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全省公共必修课
2018年全省公共必修课--健康扶贫一点通
学习扶贫政策心得体会
为认真学习领会基层医疗扶贫工作精神,进一步增强扶贫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我院通过集中20名乡医和卫生院工作人员学习和利用业余时间电脑自学,更深入领会了国家关于扶贫政策的相关要求、重要意义,为下一步做好我村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内容如下:
一、实施健康扶贫目标
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花钱“ 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资助。三、三重保障线
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线”制度,提高看病就医费用报销水平,减轻贫困患者就医负担。
四、大病集中(专项)救治
救治病种: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乳腺癌、宫颈癌等9种大病。农村贫困患者罹患9种大病的,原则上在县级定点医院就诊,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可达90%。
五、在县域内住院“不用交押金” 符合医保住院条件的参保农村贫困患者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办理住院手续时,凭个人社会保障卡(或当地医保就医规定的身份证明)、有效身份证件和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或民政部门出具的低保、特困等相关证明(证件),与医院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后,将贫困证、社会保障卡原件(或按照当地医保就医规定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交医院收存,不用交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出院时,只需支付“三重保障线“报销后的自付医疗费用即可。
六、平时健康“有人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方式,与贫困群众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为贫困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经济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乡村医生和全科团队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农村签约居民提供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指导,转诊预约,医药咨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
七、县域内看病主动亮身份
贫困人口看病就医及办理住院手续时,主动出示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和有效身份证件,便于医疗机构识别,享受健康扶贫各项政策。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全体人员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协调意识,以务实诚信、多办实事的优良工作作风来做好今后的扶贫工作。
第二篇:2013-2014学年外语公共必修课教学方案.doc
2013-2014学年外语公共必修课教学方案
(从2013年9月开始执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为非外语专业研究生开设的外语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A、英语B、英语C)和公共选修课两类。
依据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公共必修课英语A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英语B为博士生开设;英语C为专业型硕士生开设;公共选修课为已修读通过英语A的学生开设。
一、英语A
硕士生必修课,3学分,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完成学习。
1.课程分为A班(2学时/周,72学时)和A+班(4学时/周,144学时),依据学生英语复查分级考试成绩以及秋季学期末的课程考试成绩编班并安排教学。
A班为综合技能课。
A+班课程分为读写课程(每周2学时)和听说课程(每周2学时),修读A+班课程的学生须在同一学期内分别选修这两门课程。
2.所有硕士(含硕博连读)新生秋季学期入学后,必须先参加英语复查分级考试,成绩达到70分者免修,成绩即为英语A课程的最终成绩,获得相应学分。
3.未达到70分者成绩不予登录,须选修课程。
4.秋季学期进入A班和A+班学习的学生均须参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合计达到70分者,提前通过,获得相应学分,成绩按实际分数登录;未通过学生根据期末考试成绩继续参加课程分级教学,成绩不予登录。
5.春季学期继续修读本课程的学生,期末课程成绩达到60分者,成绩按实际分数登录,获得相应学分。
6.春季期末考试成绩仍未通过者,由外语系通知学生本人,同时由教务处通知其所在培养单位(研究所):不及格名单将与学生个人成绩单一同在集中教学结束当年的11月份寄至各培养单位,同时各培养单位管理干部可在教务管理系统内成绩管理模块下实时查询不及格名单。
二、英语B
博士生必修课, 72学时/2学分,可在秋季或春季学期完成学习。本课程只针对博士生以及通过英语A的攻读学术学位硕士生开设,每人只能参加一次“英语B课程学习”。
1.免修免考:
凡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入学英语考试成绩达到70分者,可向国科大教务处申请免修英语B课程,直接获得相应学分;免修免考和课程学习只能任选其一。
2.课程学习:
英语B包括课程学习和期末统考两部分,课程分为高级写作/读写课程(每周2学时)和高级听说/口语课程(每周2学时),期末总成绩达到60分者获得相应成绩和学分,成绩按实际分数登录:
(1)修读学生须在同一学期内分别选修以上两门课程,任课教师依据课程学习表现,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
(2)按规定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参加学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合成总成绩。
3.免修考试:
(1)符合选课条件但未修读过本课程的学生方有资格申请参加免修考试,成绩达到70分可免修本课程,成绩按实际分数登录,未达到70分的成绩不予登录;
(2)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次免修考试,以报名记录为准,缺考者按未通过计;
(3)考试时间和笔试内容与本学期课程期末考试相同,笔试通过者还必须参加口试。
三、英语C
为专业硕士开设,课程安排在春季学期,36学时,2学分。进入课程学习的学生均参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合成总成绩。成绩不及格的学生须参加在同一学年夏季学期安排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按60分登录,获得相应学分。
四、课程补考
1.选修英语A、英语B、英语C课程未通过的学生,须参加补考;补考时间与考试内容与相应课程期末考试相同,不另行组织;课程平时成绩予以保留并计入总成绩,达到和超过60分者按60分计入成绩单,获得相应学分。
2.参加补考的学生须由本人填写《公共外语必修课补考申请表》(附件一),经导师、研究所签章同意后送到国科大外语系,外语系提交教务处备案。
