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与思考
一、提出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统政治优势,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滞后效应,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此外,随着“十二五”的开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入了关键时期,这对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市场化上市公司提出了新的标准。北巴传媒公司历经三次重大资产重组后,公司的各项业务已经走入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化特别是股份制企业,如何创新、发展、有待深入研究,不断加强;基础管理薄弱、管理粗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公司转型后经营发展的需要等。我深感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影响整体工作。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机制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找准问题、明确思路,抓住制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障。
二、工作措施
紧密结合股份制公司的特点,“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正确处理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充分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持企业稳定,促进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这 1 是我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公司党委针对上述问题多次开会研究,提出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解决思想认识和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明确中心任务。作为上市公司,北巴传媒是公交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交集团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集团公司对我们寄予厚望。因此,公司提出了以“坚持科学发展,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综合实力,确保良好业绩,把北巴传媒做精做强做大,为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首都公交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营发展的目标。公司认为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北巴传媒做精做强做大,是落实集团公司要求的具体行动。做精,要下大力量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继续规范公司及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适应市场化经营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管理格局,加大引进、培养专业经营人才力度,建设一支懂经营、会管理、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做强,公司要制定出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战略发展目标,完成阶段性发展任务,巩固和突出主营业务,按照生产结构布局要求,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做到长盛不衰永葆活力。做大,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积极面向市场,不断发展、延伸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产业,最大限度的扩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要整合、挖掘现有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占有新的资源,利用上市公司融资平台的功能,投资开发资产回报率高的项目和领域,壮大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市场价值。
(二)加强思想教育。在明确中心任务,充分掌握形势的基 2 础上,公司党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员工存在的对中心任务不明确、信心不足等问题,将采取加强教育的方式,坚定员工的信心,使思想统一到实现全年工作目标上来。为确保思想教育工作发挥实效,工作中要注意三个结合:一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思想教育工作不能脱离群众、脱离生产,要在群众中搞教育、教育中抓生产,通过教育的方式把公司的经营发展形势、工作目标和企业员工之间“一家人”的概念不断深入员工的思想,树立员工真确的价值观,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使企业、员工团结在一起,形成合力,为北巴传媒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二是与职工生活相结合。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本着关心员工、爱护员工的角度出发,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要深入员工,想员工之所想、知员工之所需,以实际行动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三是与人才储备相结合。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旨是教育,加强对后备人才的思想教育是提高人才素养,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司将进一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完善公司内部竞聘和对外招聘制度,创新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广大员工自主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学历、技能、职称及其他证件考试。使员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发展。
(三)强化基础工作。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启之年,保安全、保稳定、促和谐、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公司在全新的起点上,有着更高的工作目标,围绕中心任务,抓好党建工作,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强化基础工作:一是完善组织建设。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公司的整体安排与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四强四优”活动,加强学习型党 3 组织建设,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平衡党、团发展,发挥党、团组织优势,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二是加强教育管理。今后一段时期各党支部要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提升理论水平,提高专业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开展“党员在岗位闪光”、“我为北巴传媒做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公司改革发展的工作热潮中来。三是完善各项机制。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是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公司党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领导机制、责任机制、建立和完善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分析和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使其更加适应北巴传媒公司的发展要求。
(四)推进党建创新。要按照“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推进五个方面的党建创新:一是全力做好完善党内民主、维护党员权利、保障经营生产、保持基层稳定、服务党员群众等方面的工作,积极创新。二是要围绕“保增长、促发展、当表率、做贡献”,在开展好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活动上创新。三是要在日常工作和政治任务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示范作用上创新,继续开展好党员活动日、党员示范岗活动,使党内“争优创先”活动更加充满活力。四是要在围绕为党员、员工办实事,把“党员1+1工程”引向深入,办成品牌,实现服务功能上创新,让“机关为基层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党组织为党员和员工服务”的工作理念落 4 到实处。五是要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创新,积极探索股份制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探索在企业建立完善政治管理的制度体系,强化各级组织在保安全、保稳定、构建和谐企业的政治责任,形成围绕大局、齐抓共管的格局。
