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农业局关于全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州政府的要求及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县关于“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要求和有关精神,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情况
“十一五”期间,通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工作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农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75635万元,比增加39708万元,年均递增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47元,比增加735元,年均递增7%。农业法律保障和政策扶持体系得到全面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业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有效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一)党在农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按照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不变的要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政策,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严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严格控制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补贴等党的惠农政策,农民利益得以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二)农业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强力推进以中底产田地改造为主的农田基本政策,大兴山区小水利工程、坡改梯、地力培肥等项目,建成400kg/亩的高稳产农田13万亩,投入规划改造资金17万元,农田水利化程度达68%以上。
(三)农业现代装备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实施农机补贴项目,有效推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全县新增农业机械共计台(辆)千瓦,为农业生产节约经营、提高效力奠定了基础。
(四)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全县粮食作物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大批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得到推广应用。通过水稻旱育稀植浅插、包谷容器育苗、地膜覆盖种植、农作物合理密植、拉线栽培等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率达80%以上,科技为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五)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通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机构的公益服务职能,转变了服务方式,扩展了服务领域,提高了农业生产中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市场信息、产品加工等多方面的服务质量。
(六)农业法规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执法规范有效。通过《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土地承包法》、《农机管理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教育和有效贯彻落实,农业工作的法制建设有力推进,发展环境较大改善,执法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工作逐步走向依法发展的轨道。
(七)农业产业化发展有较大推进。以绿茶、麦地湾梨、优质米、苦荞、林下药材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农产品加工有效推进,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有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渠道有较大扩展,收入水平稳定增长。
二、“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县的农业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13亿人口的基本生存,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现代农业的支撑。同时,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营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农业的氛围;以城乡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导向,已经开启了支持农业、扶持农民政策的新举措,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是,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需进一步深化,涉农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是农业结构不够合理,还需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三是农业服务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化服务规模不够大,不能适应推进农业服务产业化的要求;四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队伍力量和推广经费不足;五是农业生产的整体科技含量低,农副产品初加工发展及推广力度不够,为民增收领域需进一步拓宽;六是各级政府对农业扶持和引导力度还不够,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兴农富民”意识,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着力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增效为核心,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我县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2、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农
业快速、高效发展。坚持以科技进步作重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完善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业市场体系;坚持依法促进,兴农富民,全面提升农业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三)发展重点、目标
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产量。稳定发展粮、油、菜等常规产业,确保农产品供应安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13452万元,比增加37817万元,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33元,比增加786元,年均递增7%。
1、粮油生产。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40万亩,粮食总产量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略有升高,单产年递增1.4%,粮食总产稳定在10165万公斤,其中100%为优质品种。同时加大油料作物和蔬菜发展力度,自给率达到50%。
2、农特产业发展
(1)茶叶产业发展。坚持“精心管理、改造提升、稳步发展、提质增效”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茶园管理,积极推广无公害、绿(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色、有机食品茶叶生产技术,大力推进连片上规模的茶园种植,在宝丰乡、团结乡每年新植生态茶园1000亩,优化老茶园亩。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3万亩,投产面积达2.7万亩以上,平均单产达50公斤以上,年产量达1350吨以上,年产值达亿元以上。
(2)麦地湾梨产业发展。积极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麦地湾梨生产,每年新发展亩优质麦地湾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到2015年,全县麦地湾梨面积5万亩,挂果投产面积达3万亩以上,总产值亿元。
(3)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引导扶持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每年发展10000亩。到2015年,林下中药材总面积10万亩,总产值4000万元。
(4)优质稻产业发展。以“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逐年扩大优质稻产业发展。到2015年,种植面积4.2万亩,年产量2856万公斤,年产值8000万元。
(5)杂豆产业发展。优化杂豆品种,培植特色产业,增加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白花芸豆、腰子豆、四季豆、鸡眼豆、荷包豆、小绿豆、奶花豆、金时豆等。到2015年,种植面积14.5万亩,年产量2175万公斤,年产值5000万元。
3、中低产田地改造。在围绕全县粮食生产与农特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针对我县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条件各异等实际,将把按照自然地理状况和土壤分布规律划分的11个中低产田地片区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17.064万亩改造成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高稳产田地。其中实施土地整治4.929万亩;实施农田水利8.5万亩;建设农灌沟695km;建设管网配套597km;实施田间道路195.4km;实施生物农艺措施17.064万亩。2011年规划改造1.69万亩,2012年规划改造2.1976万亩,2013——2015年规划改造3.75万亩。到2015年全县将完成7.6376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
4、基层农村推广体系建设。
(1)加强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满意的科技人员队伍。
(2)全面推行聘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建立效能淘汰机制和工资与工作任务、效果挂钩的分配机制。
(3)加强农技推广体系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万元新建县农机站、植保站、种子站等推广机械办公室,新建11个乡(镇)办公楼及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
(四)保障措施
1、政策扶农,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继续加强领导,以“两个趋向”统领“三农”工作,优化和完善各项扶农支农的政策措施,巩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继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种粮大户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粮食生产走产业化之路;继续出台对主导产业的产业化扶持政策,完善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和配套措施;继续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重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点农业项目落实。认真研究和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2、项目强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我县农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积极向省、州农业、财政、科技等部门争取项目,做到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产业档次。“十二五”期间有计划推出一批重点农业工程项目,全面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进程。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工商企业、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生产、加工和服务全过程,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一深层次问题,为农业的产业升级注入内在动力。
3、科技兴农,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十二五”期间将有计划推广一批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全面提高我县农业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网络,稳定县、乡(镇)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深化农技人员挂村入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抓好种子种苗引进、推广一体化建设,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农机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各类新型实用农机具。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建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4、依法护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检查监管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易降解的农用薄膜的推广应用,合理使用化肥;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秩序。
5、龙头壮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植出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狠抓标准化生产,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科技含量来培育品牌、打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加快发展农业中介组织,鼓励和引导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的中介作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在行业自律和协调、行业标准和发展规划制订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农技服务站建设,解决乡(镇)、村技术力量薄弱这一现实问题,并把服务站办成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型合作经济组织。
第二篇:株洲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株洲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根据《湖南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和《株洲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本规划。
第一部分:“十一五”农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部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工作,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一是面积稳定,总产、单产保持较高水平。五年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均稳定在380万亩以上,2010年达到393万亩。五年来,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平均粮食总产187万吨,亩产稳定在450公斤左右,单产在全省14个市州中始终稳居第一。其中,稻谷年均总产183万吨,双季稻面积达到174万亩以上,年平均水稻单产485公斤,比全省平均值高出约80公斤。二是优质稻种植比重提高。2010年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220万亩,年平均播种面积190万亩,超过“十一五”规划年播种面积90万亩;高档优质稻年平均播种面积25万亩以上。三是粮食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2010年,全市种植规模在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含专业合作社)达到7300余户,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含专业合作社)达到2450户,200亩以上的达到158户。最大的达到5000亩以上。
二、经济作物稳步发展
2010年全市经济作物总面积163万亩,总产值33亿元,同“十五”期末比较,面积和产值分别增加了3万亩、6亿元,增长1.87%和22.2%。一是几种主要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2010年蔬菜播种面积为88万亩,总产132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加11万亩、18万吨,增长13%和15.8%;水果33万亩,总产11.6万吨,比2005年增加2万亩、1.6万吨,增长6.45%和16%;茶叶3.54万亩,总产1292吨,比2005年增加0.38万亩、35吨,增长12.03%和2.78%;果用瓜11万亩,总产15.34万吨,比2005年增加2.7万亩、4.6万吨,增长32.53%和42.83%。二是经济作物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坚持以优质高产和突出特色为重点,大力引进、推广经济作物优良品种。茶陵脐橙、炎陵黄桃、攸县南方早熟梨以及株洲县、天元区和茶陵县的葡萄等,已形成一方产业。同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基本上做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烂”。内部结构日益优化,全市生产和销售的蔬菜种类达37种之多,市民“菜篮子”日益丰富。三是设施栽培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经济作物设施栽培面积为29.7万亩,比2005年增加16.5万亩,增长125%。其中,2010年全市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为17.4万亩、果用瓜10万亩、水果2.3万亩,同“十五”期末比较,分别增加了12万亩、2.5万亩、2万亩,增长222%、33.3%和667%。
三、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进入新世纪来,我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升。一是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制(修)定农业地方标准26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8个,面积达200余万亩,92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其中:无公害产品82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覆盖蔬菜、大米、旱杂粮、茶叶、瓜果、食用笋等6大类。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不断加强。为确保市民吃上放心农产品,市、县两级成立了11个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站),同时在乡镇、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建立了农残速测站40个,配备检验检测仪器100多台(套)、专业检测人员100余人;农业行政执法专用车5台、执法人员56名。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点46个,涵盖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加工企业等,年抽样检测30多次,样品3万余个,农残超标率均控制在省定标准范围内,且逐年下降,农残合格率从85%提高到95%以上;加大了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年均查处涉农案件100余起,杜绝了违禁农业投入品的销售、使用。三是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不断推进。2008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在城区确定了33家基地、企业和超市进行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推行以蔬菜、猪肉为主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同时,根据市场准入工作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了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不合格农产品的责任追究和退出市场等四项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市民消费安全。
四、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十一五”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长23.6%,比“十五”末净增98亿元;完成增加值46.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7.3亿元,实现利润6.1亿元,上交税金2.4亿元,安排农村劳动力6.3万人,带动农户41万户;“十一五”末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上交税金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88%、208%、193%、130.7%,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到240家,实现经营总收入3.05亿元。农业产业化和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到“十一五”末,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85家,比“十五”末增加79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18.5亿元、利税6.6亿元,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79%。二是品牌建设成绩喜人。“十一五”末,我市共培育了2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湖南名牌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19个省著名商标、14个湖南名牌产品,品牌总数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稻基地163万亩,竹木基地183万亩,油茶基地58万亩,茶叶基地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200万亩。四是休闲农业乘势而上。我市休闲农业已从“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的“农家乐”形式逐步向多功能休闲庄园企业为主的形式转变。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发展迅速,星级农庄不断显现,已分别拥有省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休闲农庄7家、10家、5家,其中年经营总收入过500万元的农庄达9家。
五、综合产能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部门坚持地力培肥和农民培训的硬件、软件两手抓,农业生产综合产能得到明显提高。一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低产田改造。五年来,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中低产田改造等工作,有力地促进我市地力的提升。到2010年底,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30万亩,比2005年增加270万亩,耕地质量和地力得到明显提升。二是农民科技素养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部门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来抓,通过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蓝色证书、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5年累计培训农民70万人(次),其中,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载体,对全市3个县201个示范村的9902名农民开展了系统的科技培训;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载体,对全市9个县(市区)的79200名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民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学以致用的专业农民,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
六、农业科研硕果累累
以株洲市农科所为主的农业科研推广部门,共选育新品种38个,其中国审3个,省审13个;获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据不完全统计,2006-2010年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7400.55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达25亿元。
