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民办教育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政府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日趋规范;加入WTO后,国际教育资本开始大规模涌入我国教育市场,民办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民办教育的主办者和经营者站在新的视角,运用新的智慧,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行为进行全新的审视、策划和经营。
本文从一个民办教育集团的角度,谈谈对新时期民办教育的认识,以及实行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实践
集团简介
温州新纪元教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同年创办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平阳新纪元学校;1999年创办了第二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2002-2003年又分别在重庆云阳、四川广元创办12年一贯制的学校;2004年在上海成立上海新纪元教育管理研究中心。迄今,四所学校总投入已近4亿元,在校学生近万名,教职员工1100多人。
目前,四所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平阳新纪元学校成为“全国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示范学校”;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温州市示范学校;广元学校已成为广元市的名校,现正在申报市重点高中;云阳学校2004年高考获全县文科状元,并成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基地。上海新纪元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尽管成立时间很短,但汇聚了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的教育精兵、高等学府的知名专家、教授,以及年轻的博士生、研究生,初步形成了专业化水准较高的学术团队和管理队伍,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风浩荡,战鼓雷鸣,创业艰辛,感慨良多。我们很乐意就民办教育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对民办教育发展现状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代民办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980-1992年,萌发时期,主要是非学历教育,无固定校舍,无固定教师,无统一管理为特征。第二阶段:1992-2003年,成长期,以学历教育为主,有固定校舍,有固定教师,有一定要求和管理,以满足市场的数量需求为特征。第三阶段,即当前,已经进入成熟期,制度上进入法制轨道,消费趋于理性,以高质量要求为特征。
目前,民办学校面临着两个挑战:
(一)制度、政策的挑战
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政府对民办学校规范办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民办教育准入的“门槛”越来越高。随着政策的放开,各地“名校办民校”风起云涌,优质教育迅速扩张,有限的教育市场被迅速占领。民办学校在公立学校和“名校办民校”的夹缝中艰难求存。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根据我国政府对WTO的承诺,国外教育资本即将或正在进入我国。几乎一夜之间,我们突然发现:民办学校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教育市场那个本来不大的蛋糕越来越小了。
中国特有的国情,众多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导致《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贯彻、实施有一定困难,民办学校很难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国民待遇,也就很难实现共同发展了。(当然,温州民办教育发展的氛围应该说是非常不错的)。
这些政策制度的不完善、理解上的偏差、执行上的不统一,加之政策上支持“名校办民校”,成为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挑战
在民办教育发展的第一、二阶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教育市场主要表现为供应不足——卖方市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普九”的完成,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已基本得到解决。当前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民办学校不仅要提供一定的教育学位,更要提供优质的有
1特色的教育质量,因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众多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优质的教育又离不开高水平的教育专业的支撑。实施优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因此我认为民办学校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就是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挑战。
新纪元教育集团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较早思考这些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正是因为这样,在激烈的挑战中,我们走得比较平稳。
我们认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办学校怎样立足、生存和发展?唯一可靠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优秀的教育质量、优质的教育品牌赢得消费者的心,不断强化自身的名校特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我们的基本策略
(一)围绕一个核心——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求确立五个基本观念:(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2)尊重差异、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人才观;
(3)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德育课程观;(4)全面发展的全面质量观;(5)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价值观。
2、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
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优质教育的重要标志。谁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数量足够的教师队伍,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在工作中,我们强调,集团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终身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必须指向这两个发展。这也是我们检测教育、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是否适切的标尺。
(二)抓住两个重点
1、质量
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是新纪元人的尊严,作为新纪元人的共同理念,已深入人心;“高效能、精细化、零缺陷”成为我们每一项工作的要求,也成为全体新纪元人开拓求索、与时俱进的共同追求。
2、效益:在强调质量的同时,关注经济效益也是无可厚非的。质量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质量的保障;教育的周期长,见效慢,必须体现质量优先的原则。同时,教育也是公益性、发展性的事业,民办学校的主办者不能追求效益利润的最大化。
(三)遵循三个规律
1、教育规律
教育是循序渐进、水滴石穿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与一役”。教学质量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有些可控,有些无法控制。我们的管理不能生搬硬套企业管理模式,必须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的基本规律,从学校和当地的实际出发。
2、市场规律
市场规律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民办学校的收费是高位的,所以我们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也必须是高位的。
市场具有选择性。民办学校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如果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没有几样在当地教育界“叫得响”的东西,别人怎么会选择你呢?
