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高淳区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实施方案
南京市高淳区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
学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18〕5号)、《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7〕1号)和《南京市2018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指导意见》(宁教〔2018〕3号)等文件要求,更好地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全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由区政府统一领导,区教育局统一实施。区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招考办)负责指导、管理与协调全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
二、报名条件
适龄儿童少年应具有所在施教区户口,其户口原则上与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且户籍与实际居住地、房产证(指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持有者为其法定监护人。下同)一致。
(一)小学
1.新生入学年龄应满6周岁(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期间出生)。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由区教育局审核批准。
2.适龄儿童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于5月12日至13日持户口簿、房产证到相应施教区小学报名登记。
(二)初中
1.小学毕业生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于6月10日至11日持户口簿、房产证、《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或毕业学校证明等材料,到户籍所在街道(镇)中心小学(区实验小学、区宝塔小学、金陵汇淳学校小学部在本校)进行报名登记。
2.区外就读的小学毕业生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于4月20日至21日,携带户口簿、房产证、《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或就读学校证明等有关材料,到区教育局(淳溪街道镇兴路229号,咨询电话:57338653)或户籍所在地街道(镇)中心小学办理入学登记。
(三)补报名
对有特殊情况未在规定时间报名的适龄学生,由招生学校统一安排补报名。补报名时间在学校醒目处张贴公布。
(四)2018年秋季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须在2017年12月31日前取得所在施教区范围内的家庭正式常住户籍。未在规定时间前办理家庭户籍与实际居住地、房产证三者一致的,学校登记适龄学生信息并上报区招考办。在符合条件的适龄学生学位派定完成后,根据学位空余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2019年秋季入学的适龄学生及其监护人须在2018年12月31日前取得所在施教区范围内的家庭正式常住户籍。
三、入学工作管理
(一)报名登记
各义务教育学校应认真审核新生入学相关材料,填写《南京市高淳区2018年新生入学报名登记表》,于7月底前报区招考办。经区招考办审核后,于8月10日前发放《入学通知书》(或公布新生名单),确保符合条件新生9月1日全部入学。
(二)班额控制
各义务教育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加强入学工作组织领导,严格控制起始年级的班级学额。
经批准进行市级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学校,执行小班化规定的班额标准。原则上小学每班不超过32人、不少于26人,初中每班不超过40人、不少于30人。
(三)特长生(初中)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初中学校方可招收体育特长生。区教育局会同招生学校统一组织相关专业水平测试和录取工作。
(四)公办学校空余学额电脑派位
按施教区范围派定学位后,确有较大空余学额的城区个别热点公办学校,可向区教育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按确定的派位计划数进行招生(《高淳区2018年热点公办学校空余学额电脑派位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五)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工作
实行招生入学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区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我区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相关纪律要求的通知》,并与有关学校签订《入学管理工作责任书》,对于在招生入学工作中违反相关规定的学校,将按照“谁招生,谁负责”的原则追究学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责任。
四、施教区范围
2018年城区、新区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按照《关于印发<2016年城区、新区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调整方案>的通知》(高政发〔2016〕67号)和《关于2017年石固河以东的淳溪街道区域小学施教区微调方案》(高招办〔2017〕5号)划定,具体施教区范围表述如下:
(一)小学 1.区实验小学学山路校区(原区实验小学):沿南漪路-宝塔路-石臼湖北路-镇兴路-太安路-芜太路-官溪河-官溪路-湖滨大道-南漪路所形成的区域。
2.区宝塔小学励志路校区(原区宝塔小学):沿南漪路-宝塔路-石臼湖北路-芜太路-水阳江路-湖滨大道-南漪路所形成的区域(含芜太路以北姜家行政村、汶溪自然村)。
3.淳溪中心小学大丰路校区(原淳溪中心小学):沿石臼湖北路-芜太路-太安路-镇兴路-石臼湖北路所形成的区域(含芜太路以北花奔行政村)。
4.区实验小学滨湖校区:原南塘小学、现河城小学施教区(东至芜太路、北至双高路、西至石固河、南至固城湖的区域)。2018年秋季起,河城小学撤校整体并入滨湖校区。
2017年秋季入学前,原南塘小学一至六年级师生已整体并入雅居乐校区,2018年秋季开学时,原南塘小学学生可选择留在雅居乐校区就读,也可申请进入滨湖校区就读。
5.区宝塔小学雅居乐校区:雅居乐小区、东方曼园小区和海尔壹号公馆小区。
6.金陵汇淳学校小学部:芜太路以东、高芜高速以南的新区区域。
7.古柏中心小学:高芜高速以北的古柏街道区域。
(二)初中 1.市一中高淳分校(原区二中):沿宝塔路-固城湖北路-镇兴路-太安路-芜太路-官溪河-官溪路-湖滨大道-宝塔路所形成的区域,及区实验小学滨湖校区、区宝塔小学雅居乐校区施教区范围。
2.区三中:沿宝塔路-固城湖北路-镇兴路-太安路-芜太路-水阳江路-宝塔路所形成的区域(含芜太路以北附近村庄、小区),及薛城小学和长乐小学施教区范围。
3.金陵汇淳学校初中部:对应金陵汇淳学校小学部和古柏中心小学施教区。
考虑到历史原因,湖口头小学东湖村和永东小学襟湖村小学毕业生,家庭户籍和实际居住地一致的,可选择市一中高淳分校报名入学。
(三)相关说明
1.碧桂园、丰和湾小区符合入学条件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和五洲万家、中杭国际等小区内因非个人原因导致暂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学生,由家长在小区开发商处登记后,开发商统一报区教育局。区教育局审查材料,在服从区教育局学位安排的前提下,与符合条件的适龄学生家长签订协议后安排入学,协议的执行情况将纳入社会诚信记录。
2.2018年秋季招生起,城区初中全面执行经区政府常务会通过的《关于印发<2016年城区、新区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调整方案>的通知》(高政发〔2016〕67号)文件,按照文件规定的施教区范围招生。
3.其余6个镇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相对独立,适龄学生在家庭户籍所在镇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各镇中心小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划分镇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并报区招考办备案。
当因上学距离、交通状况等原因,相邻街镇之间有适龄学生选择跨街镇入学的,应本着免试就近、自愿选择、学校有能力接收的原则,在区教育局指导下,由相邻镇政府协商,适当调整相邻街镇学校的招生范围。
五、高淳区第一中学
高淳区第一中学今年继续实行相对就近、免试、电脑派位的办法招收新生。凡符合市一中高淳分校、区三中、金陵汇淳学校初中部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到高淳区第一中学报名登记。如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采用电脑派位方式产生新生。
六、关于户籍和住房审定的几种情况说明
(一)属下面三种情况之一的适龄儿童少年,持相应的证明材料,可在相应施教区学校报名入学:
1.适龄儿童少年户口随父母一方在施教区有固定房产且常住。2.适龄儿童少年随老人(指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施教区常住的,其父母双方都是不在本区的现役军人或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
3.适龄儿童少年在老人处落户,持老人的房产证报名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孩子的父母确实没有房产(须提供房产部门出具的无房证明);二是孩子出生后,父母与孩子的户口一直都与老人在同一户籍,且从未迁移过;三是父母、孩子与老人实际居住在一起。如果父母有住房,即使父母与孩子户口在老人处从未迁移过,也须回到孩子父母房屋所有权证所在的施教区学校入学。
(二)拆迁户家庭子女入学
1.拆迁户家庭未安置到位或未重新购房的,应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在家庭户籍所在施教区学校入学。
2.拆迁户家庭已安置到位的,凭相关证明材料在安置房所属施教区学校入学;重新购房但尚未取得房产证的,可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在购房地所属施教区学校入学。
(三)城区购房但户籍仍在农村的家庭子女入学
《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应具有所在施教区家庭正式常住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随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才能正常入学。农村家庭已在城区购买住房(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但家庭户籍仍在农村,其子女不能在城区公办学校入学。可在家庭户籍所在施教区学校入学,或者参加政策允许的公办学校空余学额电脑派位,也可以选择民办学校入学。