3.参加补考的学生须在每年的5月1-15日或11月1-15日期间的工作日向国科大外语系提交申请表,并领取补考通知单;未按通知时间参加补考者,一律视同自愿放弃,并在重新履行手续后方可参加下次补考。
五、本通知由外语系负责解释。
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调整的通知
在我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从2011-2012学年开始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调整,2013-2014学年继续实施调整后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文系列讲座”、“自然辩证法与科研伦理”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四门课程。
其中硕士生必修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 学分/36 学时)、“人文系列讲座”(1学分/20学时)和“自然辩证法与科研伦理”(1学分/36学时);硕博连读生必修课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1 学分/36 学时)。
依据调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硕士生政治公共必修课学分为3学分,硕士学位英语必修课学分保持3学分不变,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2学分,故参加集中教学的硕士生学位课学分为不少于18学分;硕博连读生政治公共必修课学分为4学分,硕士学位英语必修课学分保持3学分不变,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2学分,故参加集中教学的硕博连读生学位课学分为不少于19学分。
上述内容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及学分的暂行规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课程集中教学管理规定》不一致处,以本通知内容为准。
本通知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关于人文系列讲座课程的说明
人文系列讲座课程为人文素质教育公共必修课,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旨在全面培养和提升我校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本课程开课形式为“系列讲座”,具体包括“中国科
学与人文论坛”、“明德讲堂”以及我校团委及学生会专门组织的部分讲座,授课教师为外请知名学者、专家、社会人士及校内教师。
讲座均全年开设,所有讲座信息会以电子邮件形式提前通知研究生,要求我校所有一年级硕士生,必须在以上讲座中任意选听至少8次(可以跨学期选听),折合20学时,计1学分。
本课程涉及的讲座内容简介
1.“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创办于2003年4月,由中国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郑为坚共同倡导发起,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旨在邀集中国高层领导、外国政要和国内外著名学 者和专家,就人们共同关心的政治、科技、教育、经济、外交、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 研究国家战略问题,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该论坛不定期举办,全年大约安排12场。
2.“明德讲堂”人文系列讲座:是从2012-2013学 年秋季学期开始,我校新开设的人文系列讲座,具体包括思想系列、社会系列、历史系列、文艺系列、人生系列等五大系列,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或其他社会 人士现身说法,回应青年学子的真实焦虑,开阔其视野,启迪其思维,更新其观念,使其逐渐学会以多视角看待各种矛盾,以更为理性健全的心态处理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每个系列每学期拟安排10次讲座,全学年共有约100次讲座,每次两个半小时左右(其中互动半个小时)。
3.校团委及学生会专门组织的有关讲座(经过遴选,少量讲座纳入本次课程。具体情况见讲座通知)。
第三篇:公共必修课要“开齐、开足、开好”
公共必修课要“开齐、开足、开好”
2015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应该说,文件规定中的“开齐、开足、开好”是有所指的。
在教学视导中我们发现,有些学校将“必修课”当成了“选修课”,四门德育必修课只开两门甚至一门,两学年的数学课只开一学年或一个学期,有的甚至将语文课也缩减为一个学年,一些民办职业学校干脆不开设英语、体育等课程。所以说,这次教育部文件用“开齐、开足、开好”六个字强调是有所指的。
为什么国家规定的必修课这么难做到“开齐、开足、开好”?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部分学校提前让学生顶岗实习。学校为了节省办学成本,提前将学生送到企业顶岗实习,甚至到专业不对口的流水线上打工。二是部分学校缺少文化基础课教师。这在一些民办学校表现尤为突出,因为缺少文化基础课教师,致使公共基础必修课无法开齐、开足,更不用说开好了。三是对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不清。一些学校错误地理解中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将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技能培训,将中等职业学校办成了短期职业培训机构,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将“文化课为专业学习服务”理解为“文化课为专业服务”,认为既然“为专业服务”,文化基础课就应该为专业技能学习让路,忽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四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得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日常检查中或视而不见,或止步于一般性的提醒,缺乏强有力的整改措施和严肃的追责机制,致使制度写在纸上、停在嘴上。
2015年教育部连续出台《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吹响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号角,为规范教学管理进一步提供了保障。但是,要真正将文件落细、落小、落实,我们至少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准确把握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的基础职业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在提供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课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是将课程设置列入规范管理基本内容。2015年6月,教育部的《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要求“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8月又印发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各地各校要将“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必修课列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基本内容,以实际行动落实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三是改革基础课教学方式方法。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比较强,所以学生对实训课的热情更高,对以讲授为主的文化基础课不太感兴趣,要“开好”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致力于教学方法改革,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听众”或“观众”,让学生能轻松地学懂、学会、学好。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第四篇:2013年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培训通知(xiexiebang推荐)