市场具有变数,未来难以预测。所以民办学校必须有危机意识,必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3、人性的规律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管理者应该很好的研究,人都有一种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愿望,都有一种对事业和人生的成功的渴望,都有一种名利的需求。民办学校的主办者要重视建立规则,对教职员工的劳动、付出和创造,及时给予合理的回报;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满足教职员工的合理要求;为教职员工的健康成长搭建舞台,强化他们的归属感、培养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
(四)打好四个基础
1、硬件设施基础:四所学校已投入近四亿元。
2、师资队伍基础:集团四校现有教职工1100多名,平均年龄30多岁。离、退休人员非常少。这是我们的优势,为集团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3、管理基础:(1)干部的选聘;(2)体制、制度的创新。
4、生源基础:我们对招收的学生有自己的标准,有适当的门槛,并非“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如果在招生的问题上来者不拒,班级学生基础差异太大,对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良的学校品牌的培育非常不利,从而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处理好五个关系
1、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学校的主办者和经营者已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我们应大胆引入“经营学校”的概念。经营学校,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又必须顾及投资者的利益和愿望。
因此,我们非常强调三点:(1)从制度上明确投资者与经营者各自的分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2)互相尊重、互相信任;(3)搭建沟通平台,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2、办学自主性和规范性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学校应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努力维护良好的办学秩序。良好的办学秩序、规范的办学行为是大家共同的利益需要。我们经常敦促校长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依法办学的基础上,还必须充分发挥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使学校迈上新的台阶。
3、基础与特色的关系
基础教育的本质是要把握其基础性。我们的课程设置、评价标准都要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发展。特色是个性化的东西,是学生个性的彰显。基础教育非专业学校,必须先满足学生的基础发展,不能本末倒置。
4、满足家长的要求与发挥教育专业功能的关系
有些家长因为交钱比公立学校多,而对学校提出苛刻要求,学校又在强化“客户是上帝”的理念,所以教师的专业功能受到影响,不要忘记,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的服务是专业化的服务,非一般商业上的服务。学校与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家与客户的关系。我们要培养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对家长的不合理要求,我们要敢于说“不”,而不能一味满足,因为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5、做大与做强的关系
我们认为,做强是做大的基础,做大是做强的必然。我们的原则是“点上做强,面上做大”。一个学校不追求它大,而要求强,要办成精品;整个集团,要逐步做大。
(六)实行六个策略
1、理念先行
一所学校,如果说硬件是基础,质量是关键,那么,它的思想理念是灵魂。先进的、与时代同步的办学理念的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一个把全体师生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共同愿景的学校是不可能有品位的,更谈不上有什么前途。为了提升理念、统一理念,我们制定了集团办学章程;并在专家的参与下,制定各个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在这一过程中提炼思想理念,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
我们的事业信念:志存高远,点滴做起。
我们的伙伴文化:共同学习、合作创新、共享成功。
我们的服务标准:高效能、精细化、有品味、成智慧。
我们的使命和追求: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创办一流民办教育;提供顶尖培训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输出教育管理服务,促成优质学校诞生;开发现代教育技术,搭建教育信息平台。
2、制度推进
当前,教育不缺少先进理念,而缺少操作标准和程序,所以我们在加强现代学校制度
建设,建立中观、微观的标准、程序,进而在制度上推进,在操作上下工夫。
3、专业引领
当前,民办学校面对的挑战不是数量、规模上的挑战,而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挑战。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逐步意识到:学校要可持续发展,集团要做大做强,必须广泛吸收国内外最前沿的教育思想、最先进的教育实践经验、最优秀的教育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及最领先的教育技术。经过反复思考,2004年,我们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将管理中心移师上海,实现由行政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移。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着重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上海建立新纪元教育资源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合理的营养,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技术支持。如:在教学质量监控、课堂教学诊断上,与上海市教育质量最好的区——徐汇区教研室建立合作关系;在教育评估上,与闵行区现代教育评估所、浦东新区督导室等机构合作;在校长、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上,与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网站后台的设计上,与上海复旦大学的一批博士生建立了合作项目,等等。
二是不断建立、健全新纪元人力资源库,实现对集团各校的专业引领。先后聘请了上海、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的知名教授、专家和学者担任我们的集团顾问,如上海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国际上知名的课堂教学专家顾泠沅,著名教学专家张思中、任勇、程红兵等;还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民办学校管理经验的专家担任中心管理岗位。
三是将新的机构命名为“上海新纪元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强化学术专业功能。
4、文化提升
健康的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管理资源。只有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才会形成宏大的具有相同价值观的队伍,才能在较大范围内共同推动集团事业的壮大。资源或会短缺,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公司要积极营造富有人文精神和时代特色的健康文化,承认人的需要并满足之;尊重人的个性并容纳之;尊重人的价值并实现之;开发人的潜能并利用之;统一人的思想并引导之;把握人的行为并规范之;鼓励人的创造并奖励之;营造人文的环境并孕育之,让全体员工的价值和公司事业同步成长。
新纪元教育集团强调每一个成员对团队的归宿感、认同感。倡导尊重,推崇和谐,要求“有气度、敢自责、重诚信任、”积极营造高品位的集团文化。
5、网络支持
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都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支撑。对于我们新纪元教育集团来说尤其如此。四所学校跨三个省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为此,我们在改进管理手段方面具体做了三件事:
一是搭建管理后台,加强过程管理;二是建立集团网站,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建立视频系统,实现互动提高。我们的管理研究中心可以通过视频系统,与各校进行零距离对话。近一年来,我们通过视频,开展了双周一次的四校校长例会、不定期的专家论坛。每学校专题研讨、每月一次的上海专家讲座或名师论坛等。视频系统使四所身处异地的学校的校长、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能通过视频进行对话、讨论和交流,使地处西部边远地区的学校能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集团为他们组织的专家讲座和名师沙龙,搭建起上海教育与集团各校的桥梁。
集团所属四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实现与管理研究中心和国际互联网的链接。
6、合作创新
目前,我们已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术研究课题、教育产品的开发项目已在启动。另外,许多地方政府也愿意将学校委托给我集团管理。还有一些兄弟学校非常看重我们的网络系统和视频系统所提供的教育资源,愿意成为我们的会员,以共享上海的教育资讯。
第二篇: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x县有民办中学6所,教职工100多人,其中党员18人,学生1300余人。已建立党支部4所,仅有1---2个党员的学校2所。民办学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的一种社会组织。在新形势下,如何在民办学校中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党建