七、民办学校
(一)民办学校实行免试入学。招生方案由区教育局审核、报市教育局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二)民办学校应严格执行经批准公布的招生计划,严禁超计划招收新生。当民办初中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实行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两种形式,2018年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比例为2︰8,区教育局组织招生电脑派位工作,并现场办理录取审批手续。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全额录取。
(三)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并在规定日期内完成招生工作。凡被民办学校接收的新生均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缴纳相关费用。
八、特殊儿童少年入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学校和义务教育普通中、小学应积极接纳视力、听力、言语、智力及肢体残障等特殊儿童少年入学,严格做到“零拒绝”。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经教育诊断与评估认定、具备随班就读条件的适龄特殊儿童少年入学或休学康复后复学。
九、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通知》(宁教规划〔2015〕28号)中明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主要是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随务工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来宁暂住、非南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包括本市户籍在市内跨区流动的务工人员子女。
随迁子女申请入学办理流程见《南京市高淳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办法》(高教〔2017〕39号),咨询电话:57338653。
十、城区(新区)新增小区业主子女入学
目前,城区(新区)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是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施教区范围内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测定划分。
为保证城区(新区)新增住宅小区入住的适龄儿童少年能按时入学,开发商在规划建设的同时,要向区教育局提供小区建设详细情况(包括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住宅套数、交付时间等),以备提前研究、妥善协调、合理安排新增小区业主子女入学事宜。凡未按要求进行备案而造成业主子女不能正常入学,其责任由开发商承担。
城区(新区)新建住宅小区按规划要求配建义务教育学校的,开发商要按时按规配建到位。如开发商不能按规划要求配建学校而造成业主子女不能正常入学,其责任由开发商承担。业主购房时要详细了解相关情况。
十一、照顾对象
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过程中,对以下对象给予适当照顾:
(一)烈士子女
(二)因公牺牲的军人和警察子女
(三)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
(四)全国劳模子女
以上四类照顾对象按照省、市有关政策执行。
(五)对高淳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人员子女 重大贡献人员限于外来投资者,申请办理流程为: 1.持家庭户籍、企业法人登记证书、绿卡等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到区行政审批局(咨询电话:57358928)领取并填写《高淳区“绿卡”持有者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申请表》;
2.持《申请表》到主管单位审核,并由主管单位负责人签章;
3.以上材料和《申请表》在6月15日前报区招考办(咨询电话:57338626); 4.由区政府牵头,教育局、行政审批局、经济开发区、经信局等部门进行会商。
十二、纪律要求
(一)各义务教育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完整准确的宣传招生政策和方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要认真加以解释,争取家长的理解。在招生工作中要增加透明度,公布招生工作电话号码,安排专人负责接听解答,接受社会监督。
(二)各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六不”要求: 1.不得以任何名义提前开展招生工作及签约录取学生。2.不得进行违规和虚假招生宣传(包括初中校进小学、小学进幼儿园进行招生宣传)。
3.不得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组织以择优、选拔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测试。
4.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5.不得以任何名义分设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等。应均衡师资、均衡生源。
6.不得以政府、单位、基金会等名义收取任何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或其他费用。
(三)严禁超计划招生,超计划招收的学生以及招收已被其他学校正常录取的学生,均不能取得学籍,责任由招生学校承担。
(四)严格责任追究。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六不”要求。对有违规招生行为的学校,一经查实,当年办学水平评估作降等处理,并取消学校及相关责任人当年评优评先评奖资格。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依纪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三、日程安排
4月20日至21日(周五、周六),跨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回区教育局或户籍所在地街道(镇)中心小学报名登记。
5月12日至13日(周六、周日),小学新生报名登记。6月3日至4日(周日、周一),小学新生填报电脑派位志愿。
6月10日至11日(周日、周一),初中新生报名登记,同时可填报电脑派位志愿。
6月20日前,民办初中完成招生面谈工作。
6月23日(周六)上午,民办学校和热点公办学校电脑派位。
6月24日,开通网络查询电脑派位结果。
8月10日前,发放入学通知书(或公布新生名单)。
十四、其他
本实施方案由南京市高淳区招生考试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篇:2021年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
2021年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xxxx年x市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制度,规范招生行为,保证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依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相关招生政策,制订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政策。
(二)坚持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实行公办学校依据审定地址免试就近划片入学的办法,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在房产(或户籍)所在区有公办学位。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面谈、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三)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办民办同步招生原则。加强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全面推行“阳光招生”。起始年级全面落实均衡分班要求,不得通过考试分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非起始年级不得以升学为目的重新组建加强班、尖子班、升学班等。加大招生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招生、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四)坚持县区为主、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市级统筹、县区为主、区域联动、共同协作”的工作机制,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区教体局负责组织实施区域内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
(五)坚持便民、高效原则。以方便广大群众为目的,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科学合理设置招生入学报名工作的事项和流程,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小学一年级、民办学校小学一年级及初中一年级报名录取工作,全部通过“x市义务教育网上招生平台”实行网上报名录取。
(六)坚持学校招生区域划分相对稳定原则。学校招生区域确定后,在一段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
三、主要内容
(一)小学阶段招生
1.招生入学条件
(1)市区居民适龄子女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不动产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下称:房产证)为主要依据,免试、就近入学。
1房产为普通住宅、居住类公寓(土地使用权xx年)的业主适龄子女入学,享受学区入学政策。在规定时间内,通过“x市义务教育网上招生平台”办理入学报名手续。
2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小产权房、商务类公寓等业主适龄子女入学,如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区无其他房产,且房产所在学区有空余学位,安排在该学区入学,如其房产所在学区无空余学位,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入学。
