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办学校班主任管理现状及思考
民办学校班主任管理现状及思考
某民办学校一位班主任中途离开学校,有关领导接连找了几位任课老师,可大家都不愿接班主任的位置。我经过对部分民办学校调查后发现,一方面学校为班主任队伍的“人才瓶颈”与稳定问题而忧心,另一方面,现任的班主任又不满于自身的处境。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把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称作“民办学校的班主任之痛”。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在上述地区的部分民办学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从调查的情况分析,民办学校的教师不愿做班主任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工作任务繁重。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从迎接学校的各种检查、考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娱乐、安全、家校联系等,都要班主任操心。公办学校的教师在学生放学后大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而由于全寄宿制管理的特点,民办学校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则是全天候的。正如一位班主任所形容的那样: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
以家校联系为例,浙江某民办学校要求每位班主任一大周至少要给每个孩子的家长打一次电话,一个班30个孩子,也就要打30个电话,每个电话打3-5分钟,每大周仅主动给家长打电话就要花90-150分钟,还有的家长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而且,班主任还会经常接到家长打来的电话,每大周还要给每个孩子写《家校联系本》等等,综合起来算,仅仅是和家长联系这一项工作就足以让班主任心力憔悴了。因此,在工作的落实上,有些班主任也不得不打一些折扣,要么少打了电话,要么在《家校联系本》随便写几句应付了事,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再比如,学生到生活区之后,本来应该归生活指导老师管理,但由于现阶段大多数民办学校的生活指导老师整体素质不高,一旦管不住学生,便往班主任那里一推了事。甚至有些科任教师也是这样。总之,班级、学生、家长、科任教师、生活教师等对班主任的依赖性都比较强,从而也使得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第二,家长和学校要求高,压力大。民办学校作为一种选择性教育,家长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值相对较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活情况、身体健康等都需要班主任去和家长面对,并且要经常性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同时,班主任还要面对来自学校对教学质量、学生稳定、招生等的各种要求,精神压力非常大。
以江苏某民办学校为例,该校对教师实行了质量、稳定、发展三项目标管理考核,虽然这一管理措施是针对全体教师的,但由于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他们要为此承担比别人多得多的责任和压力,甚至会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比如说,学校要求班级学生的稳定率必须在97%以上,可每个班才30个学生,也就意味着一个都不能少。可就算班主任尽心尽力地工作,可能会因为其他老师或者学校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失误而导致学生流失,但班主任的这部分奖金却会因此而泡汤,他们心中的压力甚至怨气可想而知。
第三,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大。民办学校由于整体的生源素质较差,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
笔者曾对民办学校学生的群体特征作过一次专门的调研,从调查结果分析,民办学校的学生除了来源广泛,背景复杂之外,还存在着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富家子弟特征极为明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骄、娇二气和盲目的优越感,并且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攀比心理严重。二是受“问题家庭”影响较大,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这里所说的“问题家庭”包括单亲家庭、父母不和、父母长
期不在孩子身边或因工作繁忙导致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等多种情况。调查表明,在民办学校的学生中,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占被调查对象的82%。三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相对较差。客观上讲,公办学校(尤其是重点公办中学)招收学生时严格限制,使各种习惯较差的孩子很难进入较好的公办学校。因此,许多家长为孩子选择民办学校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换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以期使孩子改正以往的各种不良习气,并且学习成绩也能得到提高。四是民办学校的学生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问题。民办学校的许多学生由于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差生”,在以前的学校生活中,容易遭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从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如:自闭、叛逆、对抗;自尊心较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冷漠,缺乏热情;消极颓废,存在“破罐子破摔”思想等。同时,民办学校的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对部分这样的学生来说,还容易造成脾气暴躁,并导致攻击性和破坏性较强。