(五)筑牢企业防线。实践证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加自觉主动地发挥这项工作的重要作用。一是要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市场化公司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抓好超前预防教育,特别是要有针对性抓好专题教育和经常性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以认真贯彻落实市国资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基本制度建设的意见》为载体,把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寓于各项重要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之中,融入企业管理规范和流程之中,健全和完善具有企业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三是要根据公司市场化经营实际,做好“五个结合”,即:一是与构建惩防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廉洁自律、夯实基础、稳步推进,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取得实效;二是与强化内部控制相结合,加强风险控制、实施科学管理,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与加强基础管理相结合,不断完善管理结构和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标准和业务分工,为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夯实基础;四是与进一步完善公司所属各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明确权责边界、健全责任体系、规范工作程序,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五是与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相 5 结合,确保年度各项奋斗目标的实现。
(六)促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工作,在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上下功夫、见实效。在认识上,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坚持发展、实现突破、做精做强做大的奋斗目标。在经营上,理顺产业链条,突出主营业务,做好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工作,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效率。在管理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体系建设,配备好各级领导班子,完善充实管理机构,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在后勤保障上,切实解决员工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搞好停车场站、经营场所、员工生活设施建设整治工作,营造内外和谐的良好环境,实现企业安全、队伍稳定的目标。
三、基本启示
通过对以上工作的调研,我有三点体会:一是明确学习定位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不同于一般干部的学习,也不同于其他方式的领导干部学习。中心组学习与党委工作全局紧密相联,因此,定位要准确。要定位在提高各级党委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为企业中心工作和科学决策服务上;定位在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要提倡带着问题、带着课题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时效性。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6 解决实际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思想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一方面,要运用先进的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企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来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用实践和实际工作效果来检验理论学习成果。三是深入调查研究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不仅是学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也是运用理论指导工作,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和细节。多年来我们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环节来抓,要求中心组成员做到“四动”,即动脑(就是通过学习理论,联系思想实际思考问题,把工作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动腿(就是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或同行业搞调查研究)、动笔(就是通过学理论、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写调研报告)、动嘴(就是给干部员工上辅导课)。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把理论学习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安全稳定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按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制度创新的思路和原则,不断加强、改进、创新思想理论建设,发挥好思想理论主导、引领的作用,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不断取得新成果。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第二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文章标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税收干部队伍,必须坚持党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按照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的要求,认真履行领导干部职责,创造性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思想政治工作全局,努力成为学习型的领导者
领导干部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而且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凝聚力的实践者。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其次,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强化系统思考。领导者要有哲学家的思维、企业家的精明、人民群众的苦干精神。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在领导班子思想层面上强化共同理想,抓教育促进思想解放;在知识层面上拓宽知识领导,抓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在实践层面上倡导整体思考、动态思考、本质思考的思维方式,防止片面地、孤立地认识问题,带动工作创新。再次,要带头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强新本领,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按照建设学习型队伍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带头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和知识基础,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工作的本领,努力成为善于学习的模范,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实现新的创新。