3写字楼、仓库、车库、商铺等非住宅房,不作为学区对口入学依据。
4户籍在我区无房产的,适龄儿童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户籍所在学区学校申请入学,如学位已满,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入学。
(2)招生入学年龄。根据x省教育厅招生文件精神,xxxx年小学入学年龄原则上截至xxxx年x月xx日年满x周岁(xxxx年x月xx日前出生),在学校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但截至xxxx年xx月xx日须年满x周岁。条件允许放宽入学年龄的学校,于x月xx日之前将学校放宽年限入学实施方案上报区教体局,方案需明确报名办法、报名流程、咨询电话以及其他需要公布的信息,公开规范办理。不鼓励不足龄儿童提前入学,严禁学校超班额招收不足龄学生。
2.招生报名时间、形式和要求
按照省教育厅要求,x市xxxx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录取。报名公办学校时,如遇房产或户籍信息有误等特殊情况可线下(现场)报名。报名民办学校,全部实行网上报名,并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1)公办、民办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网上报名时间:x月x日—xx日。
各校要切实做好网上招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深入社区做好新生入学网上报名咨询、指导等工作。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后台审核网上报名等工作,确保网上招生入学工作顺利实施。(网上招生报名操作办法见附件x)
(2)公办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网上报名遇房产或户籍信息有误等特殊情况,线下(现场)解决报名问题时间为:x月xx日—xx日。须携带以下材料:x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房产证;x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或身份证;x儿童出生医学证明;x儿童计划免疫证。
3.具体要求
(1)关注重点群体,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各校在招生入学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对控辍保学重点群体的监控,适龄儿童少年未按《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学校要切实履行失学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的工作责任。对于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确需缓学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初审后,报区教体局核办,获批准后方可缓学。延缓入学期满,应及时入学。区教体局将认真排查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社会培训机构等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行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严格学位管理,建立实施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对部分学位比较紧缺的学校,同一房产六年内限定解决一户业主子女入学。共有唯一产权的业主适龄子女也实行同一房产六年内限定解决一户子女入学。各中小学校要建立招生入学信息库,做好家长关于所购房产是否满年限的信息咨询。确保中小学校起始年级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班额招生,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
(二)初中阶段招生
1.公办初中学校招生实行对口升学
初中阶段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和区教体局统一组织实施,各小学毕业生凭初中入学通知单在规定时间内到对口中学报名入学。(具体时间见附件x)
各初级中学(含完全中学)要严格按照对口升学政策进行招生,严禁招收非对口小学毕业生。各初级中学在办理七年级学生学籍时,必须根据市教育局核准的七年级新生名单进行申报学籍。
2.公办初中学校跨学区招生入学
因家庭住址变更,依据现有房产申请跨学区入学的学生,在所在小学领取并填写《xxxx年x市初中跨学区入学申请表》,并附房产证、户籍证等证明材料,经原对口初中学校审核同意后,由原小学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汇总,在规定时间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由市教育局统筹就近安排到相应公办初中学校(含完全中学)入学。对提交房产信息的核验由学校或区教育主管部门利用不动产查询端口进行查询。
(三)返乡人员子女入学
x市区户籍人口适龄儿童返乡就读,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房产的,直接到房产所在学区学校申请就读;没有房产的,到其户籍所在初中申请,如学位已满,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入学。
(四)取消特长生招生
按照x省教育厅要求,我市已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特长生招生。
(五)特殊群体子女入学
1.随迁子女入学
随迁子女实行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凡持有我区居住证人员的适龄子女,可以在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身份证件、居住证以及儿童少年的身份证明等材料,有房产的,向房产所在学区的学校提出就读申请;无房产的,到居住地所在学校提出就读申请,如学位已满,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随迁子女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实现零障碍入学。
2.残疾儿童入学
切实保障盲、聋哑、智障等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原则上,三县的聋哑儿童到本县的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市区的残疾儿童到x市特殊教育中心就读。对适合进入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要按照就近就便、优先安排的原则,安排其进入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切实发挥残疾人专家委员会、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作用,积极为辖区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身体状况、接受教育的能力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能力进行诊断评估、提出入学安置建议。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符合随班就读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对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区教体局按照“一人一案”的要求,统筹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教育资源以及驻蚌高校大学生特教志愿者等,为残疾适龄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服务。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学籍管理系统。
3.渔(船)民子女入学
根据《x省教育厅关于解决渔民船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通知》(皖教秘基〔xxxx〕xx号)和《关于做好我市渔民子女就学相关工作的实施方案》(蚌教基〔xxxx〕xx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区教体局建立和完善保障渔民船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凡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均可享受免费、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使渔(船)民子女在入学、收费、教育教学管理、入队入团、评优奖励、学籍管理、升学考试、招生录取和困难补助等方面与普通学生一视同仁,努力保证每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4.农村留守儿童及贫困家庭儿童入学
学校做好对农村留守儿童及贫困家庭儿童的关爱工作,摸清底数和情况,建立台账,关爱到人,资助到家,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六)民办学校招生
1.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招生的民办学校,必须是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学校。各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纳入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民办学校应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不得跨市招生。具体招生计划、范围、对象等由其审批机关明确。招生简章(广告)宣传内容应包括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办学情况等信息,须经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报市教育局备案,方可对外发布,严禁虚假宣传。
2.实施网上报名,规范录取程序。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报名一律实行网上报名。采用“市级统筹、县区主导、计划管控、电脑派位”的方式招生。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直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通过市级认定的系统实施电脑摇号,邀请纪检监察机关现场监督和公证部门现场公证,学校不得自行选择性录取。严禁非起始年级招生;严禁计划外招生;中途转学的要严格控制学位管理,原则上不得突破起始年级核定的招生计划数。坚决制止民办学校招生过程中的无序竞争、恶性抢夺生源、“掐尖”招生、提前考试招生、重复招生和乱收费等不正当行为。