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同志对民办学校建立党组织这个问题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公办学校应当建立党的组织,而民办学校没有必要,因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不建立党的组织学校照样发展;有的认为民办学校刚起步,建立党的组织难以发挥作用,等学校发展到一定规模再说,或是等上级有明文规定,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再行动;有的认为民办学校工作体系尚未形成,担心在民办学校成立党的组织会成为他们的附属物,成为业主对教职工约束的工具;有的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到位,没把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愿“惹麻烦”,怕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是个“烫手的山芋”,工作开展不好影响整个党建工作,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工作部署少,检查少,指导少。有的民办学校业主对党组织的设置及其作用的发挥认识不深,因而学校不主动要求成立党组织,担心成立党组织又多了一个部门管理;有的业主利益优先,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招生,制定优惠办法以吸引骨干教师和强化学校管理方面,党建工作不愿抓,被动应付。
2、党建工作覆盖面不广。到目前为止,全县中学以上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有4所,现4所已建立党组织,占应建立党组织总数的67。但是全县民办幼儿园135所,拥有党员9名,但没有一家建立了党组织(我县还没有民办小学).3、党组织的作用地位不突出。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在民办学校中究竟发挥什么作用认识不清,导致工作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党组织存在“畏难”情绪,担心业主不支持,不敢理直气壮地开展党建工作;有的思想观念陈旧,方法落后,面对民办学校这一新生事物,不知如何调整工作方法和思路,不会开展党建工作;少数业主怕党组织的战斗力太强,会影响自己的威信,对党组织工作不很支持;一些业主怕支部开展活动,会影响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于党组织难以正常开展活动,从而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难以体现出来。
4、党员教育管理不严。由于民办学校带“私有”性质,教职工的使用和管理都是业主个人说了算,不能由党组织决定调配、管理党员。党组织要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又要受业主态度、经费、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制约。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民办学校的党组织负责人一般由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兼任,而党员绝大多数是普通教员,课程一般都比较多,很少有时间参加组织活动,能按“三会一课”要求正常开展活动的几乎没有。绝大多数民办学校党务工作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是兼职,工作缺乏计划、总结。此外,由于民办学校的党员流动性大,人员的不稳定,大部分党员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入到民办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党员的教育管理。
5、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党员经受不住改革开放的冲击,价值取向与党章的要求出现差距,理想信念动摇。有的“雇工”思想严重,认为拿了“老板”的工资,就应理所当然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好课、教好书,要不然,什么时候人家不要了,就得卷铺盖走人,对发挥党员作用看得不是很重。还有的放松了自身的政治要求,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长期不转组织关系,不过组织生活,甚至连党费都不愿按时按量交纳。还有些党员存有“短期行为”的想法,认为自己到民办学校打工只好范文版权所有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底能呆多久自己都没有底,因而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不愿接转组织关系,出现了不少“隐身党员”、“地下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更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了。
6、发展党员不力。由于我县民办学校绝大多数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在部分党组织是近一、二年成立的,党组织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对教职员工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大,因而主动要求入党的员工很少。另一方面党组织负责人绝大多数是管理人员,他们与业主一道,绝大多数精力用在稳定和发展学校上,很少有时间去正确引导优秀年轻教师和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发现和主动培养工作跟不上,因此,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教师和学生比较少。
二、找准党建切入点,建立四项机制,探索民办学校党建新路子
民办学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建工作一个新的领域。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遵循民办学校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认真研究民办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党对这一领
域的领导。
(一)规范组建机制,完善党支部自身建设
1、因校制宜,分类抓党支部建设。首先,明确党员组织关系。针对民办学校教职工兼职多,流动性强的特点,要求凡工作时间满半年以上的,都要将组织关系转到新的单位;党员干部兼职三个月以上的,要求参加兼职单位的组织生活,同时,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只要符合发展条件的,优先吸收
他们加入党组织。其次,在民办学校开展党建工作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大力度,狠抓党组织设置工作,针对民办学校党员人数、工作性质等特点,采取不同的组建方式:一是单独组建。学校发展有一定的规模,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就单独建立党支部,如xx中学、xx学校等都单独建立党支部,隶属县教委党委管理;二是联合组建。学校党员人数较少,但办公地点相对比较近,平时来往比较方便的,就联合组建党支部;三是派驻“党建工作指导联系员”,如对xx武校等仅有个别党员的学校,都派驻了“党建工作指导联系员”;四是挂靠组建。对只有个别流动党员,我们帮助他们挂靠离单位比较近的党组织。如机关保育园挂靠中心幼儿园。
2、强身健制,规范党支部工作。已建立党支部的学校从学校管理层、教学骨干中的党员选择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和教学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党支部班子成员。文峰中学等党支书由校长担任,副支书和委员由学校领导担任,构建学校党支部和学校管理层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便于党务管理和教务管理的结合。从制度的建设入手,抓好党支部规范建设。建立健全了支部“三会一课”、党员目标管理、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党员活动制度,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民主评议制度和党员议事制度,严格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制度,及时做好党组织关系的接转,严格党内生活,促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二)强化培训教育机制,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1、开展主题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学校党组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抓好党员教育提高素质,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打好基础。在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活动中,各党支部开辟了学习十六大的宣传阵地,组织党员教职工联系实际,畅谈推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思想与建议,交流学习十六大心得;帮助党员教职工进一步学习领会十六大的精神实质,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组织党员和工、团班子成员,前往毛泽东祖籍纪念馆参观学习,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职工在民办学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把发展党员工作与培养后备干部和培养业务骨干结合起来,注重发展优秀分子入党。成立了党章学习小组,吸收积极分子、年轻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参加学习。联系学校教学工作,把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结合起来,以短期培训和引导自学的形式,组织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业务学习和鼓励教学研讨,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xx中学实行每一个党员联系一名优秀分子培养制度,培养预备党员转正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人,今年已有10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三)创新活动机制,发挥党支部的职能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教师队伍稳定。各学校党支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师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教育。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开展“做一名优秀教师大讨论”等活动,促进教职员工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去年以来,全县先后举办各类民办学校教师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达50多人次。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到位有效,教师队伍趋向稳定,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党支部成为学校与教师沟通的桥梁。我县还从公办学校抽出10名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