二、必须把维护好、落实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级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好、落实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各级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几个观念: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念,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以及各种利益关系调整都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充分体恤民情,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把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贯穿于决策、行政、执法的每个环节,做到正确决策、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同时,要从大局出发,情系人民群众,在复杂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强化政治意识,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办人民群众之想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落到实处。二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思想政治工作要虚实结合,既要讲大道理,解决干部的思想问题,更要认真解决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政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就其本质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税务部门来说,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税务干部认真落实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努力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并把是否真正维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作为税收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使各级领导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三是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严格执行税收政策。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的税收政策就是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税务干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严格执行税收政策,也是维护好、落实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严格执行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当前,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税收制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民营经济、下岗失业职工就业和再就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税收政策。
三、必须精心设计有效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岗位职责、制度建立、考核手段和设计有效的载体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作用。为此,第一,要在认真落实岗位职责中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依法行政、以人为本、分级管理、以考促管、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工作目标、实行竞争上岗、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内容,紧紧围绕推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岗位职责、业务建设、执法执纪、征收管理、工作流程、检查监督、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具体的岗位责职、具体业务和规章制度之中,努力营造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实行上下联动,努力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第二,要不断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要按照能级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要求,制定考核方案,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要加大对干部考核工作力度,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作用。要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紧密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坚持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领导考评与群众测评相结合,同时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考核的质量。第三,要精心设计有效载体,努力营造思想政治工作良好氛围。要针对税务系统的实际,坚持不懈地把开展创建“先进领导班子”活动,作为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有效载体,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对广大税务干部要围绕构建和谐税务的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树立先进典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第四,要在狠
抓落实上下功夫,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要善于运用政策规定、紧紧依靠干部群众,通过深入扎实的思想教育和强有力的组织措施,解决好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扶正祛邪,树立单位的正气和好的风气。抓落实要坚持工作的高标准,按照“政治合格、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总要求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抓落实要持之以恒,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头脑要清醒、态度要积极、措施要具体、办法要可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为税收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第三篇: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树立核心理念,把以人为本落实和贯彻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去;把握市场取向、突出特色、资源保护优先和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辩证处理和统筹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和持续发展等关系。
关键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统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方兴未艾,进入新世纪更是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源和新引擎。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找准着力点,推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核心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注重以人为本的内涵和产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新时期的执政理念,是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它应当落实和贯彻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去。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与文化事业并驾齐驱的另一翼。基本的文化需求和权益主要通过政府主导,由文化事业来满足;更多的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则主要通过市场,由文化产业来满足。文化发展繁荣就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生产更多更好的多层次的文化产品来解决群众的“精神渴求”和“文化贫乏”的问题。要改变和剔除那种“唯我独尊、唯我独高、唯我独艺”的贵族式眼光和作法,加大各种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力度。