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编制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意见(小编推荐)
关于编制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
划的意见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纵深推进大发展战略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五年,是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五年,更是落实“314”总体部署、贯彻国发[XX]3号文件、全面推进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的五年。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为切实开展好“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意见》,提出如下意见:
一、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国务院关于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为指导,规划目标要全面反映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 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县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要求,规划内容要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体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改善、农村改革的战略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增强、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等方面要求,编制出能科学指导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县场竞争能力、配套服务能力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以发展为主题,做好“五个坚持”:
——坚持抢抓机遇率先发展。抓住重要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更加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发展、立足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坚持绿色增长持续发展。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生态恢复建设和环境保护并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 法,妥善处理城县与农村、“一圈”与“两翼”、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内陆开放与扩大内需、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使各方利益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更加注重用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在开放大格局中思考未来发展,坚持走内陆开放型道路,以开放促发展。
——坚持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划目的从促进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围绕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满足百姓需求、实现百姓利益、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适广大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二、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内容
继承以往五年规划成果和经验,“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规划在理念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内容上要改革创新,在规划体系上要科学务实。
规划内容要体现“四大转变”。一是更加注重向“发展型”规划转变。规划目标要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将增长作为手段,发展作为目的,全面体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方位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向“时空型”规划转变。既要做好规划任务的时序合理安排,更要搞好规划任务的空间科学配置,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和规划任务的科学落地。三是更加注重向“城乡统筹”规划转变。把城县、农村作为整体统筹考虑,由“城乡分割”规划,到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四是更加注重向“方案型”规划转变。改变长期以来将规划作为宏观蓝图而束之高阁的现象,突出规划作为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综合方案的特点,强调其解决发展实际问题的导向作用,增强规划操作性。
规划体系要科学合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按行政层次分为县级规划和区县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四个层级。县级“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由1个总体规划、12个重点行业规划、3个重点专题规划构成,形成“1+12+3”规划体系。
1、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特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具有综合性和纲领性的特性。它以宏观战略指导为主,明确五年的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发展领域以及相应的建设重点,是制定农业政策,编制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题规划和农业重大工程建设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依 据。“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2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期5年,从XX年至XX年,为与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发展目标展望到2020年。“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县农委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参与编制,报县政府审定和发布实施。
2、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规划是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某一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策划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的依据。如粮油、经济作物、蔬菜、畜牧、渔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等行业和兽医、农机、农村能源、农业科教、农产品县场及农村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农村经营管理、饲料工业等领域编制的五年规划。重点行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由相关部门自行编制,送县发改委审核,报分管副县长审定后印发。
区域规划是指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内某种功能或产业的保护与开发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它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空间细化和落实,是引导社会资源在空间合理配置的政策手段,与行业规划处于同一层级。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规划等。
3、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专题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行业规划、区域规划的延 伸和细化。如三峡水库天然生态渔业发展规划、奶业发展规划、扶贫开发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等。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十二五”重点规划分别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分管副县长审定后印发。
4、重大工程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是指以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为指导,围绕规划中的县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内容,以公益性、基础性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等建设为内容编制的规划,是争取和安排中央、县级投资,推进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的依据。如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等。
“十二五”期间,需编制的其他专项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根据工作情况另行安排。区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区县农委牵头编制,报审程序参照县级规划执行。
三、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要求
加强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前,必须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要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县和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大背景下,研究“三农”问题,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凝聚人心、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规划起草过程中,建立专家咨询和参与制度。涉及农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划,牵头单位应主动征求意见,有条件的应允许他们参与规划编制。
加强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行业规划、专题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规划衔接工作由县农委统筹协调,各区县、县级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规划衔接工作。
实施评估调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规划评估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对规划执行效果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做出分析评价,并针对环境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对调整和修改规划提出意见。评估分为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评估,在县里统一安排下进行。
四、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机制
建立“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县农委牵头,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城 乡建委、县人力社保局、县规划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扶贫办、县乡企局、县气象局、县供销社、县农机办、县农综办、县教委、县交委、县科委、县民政局、县卫生局、县文广局等部门参加的“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农委发展计划处。
成立“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为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成立规划专家咨询组。县级“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大学、*县社科院、*县农科院、*县畜科院等院校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规划的咨询、论证、评估等。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规划专家咨询组的意见,规划初稿形成后,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成立“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专家小组。从委直属事业单位抽派专家,组成不同专业结构的规划编制小组,在规划编制期内相对集中办公。
五、编制“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安排及经费保障
时间安排。第一阶段: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对县级“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总体部 署;成立规划专家咨询组;组建规划编制专家小组;形成总体规划基本思路。第二阶段:形成总体规划初稿;形成重点行业规划、专项规划初稿;开展总体规划和重点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区县规划的衔接协调;组织社会各界参与讨论。第二阶段:形成总体规划送审稿,报县政府审批,发布实施。行业规划、专项规划同期完成编制任务。区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时间根据区县政府的统一安排进行。
经费保障。县级“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经费由县政府安排专项经费解决。行业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经费由各部门自行解决。
第二篇: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二 ○ 一一年十一月 2 — 目 录
一、规划背景(7)
(一)“十一五” 主要成就(7)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7)2.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7)3.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新阶段(8)4.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8)5.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8)6.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8)
(二)主要困难和挑战(9)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9)2.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9)3.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仍然不足(10)4.农村体制创新力度还需加大(10)
(三)机遇和有利条件(10)
1.国家对“三农” 支持力度加大(10)2.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优化加快(11)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加快(11)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3 —
(二)发展目 标(12)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2)2.农业产业化经营(12)3.农业科技进步(12)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2)5.村容村貌整治(12)
三、主要任务(14)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4)1.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14)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4)3.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15)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16)5.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16)6.强化现代农业人才支撑(17)
(二)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8)1.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8)2.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8)3.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18)4.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19)5.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19)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1.挖掘家庭经营增收潜力(20)4 —
2.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21)3.增加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21)
(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1.重点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22)2.突出抓好新村建设(23)
3.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23)4.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4)5.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25)
6.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连片扶贫开发(25)7.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26)
四、区域布局(27)
(一)成都平原区(27)
(二)盆地丘陵区(27)
(三)盆周山区(28)
(四)川西南山区(28)
(五)川西北高原区(28)
22)(五、保障措施(29)
(一)增加农业农村投入(29)
1.健全政府“三农” 投入长效机制(29)2.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30)!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30)
4.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三农”(30)5 —
(二)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31)1.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31)2.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31)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31)
4.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32)
(三)加大“三农” 工作力度(32)1.强化政府“三农” 工作职责(32)2.完善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机制(33)3.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33)4.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33)附录 : 名词解释(35)6 —
“十二五” 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国家和四川省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编制《四川省“十二五”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 主要成就。
“十一五” 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克服了“ 5 ・ 12 ” 汶川 特大地震以及高温伏旱、低温雨雪冰冻、严重暴雨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取得了显著成就。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十一五” 期间,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54万亩,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4343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31.5%,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482.9亿元,年均增长3.3%。粮食连续4年增产,油菜籽产量连续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1.54%。2.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到5140元。“十 一 五” 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2.9%,是我省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劳务经济成为农 7 — 民增收的突出亮点。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245.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757.87亿元,年均增长19.5%。
3.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新阶段。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223家,比2005年增加1476家。全省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4131个,比2005年增加10531个,其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1412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 57%。
4.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 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 12.7万公里,新建户 用沼气池263万口,改造农村电网10.42万公 里,维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危房面积840万平方米、村卫生室 2675所,改造农村危房40.2万户,解决了171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 题。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地震灾区农村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5.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十一五” 期间,新农村建设示范 片连片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2884万亩,新增规模养殖户4万户,新建、改建、扩建和风貌功能改造56万户,建成新村(聚居点)2614 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显成效。全省新农村建设形成了省市县 三级联动、连片推进、以片带面的格局。
6.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全省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乡 财县管” 财政管理体制广泛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初步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统筹城乡综合配 套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8 —
专栏1 “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2010年 规划目 标 2010年 实际
“十一五”期间 年均增长(%)