第二部分:“十二五”农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是发展现代农业重要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机遇。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更加凸显 “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工业化水平越高,越需要农业为其提供优质原料,越需要拓展农村市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的生态保护、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更加重要;农产品价格对稳定物价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的逐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业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
我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13.3:49.6:37.1调整到2009年的10.6:55.4:34,2009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8.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11230提高到2009年的179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958提高2009年的6525元。表明我市已经进入工业化起飞期、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时期,将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这一现象在部分地方已经显现。
三、科技的发展与农业的转型,更加有利于成果的利用和推广
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农业发展和转型将会出现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发展转型和农村经营主体发生变化以后,必将加快科技成果的利用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将集成应用到生产中,发挥其累积效应。与此同时,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又将促进科技水平的向前推进。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
一、大宗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将在较长时间存在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和用工成本的上涨,农产品成本上升趋势明显,但价格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在短期内还难以理顺,农民从种养业中获利的空间更加狭小,尤其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比较效益低下的问题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二、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水平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但由于千家万户分散的经营模式,使中小型农业设施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建设,一些大型农业设施的配套工程也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部分地方农业生产越来越受耕地、水等资源的约束,农业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而整体恶化的势头没有明显改变;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低下。夯实农业基础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农业内部分工分业加速,而生产性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生代农民逐步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体力量以后,将加速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业发展、结构升级和农民增收的引领支撑作用迅速凸显;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现象迅速推进,重大项目带动、农业项目区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等,越来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农业生产资料的统购分销、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降低农产品成本的生产型营利性服务体系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及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和建设相对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第三部分:“十二五”农业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加快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以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首要任务,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完善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动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增强农业竞争力。重点在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促进优势产业形成
对接省里实施的主体提升战略,抓好项目论证和实施,积极引导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模式转变,促进专业化规模经营主体的发育和株洲优势产业的形成。引进社会力量投资农业,参与项目建设,鼓励工商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产销对接等途径投资农业领域,为农业发展提供资本、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的支撑,增强株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提升地方特色品牌
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实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加工装备水平,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加强产销对接和原材料本地基地建设,鼓励工商企业实行品牌嫁接,参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加快株洲特色农业品牌的形成和提升,丰富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三﹚以资源和需求为依托,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善于发现和把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给现代农业带来的巨大机遇,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丰富农业发展内涵,努力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等服务型农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从以生产为主向生产与加工、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有机联动转变和农业经济结构协调发展。
﹙四﹚以提高综合产能为目标,增加农业基础投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稳定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核心,是农业基础的基础。一是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二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土地的生产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四是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机制创新;五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自主发展能力。
二、主要目标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现有发展基础和条件,综合考虑未来社会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十二五”期末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20亿元;农业产业化300亿元;休闲农业10亿元;农民人平年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5%,达到15000元。并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 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在180万吨以上;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180万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98万亩,产值25亿元;水果35万亩,产值8亿元;茶叶5万亩,产值2亿元;中药材发展到10万亩,产值达到1.6亿元。
﹙二﹚农村经济结构显著优化
充分利用农业区划成果,挖掘地方特色,调优种植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5年内翻一番,达到300亿元,年递增率14%,农产品原值与加工产值比提高到1:1.17;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等主导产业标准化规模到达80%以上;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市场流通等安全监管,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大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
(四﹚农业的竞争力显著增强
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集成技术,切实把优势产区做成优势产业;挖掘农业资源,依托地方特色农产品,运用现代科技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推进传统特色作物的集约经营和品牌运作,提升其质量和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提高的市场竞争力。
﹙五﹚农业资源环境显著改善
坚决贯彻《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土地利用,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从严查处违规占用和破坏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行为,切实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确保到2015年我市的耕地保有量不少于现有水平。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旱作农业技术耕作方式。力争农田水资源利用率提高10%;耕地复种指数提高10%;种子、能源等资源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化肥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和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农药利用率提高15%以上,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20%以上。大力发展循环和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有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模式。
﹙六﹚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攻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到达95%以上,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54%提高到59%。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水稻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到达70%以上。
第四部分 重点产业规划
一、粮食生产
以增强粮食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加工、流通与社会化服务,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积极引进、示范、推广优质、高产、高抗新品种;着力引进和推广高产、环保、节本的栽培技术,实现无公害化、标准化、轻型化生产;大力发展优质稻和优质旱粮作物,不断调优粮食内部结构和粮食品质;大力推进“单改双”,恢复和稳定双季稻面积。“十二五”期间粮食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左右,总产180万吨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确保在每年200万亩以上,双季稻面积确保在170万亩以上;旱杂粮面积到2015年发展到15万亩以上,总产5万吨。
二、蔬菜生产
围绕“保供给,重质量,促外销”目标,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兴菜为重点,大力推动蔬菜的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企业化经营。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98万亩,总产160万吨,产值突破25亿元,同“十一五”时期比较,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增加11万亩、25万吨、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菜地保有量超过0.033亩,人均日鲜菜供应量0.75公斤以上,做到品种多、数量足、质量优、上市均、价格稳。工作重点:一是坚决执行占补平衡适度发展的原则,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二是积极推广设施栽培和各项先进技术,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延长市场供应,增加菜农效益;三是加强无公害基地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加强市场建设和流通组织扶持,确保产销畅通;五是建立蔬菜生产风险机制和产品储备制度,落实异常情况下的补偿机制。
三、农产品加工业
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培育一个产值过百亿元、10个产值过10亿元、50个产值过亿元、100个产值过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建成区域结构合理,企业结构优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快特色基地建设,以“唐人神”带动1000万头生猪,以“福来喜”带动130万羽“酃县白鹅”,以“好棒美”带动1000万羽攸县麻鸭,以攸县纤维板厂带动1000万亩林木,以“武陵源”带动100万亩油茶。重点抓好畜禽、粮食、竹木、中药材、油脂、果蔬等主导产业链建设。依托神农米业、仙竹米业、金湘米业、湘渌米业等粮食加工企业,建立高档优质米生产基地,实施精米加工改扩建项目,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依托湘龙竹木、江陵木业、创兴人造板等竹木加工企业,重点发展竹胶板、竹地板、实木家具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档次,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带动能力;依托千金药业、大豪药业、康美尔乐等企业,建立一批中草药种植基地,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药物流、加工品牌;依托好恰油、恒源油脂发展山茶油的精深加工,开发高档烹油、色拉油、保健油;以沙坡里、一遍红实施蔬菜深加工项目,提高特色蔬菜商品化处理能力;以洣江、兹峰、神炎春等茶叶企业为龙头,加大推广名优茶、有机茶种植,打响株洲“神农福茶”系列茶叶品牌知名度。
四、休闲农业
到“十二五”末休闲农业总收入达10亿元,年均增长21%,年接待能力达800万人(次)以上。到2015年努力建设云田、荷塘月色、松西子、星光、酒埠江5个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培育2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50个星级农庄,增加农村就业人数5万人以上。
五、特色经济作物生产 以茶陵火田、高垅、秩堂、严塘等乡镇小气候适宜区为重点,发展脐橙3万亩;以攸县酒埠江库区沿线5个乡镇及炎陵县炎帝陵周围乡镇为主,发展5万亩早熟梨;以城市四区及株洲县等地为重点发展葡萄2万亩;以炎陵、茶陵、攸县名优绿茶为重点,新扩0.5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改造转换0.5万亩有机茶园;以106国道沿线为重点发展双低油菜40万亩;以炎陵、茶陵为重点建设10万亩中药材基地,发展中药材产业;以茶陵为重点发展烤烟基地3.5万亩。
第五部分 主要工作实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以攸县、醴陵、株洲县、茶陵为重点建设100万亩标准农田;10万亩占补平衡新增耕地的快速培肥;修缮中小型水库及各类山塘水坝,完善好农田灌溉设施;搞好退化土壤的综合治理和污染土地的恢复;实施好每年3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完成好60万亩低产田改造;100万亩冬闲田开发及绿肥示范推广,切实保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服务农业生产全过程、监控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的工作要求完善全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改善基层公共服务站点的办公条件,提高服务其能力和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根据自然和生态条件、主导作物的布局等不同情况建设8-10个区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加强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和农技队伍的培训;着力抓好株洲市农科所科研手段的改进,科技设备的武装和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促进原创能力的提升;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加强农业信息的采集和信息服务,整体提升我市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准确及时地把握农村发展的机遇,推动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生产,实施专用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二是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集中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格局的形成。三是努力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四是完善名牌激励机制,加大名牌宣传力度,发挥品牌效应。五是发展农产品专业流通企业,培育新的目标市场。
四、推进农业行政执法
按照依法治国和建设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全面开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的执法;加强农业污染源防控,农产品产地安全监管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外来物种的法制化管理。
第六部分 重点支撑项目
一、新增粮食产能工程
以攸县、醴陵、株洲县和茶陵县为主的株洲市新增6亿斤粮食产能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水利工程、田园化工程、机耕道建设、地力提升、良种引进与推广、设施化育秧、农机化建设、新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信息化工程和仓储流通工程建设。
二、湘米产业工程
在攸县、醴陵市、株洲县、茶陵县等4个产粮大县建立高档优质湘米原料基地30万亩。突出抓好品种引进和示范,种子生产;扶持一批种粮专业合作组织(大户),建立健全农技农机服务体系,力争优质稻种植面积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比重在75%以上;优质稻订单生产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神农米业、仙竹米业、金湘米业、湘渌米业。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完善湘米推介新型销售网络,制定知名品牌产品质量标准,狠抓品牌质量和品牌运作,做优做强株洲大米品牌。
三、水稻良种繁育工程
以株洲市农科所为主,建设两系不育系核心种子繁殖基地、原原种繁殖基地、亲本原种繁殖基地;以攸县、茶陵为主建设杂交水稻制种基地8万亩。主要建设内容有农田水利建设、晒坪修建、仓库建设,收割加工机械、检验设备和制种农户等的技术培训。
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力度。合理布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保障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在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控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监督与管理,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公益性职能方面发挥主导和带动作用。重点是改善和武装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和试验基地以及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五、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程
重点发展10万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其中2.5万亩高山反季节外向型蔬菜基地,主要布局在炎陵县;2.5万亩特色蔬菜基地,主要布局在株洲县、攸县、茶陵;2.5万亩早熟茄果类和瓜类基地,主要布局地醴陵市和株洲县;2.5万亩城镇蔬菜标准化示范园,主要布局在株洲县及醴陵市和攸县。
六、农作物有害生物防灾减灾工程
以县市区为主,全面提升农作物有害生物和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综合治理与应急控制能力,主要建设内容有:有害生物监测体系建设,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专业化统防统治工程,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全面提高农药和药械管理与安全使用能力,把病、虫、杂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七、地力提升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低产田改造60万亩,标准良田建设总面积达到100万亩。主要内容为培育耕地基础地力、建设和完善田间排灌体系、实行土地平整。达到每亩粮食产量增加5%以上,耕地地力提升0.5~1个等级,土壤的耕种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变。
八、龙头培育工程
围绕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进企业的加工装备,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 “唐人神”、“福来喜” “好棒美”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好恰油、恒源油脂等油脂加工企业;沙坡里、一遍红等蔬菜深加工企业;湘龙竹木、江陵木业、创兴人造板等竹木加工企业;洣江、兹峰、神炎春等茶叶企业等的加工技术改造和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优势区域的建设,形成地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九、休闲农业扶助工程 对具有地缘和资源优势的地方,运用贴息和税收等措施,大力扶助发展休闲农业和服务业。重点支持株洲县松西子生态农庄和茶陵惠科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云田、荷塘月色、松西子、星光、酒埠江5个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建设。
第七部分 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依托我市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强对龙头企业的人才、资金、税收等的支持,利用科技扶持和信贷支持等手段,促进企业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鼓励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进入农产品行列,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实现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二、积极扶植生产性服务组织发展,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要充分利用技术支持、信贷扶持和政策支持等手段,积极鼓励种苗统一供应、病虫统一防治、产品统一收购和销售等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推动农业生产的分工分业,降低生产成本。
三、积极支持农业发展内涵,拓展外延
积极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突破传统农业范围,挖掘农业发展的内涵,积极拓展农业的外延空间。发挥好农业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扶助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以及其他服务型产业。
四、改革农技推广体系,强化技术支撑能力
