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鲁迅大撤退”的看法
我对“鲁迅大撤退”的看法
应该说我们是受鲁迅作品影响最深的一代人。
现在的教育改革过去叫教育革命,70年代时中学教材年年都不一样,我们上初三在学习《故乡》时听到初二年级学生学习《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在我们的要求下老师给我们补充的。在我们眼里学习鲁迅的作品真是一种很高兴的事。
我的中学时代鲁迅的形象和作品是仅次于毛泽东和毛主席诗词、著作的伟大了,我们那
么的认为鲁迅的思路、表达和文笔是那么的美妙、尖刻。以至在写批判稿时经常学用鲁迅的口气和风格对批判对象进行深刻的批判和揭露。现在看来鲁迅的作品真真是谩骂文学了。进入80年代我在一本杂志中了解到,国外文学界对中国“五四”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的评价:只出了一位杰出的作家----钱仲书。国内更有甚者:学贯中西,横绝天下,千年不二出。这一点让我非常惊愕,怎么不是鲁迅?应该是鲁迅!钱仲书何须人也?
当读完从朋友手中借来的《围城》之后,自己才重新认识了什么是文笔酣畅,什么是妙
语连珠。在钱仲书笔下描写人物刻骨,个性鲜明准确。
文学艺术在我们的社会中是工具,而且是彻头彻尾的工具。毛泽东需要鲁迅,需要鲁迅的作品。就好象需要斯大林和斯大林这面大旗一样。其作用不言而喻。
现在我想是不需要了。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现行体制不需要指责也
不能指责。
鲁迅的《药》、《阿Q正传》和《纪念刘和珍君》这些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最深,也是鲁
迅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特点的作品。我想中学教材没有了这些作品鲁迅还会是鲁迅吗?可能“鲁迅大撤退”其目的就在于此吧!
2010.09.19
第二篇:对鲁迅作品撤退语文教材的看法
对于“鲁迅作品大撤退”的看法
近年来,鲁迅作品与中学教材的关系问题每每引起舆论的关注。今年9月初,关于鲁迅作品从语文教材里“大撤退”的消息一次引起热议,支持与反对者众说纷纭。
支持鲁迅作品淡出语文教材的观点是认为鲁迅文章难教、难学、难考,中小学生的阅读不宜过于深刻。鲁迅的批判精神值得称赞,但他有时候却过于偏激,尤其是针对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抨击。“中小学生应该阅读更多作家的作品,比较地来读,才能了解时代背景和真实历史。鲁迅时期可谓群星灿烂,有梁启超、胡适、沈从文、周作人、林语堂、谢冰莹、梁实秋等诸多著名作家,还有已选入语文教材的冰心、朱自清等。不同年龄的学生可有不同的选择,尤其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而言,应该多读一些充满人情味和爱的作品,而不是从小学得过于尖刻,对所有事情都带有成见。因此,他们主张与其让孩子早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受宫崎峻、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加强对学生亲情、学习生活、自然美景、人生体验的感受,由浅入深更接地气。这样的语文教材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另一种呼声则认为:读不读鲁迅,教材中选不选鲁迅的文章,是关乎我们民族精神文明、提高我们民族思想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大事,切不可忽视,更不可删除。对于这几年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逐渐去鲁迅化’很值得警惕。例如《阿Q正传》中阿 Q 的精神胜利法、《药》中华老栓的愚昧、《孔乙己》中孔乙己的迂腐„„鲁迅用辛辣的笔触揭示了这些铁屋子里的人的麻木和冷漠,并对这些国民的弱点予以毫不留情的批判,这种批判精神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鲁迅对中华民族前途的担忧,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学习这样的文章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才能体现语文教育对于人文素养的重视。
他们还认为,鲁迅作品富于创造性,其丰富而深邃的意义常常蕴涵在奇异而精致的艺术形式之中。从美学风格来看,有轻快戏谑的诙谐,有冷峻峭拔的幽默,有辛辣犀利的讥刺,有机智俏皮的反讽,有沉痛抑郁的悲剧;从感情色调来看,有的苍凉阴郁如同一幅高原冬日图,有的幽雅婉转好似一支江南小夜曲,有的跌宕顿挫仿佛荒山野路,有的气势汹涌恰似暴风骤雨。由于环境所迫,难于直说,有些篇章文字较为晦涩,心境的幽曲深邃,愈增表现的含蓄曲折,加之鲁迅生活于正值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在文学殿堂升帐挂帅的转折期,作品中难免留有文白夹杂的痕迹,这些确实给现在的中学生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但突破障碍并非难事,而一旦进入其中,自会感受到不尽的韵味。阅读鲁迅作品,有益于中学生独立个性的健全、创造精神的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提高。因此鲁迅的文章成为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辨、拓展学生认识空间的范例,值得珍惜。