2、主动参与重要决策,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党支部主动与校董事会协商沟通,共同研究确定学校的重大事项。xx中学党支部结合当前青少年思想发展状况,提出“四会”: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发展的建议在学校推行,有效推动学校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良好学风的形成。党支部还抓好校务公开,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广泛发动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着力促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公开化、民主化。
3、以党风带校风,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党支部的影响和带动好范文版权所有下,全体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一线上争当业务能手和师德标兵。党员教师带头学习先进、科学的教育,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取得了显著成绩。全体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诺言,在师生中树立起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威信和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xx中学2004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基层党建红旗单位”。
(四)健全联动机制,增强党在民办学校中的推动力。
在工作中,把群团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规划,积极强化党群团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群众基础和外部环境。
1、以党团为核心,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党组织确立“以德育为核心”的观念,通过晨会升国旗唱国歌、校班会、团队活动、听德育报告、开展“学雷锋精神,树时代新风”、“告别陋习、树立新风”和党团纪念日的专题学习等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激发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自去年以来,全县民办学校共举办德育和法制报告会12次,受教育学生达2千多人。xx科技学校党支部经常组织党员和团员青年开展无私奉献活动,深入街区进行打扫环境卫生,慰问孤寡老人,进一步增强奉献意识。去年以来,全县民办学校中共有150多人加入了共青团。
2、开展帮扶,解决贫困学生难题。学校党支部组织党群团给予贫困学生关心和帮助,减免部分学费、伙食费。xx、xx、xxx等中学通过党群团发动捐款建立了“星星之火扶困助贫基金”,仅今年春季期就扶助贫困生51人。
3、开展活动,发扬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根据学校发展状况,党支部依靠工会发动教职工积极为学校出谋献策,对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民办xx中学党员在开展“四个一”活动中,为学校在拓展生源和改进教育方法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并付诸实施。该校今年招生人数比往年明显增多,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民办xx中学考上重点大学1人,专科164人,本科18人,升学率85。学校党组织还在各种节假日与群团共同组织教职工开座谈会,畅谈热点话题、交流工作学习体会、举办教师篮球赛、文艺晚会、教工运动会等多种文体活动,丰富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生活,促进了教职工队伍团结向上氛围的形成,提高了党、工、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了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联动发展。xx中学2004年在全县高中组教师篮球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增强了民办学校教师的自信心。
第三篇: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马松郝清平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高层次社会发展观,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双向互动、和谐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如何才能保持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它既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职业教育自身来讲,必须以全面、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以转变办学理念为先导,创新办学模式为动力,加强品牌建设为核心,拓宽服务功能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教育理念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的发展要与自然的发展相和谐,现在的发展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自我的发展要考虑他人的发展,这种和谐的价值观凸现了人的素质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应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从服务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出发,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使学生很快适应企业需要,更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的方方面面得以综合开发,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必须树立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从培养目标到课程结构,从教学内容到培养模式等方面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系统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步。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坚持面向职业需求,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时,坚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研究、制定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上,以“课程综合化,技能项目化,训练层次化,考核社会化”为总体目标,合理设置课程,既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优化教学内容上,根据“厚 基础、宽口径”要求和以能力为本位、岗位为依据、素质为核心的原则,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组织编写了20多种校本教材。同时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增设学生必修的《综 合素质课》,并通过把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渗透到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提升学生的职业适 应能力,真正培养适应市场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和谐、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目前大多数毕业生不仅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深受用 人单位欢迎,做到了企业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二、坚持科学定位,努力锻造品牌专业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目前不少职业学校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办学定位不准,简单根据市场需求,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频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一味迎合部分企业对技能要求不高的现状,一方面导致多年来精心培育的学校品牌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强调,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要。他创办职业学校,其专业设置、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招生规模等的确定,都先进行详细的社会调查,并定期邀请实业家、教育界专家,随时征询社会需求和各界对学生、学校的要求,以期不断改进办学思路。所以,职业学校应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明确学校的准确定位,不错位、不越位。要开展广泛 的调研论证,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需要,把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的知 识、技能和态度提出的新要求,构建灵活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立足行业,面向地方,跟 踪市场,突出专业特色,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用专业品牌和专业内涵赢得 市场,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和广阔的生存空间。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把转变教育观念,合理定位专业,打造专业品牌,提升办学特色作为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劳动力市场需要和产业政策动向,科学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对就业渠道不畅、学生就业难度较大、就业率连续多年相对较低的专业及时调整,减少招生规模或停止招生乃至撤销专业,并适度超前规划和开发专、特、优专业及培训项目。充分挖掘自身办学潜力,高标准严要求创建示范专业,努力锻造品牌专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加速学校现化化教学设备如数控技术、电子、机电、计算机等专业设施和校园网、多媒体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硬件设施能够完全满足培养目标和办学规模的需要,设备的先进性达到或基本达到生产一线水平,形成了机械加工、电子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四大类10多个优势专业,建成了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三个省级示范专业,学校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同时针对我市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战略,适时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企业达成了联合办学协议。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动态跟踪社会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开拓专业面向,打造新的品牌,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