农村经营主体的改变,对农技推广体系将提出新的要求。要进一步理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农技推广部门的职能,加强对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应用;搞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及农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工作。增强农技推广部门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耕地保养、低产田的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第三篇: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政府的要求及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情况
“十一五”期间,通过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
工作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农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万元,比增加万元,既定目标为万元,比增加%,年均递增%;,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比增加元,既定目标为元,比增加%,年均递增%。农业法律保障和政策扶持体系得到全面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业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有效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一)党在农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按照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不变的要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政策,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严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严格控制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补贴等党的惠农政策,农民利益得以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二)农业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强力推进以农田、水利及中底产田地改造为主的工程建设,沙颍河治理工程、淮北大堤加固工程顺利完成,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沼气工程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基本农田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建成高稳产农田万亩,比十一五末增长万亩,农田水利化程度达68%以上,比十一五末提高了个百分点。
(三)农业现代装备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实施农机补贴项目,有效推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全区新增农业机械共计台(辆)千瓦,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和%,为农业生产节约经营、提高效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全区粮食作物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大批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得到推广应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氮肥后移、小麦一喷三防、大豆合理密植、蔬菜设施生产、地膜覆盖种植等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率达80%以上,科技为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五)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通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机构的公益服务职能,转变了服务方式,扩展了服务领域,提高了农业生产中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市场信息、产品加工等多方面的服务质量。
(六)农业法规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执法规范有效。通过《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土地承包法》、《农机管理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教育和有效贯彻落实,农业工作的法制建设有力推进,发展环境较大改善,执法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工作逐步走向依法发展的轨道。
(七)农业产业化发展有较大推进。以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优质蔬菜产业化生产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农产品加工有效推进,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有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渠道有较大扩展,收入水平稳定增长。
二、“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区的农业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13亿人口的基本生存,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现代农业的支撑。同时,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营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农业的氛围;以城乡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导向,已经开启了支持农业、扶持农民政策的新举措,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是,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需进一步深化,涉农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是农业结构不够合理,还需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三是农业服务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化服务规模不够大,不能适应推进农业服务产业化的要求;四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队伍力量和推广经费不足;五是农业生产的整体科技含量低,农副产品初加工发展及推广力度不够,为民增收领域需进一步拓宽;六是各级政府对农业扶持和引导力度还不够,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
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兴农富民”意识,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着力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增效为核心,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
我县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2、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坚持以科技进步作重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完善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业市场体系;坚持依法促进,兴农富民,全面提升农业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三)发展重点、目标
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产量。稳定发展粮、油、菜等常规产业,确保农产品供应安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万元,比增加万元,年均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增加元,年均递增%。
1、粮油生产。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万亩,粮食总产量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略有升高,单产年递增1.4%,粮食总产稳定在万吨,其中100%为优质品种。同时加大油料作物和蔬菜发展力度,自给率达到%。
2、农特产业发展。坚持“精心管理、改造提升、稳步发展、提质增效”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管理,积极推广绿色、有机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大力推进连片上规模的设施蔬菜种植,在正午镇、口孜镇每年新增蔬菜基地亩以上,优化老蔬菜基地1500亩以上。到2015年,全区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万亩以上,平均单产达公斤以上,年产量达万吨以上,年产值达亿元以上。
3、畜牧业。一是发展规模养殖。规模养殖比重由目前的%提高到%以上;二是加快畜禽改良步伐,三元杂交猪推广率达到100%,家禽改良率达到90%以上;三是全面落实免疫、检疫和产品检查,达到3个100%;四是建成猪、羊、禽3个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2015年:猪、羊、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万头、万只和万只;出栏分别达到万头、万只和万只。
4、林业。全面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到2015年实现有林面积20.1万亩,林木总蓄积1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8.5%,发展林业庭院经济6万户,林业产值0.56亿元。
5、渔业。大力实施渔业致富工程,调整渔业区域布局,建立名特优稀水产品生产基地;优化品种结构,增加渔业投入,加快数量型渔业向效益型渔业的转变;加快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的认证,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放养水面达到2.5万亩,水产品产量0.55万吨,渔业产值0.33亿元。
6、基层农村推广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满意的科技人员队伍。二是全面推行聘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建立效能淘汰机制和工资与工作任务、效果挂钩的分配机制。三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设施建设,十二五初争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新建10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办场所及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
(四)保障措施
1、政策扶农,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继续加强领导,以“两个趋向”统领“三农”工作,优化和完善各项扶农支农的政策措施,巩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继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种粮大户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粮食生产走产业化之路;继续出台对主导产业的产业化扶持政策,完善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和配套措施;继续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重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点农业项目落实。认真研究和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2、项目强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我县区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积极向省、市农业、财政、科技等部门争取项目,做到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全面提升我区农业产业档次。“十二五”期间有计划推出一批重点农业工程项目,全面推动我区农业产业发展进程。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工商企业、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生产、加工和服务全过程,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一深层次问题,为农业的产业升级注入内在动力。
3、科技兴农,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十二五”期间将有计划推广一批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全面提高我区农业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网络,稳定区、乡(镇)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深化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加强农机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各类新型实用农机具。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建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4、依法护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检查监管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易降解的农用薄膜的推广应用,合理使用化肥;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秩序。
5、龙头壮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植出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狠抓标准化生产,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科技含量来培育品牌、打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加快发展农业中介组织,鼓励和引导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的中介作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社在行业自律和协调、行业标准和发展规划制订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农技服务站建设,解决乡(镇)、村技术力量薄弱这一现实问题,并把服务站办成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型合作经济组织。
第四篇: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二 ○ 一一年十一月 2 — 目 录
一、规划背景(7)
(一)“十一五” 主要成就(7)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7)2.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7)3.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新阶段(8)4.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8)5.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8)6.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8)
(二)主要困难和挑战(9)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9)2.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9)3.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仍然不足(10)4.农村体制创新力度还需加大(10)
(三)机遇和有利条件(10)
1.国家对“三农” 支持力度加大(10)2.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优化加快(11)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加快(11)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3 —
(二)发展目 标(12)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2)2.农业产业化经营(12)3.农业科技进步(12)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2)5.村容村貌整治(12)
三、主要任务(14)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4)1.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14)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4)3.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15)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16)5.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16)6.强化现代农业人才支撑(17)
(二)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8)1.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8)2.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8)3.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18)4.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19)5.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19)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1.挖掘家庭经营增收潜力(20)4 —
2.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21)3.增加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21)
(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1.重点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22)2.突出抓好新村建设(23)
3.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23)4.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4)5.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25)
6.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连片扶贫开发(25)7.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26)
四、区域布局(27)
(一)成都平原区(27)
(二)盆地丘陵区(27)
(三)盆周山区(28)
(四)川西南山区(28)
(五)川西北高原区(28)
22)(五、保障措施(29)
(一)增加农业农村投入(29)
1.健全政府“三农” 投入长效机制(29)2.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30)!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30)
4.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三农”(30)5 —
(二)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31)1.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31)2.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31)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31)
4.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32)
(三)加大“三农” 工作力度(32)1.强化政府“三农” 工作职责(32)2.完善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机制(33)3.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33)4.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33)附录 : 名词解释(35)6 —
“十二五” 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国家和四川省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编制《四川省“十二五”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 主要成就。
“十一五” 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克服了“ 5 ・ 12 ” 汶川 特大地震以及高温伏旱、低温雨雪冰冻、严重暴雨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取得了显著成就。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十一五” 期间,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54万亩,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4343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31.5%,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482.9亿元,年均增长3.3%。粮食连续4年增产,油菜籽产量连续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1.54%。2.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到5140元。“十 一 五” 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2.9%,是我省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劳务经济成为农 7 — 民增收的突出亮点。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245.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757.87亿元,年均增长19.5%。
3.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新阶段。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223家,比2005年增加1476家。全省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4131个,比2005年增加10531个,其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1412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 57%。
4.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 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 12.7万公里,新建户 用沼气池263万口,改造农村电网10.42万公 里,维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危房面积840万平方米、村卫生室 2675所,改造农村危房40.2万户,解决了171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 题。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地震灾区农村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5.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十一五” 期间,新农村建设示范 片连片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2884万亩,新增规模养殖户4万户,新建、改建、扩建和风貌功能改造56万户,建成新村(聚居点)2614 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显成效。全省新农村建设形成了省市县 三级联动、连片推进、以片带面的格局。
6.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全省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乡 财县管” 财政管理体制广泛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初步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统筹城乡综合配 套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8 —
专栏1 “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2010年 规划目 标 2010年 实际
“十一五”期间 年均增长(%)
