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脑艺术设计省级精品专业项目年度建设情况报告书
电脑艺术设计省级精品专业项目年度建设情况报告书
(2007—2008年度)
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
电脑艺术设计是基于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文化产业之一,在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依托湖南广电传媒、国家动漫设计制作基地和会展多媒体制作等在国内与国际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企业,有着良好的区域优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电脑艺术设计精品专业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在3年内,建成集教学、生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的、国内领先的综合型实训基地;建成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继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专业+设计工作室+师生员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本专业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成为社会公认的省级精品专业。到2009年在校生达到300人左右。
本精品专业建设项目投资大、水平高、模式新、专业性强,建设周期短。项目建设组制定了详尽的项目建设年度规划,明确了2007—2008学年度建设任务,其中重点建设内容包含:
1、按照专业教学要求和湖南电脑动画企业及相关行业的设备标准,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完成新建教师设计工作室、改建两个艺术设计中心、与企业合作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基地,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引进企业生产线或加入企业驻外生产基地,新建1个校外学生顶岗实习基地的任务,使本专业实训条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45岁以下教师拥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达40%以上,“双师型”教师达90%以上,聘请兼职教师8人,初步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3、基于设计工作室开展项目教学,建立专业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将专业必须的设计能力培养作为公共模块课程;依据学生自身对岗位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设置动画原画、场景设计、动画合成等专项能力模块课程,并设置艺术鉴赏、创新思维表达等扩展能力模块课程,建立起职业能力系统化的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
4、以国家精品课程《三维空间艺术设计》建设为龙头,加强课程建设,改革课程内容,组织编写一批高质量的与课程配套的立体化教材。
5、推行创业式或订单式人才培养,保证学生充分就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建立适合不同企业特点的多层次性校企合作关系,逐步推广创业式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年度建设的部署,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按电脑艺术设计精品专业项目建设要求,认真组织完成该项目2007-2008年度建设任务,主要项目建设达到或高于项目建设规划指标。
二、年度建设项目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根据省教育厅的《关于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通[2007]114号)和《关于公布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007年度入围项目的通知》(湘教发[2007]41号),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电脑艺术设计专业2007—2008年度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师资队伍、专业教学资源、课程与教材、专业管理等9个子项目。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年度本专业如期开展了行业企业发展及其职业岗位变化、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使专业培养目标始终紧贴动漫生产行业企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需要,始终保持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
1、召开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2次,认真听取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关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建议;
2、安排严顺等5名教师到三辰卡通集团等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同时开展了行业企业发展及其职业岗位变化、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并写出了专题调研报告;
3、分别于2007年6月与2008年6月开展了对用人单位和应、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撰写综合分析报告。
(二)人才培养模式
本年度,本专业加强了与合作企业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完善了“专业+设计工作室+师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订单式”与“创业式”人才培养。
1、深化校企合作,分别将三辰卡通集团罗晓星等动画生产企业技术骨干请到学校,利用其丰富的生产技术及经验指导学生实训,建立了设计工作室轮岗实习及项目实训制度,完善“教师辅导、企业设计师指导和学生扩展学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途径。
2、在创业与就业方面,我们强调抓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道德修养、职业习惯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磨炼,将就业指导教育、职业精神培育、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三)人才培养方案
本年度,本专业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初步建立了职业能力系统化的、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标准;建立了专业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在充分进行人才市场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程序,修订了2007级、2008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制订程序严格,科学性和可行性较强。
2、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召开了1次有关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进行2次毕业生问卷调查等,了解专业技术、工艺、管理、服务等发展趋势和用人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并作为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依据。
3、根据 “课程结构模块化、能力培养项目化、实训指导个性化”的原则,按实际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 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或整合模块化课程内容。进一步强化技能实训实习,增加技能训练和项目实践的课时,减少或整合部分基础造型课程的课时,将软件操作训练课程提前,重新调整部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4、每个职业岗位都设置对应的课程模块,构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根据自身对岗位的认识与定位去规划职业生涯、确定发展方向提供良好的课程体系基础。
5、全面实施基于设计工作室的项目教学,将所有关于工作和学习的相关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与互补。建立了初步的教学、产业、创新、科研四位一体,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的共享平台。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校内实训场所的最大功效,构建从策略、创意、设计到执行“理论——实训——设计”的课程教学环节,营造完整的职业情境。在工作室中按照工作的准则和生产的标准要求学生,一方面利用教师在市场上接受的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入校即入行,上课即上班,视上课铃为上班铃的职业素质。这样既可在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一个个完整的生产项目,形成较完善的专项技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最终又能在众多专项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统合的职业能力与素质。