3.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今年,公、民办学校继续实施同步招生,对未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录取的学生,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安排在原学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民办一贯制学校七年级招生可根据家长意愿,采取直升的方式确认录取,直升人数未达到或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按上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要求执行。民办学校报名招生具体实施方案另文下发。
(七)照顾政策
1.照顾对象和类型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规定,从服务和支持x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在保证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前提下,驻藏部队干部;援藏援疆援外干部;烈士子女;华侨、港澳台籍同胞;在蚌工作的外籍专家的子女;具有重大影响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商、高管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子女;省级、国家级劳动模范人物子女;全军大军区以上英模、模范人物子女、驻蚌部队军人子女;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可享受政策照顾,分别由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居住地统筹协调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可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安排到教育质量较好的小学和初中就读。
2.材料提交及审核
享受政策照顾的适龄儿童父母提交有关证明材料。驻藏部队干部由所在部队政治部出具证明;援藏援疆援外干部由市级组织人事部门出具证明;烈士子女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出具证明;华侨、港澳台籍同胞、在蚌工作的外籍专家的子女由市侨联、市委统战部(台办)、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和市科技局出具证明;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商、高管子女由市发改委、市商务和外事局出具证明,经市效能办审核批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按照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支持各类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和x市委、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由市人才办出具证明,经市委组织部审核批准;省级、国家级劳动模范人物子女,全军大军区以上英模、模范人物子女由市组织人事部门、总工会、x军分区出具证明。
驻蚌部队军人子女入学照顾按xxxx年x月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执行。公安英烈、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执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入学按《关于切实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执行。
四、工作要求
(一)制定工作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各中小学要切实执行好国家和省、市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平稳有序。学校结合实际,充分考虑新冠疫情防控要求,认真研究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实施方案,于x月xx日前(扫描件)报区教体局备案。区教体局及学校要加大招生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门户网站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也可以采取面对面方式诸如:新闻发布会、访谈,召开辖区幼儿园大班家长会,社区街道、学校等设立宣传点等,为群众释疑解惑,让社会了解当前义务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教育资源配置变化和学校办学质量等具体情况,增强群众对“家门口学校”的了解、认识和信任感。此外,学校要重点做好网上招生报名设备、技术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以确保网上报名工作顺利完成。
(二)加强过程监控,全面实施“阳光招生”。招生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招生入学的“十项禁令”(附件x)。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禁向社会公布未经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备案的招生简章、招生广告和自主招生方案等,严禁虚假宣传、欺骗学生和家长。在统一招生前,通过政务信息公开、媒体宣传、学校网站等方式向社会统一发布招生计划、招生简章、招生时间、招生方式、收费标准等信息,便于学生和家长选择。要全面实行网上报名录取,保障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便于监督。区教育督导部门将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适时对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
(三)严惩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进一步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及时制止和纠正违规行为,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对违规招生的学校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经办人员要予以约谈、通报批评,学校及个人均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对违规招生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双语班”等名义招生。市教育局继续将招生具体情况纳入对当年县区党政领导教育考核内容,纳入省政府对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和省厅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考核之中,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依法依纪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四)统筹城乡招生工作,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市实施意见有关要求,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深化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加快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努力扩大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满足城市义务教育学位需求;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缩小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异,创办更多群众认可的“家门口好学校”,引导学生就近入学。
(五)加强学生学籍管理,推进办学行为规范。区教育行政部门将通过学籍管理,及时掌握学生流动和辍学情况,为减少学生无序流动、全面实行就近入学、加强控辍保学提供技术支撑。学生入学后,原来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要通过学籍系统为学生转接学籍,实现“人籍一致”。学生没有到校报到入学的,学校不得通过招生程序将其学籍注册成正式在校生。xxxx年x月xx日前完成注册审核及电子档案转移。
第三篇: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为落实《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依据《北京市教委关于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京教基二〔201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依法保障本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益,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1年延庆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坚持以党的xx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规则,保持入学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3.坚持依法规范操作,保持政策连续性,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教育公平的原则。
三、入学资格及相关要求
(一)小学入学要求: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
1.凡年满六周岁(XX年8月31日以前出生)且具有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均须登记入学。
2.适龄儿童因身体原因需延迟入学的,由户口所在地学校报县教委小教科,由教委统一报经县政府同意后,上报市教委备案,可适当推迟入学。
3.在进行入学登记时,家长要提供儿童预防接种证,学校查验内容为: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接种情况。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县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并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少年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二)初中入学要求: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小学毕业生,由县教委统一安排其到公办初中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三)无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