2013年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培训通知
各相关单位:
12月28日-12月29日将面向部分单位(专业技术、管理、工人)举行第八批公共必修课培训,请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继续教育工作,继续教育负责人要做好以下工作:
1.将单位负责继续教育人员的基本信息(单位、姓名、职务、手机长号)于12月27日上午11:00前发送到人社局职称科公共邮箱zckggyx@163.com,密码:zck123。
2.从邮箱网盘下载培训安排表、继续教育已报名人员信息,认真核对,并通知其参加学习。
3.以单位或主管部门为单位于12月25日上午8::30到县企业服务大厦402室,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领取教材及学习用品,联系电话:80910713。
4.本单位交流到其他单位的人员由原报名单位负责通知,继续教育工作的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培训现场点名及维持培训现场纪律。
附:第八批参加培训单位
培训时间:12月28日上午8:30-11:00,下午14:00-16:30,12月29日上午8:30-11:00。
培训地点:
盱中(新)培训点: 黄花塘卫生院、观音寺卫生院、马坝卫生院、马坝高中、马坝卫生院、马坝高中、环境监测站、教育局、实验中学。
第二中学培训点: 县医院、第一小学、附小、新马中学、鲍集小学、都梁中学、观音寺小学、五墩小学、铁佛中学。
技师学院培训点:马坝初中、马坝小学。
县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12月25日
第五篇:“十二五”公共必修课《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学习总结
李海薇、继教号:14041325、单位:昌平区亭自庄学校
本学期我学习“十二五”公共必修课《学科教育心理学》一课,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学科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在学习掌握各门学科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系的教育心理学分支。教学过程的成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选择以及对学生身体、智力、情绪、精神生活成熟过程的了解,并施以有利的影响,促进这个过程的发展。学科教学心理学其要旨在于造就不仅能适应社会,而且能改造社会的人。每门学科均可根据其特点在为学习者提供知识工具、培养智力和形成个性及习惯方面发挥作用。
课程学习是为了让教师掌握一般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教学策略,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促进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和学情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本课程中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说。
通过系统地重温学习,确实大有裨益。不到三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更觉得将经验与教育理论结合,才能发现经验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学习体会如下。
智力和创造力是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智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智力的测量。对于如此抽象的智力,心理学家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量表进行量化,对神奇的智力进行测量,这让我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所在。教育心理学把心理和教育融为一体,把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教育中来,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对于创造力的培养也让我有很深的感触。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很高,而成年人的创造力水平则比较低。
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知识的迁移,以及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也同样让我获益匪浅。例如:知识迁移的学习定势说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了解了这个理论以后,可以知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善于运用已有的学习定势,因势利导,促进新的学习和问题解决,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学习定势对问题解决带来学习策略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本书很好地解释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将心理学知识转化为教师教学能力。学与教心理学的出现是现代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发展的产物。它首先阐明学生的学习规律,提出系统的课堂学习理论。然后在学习论的基础上阐明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任务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课堂管理、学生动机的激发、课堂纪律的维持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学与教的心理学的出现把学习论、教学论和教学法统一在一个学科体系之中。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搞清自己的教学的风格与特点。
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今后还需要多多阅读这类的好书。相信有丰实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我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路也会走得越来越扎实,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