农业增加值(亿元)——— 2482.9 3.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750.8 5140 12.9 劳务总收入(亿元)1000 1757.9 19.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2000 2245.9 6.5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150 236 ——— 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万人)4655 5172 ———农村户用沼气池(万户)500 525 ———
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家)3000 3223 13
(二)主要困难和挑战。
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由于历史欠账多,二元结构明显,体制机制 方面的深层次障碍未突破,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十二 五” 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可低估。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骨干水利工程少,渠系配套 差,中低产田土比重大,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0%。沙漠 化、石漠化、荒漠化等水土流失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防洪工程 建设滞后。自 然灾害频繁,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较弱。农村环境污 染严重,环保基础设施薄弱。
2.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农民组
织化程度还较低,土地零碎、经营分散,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 精深加工、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率还不高。农业科 技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还不适应农业现代 9 — 化的要求。
3.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仍然不足。农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医 疗卫生条件差,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未完全解决。农村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水平不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尚不健全。农村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4.农村体制创新力度还需加大。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农业多 元化投入机制不健全,农村融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农产品流通体 系建设不足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 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仍需深 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 系不健全。
同时,在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农业战略性资源短 缺矛盾更加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题压力不断加大。这些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十二五” 时期采取新的举措去应对。
(三)机遇和有利条件。
“十二五” 时期,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 机遇和有利条件。
1.国家对“三农” 支持力 度加大。自 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 乡” 发展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 策,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农村改革发展政策体系。“十二五” 期间,中央将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发展和农 村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向好。01 —
2.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优化加快。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 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全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大省和西部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有可为。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我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
稳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的试点、农村产权 制度改革、农村居民点整合、乡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农村社会管 理的加强,将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产业化 经营和新农村建设的成片推进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条件。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 全 会和省委九届 四 次、六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三化同 步” 和“两 个加快” 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主要农产 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核心目 标,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为总揽,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村体制机制 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三农” 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 业,强力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努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11 —
(二)发展目 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再上新的 台 阶,到2015 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8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粮食 总产量增长3%,生猪出栏增长15%,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万 人,实现劳务收入2150亿元。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新建高 标准农田1000万亩,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万个,新增出 栏 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2000万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森林覆盖率达到36%。
2.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省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超过 1000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5万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 社达到2.5万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70%。3.农业科技进步。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 以上,主 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0% 以上,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应 用面达到85% 以上,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60% 以 上,农业科技贡 献率达到56%。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水平,改扩 建乡 镇卫生院65个,完成全省所有乡镇文化站建设,基本建成完 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5.村容村貌整治。新改建通乡通村公路9.3万公里,基本实 现乡 镇和75% 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解决农村2150万人饮水 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 21 — 75%,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达到50%。
专栏2 “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2010年 实际 2015年 规划
“十二五”期间 年均增长(%)
农业增加值(亿元)2482.9 3800 3.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140 9000 12 粮食总产量(万吨)── 增长3% 0.6 生猪出栏(万头)── 增长15% 2.8 劳务总收入(亿元)1757.8 2150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2246 2300 0.5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3830 4830 4.7 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2835 3835 6.2 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万个)14343 24343 11.2 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万头)── 2000 ── 森林覆盖率(%)34.8 36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1.5 50 ── 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家)482 1000 15.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万个)2.41 3.5 7.7 其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万个)1.41 2.5 12.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57 70 ──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95 ── 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 80 ──
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应用面(%)── 85 ── 林木良种使用率(%)28.2 60 ── 农业科技贡献率(%)54 56 ──
拥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的乡镇比例(%)98 100 ── 新改建通乡通村公路(万公里)── 9.3 ── 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比例(%)53.8 75 ── 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万人)5172 7322 7.2 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万口)525 675 5.2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70 ── 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57 75 ──
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9 60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7.3 50 ── 31 —
三、主要任务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实施“米袋子” 工程、油料自 给 工程建设,推进粮食生产能力 建设,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 质,提高粮油作物单产和品 质,增强市场供给水平和保障生产能 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强粮食高产技术推广应用,大幅提 高粮食品种良种化率和高产技术推广面。在粮食和油料主产县深 入开展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 范” 工程,创建720个粮食、120个油料万亩高产示范片,积极推进 整县、整乡成建制创建,全面提升粮油作物生产的科技水平。严格 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确保 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足。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 县、现代林业产业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
县,加快创建良 种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 牌化基 地,促进优势特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千亿增 收工程”,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建设,加快发展蔬菜(食用 菌)、水果、茶叶、林竹、道地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蚕桑、花 卉、烟叶、苎麻、糖料、生物质能源和桢楠(金丝楠)等珍稀树种等 特色产业。以 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为重点,继续实施“新增出栏 2000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建设” 工程,推进畜牧业标准化适 度规模养殖,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调整优化 41 —
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等资源节约 型畜牧业。加快健康生态渔业基地和渔业资源养护体系建设。支 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围绕优势特色产 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区域集聚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和物流园区,建成西部重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在农业规模 经营推进中,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生态农业,注重推广清洁生产,发 展循环经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 农村集贸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区 域性交易中心,继续推进农产品“绿色通道” 建设。启 动农村商贸 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巩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 现代流通网 络服务工程”。加快发展“庄稼医院”、社区综合服务 社、粮食流通服务综合体。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农村流通主 体。健全基层农技综合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条件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 建设,完善动植物疫病监测、检测和防疫体系。加强种养业良种培 育、选育、引育、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 质量安全,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 程监控。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 织。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办好四川农村信息网、新农通和 新农村信息服务热线,建立覆盖全省的、统一的农村经济综合信息 共享平台。51 —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实施突破性农作物及畜 禽水产新品种选育、农作物及畜禽水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和农产 品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3大科技专项,搭建关键共性技术 和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推进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提升 自 主创新能力,力争在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把种业 提到重要战略位置,加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作物种子 和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原良种场建 设,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壮大良 种产业。抓好新品 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机制“四新” 推广,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制和良机“五良” 配套。实施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农业科技园 区、粮食丰产、科技富民强县、科技特派员创业和农村信息化科技 示范6项科技工程,加快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5.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现代 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为重点,成片推进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培育 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区和新兴产业带。继续支持龙 头企业做强做大,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在全国行业领先 的企业。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机制完善、管理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 体化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和鼓励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 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 股份公司、土地银行、“大园区、小业主” 等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建 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特色农产品 生产基地。深入推进“两个 61 —
带动”,大力 推行“龙头企业 + 专合组织 + 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和 “园区(基地)+ 专合组织 + 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等经营模式,进一 步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 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6.强化现代农业人才支撑。健全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充实农 民培训师资队伍,加快建设一批设备设施较完善、示范带动性较强 的农民教育培训基地。着力推进“阳 光工程” 等培训 项目,提高新 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质量。全面深化校地合作,转变培训 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特色效益产业、农产品 加工业、转移就业、农村服务业和农民创业“五业” 农民培训,重点培养有 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专栏3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工程
1.“米袋子”工程。继续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建设粮食作物良种繁育、标准化生
产、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基地,开展耕地质量、科技保障、种子等工程,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
制、粮食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机现代化服务等体系。2.“菜篮子”工程。建设以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和中药材等为重点的“菜篮子”产品良种
繁育、标准化生产等基地和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和市场
信息等体系。
3.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在88个生猪主产县扩建种猪场、仔猪繁育场,新建、扩建标
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4.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工程。建成现代畜牧业重点县60个,建设适度规模化畜禽标准化
养殖小区1万个,改扩建国家省级重点种畜禽场、扩繁场240个。
5.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大力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特色经济
林、生物质能源林和花卉苗木基地,培育工业原料林、纸浆竹、桢楠(金丝楠)、香樟、红椿、核桃、木本药材、麻风树等现代林业产业基地3000万亩。
6.特色水产业生产基地。建设100万亩生态健康养殖基地,改扩建水产原良种场、水生动
物防疫站、水产品质检站、渔港等。
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000家以上,其中亿元
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超10亿元的100家,超100亿元的5家,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
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5万个以上,其中农
民专业合作社2.5万个以上,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00个以上。9.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工程。依托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农村种养业生产和农
产品经营性人才培养。依托新农村建设需求,开展农村木匠、泥匠、石匠、篾匠、电工、装饰工等人
才培训。到2015年,培养新型农民100万人,实用人才150万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亿人
次。71 —
(二)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为 核 心目标,积极推进全域灌溉建设。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尽快 建成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小井沟水利工程、二郎庙水库、白 岩滩 水库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武引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升钟灌 区二期、红鱼洞水库、向 家坝灌区 一期、开茂水库等大中 型工程。积极推进泥溪水库、李家岩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续建配套 与节水改造,加快建设关门石水库、惠泽水库等在建项目的渠系配 套工程,大力实施都江堰等已成灌区的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继续 实施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建成一批 实现全域灌溉的市(州)、县(市、区)和乡镇,保障城乡生活用 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
2.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工程,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 土,完善田间排灌渠系,加强耕地地力 建设,建设“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无污 染、产量高” 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有 机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耕地质量,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 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3.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突出抓好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生 产机械化,鼓励平原地区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积极探索丘陵山区 推进农业机械化新路子。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化 服务组织,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加强机耕便民 81 —