三、创新育人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兴盛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要获得持续发展和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建立一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目前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有些学校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养,课程设置未能摆脱普通教育模式,以学科本位设置课程,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课时比例偏重,实习训练流于形式,甚至花几十万元购置的设备成为摆设,实习课程只是教师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参观,连起码的实习时间都不能保证,既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谈不上实践技能的提高,培养的人才有学历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职业和技术训练学院的发展;在教学之后必须继之以工作现场的实践训练。因此,“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主张必须成为职业学校坚持的办学原则。职业学校应本着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育人模式,切实重视实践技能训练,构建完善的实验实习课程体系,使得学生学到真知识、真本领,为学生顺利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坚持积极探索,大胆革新,在技能培养方面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题化训练+工厂化教学+校企联合办学”的育人模式,对各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课题化分解,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分解到多个训练课题中去。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借鉴网络游戏“闯关得分”的经验,采取分课题训练、考核,按课题累积学分的办法,当学生的学分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即为合格。在认知环节上,尝试“先训后学”、“学训渗透”。新生一入学即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题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发现问题,然后再由老师来解决认知,通过训练来引进理论知识点,让学生先“知其然”,然后再“知其所以然”,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场所的安排上,坚持“教学工厂”原理,将课题布置在车间和工作现场,学生边学边练,练中有学,既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与此同时,我们根据企业生产一线工作需要,贴近企业教学,结合生产进行实训,要求专业课教学内容每年要有一定比例的更新,以反映本学科课程前沿技术和生产一线工艺技术。实施了“133”(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考取“外 语/普通话、计算机、家政”等3个基本生存技能合格证书,考取与所学专业相关的3种职业资格证书,然后才能获得1张毕业文凭)育人质量工程体系,对学生实行多证书制度,切实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四、实施固本工程,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办好职业学校、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支专职教师队伍为主、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师资队伍,但从整体上看,职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远远不适应对现代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和职业教 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随着职业教育事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学校重视硬件建设,忽 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使用,忽视教师的培养。致使一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知识 结构单一,动手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特别是“双师型”师资缺乏,在现代技术的掌握 上,远远不能适应先进工厂企业的需要,难以胜任高技能一体化教学的重任。众所周知,教 师素质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前提,不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就是无源 之水,无魂之体,就不可能有创新、有发展。职业教育要向更高层次推进,不仅要靠先进的 专业设施和完善的实训基地作保证,更需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能 力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在抓好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着眼于学校专业建设的实际,通过“送、下、带、聘”等多种途径,重点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近几年来,学校先后选送了6名专业教师去德国、新加坡,20名专业教师去东南大学等高校进行考察学习或专业对口深造;下派了27名教师到市内外著名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到一年时间的实践锻炼;对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实行以强带弱,并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培训;先后从本市大中型企业聘请了30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从事技能教学工作,且已成为我校相对稳定的专业兼职教师,目前,学校拥有“双师型”教师84人,占专业教师的60%以上;研究生(含在读)12人;市学科带头人8人,市教学能手9人。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高水平、专业化的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
五、增强服务功能,营造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双赢局面
面向社会,拓宽服务功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是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职业教育要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首先要牢固树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思想,积极推行产学研结合,构建学校、企业、市场共同培养人才的合作办学机制。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业,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变单纯订单教育向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掘进,充分利用企业物质资源 和智力资源,让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市 场的紧密结合,实现供需关系的良性互动。其次应密切关注和多方搜集来自企业和社会各方 面的用人信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导向作用,设立相应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机构,掌 握和运用好市场信息资源,通过与企业职业介绍机构的信息联网,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信 息的沟通和对接。再次要完善服务功能,主动服务市场,开拓职业培训渠道,从培养目标上 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从办学层次上兼顾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从办学机制上兼 顾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从培训形式上兼顾脱产与在职,一次性与分阶段培训、全日制与业 余等多选择性,特别是面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面向城市打工族的职业技能培训,面向社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转岗和创业培训,面向出国人员的国际劳务输出培训等,职业教育必将拓展出一个强势需求的大市场,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的局面。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学生”的理念,放开思路,放胆经营,积极推行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九十年代初,学校根据专业办学实际和地方经济需求,兴办了南华机械厂,坚持让专业教师负责企业管理,参与产品的开发研究,安排学生顶岗实习锻炼。并先后与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南京金城集团、昆山仁宝有限公司、悦达集团等3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实施“订单培养”,按照企业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做”人才,使毕业生“就业直通车”直接开进了厂家。同时,我们面向地方经济,坚持为我市经济建设培养机械、电子、数控、服务