这种基于设计工作室的项目教学方案,将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项目紧密联系,能让学生直接看到所学知识的用处。同时它也是一种人人参与、相互协作的工作方式,将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学生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还有交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逐步树立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并获取大量的职场工作经验。如图1、2所示:
图1:工作室的“四位一体”关系图
图2:工作室工学结合规律
6、改革与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横向与纵向结合,多层次、多方位考核评价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建立毕业设计答辩与现场招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除了单元内分阶段组织考核与课程综合考核相结合外,在考核模式上更注重学生在考核内容陈述方面的表现,通过这方面的测试与训练,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如先由学生模拟向甲方陈述设计意图与构思,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全面解释,然后教师和企业代表对其进行总结与点评,最后结合两者给出合理成绩。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考核过程中,考试完全处于公开状态,并允许其他同学参与其中,可以相互对同学的作品提出自己的意见。
(四)专业师资队伍
本年度,本专业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有4名教师考取山东大学数字艺术方向研究生;3名教师参加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动画师资训练营”师资培训;5名教师下企业实习;教师6人次参加了教指委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与培训。同时,聘请兼职教师8人。通过一年建设,教师数量基本足够、结构趋向合理、教学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强。
1、本专业现有教师18名,其中聘请了8名来自企业的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
2、具有研究生学历者7名。3、14人次参加了各类专业培训或学术交流。4、1名教师获艺术设计教指委优秀指导教师奖。
(五)课程与教材
本年度,本专业继续以国家精品课程《三维空间艺术设计》建设为龙头,加强课程建设,组织编写了一批与课程配套的立体化教材。
1、加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更新了电子教案、课件、实训指导书等教学文件。
2、修订了《综合实训》、《二维动画设计》、《动画分镜头》、《动画场景设计》、《动画角色设计》等课程及实训项目指导书。
3、修编《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等教材。
(六)专业教学资源
本年度,本专业已投入27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集教学、生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内领先的综合型实训场所,设施设备技术标准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设实训场所面积约900平方米。
1、新配置高端双核图形工作站150台,四核图形工作站70台,苹果IMac图形工作站30台。
2、新配置WOCOM高端图形绘制教育包40套。
3、新配置教学用数字高清移动多媒体4套。
4、改建艺术设计中心2个,与长沙月亮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国家数字艺术设计培训与认证基地”1处。
5、新配置教学移动多媒体4套。
6、新建项目教学、工学交替设计工作室7个,用真实项目训练学生,并将其中1个工作室建成为深圳迪拜动画长沙分公司生产基地。
7、初步建成苏州第九街良子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学生顶岗实习基地。
8、新建三间专业画室。
(七)专业研究
本年度,本专业在教育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等教育教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艺术设计学生专业能力形成途 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6CZC068),已经结题。
2、《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等4个课题正在申请湖南省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
3、教师发表专业或教学研究论文14篇。
4、师生项目团队完成了韩国斗山企业形象动画雏版;深圳迪拜动画长沙分公司5集动画片背景绘制、5集动画片修型填色、3集动画片补间、8集动画片绘制插图;韩国斗山企业10本双语卡通版教材设计。设计总金额约70万元。
5、通过与长沙月亮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学生数字艺术认证项目合作,引进资金90万元。
(八)专业管理
在原有管理制度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点对教学环节实施全过程监控,及时分析评价和反馈教学效果,初步建成了以学院为核心、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1、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标准,由专业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管理,企业设计师主要负责实践过程中任务完成质量、技术熟练情况和敬业精神培养,通过管理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强化了对顶岗实习、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2、从理论教学、设计方案、项目、实训过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入手,全程监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以辅导员为主建立企业联络员制度,保持与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收集反馈信息。
4、由系部(包括教研室)进行每个教学单元一次的教学检查(包括学生作品、教师作品、辅导质量等),进行不定期听课,每学期开展了1次公开课竞赛、评课等。每学期以学生测评、教学检查小组测评和系部综合测评相结合进行教学集中检查。
(九)人才培养质量
本年度,本专业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艺术个性培养与共性培养相结合,使本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9%,其中高级证书获取率达50%,一次就业率达92%,对口就业率达80%。
1、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级别设计竞赛,通过“赛中学”、“学中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锻炼设计竞争能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其中,腾平同学动画作品《好蛇啦啦》获2007年首届全国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暨“优秀毕业设计奖”动画类作品最高奖;郑萧指导的动画作品《饕餮的传说》获2007年首届全国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暨“优秀毕业设计奖”动画类作品铜奖;陈慧和谌敏同学作品《达芙妮商业插图系列》、《凯迪的梦系列》分别获2007第12届中南之星设计艺术大奖赛最佳设计奖;刘丽、林雅同学的作品《读书日系列广告》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赛区金奖等。
2、不断加强“双证书”认证体系建设,本年度组织了1次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考试人数102人,通过率99%。
3、由于加强了就业教育与指导,使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2%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
(十)特色与示范
随着本年度计划的成功实施,本专业实现了如下的特色与示范:
1、通过项目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和教师孵化了一批有影响的动漫设计制作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全面实施工作室形式的工学交替项目教学,用真实的项目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加强企业文化的素养教育,使学生尽早地了解社会、体验社会。
3、初步建立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名称、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多媒体课件等整套课程体系,为省内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了学习样板。