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真正做到平民化、大众化,做到通俗而不庸俗,雅俗而不低俗,大俗而不恶俗,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满足群众的精神和心理需要。让文化紧贴百姓的生活,乃至原始一点、粗糙一点、质朴一点、稚嫩一点、本色一点,对广大老百姓来说,也许正是其希望和优势所在。一些大制作的“豪华剧”,一些精品式的“评奖戏”,一些人造的“文化工程”,老百姓未必爱看,未必欢迎。相反,贴近他们的大雅大俗、大喜大悲,倒能释放人们当今社会生活快节奏、高风险、强竞争和紧张工作下的巨大压力。无论是经济化了的文化产业,还是福利化了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只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要,才会变得有魅力、有受众、有前景。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只要是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就要允许存在,允许试验和探索。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成教条,把生动活泼的内容变成僵化的说教,把原不相干的东西硬塞进原汁的艺术和文化生活,弄得死气沉沉,这都是违背群众意愿和背离以人为本的,也是违反文化艺术生产和发展规律的。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文化产业,就要全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人们消费什么,不消费什么,可以导向,但不能剥夺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办文化产业必须有市场眼光,人民群众欢迎和喜闻乐见的,必然是有市场和生命力的;反之,以僵化的思想和贵族式的眼光来看待和发展文化产业,必然会弄得毫无生机,失去活力。同时,要注重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和权益。文化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提供劣质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是对群众文化利益的侵害;文化产品的贵族化实际上是有意把普通群众排斥在文化消费的门外,这也对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实现构成了损害。文化产业应该面向大众,服务民生。我国古代的街头卖艺如说唱、相声、评书、杂耍等,既是民众乐于接受的大众文化,也是文化产业的雏形。文化产业的根基扎根于民众之中,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如何通过多方面的引导,刺激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意识,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不仅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全社会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要通过举行各种文化活动,提高民众文化品位,形成健康的文化消费氛围。
再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着眼点就是要努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本质上都是生产精神文化产品,都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都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尽管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但它们的终极目的都是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促进与提升。对文化产业的评价,在无不良社会影响的前提下,无疑要直接用经济标准来评价,主要看它对国内生产总值、对财政税收和对社会就业的贡献,看它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重大作用。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人的建设,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对人的素质提高有益,而不能有害,这是检验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试金石。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包括了人的个性展现、文艺欣赏、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等等。可以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消费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与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同,文化产业更注重文化的娱乐性、消遣性、休闲性和益智性,使人放松自己,回归本真,从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人们自由发展的需要。
可见,以人为本就是要顺应民心,体现人性,表现人文,以这样的理念去经营和发展文化产业,产业必然壮大;反之,违背人心、人性、人文去办文化产业,去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大、空”或恶劣的“黄、赌、毒”,就只会使文化产业夭折或步入歧途。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把握基本原则
在文化生活中,各种文化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存在着多种链条和环节,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市场取向原则。发展文化产业无疑要以市场需求和导向为原则,既要按文化发展规律办事,又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文化既然是种产业,就必须采取市场取向,进入市场,到市场的风浪中去搏击。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毫无疑问,政府的强力推动对文化产业的启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宽松的环境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也是必须的,但文化产业能否真正发展起来,最终取决于市场,取决于市场的运作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市场是产品的归宿和价值实现的场所,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
文化产业就是要创造一种吸引力、一种期待,去满足人们的追求和希冀。人们被文化产品或服务紧紧吸引住了,这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产业才能支撑起来。所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一定是要从市场着眼把握人们的兴奋点、共振点。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成功,最根本的是市场的成功,是这档节目市场导向和商业运作的成功,它对歌坛的影响,主要不在音乐方面,而在于市场操作方面。这昭示我们,与过去发展文化根本不同的是,要发展文化产业,就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必须勇敢地、义无反顾地投向市场。研究文化市场需求和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研发和生产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尤其要善于进行市场策划、营销和运作。不能到市场风浪中去“弄潮”,这种产业是长不大的,也是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当然,市场取向有它的局限性。社会取向作为一种非市场取向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提升市场60取向的追求,校正市场运行的轨迹,弥补市场取向的价值缺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要通过整合,实现社会和市场两种取向的契合。