对于鲁迅作品逐渐的淡出语文教材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语文课程目标是教材编写的指南针,教材的编写、删减都应该按照课标的要求去做。新课标更注重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强调了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同时新课标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的渗透与融合,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鲁迅的作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十分晦涩,而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数量又确实多了一些,中小学语文教材适当的删减了鲁迅作品的做法是可取的。因此对于“鲁迅作品大撤退”一事,我表示赞成。
首先,新课标提出了对学习语文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的运用汉字进行书写记录。鲁迅的作品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并非范本。由于时代原因,鲁迅作品的语言多是半文半白,与现代汉语明白不同,从现代汉语的语法角度看,鲁迅先生很多作品存在着病句、使用异体字的问题。中小学教材大量选入鲁迅先生的作品,至少对推广普通话和规范使用现代汉语,是不利的。
其次,新课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方法上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鲁迅的作品内涵过于深刻,学生很难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其并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大多还是采取以自己为主体的讲授法为主,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倘若删减一部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适当的增加一些自然科学以及与实践活动挂钩的作品,更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再次,新课标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的热爱和兴趣。纯粹从好读不好读,好教不好教的角度考虑,我个人认为,删除鲁迅的文章的确可以降低很多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这一点上考虑,去鲁派的作为不仅是正当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显得很高尚,因为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而鲁迅的作品大多晦涩深奥,在语文教材中偶尔出现几篇尚可,倘若过多了呈现在中小学生的眼前,会产生学生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的后怕,丧失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
又次,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从数量上来说,之前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过多的选取鲁迅的作品,不利于学生对中华多元文化和思想的学习,不利于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语文教材应该留出更多的位置去“引进”更多的当代作家们的好文章,新课标还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知识面应该更全面,学生更应该学习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拓宽视野,去除一些难懂的鲁迅作品增加一些当代作家的好文章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新课标注重时代精神,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鲁迅先生的作品从内容上说相对过时和落伍,不适合当代人的思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人文危机,应该说大大超越了鲁迅当时的状况,鲁迅所表达的情绪,对于今天学生来说,已经显得有些小儿科了。如《一件小事》,体现了鲁迅先生的自我批判精神,但同样的事放在今天,解决方案会有根本不同,今天学生无法理解《一件小事》中所体现出来的警察、车夫和乘客之间的那种语境。语文教材应该增加一些符合当代潮流的含有积极意味的文章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我们没必要太纠结教材里的鲁迅作品多了几篇少了几篇,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接受,如果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收录进再多的鲁迅作品也没有太大意思。
总之,我认为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部分鲁迅作品删除,但并未完全剔除,保留经典,是符合新课标这个语文教育的旗帜的。因为它既满足语文教育与时俱进的特点又符合语文教育注重历史文化的积淀,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去欣赏、理解、认识进而传承好经典使命,更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性质。
第三篇:鲁迅撤退