农业增加值(亿元)——— 2482.9 3.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750.8 5140 12.9 劳务总收入(亿元)1000 1757.9 19.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2000 2245.9 6.5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150 236 ——— 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万人)4655 5172 ———农村户用沼气池(万户)500 525 ———
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家)3000 3223 13
(二)主要困难和挑战。
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由于历史欠账多,二元结构明显,体制机制 方面的深层次障碍未突破,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十二 五” 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可低估。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骨干水利工程少,渠系配套 差,中低产田土比重大,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0%。沙漠 化、石漠化、荒漠化等水土流失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防洪工程 建设滞后。自 然灾害频繁,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较弱。农村环境污 染严重,环保基础设施薄弱。
2.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农民组
织化程度还较低,土地零碎、经营分散,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 精深加工、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率还不高。农业科 技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还不适应农业现代 9 — 化的要求。
3.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仍然不足。农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医 疗卫生条件差,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未完全解决。农村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水平不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尚不健全。农村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4.农村体制创新力度还需加大。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农业多 元化投入机制不健全,农村融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农产品流通体 系建设不足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 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仍需深 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 系不健全。
同时,在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农业战略性资源短 缺矛盾更加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题压力不断加大。这些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十二五” 时期采取新的举措去应对。
(三)机遇和有利条件。
“十二五” 时期,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 机遇和有利条件。
1.国家对“三农” 支持力 度加大。自 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 乡” 发展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 策,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农村改革发展政策体系。“十二五” 期间,中央将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发展和农 村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向好。01 —
2.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优化加快。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 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全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大省和西部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有可为。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我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
稳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的试点、农村产权 制度改革、农村居民点整合、乡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农村社会管 理的加强,将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产业化 经营和新农村建设的成片推进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条件。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 全 会和省委九届 四 次、六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三化同 步” 和“两 个加快” 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主要农产 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核心目 标,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为总揽,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村体制机制 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三农” 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 业,强力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努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11 —
(二)发展目 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再上新的 台 阶,到2015 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8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粮食 总产量增长3%,生猪出栏增长15%,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万 人,实现劳务收入2150亿元。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新建高 标准农田1000万亩,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万个,新增出 栏 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2000万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森林覆盖率达到36%。
2.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省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超过 1000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5万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 社达到2.5万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70%。3.农业科技进步。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 以上,主 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0% 以上,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应 用面达到85% 以上,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60% 以 上,农业科技贡 献率达到56%。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水平,改扩 建乡 镇卫生院65个,完成全省所有乡镇文化站建设,基本建成完 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5.村容村貌整治。新改建通乡通村公路9.3万公里,基本实 现乡 镇和75% 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解决农村2150万人饮水 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 21 — 75%,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达到50%。
专栏2 “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2010年 实际 2015年 规划
“十二五”期间 年均增长(%)
农业增加值(亿元)2482.9 3800 3.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140 9000 12 粮食总产量(万吨)── 增长3% 0.6 生猪出栏(万头)── 增长15% 2.8 劳务总收入(亿元)1757.8 2150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2246 2300 0.5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3830 4830 4.7 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2835 3835 6.2 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万个)14343 24343 11.2 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万头)── 2000 ── 森林覆盖率(%)34.8 36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1.5 50 ── 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家)482 1000 15.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万个)2.41 3.5 7.7 其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万个)1.41 2.5 12.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57 70 ──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95 ── 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 80 ──
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应用面(%)── 85 ── 林木良种使用率(%)28.2 60 ── 农业科技贡献率(%)54 56 ──
拥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的乡镇比例(%)98 100 ── 新改建通乡通村公路(万公里)── 9.3 ── 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比例(%)53.8 75 ── 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万人)5172 7322 7.2 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万口)525 675 5.2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70 ── 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57 75 ──
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9 60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7.3 50 ── 31 —
三、主要任务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实施“米袋子” 工程、油料自 给 工程建设,推进粮食生产能力 建设,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 质,提高粮油作物单产和品 质,增强市场供给水平和保障生产能 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强粮食高产技术推广应用,大幅提 高粮食品种良种化率和高产技术推广面。在粮食和油料主产县深 入开展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 范” 工程,创建720个粮食、120个油料万亩高产示范片,积极推进 整县、整乡成建制创建,全面提升粮油作物生产的科技水平。严格 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确保 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足。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 县、现代林业产业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
县,加快创建良 种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 牌化基 地,促进优势特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千亿增 收工程”,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建设,加快发展蔬菜(食用 菌)、水果、茶叶、林竹、道地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蚕桑、花 卉、烟叶、苎麻、糖料、生物质能源和桢楠(金丝楠)等珍稀树种等 特色产业。以 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为重点,继续实施“新增出栏 2000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建设” 工程,推进畜牧业标准化适 度规模养殖,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调整优化 41 —
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等资源节约 型畜牧业。加快健康生态渔业基地和渔业资源养护体系建设。支 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围绕优势特色产 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区域集聚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和物流园区,建成西部重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在农业规模 经营推进中,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生态农业,注重推广清洁生产,发 展循环经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 农村集贸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区 域性交易中心,继续推进农产品“绿色通道” 建设。启 动农村商贸 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巩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 现代流通网 络服务工程”。加快发展“庄稼医院”、社区综合服务 社、粮食流通服务综合体。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农村流通主 体。健全基层农技综合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条件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 建设,完善动植物疫病监测、检测和防疫体系。加强种养业良种培 育、选育、引育、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 质量安全,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 程监控。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 织。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办好四川农村信息网、新农通和 新农村信息服务热线,建立覆盖全省的、统一的农村经济综合信息 共享平台。51 —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实施突破性农作物及畜 禽水产新品种选育、农作物及畜禽水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和农产 品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3大科技专项,搭建关键共性技术 和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推进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提升 自 主创新能力,力争在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把种业 提到重要战略位置,加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作物种子 和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原良种场建 设,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壮大良 种产业。抓好新品 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机制“四新” 推广,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制和良机“五良” 配套。实施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农业科技园 区、粮食丰产、科技富民强县、科技特派员创业和农村信息化科技 示范6项科技工程,加快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5.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现代 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为重点,成片推进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培育 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区和新兴产业带。继续支持龙 头企业做强做大,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在全国行业领先 的企业。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机制完善、管理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 体化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和鼓励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 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 股份公司、土地银行、“大园区、小业主” 等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建 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特色农产品 生产基地。深入推进“两个 61 —
带动”,大力 推行“龙头企业 + 专合组织 + 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和 “园区(基地)+ 专合组织 + 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等经营模式,进一 步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 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6.强化现代农业人才支撑。健全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充实农 民培训师资队伍,加快建设一批设备设施较完善、示范带动性较强 的农民教育培训基地。着力推进“阳 光工程” 等培训 项目,提高新 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质量。全面深化校地合作,转变培训 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特色效益产业、农产品 加工业、转移就业、农村服务业和农民创业“五业” 农民培训,重点培养有 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专栏3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工程
1.“米袋子”工程。继续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建设粮食作物良种繁育、标准化生
产、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基地,开展耕地质量、科技保障、种子等工程,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
制、粮食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机现代化服务等体系。2.“菜篮子”工程。建设以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和中药材等为重点的“菜篮子”产品良种
繁育、标准化生产等基地和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和市场
信息等体系。
3.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在88个生猪主产县扩建种猪场、仔猪繁育场,新建、扩建标
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4.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工程。建成现代畜牧业重点县60个,建设适度规模化畜禽标准化
养殖小区1万个,改扩建国家省级重点种畜禽场、扩繁场240个。
5.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大力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特色经济
林、生物质能源林和花卉苗木基地,培育工业原料林、纸浆竹、桢楠(金丝楠)、香樟、红椿、核桃、木本药材、麻风树等现代林业产业基地3000万亩。
6.特色水产业生产基地。建设100万亩生态健康养殖基地,改扩建水产原良种场、水生动
物防疫站、水产品质检站、渔港等。
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000家以上,其中亿元
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超10亿元的100家,超100亿元的5家,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
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5万个以上,其中农
民专业合作社2.5万个以上,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00个以上。9.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工程。依托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农村种养业生产和农
产品经营性人才培养。依托新农村建设需求,开展农村木匠、泥匠、石匠、篾匠、电工、装饰工等人
才培训。到2015年,培养新型农民100万人,实用人才150万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亿人
次。71 —
(二)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为 核 心目标,积极推进全域灌溉建设。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尽快 建成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小井沟水利工程、二郎庙水库、白 岩滩 水库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武引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升钟灌 区二期、红鱼洞水库、向 家坝灌区 一期、开茂水库等大中 型工程。积极推进泥溪水库、李家岩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续建配套 与节水改造,加快建设关门石水库、惠泽水库等在建项目的渠系配 套工程,大力实施都江堰等已成灌区的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继续 实施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建成一批 实现全域灌溉的市(州)、县(市、区)和乡镇,保障城乡生活用 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
