3.高可二黍许(...)4.其两膝相比者()..

5.佛印绝类弥勒()6.神情与苏、黄不属()7.珠可历历数也()8.钩画了了,其色墨().

9.长曾不盈寸()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1、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2、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为东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可:高可二黍许()

4、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作者是,字,_________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6.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7.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8.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六、翻译下列句子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七、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6.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八年级语文(下)第13课——《核舟记》校本练习答案

一、wǎngyíyòujīzhéqūjírénxūyú

二、1.无不顺着雕刻 2.曾经赠我3.大约黄米上下 4.他们的靠近5.极像6.不相类似 7.分明可数的样子8.清楚明白黑 9.竟然满 10.长而窄

三、1.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通屈 弯曲3.通横4.通拣 挑选

四、1、雕刻 是

2、表示并列、表示转折

3、大约可以

4、句尾语气词说

五、1.《虞初新志》魏学咿 子敬 明末2.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3.宋 鲁直4.盖大苏泛赤壁云5.“左手扶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6.列数字 作比较 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7.嘻,技亦灵怪矣哉8.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六、略

七、1.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2.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3.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他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4.“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下载核舟记》专项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核舟记》专项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核舟记读后感

    核舟记读后感 核舟记读后感1 上周学完了《核舟记》,我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技艺高超。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平时我们吃的那一个个跟乒乓球差不多大的核桃上,竟然能雕刻出来如此精致......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点文言字词,能用现代汉语疏通文章大意。 2、把握课文结构,学习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领悟雕刻者的巧妙构思。 3、熟读课文,通过对课文内......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教案 篇1 一、主旨概述《核舟记》是一篇写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的说明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网友来稿)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2-09-28 张秀奖 第三课、 核 舟 记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教案模板汇编10篇《核舟记》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练习诵读,培养语感。2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

    核舟记中考题

    《核舟记》中考题一网打尽 一、鄂州市(09湖北省) (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0—22题。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

    核舟记学案

    《核舟记》学案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记”这种文言体裁的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观......

    《核舟记》说课稿

    《核舟记》说课稿 《核舟记》说课稿1 《核舟记》是省编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一)教材概述《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