第二,突出特色原则。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而打造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创造个性、突出特色。有了特色、个性就会有品牌,就能形成优势。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巨头”,无不以或专、或精、或新、或强、或大等特色而称著。面对区域性分工越来越细,文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我国文化产业要求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展示自己的特色。这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红色文化特色、创新文化特色等。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就是比较优势。立足自身的资源、人才和先发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和主导产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去特色化”,把本来很有特色的东西搞得没有特色。比如,有的地方旅游资源原本很有特色、有个性,但偏要模仿他人,造出一些雷同的人为景观,把本来天然、质朴、秀美的景观搞得不伦不类。其实,现代旅游更多的是离开喧闹的城市,减轻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让身心融入自然美景之中得到放松和陶冶。有的红色旅游,本可以让游客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和崇高精神的洗礼,却偏要编出一些毫无根据的神秘故事来“神化”,以为这样可以吸引游客,但这恰恰掩去了它的本真和亮色,在导向上也极不负责和严肃。模仿之路,是一条最容易走的路,但也是一条最没有前途的路;特色之路,是追求个性和创新之路,才是科学发展之路。我国文化产业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走特色之路。“特色”二字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
第三,资源保护优先原则。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人接一代人地永续发展。它要求今天的发展与利用,不仅不能耗尽或毁掉资源和环境,而且要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和保护文化资源的矛盾日益显现。许多文化资源如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自然风景资源等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脆弱性,它们往往是不可再生或很难再生的,并非如人们一般所想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文化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就决定了必须把资源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离开了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会因资源的过度利用而不可持续。文化资源的保护大体上有三种方式:一是原则性保护,即以一定的根本性法规和措施,保护文化资源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使之不至于被遗忘和湮灭。如“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全球化和社会巨变中不断被边缘化,甚至趋于消失,这就急需保护。如湖南对“江永女书”的保护就属于这种情况。二是开发性保护,即将能产生市场效应,有较大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而产业强大了又来反哺文化资源的保护,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如湖南凤凰对古城的保护性开发,就实现了二者的良性互动。三是战略性保护,即将目前尚无力开发但有特点、有前景的文化资源整体保护下来,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储备,待以后再开发和利用。战略性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所有文化资源决不能由一代人开发光,而应留给后代子孙应有的资源。如一些古墓葬、古遗迹、古建筑,能不挖掘最好不挖掘,能整体保存最好整体保存。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如果被毁灭、消失或失传,我们将成为文化的“罪人”。随着经济热潮的推进,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我们必须从长计议,坚持资源保护优先的原则。
第四,效益最大化原则。文化作为产业,必须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发展文化产业,从经济价值来看,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社会价值来看,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从文化生态效益来看,是传承和创新文化形式和内容的基本手段。经济效益是增加国民财富的直接效益。但文化产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不承担它的社会责任。社会效益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所追求的核心效益。文化发展不能只讲经济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放弃社会效益、民族价值和国家利益。发展与壮大文化产业,既要盯着市场做文章,增强文化实体的自我生存能力,最大限度地让文化产品增值,但又不能唯市场是从,一味迎合市场低层次需求,让那些品质低劣、格调不高的文化产品大行其道;既要立足中国社会实际,立足民族文化传统,创作和生产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又不能复古守旧、固步自封,简单、低水平地重复传统;既要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增加对国外文化产品的引进,又不能无
视文化“赤字”的现实,廉价地为别国培育文化受众,损害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生态效益遵循文化生态61主体平等、生态利益公平、生态权利公正、生态秩序安全的原则,保证文化生态协调、平衡和健康的发展,从而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必须在宏观视野、系统整合中研究文化形态、文化样式、文化符号、文化价值、文化精神的关联性、互动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开发的综合效益,才能形成文化强势,使文化的创造力、知识力、想象力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研究制定对文化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监测、考核的办法和指标体系,确保三重效益的实现,并力求效益的最大化。
三、统筹几大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追求的是健康、协调、全面、可持续的辩证发展。在文化产业问题上,要实现科学跨越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辩证处理和全面统筹以下几个主要关系:一是统筹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基本策略。但文化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的。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没有“软实力”的匹配,硬实力就会缺乏韧性而破碎;没有文化的跟进,经济发展也会缺乏后劲而挫败。没有“软实力”的发展和支撑,任何国家的富强和崛起都是不可能持久的。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与文化从来都是在相互交织和相互作用中实现其发展的,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经济需要文化的支撑。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与文化愈趋融合和一体化,文化的经济性、经济的文化性,经济与文化的整合协调、互渗互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需要文化力的推动,就经济发展经济,就文化发展文化,难以实现单个方面的真正发展。唯有二者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才能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文化产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业不仅本身可以作为文化商品和服务获利,而且对于国民经济产生连锁效应,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上游产业的发展,推动后续产业的增长,还会波及网络、金融、通信、交通、商业、饮食等互补性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没有高新技术的支撑,文化产业难以快速崛起。现代高新技术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特点,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其在世界的影响。日本、韩国就因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名声远播。而且,文化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长远的作用和意义。文化的短腿,在当代是谈不上有真正强大的竞争力的。因此,在国民经济产业群中我们应确立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思想。二是统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一个最为关键和普遍的问题是要处理好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文化产业与事业首先是相互区别的。