道路、农村提灌设施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高性能、多功 能复式作业机械,鼓励、支持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和使用,加 快淘汰高耗低效的老旧农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4.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 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坡耕地水土 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强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上中游和沱江、岷江 中下游等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全面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启 动实施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加快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强化以若尔盖高原湿地为重点的 国家湿地自 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 境建设和保护。实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移民。5.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构建和完善气象、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和服务能力建设,合理开发空中 云 水资源,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尽快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实施主要江河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能 力。搞好重点河道整治,拓宽卡口断面,提高行洪能力。加强山洪 灾害防治,完善水文基础设施和预警预报系 统,提高综合防灾能 力。加强牧区雪灾和草原生物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植 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草原防 火预警监测、物资储备、扑救指挥与作业等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 升森林、草原防火水平。
— 专栏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1.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亭子口水利枢纽、武都水库、小井沟水利工程、二郎庙水库、大竹
河水库、白岩滩水库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红鱼洞、龙塘、开茂、关刀桥、寨子河、七一、九龙等大中
型水库和武引二期、毗河一期、升钟二期、向家坝一期、大桥二期、铜头引水等大中型灌区工程。
2.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关门石水库、惠泽水库等在建项目的渠系配套工
程,基本完成都江堰、玉溪河等11个大型灌区和8000多个中小型灌区的渠系配套建设。
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从2011年到2015年,在全省百个产粮大县投资105亿元,建设高
标准农田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00万亩,并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4.机耕便民道建设工程。实施“进组”、“入院”和“到田”机耕便民道建设20万公里。5.防洪减灾工程。加强渠江等主要江河防洪控制性工程,基本完成“六江一干”(岷江、沱
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长江上游干流)重点河段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
善水文、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山洪灾害防治。
6.农业农村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工程。在灾害易发区建区域气象观测站600个,交通气象观
测站100个,风廓线雷达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3部,气象技术装备应急储备库6个; 建立和完善
农村雷击高发区避雷示范设施; 建立新一代天气预报综合业务系统,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
建设,完善农业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7.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工程。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建设,建设省级飞机增雨基
地,市、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156个,地面作业基地4个,标准化作业点100个。建设农业气
象业务服务和科技支撑体系,农气移动观测业务平台及生态环境卫星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
警和农业气候资源开发评估服务系统。
8.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建设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系统、阻隔系统、通信和信息指挥
系统、扑救装备能力建设、宣教能力建设、物资储备库建设、火灾评估与火案勘查系统建设体系
等。
9.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十二五” 期间,重点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退耕还林、水土保
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川西北防沙治沙、石漠化综合治
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经营、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建
设10大生态建设工程。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挖掘家庭经营增 收潜力。启动实施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两个带动”,以成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 基地建设为载体,引导农民围绕市场优化种养结构,推进标准化生 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优势特色种养业。积极培育大凉山、川藏 高原、金沙江流域、大巴山、川中丘陵、成都平原等区域和主要优势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力 争“三品一标” 优质特色农产品达到4000个。扶持“农超对接” 等 多形式、多途径的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直接进超市、进社区、进学 02 —
校、进军营。开拓农产品境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 有率。加快发展特色林产业和林业立体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业,培育扶持乡 村农家乐群体,同 时加 快“林农乐”、“渔家乐” 发展。鼓励农户 通过专业合作,从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竹 木工艺品、针织品、绣制品等家庭手工业,大力发展与加工企业配 套的农户 家庭小型手工作坊。鼓励农民进入商贸流通领域,从事 餐饮、娱乐、商品营销、运输服务,增加经营收入。
2.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方式,开发劳务
产业发展潜力。优化培训结构,以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 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以及水库移民为重点对象,以具有 地方特色的高技能型、创业型专项培训项目 为重点,加强农民工职 业技能培训力度,巩固传统劳务品牌培训,每年培训农民工100万 人。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力度,依托小城镇建设、农 村资源综合开发建设,以及本地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用工需求,促 进就地转移就业。结合乡村旅游、城郊餐饮和住宿等产业的发展,开展定向定岗培训,增加就近就业。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拓展农 村存量劳动力尤其是妇女的就业空间。继续巩固和扩大省外和国 外劳务市场,每年递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0万。强化农民工就 业服务,促进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农民工 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障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农民工 合法权益。
3.增加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 度,积极 12 —
探索国家投入农民持续获利的有效形式。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增 加对农户 的补贴,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投入 形成的资产民有、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将财政资金 投入形成的资产转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成为农民生产经营 资本的多种途径,通过出租、入股等形式让农民获取更多财产性收 益。支持、鼓励农户间的土地和林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种植大户 和林业大户 ; 引 导和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与现代农 业建设。探索放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加强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专栏5农民增收重点工程
1.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加大“三农”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
产业化经营水平,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十
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力争用6年时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2.“两个带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
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到2015年,在农村产业发展中,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
体系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达到70% 以上;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带动主体提供统一服
务,农户家庭经营参与的比重达到75% 以上; 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收入
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达到60% 以上。
3.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建设1000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
业基地示范县,实现农业新增产值1000亿元; 突出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1.重点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连片推进、以片带面,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农村建设 总体规划和新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产业发展、22 —
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村级班子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 4 +1 ” 重点工作,连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分类推进村 落、村庄、民居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 设,加强村级班子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建成民富村美、文明 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片,确保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 入年均增长18%。到2012年,省、市、县三级第一批新农村示范片 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到8000个以 上。总结推广第一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经验,2013年启 动第二批 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片带面,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全省各市县新 农村建设工作。到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 到2万个以上。
2.突出抓好新村建设。坚持把新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通过新村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其他各项工作,特别 是民族地 区、连片扶贫地区和革命老区要把新村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完成藏 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彝区彝家新寨建设。按照“三打破、三提 高” 的要求,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做好新村(聚居点)的具 体规划设计工作和新村建设整体性安排,提高推进工作的有序性 和整体性水平。统筹考虑新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充分考 虑不同类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分类有序推进。整合叠加相关项 目,结合重大工程建设,通过迁建、新建、改建、扩建和风貌改造等 多种形式,建设现代宜居和谐新村,初步建成各类新村8000个。3.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充分考虑加快新型城镇化 32 —
进程带来的人口转移因素,充分利用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 生活服务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选择一批场镇周边的村,配套建设 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功能较为齐全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以农 民为主体、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 民主、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探索发展城乡 结合、灾区发展振兴、拆迁安置、乡 村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模 式,初步建成新农村综合体100个,提高全省新村建设总体水平。4.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 快推进通乡、通建制 村沥 青(水泥)路、断头路改造,启动建设现代新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 连接线,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完善农村道路配套,继续 实施农村危桥、渡口、渡船改造,大力推进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养护 资金。加快乡镇和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乡 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标准适宜、设施完善、管养 到位的农村公路网。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 题,提高农村自 来 水普及率。加快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农村电气化,继续完善农村电 网,基本消除无电乡村。大力提高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实现 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加大 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全面加强城镇基础设施 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实施省重点 镇建设工程,因地制宜高标准发展资源开发、旅游度假、加工制造 和商贸流通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引导农村居民进入小城镇就业 和创业。42 —
5.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逐步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发 展农村学前教育,巩固普九成果,积极支持中职涉农专业发展,不 断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 络,改善农 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扩大广播影视 在农村的有效覆盖,继续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 化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广泛开展农村文体 活动。完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尽快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全覆盖。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加快完善和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 度。建立健全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展“ 1 +6 ” 村级公共服务 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6.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连片扶贫开发。贯彻落实《中 国 农 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 2020年)》,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抓好农 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农村低收入人 口扶持政策。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把我省藏区、彝区、乌蒙山 区、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县、重点贫困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 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搬迁、技能培训等扶贫工程项目,改 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 52 — 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貌。7.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推 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用农药,搞好农膜回收利用,开展污染土 壤修复与综合治理。合理控制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划定畜禽养殖 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完成国家下达的污 染防治任务。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
农村垃圾集中 处理,建立户 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市)理的垃圾收集清运与处理体系。推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鼓励开 展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 物向农村转移。推进农村住宅节能和沼气、风能、太阳 能、生物质 能等新型能源在农村的开发和利用,重点组织实施大中型沼气和 户 用沼气建设,大力开展秸秆还田、作物基料、生物有机肥等循环
处 利用。
专栏6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1.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整县推进的示范县(市、区)建设,建成
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00个以上。
2.新农村综合体。初步建成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新农村综合体100个。
3.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约9.3万公里,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大部分建制村通
沥青(水泥)路。
4.农村饮水安全。解决农村215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5.农村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林业棚户区改造、垦区危房改造,加快牧民定居行动计
划,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
6.农村扶贫开发。在全省贫困地区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技能培训等扶贫工程项目。
7.农村环境清洁行动。在优先开展污染物源头削减、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选取依托当地
资源优势和已建环境基础设施、操作简便、运行维护费用低、辐射带动范围广的技术模式,重点开
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
8.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联户沼气、秸秆能源化利用、农
村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等工程、太阳能热水器等热利用,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62 —
四、区域布局
(一)成都平原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和眉山等市的27个 县(市、区)。重点发展中高档优质稻、专用小 麦、菜用 型马 铃薯、“双低” 油菜、优质蔬菜、食用 菌、水果、花卉、道地中 药材。大力发 展优质肉猪生产,推广具有地方优势的黑山羊、成都麻羊等良种羊 及杂交羊和大恒肉 鸡、金利肉鸭等品种,积极发展优质小家禽,加 快发展大城市郊区奶业。大力培育工业原料林、珍贵用材林和高
档苗木花卉。集中发展四川泡菜、肉 类、蔬菜、水果、中 药材、木竹 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和贮运配送产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设施 农业和文化创意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加快发展良种产业和外销出 口创汇农业。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集中发展区、西部农产品加工中心、西部农产品物流中心和西部现 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盆地丘陵区。包括内 江、资 阳、遂宁、南充、广安、宜宾、乐山、自贡、泸州和达州等市的68个县(市、区)。大力发展优质水 稻、饲用玉米、优质专用小麦和菜用型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生产,积 极发展高粱、大豆、绿豆等优质专用小杂粮,建设“双低” 油菜、优 质柑桔、优质安全蔬菜、袋栽食用 菌、名 优茶叶、优质蚕桑、道地中 药材等经济作物优势产区。加快适度规模生猪生产发展,建设肉 羊、家禽、兔、奶牛、肉 牛优势区域。大力培育工业原料林,加快人 工中幼龄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和 林产品加工业。建设粮油、畜产品、饲料加工基地。72 —