1.下列情况的人员子女按本市户口对待
(1)持有县教委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
(2)持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
(3)持有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
(4)持有县侨务办公室开具的《华侨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
2.无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因家长在本县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本县接受义务教育的,可申请在本县中小学校借读。
(四)凡属区县以上人民政府引进计划的海外归国人员、各类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的,按相关规定,由县教委协调解决。对持有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
(五)凡报名入寄宿制学校寄宿学习的学生,入学时须向学校出示学生本人2011年4月份以后在本市区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一般性体检(含肝功化验)的体检证明。
(六)各校要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残疾程度,安排其入学并随班就读,对个别不适合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适龄儿童少年,可推荐其到特教中心或市内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确保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入学程序
(一)小学入学安排
适龄儿童由其父母带领,在规定的时间内持全家户口簿、儿童父母房产证到所属招生范围的小学进行入学登记。
实际居住地与户口不符的适龄儿童,要持全家户口簿和儿童父母房产证(无房产证的带购房原始发票),到实际住址所属招生范围的小学办理入学登记手续。
(二)初中入学安排
1.县城初中入学安排:坚持两证统一、以实际居住地为准的原则,划片入学。根据小学cmis系统提供的学生住址情况,进行划片入学,学生升入二中、三中、四中、七中、八中、十一学校,由学校对学生家庭户口簿和房产证明进行核验,核验之后,对于实际居住地不属于本片招生范围的学生,由教委统一调剂。
2.乡镇中学的入学安排:县城之外的各乡镇的小学毕业生,对口升入所在乡镇中学或农村寄宿制学校。
3.艺术、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工作:延庆县第四中学今年初一招收艺术特长生 4个班(160人),体育特长生10人。特长生的招生工作在县教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市教委统一部署进行,招生学校制定具体招生工作方案。特长生专项测试工作由教委和学校统一组织,测试内容只限学生所报特长,不进行文化课测试。
(三)申请到户口或家庭新住址所在区县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年级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在就读的小学填写“回户口或家庭住址所在区县入学申请表”,由学籍所在区县教委审核并加盖公章,再到户口或家庭新住址所在区县教委办理登记手续。该生由登记部门所在区县分配入学,原学籍所在区县不再保留其初中入学资格。
(四)“共建生”招生工作
按照市教委规定,县教委将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中的共建行为进一步予以规范,严格控制共建单位数量和接收共建单位职工子弟数量,招收共建生的学校所招收的共建生不超过2011年数量和比例。
(五)无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
对于申请在我县借读的学生,须持由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的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五证,经暂住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确认后,开具在京借读证明,小学借读到暂住地附近的学校联系,学校接收有困难的,由县教委协调解决;初中借读到县教委联系, 由县教委统一安排到公办中学借读。
通过以上各种方式入学的学生,录取名单经县教委中、小教科确认后,即刻录入到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县招生及学籍部门不得随意批准学校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也不得为其建立电子学籍。开学前两周和开学后一月内不得手工录入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不再设置此项功能。
五、工作要求
1.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及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建设,要坚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管理,各校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严密组织,规范操作,杜绝招生过程中违规现象的发生。
2.各校要成立学校招生领导小组,负责宣传招生政策,公布咨询、举报电话,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相关政策,接受咨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维护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树立首都教育的形象。小学要张贴招生通告。
3.面向社会做好宣传工作,一是宣传要准确,二是宣传要到位,三是宣传对象明确,要使学生、家长了解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原则和时间进程,增强入学政策和工作程序的透明度,落实公示制度,积极争取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支持。
4.加强依法监督力度,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学校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
5.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收取入学报名费、择校费和借读费;文体特长生测试严格按照《关于测试小学毕业特长生收费标准的函》(京价(收)字[1998]第28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6.加强学校招生计划管理,按照学籍管理办法和新颁《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实施细则》控制班额,学校不得超计划招生和超班额教学。
7.根据我县社会发展和县城地区生源变化实际,对县城地区中小学招生范围进行适当调整。学校必须接收本片内学生,保证本片内每名应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能够入校就读。各学校要严格控制新生的跨片流动和二次流动,不允许出现学生与学籍分离现象,严禁擅自接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新生,以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8.每所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公办中小学校要公示招生学生结果名单。
9.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县教委的统一规定和时间安排,坚持规范操作,杜绝违纪行为。对违反义务教育法,违规招生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对情节严重的要进行通报批评。
此工作方案经县教工委、县教委办公会讨论通过,并报延庆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县教委中教科、小教科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篇:2021XX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
2021XX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XX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及《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内课后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辖区内的家长和学生,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把做好课后服务作为“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把“减负”和“提质”结合起来,健全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着力打造多元普惠、共建共享的有质量的校内课后服务体系。
二、工作目标
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区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到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各镇(街道)要积极主动承担管理责任,压实学校主体责任,结合“双减”工作,统筹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做到“一镇(街道)一策”、“一校一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实现两个“全覆盖”。各镇(街道)实施方案要于2021年8月30日前报区教育局基教股备案。
三、服务时间
实行校内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确保下午课后服务托管时间不少于2个学时,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18:00。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好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实行弹性离校机制,但不得强制有自主学习需求的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结束前离开学校。
四、服务内容