二者要剥离开来,区别对待,不能产业不像产业,事业不像事业。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事业是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文化部门。二者生产的目的不同,事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产业则生产进入市场以实现其价值的商品;二者主体的性质不同,事业的主体是事业性文化单位,而产业是文化企业法人代表;二者资金来源不同,事业主要由国家投资,产业则由国有、民营、外资等多渠道筹资;二者运营的机制不同,事业主要由政府财政支持确保其运营,而产业则完全推向市场,自负盈亏;二者的调控方式不同,事业由政府行政直接调控,而产业主要依靠政策法规,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实行间接调控。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与事业又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和转化。在文化事业中也有部分产业的内容,如高雅艺术、文物博览、文体竞技在某种条件下也是可以办产业的,要克服那种文化事业单位完全不能进行产业运作的观念。文化事业单位对文化的某些内容、形式、载体、项目,完全可以剥离开来,采用市场经营方式进行运作。同样,公益性文化的某些内容的运作完全可以借助产业的载体和形式来达到。公
益性文化事业虽然主要由政府来办,但也要鼓励社会参与、允许社会资本的进入。文化产业与事业二者还相互转化。产业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事业,构成事业的一部分。事实上,由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强大,产业中一些带有公益性质的内容已经从产业中剥离出来,由政府埋单,变为群众的福利,如露天电影、送戏下乡等。同样,事业经过改制、发展、剥离也可以转化为产业。如有些高雅文化、民间艺术,由于普及和受众的扩大,可以从公益性事业变为经营性的产业,不走需要补贴的道路。
可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线是存在的,但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动的。我们既要反对那种将二者混在一起政企不分、管62办不分的保守倾向;也要反对那种将二者截然对立,产业事业“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孤立发展的二元对立思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发展事业是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是工作的中心。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宣传的“喉舌”职能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但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事业发展要以产业发展作为后盾。文化如果只简单机械地履行“工具”的职能,而不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壮大产业,不仅会失去强有力的物质支持,而且也会失去它在市场竞争中的创造活力,难以达到有效的宣传效果。要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以事业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事业。
三是统筹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的关系。任何事业或产业,很少是按照理想模式均衡地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常态和规律。国内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所有文化产业领域都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发展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善于从全局着眼,通盘考虑、合理制定文化及其产业全面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在统筹中实现协调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劣势在一定条件和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一时的优势可能会变成将来的劣势,暂时的劣势也可能变成明天的优势。如何因势利导,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设计中的重要实践课题。
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进程呈现一种从东到西、从城市到农村逐步展开的分梯度非均衡发展态势,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如此。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全球化前沿的领域“接轨”;作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市场建设,整理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尽快使文化形成产业,做成产业。我们应区分比较各地的优势、特色在什么地方,作出理性的判断。只有发现自己的特点、差异、优势所在,才能把功夫和精力集中在主攻方向上。共性的、一般的、平常的文化项目缓行发展,个性的、特殊的、优长的文化项目加快发展。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以旅游和文艺演出的结合为特色和重点而产生奇效的。然而,作为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全面协调发展,这是我们应努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这就是说,在重点发展传媒业、出版发行业、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网络业、影视业等文化产业的同时,要关注和发展下游产业、周边产业、关联产业、衍生产业,推动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加速发展文化新业态,防止“单打一”。
在战略设计上,在政策导向上,一定要考虑平衡发展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要主观地、人为地、一厢情愿地去追求平衡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受市场规律的制约,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常常会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发挥优势,这就必然产生不平衡。在“十二五”期间,各地主要不应过早地追求均衡发展,而应抓住重点领域,“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地把有特色的产业做下去。
四是统筹加快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需要加快发展,但发展必须有后劲,有强力,能够保持永续的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着眼于加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发展初期如果没有速度,就不能形成规模,争得主动。而初期的发展难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粗放性,存在数量较大,质量不高;速度快,效益低;品种多,品牌少;市场兴,较无序的现象。因此,发展中要特别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后劲的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
现代文化产业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其主要特征是重视产业发展的高端,重视将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以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文化产业的升级目标,充实产品的创意内涵,把握新的制高点。要坚持有序有利有节制地开发、发展,不能搞“文化大跃进”。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必将最终损害文化及其产业,成为空洞和虚假的伪文化。对我国中西部来说,应该着力于加快发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而对东部沿海城市来说,则要更多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优质发展。加快发展如果以破坏资源、不顾社会效益、粗制滥造为代价,这种发展就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对立的;加快发展如果是以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前提,产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则这种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
[1]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J].求是,2010,(12).[2]王育济等.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2008年卷上册、2003-2007年卷上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3]周正刚.文化产业论———湖南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8.