鲁迅撤退个人解
最近作阅读,读了很多评论关于教科书删鲁迅文章这个问题,有感而发,说一下个人见解。我觉得这个争论,其实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
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把知识高深化,不关注实用,不贴近生活。拿鲁迅来说,我们常说他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英雄,在几十年前,我们着实需要类似鼓舞人心的话来煽动群众,但时代变了,这些话已成了空口号,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其实,鲁迅的思想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比如鲁迅曾说:无尽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种济世情怀,我们现在的“微公益”不就体现了这一点吗。很多看似高深的内容,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每个人都可做到,只不过教育把我们迷惑了。鲁迅先生一直把自己压得很低,而当今教育却把他抬得很高,只会让人长生距离感,不仅违背先生初衷,也让人难以接近,难怪孩子们“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其次,教育缺法“言论自由“。鲁迅精神是丰富的,其价值是多元的。除了针砭时弊,还有他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故乡》里的润土。真正好的文章,应是立足社会,反映生活,这也是鲁迅给我们的启示。除此,还有很多。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的认识,而不只是老师说的权威评论。
我们反对删鲁迅的文章,其实也是担心,教科书书没有鲁迅,他就真离我们远去了。现实着实是这样,现在的孩子们课下多是沉迷于游戏与网络小说中,只有个别人会接触一些优秀作品,所以教育者只能用教棵书来约束,把优秀作品强塞给我们,但事实上,教育应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它应该给孩子们一双辨别是非的慧眼,引导他们主动接触好的东西,而不是成了死板的教条,让孩子们总想挣脱。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影响了新一代的教育,这种教育终究会失败的。
教育问题是大问题,“肉食者“应当谋之。
第四篇:谈谈一年前的“鲁迅大撤退”
谈谈一年前的“鲁迅大撤退”
文新院08汉语言文学
B08022004
陈婷婷
对于鲁迅作品从中学课本中的“大撤退”,各方各执一词,有同意有反对。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样的一种撤离不失为一种教育上的突破。我对鲁迅作品中的“错别字”印象深刻,但老师从来都说是“通假字”。中学的时候就经常想,为什么他的“错别字”就是“通假字”,而我的错别字就是错别字,考试的时候还要扣分呢,多不公平。在我的记忆中,似乎爱好鲁迅文学的着实不多,即便是那些中学就展露文学青年气息的几个,也无多少好感。作为一个80后的我,都对鲁迅作品谈不上喜欢,更何况现在那些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的90后、00后呢?
现在的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就要接触鲁迅的作品,要分析句子的潜台词,某一个字或词在句中的作用等等,试问一个中学生,没有多少社会阅历,没有多少自己的思想,真正能理解能被灌输的又是多少?他的文章生涩难懂,上述的这些都是要结合鲁迅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更深层次的去理解的,中学时期我们做过的这样的题目数不胜数,意义何在?也许鲁迅先生在写这些文章作品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是否有那么多的意义,只是一个时代的特殊性成就了他和他的作品。鲁迅先生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他需要同种种黑暗势力抗衡,文字是一种无形的工具。而现在的时代特征是宽松的,现代化的,与作品背景相隔久远,中学生们无法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去接受那个远离他们的时代的想法和故事,因为逐渐在心理上的远离也是必然的。鲁迅先生的那些思想是比较沉重而又深刻的,对他作品的深入探求即是对时代的了解,拉近与之的距离。、当然,我也不得不承认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文化中存在的意义。意义是有的,贡献也是有的,只是对于作品的传播,是不是也要考虑下接受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现代的社会,中学生受教育的途径可以有很多,不仅仅只是局限在了学校,可以是书店、网络、报刊等等,一种知识的真正积累,首先是要有兴趣,如果没有兴趣,何谈记忆,并且不会忘记?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已经对鲁迅作品没有了兴趣,这才是最可悲的,因此,对于鲁迅作品的这次“大撤退”,也不是没有益处,而且例如《阿Q正传》、《药》、《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已经在书本中停留的较长时间,这次的撤退,可以让学生接触新的作家极其作品,接受新的思想,也没什么坏处。再说,这么多年下来,也许老师们教得也都“审美疲劳”了,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着同样的教学内容,能不枯燥?