总之,民办学校学生所具有的这些特征,增加了班级管理和教育的难度,实际教育效果往往与学校和家长的要求与期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对班主任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第四,班主任待遇偏低,缺乏竞争性和激励性。据许多班主任反映,与他们所承担的工作量和承受的压力相比,班主任津贴费显得不太合理。并且,班主任之间也缺乏富有竞争性的待遇和激励机制。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不同的民办学校班主任津贴标准不一,江苏某民办学校班主任津贴是每月600元,占每月实际收入的约五分之一。浙江某民办学校班主任每月津贴400元,仅占每月实际收入的约七分之一。而班主任普遍认为,一方面,在他们所承担的全部工作中,作为班主任的那部分工作量及压力,要远远高
于作为科任教师的那部分工作量及压力,而班主任津贴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却没有体现出与之相对应的价值。另一方面,与科任老师相比,班主任的收入与其所占的重要地位也不成比例。三是对班主任的考核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尤其是那些优秀的班主任,并没有在待遇上体现出他们应有的价值。
第五,得不到有效地学习与提高。由于班主任事务太多,往往处于一种疲于奔命和穷于应付的超负荷工作状态,在透支精力和知识的同时,没有时间和精力为自己“充电”,也很难真正得到提高。
由于平时民办学校的教师都比较忙,几乎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所以,许多民办学校都把老师培训放在寒暑假进行,但民办学校的教师大多家在外地,因思家心切,他们往往也无心学习,并且由于在培训安排和培训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习的实效性也不高,对其工作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因此效果便大打折扣。有的学校虽然也为老师提供了学习进修的机会,但最需要学习的一线教师却又最难抽出时间,加之班级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太强,他们就更是腾不出精力去参加学习。2002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在江苏某民办学校所在城市开办了一个研究生班,该校用较为优惠的政策鼓励教师报名参加学习,可在近三十名报名者中,绝大多数是行政管理干部,教师仅占不到三分之一,班主任就更少。另外,相对于公办学校而言,民办学校的教师外出参加学习、研讨、交流、竞赛、评优等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也对民办学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民办学校的管理者要正视问题,并且要勇于改革和善于创新。为此,笔者特提出如下建议:
1.改革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民办学校要敢于打破公立学校传统的“家长式”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实施班级民主管理、科任教师全员管理、学生自治管理
等,既可以把班主任尽可能地从繁杂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又能减少学生、家长和其他科任教师对班主任的依赖性。但要真正实现班级集体和民主管理,就必须做到责、权、利明晰,通过建立起良好的利益机制,调动起科任老师、生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格局,建立起新的班级管理机制。
2.改革并完善班主任管理与考核体系。一方面从指标设计上,要结合民办学校的实际,考虑班主任的实际承受能力,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把对班主任的管理与考核同提高班主任的待遇水平结合起来,改革传统的薪金结构,加大考核力度,建立起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要考虑到不同班级间的工作难度差异,并将其与班主任的待遇结合起来。比如,湖北某民办学校将同一年级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的好坏分为快、中、慢班,差班的管理难度显然要比好班的管理难度大得多,但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数及班主任待遇却并没有什么差别,从而打击了部分班主任的积极性。
3.营造研究性、学习性的工作环境。由于民办学校的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难度较大,这对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班级管理艺术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科学及时的帮助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学习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民办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坚持以教科研为龙头,加强对学生管理的研究,帮助和指导班主任做好班级和学生管理工作。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为班主任提供各种校外进修、校内学习等机会,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使他们在工作中积累,在学习中提高,在发展中成长。
在目前全国民办学校正处于发展的瓶颈、已经相继有不少学校倒闭的现状下,如何提高民办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成了民办学校管理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新形势下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几点思考
铜仁市民办学校校(园)长赴苏州教育教学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新形势下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几点思考