2.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工程,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 土,完善田间排灌渠系,加强耕地地力 建设,建设“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无污 染、产量高” 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有 机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耕地质量,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 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3.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突出抓好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生 产机械化,鼓励平原地区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积极探索丘陵山区 推进农业机械化新路子。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化 服务组织,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加强机耕便民 81 —
道路、农村提灌设施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高性能、多功 能复式作业机械,鼓励、支持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和使用,加 快淘汰高耗低效的老旧农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4.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 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坡耕地水土 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强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上中游和沱江、岷江 中下游等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全面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启 动实施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加快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强化以若尔盖高原湿地为重点的 国家湿地自 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 境建设和保护。实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移民。5.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构建和完善气象、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和服务能力建设,合理开发空中 云 水资源,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尽快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实施主要江河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能 力。搞好重点河道整治,拓宽卡口断面,提高行洪能力。加强山洪 灾害防治,完善水文基础设施和预警预报系 统,提高综合防灾能 力。加强牧区雪灾和草原生物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植 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草原防 火预警监测、物资储备、扑救指挥与作业等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 升森林、草原防火水平。
— 专栏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1.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亭子口水利枢纽、武都水库、小井沟水利工程、二郎庙水库、大竹
河水库、白岩滩水库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红鱼洞、龙塘、开茂、关刀桥、寨子河、七一、九龙等大中
型水库和武引二期、毗河一期、升钟二期、向家坝一期、大桥二期、铜头引水等大中型灌区工程。
2.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关门石水库、惠泽水库等在建项目的渠系配套工
程,基本完成都江堰、玉溪河等11个大型灌区和8000多个中小型灌区的渠系配套建设。
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从2011年到2015年,在全省百个产粮大县投资105亿元,建设高
标准农田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00万亩,并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4.机耕便民道建设工程。实施“进组”、“入院”和“到田”机耕便民道建设20万公里。5.防洪减灾工程。加强渠江等主要江河防洪控制性工程,基本完成“六江一干”(岷江、沱
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长江上游干流)重点河段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
善水文、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山洪灾害防治。
6.农业农村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工程。在灾害易发区建区域气象观测站600个,交通气象观
测站100个,风廓线雷达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3部,气象技术装备应急储备库6个; 建立和完善
农村雷击高发区避雷示范设施; 建立新一代天气预报综合业务系统,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
建设,完善农业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7.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工程。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建设,建设省级飞机增雨基
地,市、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156个,地面作业基地4个,标准化作业点100个。建设农业气
象业务服务和科技支撑体系,农气移动观测业务平台及生态环境卫星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
警和农业气候资源开发评估服务系统。
8.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建设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系统、阻隔系统、通信和信息指挥
系统、扑救装备能力建设、宣教能力建设、物资储备库建设、火灾评估与火案勘查系统建设体系
等。
9.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十二五” 期间,重点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退耕还林、水土保
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川西北防沙治沙、石漠化综合治
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经营、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建
设10大生态建设工程。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挖掘家庭经营增 收潜力。启动实施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两个带动”,以成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 基地建设为载体,引导农民围绕市场优化种养结构,推进标准化生 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优势特色种养业。积极培育大凉山、川藏 高原、金沙江流域、大巴山、川中丘陵、成都平原等区域和主要优势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力 争“三品一标” 优质特色农产品达到4000个。扶持“农超对接” 等 多形式、多途径的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直接进超市、进社区、进学 02 —
校、进军营。开拓农产品境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 有率。加快发展特色林产业和林业立体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业,培育扶持乡 村农家乐群体,同 时加 快“林农乐”、“渔家乐” 发展。鼓励农户 通过专业合作,从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竹 木工艺品、针织品、绣制品等家庭手工业,大力发展与加工企业配 套的农户 家庭小型手工作坊。鼓励农民进入商贸流通领域,从事 餐饮、娱乐、商品营销、运输服务,增加经营收入。
2.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方式,开发劳务
产业发展潜力。优化培训结构,以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 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以及水库移民为重点对象,以具有 地方特色的高技能型、创业型专项培训项目 为重点,加强农民工职 业技能培训力度,巩固传统劳务品牌培训,每年培训农民工100万 人。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力度,依托小城镇建设、农 村资源综合开发建设,以及本地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用工需求,促 进就地转移就业。结合乡村旅游、城郊餐饮和住宿等产业的发展,开展定向定岗培训,增加就近就业。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拓展农 村存量劳动力尤其是妇女的就业空间。继续巩固和扩大省外和国 外劳务市场,每年递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0万。强化农民工就 业服务,促进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农民工 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障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农民工 合法权益。
3.增加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 度,积极 12 —
探索国家投入农民持续获利的有效形式。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增 加对农户 的补贴,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投入 形成的资产民有、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将财政资金 投入形成的资产转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成为农民生产经营 资本的多种途径,通过出租、入股等形式让农民获取更多财产性收 益。支持、鼓励农户间的土地和林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种植大户 和林业大户 ; 引 导和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与现代农 业建设。探索放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加强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专栏5农民增收重点工程
1.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加大“三农”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
产业化经营水平,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十
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力争用6年时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2.“两个带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
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到2015年,在农村产业发展中,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
体系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达到70% 以上;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带动主体提供统一服
务,农户家庭经营参与的比重达到75% 以上; 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收入
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达到60% 以上。
3.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建设1000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
业基地示范县,实现农业新增产值1000亿元; 突出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1.重点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连片推进、以片带面,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农村建设 总体规划和新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产业发展、22 —
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村级班子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 4 +1 ” 重点工作,连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分类推进村 落、村庄、民居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 设,加强村级班子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建成民富村美、文明 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片,确保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 入年均增长18%。到2012年,省、市、县三级第一批新农村示范片 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到8000个以 上。总结推广第一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经验,2013年启 动第二批 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片带面,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全省各市县新 农村建设工作。到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 到2万个以上。
2.突出抓好新村建设。坚持把新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通过新村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其他各项工作,特别 是民族地 区、连片扶贫地区和革命老区要把新村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完成藏 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彝区彝家新寨建设。按照“三打破、三提 高” 的要求,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做好新村(聚居点)的具 体规划设计工作和新村建设整体性安排,提高推进工作的有序性 和整体性水平。统筹考虑新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充分考 虑不同类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分类有序推进。整合叠加相关项 目,结合重大工程建设,通过迁建、新建、改建、扩建和风貌改造等 多种形式,建设现代宜居和谐新村,初步建成各类新村8000个。3.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充分考虑加快新型城镇化 32 —
进程带来的人口转移因素,充分利用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 生活服务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选择一批场镇周边的村,配套建设 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功能较为齐全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以农 民为主体、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 民主、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探索发展城乡 结合、灾区发展振兴、拆迁安置、乡 村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模 式,初步建成新农村综合体100个,提高全省新村建设总体水平。4.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 快推进通乡、通建制 村沥 青(水泥)路、断头路改造,启动建设现代新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 连接线,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完善农村道路配套,继续 实施农村危桥、渡口、渡船改造,大力推进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养护 资金。加快乡镇和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乡 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标准适宜、设施完善、管养 到位的农村公路网。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 题,提高农村自 来 水普及率。加快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农村电气化,继续完善农村电 网,基本消除无电乡村。大力提高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实现 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加大 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全面加强城镇基础设施 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实施省重点 镇建设工程,因地制宜高标准发展资源开发、旅游度假、加工制造 和商贸流通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引导农村居民进入小城镇就业 和创业。42 —
5.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逐步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发 展农村学前教育,巩固普九成果,积极支持中职涉农专业发展,不 断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 络,改善农 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扩大广播影视 在农村的有效覆盖,继续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 化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广泛开展农村文体 活动。完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尽快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全覆盖。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加快完善和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 度。建立健全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展“ 1 +6 ” 村级公共服务 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6.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连片扶贫开发。贯彻落实《中 国 农 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 2020年)》,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抓好农 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农村低收入人 口扶持政策。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把我省藏区、彝区、乌蒙山 区、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县、重点贫困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 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搬迁、技能培训等扶贫工程项目,改 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 52 — 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貌。7.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推 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用农药,搞好农膜回收利用,开展污染土 壤修复与综合治理。合理控制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划定畜禽养殖 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完成国家下达的污 染防治任务。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
农村垃圾集中 处理,建立户 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市)理的垃圾收集清运与处理体系。推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鼓励开 展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 物向农村转移。推进农村住宅节能和沼气、风能、太阳 能、生物质 能等新型能源在农村的开发和利用,重点组织实施大中型沼气和 户 用沼气建设,大力开展秸秆还田、作物基料、生物有机肥等循环
处 利用。
专栏6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1.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整县推进的示范县(市、区)建设,建成
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00个以上。
2.新农村综合体。初步建成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新农村综合体100个。
3.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约9.3万公里,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大部分建制村通
沥青(水泥)路。
4.农村饮水安全。解决农村215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5.农村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林业棚户区改造、垦区危房改造,加快牧民定居行动计
划,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
6.农村扶贫开发。在全省贫困地区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技能培训等扶贫工程项目。
7.农村环境清洁行动。在优先开展污染物源头削减、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选取依托当地
资源优势和已建环境基础设施、操作简便、运行维护费用低、辐射带动范围广的技术模式,重点开
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
8.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联户沼气、秸秆能源化利用、农
村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等工程、太阳能热水器等热利用,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62 —
四、区域布局
(一)成都平原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和眉山等市的27个 县(市、区)。重点发展中高档优质稻、专用小 麦、菜用 型马 铃薯、“双低” 油菜、优质蔬菜、食用 菌、水果、花卉、道地中 药材。大力发 展优质肉猪生产,推广具有地方优势的黑山羊、成都麻羊等良种羊 及杂交羊和大恒肉 鸡、金利肉鸭等品种,积极发展优质小家禽,加 快发展大城市郊区奶业。大力培育工业原料林、珍贵用材林和高