业等技能型紧缺人才,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地方大中型企业的主力军,较好地实现了学校育人与企业生产两旺的双赢效果。近几年来,我们又针对企业下岗转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主动开展职业培训工作,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江苏省教育系统开展再就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坚持按照“立足当地,面向全国”的就业原则,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了立体式人才输出网络。盯住“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大中城市和知名企业,建立了人才供求信息网络和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供给渠道,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平台。还通过供需见面会、人才洽谈会、联系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等多种形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目前学校毕业生就业已形成了良性态势,就业安置率达98%以上。由于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于农村和农民、服务于学生,学校发展呈现了旺盛、持续、良性循环的喜人景象。
多年的办学实践告诉我们,职业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但更要实现全面、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规格、质量、结构、效益的辩证统一。遵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职业教育必将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果违背这一规律,职业教育必将步入困境。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开拓创新,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实现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马松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郝清平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第四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与思考
一、提出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统政治优势,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滞后效应,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此外,随着“十二五”的开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入了关键时期,这对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市场化上市公司提出了新的标准。北巴传媒公司历经三次重大资产重组后,公司的各项业务已经走入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化特别是股份制企业,如何创新、发展、有待深入研究,不断加强;基础管理薄弱、管理粗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公司转型后经营发展的需要等。我深感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影响整体工作。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机制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找准问题、明确思路,抓住制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障。
二、工作措施
紧密结合股份制公司的特点,“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正确处理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充分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持企业稳定,促进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这 1 是我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公司党委针对上述问题多次开会研究,提出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解决思想认识和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明确中心任务。作为上市公司,北巴传媒是公交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交集团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集团公司对我们寄予厚望。因此,公司提出了以“坚持科学发展,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综合实力,确保良好业绩,把北巴传媒做精做强做大,为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首都公交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营发展的目标。公司认为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北巴传媒做精做强做大,是落实集团公司要求的具体行动。做精,要下大力量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继续规范公司及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适应市场化经营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管理格局,加大引进、培养专业经营人才力度,建设一支懂经营、会管理、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做强,公司要制定出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战略发展目标,完成阶段性发展任务,巩固和突出主营业务,按照生产结构布局要求,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做到长盛不衰永葆活力。做大,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积极面向市场,不断发展、延伸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产业,最大限度的扩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要整合、挖掘现有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占有新的资源,利用上市公司融资平台的功能,投资开发资产回报率高的项目和领域,壮大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市场价值。
(二)加强思想教育。在明确中心任务,充分掌握形势的基 2 础上,公司党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员工存在的对中心任务不明确、信心不足等问题,将采取加强教育的方式,坚定员工的信心,使思想统一到实现全年工作目标上来。为确保思想教育工作发挥实效,工作中要注意三个结合:一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思想教育工作不能脱离群众、脱离生产,要在群众中搞教育、教育中抓生产,通过教育的方式把公司的经营发展形势、工作目标和企业员工之间“一家人”的概念不断深入员工的思想,树立员工真确的价值观,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使企业、员工团结在一起,形成合力,为北巴传媒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二是与职工生活相结合。思想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本着关心员工、爱护员工的角度出发,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要深入员工,想员工之所想、知员工之所需,以实际行动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三是与人才储备相结合。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旨是教育,加强对后备人才的思想教育是提高人才素养,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司将进一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完善公司内部竞聘和对外招聘制度,创新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广大员工自主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学历、技能、职称及其他证件考试。使员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发展。
(三)强化基础工作。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启之年,保安全、保稳定、促和谐、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公司在全新的起点上,有着更高的工作目标,围绕中心任务,抓好党建工作,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强化基础工作:一是完善组织建设。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公司的整体安排与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四强四优”活动,加强学习型党 3 组织建设,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平衡党、团发展,发挥党、团组织优势,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二是加强教育管理。今后一段时期各党支部要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提升理论水平,提高专业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开展“党员在岗位闪光”、“我为北巴传媒做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公司改革发展的工作热潮中来。三是完善各项机制。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是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公司党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领导机制、责任机制、建立和完善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分析和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使其更加适应北巴传媒公司的发展要求。