4、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增强了企业对高职教学工作的认同感,为企业接受高职毕业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5、初步健全了实训基地,每年能满足500名左右的在校全日制学生的顶岗实习需求,可以接受200人左右的外校学生来校实习实训,可以满足一定数量的社会人员的培训需求。
6、通过本专业的建设,带动专业群建设,构建了全新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1、动漫及数字艺术产业、行业技术发展极快,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突出体现为与按岗位导向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2、随着全面实施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如何加强工作室管理和发挥工作室的作用,是专业建设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二)拟解决的办法
1、与三辰卡通集团、宏梦卡通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进一步紧密合作,依托企业技术力量和研发水平,立足于湖南动画产品及信息化产品特色,校企合作开发、建设、运行及推广一套交互型、综合性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平台,使企业的标准生产环节成为本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调整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将部分核心技术课程和实训项目的教学任务在企业完成,或将企业技术团队聘请至校内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参照企业人力资源核心标准,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加大企业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力度。
2、在解决工作室管理的问题上,首先要处理好校内工作室与校外实习基地的互补关系,与行业、企业及产业保持紧密联系,保证教学项目的来源。其次要强化内部管理,建立规范的组织构架和管理制度,并与师生达成协议,形成系部、教师、学生三级管理模式。第三,明确工作室专业职能,根据课程模块编写、下达项目任务书,明确每个学生在项目中的具体任务,强调在项目中学生需掌握的技能。第四,应发挥工作室的扩展学习效应,引导学生按行业、企业需求或待发展的领域要求开展扩展性学习。第五,要形成较为完备的模拟企业环境和要求,明确进入工作室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态度要求。
四、下一步建设措施
本专业在2007—2008年度建设主要项目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为保证按质、按时、按要求完成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任务,本专业将在下一步建设过程中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建设标准,按计划将本专业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社会公认的湖南省精品专业。主要措施如下:
1、利用工作室和现有实训设备、场地的优势,打造一个小型动画片及周边产品的外包加工基地,搭建具有多个角色造型、图形数据库,使之不仅可以为影视、游戏、动漫等商业制作提供角色、图形等数据业务,还可满足周边企业及院校动漫及相关数字艺术的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的部分需求。
2、根据企业生产岗位设计课程模块及模块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及生产技术的变化,建设技能课程群和专业项目库,补充专业群内课程建设。
3、继续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加大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力度,推动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加强、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建立系统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整合兄弟院校艺术设计与传媒专业大类的优势师资,实行互聘、互教、互访等形式,组织专业教师走出去,请进来。并联合教师进行重大设计项目攻关、相互学习和借鉴,以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4、完成国家精品课程《三维空间艺术设计》的建设任务,并带动专业其它课程建设,将《动画分镜头》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在此基础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2008年10月
第二篇: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电脑艺术设计产业由早先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艺术设计的专业领域演进而来。2002年,学院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划,为满足日益紧迫的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申办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并获批准。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地区经济、产业属性的变化,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实际上已经成为数字文化创意专业。目前,上海地区数字艺术文化产业主要有四个领域:设计可视化、数字影视制作、动画制作、广告影像设计与制作。由此,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属性将对应数字内容制作产业。
早在2005年,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其中第十六条规定:从事数字内容产业研发和电子商务等企业,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关于本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中的相关扶持政策。2006年制定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上海市的重要发展任务,包括“以网络动漫、影视传媒等为突破口,建设一批各有特色的数字文化内容产业基地和园区,加快文化功能区域和核心产业基地建设”。而在2006年为配合《实施纲要》发布的《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则明确提出鼓励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数字视频、数字音频、数据信息内容服务等多种业务,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纲要》规定,在“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将建设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徐汇数字内容产业基地等七大产业基地,建立和完善数字电视播出平台、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平台等四个营运平台;还将组建包括普陀国家级动漫基地组建的动漫游戏孵化中心、徐汇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建设的数字内容产业研发中心、信息资源以及数字内容版权交易中心等在内的六大产业支撑中心。
2010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数字内容产业是依托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各类信息产品行销渠道,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图像、字符、影像、语音等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新兴产业类型,它包括软件、信息化教育、动画、媒体出版、数字音像、数字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等产品与服务等,是智力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根据《2011年上海数字内容产业白皮书》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地区的数字内容产业的利润已经突破了1181亿元,超过了同年上海的钢铁、汽车和造船三大实体产业利润之和。从业人数达到创纪录的32万。
基于上述政策和产业现状调研分析,我们预测数字内容制作产业(电脑艺术设计产业)有着十分庞大且持续的市场需求。其调研依据如下:
1.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数字内容制作产业包含了信息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计算机技术产业、影视产业以及艺术与传媒产业,该产业因其低能耗、高附加值而被誉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并成为上海地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有理由相