还记得一年前在校内微博上那条被许多人疯狂转发状态,“那个叫鲁迅的终于滚出教科书了”,仅仅一个“滚”字,就可见大家对鲁迅是有多么深恶痛绝,多么愤恨。也难怪,倒不是因为他这个人让人如此的痛恨,而是他的作品,让无数曾经中学时期的我们十分痛苦,句子又难背又难理解。鲁迅先生之所以被请出教科书,还有个原因就是,当今社会已经不需要思想武器去对付敌人,现在需要的是对光荣事迹的赞歌,营造和谐社会。所以这次的“鲁迅大撤退”在一定程度上是满足大多中学生的心理的,但还是那句话,我并不否认鲁迅作品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因为他确实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一定的贡献意义。
第五篇:作文:鲁迅文章大撤退的思考
【题目再现】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1日开学后,一些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学校发现,新初一的语文课文中,有些篇目被更换,其中包括鲁迅的《风筝》。一些专家解释原因说“鲁迅的文章过于深刻”。对此有人忧虑,有人遗憾,有人觉得很正常„„这让人不禁想起这几年“鲁迅文章大撤退”的类似新闻,一旦有鲁迅作品撤换就会引起广泛讨论,被反复提及。
请阅读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整体看材料
2.专家观点
3.大众反应
4.专谈鲁迅的意义价值 【范文1】
撤退中的变革
“鲁迅文章大撤退”这一曾经仿佛不可能的变化,现如今却真真正正地上演了。
每逢变革,必有人跳脚,有人大骂。这一次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为此忧虑者层出不穷。而对于专家“太过深刻”的解释,更是遗憾之声充耳不绝。(引)
然而,再多的反对也遮不住这一变革带来的希望。鲁迅,那个神坛上的伟人,已经走下来了。虽然他的作品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但那犀利的笔风和深邃的思考毕竟属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提)
曾经的中国,因鲁迅的文章而有了一扫阴霾的勇气。可是现在的社会已不是一片黑暗。阳光下的孩子们,如果从小便“横眉冷对”,他又怎么去面向光明。鲁迅的文章批判的手法太过锋利,让懵懂的孩子们执此利刃,只会伤人伤己。(议)
科技上的进步依赖改变,《物种起源》可以从生物“圣经”被打到“不完全正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在改变世界之后,被新的理论所取代。真理永远在下一篇论文中。
科技如此,社会亦如此。从马克思理论到毛泽东思想,再后来治国方针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一条理论是错的,改变是为了选择适合时代的暂时真理。
思想的变革虽不是科技和社会所能简单相比的,但就发展与改变的必要性来说,又是遵循这一普适规律的。鲁迅的思想,作过中华民族的北极星。但已经迈进黎明的我们,对于那“过于深刻”的文字,应该去批判的继承。很明显,孩子们还没有那个能力。(联)
曾经普及鲁迅的原因,是中国太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了。而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批评和谣言,甚至远超现如今的缺点。这时再培养出一批愤青,显然是弊大于利的。
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思想上的改变。“鲁迅大撤退”是一种表象,而这种表象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从初等教育开始,指引下一代中国人思想发展转变的改革。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千年前的圣人对于礼乐的崇拜已被淘汰,但他的一些思想,例如对于变革的追求,却依然伟大。鲁迅,也应该走上这么一条路。(联)
未来的孩子们,大概只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认识伟人鲁迅了。而他的思想,则应是被致力于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反复咀嚼,以取其精华。
让鲁迅撤退吧,让思想改变吧,让社会进步吧。否则孩子们太累,社会也太累,就连鲁迅也该累了。(结)【范文2】
教育的酸碱度
当四五岁的幼童在父母的监督下抱着一本厚厚的唐诗三百首记诵,当小学的孩子在本应闲适快乐的时光中对着奥数蹙眉无助,当初中生对着无法理解的鲁迅文章挠头,我们是否可以轻轻叹息然后语重心长地说“这对你们好”,然后发现一切被灌输的知识都被遗忘了?(引)
教育的超前性与强迫性的弊端在如今愈发显现。不免想说:教育也有自己最适合的酸碱度。(提)
教育的超前性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当鲁迅的文章渐渐退出初中语文舞台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教育者们所做出的尝试与努力。众所周知,鲁迅的文字深奥难懂,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难以理解透彻,更何况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呢?用一个无法理解的视角去对待厚重的历史,结局往往不是误解、曲解历史,就是放弃。硬要一个低层次的个体接受更高层次的知识,超越了正常逻辑范围,不利于今后的思维发展。我们更常看到的是,当学生提出“不懂”之类的问题时,难以让学生理解的老师往往会搪塞或给出标准答案,这无疑对培养良好思维模式无益。究其根本,是超前教育惹的祸。(议)