(四)推进党建创新。要按照“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推进五个方面的党建创新:一是全力做好完善党内民主、维护党员权利、保障经营生产、保持基层稳定、服务党员群众等方面的工作,积极创新。二是要围绕“保增长、促发展、当表率、做贡献”,在开展好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活动上创新。三是要在日常工作和政治任务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示范作用上创新,继续开展好党员活动日、党员示范岗活动,使党内“争优创先”活动更加充满活力。四是要在围绕为党员、员工办实事,把“党员1+1工程”引向深入,办成品牌,实现服务功能上创新,让“机关为基层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党组织为党员和员工服务”的工作理念落 4 到实处。五是要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创新,积极探索股份制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探索在企业建立完善政治管理的制度体系,强化各级组织在保安全、保稳定、构建和谐企业的政治责任,形成围绕大局、齐抓共管的格局。
(五)筑牢企业防线。实践证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加自觉主动地发挥这项工作的重要作用。一是要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市场化公司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抓好超前预防教育,特别是要有针对性抓好专题教育和经常性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以认真贯彻落实市国资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基本制度建设的意见》为载体,把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寓于各项重要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之中,融入企业管理规范和流程之中,健全和完善具有企业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三是要根据公司市场化经营实际,做好“五个结合”,即:一是与构建惩防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廉洁自律、夯实基础、稳步推进,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取得实效;二是与强化内部控制相结合,加强风险控制、实施科学管理,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与加强基础管理相结合,不断完善管理结构和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标准和业务分工,为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夯实基础;四是与进一步完善公司所属各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明确权责边界、健全责任体系、规范工作程序,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五是与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相 5 结合,确保各项奋斗目标的实现。
(六)促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工作,在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上下功夫、见实效。在认识上,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坚持发展、实现突破、做精做强做大的奋斗目标。在经营上,理顺产业链条,突出主营业务,做好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工作,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效率。在管理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体系建设,配备好各级领导班子,完善充实管理机构,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在后勤保障上,切实解决员工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搞好停车场站、经营场所、员工生活设施建设整治工作,营造内外和谐的良好环境,实现企业安全、队伍稳定的目标。
三、基本启示
通过对以上工作的调研,我有三点体会:一是明确学习定位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不同于一般干部的学习,也不同于其他方式的领导干部学习。中心组学习与党委工作全局紧密相联,因此,定位要准确。要定位在提高各级党委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为企业中心工作和科学决策服务上;定位在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要提倡带着问题、带着课题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时效性。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6 解决实际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思想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一方面,要运用先进的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企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来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用实践和实际工作效果来检验理论学习成果。三是深入调查研究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不仅是学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也是运用理论指导工作,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和细节。多年来我们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环节来抓,要求中心组成员做到“四动”,即动脑(就是通过学习理论,联系思想实际思考问题,把工作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动腿(就是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或同行业搞调查研究)、动笔(就是通过学理论、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写调研报告)、动嘴(就是给干部员工上辅导课)。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把理论学习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安全稳定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按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制度创新的思路和原则,不断加强、改进、创新思想理论建设,发挥好思想理论主导、引领的作用,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不断取得新成果。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第五篇: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中小学分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分部管理的实践与思
考
安徽省广德县桃李园学校校长 闵洪保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基础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九年一贯制”这一崭新的办学模式进入人们的视野。2006年,桃李园学校作为广德县首家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运而生。五年来,我校在无现成模式可循、无成熟经验可鉴的形势下,边实践边思考,通过不断进取、锐意创新,在广德教育战线上形成了“1+1>2”的竞争合力,推动着学校乃至全县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一贯制的潜在优势是不容置疑的。2010年我校实行中小学分部管理,将学校分为中学、小学和后勤三大块管理,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五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理想的成绩:2010年,我校被评为宣城市优秀民办学校,在县初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被评为宣城市平安校园、宣城市家长示范学校等;2011年,我校被授予广德县文明单位、宣城市绿色学校、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等;在教育教学上,我校中小学学生多次在艺术、体育和信息技术竞赛上获奖,期末统考和中考成绩在全县前茅,毕业生普受社会赞誉。