印江智成中学德育副校长:吴锋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法促进法》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用人机制不断完善,民办学校的教师将在资格认定、业务进修、职称评定、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公立学校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对民办学校的教师管理,我有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教师的工作特点、心理特征分析
就当前民办学校管理工作情况来看,存在着重管事轻管人、重管结果而轻管过程的倾向,甚至把教师等同工人进行管理,而忽视教师职业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征。
就教师的工作特点而言,教师除完成课堂教学工作外,备课、批改作业、辅导、自我学习、收集资料、教育科研等都很难在特定的工作时间、特定的办公地点完成,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也很难用一个标准的尺度来衡量。教师的职业活动方式是以个体出现,而教育成果往往要凝聚着多个人的劳动。
教师的工作特点使教师具有求知进取,善于思考,喜欢说服,讨厌施压的心理特征。“为人师表”的社会期望和强烈的自尊心,又促使教师能自觉地严以律己,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尤其是职业成熟度较高的教师,有着追求事业成就的强烈愿望,其事业心、责任感强烈而持久。他们不仅期望得到学生的尊重,更期望得到管理者的尊重。
教师的期望心理主要有以下四点:
(1)对学生的期望。每位教师都希望所教的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有较好的学习成绩。学生好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教师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改进教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2)对社会及学生家长的期望。每位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对学生成长付出的劳动都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当教师的能力和成绩得到社会及学生家长承认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对自身价值将会有心理满足感。
(3)对学校管理者的期望。教师的劳动在期望得到学生及社会的尊重和理解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学校管理者的肯定。教师对管理者的期望更多的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期望”重于“对工作关心的期望”;而管理者自身的期望是“对工作的关心”重于“对人的关心”。这种期望的差异容易使教师与管理者之间产生隔阂,引起教师的不满。
(4)对工作成绩的期望。由于教师是从事精神生产,而成果又是集体的产物,这就造成教师努力的目标难以具体明确,工作效果难以准确评价。所以,每年的考核、奖励、提薪等各项工作,从管理者到群众都有思想压力和畏难情绪。评比过程中的限额评比、从众心理、退让心理等因素,都或多或少给教师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失望。若是这种心理长期得不到缓解,势必影响教师对学校的态度和工作的积极性。
二、学校对教师积极性调动应以人为本
学校要实现教育目标,主要依靠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要办好学校首先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真正成为管理的主体。
1、尊重和理解。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围绕人来进行的,管理的核心当然也是人。学校的工作是广大教师做的,只有在尊重人和理解教师的基础上才能管好人、管好事。
(1)学校应当给教师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以一定的“自由度”。教师工作时间和空间的非限制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环境的非限制性。学习提高、教育科研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都不是仅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的。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只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建立必须而又较为宽松的考勤制度、工作规则,给教师工作时间和心理空间以一定的“自由度”,才能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正如马克思所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抠”得过死,反而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如果抓住了“时间”,也就抓住了根本。
(2)学校应当给教师心理以一视同仁的公平感。人尽管职务、学历、年龄、性格等方面有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校管理者在评价人时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而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并注意这种积极性的稳定和发展。在管理中,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要注意及时肯定每位教师在工作上的点滴成绩,使管理者的激励行为在公平、合理的轨道上及时得到强化,促使学校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学校应当给教师营造一种心情舒畅的氛围。如果说把管理建立在教师需要的基础上是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的话,那么管理中营造心情舒畅的氛围则是保证教师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外部条件。这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敬业精神氛围的培育。教师群体的工作氛围,直接决定着教师个体的工作伏态。反之,每个教师的工作状态又构筑着教师群体的工作氛围。学校管理者既要对教师群体敬业精神进行强有力的引导,又要对每个教师个体予以个别指导、帮助。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不仅是学校工作上的需要,而且是教师实现其人生追求的根本途径。