校内课后服务的内容包括早、午餐,午休及下午课后服务。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提供早、午餐服务和午休服务;下午课后服务要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寄宿制学校)100%全覆盖。下午校内课后服务以基本托管为主,与素质拓展服务相结合,基本托管服务以组织完成课后作业和作业辅导为主,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时间不少于1学时。剩余学时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或开展素质拓展服务,包括兴趣小组活动、劳动实践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等,丰富学生校内课外生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集体补课或讲新课。
五、实施主体
学校是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主体。校内课后服务以内部供给为主,购买服务为补充。学校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社会机构的课程或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的服务,但不得将课后服务完全交给第三方机构,镇街和学校要严把外聘人员资格关,确保意识形态安全。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第三方教育机构等教育资源的引入和管理,实行白名单管理制度,供学校从中购买服务。
六、服务保障
各镇(街道)要进一步完善校内课后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校内设备设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环境。要强化经费保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实行政府、学校、家长合理分担机制(家长负担比例另行通知,具体收费标准以物价部门核定为准);坚持自愿、普惠非营利原则,根据相关规定合理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相关费用不得由第三方代收费。积极引导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家长或志愿者等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教师津补贴、评优评先等激励机制。全面落实校园、设备设施安全措施,确保校内课后服务有序开展。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基本托管为主。学校要以自愿为原则,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开设相应数量的课后托管服务班,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与校内托管服务。安排校内教职工为托管服务的主要承担者,适当聘任退休老师和志愿者参与。
第二阶段(10月8日之后):丰富服务内容。在第一段的基础上,根据前期的摸排调查结果,结合学校的师资、硬件设施等条件情况,积极开发设置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科技等特色课程服务,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适当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的专业课程(学科类应试课程除外)服务。
八、落实信息报送
各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收集汇总辖区内各中小学校的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定期上报区教育局。开学第一周需上报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填写《校内课后服务学校开展情况表》,由镇(街道)教育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后报送区教育局局基础教育股。
8月24日前,请各镇(街道)教育办公室上报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具体分管领导和联系人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
九、强化督导检查
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已纳入今年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并纳入国家督导检查,省或国家不定时将督导检查情况公开通报。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把校内课后服务开展情况作为重要的督导检查内容,推动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按照相关要求落到实处。
十、及时总结经验
各镇(街道)要及时总结经验,收集学校校内课后服务优秀典型案例,组织推广学习,不定期地将优秀经验和案例报送至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
第五篇:2016南京高淳区城乡建设局
2016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
区级部门决算公开
目 录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三、2016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第二部分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决算表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采购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能
1、承担统筹全区城乡建设事业责任。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城乡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定城乡建设发展战略、政策措施、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
2、承担全区城乡建设管理、建筑业市场管理责任。牵头编制、综合协调、平衡衔接城乡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计划。牵头编制区城乡建设资金收支计划,会同区财政统筹平衡城乡建设资金需求;承担全区政府投资城建项目立项审批、工程概算、决算审批、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责任;承担城市道路(隧桥)建设、社会公共停车场(与交通设施配套)建设职责。
3、承担规范和指导全区村、镇建设工作,促进城乡建设统筹发展,指导编制村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村庄建设及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指导村镇统筹建设、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
4、承担全区燃气行业监督管理责任,拟定相关规定、编制专项规划并监督实施,负责市场准入、行政许可、资质审批等工作,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与管理措施,维护运营秩序,保障安全供应;负责燃气行业的应急保障管理工作。
5、负责拟定城区公园、风景区、公共场所绿化计划,栽植并管理城区公园、广场、风景区及主要干道的花卉树木。协助区农业局拟订绿化经费安排计划。
6、承担监督管理全区建筑市场,推进建筑业发展责任。建立健全建筑业市场管理规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负责对建设方、承包方和中介机构等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监督管理;开展建筑市场经常性的执法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建筑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
7、负责对全区建筑企业的资质等级审查、管理;负责办理建筑企业进出本区建筑市场的有关手续。
8、负责区房屋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市场的管理工作;负责工程建设报建和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9、承担本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责任;负责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作及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房屋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的管理工作。
10、负责国际建筑市场的考察、调研,负责本区建筑施工企业对外劳务输出的指导、协调、服务、管理。
11、负责建筑系统企业的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及综合统计工作;指导建筑行业协会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本区建筑业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规划,组织协调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及成果的转化推广。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是区政府的职能部门,单位性质为行政单位,辖园林管理所(单独核算)及城乡建设信息中心、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等三个费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三、2016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根据区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要求,我局主要承担全区统筹城乡建设、城市道路建设、推进建筑业发展以及人民防空的责任。去年,我局全面完成职能划转归并与科室整合工作,9个科室、5个事业单位和1个企业落实定岗定责定人,城投公司整体移交至建发集团;督促各责任主体推进实施2016全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组建了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与督查组,牵头推进退圩还湖工程指挥部各项工作;完成大丰河三期、凤山路跨石固河大桥、保圣寺文化商业街等重点工程;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32.7亿元,上缴地方税收8.23亿元;重点服务南京六建做好申报特级资质企业工作;成功发行18亿公司债,向上争取专项建设资金补助3171万元;建立镇(街道)人防工作机构,竣工人防工程面积1.4万平方米,开工专业队、医疗救护人防工程各1个,总面积2.9万平方米。