(三)盆周 山 区。包括广 元、雅安、巴 中 等市的31个县(市、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推广林粮结合等 山区耕作模式。重点发展名优茶叶、加工与菜用马铃薯及优质种 薯、优质蚕桑、道地中药材、特色及秋淡季蔬菜、名特优食用菌等特 色农产品 生产基地建设。适度发展生猪规模生产,建设肉 羊、肉 牛、特色家禽优势产区。大力培育木竹原料林、特色干果、木本药 材、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四)川 西南山 区。包括攀枝花市、雅安市、甘孜州和凉山州 的24个县(市、区)。重点发展以晚熟芒果、早市枇杷、优质石榴、优质苹果、酿酒葡萄、早熟鲜食脐橙等为主的特色水果业、蚕桑业,以早市蔬菜为主的蔬菜业、花卉业,以优质水稻、加工专用马铃薯、荞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和优质烟叶,率先在全省推出进入国际 市场的品牌。大力发展建昌黑山 羊、凉山半细毛羊、生猪、家禽等 特色畜牧生产。培育速丰用材林,积极发展特色干果、木本药材、麻风树、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五)川西北高原区。包括甘孜、阿坝和凉山州的31个县。重 点发展牦牛、藏羊、藏猪、藏鸡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畜禽生产基地,统 一打造川藏高原特色畜产品品 牌,积极开发风味独特的绿色畜产 品。加快发展当地少数民族特需的青稞、荞麦等作物,提高单产水平。加快发展甜樱桃、优质苹果、梨、酿酒葡萄等特色水果、秋淡蔬 菜、食用菌、道地药材,搞好高原野生药材的人工种植。积极推进 碳汇造林,开发林下资源和森林食品,发展原始林区旅游、原生态 82 —
草原及湿地生态旅游、野生动物观光旅游。专栏7五大农业区域划分
1.成都平原区。包括27个县(市、区): 成都市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大邑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德
阳市的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绵阳市的涪城区、江油市、安县,乐山市的市中区、夹江
县,眉山市的东坡区、彭山县。
2.盆地丘陵区。包括68个县(市、区): 内江市、资阳市、遂宁市、南充市、自 贡市、广安市全
部,成都市的龙泉驿区、金堂县、蒲江县,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阳市的游仙区、三台县、梓潼
县、盐亭县,眉山市的丹棱县、仁寿县、青神县,乐山市的井研县、五通桥区、犍为县,巴中市的巴州
区、平昌县,达州市的渠县、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泸州市的江阳区、龙马潭区、泸
县、纳溪区,雅安市的名山县,宜宾市的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高县。
3.盆周山区。包括31个县(市、区): 广元市全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达州市的万源 市,巴中市的南江县、通江县,泸州市的合江县、古蔺县、叙永县,宜宾市的兴文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雅安市的雨城区、芦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宝兴县,眉山市的洪雅县,乐山市的金口河区、沙湾区、沐川县、峨眉山市、峨边县、马边县。
4.川西南山区。包括24个县(市、区): 攀枝花市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雅
安市的汉源县、石棉县,甘孜州的泸定县,凉山州的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
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5.川西北高原区。包括31个县: 甘孜州的康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
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阿
坝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
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凉山州的木里县。
五、保障措施
(一)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1.健全政府“三农” 投入长效机制。加大“三农” 投入力度,健 全投入增加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 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重大农业农 村建设项目 的比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使用用于农业土地 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 用 于农田 水利 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 综合效益。实施农业投入激励考评,激励市、县政府加大对农业的 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切实发挥财政政策和涉农资金的合力 效应。92 —
2.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良种补贴政策,扩大补贴 范围,提高良种覆盖率,完善补贴办法和操作程序。落实好农机购 置补贴政策,继续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调整优化农机购 置补贴结构,扩大地方补贴机具选型比例。继续落实粮食直补和 农资综合补贴,积极探索种粮大户直接补贴试点。完善并落实农 民培训补贴政策,继续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基地贷款省 级财政贴息政策。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政策。继续实施天 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政策。
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多层 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拓宽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强化商业银行支农社会责任,继续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大 力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新型农村 金融机构,全面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本金融服务覆盖问 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和风险补助方式,加快推 进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 保贷款的覆盖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区域和试点品 种,积 极探索推行农村家庭财产人身伤害综合保险试点,推进政策性农 业保险协调机制建设。支持开展农村商业保险和合作保险。
4.引导社会力 量支持“三农”。建立国 家、集体、个人和社会 等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资金的投资体系。大力推行民办公 助方式,构建“投、建、管” 三位一体的支农项目 建设机制。研究制 定鼓励投资农业发展的政策,大力吸引民间和社会资金,围绕转变 03 —
农业发展方式、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 重大项目建设等,投资现代种养殖业生产、加工、营销、仓储物流等 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资推动现代 农业建设。
(二)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1.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长期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 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土地、房产、林权、草场等农村资 产要素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 有效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盘活集体资产,完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 体经济实力。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完善牧区草场承包经营,稳 定水域河滩养殖使用权。
2.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 法、自愿、有偿” 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支 持、推广能带动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户 长期受益的土地经营机制和 土地流转模式,逐步完善和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提供、法律法规政策 咨询、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等服务。鼓励 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股份合作,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 营。
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巩固 深化 乡 镇机构改革成果,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13 —
工作,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村级财务管理新机制。基 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和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制度,逐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 络。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 村医疗救助和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 机 制,统筹城乡人口发展。继续强化农民负担监管。
4.推进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总结推广成都市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梯度推进德阳、自 贡、广元3个省级试 点和20个市级试点。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生产 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 统一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 市场。推进户 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 条 件。推进城乡 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城乡 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体制。
(三)加大“三农” 工作力度。
1.强化政府“三农” 工作职责。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 事日程,将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分解到,建立相应的目 标责任制。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县级政府要把工作 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农口 部门要结合部门工作职 能,制定专项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涉农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服 务“三农”。23 —
2.完善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机制。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 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对资源配置的宏观调 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和 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村经济 和增收创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发动农民采取自 筹资 金、“一事一议” 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投工投劳。要注重培育和壮大 带动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对农 民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 建设。强化农业农村工作协调机制,增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 的统 筹协调职能。3.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加强基础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
治范围,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保障农民享 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深入开展“乡 学文建明,村学王家元” 活动,大力学习推广“文建明 工作法” 和“春风经验”,深入推进农 村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一监督” 工作法,推进乡 镇政务和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依法 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4.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加快建设 农村综合执法体系,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强化涉农执法监督和司法 保护。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畅通农村信访渠 道,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 法调解相结合,拓宽农村社情民意 33 —
表达渠道,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纠纷仲裁体系建设,健全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司 法、信访等多渠 道调处纠纷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 农村平安创建活动,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43 — 附录 名词解释
1.“三化同步”: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 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2.“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指从2009年到2016年,加快建设 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6亿立方米,新增 有效灌面1069万亩,相当于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3.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 2010年,我省开始创建一批引领 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典型和样板,旨在探索用现代物质条件装 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 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 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 民发展农业。
4.“三品一标”: 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 理标志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5.土地银行: 指主要经营土地存贷业务和有关金融服务的中 介组织。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入“土地银行”,收取存入 “利息”,“土地银行” 再将土地划块后贷给愿意种植的农户,收取 贷出“利息”。
6.“大园区、小业主”: 指村集体统一规划、农民分散经营、农产 品集中销售的农业经营模式。53 —
7.全域灌溉: 指区域内所有耕地实现有效灌溉,在较高水平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同时,力争同步实现优质供水。8.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以连锁 经营、现代物流等现代流通方式,新建、改造、提升供销社传统经营 服务网络,形成的立足农村、覆盖城乡、运转高效、双向流通的流通 服务网络。
9.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 在乡村兴办的集农村消费购物、农
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 购销、科技服务、信息交流、文体娱乐、健 身医疗、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向农民提供综合化、系列化、社 会化服务的新型为农服务组织。
10.粮食流通服务综合体: 指国 有粮油购销企业以粮食收购、销售、兑换、成品粮油销售为主业,辅以销售农民生活用品、农业生 产资料和特色农产品收购、交易的综合性连锁服务网点。11.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指以公共服务为引 导,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合作 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 社会化服务体系。
12.新农通: 新华社四川分社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共同开发
建设的新型“三农” 信息服务平台,它通过手机短信、彩信、语音、专家热线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涉农干部、涉农企业、专合组织 等提供“三农” 实用信息服务。
13.空中云水资源: 指贮存在空中云体中,可以通过天然降水 63 —
或人工降水等方式开发利用的水分资源。14.牧民定居行动 计划: 2009年初正式实施,规划 用4年时 间,在我省29个牧区县规划建设1409个定居点,从根本上改善藏 区牧区10万户48万未定居和仅有简易固定住所牧民的生产生活 条件。
15.彝家新寨建设: 从2011年起,在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以行 政村或自然村为单元,组织开展以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的住房建设、村(寨)内公共服务建设、村(寨)内 配套基础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 村建设。
16.“三打破、三提高”: 指在村镇建设规划中,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 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 打破“火 柴盒”,提高居民设计水平。
17.新农村综合体: 省委在总 结“ 5.12 ”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农 村恢复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指在县城、场镇周 边建设 的,农户居住规模较大,产业支撑发展有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 全,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健全的,能体现城乡 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
18.“ 1 +6 ” 村级公共服务中 心: 指集村级组织(村两委)活动 场所和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农家 购物等中心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
19.农村资金互助社: 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
镇、行政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 73 — 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组织。
20.农村改革试验区: 2010年由农业部启 动,重点在稳定和完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 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六个方面进行试验探 索。
21.“春风经验”: 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科 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仅3年时间,就在喀斯特地貌上将落 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们的做法被称作“春 风经验”,在全省推广。
22.“四议两公开一监督”: 涉及村里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 大事项,经村党支部提议、“两委” 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提交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做出决定; 村级重大事务决议,实行 内 容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 村级重大事项的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 程,自觉接受党员和村民的监督。主题词 : 农业 农村 十二五 规划 通知 信息公开选项 : 主动公开
抄送: 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纪 委,省法院,省检察院,成都军区,省军区。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12月7日 印发 83 —
第五篇:保定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保定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保定市农业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定作为农业大市,农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7.6%左右,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1%左右。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其基础地位不会改变,种植业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我市农业“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强化政策惠农、科教兴农、项目强农举措,大力发展安全农业、节约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开放农业五个农业,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全部完成。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在惠农政策的支持引导下,遏制了“十五”期间出现的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阶段性持续下滑的局面。“十一五”以来,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步增加,蔬菜生产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总面积1378.18万亩,比2005年增加105.82万亩;粮食总产585.13万吨,比2005年增加113.72万吨;粮食亩产425公斤,比2005年提高54.5公斤/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87.06万亩,比2005年增50.14万亩,总产230.95万吨,比2005年增加28.95万吨;玉米播种面积691.96万亩,比2005年增89.95万亩,总产322.14万吨,比2005年增加88.94万吨。2010年全市粮食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达到393公斤、466公斤,单产连续创历史最高水平。
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基本保持稳定。2010年全市棉花播种面积43.01万亩,平均亩产70公斤,比2005年增加8.5公斤,总产3万吨。
油料种植面积和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单产明显提高。2010年种植面积114.85万亩,总产28.5万吨,单产达到248公斤/亩,比2005年提高22.2公斤/亩。
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效益稳步提高。2010年全市蔬菜(含菜用瓜类)播种面积已达到229.13万亩,实现产量846.31万吨,产值82.6亿元,蔬菜产值连续多年居种植业首位。全市食用菌生产面积突破3万亩,总产量突破20万吨,实现产值8亿元。
2、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全市种植区域布局日趋优化,优势作物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市场价格调节因素的双重影响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比由2005年的71.7:28.3 调整到75.5:24.5。初步建成沿107国道优质专用粮食产区、西部山区和黑龙港地区小杂粮优势产业带;全市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发展迅速,2010年优质小麦达到410万亩、粮饲兼用玉米达到570万亩。通过引导调整,形成了蠡县、高阳、安新等东部优质棉花产区,优势区内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市的82.5%。同时,加强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进一 步深化品种品质结构调整,优质小麦、专用玉米分别占同类作物的69.8%、82.4%;优质抗虫棉基本普及,占棉花播种面积的98%以上。