宽松和谐环境的构建。学校管理者抓住敬业氛围的培育,就抓住了学校管理的本质。只要广大教师能兢兢业业干事业,你追我赶争上游,其它方面如工作探索中的失误,情绪性反应中的不检点,理不平衡引发的过头语言,个人习惯中的缺憾,个人私生活上的偏好等等都应该善意地谅解或帮助,无须过多地指责,更不可制定一些纪律加以规范。只有尊重了教师的这种个体差异,才能维护教师的主体地位,抓住学校管理的核心。
(4)学校应当给教师一个人际沟通的环境。学校的人际沟通主要有管理者与教师的上下沟通,不同学科教师的平行沟通。学校管理者要深入到教师中间,了解听取意见,发现教师中的好人好事及困难疾苦,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通过沟通让广大教师知道管理者想做什么、做了什么,使广大教师体会到管理者在改善办学条件、增加生活福利、考核、调资、招生等许多工作中的苦衷。平行沟通是让广大教师相互了解彼此的工作特点、困难及取得的成绩等,有利于消除教师由于学科、年级段工作的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隔膜。这样的平行沟通有利于教师在提职、考核、晋升工资时的期望值和实现值的平衡,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学校人际之间凝聚力的增强,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效能。
2、参与和认同。
参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管理制度,其核心就是让企业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学校也可借鉴这种方法因地制宜直地建立目标管理体制。发动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使他们与集体目标取得认同,对于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可起到如下的作用:
(1)教师参与管理,可使他们投入情感,产生心理认同。所谓认同是指个人对集体的一种态度。它既表现为对集体的关注,也表现为情感上的交融。实现管理目标不仅是领导者的事,更重要的是全体教职工的事。所以,制定学校管理目标必须要有教师的参与,使教师在参与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激励、使管理目标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对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生活福利、奖金分配、增资等问题的改革方案让广大教师的参与有助于教师主人翁精神的形成。通过广大教师的参与可以促使教师以做好学校工作为己任,自觉自愿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通过参与认同,使管理者与群众之间实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和谐愉快的心理环境和相互推动的力量。
(2)教师的参与和认同可使广大教师高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参与民主管理为教师的社会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提供了机会和环境。情感上的认同使教师努力工作,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满足自己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由于群体参与管理,也可以避免学校管理决策的盲目性。
总之,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民办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以人为本认真分析和研究教师的心理特征和新特点,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也就是说,要管理好教师,主要是思想上理解、生活上关心、发展上帮助。学校管理中始终以人为本,注意挖掘人的潜能,既是学校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也是学校管理者成熟的标志。
第三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
**建筑段:
摘要:我国铁路经过近几年的撤销分局,改由路局直管站段,调整和撤并站、段布局,六次大提速和兴建高速铁路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的举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铁路行车安全总的趋势日渐好转。但是,我们对当前铁路安全生产形势不容盲目乐观,一些老的安全管理问题,依然威胁着铁路运输安全,而一些不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安全管理新问题也逐渐地暴露在我们的面前。因此研究和解决铁路安全管理问题尤为重要。
关键词: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管理问题
1、引言: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其运输安全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铁路自身的运输效能和经济效率,而且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强烈反响。铁路运输部门始终把安全作为运输工作的永恒主题,以安全作为衡量运输生产好坏的第一指标。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探索铁路安全生产的规律,试图把握它、攻克它。但事故这个恶魔,却一直困扰着铁路运输生产,铁路的管理者时常为之而饮食不安、夜不能寐。
