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 急 国质检食函〔2007〕410号
特急国质检食函〔2007〕410号
关于进口美国冻鸡肉产品的警示通报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2007年6月,深圳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口的2批冻鸡肉产品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沙门氏菌。
为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入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规定》,即日起暂停进口美国P-7100厂家的冻鸡肉产品(HS编码为0207131100、0207131900、0207132100、0207132900、0207141100、0207141900、0207142100、0207142200和0207142900),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请深圳检验检疫局监督有关企业对有关不合格产品作退回、销毁或无害化处理,若作无害化处理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二、请各局加强对进口美国冻鸡肉产品的检验检疫,特别是对沙门氏菌的检测,即日起对上述货物增加20%的抽样比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一旦检出问题,立即按规定进行处理,并及
时将有关情况报总局。
三、本警示通报解除日期另行通知。
二〇〇七年六月八日
主题词:进口食品警示通报
抄送:办公厅、通关司、食品局,信息中心、标法中心,存档(2)。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2007年6月12日印发 录入:王侃校对:王宁— 3 —
第二篇:质检食监函
附件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司(局)函
质检食监函[2006] 5号
关于印发《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报告
及审查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家质检总局第79号令)的规定,总局制定了《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报告及审查工作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在执行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
二〇〇六年一月十三日 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报告
及审查工作管理规定
为加强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以下简称获证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其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的必备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家质检总局第79号令)的有关要求,现将获证企业报告及其审查工作规定如下。
一、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获证企业报告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获证企业报告的管理工作,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导和督促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开展获证企业报告审查工作以及汇总工作;各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受理和审核获证企业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市(地)级和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可以按照区域监管责任制划定的辖区范围,负责受理和审查获证企业的报告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将获证企业报告审查情况上报省局。在对获证企业报告审查工作中发现企业存在重大问题的,应当立即上报省局。
二、获证企业报告采取企业自查申报,受理部门对企业自查材料进行审核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抽查主要针对必备条件现场核审一般不合格项较多、季节性生产、日常监督检查中问题较多的企业,重点检查企业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的必备条件和产品质量。产品的抽样和检验按照实施细则中发证检验的要求进行,抽查结果要逐级上报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地在组织对获证企业报告审查工作中,每年实地抽查企业数应大于获证企业总数的10%。
三、获证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1年前的1个月内,向所在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企业持续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情况的报告。企业提交报告时须附以下资料。
(一)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自查申报表(一式三份)(附件1);
(二)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
(三)企业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获证企业必须报告必备条件现场审查不合格项改进措施和整改落实情况;
(二)企业有否发生迁址、生产工艺或者设备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使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资源食品等情况。如有,变更后是否能持续保持原有质量保证水平,是否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和提供安全评价报告;
(三)原材料进厂验收和食品出厂检验实施情况,特别是如何保证出厂产品逐批检验,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受控。实行自行检验的企业要如实提供原材料进厂验收和产品出厂检验情 况,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生产企业有不同申证单元产品和不同类别产品,应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抽样方法规定分别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果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发证产品或者相关参数的比对验证的,须提供相关检验报告。如果检验报告中不包含出厂检验项目中带“*”号项目,企业还需提供两份带“*”号项目的检验报告;
(四)委托生产加工及其备案情况,包括:委托加工和被委托加工。如果有委托加工的,注明备案情况,并附上备案表;
(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备案情况;
(六)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标志和编号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及不合格整改情况;
(八)社会监督情况。是否有重大质量投诉及其后处理情况;
(九)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企业应当说明的其他相关情况。
五、企业报告受理部门在收到企业报告材料5个工作日内确定是否进行企业生产条件实地抽查。对企业生产条件进行实地抽查的,应提前通知企业;实地抽查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工作日。
六、仅进行书面审查的,受理部门应在收到企业报告材料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进行实地抽查的,受理部门 应在收到企业报告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
七、根据实地抽查和书面审查的情况,企业报告审查结论分为三种。一是企业生产经营全部符合规定的,企业报告审查结论为合格。二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实地抽查和书面审查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有不符合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企业限期整改,整改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整改后达到要求的,企业报告审查结论为复查合格。三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或者经实地抽查企业的必备生产条件或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企业报告审查结论为复查不合格。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根据上述审查情况,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上签署企业报告审查结论,注明日期,加盖受理局的印章。