信这一产业会在政府扶持和社会庞大需求的背景下,继续以每年新增产值不低于14%的速度发展。
2.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数字内容产业是一种文化载体。目前市场上所能够见到的数字文化产品中,90%以上为泊来品,其中承载的大都是外来文化,而我国本土的优秀文化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边缘化。数字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将为我国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借助本土的文化产品可以让世界正确了解中华文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建设。
3.吸纳大量人员就业的需要。数字文化产业中2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约占97%,劳动密集程度高,工作内容多元,形成庞大的人力资源需求,能够为社会稳定、良性发展提供持续机会。
上述三方面的调研结果已经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过程中得到多方印证。据麦可思公司2011年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起薪点等指标均在其他专业前例。
二、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条件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经过9年的建设,毕业学生961名,成为上海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专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较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形成在同类院校中领先的专业实力。
1.专业认证资质。上海市高职高专数码艺术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数码艺术公共实训基地,上海市职业指导中心视频合成师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多媒体设计师职业技能鉴定站,苹果、AUTODESK、ADOBE等国际公司认证授权中心。
2.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中,获得MAYA国际专业认证占82%;获得3Dmax国际专业认证占68%;获得苹果“T2”国际专业认证占96%、苹果“T3”占14%;获得ADOBE国际创意设计师认证占82%;获得COREL国际专业认证占93%;获得MODO国际专业资质认证占70%;获得AVID国际影视制作师专业认证占6%;获得工信部信息工程师认证占96%;获得国家动漫产业振兴基地数字艺术类设计师认证占96%。
3.校内实训基地。自2005年上海市数码艺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以来,完成投资1400万元,建成:动画游戏制作大型虚拟实训工场、PROTOOLS专业录音棚、交互媒体制作与测试实训室、数字影音混编实训室、专业摄影棚、专业MIDI数字音效制作实训室、数字摄像绿棚、数字绘画实训室、二维和三维制作实训室、网页设计实训室、动作捕捉实训室等专业教学设施。同时,为了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创建了AVID影视后期工作室、摩意动画游戏制作工作室、数锦交互媒体工作室、盛汉游戏工作室、西岸游戏工作室、门图影视动画工作室、意展原画工作室、酷图同盟影像工作室、艾格萨新媒体工作室、保罗·斯蒂德游戏设计工作室、华博数字可视化制作工作室、实睿数字成型工作室、数字读物设计工作室等一批专业教学工作室。
4.校外实训基地。为对接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天地软件园实习基地、幻维影视制作实习基地、哈苏摄影实习基地、PChome网页设计实习基地、上海电子集团新媒体设计实习基地、益擎游戏设计实习基地、环球数码动画实习基地、映世堂数字媒体制作实习基地、张江动漫设计基地等为代表,创建了一批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人才培养路径不能适应产业的多元细化需求;教学设计较少考虑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教学内容不能动态化地对接产业的更新速度;教学形式缺少对于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课程开发缺少系统性考虑和职教特色。
三、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目标:到2015年,建成拥有国际标准、国内领先的高职专业,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改革经验。
人才培养目标:(1)具有设计意识的创意产业数字内容制作专业人才;(2)达到上海职业指导中心的三级多媒体制作师三级、或者三级影视特效制作师、或者网页设计师三级的职业资质;(3)获得autodesk或者adobe的相关国际专业资质认证。
四、建设思路
完善对接岗位需求的能力培养模式;设计“课谱化”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执行平台;形成动态化评估与修正体机制;创建国际化资源应用通道;升级现有校内实训设施;构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
五、建设内容
(一)完善对接岗位需求的能力培养模式
1.细化专业能力的培养路径。在已经初步建成的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专业通用能力”、“初级专业岗位能力”、“高级专业岗位能力”(定向特训工作室教学)三大能力递进和细化的教学模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个人的专业志向、专业兴趣作出选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电脑艺术设计产业领域技术更新极快,三年的教学规划往往难以赶上技术升级所带来的专业能力需求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企业内,专业岗位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更何况会随着时间出现变化。面对当前产业进入专业细分的时代,本专业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专业细化,对接具体企业各不相同的岗位,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直接对接企业需求。细化专业能力的培养路径有三大特点:(1)通过学生双向选择,细化培养方向;
(2)通过定向特训对接企业具体岗位;(3)构建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指标。
2.对接岗位需求培养模式的框架设计。基本思路是:从一般通用能力到细化专门能力,从行业一般能力到企业专业能力,再到特定岗位能力,由浅入深,逐级递进。第一学期侧重于对学生基础性能力(横轴能力)的培养;在其后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性能力(竖轴能力)的培养。
3.多元化的教学技术支持体系。对于对接岗位需求的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教学技术的支持,从方法、资源、管理、机制4方面的技术保障入手,确保培养过程能够有效运行,顺利发展。
教学方法支持:重点完善数码艺术学院自主创新的“四步教学法”,用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教学效能,使教学走向科学规范的道路。
教学资源支持:争取加盟国际创意资源中心,获得相关国际教学资源的使用权限,拓展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国际化的教学资源。
创建移动管理平台:通过采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学生乐意接受的信息形式,构建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五位一体的专业教学管理模式,让教学过程始终处于开放性监管之下。
执行机制建设:通过“课谱”体系建设,形成教学实训案例和实训项目动态的引入机制,让细化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式能够具有流水不腐的活性,动态地对接企业技术和专业能力的更新。
(二)设计“课谱化”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执行平台
1.目的。“课谱”是课程和教学“谱系化”的框架,目的是强化教学标准和提升教学规范执行力,使教学行为不会因为教师个体的改变而改变,教学效果不会因为突发外因而受到负面影响。
2.功能:“课谱”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规范课程课序关系,强化教学执行力,规范教学训练项目,动态更新教学项目。
3.结构:“课谱”的基本结构是以教学项目为核心,通过子项目的前后关系以及内在执行标准的强化,形成特定指标,将课内教学标准、课外教学辅导、教学项目引进等连接成为一个可操作的体系。
(三)形成动态化评估与修正体机制
目前,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第三方评价机制;教学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一般需等到整个教学过程结束以后(一个学期)才能够进行补救。
为此,将创建一种基于“课谱”为平台的教学动态化评估与修正体机制,构建相当于企业的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管理体系,以来自行业企业的标准、教学服务对象的需求、教学执行的规范为基本内容,全程动态地对教学质量进行检验,发现教学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动态化评估与修正体机制将通过建立课程与课程之间动态校验机制来实现,通过建立任课教师评价、后续课程对于前序教学效果评价、企业和社会的第三方评价,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时补充修正学生的能力。