进入21世纪,面对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遇到了前所谓有的困难和挑战。揭示了我国铁路必须刻不容缓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认真分析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的现状,总结行车安全工作的经验,深刻吸取以往的事故教训,开拓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对促进铁路安全运输长治久安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铁路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变革期中,处在铁路管理体制还须继续深化改革的年代,铁路安全管理既有过去属性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以往不曾有的新状况和新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我国铁路现行安全管理体制
我国铁路的管理体制至今仍然是唯一政企合一的部门。铁道部是国务院的铁路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又具有铁路运输企业性质的经营决策管理权。而各铁路局(公司)虽然是国家的运输企业,却对本辖区的铁路事务,拥有行政执法权。这就形成了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在这种“即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管理模式下,一方面可以做到铁路运输的方便高效。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会在本铁路运输企业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难以正确把握定位,安全管理迁就于生产运输的弊病,在处理自属铁路企业和其他铁路企业之间发生的运输安全问题的裁决上,多少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再则,现有铁路的安全监督部门由于其带有企业性质,特别是属于运输企业的铁路局(公司)下设的安全监督机构,其行政执法合理性和公正性常常引起社会舆论方面的争议。也因此影响了铁路安全监督部门权威性。阻碍了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2铁路改革和布局调整下的安全管理现状::
本世纪我国铁路经历了“剥离辅业”,“客货分开”(后又复合),“撤销分局和改由路局直管站段”,“合并站、段”及“车间和班组生产力布局调整”等多次较为频繁的改革和变化。这样一方面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铁路的运输效能;但另一方面由于新组合站、段管理点线的拉长扩大,加上安全管理机构的撤并和管理人员的相对减少,势必会削弱一些现场安全监管能力。
特别是一些铁路管理部门未曾考虑周全的反反复复改革————“撤了又设,设了又并,并了又分,分了又合,合了又迁”的调整变换。使职工人心浮动。安全管理工作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建制调整,条文修订、部门交接和整章建制中折腾。这即增加了改革成本,又不一而足地带来了运输安全不稳定因素。无疑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2.3现阶段铁路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情况。
我国铁路在意识形态上是以安全运输为主旋律。较多单位在具体安全管理形式上实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这种安全管理方式,把铁路上的所有干部都融入到安全管理人员中去。做到了安全运输的全方位管理。这样虽然也能在安全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短期效果,但这种管理模式会产生另一种弊端:就是其中不少管理人员未从事过铁路运输方面的工作,缺乏运输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他们投入安全管理工作是比较牵强,可以说是不务正业的外行管理内行,有时甚至出现了安全管理上的笑话。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输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而且也使他们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大受影响,造成铁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相对滞后。
而在另一方面。我国铁路虽然在认知上是以“安全为第一”,但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上是以运用管理为优先,安全管理为辅助。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大多是选调的,而通过规范考试进入的较少。有相当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理论知识水平较低,缺乏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并且还有一部分人员是年事已高由一线管理岗位退下来,因无合适的去处,而放入安全管理部门,他们大多知识老化,管理理念落后,只是想在安全管理岗位上混个退休。他们在安全管理中,消极应付,总免不了好人主义。并且一些铁路运输单位领导平时对安全部门的管理人员抱着摆设态度,不予重视。
2.4目前铁路安全工作的法规及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制定了《铁路法》,为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铁路畅通,保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国务院颁布了《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和《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列》。为了切实保护铁路设施的完整,确保铁路安全畅通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保护铁路设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通知》等法规性文件。为了确保铁路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铁道部制定了统一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为及时准确调查处理铁路交通事故,铁道部还制定了《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为加强铁路装备管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铁道部发布了各类设备的许可证实施的制度和细则.铁道部各职能部门针对各业务系统特点制定并颁布了《铁路调度规则》、《铁路事故救援规则》《铁路危险货物管理规则》,《机车运用规则》、《机车操纵规程》《信号规则》等等。