八、不按规定提交企业报告的,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八十一条进行处理;获证企业在报告中隐瞒、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真实材料的,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八十八条进行处理;企业报告审查不合格的,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八十九条进行处理。
在获证企业报告审查中发现企业存在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省级发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注销食品生产许可的,按 照相关规定程序执行。
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于每年1月份和7月份分两次将已办结的获证企业报告审查情况上报国家质检总局(附件2)。总局适时公布企业报告不合格的企业名单。
十、本文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关于印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监督检查工作规定〉的通知》(质检监函[2003]77号)和《 关于明确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 》(质检监函[2004]17号)同时作废。
附件:1.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报告自查申报表
2.获证企业报告审查情况汇总表
第三篇:年审规定 质检食监函[2006]5号
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 报告及审查工作管理规定
质检食监函[2006]5号
为加强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以下简称获证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其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的必备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家质检总局第79号令)的有关要求,现将获证企业报告及其审查工作规定如下。
一、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获证企业报告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获证企业报告的管理工作,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导和督促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开展获证企业报告审查工作以及汇总工作;各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受理和审核获证企业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市(地)级和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可以按照区域监管责任制划定的辖区范围,负责受理和审查获证企业的报告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将获证企业报告审查情况上报省局。在对获证企业报告审查工作中发现企业存在重大问题的,应当立即上报省局。
二、获证企业报告采取企业自查申报,受理部门对企业自查材料进行审核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抽查主要针对必备条件现场核审一般不合格项较多、季节性生产、日常监督检查中问题较多的企业,重点检查企业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的必备条件和产品质量。产品的抽样和检验按照实施细则中发证检验的要求进行,抽查结果要逐级上报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地在组织对获证企业报告审查工作中,每年实地抽查企业数应大于获证企业总数的10%。
三、获证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的1个月内向所在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企业持续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情况的报告。企业提交报告时须附以下资料。
(一)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自查申报表(一式三份)(附件1);
(二)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
(三)企业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获证企业必须报告必备条件现场审查不合格项改进措施和整改落实情况;
(二)企业有否发生迁址、生产工艺或者设备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使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资源食品等情况。如有,变更后是否能持续保持原有质量保证水平,是否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和提供安全评价报告;
(三)原材料进厂验收和食品出厂检验实施情况,特别是如何保证出厂产品逐批检验,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受控。实行自行检验的企业要如实提供原材料进厂验收和产品出厂检验情况,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生产企业有不同申证单元产品和不同类别产品,应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抽样方法规定分别提供两份完整检验报告(含原始记录)复印件。如果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发证产品或者相关参数的比对验证的,须提供相关检验报告。如果检验报告中不包含出厂检验项目中带“*”号项目,企业还需提供两份带“*”号项目的检验报告;
(四)委托生产加工及其备案情况,包括:委托加工和被委托加工。如果有委托加工的,注明备案情况,并附上备案表;
(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备案情况;
(六)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标志和编号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七)行政机关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及不合格整改情况;
(八)社会监督情况。是否有重大质量投诉及其后处理情况;
(九)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企业应当说明的其他相关情况。
五、企业报告受理部门在收到企业报告材料5个工作日内确定是否进行企业生产条件实地抽查。对企业生产条件进行实地抽查的,应提前通知企业;实地抽查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工作日。
六、仅进行书面审查的,受理部门应在收到企业报告材料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进行实地抽查的,受理部门应在收到企业报告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
七、根据实地抽查和书面审查的情况,企业报告审查结论分为三种。一是企业生产经营全部符合规定的,企业报告审查结论为合格。二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实地抽查和书面审查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有不符合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企业限期整改,整改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整改后达到要求的,企业报告审查结论为复查合格。三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或者经实地抽查企业的必备生产条件或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企业报告审查结论为复查不合格。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根据上述审查情况,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上签署企业报告审查结论,注明日期,加盖受理局的印章。