第四篇: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代青年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本文针对当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就共青团组织如何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粗浅看法。
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l、思想不够重视。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团组织没有从“三个代表”高度重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未能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意识,依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工作机制不全。缺少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机制、成果评估机制相奖惩机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责不清、制度不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3、阵地设施萎缩。各地的青年教育阵地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普遍建有活动阵地,但从青年成长对阵地的要求上看,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在农村,一些乡村以前修建的青年活动室、青年文化室、青年之家、青年俱乐部等活动阵地有的已被占用,有的年久失修无法利用,而新建的数量很少。
4、方式方法陈旧。较多的还是照搬计划经济时期工作方法方式去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进不了
1社区、班组、村镇,入不了户,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5、组织建设滞后。团组织和青年社团建设与形势发展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社区、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青年社团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思考
㈠、确立新思路——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要求和青年需求
依据新世纪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来确立工作思路,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理论研究,把握科学规律,努力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支撑体系。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支撑体系的建设要发挥团内团外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团干部要做表率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善于总结提炼,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团组织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提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努力构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青年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机制为研究重点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支撑体系。
2.加强组织建设,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努力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型组织体系。
共青团学习型组织体系建成,一要体现能广泛团结凝聚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二要体现继承优良文化传统,顺应先进文化潮流的要求,大力培育建设有利于共青团延伸工作手臂、有利于先进文化传播、有利于丰富青年人文化生活的组织。三要体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代表青年具体利益的要求,切实加强对青年学习求知活动的组织、引导和服务,把已存在的各种学习型组织纳入共青团学习组织体系的总体构建中来,使青年学习组织不断积累壮大。
3.坚持教育与服务相结合,拓宽服务领域,加大服务力度,努力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教育与服务相结合,把服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教育引导,把热情服务与耐心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服务激发青年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要根据青年成长发展问题日益社会化的现实特征,不断完善社会化教育服务手段,创新团的工作资源社会化配置方式,努力形成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4.在党的领导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系统协调,努力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系。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建立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组织和党政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各部门共同参与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系,才能形成各部门共同关心、参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局面,营造青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㈡、探索新方式——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
实效性
1.以人为本,不断丰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团组织审时度势,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上要不断寻求创新突破,进而丰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例如,利用重大事件、重大节日的契机,集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注重营造社会大环境,切实改善生活小环境,潜移默化进行教育的方法;利用网络这一高新技术手段和全新发展空间开展教育工作的方法等等。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多种方式、方法的叠加运用。如在重大事件、重大节日期间,举行座谈会、举办学习班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灌输,在选树典型的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2.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不断设计创新活动的内容。开展活动是进行实践教育的有效方式。活动的设计与选择,与教育效果密切相关。思想政治工作的事业化就是要把单一的活动用一个主线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使各种活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并使每一个活动都善始善终,使单一活动对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期效应变为一种长期效应,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了解青年的需求,设计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青年需求的活动,增强广大青年的爱岗敬业意识。不断创新发展的活动内容,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氛围,同时也赋予活动本身以生机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巩固优势项目,创造新型载体,构筑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青年思想政治活动网络,人才培养网络和阵地网络,努力构筑以教育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有形化阵地为依托,相互利用、相互支持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在扩充资源、优化配置中全面提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教育活动网络的建设要以主旋律示范活动为牵动,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不断增强教育活动的时代感、层次感和覆盖面。人才培养网络的建设要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造就青年人才大军为目标,阵地网络的建设要以活动阵地、宣传阵地、培训阵地、服务阵地建设为主要内容,坚持走事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㈢强化业务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团干部既是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同时又是客体。团干部的双重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1.提高团干部思想水平。