各铁路局结合各局的具体情况都制定了《行车组织规则》,《道口管理规则》、《车机联控标准用语》和一些设备运用、质量检修等有关的大、中维修规则,并且为保证行车安全,部、局相关部门还下发了有关行车安全的文件、电报和通知。而各运输站、段除了制定了《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和《机务段运用管理细则》外。还制定了各行车工种的标准化作业制度和考核办法。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和细致入微。为铁路运输安全的有序可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本世纪铁路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后,随着铁路部门的多次改革调整和大量新建、改建的铁路设施陆续投入运营;一些原有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不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安全的问题也不断地显露出来。尽管近几年一些铁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几经修改,也还是跟不上铁路的变化形势。甚至有些规章制度印刷好还没有完全发到每个职工的手上,就又要修改里面的条文。造成职工作业无所是从。
再则,一些规章过繁过细,各有各词,缺乏必要的归纳和梳理,职工不易记忆理解和操作(当然有些原因是作业者文化素质偏低),致使职工作业有时违章还不到违章在哪个方面。还有各铁路局制定的行车组织方式和行车规章不尽相同,给目前铁道部推行的超长跨局交路的机车乘务员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行车调度指挥增加了难度,容易造成工作疏忽而引发事故,2008年济南局发生的“4.28”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仔细研读现有的一些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特别是路局以下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不难发现一些条文和内容的不尽之处,有的规章存在相互矛盾。还有的规章制度政出多门,有的是着眼摆脱责任而制定的,在实际的工作常引起扯皮推诿,不利于各工作环节的协调配合,违背了“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的原则。
更有甚者,在一些站、段及车间有的规章制度是为了考核而制定,是安全管理的中为更方便的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而制定的。出现了一些规章制度(特别是考核制度)过泛过滥,而且由于没限制处罚权,各管理部门,甚至连班组长都能随心而定考核金额,人为造成现场职工违章作业频出,考核金额不断加大,职工收入变相减少。导致安全管理中干群关系紧张状况。
2.5现今铁路安全技术设备状况
抓好铁路运输安全就是把防止铁路运输事故放在首位。而优良的铁路基础设施和先进的铁路运输技术装备就是预防铁路事故,确保现代铁路运输安全不可或缺的“硬件”。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广泛采用保障铁路安全现代化信息技术产品,为我国铁路事故逐年大幅度的下降,保证运输安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铁路机车都安装了“三大件”(无线列调、机车信号、自动停车装置)、列车安全监控装置、使列车“两冒”事故下降了90%,由于红外线轴温探测网的普遍推广,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机车车辆轴承振动诊断仪、客车轴温报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列车断轴下降了60%;可靠的电气集中和微机联锁,使错办列车进路事故下降了80%新一代钢轨探伤仪、道口自动信号的投入使用,使脱轨,掉道和道口事故减少了近55%以上,车站无线电平面调车系统的运用。使调车挤岔、冲撞和掉道事故减少近50%。
但是,目前就上述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设备的稳定性不高,故障时有发生。离铁路现代化的自动安全控制还有较大差距。列车未能做到出发条件,加速、定速、减速和定位停车的自动控制,许多情况下还须人工操控,一但人为疏忽极易发生事故。而平面调车监控装置对车站调车、机车出、入库和车站转线作业时还存在监控不控盲点,不能有效防止调车事故的发生。
2.6我国现场铁路职工的安全工作情况
现在的铁路运输安全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体制,完善的法规制度、优良的铁路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装备,更需要高文化,高业务技能的一线铁路职工,而且需要这些职工严明组织纪律,一丝不苟执行规章制度的工作作风。翻开我国铁路交通事故的案例,事故的主要原因90%铁路职工是业务水平不足,劳动纪律涣散,有章不循造成的。