档苗木花卉。集中发展四川泡菜、肉 类、蔬菜、水果、中 药材、木竹 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和贮运配送产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设施 农业和文化创意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加快发展良种产业和外销出 口创汇农业。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集中发展区、西部农产品加工中心、西部农产品物流中心和西部现 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盆地丘陵区。包括内 江、资 阳、遂宁、南充、广安、宜宾、乐山、自贡、泸州和达州等市的68个县(市、区)。大力发展优质水 稻、饲用玉米、优质专用小麦和菜用型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生产,积 极发展高粱、大豆、绿豆等优质专用小杂粮,建设“双低” 油菜、优 质柑桔、优质安全蔬菜、袋栽食用 菌、名 优茶叶、优质蚕桑、道地中 药材等经济作物优势产区。加快适度规模生猪生产发展,建设肉 羊、家禽、兔、奶牛、肉 牛优势区域。大力培育工业原料林,加快人 工中幼龄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和 林产品加工业。建设粮油、畜产品、饲料加工基地。72 —
(三)盆周 山 区。包括广 元、雅安、巴 中 等市的31个县(市、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推广林粮结合等 山区耕作模式。重点发展名优茶叶、加工与菜用马铃薯及优质种 薯、优质蚕桑、道地中药材、特色及秋淡季蔬菜、名特优食用菌等特 色农产品 生产基地建设。适度发展生猪规模生产,建设肉 羊、肉 牛、特色家禽优势产区。大力培育木竹原料林、特色干果、木本药 材、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四)川 西南山 区。包括攀枝花市、雅安市、甘孜州和凉山州 的24个县(市、区)。重点发展以晚熟芒果、早市枇杷、优质石榴、优质苹果、酿酒葡萄、早熟鲜食脐橙等为主的特色水果业、蚕桑业,以早市蔬菜为主的蔬菜业、花卉业,以优质水稻、加工专用马铃薯、荞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和优质烟叶,率先在全省推出进入国际 市场的品牌。大力发展建昌黑山 羊、凉山半细毛羊、生猪、家禽等 特色畜牧生产。培育速丰用材林,积极发展特色干果、木本药材、麻风树、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五)川西北高原区。包括甘孜、阿坝和凉山州的31个县。重 点发展牦牛、藏羊、藏猪、藏鸡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畜禽生产基地,统 一打造川藏高原特色畜产品品 牌,积极开发风味独特的绿色畜产 品。加快发展当地少数民族特需的青稞、荞麦等作物,提高单产水平。加快发展甜樱桃、优质苹果、梨、酿酒葡萄等特色水果、秋淡蔬 菜、食用菌、道地药材,搞好高原野生药材的人工种植。积极推进 碳汇造林,开发林下资源和森林食品,发展原始林区旅游、原生态 82 —
草原及湿地生态旅游、野生动物观光旅游。专栏7五大农业区域划分
1.成都平原区。包括27个县(市、区): 成都市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大邑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德
阳市的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绵阳市的涪城区、江油市、安县,乐山市的市中区、夹江
县,眉山市的东坡区、彭山县。
2.盆地丘陵区。包括68个县(市、区): 内江市、资阳市、遂宁市、南充市、自 贡市、广安市全
部,成都市的龙泉驿区、金堂县、蒲江县,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阳市的游仙区、三台县、梓潼
县、盐亭县,眉山市的丹棱县、仁寿县、青神县,乐山市的井研县、五通桥区、犍为县,巴中市的巴州
区、平昌县,达州市的渠县、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泸州市的江阳区、龙马潭区、泸
县、纳溪区,雅安市的名山县,宜宾市的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高县。
3.盆周山区。包括31个县(市、区): 广元市全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达州市的万源 市,巴中市的南江县、通江县,泸州市的合江县、古蔺县、叙永县,宜宾市的兴文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雅安市的雨城区、芦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宝兴县,眉山市的洪雅县,乐山市的金口河区、沙湾区、沐川县、峨眉山市、峨边县、马边县。
4.川西南山区。包括24个县(市、区): 攀枝花市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雅
安市的汉源县、石棉县,甘孜州的泸定县,凉山州的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
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5.川西北高原区。包括31个县: 甘孜州的康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
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阿
坝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
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凉山州的木里县。
五、保障措施
(一)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1.健全政府“三农” 投入长效机制。加大“三农” 投入力度,健 全投入增加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 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重大农业农 村建设项目 的比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使用用于农业土地 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 用 于农田 水利 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 综合效益。实施农业投入激励考评,激励市、县政府加大对农业的 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切实发挥财政政策和涉农资金的合力 效应。92 —
2.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良种补贴政策,扩大补贴 范围,提高良种覆盖率,完善补贴办法和操作程序。落实好农机购 置补贴政策,继续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调整优化农机购 置补贴结构,扩大地方补贴机具选型比例。继续落实粮食直补和 农资综合补贴,积极探索种粮大户直接补贴试点。完善并落实农 民培训补贴政策,继续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基地贷款省 级财政贴息政策。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政策。继续实施天 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政策。
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多层 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拓宽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强化商业银行支农社会责任,继续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大 力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新型农村 金融机构,全面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本金融服务覆盖问 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和风险补助方式,加快推 进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 保贷款的覆盖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区域和试点品 种,积 极探索推行农村家庭财产人身伤害综合保险试点,推进政策性农 业保险协调机制建设。支持开展农村商业保险和合作保险。
4.引导社会力 量支持“三农”。建立国 家、集体、个人和社会 等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资金的投资体系。大力推行民办公 助方式,构建“投、建、管” 三位一体的支农项目 建设机制。研究制 定鼓励投资农业发展的政策,大力吸引民间和社会资金,围绕转变 03 —
农业发展方式、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 重大项目建设等,投资现代种养殖业生产、加工、营销、仓储物流等 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资推动现代 农业建设。
(二)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1.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长期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 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土地、房产、林权、草场等农村资 产要素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 有效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盘活集体资产,完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 体经济实力。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完善牧区草场承包经营,稳 定水域河滩养殖使用权。
2.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 法、自愿、有偿” 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支 持、推广能带动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户 长期受益的土地经营机制和 土地流转模式,逐步完善和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提供、法律法规政策 咨询、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等服务。鼓励 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股份合作,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 营。
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巩固 深化 乡 镇机构改革成果,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13 —
工作,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村级财务管理新机制。基 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和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制度,逐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 络。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 村医疗救助和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 机 制,统筹城乡人口发展。继续强化农民负担监管。
4.推进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总结推广成都市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梯度推进德阳、自 贡、广元3个省级试 点和20个市级试点。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生产 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 统一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 市场。推进户 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 条 件。推进城乡 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城乡 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体制。
(三)加大“三农” 工作力度。
1.强化政府“三农” 工作职责。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 事日程,将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分解到,建立相应的目 标责任制。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县级政府要把工作 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农口 部门要结合部门工作职 能,制定专项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涉农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服 务“三农”。23 —
2.完善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机制。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 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对资源配置的宏观调 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和 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村经济 和增收创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发动农民采取自 筹资 金、“一事一议” 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投工投劳。要注重培育和壮大 带动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对农 民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 建设。强化农业农村工作协调机制,增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 的统 筹协调职能。3.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加强基础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
治范围,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保障农民享 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深入开展“乡 学文建明,村学王家元” 活动,大力学习推广“文建明 工作法” 和“春风经验”,深入推进农 村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一监督” 工作法,推进乡 镇政务和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依法 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4.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加快建设 农村综合执法体系,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强化涉农执法监督和司法 保护。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畅通农村信访渠 道,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 法调解相结合,拓宽农村社情民意 33 —
表达渠道,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纠纷仲裁体系建设,健全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司 法、信访等多渠 道调处纠纷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 农村平安创建活动,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43 — 附录 名词解释
1.“三化同步”: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 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2.“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指从2009年到2016年,加快建设 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6亿立方米,新增 有效灌面1069万亩,相当于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3.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 2010年,我省开始创建一批引领 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典型和样板,旨在探索用现代物质条件装 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 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 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 民发展农业。
4.“三品一标”: 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 理标志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5.土地银行: 指主要经营土地存贷业务和有关金融服务的中 介组织。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入“土地银行”,收取存入 “利息”,“土地银行” 再将土地划块后贷给愿意种植的农户,收取 贷出“利息”。
6.“大园区、小业主”: 指村集体统一规划、农民分散经营、农产 品集中销售的农业经营模式。53 —
7.全域灌溉: 指区域内所有耕地实现有效灌溉,在较高水平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同时,力争同步实现优质供水。8.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以连锁 经营、现代物流等现代流通方式,新建、改造、提升供销社传统经营 服务网络,形成的立足农村、覆盖城乡、运转高效、双向流通的流通 服务网络。
9.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 在乡村兴办的集农村消费购物、农
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 购销、科技服务、信息交流、文体娱乐、健 身医疗、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向农民提供综合化、系列化、社 会化服务的新型为农服务组织。
10.粮食流通服务综合体: 指国 有粮油购销企业以粮食收购、销售、兑换、成品粮油销售为主业,辅以销售农民生活用品、农业生 产资料和特色农产品收购、交易的综合性连锁服务网点。11.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指以公共服务为引 导,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合作 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 社会化服务体系。
12.新农通: 新华社四川分社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共同开发
建设的新型“三农” 信息服务平台,它通过手机短信、彩信、语音、专家热线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涉农干部、涉农企业、专合组织 等提供“三农” 实用信息服务。
13.空中云水资源: 指贮存在空中云体中,可以通过天然降水 63 —
或人工降水等方式开发利用的水分资源。14.牧民定居行动 计划: 2009年初正式实施,规划 用4年时 间,在我省29个牧区县规划建设1409个定居点,从根本上改善藏 区牧区10万户48万未定居和仅有简易固定住所牧民的生产生活 条件。
15.彝家新寨建设: 从2011年起,在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以行 政村或自然村为单元,组织开展以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的住房建设、村(寨)内公共服务建设、村(寨)内 配套基础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 村建设。
16.“三打破、三提高”: 指在村镇建设规划中,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 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 打破“火 柴盒”,提高居民设计水平。
17.新农村综合体: 省委在总 结“ 5.12 ”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农 村恢复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指在县城、场镇周 边建设 的,农户居住规模较大,产业支撑发展有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 全,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健全的,能体现城乡 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
18.“ 1 +6 ” 村级公共服务中 心: 指集村级组织(村两委)活动 场所和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农家 购物等中心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
19.农村资金互助社: 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
镇、行政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 73 — 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组织。
20.农村改革试验区: 2010年由农业部启 动,重点在稳定和完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 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六个方面进行试验探 索。
21.“春风经验”: 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科 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仅3年时间,就在喀斯特地貌上将落 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们的做法被称作“春 风经验”,在全省推广。
22.“四议两公开一监督”: 涉及村里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 大事项,经村党支部提议、“两委” 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提交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做出决定; 村级重大事务决议,实行 内 容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 村级重大事项的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 程,自觉接受党员和村民的监督。主题词 : 农业 农村 十二五 规划 通知 信息公开选项 : 主动公开
抄送: 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纪 委,省法院,省检察院,成都军区,省军区。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12月7日 印发 83 —
第三篇:滁州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滁州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滁州市政府《关于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滁政[2009]114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现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三农”工作,全市上下弘扬“大包干”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打造“百亿粮仓”为抓手,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实现了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现代农业发展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村面貌显著改变,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也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的发展期、旺盛的贡献期和改革的盛果期。
(一)主要成就
1、蓬勃的发展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2010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431万吨,比“十五”末增产98.45万吨,增长29.1%,再创历史新高。与“十五”末相比,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油料、棉花生产保持稳定发展。蔬菜总产达130万吨,比“十五”末增产16万吨,增长14%。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2010年肉蛋奶总产量达45.51