1、全面完成城乡建设任务。一方面,综合协调各建设主体加快项目推进,做好项目督查与跟踪服务,确保完成城建目标任务。根据区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工作安排,成立办公室与督查组,牵头推进退圩还湖工程指挥部各项工作,积极配合其他分指挥部做好涉及业务工作。另一方面,抓好局负责的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大丰河三期、凤山路跨石固河大桥、保圣寺文化商业街等工程建设。完成濑渚路、春东路、胥河路摊铺和湖滨大道破损路面修复,天河路、凤山西路2座垃圾中转站完成主体建设,大桥路改造、北岭路人行道改造、武家嘴公园改造等民生项目基本完成,固城湖南北路人行道改造完成30%工作量,石固河北延一期开工建设。
2、加快推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在“双创”工作上,重点服务南京六建做好申报特级资质企业工作,初步确定南京六建、漆桥建安两家公司作为鲁班奖创建企业。漆桥公司建立了省级研发中心,南京六建省级研发中心上报待批。盛禾公司自建金石管理控制系统,南京六建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完善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体系,新增一级建造师144名,二级建造师277名。大力扶持红宝丽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发展,创成省级工法4项,市级优秀QC成果8项。创国优工程4项、省优工程5项、国家级文明工地1个。新增三级以上资质企业5家,目前全区二级以上资质企业达89家(一级31家、二级58家)。
3、高效做好城乡建设各项保障。一是创新方法开展融资工作。在成功发行18亿公司债券的基础上,与南京城建集团加强战略合作,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推进PPP模式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二是全力做好对接帮扶。积极对接省市主管部门,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争取政策扶持与资金补助。三是扩大村庄整治成果。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向上申请2个省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和1个省级康居村庄项目,配合农工委抓好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对接落实省、市剩余奖补资金及区配套资金的拨付管理,健全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养机制。
4、切实提高城乡建设服务水平。一是强化燃气市场规范管理。持续开展燃气安全生产行业专项治理,服务指导港华燃气公司加快天然气管道铺设进度,全年新增城乡天然气管道用户4500户。二是落实园林绿化精细管理。严格实施“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形成完整有效的生态绿地管理机制,年内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41.6%。三是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坚持建筑、市政工程安全监督备案、质量监督及竣工备案制度,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燃气供应许可、树木砍伐移植审批等办事流程,认真做好招投标工作,积极推行e路阳光工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和安全质量监管,区内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十三五”期间,我区城乡建设与建筑行业发展机遇与困难并存:城建系统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水平与市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天然气镇村管网配套与老小区接气入户需要加快推进;区属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在竞标时资质偏低,业绩不够突出;家庭式管理和挂靠行为是我区建筑业的传统做法,普遍存在技术改造和革新滞后的问题,粗放型管理的瓶颈制约明显。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以整改提升。
第二部分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部门决算表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收入总计6064.80万元,支出总计5435.5万元,与上年相比,收入总计减少19.27万元,减少0.3%、支出总计减少
648.57 万元,减少 10.66 %。主要原因是行政、机构整合、调整;原建筑工程局合并纳入决算,南京市高淳区园林所作为局二级预算单位纳入局决算。
其中:
(一)收入总计6064.80 万元。包括:
1.财政拨款收入1049.8万元,为当年从市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与上年相比减少了4732.75万元,减少 81.85 %。主要原因是行政、机构整合、调整,财政减少了城乡建设经费的投入
2.上级补助收入 550万元,为原建工局事业单位收到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与上年相比增加 550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行政、机构整合、调整。
3.事业收入59.3万元,为原建工局下属事业单位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与上年相比增加59.3万元,增长 100 %。主要原因是行政、机构整合、调整。
7.其他收入4405.7万元,为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主要为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取得的其他收入。与上年相比增加4104.18万元,增长 93.25%。主要原因是行政、机构整合、调整。
8.年初结转和结余1211万元,主要为本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新农村建设补助等资金。
(二)支出总计5435.5万元。包括: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5435.5 万元,主要用于城乡社区支出及资源勘探支出。与上年相比减少648.42万元,减少 10.66%。主要原因是减少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结余分配384.7万元,为单位当年结余的分配情况,主要是原建工局及下属事业单位对非财政补助结余按规定计算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和转入事业基金等。与上年相比增加384.7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行政、机构整合、调整。
4.年末结转和结余1455.5万元,为单位结转下年的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主要为本预算安排的城市绿化建设等项目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按有关规定使用的资金。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本年收入合计6064.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049.8万元,占17.31%;上级补助收入550万元,占9.08%;事业收入59.3万元,占 0.98%;经营收入0万元,占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占 0 %;其他收入 4405.7
万元,占 72.63 %。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本年支出合计5435.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 3753.3万元,占69.05%;项目支出1682.2万元,占30.95%;经营支出 0万元,占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占0%。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财政拨款收、支总决算 1049.8万元。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减少4732.75万元,减少81.84%。主要原因是财政减少了城乡建设经费的投入。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本级财政取得的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年财政拨款支出 1049.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 19.31%。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4732.75万元,减少81.84%。主要原因是财政减少了城乡建设经费的投入。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 2602.4万元,支出决算为104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9.66%。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的主要原因是行政、机构整合、调整。其中:
(一)一般公共服务(类)
1.人大事务(款)行政运行(项)。年初预算为2602.4万元,支出决算为104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9.66%。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的主要原因是行政、机构整合、调整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049.8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730.2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二)公用经费319.6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本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049.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 19.31%。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4732.75万元,减少81.84%。主要原因是财政减少了城乡建设经费的投入。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2602.4万元,支出决算为104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9.66%。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的主要原因是行政、机构整合、调整。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049.8 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730.2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369.8万元、津贴补贴114.6万元、奖金64.8万元、社会保障缴费105.6万元、绩效工资65.4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10万元。