更进一步说,过早开发儿童智力对于教育这个事业并无任何好处。《伤仲永》提供的模板便是所谓“天才儿童的陨落”。这足以成为一个血淋淋的鲜活事例:别让“深刻”伤了“深远”。(联)
而教育的强迫性则让教育本身无法突破。放弃“深刻”是适时而止,而不是彻底放弃。鲁迅背后所承载的是一腔爱国热血,是历史的沉淀。鲁迅的淡去并不是历史的淡去。诚然,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课本担负着让这种历史与精神为一代所传承的使命,但不一定非要以“课文”这样强迫的方式出现。强制的文化输入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其忽视了个体的感受与反叛力。而软性的文化输入也许可以更成功,因为只有一个人主动地去感知历史,体味文化,其所能得到的教育益处才会更加明显。只有深深根植于精神体系中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而其强制的“外壳”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方式。所以我们该欣喜教育者们的尝试,而不是跳着脚责骂这是对文化的遗弃,对历史的亵渎。(议)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转动,昼夜不息。而教育这个承载着它的重要土地,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土壤。当教育真正避免了超前性与强迫性的过酸过碱离子,这片土地才能培育出一代更优秀,更有民族使命感的学子,而中华民族,才能看到更辉煌的明天。(结)
例题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学生高健,今年七月份毕业后在北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在北大三角地和北大未名BBS上发出信息,称将以“陪聊”为职业。他说,“陪聊”的创意来自与同学聊天,“陪聊”不是瞎聊,而是帮助解决大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如就业、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费用随意给,但不接受没有目的的聊天。
对此社会上议论纷纷。高健认为自己搞“陪聊”没有错误,是很阳光的,没有给父母丢脸。但还是对学校有点歉意,怕影响到学校的声誉。要求:
①根据上面的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写一篇议论文。③不少于800字。
范文:
谁在无聊
初读此消息,我不免惊愕:堂堂一个北大光华的毕业生,竟无法在众多职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而只能出此下策以“陪聊”为业?读罢我不禁陷入思考,高健的作法,究竟可不可取。
思考的结果是:此举纯属无聊,实乃浮躁在作崇。
因为浮躁,所以没有想到人之于社会的责任体现在对职业的认真严肃上;因为浮躁,所以不曾认识到人生而为人,应对自己同样负责。若说全国一流高等学府如此大者,花费四年光阴竟培养不出一个能立足于社会的人才,试问那是何等悲哀?如果北大竟果真无法教会学生如何行走于社会,又怎会每年千万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报考?如此观之,问题似乎只能是出在高健自己身上,择业时的浮躁,让他不能静下心来选择;而失业时的浮躁,直接导致了这一出看似无奈实则无聊的**。如果他有心择业,专注于个人素质与企业素质的配合,一个接受十六年教育的毕业生,怎会在偌大一个市场无处容身?如果他真的想以“陪聊”为业,何不去修一门心理学专业,再来服务社会,岂不更加实际而有效率?为什么弄得自己不伦不类,高不成低不就,最终没有一技之长?这样的选择,我想带给高健的不会是事业的成功,只能是越走越窄的死胡同
那么,问题真的只出在高健自己身上?高健现象所反映的浮躁心态,难道只是他一个人?不,不会是他一个,整个社会都在浮躁,这已不仅仅是教育改革的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个物质文明腾飞的时代,学生在追求更高的年薪,人民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政府在追求更高的GDP,全国都在追求高速发展。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洪流中,谁在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安宁?谁还在崇尚“宠辱不惊”的潇洒恬淡?谁仍能像古人那样,拥有一份“闲看庭上花开花落”的优雅与悠静?有人担忧中国的经济会无法持久的发展,这种担忧不无道理,难保高速发展的背后,那愈演愈烈的全民浮躁不会变化为利刃,捅它一刀!更为可怕的是,全民的浮躁太容易被当成全民的“热情高涨”,被当成是社会在进步的标识,而实际上,社会的进步所需要的并不是万人齐声的口号,也不只是一串串数字,一座座高楼,美国一位学者说了,社会进步的标识是人民的幸福感提升,幸福感从哪来?心灵的富足与安宁,道德的高尚与纯净,文化的丰富与活跃„„总之,不会是心态的浮躁,和因浮躁产生的对人生的轻率和不负责。
一个人的无聊,千万人的浮躁。浮躁的社会氛围,那终点不会是民族的崛起的复兴!