八、不按规定提交企业报告的,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八十一条进行处理;获证企业在报告中隐瞒、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真实材料的,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八十八条进行处理;企业报告审查不合格的,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八十九条进行处理。
发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注销食品生产许可的,按照相关规定程序执行。
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于每年1月份和7月份分两次将已办结的获证企业报告审查情况上报国家质检总局(附件2)。总局适时公布企业报告不合格的企业名单。
十、本文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关于印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监督检查工作规定〉的通知》(质检监函[2003]77号)和《 关于明确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 》(质检监函[2004]17号)同时作废。
附件:1.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报告自查申报表
第四篇:国质检特函2009471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急 件 国质检特函〔2009〕471号
关于做好国庆期间特种设备
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将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同时也恰逢“旅游黄金周”,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督促检查的通知》(安委明电〔2009〕1号)的要求,各地质监部门要在近期集中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督促检查,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尤其要保障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国庆庆祝活动和相关场所使用特种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以及国庆期间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不仅直接关系庆祝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国家的声誉和形象。做好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维护首都乃至全国的社会安全稳定,是全国质检部门面临的又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地质监部门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集中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督促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
各地质监部门要结合“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特种设备“三项
— 8 — 行动”,把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各级质监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布置,加强组织协调,务求工作实效。北京市和其他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作为重点保障地区,要把此项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切实做到领导落实、组织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确保庆祝活动和相关场所特种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全国其他地区质监部门也要根据当地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做好本地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单位的安全监察工作,保障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二、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安全责任
根据“确保重点、全面防范”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思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政府的要求,将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范围划分为2个区域,一是“核心区”,包括庆祝活动、晚会、游园等举办场所,以及当地政府指定的其他重要场所;二是“外围区”,指“核心区”之外的重要区域和重点场所。
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目标是:重点保障地区“核心区”不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外围区”不发生特种设备较大事故;全国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特种设备事故。
为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必须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强化监督管理,依法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相关各方的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有效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特种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相关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要认真 — 2 — 履行把关职责,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检验工作,确保检验质量;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通知有关企业进行整改,重大问题立即按规定上报。各地质监部门要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责,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督促相关单位对存在问题和隐患的整改,遇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质监部门,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三、集中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隐患
各地质监部门要按照当地政府和安委会的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督促检查的通知》的要求,结合特种设备安全“三项行动”,在8月底前,集中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督促检查。
(一)安全排查,摸清设备状况。各地要采取“安全排查与督促整改”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尤其对国庆活动场所和旅游、游乐场所特种设备数量、种类及安全状况要进行逐一排查,检查设备使用证、人员上岗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二)治理隐患,保障使用安全。各地对2008年以来排查出但尚未治理的重大隐患,要逐一分解,落实责任、人员、资金,加大治理力度,尽快解决。对本次排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落实监控措施;对重大隐患,应及时报请当地政府,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一整改销号。
(三)强化监督,集中开展督查。各地质监部门要按照特种设备安全“三项行动”的要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工作。认真分析上半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对事故高发、多发的行业、企业,要重点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切实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要加强对下级质监部门工作的监督检查,强化上级部门的督促、指导作用。总局将在8月底,对部分重点地区进行检查。
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庆安全