(四)创建国际化资源应用通道
1.加盟“国际创意资源中心”。通过加盟国际创意资源中心,使专业教学融入国际专业教学资源的运用和建设体系,让本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源最大化,促进专业教学效能提高。
2.创建“远程专业教学服务中心”。通过创建远程教学虚拟中心,引用国际专业教学课程、讲座,实训项目标准,使业教学具有全球视野和高水平的国际化的教学标准。
3.建设“国际专业资质授权中心”。通过建设国际专业资质授权中心,在引入国际专业资质标准服务于专业教学时,提升为社会提供有责任的教学培训服务的能力。
(五)升级完善实训设施
1.创建“实训作品渲染输出中心”。教学实训设施建设应该充分考虑目前学生使用笔记本上专业课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为专业教学创造一种分散制作训练、集中输出的实训模式,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实训作品渲染输出中心每年建设一期,分4年完成,从第2年开始发挥对于教学支持作用。
2.创建小型“威格实训教室”。威格实训教室重点用于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验采样,也可以用于小型专业讲座和专业教学,为课程开发和建设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3.设备升级。升级更新部分计算机设备,使之与企业生产设施水平相当。
(六)构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
1.国际培训。建立教师持续接受国际专业资质认证制度,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同国际水准接轨,并同步更新。
2.参与项目。建立教师定期参与高端社会项目的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与时俱进的提高,使全体专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3.教学科研。通过热点教学课题的发标研究,鼓励教师关注专业教学,探索改进教学的路径和方法,提高教学研究的自觉性,促进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4.新老带教。建立以老带新和专兼互带并举的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新教师和兼职教师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形成教学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的势态。
六、经费预算
(略)
七、进度安排
专业建设以顶层设计为前提,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辅之以各类支持措施。
2011-2012年为第一阶段,探索和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第一批项目化模块课程。
2013-2014年为第二阶段,通过培养模式的运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第二批项目化模块课程。
2015年为第三阶段,形成良性自主发展的机制,实现建设目标,为国内同类院校提供示范性的经验。
八、预期效果
形成同上海数字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教学效能和专业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提供示范性经验和案例。
形成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建立全国一流的专业教学团队,使教学得到人力资源的支持。
形成国际专业资质认证中心、远程专业教学服务中心,掌握国际一流专业资质和专业标准,使教学目标具有全球视野,形成上海乃至全国的高职教育高地。
附:
1.十二五专业建设路线图
2.“课谱化”的教学执行标准
第三篇: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建设探讨
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教材建设与探讨
王红兵
湖南同德职业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
【关键词】电脑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教材、专业教学
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材的现状:
+--在高职教育中有一些后来兴起的新型专业,电脑艺术设计就是一个典型。前不久,在省里参加了高职高专电脑艺术设计类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研讨会,感受颇深,觉得现在市面上电脑艺术设计类教材编写存在很大的偏差。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软硬件设备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影像(平面与动画)技术已逐渐成为大众所关注、所迫切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数码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应用的技术门槛也得以真正降低,ps、ai、flash、premiere等一系列软件已成为电脑艺术设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然而,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电脑艺术设计类教材,常常令渴望接近电脑设计领域的人们望而却步、无从选择。许多教材虽然都以“设计”为名,并辅以大量篇幅的实例教学,但所选案例在设计意识与设计品位方面并不够重视。加之各家软件公司不断在全球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新品推介,电脑艺术设计类教材在案例的选择与更新方面常常不能顾及设计潮流的变更,因此,不能使读者在学习软件的同时逐步建立起电脑设计的新思维。
纵观电脑艺术设计市场,此类教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为满足DIY一族的业余爱好而编写的教材。这类教材易学易用,不需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从入门到精通”。第二类是职业教育培训教材,这类教材重点在于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多用于高职高专和培训机构的教学。在这类教材里,艺术让位于技术,因为所有的艺术要素都被程序化了。与其说是教材,不如说是一本厚厚的“xx软件使用手册”。第三类是专为艺术设计专业而编写的教材,其立足点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
仔细比较一下,不难发现:前两种教材大多基于软件操作,从软件的体系出发,不厌其烦地讲解“菜单”、“命令”、“工具”、“快捷方式”等基本操作方法。而第三类教材则是基于艺术设计,从艺术设计的基本规律出发,将电脑技术与艺术设计
结合起来。目前,前两种教材市场上较多,近乎泛滥,而第三类教材则相对较少,真正站在专业立场上编写的更是凤毛麟角。
那么,为什么基于专业教学的优秀计算机艺术设计教材这么少呢?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作者群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制约形成了电脑艺术设计类图书质量的瓶颈。这里有两个极端:一是功底深厚、对艺术设计有真知灼见的人大多年龄较大,对新技术接受较慢,有的干脆排斥新技术。二是掌握了新技术的一部分人要么不懂艺术设计,把握不住艺术设计的方向,要么过于依赖计算机而疏于对传统艺术设计基本功的训练。
第二,艺术表达的自由与计算机程序规范的冲突。这是在电脑艺术设计创作本身和编写此类教材过程中的一个潜在难题。表面看来,电脑给艺术设计提供了极大方便,但是,所有的“创作”都是在预先编写好的程序下进行的,使得往往在第一个步骤时就能预测最后一个步骤的效果,这与艺术的精神背道而驰。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在编写第三类计算机艺术设计教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三,将计算机艺术设计视为一种新的艺术设计门类,创造出新的艺术设计语言。即在编写教材时,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这种工具本身也有自己强烈的表现特色。如果充分利用其独特之处,形成新的视觉语言,必将大大拓展视觉表现的领域。
第二,正确处理软件操作技术与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关系。软件教学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设计软件和掌握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方法。
第三,打破软件自身的体系结构,以艺术设计案例贯穿教材,而不是以计算机软件操作贯穿教材。
第四,注重人文素养,将美学原则贯穿在计算机艺术设计教材中。第五,强调有创造性的视觉思维。
其实,如果能够按以上思路把专业类计算机艺术设计教材编写这一环节做好,那么,大众普及类和职业培训类教材的整体质量也会因此而向前跨越一大步,这应该是一个良性的连锁反应,就看谁先触动第一个多米诺骨牌了。
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脑动画设计》、《电脑工业造型设计》和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出版的《形象思维基础》等教材,在编写上紧扣艺术设计的精髓,内容选择不偏不倚,将艺术设计与计算机软件操作结合起来,实际上已经打破了上述计算机艺术设计图书质量的瓶颈。
来源:《现代教育报·教材周刊》2005-02-
第四篇: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评估材料(定稿)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评估材料