一、分部管理,高效快捷,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010年,学校在董事会的指导下,在校长统一领导下把学校分为初中部、小学部和后勤部三块加以管理。初中和小学教师分开,学生分开,办公分开,经费分开,保证相对独立性,中小学校长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管理上更加高效快捷,而且在学校后勤和对外事务上没有后顾之忧。教学资源、餐厅、图书室、运动场等资源共享互惠,优化组合,合理调配,既节省了至少几百万元的重复投资,减轻了财物上的压力,又提高了相关设施的利用率,避免了不良资产的形成。也减少了小学升中学的升学压力,减轻了学生负担,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将小学分为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和高年级(五六年级),将初中三个年级都分开进行管理,指定熟悉业务和情况的校长或中层干部进行分管。这样不但能有效地避免因学校规模扩大给教师管理带来的诸多不便,而且还有利于发挥各管理人员的长处,提高管理效益。当然,分部管理不等于分家,分部管理不是各自为政,它强调的是“一贯制”前提下的分部,这种管理,在尊重各段个性的同时特别要注重各段之间的衔接。将质量指标分解到各部各年级。中小学校长分别作为各部的主持人,集人事调配权、利益分配权、工作决策权于一身,全权对学校负责。完成质量指标的有奖,超过质量指标的重奖,完不成任务的要追究其责任。中小学的教学、德育分别由 一人分管;办公室、后勤处负责人中小学不重复设置。虽然学校工作条块分割、责任到人,但对一些具有时效性、持久性、公共性,复杂性的工作,如学校每年一次的校园艺术节、田径运动会,都是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去办好的。学校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确立中小学一体的统一的管理岗位,并赋予管理职责;确立相对独立初中部管理岗位和小学部管理岗位,并分别明确其管理职责和对象。换句话说,就是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所谓“条”管理,就是不分初中、小学,把具有共性的工作放到一起统一管理,促使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能集中精力抓好某一方面的工作,更具专业化。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干部、教师管理,规章制度,也包括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培训。所谓“块”的管理,就是分初中部和小学部这两大块管理,把不具有共性、差距较大的工作分开管理,便于操作与评价。如教学、教研工作,学生考试工作,教学活动,学生德育管理、纪律管理、安全卫生管理。我校初中学生月考时,按照期末考试和中考的模式进行,小学举行单项检测,简化了程序,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条块结合的前提下,要突出“块”的管理,要使“块”的常规管理精细化。
二、分部管理,实现教师管理的“无缝衔接”
邓小平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实践证明: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资源,更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所在。在多年办学的思考和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将九年一贯制学校所特有的教师资源的巨大潜能整合开发,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管理的“无缝衔接”,才能转化为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优势。
我们在强调“一贯制”的同时,也必须承认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教育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有着诸多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师管理上应在强调共性的同时,兼顾其个性。要做到这一点,“整分结合管理”是我校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好方法。“整”指办学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包括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是整体规划,整体贯彻,有统一要求;“分”指工作分条线、分阶段、分层级具体管理。我们把学校视为一个整体,按常规管理及发展原则来划分各条块进行纵向管理,实行了一种整体规划下的“分”工。每一条线从小学部到初中部又都明确各部门具体负责,在某一条线、某方面的工作虽然是部分,但又是相对统一的整体。“整分结合管理”是一种在整体为主基础上有“整”有“分”,“整”中有“分”、“分”中有“整”,“整分”有机结合,相互交叉,共同围绕办学目标进行管理。“整分结合管理”不但能有效地避免因学校教学区分离给教师管理带来的诸多不便,而且还有利于发挥各中层行政的长处,提高管理效益。当然,整分管理不等于分家,不是各自为政。它强调的是“一贯制”前提下的整分,是我校多年来着力构建的新型管理互通平台。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共同参与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业务研究、日常教育管理、教师评聘等重要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了各段之间教师的自然无缝衔接。目前我校整分结合管理正逐步走向成熟,有效的管理机制正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强抓后勤管理,建造师生生活的“安全港”
只要提及寄宿制学校后勤工作,学校的管理者都会有同样的感触:现在的后勤管理任务重,压力大,头绪多,难出成效。而进行分部管理,学校就可以减少管理层面,减少机构,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主管后勤的校长主要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专心创建条件培育后勤工作亮点,真正实现了学生在校吃得放心,住得舒心。
为了确保后勤管理工作安全、和谐有序,后勤处在食堂、宿舍等的管理上狠下工夫,进行分层管理。食堂主管和宿舍主管对照学校制定的“一日常规”采取“一日一自查”,半月一呈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后勤处不定时、不定期对后勤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后勤管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学校实施分部管理,努力改善全校师生的食宿条件,营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师生在校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校食堂实行包伙制、教职工带餐制、菜谱公示制。早餐有包子、花卷、馒头、炒饭等各种花样交替进行,中晚餐每餐四菜一汤(春夏秋三季一荤、一半荤、二素、一汤,冬季一火锅、二菜),努力做到饭菜营养可口,花样繁多,保证师生在校吃饱、吃好、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住宿管理上,为了让学生住得好,住得安全,我们实行教师和生活指导护送制,下晚自习有由任课教师护送学生到公寓,交给生活指导,早晨由生活指导护送学生到班级交给班主任。学生宿舍晚间有生活主管负责熄灯清点学生人数,组织学生入睡,维持就寝纪律,夜间巡视给学生盖被子,早晨组织学生整理内务。每楼层均配有电话,每栋楼配有联网电脑与学校门卫、校医室相连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这样形成了宿舍内有生活主管、生活指导管理,宿舍外有行政、教师值班,校内还门卫巡逻,从而确保学生的住宿安全。
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文明习惯,我们先后开展了叠被子、钉钮扣、穿衣服比赛。我们每周出一期寝室黑板报,从吃饭、穿衣、行走、疾病预防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文明寝室、文明学生的评比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目前,我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实施精品名校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育人环境建设投入力度,科学规划校园的绿化、美化等文化建设内容,2011年我校被授予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宣城市绿色学校等称号。如今,学校变新了,校园变美了,配套设施逐渐齐全了,后勤服务质量提高了,后勤管理工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把学校建成师生真正的安 全、和谐的“安全港”。四、九年一贯制存在的问题
小学与初中都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但相对而言,小学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要比初中放得开些,活动较多。初中由于受升学影响,教学成绩的份量相对重些。这样,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很难用比较统一的尺子来衡量老师的教学工作情况。而尺子不统一,也会对教师管理工作带来不少麻烦。教师待遇如何变化也是教师心目中衡量“九年一贯制”成功与否的标尺之一。有些标准中小学有明显差异,如教师基本工资、课时津贴、班主任津贴等,小学标准低些,中学标准高些。在一个学校里工作,这种差异该不该继续下去?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同样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育教学的中层主管在管理上也存在问题:比如主管教务的负责人原先是负责中学教学的,他也许对小学的教学就不在行;主管教研的负责人原先是负责小学教学的,对中学的管理也许就难以胜任。再如德育处、团委和少先队开展学生集体活动,联合起来活动,学生知识层次不同、能力水平不一致,单独活动又要相互影响。在教学管理上,每学期考试时间不同(中学考2-3天,小学考1天甚至半天),对小学教学影响很大。还有部分教师,既有初中的课,又有小学的课,教师中小学来回上课,的确忙中有乱,实行分部管理很有必要。
五、今后设想
一是还给学生时间,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初中部和小学部都要针对自己的现状加强研究,创造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发展个性、在民主的社会活动中健全人格,让学生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逐步形成我校学生特色:关心国家命运,抱负远大;思维敏捷灵活,善于提问。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会使用计算机;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有一定的特长。
二是强化校本研究,发挥师资能动创造性。培养教师学习与反思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融日常教学与教研于一体。开发好校本课程,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三是整合研究力量,争出课题成果。中小学教师加强合作与交流,努力营造研究氛围,组织骨干教师联合攻关,研究解决九年一贯制学校和课改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不断打造品牌,推进学校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总之,学校开办只有十年,学校很多潜在的问题一时还不能显现,只有在不断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推进前进,争取早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作模式。随着办学体制、办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后九年一贯制学校将逐步增多,而要办好这类学校,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所以,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极其重要。本文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更多有识之士投入此项研究,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