共青团是一个政治属性鲜明的组织,因而团干部必须体现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来指导,要求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必须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锐利武器,用较高的素质去带动和影响青年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2.团干部要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共青团工作是一项系统而重要的工作,因而对团干部能力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住四“点”,一要善于把握共青团工作的“重点”。要从众多的工作中抓住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二要从善于把握党政关心的“焦点”,在党政关心的问题上,要多做文章,做深度文章;三要把握社会关注的“热点”,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围绕他们的思想需求开展工作;四要把握团员青年的“特点”,根据团员青年的兴趣爱好开展工作。这样能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团干部是团员青年的带头人,处处都起着表率的作用,因此团干部必须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第一,要好学不倦,要不断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端正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第二,要勤奋敏行,要聚精会神、踏踏实实的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提高工作质量;第三,要重任在肩。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本着对团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出发。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团组织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借鉴先进经验和自我创新,在实践中确立新思路,探索新方式,开辟一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事业化的道路,为青年构筑一个完美的精神家园。
第五篇:加强和改进军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加强和改进军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建的中心工作,也是加强和改进军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军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总的说近年来不断得到加强。主要表现:领导带头,学以致用,理论武装出现好势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进入企业工作的主渠道;专兼结合,齐抓共管,工作运作体制更加完善;创新载体,拓宽渠道,工作焕发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军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存在薄弱环节:如有的企业改革宣传力度不够,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个别企业党群、干群关系不融洽;还有的企业党务政工机构受到削弱,基本工作力量得不到保证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未能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
可以预见,随着军工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将越来越重。如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否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企业一把手的监督约束能否到位;企业能否按照党的政策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用人;企业内部利益分配有无暗箱操作;企业在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等等,对此,军工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围绕中心,联系实际,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和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始终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教育内容上,抓住重点,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抓好“四个教育”,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二是在思想教育效果上,明确目标,达到树立“四个观念”,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的深化军工企业改革的信心;坚定的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三是在思想教育对象上,分类指导,注意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诚于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正确使用手中权力。
四是在思想教育方法上,因地制宜,采取生动活泼、多种多样、切合企业实际的形式。
三、积极探索,改进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
在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进创新,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更好地为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要按照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发展的规律,根据企业和员工发展变化的情况,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进入企业工作的主渠道,融入企业管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规范中去。要重视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努力拓宽工作渠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意突出时代的特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衔接。把思想政治工作、党员和员工教育,与创建文明企业、党员明星班组、先锋模范岗、党员责任区、社会服务承诺、员工文化素质培训等有机结合起来。
要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举措来抓。纳入企业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由虚变实、由软变硬,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企业、考核企业领导班子和评先创优的标准,列入有关规章,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保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四、抓队伍、抓阵地,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条件
要按照中央、省委和省国防科工委的要求,落实好企业政工机构的设置和专职政工人员的配备。要不断优化政工队伍结构。加强企业政工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有计划地选调一批德才兼备、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到政工队伍中来。
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爱护政工人员,为他们提供各种学习、锻炼、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企业政工干
部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工程师,要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爱岗敬业、淡泊名利、乐于奉献。
军工企业职工的素质虽然相对较高,但由于许多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致使职工的思想观念落后。所以,有条件的企业应创办图书馆、俱乐部、史展室、电视宣传片、信息网络和企业刊物等文化阵地使思想政治工作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五、“两手抓”、“两手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军工企业党委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领导联系点,加强经常性的检查指导,把中央、省委和国防工委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党组织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形成与生产同研究、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奖惩的良性循环机制。
加强和改进军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企业的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形成党委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格局,充分调动广大员工投身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和谐企业建设,加快企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