------------------------------
孙杨高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情况
专业规模
我校于2002年开设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连续9年招生,现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每年招生近100人,目前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人数300多人;非学历教育的年社会培训人数近100人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电脑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经过充分的社会调查与论证,对专业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形成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合理调整,突出技能培养。
实践教学管理严格,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有考核标准。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学院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学院的实验、实训设备开展实训教学,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我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场地。师资结构及师资建设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本专业现有教师15人,聘有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2人,其专任教师13人,专业基础课教师4人,专业课教师9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2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的15%,讲师8人,占专任教师的62%;“双师型”教师10人,占专任教师的77%;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3人,占专任教师的38%;形成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双师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学院高度重视专业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专业带头人,结合教学实际,拟定教科研课题。自我校开办本专业以来,学院奖励本专业教师完成教科研。本专业教师对教学有深入研究,主编教材5本,省项目共有3项,其中已结题的省级项目2项,准备在2011年结题的省级项目1项;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5篇。主干专业课《色彩构成》2010年已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专业课《影视非线性编辑》精品课程是学院重点建设学科。
本专业制定了三年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包括人才引进、新教师培养、导师制、教师培训、社会实践、继续教育等等,目标任务明确。鼓励教师进修和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先后安排了多人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顺德梁銶琚中学、省轻工学院等地参加等培训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实施导师制,开展“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让新教师尽快成长;互相听课、学习;组织公开课教学和评比、集体备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锻炼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本专业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加强与兄弟学院和企业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市场的需求。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广告创意、Photoshop教程、CorelDraw教程、3DS MAX动画制作、标志设计、影视声音艺术、包装设计、影视非线性编辑、影视栏目包装、、室内环境设计原理、flash动画等。
本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即以就业和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将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以模块的形式充分体现稳定与灵活相结合的特点,重构课程结构,以技能和技术的培养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的教学时数和比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广泛推行“双证制”和“多证书”培养,将平面设计类证书、室内设计类证书和动画设计类证书考试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的“双证书”通过率达到85%以上。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是我们教学中一贯坚持的原则。为了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搞好教学,一方面,鼓励师生走出去,到公司、到企业、到基层,进行实践锻炼,另一方面聘请社会各界有经验的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作为我校的实践课指导老师,并经常举办有关设计产业的形势和改革发展,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专题讲座,从而使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同时,我专业于2005年组织社会各界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建设、社会人才需求预测、产学研等方面进行了研讨,进一步提高了本专业教学的针对性、适应性。
“十一五”是我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我系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有诱人的机遇,更有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针对现状,科学谋划,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全面提升我系教师素质,提高办学水平,为学院发展、为培养更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专业实训设备配置
学院具备满足本专业教学要求的专业教室和实训室,室内布局合理,教学面积和主要实验、实训设备符合教育部重点建设专业设置标准的要求,具备容纳多个班学生同时实训的设施设备,已达到省内学院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
目前已经建成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4间,影视非线性编辑实训室1间,影视声音艺术实训室1间,动漫制作实训室1间,平面设计实训室2间。购置多台DV设备,满足了专业教学和技能培训的需要。专业实训室面积达3200多平方米,100平方米的专业教室15间,拥有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专业图书近万册,专业期刊十多种。
教学管理
本专业各年级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齐全;实施性教学计划经过专业调研、专业教师研讨、学院教研室部门审核制定。教学大纲、实训大纲经过专业教师充分讨论,专业组长审核,教学部门审定,主管院长审批后才下发执行。本专业各年级各班各类课程教师学期授课计划完整,均由专业教师制订,专业组长和专业部长审核,教学部门审批备案。本专业各年级实验指导书、实习实训计划齐全,编写规范,审批严格,着重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调课、代课审批严格,早读、晚修下班辅导管理制度等各类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手段先进。