(4)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个字的总体要求,坚持分类指导,以“百村十镇”示范为重点,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到“十一五”末,全市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达到170个、示范镇建设达到17个。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576个,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居住户数3.03万户。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的示范典型。全市户用沼气建设规模达到4.6万户,比“十五”增长近4倍,推广太阳能利用面积35万平方米,达到22.5万农户。示范村群众 “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已成为现实。
(5)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总体合格率达到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以上。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发展到134个、124个和17个,认证农产品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6)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5600元,比2005年的2801元增加了2799元,年均增长14.9%。同时,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亮点,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4%,比“十五”末增长了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十五”末的48.4%下降6个百分点。
2、旺盛的贡献期
(1)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我市的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均占安徽省的1/10,位居全省第三位;常年粮食总产量占安徽
镇”2家,“优秀旅游乡镇”6家,“旅游乡镇”20家。
3、改革的盛果期
(1)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已经完成。“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全面推行,建成了8个县、102个乡镇和965个行政村服务网络。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成效明显。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已建成7县级国元保险服务部和71个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面展开。集体林权改革确权发证工作基本完成。
(2)农村经营方式改革步伐加快。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鼓励多种形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市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和土地纠纷仲裁机构、仲裁庭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农村耕地流转面积达到74万亩,是“十五”末的4倍。创新农村生产经营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2010年,全市已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87 个,其中合作社1355个,成员13万户,带动27.8万个农户受益。
(3)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五年来共争取中央和省项目430个,总投资
11亿元。成功引进了泰国正大集团、加拿大GLG集团和美国嘉吉集团3家世界500强境外企业;引进福建盼盼食品集团、广东温氏集团、江苏雨润食品和广州从玉菜业4家国家级龙头
“十二五”时期,是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期。既有产业分工加速调整的机遇,也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既有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希望,也有外部环境有不确定性的困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优势,也有掣肘。我们必须分析利弊,认清形势,扬长避短,加快发展。
(一)有利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七个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强调“三农”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三农”工作的政策效应不断放大,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三农”,关注“三农”,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
2、“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定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条件。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我国农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东向发展”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尤其是“大滁城”建设加速推进,促进了农村向城市集中,农民向工业
油菜产业带主产区、出口水产品养殖示范区、菜篮子基地和定远猪商品生产基地等,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得到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为今后五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和物质基础。
(二)不利因素
1、资源约束日益加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城乡资源需要矛盾加剧。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并存;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共有;农村能源短缺同新能源开发利用不足加剧;农业资源存量减少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滞后显现等等。可持续发展压力加大。
2、农业基础亟待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不足,欠账太多。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多数年久失修;江淮分水岭区域易涝易旱;大中型水库病险隐患较多;淮河、滁河干堤防洪标准不高,一些固定机电排灌站不能正常发挥效益。
3、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受消费需求、产品质量、价格等各方面的制约,农产品竞争将日趋残酷。从国际市场看,绿色壁垒增多,质量标准严格,农产品出口品种少、比例小,农业经济外向度不高;从体制上看,规模集约经营步伐不快,现代农业服务业发育不足,一家一户的小规模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从生产主体上看,农民科技素质较低,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等等,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特色产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50%;各类大宗农产品优质化率达到90%以上;新增发展无公害农产品200个,绿色食品180个和有机食品30个。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全市劳务输出人数达到100万人。
(三)发展重点
1、五大农业
——安全农业
执行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质量检测全程监控;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健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建设,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检验,推行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承诺制度,坚决查处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法行为。确保我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在98%以上,真正能让人们吃上“放心粮”、“放心菜”、“放心肉”等。
——设施农业
瞄准蔬菜、园艺、畜牧和水产等产业,着力发展广大农民建得起、用得上的温室和大棚,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经营效果;采取招大引强、激活民间资本等办法,积聚发展要素,投资建设技术展示、感受体验等新型设施农业。
将资金、技术、劳力等要素集约投入,节能降耗,节本增效,满足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谐统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到“十二五”末,单位农产品水耗和能耗将减少20%以上。
2、六大工程
——百亿粮仓工程
按照“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优化品质、增加效益”的思路,认真落实各项粮食政策,积极组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计划三大粮食生产行动,确保粮食生产取得新的突破。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
——畜牧强农工程
以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深入开展“国家、省、市三级畜禽标准化创建”活动,带动全市畜牧业的发展。2015年,全市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43.5万吨、15万吨、1.5万吨。
——水产跨越工程
以水产品健康养殖基地建设为重点,调整放养结构,大力发展标准化精养高产基地建设,加快渔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发展、全面提高水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实现全市渔业经济跨越发展。2015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5万吨。
——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
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201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0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5个、市级150个;培育年销售
一式合同订单,一个优质品牌”的产业化格局。2015年,面积发展到200万亩,单产提高到600公斤;优质率达到85%以上,开发出2-3个知名大米品牌。
--小麦
重点建设全国优势农产品和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区域。
基地建设: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为主,努力建好定远、凤阳、明光沿淮80万亩优质中强筋小麦和天长市20万亩弱筋小麦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2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玉米
大力实施玉米振兴计划,进行规模化区域化种植。
基地建设:以定远、凤阳、明光等地的丘岗区域为重点发展50万亩优质玉米。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70万亩,单产提高20%以上。
--山芋
重点发展优质、高产和特色山芋。
基地建设:以明光、来安、定远等县、市、区的江淮分水岭地区为重点发展优质脱毒山芋生产。
发展目标:2015年,山芋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脱毒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单产水平提高30%左右;积极发展淀粉
基地建设:以定远、凤阳、明光和全椒等县、市为重点建立优质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重点选择定远县藕塘、池河、仓镇、张桥、连江,明光市苏巷,全椒县石沛,天长市界牌、铜城,凤阳县殷涧等10个乡镇建立生猪生产示范基地,每个基地年出栏三元杂交猪2万头以上。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出栏生猪500万头,外销280万头。
--家禽
积极发展家禽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建设。基地建设:以全椒、来安、天长和南谯等县、市、区为重点建立优质家禽生产基地;重点在全椒县石溪、二郎,琅琊区扬子,明光市涧溪,来安县张山等5个乡镇建立肉鸡示范基地,分别年出栏优质肉鸡50万只以上;在凤阳县城西、明光市涧溪、南谯区城郊、全椒县襄河等4个乡镇建立蛋鸡示范基地,分别年饲养高产蛋鸡20万只以上;在来安县双塘、水口,南谯区汪郢、黄圩,全椒县陈浅、官渡等6个圩区乡镇建立肉鸭示范基地,分别年出栏肉鸭30万只;在天长市秦栏、金集两个镇建立肉鹅示范基地,分别年出栏肉鹅50万只。
发展目标:2015年,家禽年饲养量达1亿只,出栏8000万只。
--奶牛
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做大做强奶业。
基地建设:以全椒、南谯等县、区为重点建立年存栏1万头荷斯坦奶牛生产基地。
上,加快发展设施蔬菜、特色蔬菜和出口蔬菜,扩大反季节蔬菜供应量和加工储藏生产量。
基地建设:建设南谯区沙河镇三官村、南谯办城西村、乌衣镇红山村、腰铺镇范桥村,全椒县襄河镇千佛庵村,来安县张山乡桃花村等3万亩“大滁城”保供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天长汊涧百合、大通镇榨菜,来安相官大蒜、龙山西红柿、双塘茭白,全椒十字镇陈浅村芦蒿、莲藕,明光泊岗乡马铃薯、招信镇辣椒、自来桥镇冬瓜,定远永康镇白菜,凤阳枣巷乡食用菌、门台子镇萝卜等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来安相官慈菇、南瓜,定远岱山、南谯河东小黄瓜等出口蔬菜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8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0万亩,总产量达到160万吨,蔬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支持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外销75万吨,年加工能力占总产量10%以上。
(6)、特色农业
--滁菊
大力扶持滁菊产业发展,把唯一带有“滁”字的地标的名优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
基地建设:以南谯、全椒等地山区为重点发展优质滁菊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滁菊种植面积扩大到5万亩。
--甜叶菊
打造全国最大的甜叶菊生产加工基地。基地建设:以明光、凤阳、全椒等市、县为重点,发展甜叶菊生产。
实现粮食加工产值28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10亿元的3家,超5亿元的8家,超亿元的53家,打造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以上。
---稻米加工。重点发展优势营养米、米糠综合利用、碎米综合开发、稻壳综合利用项目。发展米制食品工业化生产;建立健全稻谷加工标准体系、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使日处理稻谷100吨以上碾米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工业化米制品产品占稻米总产量的20%。
区域布局:以定远、凤阳、南谯、全椒、天长等地为加工重点区域,着力培育年加工能力2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碎米、米糠、稻壳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以安徽省凯源粮贸有限公司、滁州市第一优质米厂、天长市天鑫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波涛粮油发展有限公司等省级龙头企业为龙头发展大型稻米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
---小麦加工。加快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延长小麦加工链,开发麦胚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壮大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企业集团,打造名牌产品,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程度;实现面制食品手工制法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变,小麦副产品及综合利用率提高到15%以上。
区域布局:以定远、凤阳、天长、明光等县市为重点加工区域。以凤阳县凤宝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省凤阳县盛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麦郎食品(天长)有限公司为重点龙头
公司、滁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以及来滁投资大型畜牧加工企业集团,生产冷却家禽肉、冷冻小包装家禽肉、低温肉制品、冷却猪肉等深加工制品。
---乳制品加工。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优质奶源基地,加快发展奶制品企业。
区域布局:在全椒、定远、南谯、明光建立奶牛养殖基地和奶制品加工企业;依托安徽达诺乳业有限公司、滁州市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主要发展专用乳粉、鲜牛奶、学生饮用奶和乳饮料、冰淇淋等制品。
(4)水产品加工。完成项目总投资5亿元以上。到2015年,水产品产量达30万吨以上,实现水产品加工产值3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新建鱼回 鱼、河蟹、小龙虾等省级名优水产品出口基地3个以上,产量、出口量走在全省前列。
区域布局:在明光、天长、全椒等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地区,依托明光永言水产集团、天长市渔业合作社,开发鱼回 鱼、鱼糜制品及水产模拟食品等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冷冻调理食品、冷藏保鲜鱼制品、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并建立健全淡水鱼加工HACCP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利用明光、天长、全椒、来安等地虾、蟹丰富资源,研究原料虾蟹的质量控制技术和虾解新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出口创汇能力。
(5)水果、蔬菜加工。完成项目总投资5亿元。到2015
业化龙头企业。
区域布局:在南谯、来安、全椒、定远茶叶、菊花产业带,重点发展名优绿茶和滁菊保健茶。依托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滁州市施集茶场、滁州市滁菊研究所、来安县半塔茶场等企业进行深加工。在明光、定远、凤阳培植全国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基地,依托滁州润海公司、凤阳县小岗村永丰甜叶菊高科有限公司开发甜菊糖新型生物食品添加剂。
(8)林特产品加工。完成加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到2015年,实现林特产品加工产值8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超5亿元的1家,林特产品加工和开发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利用我市丰富的林木资源,依托滁州润林木业有限公司、滁州三源木业有限公司、滁州扬子木业有限公司、安徽肯帝亚皖华人造板有限公司、天长市天森木业有限公司、好地地板(来安)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开发实木地板、强化木地板生产,形成年产5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木地板生产基地。
2、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布局
在“十二五”期间,以争创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重点抓好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引导现代农业发展。
(1)天长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名特优水产品生产示范,重点发展珍珠养殖、稻虾连作、蟹鳜混养等。
---滁菊产业园
建设地点:种植示范区位于施集镇和珠龙镇,核心区2000亩,连片辐射2万亩。种苗繁育区位于施集镇马大塘和市滁菊研究所,建设规模500亩。生产加工区位于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和市滁菊研究所。主导产业:滁菊生产加工和市场开发。
建设内容:一是优质种苗培育,保障区域优质纯正种苗供给,主要开展扦插苗、脱毒组培苗繁育。二是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大田标准化种植。三是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厂房、加工流水线、产品深加工设备、冷库、组培室、育苗棚、炼苗圃等。四是滁菊产品的市场开发。
(3)小岗村皇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地点:凤阳县小岗村,项目区5万亩。
建设内容:以广东从玉菜业为主,发展蔬菜(设施蔬菜1000亩,露地蔬菜9000亩)、葡萄、蓝莓等生态种植业。以天津宝迪集团年出栏10万头种猪项目和生产屠宰一体化项目为主发展现代养殖业。以GLG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产业园为主发展甜叶菊加工业。以大包干品牌发展红色旅游观光农业。
(4)明光市女山湖现代渔业示范区
建设地点:潘村镇钱西村女山湖北岸,核心区面积10100
含古沛农业示范园和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古沛农业示范园
建设地点:古沛镇白阳村,面积86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000亩。主导产业:“沛丰”牌环保绿色西瓜生产和明光绿豆开发。
建设内容:建设300亩设施西瓜多茬栽培样板区。建设100亩科技成果示范、展示区。建设500亩立体、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建设100亩科教培训基地。
---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
建设地点:桥头镇,面积5万亩,核心区2万亩。建设内容:甜叶菊规模种植、特色水产养殖、沿湖观光带开发等。
(8)定远县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地点:池河镇高刘村,建设无公害瓜菜基地5000-10000亩。主导产业:无公害(设施)瓜菜生产和交易市场建设。
建设内容:无公害瓜菜基地5000亩,其中设施瓜菜1000亩。建立1个瓜菜交易市场,发展2个农民专业协会,认证3个无公害瓜菜产品。
四、“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改
档案管理三项基础性工作。二是要创新农村经营主体。要适应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的新形势,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好种养能手、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企业、农民经纪人四类新型主体,使其尽快成为农业经营主导力量。三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以政策性保护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逐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
3、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向政策要投入。“十二五”期间,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向上级争投入。中央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有关政策,重点研究粮食增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等有关方面政策,有的放矢编制申报项目,多争取上级支持。三是向外面引投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大农业产业招大引强力度。利用外来资金、规模和管理推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向民间激投入。要认真研究制定激发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的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和项目推介,多争取社会和民间闲散资金的投入。五是向整合要效益。首先要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变、定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其次要通过财政资金来整合社会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投入。