例题3: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是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被出卖的孔子
电影《孔子》票房正创佳绩之时,“孔子彩票”又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如果说这样的举动还不算是在“消遣孔子”的话,那么试想若“孔子彩票”被日本、韩国发行,国人又会有多么激烈的反应呢?幸好,这次出卖孔子的不是“外邦人”,而是山东省福利彩票中心——这想必孔子在焚书坑儒、十年批斗之后也没有料到吧?
我们消遣孔子,表面上说在弘扬传统文化,然而谁又能否认我们在购买彩票甚至是同意彩票上市的时候其实是在消费经典呢?文化和金钱本不对立,然而讽刺的是我们的文化需要用博彩去推广,我们的博彩又需要用《论语》去推动。博彩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多数购买彩票的民众关注的是奖金的数额,而并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奖。人们看到“谢谢参与”时并不是因为没有学习到“有朋自远方来”而失落,反而是因为没有得到从天而降的人民币而黯然神伤。因此,孔子彩票显然不符合其推广的理由以及其想打造的“文化效应”。给博彩一个高尚的理由其实才是发行这款创新彩票的独到之处。然而我敢肯定,那八个奖符中定没有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句。博彩,谁是冲着文化而去的呢?还不是为了自己那投机取巧的消遣心理,为了那看似容易得到的、不费脑力体力的利益嘛?那么,卖彩票和买彩票的人即都是“喻于利”,都是在所谓“传承经典”的同时狠狠地当了一回“小人”。也不知这彩票发行后我们到底该购买这彩票去当小人,还是该因这彩票感悟《论语》从而放弃求利、抵制这彩票来当君子。
为了钱出卖自己的文化着实说得有些绝对了,但不可否认,当下借文化之名敛财的现象早就一发不可收拾。红楼选秀出卖了《红楼梦》,干脆面中不符史实的三国形象出卖了《三国志》,网络游戏更是接连出卖了《西游记》、《水浒传》,人们抱着“大话”“水煮”的心理一探究竟,直到如今人们甚至更加直白地借论语奖符之名去吸引国民去当孔子所不屑的“小人”——这一切都还是当初弘扬文化的初衷所期翼的吗?这一切都还不是以利益收场,靠文化吸金,模糊了演义与史实之界限,模糊了商业营销与精神信仰之界限的愚昧。更严重地说,是一种模糊了消遣与敬畏之界限的缺失啊。
文化经典可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遍布大街小巷,也可以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然而,只希望我们并不是因为它们背后的金钱和虚构而津津乐道,而是因为它们真正浸入我们的精神世界,能够随时随地被人们想起并予我们智慧的道理和健康的心态。作为被国人称为“缺失信仰一代”的90后中一员,我又可否有资格问——
是谁出卖了孔子们?又是谁让我们“缺失了信仰”?
当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
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祖国五千年来留给我们的无数文化瑰宝而赞叹、而自豪的。尤其是对于儒家思想,不论赞同与否,我们都会在心底深处为其留下一方净土,这是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敬与深爱。
然而,近日山东省发行了孔子主题彩票后,却引来了纷纷议论。孔子是坐在神坛之上的国学之父,而彩票却是市井间的功利之物。当阳春白雪生生化成了下里巴人时,人们所持的怀疑态度也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对孔子的爱与尊敬,自此纷争之中可见一斑。然而尊爱虽存,我们对于孔子的了解与感悟又实在是太少了。人们把孔子这一文化符号看作是阳春白雪,正是其只可远视而难以亲近的表现。当国学经典终于成了心中一个高尚而模糊的影子,当学者们的提倡与呐喊终于再打不动我们麻木的心,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为孔子的“被贬”而不平?