学院一直以来注重教学质量的检查和监控,按照示范性学院评估指标的要求规范各项工作。为了更好地配合这项工作,学院制定并实施教学工作规范文件:《教务常规管理的有关规定》、《教学差错和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教师课堂行为规范》、《教师常规教学工作规范》,并以此为依据,以课堂为主阵地,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保障教学的正常和有序地进行,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制定了《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考核办法》,每学期评出教学优秀奖,对教师进行表彰。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定期检查教学进度、任课教师的教案、教学计划、听课记录本等。坚持教学的日常巡查。早读、晚修及正课时间,均安排值日教师进行巡查,检查教师下班辅导及上课情况。每学期均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作上网学生评教和学生座谈会,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任课教师和专业组。同时学院聘请退休高级讲师作为教学督导员,随堂听课。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严格考试纪律。每学期中段考和期末考均要填写考场情况记录表,并安排巡考人员检查考试情况,对违纪舞弊情况严肃处理。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本专业大胆改革考试方式,在考试的目的与教学的目标相统一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例如,平面设计专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创造性逻辑思维能力、视觉信息转译能力、图文创作和组织能力以及专业沟通的语言能力;对这些专业能力的考察体现在平面设计专业考试的科目和内容中,并制定出具体而明确的评估要求。
在把握考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前提下,尝试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比如除了传统的笔试、命题卷考的形式外,还有论文、调研报告、课堂作业、实操、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实践性较强的考查课或实训课基本上采取实操或大型作业的形式,教师按照学生的表现和相应的评定标准评定成绩,从而突破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考试模式,有效避免了应试行为,使学生将精力放在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上。这种针对专业要求而设计的考试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地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降低学习的盲目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专业设计类课程,例如图形创意、影视非线性编辑、室内环境设计原理、广告创意、企业形象设计、标志设计、影视栏目包装、影视声音艺术、FLASH动画设计,小型建筑设计这些课程采用了“老师命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交作品”的形式进行对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进考核,打破了传统的考试格局,因为设计类课程要出作品,往往要经地长时间的思考,找到创意的源泉,方案确定,电脑表现等一系列过程,运用到的软件有Photoshop、Premiere、FLASH、3DSmax等,在传统的一个半小时考试时间里根本无法把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体现出来,所以采用交作品形式的考核方法与考核评价上严格要求,对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应具备的实验动手能力,建立了一套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和细节,使教师在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挥想象力,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目标性,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使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建立专业题库,试行教考分离
艺术设计教育虽然与一般教育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贯穿在教学、考试、评价等各个环节。其一,艺术设计教育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教育,艺术设计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其二,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模仿;其三,艺术设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而技能的培养需要时间。这些因素决定着与学分挂钩的考试和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和科学有很大难度。因此要想做到相对科学合理,专业题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专业十分重视专业题库的建设,成立了题库建设小组,着手进行题库建设工作。其一,建立课程考试题库,随机抽取考试题目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其二,教考分离,匿名评卷,多人各自单独评分取平均值。艺术设计专业考试的题库建
设,内容必须有包容性,强调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兼顾学生的表现能力。教考分离、匿名评卷和多人评分取平均值,目的是使考试尽量客观,弥补艺术设计考试无标准答案的缺陷。
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随着学院教学软硬件条件的改善,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除个别科目外,教师基本上使用自制或外购多媒体课件、幻灯机、投影仪,或实物模型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
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如包装设计等,教师授课时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了到工厂参观或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产学研结合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各种专业实习、实训、实操、实验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我们都尽可能地以综合性、探究性,结合企业的实际开展生产实习,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大多来自企业或教师的研究课题。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增加学生间交流互动的气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表现各方面的才能。
因材施材,有效开展互动式教学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分如下四个阶段进行设计:
1、理论研讨阶段;
2、实践设计课题分析和讨论阶段;
3、设计创意与定稿阶段;
4、完稿制作阶段。每个阶段基本上都是交叉采用“定”、“学”、“交”、“评”四个环节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所谓“定”就是定学习量、定课题和定课题小组;“学”就是自学教材,做好读书笔记;“交”就是课题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学习经验;“评”就是讲评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效果。比如包装设计课程有效开展互动式教学:
理论研讨阶段
首先把课程的安排告知学生,明确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确定理论范围,同时说明“互动式教学”的优点后作如下安排:定设计理论范围、确定课题小组和设计实际课题。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主钻研,做好读书笔记,体现“学”的环节。
其次是进入“交”的环节,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论演讲,在包装设计课程理论范围内提出各自的观点和意见,老师注意听并作好情况记录,同时收读书笔记。
最后是理论教学讲评。针对学生在演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教学重点、难点做简要的陈述或重点讲解,及时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这也是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实践设计课题分析和讨论阶段
首先安排设计课题的市场考察与资料收集。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资料,创设解决课题方式的过程。课题小组主要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头脑激荡法的形式组织讨论,找出商品包装设计的问题点和机会点。以食品包装设计为例,我们在做市场调查时必须把同类的食品包装情况做出分析,找出新产品包装的问题点和机会点,确定设计方向。
设计创意与定稿阶段
草图设计与定稿。此阶段主要是以课题小组为单位,按设计公司运作的模式进行设计分析与讨论,提出他们各自的看法和意见,确立设计方案。一般要求学生多做设计创意草图,要求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定位。
完稿制作与课程学习总结阶段
主要是以设计作品展的形式进行交流与沟通,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客户与设计师的关系进行对话。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学习,了解了自己的设计水平状况后进行自我评分(可结合设计创意过程说出评分的理由),老师以客户的身份提出质疑。通过师生多角色相结合的方法来共同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意在让这些年轻的设计师们感受到浓郁设计氛围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设计鉴赏能力和设计说服能力,通过学生与老师的现场讲评或者是辩解,给他们解说自己情感的舞台,提出他们自己对设计作品的想法,这样既可发挥理论对实践环节的指导作用,又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加深印象。最后收课程学习总结报告。