设施蔬菜发展迅速,2010年设施蔬菜面积122.87万亩,较2005年增长3.4%。其中日光温室47.06万亩、塑料大棚22.95万亩,中小塑料拱棚53万亩,设施蔬菜占蔬菜总面积的45%,产量占总产的50%,产值却占总产值的75%,设施蔬菜已成为我市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3、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部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进一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持续普及先进农业技术,每年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近1000万亩次,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9%,比“十五”期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以小麦、玉米为主的优质专用品种及配套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推广了“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优质玉米品种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优质专用小麦推广面积由2005年的203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46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配套技术推广2010年达到了238万亩。小麦节水技术2007~2010年三年累计推广面积805万亩,其中2010年推广面积达到了230万亩,节水地块平均亩产量388.6公斤,亩节水52.5米,亩纯增效益13.7元。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当家品种基本完成一次更新换代。品种特点由单纯高产型向高产、优质、专用方向发展,小麦品种推广了石家庄8号、石麦
15、轮选987、中麦11等耐旱节水品种,师栾02-
1、藁优9409等优质品种;玉米推广了郑单958、浚单20、蠡玉13等粮饲兼用型品种和适合鲜食加工的甜、糯玉米品种;棉花品种在大力推广常规抗虫棉的同时开始向杂交抗虫棉发展;花生推广了产量高、含油量高的冀花4号、冀花5号等品种。
植保基础建设得到发展,已建成国家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4个,正在筹建4个,建成省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4个,正在筹建1个。重大病虫害测报和防治技术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预报可视化,传递数字化。有效的控制了东亚飞蝗和小麦吸浆虫危害,确保了小麦连年稳产丰收;蔬菜病虫害防治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苦参碱等,推广防虫网、黄板诱杀和杀虫灯物理防治技术,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推动了无公害蔬菜生产。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十一五”期间,全市共采集、检测土样13.6983万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从2006年的60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792万亩,累计推广面积2502.5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粮食21.5公斤,总增产粮食53.8万吨,每亩节本增效42.3元,总节本增效达10.58亿元。
4、农机化水平逐步提高
201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165万千瓦,农机资产净值达44.93亿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56万台,配套机具4.13万部;小型拖拉机13.83万台,配套机具15.02万部;联合收获机1.4万台,其中:玉米收获机械迅猛增长,达到2149台,其中自走式玉米收获机1005台,玉米收获专用割台749台;排灌动力机械27.38万台。实现机耕水平76.08%、机播水平69.22%、机收水平33.35%。小麦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856.79万亩,利用率达67%以上。
5、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3 2 2010年我市共检测各类农产品样品2922个,其中市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抽检样品1004个,检测项目全年累计达1.34万多项,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近3倍和10倍,有机磷农药残留合格率达99.5%,比2005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产地38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1个,认证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100%。通过大力推广普及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化关键技术,治理高剧毒农药的使用,蔬菜品质、质量安全和效益逐年提高。
6、农村新能源利用实现突破性发展
农村能源节能技术得到稳步推广。沼气建设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年新建数量为4.8万户以上,截止2010年底,全市累计建成44.3万户,与“十五”末的19.6万户相比增长了126%,普及率由“十五”末的8.9%增加到20%;在建的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17处;建成农村沼气物业服务(站)点200处,从业人数达到3000余人。
推广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农村能源节能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市农村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6.2万平方米,太阳灶1231台,太阳能采暖房13.26万平方米,各种太阳能灯2184盏。秸秆能源化利用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发展秸秆成型燃料加工点19处,秸秆炭化厂1处,推广秸秆压块炊事采暖炉具示范户1200余户。全市推广省柴节煤炉灶67.9万台,节能炕21.5万铺。
(二)“十一五”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我市农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但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分析,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农业投入、支持力度不够
对农民生产的投入低。尽管近几年农业投入的总量有绝对增加,如实施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支持政策,但与大幅度增加的种子价格、农资价格和种粮效益偏低相比,不足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各级农业推广机构装备水平低、运行经费和试验示范经费严重短缺,仍处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境地。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2、支撑农业发展的各级农业机构极不适应
无论从事管理职能的各级农业行政机构还是从事农业推广的事业机构普遍存在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人才缺乏、后继无人等问题,这种状况从“十五”到“十一五”呈日益恶化的趋势,这样的队伍现状难以支撑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难以承担起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任。
3、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水资源匮乏和耕地资源逐年减少造成的瓶颈效应日益突出,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对稳定粮食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劳动力资源稀缺,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绝大部分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了其它行业;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偏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4、农业关键技术还有待创新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慢,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支持,造成种植业新技术发展滞后;主要农作物农机作业质量不完全符合农艺要求,近年来小麦播种绝大部分采用旋耕作业致使耕层变浅,连年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造成小麦播种质量差,必须创新关键技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5、自然灾害频发致使农业生产有诸多不确定性
旱灾、冻害、风雹灾等自然灾害在一些地区多有发生,与配套技术措施不能落实、耕作方式的转变和农民种地思想意识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与控制能力、检疫性有害生物控制能力建设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能力明显滞后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更难以满足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农产品生产将继续向商品农产品、优质农产品、出口农产品三个方向转变,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高度重视,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支持“三农”的力度必将不断加大,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巩固完善必将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粮食、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供应压力、价格上涨预期刺激农民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我市是农业大市,各类主要农产品供给较为充足,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京津保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我市进一步合作,将为我市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京津冀经济圈、首都北京“卫星城”、环渤海经济圈建设,为我市“十二五”农业发展提供良机。
二、“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确保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1、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基本满足适应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到201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之比稳定保持在70∶30左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50万亩左右,保持总产5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油料播种面积120万亩左右,总产30万吨左右;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40万亩,总产1200万吨,产值140亿元,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240万亩,占蔬菜播种面积的70%,其中优型棚室面积达到90万亩;积极发展粮饲兼用和饲草饲料作物,为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保证。
2、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基本与生产发展和农民需求相适应 广泛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使高产方田覆盖到全部县市区。广泛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到2015年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达到20个以上。到2015年争取实现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一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到2015年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传统施肥观念,测土配方施肥成为其主动要求和自觉行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本覆盖所有农作物,施用配方肥的比例达到60%以上。重大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由目前的75%提高到80%以上,中期预报由80%提高到90%以上,短期预报由90%提高到95%以上,基本实现监测预警规范化,初步实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外来有害生物的全面监控。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科技示范户10000户,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达到每年培训农民100万人次的能力。
3、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基本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
以全力打造“安全农业”为中心任务,按照“全程监管、重点监控、市场准入、产地准出”的总体要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为抓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到2015年,全市各县(市、区)全部建立专门的农产品监管和检验检测机构,特别是各类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市)要建成具备常规检测能力的农产品质检中心,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要具备自检能力,形成农产品产地和流通环节批批检测,市、县两级全覆盖监管的良好局面,确保全市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96%以上。
4、农村新能源建设要有新突破推进各类可再生能源和农村新能源综合发展
重点抓好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和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各类可再生能源和农村新能源综合发展,努力实现 “三个转变”,即由以政府推动为主向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转变,由注重数量向注重综合效益转变,由以新建为主向管、用、建并重转变,建立和完善长效发展机制,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户用沼气和联户集中供气2万户,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及秸秆联户供气工程200个,村级物业服务网点300个,推广秸秆压块炊事采暖炉具1万户,太阳能热水器15万平方米,太阳灶1000台,省柴节煤炉灶4.5万台。到2015年,全市累计保有量达到:户用沼气和联户集中供气45万户,大中小型沼气工程215处,村级沼气物业服务网点500处,秸秆压块炊事采暖炉具1万户,太阳能热水器51.2万平方米,太阳灶2231台,省柴节煤炉灶70.3万台。
5、提高农机现代化装备水平实现农机与农业的紧密结合
力争在2015年实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进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保持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玉米机械化水平的全面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提升到60%,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的目标。通过大力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实现农机服务的转型与创新,促进农机专业组织的成长与壮大,力争专业组织收入在农机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提升到30%。持续拓展农机服务新领域,加大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设备、经济作物、牧草生产和畜牧、养殖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范围。
三、发展重点
(一)稳定大宗农产品生产
1、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我市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大市,必须把粮食安全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一,构建粮食生产核心区,按照省建设规划,在我市纳入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13个粮食生产条件较好、单产水平和商品量较高的县(市),建设500万 亩粮食生产核心区。经过努力,核心区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粮食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带基本形成。第二,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第三,以高产创建为抓手,整合技术力量和关键技术,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节约种粮成本、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第四,加强项目谋划,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建设,扩大旱涝保收基本农田规模。第五,实施抗旱防涝和病虫害综防为主要内容的防灾减灾工程,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水平,促进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
2、努力稳定棉油生产
“十二五”期间,保持油料、棉花播种面积基本稳定,防止棉油生产出现“大起大落”。花生产业重点是依托花生良种补贴项目,加快推进品种更新换代和新技术推广,加强以花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为主的油料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我市油料可持续发展。棉花产业要按照优势区域规划的总体要求,继续引导棉花生产向比较效益相对较高的黑龙港流域集中,促进棉田由非优势棉区向优势棉区转移、由零星分散棉区向集中高产棉区转移、由农户分散种植向植棉大户转移。着重抓好安新、高阳、蠡县三个棉花重点县建设,突出抓好大乡和大方面积的落实,优势区域棉花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5%以上。
(二)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1、促进蔬菜产业上档升级
我市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围绕“突出一线三区布局,强化十大优势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实现蔬菜生产优势区域更加集中,特色更加突显,定位更加明确,示范带动作用更加增强。一线即以南北纵向贯通我市的京港澳、京昆和107国道为主要干线;三区即以保定市城区为中心划界,分成保北优型温室、保南大棚设施和西部山前拱棚为重点的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保北优型温室区包括涿州、徐水、定兴、容城、高碑店和涞水;保南大棚设施区包括定州、望都、清苑和博野;西部山前拱棚区包括满城、顺平、易县、唐县。十大优势特色蔬菜基地即涿州、定兴环京津优质精特菜生产基地、徐水温室西红柿生产基地、满城设施草莓生产基地、定州优质高效蔬菜生产基地、清苑设施优质西瓜生产基地、博野蔬菜加工出口创汇生产基地、容城优质芦笋生产基地、望都优质辣椒生产基地、蠡县麻山药生产基地、唐县食用菌生产基地。2012年十大基地面积力争达到173万亩,2015年达到260万亩。
2、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充分发挥我市气候类型多、地貌特征广、栽培原料丰富、毗邻京津两大市场等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示范带动为载体,狠抓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工厂化生产,提升设施档次。加大食用菌栽培原料开发、创新流通机制,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示范园区,发展专业合作社,努力扩大基地县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食用菌产业的外向度,加快实现由区域性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的新跨越。结合全国创建食用菌标准园活动及创建食用菌万吨县、百吨村活动,到2015年,全市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达到30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培育1-2个知名品牌、3-5个省级食用菌重点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带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加强政策宏观引导,确保国家有关鼓励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户,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认真落实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加快建立和完善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
(二)切实加强农业对接京津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对接京津工作要突出在特色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合作,巩固提高保定农产品在京津市场的占有份额,打造保定食品的绿色生态品牌。针对京、津两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双方的农产品质量互认互信共识,制定我市的农产品质量管理细则。完善企业与生产者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科研单位、生产基地间长期共生的合作关系。通过组织参加北京国际农交会、中国(廊坊)农交会以及各类产销对接活动,组织我市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打入京津主要批发市场。
(三)加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一是继续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构建新型的农技推广网络。在基层继续实行以国家事业单位为主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县级继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我市目前的基础上完成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任务,逐步实现由县(市)级农技推广中心负责指导本辖区内农技推广工作,区域综合技术站负责所辖区内各乡镇的农技推广工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拥有自己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场。逐步建立一个设施手段完善、技术力量先进、上下贯通、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新形势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三级一户”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继续推进我市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科研体制和运行机制、科研协作机制,继续加强与京津及驻保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推进农业科研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做好引智工作,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战略转变,扩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三是建立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的定期培训机制,促进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科技示范户,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四)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围绕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目标,提升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和品种更新能力,确保品种种植安全、供种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种子产业安全。积极扶持种业龙头企业,建设以新品种选育与引进、品种展示、良种繁育、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为主要职能的良种推广体系。在保北、保南分别建设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园区,因地制宜推广一批优质、高产、高(多)抗新品种;强化种子质量监管工作,建成市级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分中心,争取建立3-5个县级种子检测站。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多渠道引进外部新品种资源,充分挖掘驻保教学、科研单位的育种潜力;加快以“三圃田”为基本模式的原种田建设,满足全市小麦种子生产的需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种子企业繁 7 种基地的基础上,发挥定州、安国、清苑、安新、定兴等5个国家级小麦良繁基地的作用,建立健全小麦种子生产体系。到2015年,全市小麦良繁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基本满足全市小麦生产用种的需要。