检疫、应急反应和重大疫情控制为主的公共服务能力,切实搞好动植物疫病防治。
5、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节约增效持续发展。节本增效、缓解资源约束是实施规划的重要保障。要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高效利用为着力点,以技术创新应用、深化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手段,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能、节力等节约型新技术、新模式,加强集约生态养殖建设,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一是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要充分利用耕地和水、光热等资源,推广多形式间作套种,优化耕作模式,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实施高产粮田重点保护,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二是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要强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开展应用专用配方肥和生物有机肥料,集成推广精准施肥,化肥深施,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三是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要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易旱地区,大力推广节水耐旱品种,因地制宜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深植,带水播种等节水栽培新技术。四是合理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逐年降低农药使用量,推广生物防治,建立植物病害防控的有效体系。五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秸秆、粪便、风能、太阳能等,积极开发农村新能源,提高
第四篇:平阴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平阴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时期,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为确保全县农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平阴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中心任务,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工作部署,深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及多予少取放活工作方针,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一圈三带新框架,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预期目标和指标,为全县“十二五”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农业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长。2006年以来,全县农业经济呈现出规模扩张、效益提升、供给加强的持续增长局面。2010年,全县玫瑰面积稳定在3万亩,各类蔬菜面积发展到5万亩,标准化小区20个,奶牛数量达到2.5万头,肉蛋奶数量分别达到5.6万吨、3.8万吨和7.9万吨,有材林面积达到3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5%,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19.6亿元,比2005年增长60.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7300元,比2005年增加78.6%,保持年均15.7%的增长速度,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物质需求和生活需要。
2.特色品牌基地建设不断推进。按照做大玫瑰业、做强畜牧业、做优林果业、做精蔬菜业的发展思路,继续把特色品牌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实力、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号工程,严格依据十有标准,注重要素集成,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扶贫开发等农业项目,深度打造了七大特色品牌基地(其中马铃薯大白菜、食用菌、鲜食地瓜、中药材为市级重点扶持基地)。截止“十一五”末,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到5万亩,中药材基地发展到1万亩,彩色甘薯基地发展到3万亩,高产优质粮食基地发展到10万亩,干鲜杂果基地发展到8万亩,食用菌基地发展到300万平方米,奶牛养殖和生猪繁育基地分别达到2万头和30万头的养殖规模,都市型、城郊型两型农业协同发展,特色品牌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进入了良性互动、快速膨胀的发展阶段。
3.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体系日益健全完善,先后形成了以天源、惠农为龙头的玫瑰产业企业群,以伊利、绿安为龙头的畜牧产业企业群,以福迪木业、卓雅轩为龙头的林果产业企业群,以禾宝、仁和为龙头的中药材产业企业群,以董老大、川蜜为龙头的蔬菜食品加工企业群。截至“十一五”末,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5家,销售收入突破28.3亿元,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45家,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得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深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质量认证、检验监测、投入品和市场监管、科技保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化工作体系,累计推广国家、行业农业生产标准26项,实施地方标准15项,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76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标准化基地达到32万亩。
4.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全县农作物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大力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氮肥后移、蔬菜设施生产、地膜覆盖种植等农业实用技术。“十一五”期间,累计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新技术、新机具、新品种26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贡献率达到49.5%。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达到95%,化肥施用强度小于每公顷250千克,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2010年我县高产创建项目小麦和马铃薯最高单产均创全市第一,分别达到681.6公斤、4016.1公斤。建成中药材和马铃薯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发展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5500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的实用人才380人。通过持续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阳光培训工程,累计年培训新型农民15万人次,农村劳动者和农业经营者从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5.生态循环农业开创新局面。大力实施生态富民、大环境绿化、退耕还林还果还花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县全县新增有林地面积4500公顷,发展干鲜杂果2.7万亩。农业循环经济和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卓有成效,全县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到2万户,比2005年增加90%,完成大中小型沼气工程9处,新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00台,树立了前阮
二、老博士、谷楼等27个生态家园富民典型和三沼综合利用典型,村村通户用沼气合作社成为农业部推广典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坚持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双管齐下,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力推广节水、节药、节能等节本增效技术,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绿色控害、治污减排等措施,测土配方面积达到63万亩(含复种指数)。以畜牧标准化小区和奶业富民工程为依托,发展以畜沼菜、畜沼果、畜沼渔为主的高效生态基地1.5万亩,生态循环农业效果开始显现。
6.农业综合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设施化、机械化、信息化协同,强力推进以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安全、小流域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3月正式启动的黄河滩区安全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621户住宅房屋建设。从2008年开始、利用三年的时间,投资6300多万元,对全县33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并对田山灌区平阴分干渠进行防渗加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建成标准粮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旱作农业基地4.2万亩。全县新增农业机械7000台(件)、农机动力2.74万千瓦,分别比“十五”末增长53.8%和7%,农机总动力达到42.01万千瓦。建成国家一级气象站和气象预测预警体系,开通了农业科技信息网和农事通短信平台,初步建成覆盖县乡村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农业信息化服务领域和功能进一步拓展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体系和防控体系建设日益完善,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70%,建成县级植保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组建了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
7.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力推进。2007年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2008年抓住土地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编制完成了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确定将全县346个行政村建成106个新型农村社区。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的意见》,捆绑小城镇建设、土地整理村庄整合和黄河滩区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立了指挥部常态化推进机制和定期调度、随机抽查、巡回检查相结合的督导检查制度,确保了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平阴镇前阮
二、山头、博士,东阿镇新合,孔村镇驻地,孝直镇丁屯、展洼等18个社区已初具规模,累计建设住房5788户、80.4万平方米,竣工入住789户、12.6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硬化6.6万平方米,绿化1.13万平方米。
8.农业政策活力显著增强。按照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不变的要求,积极探索土地托管和土地利益调节机制,稳定和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政策,严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严格控制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2007年我县启动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小麦种植、能繁母猪、生猪、奶牛等各类保险额超过500万元。林权制度改革和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有效激活了农业资源配置。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较大改善了农民利益,极大地激发了农业发展活力。
(二)主要特点
“十一五”农业发展成就的取得,为全县“十二五”农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探索了经验。
1.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连续7年出台以强化三农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形成了完整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政策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在全面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连续出台扶持奖励政策,使现代农业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基础地位日益巩固。
2.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先导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保证了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时也较好地促进了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了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3.明晰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立足我县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布局、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的特征,确立了以特色品牌战略为抓手,致力于构筑东菜、西粮、南果、北瓜、中花产业布局,积极探索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坚持用产业化引领基地、标准化管理基地、科技化装备基地、市场化培育基地的工作思路,横抓基地规模膨胀,纵抓产业链条延伸,全县七大特色品牌基地正在向省会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迈进。
4.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增活力。深入推进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破解制约农业农村发展难题,努力调动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和创业热情,形成全社会关注三农、参与现代农业建设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农业农村内部活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三)主要问题
总体分析,我县“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还存在和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
1.发展基础条件与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完全改变;农业防灾抗灾体制机制不健全,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应对气候异常变化等能力还不够强,确保主要农产品高产、稳产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2.产业化经营水平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着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初加工农产品多、农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的问题。龙头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不够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农业规模经营推进不快,与农民的期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农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新兴功能未得到充分拓展,传统农业所占比例过
2大,农业产业内部就业容量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3.农业内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与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类生产要素还没有被有效激活,存在诸如土地流转不畅、生产经营资金短缺、劳动者素质不高、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面对日益开放的市场格局和不断加快的生产节奏,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完善,难以提供便捷、高效的专业化、系列化服务。
4.城乡差距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不相适应。城乡之间在享有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等公共资源方面还不对等,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城市中的资金、科技、人才、管理等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的渠道不畅,农业农村对城市的供给保障有待强化,还没有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和产业加速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和发展特征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现代农业发展重要转折期和提升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新型社区的加快建设,都为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发展机遇
1、惠农政策支撑有力。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战略。“十一五”以来,中央、省、市坚持把做好三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方针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整个社会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三农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高效、生态、安全、循环将成为“十二五”农业发展的趋向和政策支持的基点,将为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2、发展条件更加坚实。以城乡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导向,已经开启了支持农业、扶持农民的政策钥匙,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十一五”的改革与发展,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随着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将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产生新的推力。
3、发展模式更加清晰。我县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发展阶段,呈现出5个阶段性特征:即重质量求效益、重特色打品牌、重融合拓功能、重科技转方式、重统筹建机制。“十二五”期间,需要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和休闲型农业的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生态型农业的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财政投入机制、土地流转机制、科技推广机制、法律保护机制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融合城乡统筹大格局之中。
(二)面临的挑战
1.农业持续增长压力。在农业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高基数上,“十二五”要确保实现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面临较大的压力。
2.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因金融危机的爆发,已对农产品出口和国内市场产生波动性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一些突发金融危机事件的发生,对农产品市场影响仍将难以预测,同时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重竞争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不利条件。
3.农业兼业化的挑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转向城市,农业出现副业化、兼业化趋向,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等传统挑战因素短时间内难有实质性改观。
4.资源与环境的挑战。未来5年,我县农业资源问题将更加突出,特别是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会愈加突出,农业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将加大。节能减排,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是“十二五”农业发展转型的重要任务。
三、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求解“三农”的战略取向,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突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牢牢把握水务改革、两型农业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大任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产业化、工业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努力实现全县三农工作新跨越。
(二)基本原则
1.优化结构,转变方式。突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换代升级,重点发展高效高质、节能低耗、生态安全、循环经济型农业,加快农业现代物质装备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设施化、规模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
2.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强化公益服务和市场监管等手段,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环境。坚持用市场手段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尊重农民群众和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选择权和经营自主权,不搞强制命令和行政干预。
3.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把统筹城乡理念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全方位对接融合,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别,实现城乡互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4.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充分运用比较优势,准确定位发展重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和途径。巩固已有的发展基础,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采取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办法,稳步推进。