北京市等重点保障地区质监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庆祝活动筹委会等组织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采取严格的监察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
(一)加强检验检测。对国庆活动和旅游、游乐场所的特种设备,认真开展定期检验及保障性检验。对于北京市等重点保障地区“核心区”在用特种设备,完成定期检验半年以上的(4月30日之前已实施定期检验的),在8月31日前再进行一次免费保障性检验;检验周期在8月31日之后的,提前实施定期检验;在活动开始前(9月25日前),对一些重点设备再进行一次技术性检查。
总局将协调中国特检院等国家级检验机构支持和配合北京市等重点保障地区的检验检测工作。
(二)加强督查执法。按照国务院安委会“三项行动”的部署,结合特种设备“执法行动”,各地方局要在9月开展集中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行动,严厉查处违法生产、使用的行为,为国庆活动营造良好安全环境。要对国庆活动涉及的场所和旅游、游乐场所进行 — 4 — 重点督查,发挥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认真查处群众举报,发现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对不能按时整改的重大隐患设备,要报告当地政府,依法关停。
(三)加强应急值守。北京市等重点保障地区要制定国庆60周年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并督促重点使用单位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同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反应能力。国庆保障期间(9月25日至10月10日),各级质监部门领导带班,专人值班,保证通讯畅通,加强信息传递,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及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四)加强反恐防范。北京市等重点保障地区质监部门应按照当地政府反恐工作的部署,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反恐工作。一是对重大危险源、高危行业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的反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需重点防范的场所和设备清单,并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支持;二是向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传达、宣传反恐工作要求,督促企业采取积极防范反恐措施,落实反恐工作要求;三是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配合有关反恐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工作。
河北省、天津市等相关质监部门,要加强北京周边地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采取切实措施,强化对长管拖车、液化气罐车等危化品运输车辆,以及燃气汽车的车载气瓶、汽车起重机等流动式设备的监管,全力配合北京市做好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同时加强周边旅游热点地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使用,为北京市的国庆活动营造良好周边环境。
— 5 — 全国各地质监部门要围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以及特种设备“三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切实加强国庆期间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特种设备事故,为国庆活动创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
为了切实加强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总局成立“国庆60周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小组”(名单见附件),加强对各地的协调、指导和监督。
各省级质监部门应在8月底前,将本地区隐患排查治理和督促检查总结报告报总局特种设备局。国庆保障期间,应在每日17时30分前向总局特种设备局报告安全状况,重大事件随时上报。国庆保障工作结束后,各省级质监部门应及时向总局报送工作总结。各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与总局特种设备局联系。
附件:国庆60周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小组名单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六日
— 6 — 附件:
国庆60周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
工作协调小组名单
组 长:张 纲
质检总局总工程师 常务副组长:陈 钢 副 组 长:宋继红 朱台青 崔 钢 李 敏 林树青 成 员: 张建荣 高继轩 王晓雷 修长征 张宏伟 李竞武 王建昌 李同德 谢铁军
总局特种设备局局长 总局特种设备局副局长
总局特种设备局副局长 总局特种设备局副巡视员 北京市质监局副局长 中国特检院院长
总局特种设备局综合处处长
总局特种设备局检验处处长 总局特种设备局锅容处处长 总局特种设备局管瓶处处长 总局特种设备局电梯处副处长 北京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处长 天津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处长 河北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处长 中国特检院副总工程师
主题词:特种设备 安全 通知 抄送:国务院委员会办公室
本局:特设局,存档(2)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 2009年7月20日印发 录入:王晓川 校对:夏 勇
第五篇:急件 国质检动函〔2008〕22号
急件国质检动函〔2008〕22号
关于做好输往欧盟盆栽植物检疫及
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近期,我国输往欧盟国家盆栽植物(含裸根植物)因不符合欧盟法规要求,有的属欧盟禁止入境的植物,有的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还有一部分是植物检疫证书填写不规范或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多次遭退货、销毁或长时间扣留。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确保出口贸易顺利进行,现就做好输往欧盟盆栽植物检验检疫及监管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局要按照总局《关于加强进出境种苗花卉检验检疫工作的通知》(国质检动函〔2007〕831号)的要求,对盆栽植物种植基地和出口企业实施注册登记,建立全过程溯源管理体系。溯源信息应在出口植物包装上明确标识,并在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附加声明中注明。
二、各局要严格按照欧盟进口盆栽植物检疫及监管要求(可在总局网站上查询),做好盆栽植物出口检疫及监管工作,不得将欧盟禁止进境的19类植物及产品输往欧盟,如
属于欧盟允许输入但有特殊规定的86类植物及产品,应符合相应规定。
三、输往欧盟的盆栽植物,发运前应在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的苗圃中用花盆整枝栽培至少6个月,花盆应置于离地50厘米以上的台架上。每年要进行至少6次的常规检查,单批不超过3000株的,至少抽查300株,超过3000株的,至少抽查10%。
四、发运前2周,应对盆栽植物进行集中整理,剔除病株或烂枝、烂根、病叶,清除根部生长介质,并实施药剂处理。带介质出口的,应重新种植于没有任何有害生物感染的生长介质中。处理好的植物,应在隔离设施内隔离种植2周。
五、针对锈病(非欧洲种)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在植物检疫证书处理栏内注明使用化学物质的活性成分、浓度及使用日期。
各局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组织深入研究欧盟检验检疫技术法规,针对欧盟反馈我出口盆栽植物违规案例认真查找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要及时将欧盟技术法规告知出口企业,全面建立与加强输往欧盟盆栽植物种植、整形加工全过程疫情防控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盆栽植物输往欧盟贸易健康、顺利进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与总局动植司联系。
二〇〇八年一月十五日
主题词:检验检疫通知
抄送:办公厅,检科院、标法中心,存档(2)。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2008年1月22日印发
录入:王晓川校对:黄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