加大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力度。以保定市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大对种子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生产用种安全。一是对种子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监控,对企业自检加大督导力度。二是市级种子质量监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上市流通的主要农作物种子进行监督抽查。三是加强县级种子管理站的检测能力建设,形成不同层次的监测网。到2015年,实现主要农作物种子抽检率达到50%的目标。
(五)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紧紧围绕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中心内容,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站和长期定位监测点建设,对土壤地力进行长期定位和动态监测,掌握土壤养分状况及动态变化规律、摸索合理施肥参数,建立土壤养分地理信息系统和合理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加强土壤养分动态监测,不断修正和完善合理施肥技术参数,总结示范推广施肥技术,指导科学施肥。按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供肥状况平衡施肥,节约肥料投资。广开有机肥肥源,试验示范绿肥、沼肥、秸秆还田、秸秆堆沤等有机肥料施用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到“十二五”末,全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10%,推动全市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六)确保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切实开展好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以五化、六统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统一品种、购药、标准、检测、标识、销售)为重点的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已列入农业部标准园创建的博野、清苑、涞水、满城等四个示范县,要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标准园内全部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标准园内100%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100%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集约化育苗;100%推广应用膜下微滴灌或膜下沟灌节水、防虫网、诱杀虫板、频振式杀虫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00%示范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新型有机肥料等新技术、新产品;100%开展技术操作规程进棚入户;100%实行商品化处理,统一品牌销售。同时,对符合蔬菜标准园创建条件的其它蔬菜产区,要积极组织推荐申报,力争到2015年全市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数量达到20个以上,且每一个重点蔬菜生产大县拥有1—2个。
突出抓好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按照省政府要求,被列为省政府环京津蔬菜产业示范县的定兴、涿州和涞水要围绕五化(生产设施化、结构科学化、技术集成化、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目标,以“十个一”为创建标准,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对旧式蔬菜棚室的改造升级,新建棚室全部采用新型结构。要以生产适合中高端市场需求的优质精特菜为主,扩大精特菜种植规模,主攻京津高端市场,到2012年,示范县蔬菜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为不断提高我省蔬菜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出应有贡献。示范县对确定的蔬菜示范村,要按照《河北省蔬菜产业示范村标准园建设标准》,着重抓好示范村标准园建设。按照规模化种植、集中连片发展的要求,每个示范村要利用三年时间建设一个100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标准园,采用新型日光温室或现代连栋日光温室,重点生产适应中高端市场需求的优质精特菜品种。到2015年,示范村标准园要全部达到设施栽培,并带动全村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占到全村蔬菜播种面积的90%以上,蔬菜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市级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我市确定定州、望都、清苑、博野、满城、徐水、容城七县(市)做为市级蔬菜产业示范县,每个蔬菜产业示范县(市)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示范县(市)蔬菜产业发展和示范村标准园建设。市级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及考核管理办法等将参照省级示范县建设的方法进行,要求每个示范县(市、)至少要建设一个500亩以上的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园区和年集约化育苗能力超千万株的育苗中心。到2012年,示范县要建设农产品综合质检站,并选择一批重点乡(镇)、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检测点,用3年时间建立健全蔬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七)扎实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植保植检服务体系,实现农业有害生物的科学监测和有效控制,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我市现有的植保植检服务体系基础上,按照农作物区域布局、有害生物发生分布规律和防控工作需要,根据市、县、乡植保机构承担的相应职能,改善公共植保机构的基础设施,增强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根据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建设情况,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提高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确定相应的建设重点和具体建设内容,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协调配套,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植保防灾减灾体系。
重点建设县级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十二五”期间再增建3—5个,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建设。明显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种类和预报准确率,提高病虫综合控制能力,减少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实现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示范县主要粮食作物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化学农药使用数量减少30%,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重大农业有害生物一般发生区为害损失率稳定控制在3%以内,重发生区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5%。在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常发区和外来有害生物易入侵的地区,加强检疫监测和执法监管,减少疫情监测盲区,控制常发疫情,及时扑灭新发植物疫情。
(八)提高农机现代化装备水平
加快农机化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把农机化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由主要抓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转变为抓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由主要抓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逐步转变为抓经济作物、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机械化;由主要抓产中环节机械化、初加工机械与技术,转变为抓产前、产后机械化技术、精加工机械与技术,并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在继续推进小麦生产机械化、玉米播种机械化的同时,加快玉米联合收获的推广,提高大田作物的机械化水平。抓好机械化旱作节水、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机节本增效、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推广玉米、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全方位深松技术、机械覆膜播种技术和节水灌溉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技术。积极引进、开发设施农业和林果业所需的日光温室卷帘机、微型耕整机、挖穴机、机动喷雾器等适用性强、便于操作的新型农机具,推广日光温室和果园中耕除草、植保、施肥、果树苗木嫁接和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围绕农业产业化和高效益农业,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实现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继续实施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稳定、壮大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稳定农机管理服务队伍,拓宽服务领域,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施玉米收获机械化示范项目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工程、机械化秸秆综合 利用工程、机械化旱作节水等工程。按照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革传统的耕作方式,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实施“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工程”,提高全市农机系统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农机维修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结合开展农机维修厂点审定审验和农机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推行农机修理工准入制度,改善农机从业人员的技术结构,建立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和考评员队伍。
(九)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产地监管,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以质量认证为重要管理手段,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模,到“十二五”末,全市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要比“十一五”翻一番。以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基地监管为重点,覆盖全市所有农产品主产区,从健全田间生产管理档案入手,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加强质量检测,把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关口。以农业部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快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职能,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重要依据。市级重点开展对全市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基地、农产品主产区、农产品市场(大型批发市场、市区超市和配送中心)的检测工作,每年常规检测样品不低于1000个,检测项目累计不低于10000项。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根据本地蔬菜生产季节,对本辖区内各类农产品生产集中生产区域、质量认证产品基地、蔬菜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检测。
(十)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把新能源建设提高到关系农民生活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高度加以认识,真正把新能源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成为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同时加大宣传和试点工作力度,使新能源建设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民心工程”。
提高人员素质。抓好技术推广体系和培训基地的建设,抓好技术培训、新技术引进和服务网络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沼气建设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提高沼气池施工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比例,保证沼气的建设质量。
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在新能源建设中,除申请国家投资外,市、县两级都要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建设资金,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农民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能源建设中,同时积极探索和引导资本市场进入新能源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进一步推进新能源建设的更快发展。
(十一)提高农业执法能力和水平
严格农业行政许可及后续监管,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非法生产经营违禁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大力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农资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种子、农药、肥料监测合格率明显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农资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农资市场秩序 10 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严格按照行政许可的条件和程序,审批办理行政许可事项,严禁越权发放,杜绝“人情证”的发放。加强后续监督,定期清查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健全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档案,并协助相关部门清理整顿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生产经营主体,对无证照生产经营农资的严肃查处,坚决予以取缔。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明白纸、举办培训班等有效形式,对农资生产、经营、使用人员进行专门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守法生产、诚信经营、科学使用的责任意识,营造全民参与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良好局面。按照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重点打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整顿规范与扶优扶强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分阶段、分步骤针对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重点单位进行集中整治,加强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工作,严厉查处打击各种假劣农资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保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发挥农业执法主体作用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的配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农业执法工作。
(十二)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
加快全市农业信息网络升级和数据中心建设,奠定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一是完善公共财政保障和市场运作机制,加快农业信息设备装备步伐,落实全市农业信息网络升级改造和市级农业数据中心建设。二是多方共建共享河北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系统平台,围绕农产品产销衔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防灾减灾等热点,加强信息收集整理。三是加工整理农业政务信息、市场供求、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等信息,形成信息产品,服务广大群众。
科学定位网站功能,打造以“保定农业信息网”为主的全市农业网站群。一是集合现有农业网站优势,打造服务品牌,将保定农业信息网站群培育为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信息服务阵地。二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增加为市民服务的内容。三是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网站,重点扶植5个县网站创建为特色农业网站。
开发四大信息应用服务平台,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一是建设全市农业视频指挥平台,使之具备应急指挥处置各类农业突发事件,组织农业专家视频会诊和视频会议等功能。二是开发全市农业政务管理平台,实现公文流转等业务数字化,推进权力公开透明。三是开发农业科技服务平台,集成电话、电视、互联网和短信等多种信息服务方式,以“12316”为窗口,与电信运营商合力推进“12316新农村热线”和“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四是开发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围绕菜篮子产品产销衔接,供需平衡等问题,针对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超市、批发市场等市场主体,提供产销信息发布、市场波动预警等信息服务。
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体系保障。一是健全市县两级农业信息专职机构,确保农业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转。二是专兼职相结合,在农业系统内部各单位、乡镇和区域站普及信息员,增强信息服务力量。三是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员,推动互联网、视频专家、语音电话和短彩信在农村的直接应用。四是充实农业专家咨询队伍,为提升全市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提供保障。
细分农业信息用户,为“五群”提供周到细致个性化的服务。一是粮食生产群。加快粮食核心生产区先进农机装备和信息技术的组装配套,发展智能、精准农业,实现粮田监控、农机植保作业、节水灌溉、防灾减灾等信息技术全覆盖。二是菜篮子产品群。针对京津冀区域人口超亿,农产品消费刚性需求强,高端消费旺盛的实际,延伸产业链条,搭建市场与基地的信息桥。三是农资群。围绕种子、农药、肥料和农机具等重点农资产销和售后服务,搭建农资企业与农民间的信息直通桥。开发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监管、直销配送、合作消费、质量追溯等信息系统。四是农业专家群。以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专家为主,搭建农民与专家,科技与生产的信息桥。五是农民合作社群。以种植、养殖、农机、植保服务等专业合作社为中心,搭建合作社与社员、合作社与服务对象间的信息桥。
(十三)强化农村政策落实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培育产业上规模、产业竞争力强、品牌信誉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提升合作社发展活力和带动农户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试点,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允许龙头企业以租赁方式流转农户承包地建立农产品基地,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产。到“十二五”末突破3000家,各级示范社突破300家。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具体农户和地块,并按规定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发放承包经营权证书。认真清理、规范整理和保管好土地承包档案资料,实现土地承包档案管理信息化。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用2-3年的时间,以乡镇为重点,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开展土地流转信息发布、资质审查、价格评估、合同签订及签证、利益关系协调、纠纷调处、有关法律政策宣传等服务,健全交易规则,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环境。
完善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解决制度。乡、村要及时处理土地承包和流转中出现的信访事件。“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全部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并加强专兼职仲裁员队伍建设,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仲裁,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一是对侵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实施专项治理,严格实行专项治理部门责任制,市减负办、纠风办进行调度和督导。二是开展农民负担专项考核和检查,农民负担考核以检查乡、村、基层学校帐表和走访农民群众为主,通过明查暗访,把农村政策落实、农民权益保护以及涉农收费等纳入考核和检查的范围,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问题进行通报。三是认真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开展农民负担综合治理。把农民信访反映和考核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地区纳入农民负担综合治理。四是严肃查处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针对损害农民权益的突出问题和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督查,限时解决。五是实行农民负担责任追究。对涉及严重违反政策,侵害农民利益行为的问题,已经查实,对有关责任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并对损害农民权益,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普遍存在、性质严重问题以及造成恶劣影响的县(市、区)实行重点监督和一票否决。
严格农村财务资产管理。一是加强基础工作。抓好清产核资,做好产权界定工作。加强资产评估,积极为资产流转提供评估服务。开展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加强对产权的管理。二是加强农经干部和财会人员培训。加强对农经干部进行党在农村各项基本政策、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的培训,进行财务会计知识、农村土地承包知识和“一事一议”政策等内容的培训。三是加大典型经验推广力度。积极培育、树立资产财务管理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发挥典型经验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现场交流、经验学习等各种方式,推广一批先进典型。四是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保障工作落到实处。五是加大开展农村审计工作力度。贯彻落实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审计工作;总结审计工作经验,研究农村专项审计新思路;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的专项审计监督。六是建立健全“三资”委托代理和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在“十二五”期间,村级全部实行“三资”委托代理并建立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
二〇一一年四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