5.科技支撑,创新驱动。瞄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与科技创新四轮驱动,破除传统制约因素,大力激发农业内生增长力,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6.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作为工作落脚点,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确保农村民生和农民生活向好改善。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推行绿色生产,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总体思路
以提升农业综合实力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在扩大规模上体现特色,在深度打造上展示精准,膨胀玫瑰(中药材)、畜牧、林果、蔬菜(食用菌)四大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支撑体系、市场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五大模块,集成组装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框架,种植业建设完善东菜、西粮、南果、北瓜、中花(药)产业布局,畜牧业体现发展规模化、设施工厂化、饲养标准化,推进高产、优质、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产量,打造省会经济圈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后花园,最终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实力突出、效益明显、保障完备的平阴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四)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县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农业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改变,逐步走上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循环经济型转变的轨道,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的产业结构实现优化调整,高端高质高效产品成为农业发展主流,基本建成产业布局结构合理、高效特色品牌集聚、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主要任务目标:
——农业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31亿元,年均递增6.6%。第一产业成为我县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较发达的现代农业支撑。
——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使农业产业链的功能容量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渠道更加丰富多元,确保全县农民来自产业经营、工资和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力争年均增长率达到10%,到201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实现1.18万元。
——农业基础保障进一步稳固提升。农业的生产供给功能更加稳定,主要农产品产出能力稳中有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100%为优质品种,到2015年实现全县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在充分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所需基础上略有盈余,并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重要原料来源。
——现代农业产业功能进一步多元化。以特色种养为依托,积极推广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大力推进设施蔬菜和干鲜杂果种植,抓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发展特色品牌基地。到2015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设施蔬菜面积扩大到15万亩(包括地膜覆盖、大拱棚、小拱棚),年产量85万吨以上,年产值8亿元以上。林业产值实现3亿元。奶牛数量突破5万头,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50个,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万吨、5万吨和20万吨。
——农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质量明显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资源消耗明显降低,资源使用实现多样化、循环化、节约化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实现对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认证三品100%监管。
——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进入更高层次。农产品加工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农业龙头企业在数量、质量、规模上得到同步提升,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总数达到90家。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0家以上。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等实用技术。到2015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80万亩(含复种指数),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6%;秸秆还田面积达到35万亩,占适宜面积的80%;建立县级土壤墒情点10个,覆盖服务于全县耕地面积。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8万亩。加大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力度,整理土地面积12万亩。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好投资1.48亿元的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做好锦水河、汇河、浪溪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开展好城乡饮水安全工程,解决改善农村3.7万户、12.8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做好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四、主要工作和建设重点
“十二五”时期,实现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和“一圈三带”产业布局的建设任务,建成具有都市型、城郊型两型农业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实施好十大工程建设。
(一)主导产业加速提升工程。用足用好现代农业扶持奖励办法,快速推进四大主导产业块状隆起。玫瑰(中药材)产业,引种油用和观赏玫瑰新品种,新发展玫瑰2万亩、中药材2万亩。畜牧产业,依托伊利、绿安等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和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建设,到2015年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50个,育种场和良种繁育场1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全县生猪、奶牛、肉牛、家禽存栏量达到35万头、5万头、5万头、500万只。林果产业,加速推进创建森林泉城和生态富民,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0%,使宜林山地、荒滩全部绿化,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逐步实现退耕还林,平原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蔬菜产业,加快发展设施蔬菜,新建冬暖式大棚2000个、春暖式大棚1万个,新增食用菌生产面积100万平方米。
(二)两型农业深度打造工程。集成技术、支撑、市场、政策、制度五大模块,体现特色精品型、生态景观型、休闲体验型、科技设施型四型建园标准,大力抓好以玫瑰文化园、圣母山观光园、食用菌采摘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重点的十大园区建设,推进5万亩无公害蔬菜、6万亩玫瑰中药材、5万亩彩色地瓜、300万平方米食用菌等7大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形成一圈三带(105、220国道一圈,沿黄风物文化观光带、沿汇现代农业观光带、中部山区自然生态观光带)布局的休闲旅游农业,推动生态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与特色农业的有机结合,促进近郊农业向多功能、集约型、复合型农业转变。到2015年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年接待游人力争突破100万人次。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工程。围绕玫瑰、畜牧、林果、蔬菜等主导优势产业,延伸农产品增值链条,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群体,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推动产业整合、农企互动,使产业化各经营主体间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体。落实和完善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积极运用奖、补、贴等灵活、高效的扶持办法和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基地园区、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业态,拓宽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
(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建设,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新型能源,有序扩大三沼综合利用面积,拉长沼气产业链条。以节地、节水、节种、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推广和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控害技术的推广力度,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到2015年,全县新建农村户用沼气5000户,500立方米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建设县级服务站1处,乡村服务网点50处。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程。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五大体系。一是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推广应用高新病虫害防治技术,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扩大三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覆盖面。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按照县级加强、乡(镇)完善的原则,建设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监管机构,形成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安全监管体系。三是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体系,严把农药市场准入关,严厉打击制售、使用禁用农药行为,净化农资市场。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遏止制售有毒有害农产品行为,确保全县居民吃上放心安全的农产品。四是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抓好县级硬件升级和资质认证,整合监测资源,强化例行监测和专项检测,为监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安全预警系统和反应机制,确保对重大事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
(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建立起连结农户、协调农业科技供求、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理顺农技推广体系,提升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事业。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建立科技专家带头人制度,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建立完善各级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队伍,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到2015年,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5万人,80%以上的适龄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能,60%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000人。
(七)农业基础能力改造工程。按照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新增产能任务要求,以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建设为重点,坚持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育推良种、改进耕种模式、推广关键技术、机械
化提升和强化病虫害防控等六大技术路线,重点实施田间工程及农机农技服务体系等系列项目,到2013年建设标准粮田4.63万亩。加强农田基本水利、灾害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等防御设施建设,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引导农机化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推进。加快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土地整理和小农水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区农产品生产体系水平明显提升,科技支撑与应用水平明显提高,新增粮食产能900万公斤、干鲜杂果100万公斤。强化农业信息化技术示范推广,加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确保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八)农村扶贫开发推进工程。突出抓好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基础,以产业扶贫为主、结合社会扶贫、部门扶贫、科技扶贫,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全县1.71万低收入农户、6.18万低收入人口人均增收6000元。
(九)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工程。围绕特色农产品种植,以技术、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为纽带,引导分散零星的土地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集中,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推广土地托管和利益调解机制,推进农户承包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农村集体经营向组织化(专业合作社)转变。到“十二五”末,全县实现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
(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抓住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的机遇,进一步健全指挥部推进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定点帮扶、一事一议制度,完善投融资平台,建立健全多元化社区投入机制,千方百计搞好社区建设各项服务。按照新型社区布点规划,体现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改善民生的宗旨,与小城镇建设、惠民工程实施相结合,整合项目、捆绑政策,台账管理、实物推进,合力帮扶、集中会战,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建成社区25个,并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配套齐全、宜居宜业、现代化的标准示范社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规划落实保障。切实把现代农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牢固树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加强组织领导,由镇、街道党(工)委领导、政府办事处统一负责,全面组织领导现代农业的推进和发展。建立起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农机、发改、财政、科技、旅游、国土、建设等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加大城乡统筹,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领域配置。严格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巩固和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权益。发挥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组织化三化同步,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构筑多元化投入机制。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上级支农投资导向,健全完善农业项目库制度,以优势项目争取上级财政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做好支农资金整合文章,通过农业招商引资等多种手段,积极吸引工商、民营、外商和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民自身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扩大小麦、奶牛等农业保险范围和规模,健全农业灾害救助体系,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覆盖全县的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村土地加快向农业园区、特色品牌基地、龙头企业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点,推动农户分散经营逐步走向联合与合作,整体提升农民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能力。积极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业资源配置的活力。建立健全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民群众在科技、信息、农机、金融、市场、政策等方面享受到便捷高效的系列化服务。
(五)强化农业综合执法建设,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农业法、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涉农法律法规,创新教育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经营、自我保护和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公正、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农业执法能力建设,以深入开展打假护农专项活动为重点,搞好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和农业投入品监管,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强化依法行政的能力,改善执法手段,打造一支廉洁高效、作风过硬、工作扎实的农业干部队伍,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建设。
(编制单位:县农业局)
第五篇:125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凤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二O一O年八月
目 录
前言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回顾„„„(3)
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分析„„„(6)
三、“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7)
(一)总体思路„„„„„„„„„„„„„„„„„„(7)
(二)发展原则„„„„„„„„„„„„„„„„„„(7)
(三)发展目标„„„„„„„„„„„„„„„„„„(8)
四、“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8)
五、“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措施„„„(13)
附:
1、凤县“十二五”农业产业规划示意图
2、凤县“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3、凤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重大项目表
凤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我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推进“四大战略”、“三个百万”工程建设和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率先把凤县建设成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对于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全面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凤政发【2010】30号《凤县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特制订《凤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县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目标,认真落实农村政策,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6 3
年到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8668万元提高到预计的5.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92.6元提高到预计的5900元,分别增长491%和212%;粮食总产18.2万吨、油料总产640吨、生猪出栏42万头、家禽出笼380万只,分别比“十一五”增长8.6%、—5.8%、262.5%和10.88倍;——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战略性调整,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花椒存留4400万株,年产量3600吨;苹果面积7.9万亩,产量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肉、蛋产量分别达1万吨、0.04万吨,预计2010年畜牧业产值将达到1.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由19.25%提高到31.25%;全县中药材留存5.33万亩(其中:柴胡1.82万亩、黄芪0.9万亩、党参0.23万亩、秦艽0.55万亩、其它1.83万亩),猪苓、天麻14万窝。林麝存栏2403头,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林麝养殖基地县。预计2010年末中药材产值可达6700万元,与2005年末相比,产值增加4500万元,人均中药材收入增长360元;——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县旱涝保收面积达到1.2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增加到2348台,农机作业量占农业总作业量的比重由55%提高到68 %;——科教兴农成绩斐然。共累计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8项,增加效益2.47亿多元,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3%以上,全县科技进步因素在农业增长中的含量提高到65%。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县启动实施扶贫开发重点村35个,实施水、电、路、桥、村容村貌整 4