(二)公用经费319.6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35.2万元、水费10.9万元、电费27.7万元、邮电费30万元、差旅费6.7万元、维修(护)费17.3万元、租赁费0.9万元、专用材料费4.3万元、劳务费84.6万元、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29.8万元、福利费58.5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3.8万元。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情况说明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决算支出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 0 万元,占“三公”经费的 0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 0 万元,占“三公”经费的 0 %;公务接待费支出 0 万元,占“三公”经费的 0 %。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决算支出 0 万元,完成预算的 %,比上年决算增加(减少)万元,主要原因为……;决算数小于(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全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团组 个,累计 人次。开支内容主要为:……。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 万元。其中:
(1)公务用车购置决算支出 万元,完成预算的 %,比上年决算增加(减少)万元,主要原因为……;决算数小于(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本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购置公务用车 辆,主要为……。
(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决算支出 万元,完成预算的 %,比上年决算增加(减少)万元,主要原因为……;决算数小于(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主要用于……。2016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开支运行维护费的公务用车保有量 辆。
3.公务接待费0万元。其中:
(1)外事接待支出 万元,完成预算的 %,比上年决算增加(减少)万元,主要原因为……;决算数小于(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外事接待支出主要为接待……等,2016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开支的外事接待 批次,人次。主要为接待……。
(2)国内公务接待支出 万元,完成预算的 %,比上年决算增加(减少)万元,主要原因为……;决算数小于(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国内公务接待主要为接待……等,2016 年使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开支的国内公务接待 批次,人次。主要为接待……。
南京市高淳区城乡建设局2016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会议费决算支出 0 万元,完成预算的 0%,比上年决算增加(减少)0万元,主要原因为……;决算数小于(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2016 全年召开会议 个,参加会议 人次。主要为召开……。
XX部门2016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培训费决算支出 万元,完成预算的 %,比上年决算增加(减少)万元,主要原因为……;决算数小于(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2016 全年组织培训 个,组织培训 人次。主要为培训……。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XX部门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年初结转和结余 万元,本年收入决算 万元,本年支出决算 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 万元。具体支出情况如下: 1.城乡社区支出(类)政府住房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款)管理费用支出(项)支出决算 万元,主要是用于……。
……
(按“公开10表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中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并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分类填写)
十一、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6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万元(与部门决算中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中日常公用保持一致),比上年增加(减少)万元,增长(降低)%。主要原因是:……。(具体增减原因由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列)
(二)政府采购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6政府采购支出总额 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 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 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 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 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 %,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 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 %。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2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2辆.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本从市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
二、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可结合部门实际收入情况举例说明)
三、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在此反映。(可结合部门实际收入情况举例说明)
四、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可结合部门实际收入情况举例说明)
五、附属单位缴款: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可结合部门实际收入情况举例说明)
六、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可结合部门实际收入情况举例说明)
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用事业基金弥补当年收支差额的数额。
八、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九、一般公共服务(类)人大事务(款)行政运行(项):指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行、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支出。(可结合部门实际支出情况举例说明)(各部门应对“公开05表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中所列示的支出功能项级科目,并对照《201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财预〔2014〕266号)支出科目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解释)
……
十、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对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减少单位按规定应缴回的基本建设竣工项目结余资金。
十一、年末结转和结余资金:指本或以前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十二、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三、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的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四、上缴上级支出:指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可结合部门实际支出情况举例说明)
十五、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可结合部门实际支出情况举例说明)
十六、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指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可结合部门实际支出情况举例说明)
十七、“三公”经费:指市级部门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八、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机关运行经费”暂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
(各部门应根据公开决算表中对应的经费情况进行名词解释,对未涉及的名词可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