教学效果优良,教学方法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教科所每学期均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从评价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本专业教师教学的满意度也很高,评价为优良的比例达到了100%。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表明,本专业的教学效果较好。
本专业的各类课程均有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考核标准,并且根据不同课程类型采取不同的考核形式。同时“全国高新技术”和全国“ITAT”认证的设立,为学生进一步掌握职业技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从英语水平的不均衡,到入学前期的美术基础的水平高低,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产学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虽然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产学研教学成果有目共睹,但缺乏重大影响力的项目,仍需加强产学研的力度;专业口碑较好,但要树立优良的品牌专业,任重而道远。
青年教师的授课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较少。
校内实验室建设仍有待加强。此外,随着招生人数迅速增长,现有实验室从数量上显得不足。
校外实训基地比较少,应多联系合作实训基地。
今后的整改思路和措施
树立长远发展的目标观念,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建设加大教师引进力度,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针对的引入能对该专业长足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才,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的教师。同时逐步建立起在职教师的培养制度,攻读学位或挂职锻炼,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适应专业的长足发展。
主张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建设加大与社会接轨的空间,走出去或引进来。某些课程可大胆的放到社会大学中去完成。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启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可以以工作室或公司的运作模式直接参与社会商业经营。
加强实验室建设。争取在三年内再建设画室和模型制作实验室各一个,提高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构筑内外结合、双方互惠互利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就业和技能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
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我们自身的条件,在条件成熟时,申请注册成立属于学院自己的设计咨询公司,对外代理企业的策划设计、短期培训等业务,以自己代理的企业的全真实际的设计的真实过程,对在校学生进行全真实战的训练,使学生在毕业离校之前就能得到全面真实的训练,实现理论教学与职业岗位培训“零距离”。
注重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拓展渠道,挖掘人力资源,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发挥委员们的实践能力强的优势,聘请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和技能指导。
第五篇: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剖析
7软件学院专业剖析要求(需做PPT)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沿革:本专业是面向影视传媒、动漫制作产业,通过产学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设置:电脑艺术设计
师资:
学生情况:78
二、行业背景(重点突出专业发展前景)---为什么要设置这一专业: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在影视制作和动漫产业也不断发展,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影视制作和动漫制作产业中在电脑艺术设计人才需求方面也非常大,人才技能要求需求也非常大,随着各类用人单位的快速发展,如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影视传媒公司、动画公司、各类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电教中心等对电脑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量和技术要求也不断的加大和提高,那么我们学院开设适用于以上单位需求相关电脑艺术设计岗位人才是非常又必要、非常有前景、也会受到广大学生青睐的应用技术型专业。
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本专业是面向影
视传媒、动漫制作产业,通过产学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美术基础,具有较扎实的动漫设计理论基础、动画造型能力、较强的动漫设计制作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及图形表现能力。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熟悉动漫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观念、敬业与创新精神以及思维方式。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观念、敬业与创新精神以及思维方式。
四、专业面向的岗位及能力分析------培养出的人能胜任哪些岗位:
摄像—节目前期拍摄,能够根据导演和编导的意图拍摄想要画面,能够灵活运用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同时熟练使用摄像机,使画面曝光、色彩(白平衡)等基本操作,拍摄的画面要有美感——构图、色彩、表现力(感染力)。非线性编辑—熟练掌握影视非线性编辑软件,根据导演或编导意图运用非线性编辑软件按照镜头组接的原则对画面进行组接,运用软件对相应画面进行二次色彩、构图、特技效果处理等。特效--:根据导演或编导意图熟练运用After
Effects等软件,结合节目内容的整体效果制作相应的特技效果。动画制作—根据导演或编导意图熟练运用FLASH或者3ds Max等软件,制作节目中相应二三动画场景或动画演示效果。影视编导—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或撰写成可供摄像师拍摄的拍摄脚本,具有解读剧本或稿本的能力,具有撰写分镜头稿本或拍摄脚本的能力,能够全面掌握节目的整体拍摄内容、拍摄要求、拍摄计划,具有解读剧本或稿本的能力,具有撰写分镜头稿本或拍摄脚本的能力。
五、如何培养: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和
课程安排,课程安排顺序由基础到专业,如先安排三大构成、构图学、摄像技术、影视非线性编辑、特效技术、影视编导等方式进行。通过每一章节每一个技术难点,必须进行现场或者实例演示或者制作,让每一个学生把一个个技术难点逐步掌握并通过实例教学实践得到技术沉淀,在一个个章节、单个难点教学完成后,设计出一个更大、更全面的技术实践,对所学技术知识进行巩固和实践,每门课程结束必须制止相应技术作品,汇报学生对本门课程技术掌握情况,最后完成一个作品提交。专业技术课程先后完成后,在安排技术综合课程如影视编导课程的时候,必须按照岗位角色分工,以剧组的形式分组,让大家在剧组中担任相应角色完成相应技术职务,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同学们对各个岗位的要求,还可完全熟悉在实际工作中的相关制作流程,从而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更快进入角色,马上就可以胜任工作岗位。在毕业要求方面,同样以剧组形式完成相应要求毕业作品,同学们可以更具自己实践学习结果,在剧组中担任自己今后最想从事的工作岗位,剧组全体人员做到一个整体,高质量完成毕业作品,在评定成绩方面,可以根据岗位职责进行评定,看其是否完成所在岗位职责和任务。通过以上教学方式和进度安排,可以使同学们依次掌握本专业知识,从而使同学们对掌握的知识才能够更好的运用,最后完成全面的课程安排和专业课程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其真正成为一名本专业相应技术岗位的技术人才。
六、教学改革与建设
描述的主要内容:
1、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情况。
2、课程内容改革情况。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情况。
4、考试方式改革情况。
5、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情况。
6、工学结合改革情况。
七、专业特色
描述的主要内容
1.培养模式的特色
2、教学方法的特色
3、学生能力素质特色
八、条件保障
1、师资保障
2、设备保障
3、其它保障
九、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