治等项目212个,总投资4635.88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投入1199.34万元,捆绑部门资金3093.1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343.44万元。整修、拓宽砂石路173公里,修建水泥路5521米,新修人饮8处,修建桥梁22座,浆砌护坡417米,现浇排水渠3168米、灌溉渠2790米,修建河堤1462米,整治村容村貌131户;投资9474.44万元,实施扶贫移民安居工程1507户6252人,建房4828间138395平方米,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人口的居住环境,拓展了群众的发展空间,为增加群众收入创造了条件;——统筹城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全县建成五星村3个、四星村11个,新农村星级总数达到276个、村均2.76个,消除了无星村,城乡差距有效缩小,农村面貌和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初步建成统筹城乡集中居住点42个,2.5万农村群众搬离危旧房屋迁入新居;90个村用上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7%,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76.5%;98%的行政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9460多户农村家庭看上了有线电视、13900多户接通了固定电话、手机信号覆盖了80﹪的村庄面积;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和30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全县11个乡镇的卫生院全部进行了改建或新修,90所村卫生室达到了标准化程度,3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标准;新建乡镇文化站3个,完成了6个乡镇、50个村的文化信息站点建设,60多个村修建了村民健身广场或健身室,配备了基本的健身器械。200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95元,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十二五”时期,农业发展将进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新的时期,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家对农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我县农业的发展有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从有利方面看:一是党中央连续出台7个“1号文件”,全党更加重视农业,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农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纵深实施,特别是“关—天”经济建设区的建设,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凤县旅游大环境的提升,特别是被陕西省列为统筹城乡试验区,对农业产业转型及物流、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三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将为农业稳产高效打下更好的基础,加之市场农业、科技农业、效益农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将逐步改变农业的弱质状况;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全面稳定的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改造、重视和提高,推动农业农民与市场机制接轨,走产业兴市场,市场带动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子,将为农业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开创一条有效途径。
从制约因素来看:一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农民渴望融入市场的矛盾。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产品融入市场参与流通的机会少,农产品转化增值的效率低;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抗灾保丰收的矛盾。我县农业是典型的靠天农业,农业抗灾 6
能力仍然较弱,农业抗灾体系不够健全。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明显减少,绝大部分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运行;三是城镇化水平较低与促进农民增收的矛盾。我县乡镇企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非农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对农村大量劳动力的稳定转移缺乏吸纳力,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与城镇化水平低、非农产业发展不快的矛盾非常突出。
三、“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建设关(关中)——天(天水)产业带的机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以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为支撑,以实施“八个万”工程、创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抓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现现代农业园区与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园区承载产业,以园区承载特色农产品,以园区承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以园区承载劳动力转移就业,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的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五条基本原则”。一是始终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出 7
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始终坚持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三是始终坚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业产业化、农民就业创业、小城镇建设扭在一起抓;四是始终坚持把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和农民科技教育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来抓;五是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的对外开放摆在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建成凤椒大县、良种猪繁育基地县、秦岭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县,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十二五”具体发展目标是:
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幅32 %;
2、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11867元,平均年递增15%;
3、粮食总产稳定在3万吨以上;
4、新发展花椒600万株,生产规模达到5000万株,年产量500万公斤;
5、苹果生产规模达到8万亩,年产量8万吨;
6、畜牧总产值15亿,生猪饲养量达到100万头;
7、蔬菜生产规模10万亩,产量20万吨;
8、中药材生产规模稳定在5万亩;
9、农村劳动力输出3万人以上;
10、农机总动力10万千瓦;农村沼气覆盖面达到34%。
四、“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稳妥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椒果业、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和特色中药材产业,突破性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第三产业,培植和建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稳妥调整种植业结构。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积极调整粮食生产内部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确保年产量3万吨;蔬菜生产要靠充分利用小气候资源优势,抓市场短缺品种、断档商品和优质商品为主,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到“十二五”末,建成以黄牛铺、红花铺为重点乡镇的“地膜洋芋、秋菜花”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以平木、岩湾为重点,建设“架豆、大白菜、西葫芦、甘蓝” 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以南片三乡镇为重点,建设“甘蓝、大白菜”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以凤州、河口、双石铺为重点建设“大白菜、甘蓝、萝卜”等外销、内销兼用型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同时,积极开发净菜袋装、脱水蔬菜等蔬菜制品,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
2、积极发展椒果业。重点抓好5000万株凤椒和8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建设。以唐藏、双石铺、凤州、河口、平木、三岔、红花铺为重点乡镇,新建以红富士优系为主的高标准苹果园3万亩,力争“十二五”末,全县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达到8万亩,果品总产达到8万吨。积极推广果园覆草、覆反光膜,微肥施用、无公害农药、果树 9
“四项关键技术”和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果园建设等技术,实施“果-草-畜-沼”循环经济生产,走生态苹果之路。同时,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有计划地对劣质果园进行更新改造,使优质果品率达到80%以上。以红花铺、唐藏、双石铺、坪坎为重点,新栽花椒600万株,使凤县花椒规模达到5000万株,花椒年产量达到500万公斤以上,实现年产值1.5亿元。改造低产椒园,并抓好凤椒霜冻防治研究。到2010年,建成4万亩精品花椒示范园,集中展示优质花椒无公害生产技术。通过新技术的运用,使70%的花椒园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并引进和扶助龙头企业进行花椒深加工和花椒芽菜生产,使花椒产后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数量占到花椒总产量的50%以上。
3、突破性发展畜牧业。要突出生猪、土鸡两大产业,协调发展肉牛、肉羊,做大做强林麝、土蜂、梅花鹿等特色养殖业,建成宝鸡市乃至陕西省良种猪繁育基地。
以双石铺镇、凤州镇、河口镇、平木镇、黄牛铺镇、三岔镇为重点,积极推广本香、正大标准化生产模式,建立生猪生产基地,同时带动红花铺镇、南星镇、唐藏镇、平坎镇、岩湾乡、温江寺乡的浅山区发展生猪养殖业;以双石铺镇、凤州镇、河口镇、平木镇、红花铺镇为重点,建立土鸡生产基地,同时在黄牛铺镇、唐藏镇、南星镇、平坎镇、三岔镇、岩湾乡、温江寺乡的浅山区进行辐射和推广;以南星镇、三岔镇、平木镇、岩湾乡、黄牛铺镇、唐藏镇、平坎镇为重点,建立高山肉牛、肉羊繁育基地,同时在双石铺镇、黄牛铺镇、河口镇、10
凤州镇等建立优质肉牛、肉羊催肥生产基地。大力调整畜牧业品种结构,在优质、安全的前提下,突出抓好养殖专业村建设、畜禽疾病防治、畜产品加工流通三大工程,达到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畜牧业新突破,全县生猪年饲养量达到100万头,肉牛、肉羊饲养量达到10万头(只),土鸡饲养量稳定在100万只,畜牧产值达到15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并做强做大生猪、土鸡两大特色产业,带动肉牛、肉羊产业稳步增长,抓好梅花鹿、林麝等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使我县畜牧业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轨道。
4、积极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实施特色中药材五大基地建设,确保“十二五”期间特色中药材年生产面积5万亩。一是以宝鸡秦峰公司和陕西片仔癀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带动,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科研”的模式,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种群数量,改进养殖技术,提高麝香品质,建立天然麝香生产基地。二是以三岔镇、南星镇、温江寺、岩湾乡、唐藏镇、坪坎镇为重点,在目前留存12万窝的基础上,年新增发展猪苓2万窝,到2015年形成规模20万窝的猪苓、天麻基地。三是以县药材公司和药材经销商为依托,利用大面积的退耕地,重点在河口、岩湾、双石铺、坪坎、南星、三岔、红花铺等乡镇建成2万亩的柴胡种植基地。四是以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为龙头,配合开发国家一类新药秦龙苦素和二类新 11
药艽龙胶囊,重点在三岔镇、南星镇、河口镇、岩湾乡和唐藏镇发展3 0 0 0亩的秦艽规范化种植基地,力争建设一座秦艽加工企业,取得国家GAP认证,使秦艽这一地道中药材迅速发展壮大,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五是以岩湾乡、平木镇、河口镇为重点,发挥传统药材优势,建成1 0 0 0 0亩的黄芪种植基地。
5、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二、三产业。要抓住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向深度调整的机遇,从战略的高度,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未来我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抓。坚持市场导向和加工导向,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农村二、三产业要以社会化服务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村信息、技术和流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商贸、运销、餐饮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经济”,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农村劳动力输出达到3万人以上。
6、着力培植和建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做大做强陕西大红袍科技有限公司、雨润椒业、华晨食用菌业、秦海鹿业等龙头企业同时,着力抓好花椒、果品、蔬菜、畜禽产品加工、包装、流通型龙头企业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我县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0家,进一步带动我县特色产业规模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
7、积极实施农业建设项目。实施农业建设项目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的有力保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2
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的意义。“十二五”期间,我县拟投资35.92亿元人民币、188万美元建设7大类42个农业建设项目。其中投资4.74亿元实施种植业类建设项目5个,投资20.4亿元建设畜牧类项目13个,投资188万美元、0.5亿元人民币建设椒果类项目6个,投资1.65亿元建设中药材类项目2个,投资564.5万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2个,投资2.31亿元建设扶贫开发类项目7个, 投资3.27亿元建设产业园区发展和新型社区类项目7个。
五、“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措施
1、突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单一思维方式,牢固树立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的新观念,以培植龙头企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全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技术、资金、人才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坚持“民办、民营、民收益”原则,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学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中介作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鼓励和引导企业、农民、供销社及其他服务组织,创办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和合作社在行业自律和协调、行业标准和发展规划制订等方面的作用,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克服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和趋同性,提高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把农产品从地头、田头、农民的手上,操作车间、13
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市场的大平台,促进集市农业向超市农业的转变。
2、突出科技信息服务,全面推进农业整体素质提高。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扶持和装备具有一定优势的科技创新主体,支持农业技术和农业标准的研究与推广,支持农业科研机构走科技经营一体化道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放活科技人员,把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重点支持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大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扶持兴办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职业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认真组织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稳定和巩固市、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待遇,确保他们把主要时间和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同时大力引进、示范和推广良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加大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通过科技信息的服务,全面推进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3、突出招商引资和政策落实,全面加大对农业投入。要通过联谊招商、参展招商、外出招商等多方位、多渠道招商方式,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有的放矢组织项目推介招商,捆绑引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新工艺设备,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通过引进、联合、拍卖、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多 14
种形式,更多吸收大中型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外地、外商资金以及民间闲散资金的注入,走出一条用市场办法聚资、融资、资本营运、增加积累的兴业之路。同时,要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应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政府新增财力要向“三农”倾斜,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重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点农业项目落实。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多争取国家对我县农业的投入,推动我县农业的发展。
4、突出依法治农,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广泛宣传普及农业法律法规,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因地制宜,认真制订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等配套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生产资料和各种破坏农业生产的行为,使农业生产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加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放心”产品,按照“面向市场、明确标准、质量监控、注重品牌”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从源头抓起,生产绿色、环保、无污染、安全的农业产品。全面启动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从生产资料供应、生产中的每一环节,到生产后的分级、加工、包装、储运,都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规范,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要把创立农业品牌与农业标准化相结合,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推进农产品包装规模化、质量等级化、15
重量标准化。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申报认证工作,抓好现有品牌的规模化营运,培育农业知名品牌,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广告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抢占市场制高点,同时扩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多打出一批名牌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农产品产销效益。
5、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之重,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及配套建设,发展替代产业和后续产业。农业综合开发要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相衔接,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林业、水利、科技措施配套实施,椒、果、畜、菜、药全面发展,获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
6、突出土地等政策改革,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认真领会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实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十二五”期间,我县畜禽养殖建设用地需710公顷(其中生猪养殖圈舍用地540公顷,鸡舍建设用地50公顷,肉牛、肉羊饲养用地120公顷),土鸡放养用地1000公顷。国土部门对用于发展畜禽生产用地,按农业生产用地管理,优先办理各项手续;电力部门对畜禽养殖大户(场)用电实行农业用电收费;交通部门继续执行绿色 16
通道政策,对运送畜禽产品的车辆免征车辆通行费;保险部门积极为畜禽养殖开展风险保险;畜牧部门对发展畜禽养殖的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提供防疫。对饲养良种母猪的农户,按中央、省出台的有关政策,落实母猪养殖保险。
7、突出改进方式方法,全面加强农村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农民的利益。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和服务疏导上来,突出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土地流转政策、农村税费改革等农村政策落实力度,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继续搞好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文明新村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农民安居乐业。
附:
1、凤县“十二五”农业产业规划示意图
2、凤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各项指标
3、凤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