我们有理由为孔子走下神坛走上彩票而惋惜,也可以认为有关人员是在贩卖孔子贩卖文化。然而,我们终于无法否认现代人尤其广大群众与孔子儒学之间,存在着一条极难逾越极难弥补的深渊。这深渊,便是那下里巴人的琐事——柴米油盐,住房生计。我们的老百姓自是跨不过这深渊的,那么也就只好请孔子屈尊。我们的希望,就在于彩票刮开之时,无论中奖与否,购买者在看到孔子的名言——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是“学而不思则罔”——之时,心底里就有一块柔软,被轻轻触动了一下。这触动便是一个开端,这因文化的冲击而生的感动,便是深渊被填补的开始。让百姓亲近孔子,从这份感触开始。当百姓讲坛渐渐升温时,我们看着于丹另类地解读孔子,我们耳畔也响起各样反对的声音,然而《论语》的销量却也有了飞跃;当电影《孔子》进行宣传时,多家媒体均对片中孔子与南子的暧昧关系表现出极大兴趣,但当大家走进影院,看到电影中那个正直善良的老人时,我们终于对孔子有了一份了解。我们心目中阳春白雪的孔子,或许会以下里巴人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但他高雅的实质,却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
当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谁又能说这不是件好事呢?
文化的生存
山东出大汉,想象中的大汉们都应是鲁而直的,可这回却干了件精细而又实用的事。
想必,山东彩票的发行部门也是想了很久才决定用孔子来做彩票的形象代言人的,而且,光是选出孔子的八句话来,就非常的费神。这很有点实用主义的味道,借用孔子的文化影响力,以及自己的地缘优势,造势、宣传,来扩大彩票的销路,可谓是一妙招。
是啊,这样的一种彩票,打开了彩票的销路,而那彩票上印着的儒家经典和其代表着的儒家文化“销路”又在哪里呢?
这销路,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传播,这其中,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值得我们所探索的。当然,对于这件事来说,有人会提出质疑,毕竟,将孔子这种两千年来被中国人奉若神明的文化宝库与彩票、金钱直接挂钩,好像还不太能为人接受。但想想看,这样的一种方式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孔子及其思想的传播呢?传统文化的缺失,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由于人们的蔑视,反而是因为人们的过于敬仰。孔子在两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已经在人们的心底被捧上神坛。是的,敬若神明带来的结果是被束之高阁,这就是伟大的代价。而这一次,山东人们却换用了一种方式,第一次将孔子与即开型彩票联系在一起,从而当了一次宣传的媒介。
有人说,这样的传播方式会让儒家文化变了味,与现实世界的金钱联系到一起。但是,文化就是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东西,坚强在于其长久而广博的生命力,而脆弱就在于其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修改、润饰,包括与最实际的金钱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儒家文化的坚强是寄寓在其变通的传播方式上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又有多少刚强、不知变通的文化消失了呢?也许亚历山大图书馆中的,那些希罗的被埋没的手稿,能告诉我们高高在上的、骄傲的文化的没落吧。更何况,文化需有其最适合的载体,在特定的社会中,必然有其最适宜的存在形态。于是,所谓的变了味儿,也只是一种人们的主观的看法,并不能说如何做,是对文化好的,抑或是坏的。如果没有适应性的调整,恐怕“至刚易折”这个道理就有要应验了。孔子的“即开型彩票”,这种对儒家文化的操作,可以说是一种尝试,为了儒家文化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尝试。
诚然,文化的转变是无法“即开”的,而且彩票的发行单位也许也不是有我上面讲的文化宣传的想法。但这应是一种趋势,是传统文化自己走下神坛,推销自己的趋势,是文化在找其传播途径的一种尝试。
还记得在电视中看到有一间在魏玛的小酒馆中,服务生扮演浮士德,并于扮演魔鬼的演员进行表演,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令人捧腹。都说德国人死板,但他们不也在进行对文化传播的一种尝试吗?
是的,文化不是一个死的东西,它更像一种生命体,为完成其使命必须做出适应。这就是文化其必然要完成的过程。至于其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走错路的代价,这也是甜蜜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