就我国目前铁路职工人员情况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铁路的一线职工大体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根据中国铁道年鉴的统计,2007年底工人168.8万人(女性29.4万人,占17.4%)。其中,技术工人139.5万人,占工人总数的82.6%。从事铁道行业特有职业(工种)人数105.9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75.9%。年龄结构方面,全路技术工人平均年龄40.0岁,35岁及以下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1.0%。文化结构方面,全路技术工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6.4%,高中(含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占65.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3%。技能结构方面,全路技术工人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有105.8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75.9%,其中:初级工7.7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5%;中级工44.9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2.2%;高级工50.3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6.1%;而技师2.8万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0%;高级技师就更少了,共0.1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0.1%。
上世纪八、九十年铁路一线职工大多是由部队退伍分配和铁路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困难招收进来,这些职工文化程度大多在高中以下,但他们体能素质相对较好,工作有猛劲,比较适合当时铁路运输设备落后,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业务技能要求不高现场工作。那时在一线技术岗位上也少量分配一些的铁路中专和技校毕业生。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突飞猛劲的发展,铁路运输的科技知识含量不断增高,一些现场人力工作已经被先进的设备所取代。由此产生了新的并需要高新知识技能的工作岗位。现在这些职工正值中壮年,都占据着铁路运输一线的重要工作岗位,成为铁路生产主力,由于其中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业务理论知识薄弱,甚至有的不求上进只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的建设和发展。而且随着新线大量投入使用,铁路特种行业高素质技术人才奇缺。
我国当前铁路职工总体素质不高的情况,决定了铁路现场职工的作业水平,他们主观上都能认识到安全在运输生产上的重要性,也都希望自己在工作中要保安全不出事,深知出事故于公于私都无好处。可是在实际工作中。能自觉遵章守纪的并不多,他们在平常的工作中违章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七类情况:
2.6.1在工作中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执行规章太繁琐,束缚太多,在作业中,简单马虎一点无所谓,不会出事的。领导在的时候他们作业较为标准认真,可领导不在场的时候,就放心大胆地违章违纪,简化作业。可一但碰到意外情况,慌乱手脚,容易酿成事故。
2.6.2凭着习惯作业。平时不认真学习,对规章不甚了解,有的因文化水平低对规章一知半解,对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规定不清楚,遇到意外情况,也按平常的***惯判断处理问题,最后出了事故只知其然而不知道其所以然。
2.6.3.工作不熟练,业务技能差,做事紧张忙乱,一旦碰到突发事件和非正常情况时候,忘了规章和乱了作业顺序,造成失误,极易引发事故。
2.6.4作业中盲目求快,与规章制度于不顾,错误地认为“规章是死的,人是活的”,以蛮干为能事,随意简化作业,违章违纪,臆测行车,对安全运输生产构成威胁。
2.6.5自以为和领导关系好,或是“拳头硬”会恐吓,违章乱纪没人会管,没人敢管,就是出事了可以想法私了,可以推卸责任不受处罚。因此工作中胆大妄为,随心所欲,有章不循,这类人出一般小事故,几乎多会上下沟通摆平,可是一旦出了大事往往一把鼻涕,一把泪。后悔不己,而且领导也跟着“倒霉”。
2.6.6心理失衡,于规章制度不顾:看到社会上某些垄断行业职工的高收入,对比自己又苦又累铁路工作的低收入,加上不断上涨的物价给生活带来压力,心灰意懒;有的人怀才不育工作情绪低落;有的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或是受到不公平待遇;有的受到处分或是扣罚工资奖金,心怀不满;他们上班无精打采,为泄怒气,工作马虎了事,将规章和劳动纪律抛掷脑后。对运输安全生产很是不利。.2.6.7碍于情面,违章违纪:有的人本来也想遵章守纪,认真工作。但面对每天一起上班,低头不见抬头见同人。看到他们不讲规章,简化作业,自己怕伤了和气,也只好违心将就地配合工作,最后出了事故,冤枉地背个责任受处罚。
2.7铁路运输安全的外部环境
2009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经达到8.6万公里,仅次美国位于世界第二,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线快速延伸,铁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但于此同时,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有时也会给铁路带来一些矛盾和纠纷。人口的流动,贫富差距的拉大,有些人工作和生活上的失意,心理扭曲,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往往会发泄到铁路上,有的恶意破坏铁路设施,有的人为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甚者上铁路拦堵列车,想借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的为金钱盗买铁路器材;还有的学生和小孩认为好玩用石块击打列车,在铁轨上摆放石子。给铁路运输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现在铁路年年提速,可是铁路沿线周边一些单位和居民安全意识颇为淡薄,有的单位或个人图方便在铁路线上非法私自设置道口、铺挖人行便道,还有在铁路防护围墙开小门,破坏铁栏网,随意进入铁路,违章在铁路上行走和放养牲畜,不按规定穿越轨道。有的机动车驾驶员不顾安全盲目抢越铁路道口,屡屡造成路外伤亡事故。每年铁路路外伤亡事故人数仅次于道路交通事故。同时每年也给铁路运输造成不少损失。
3、对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现状的思考
3.1深化铁路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为改变我国现行铁路在安全监管上“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和安全管理迁就于运输生产经营的不合理现象,就应当理清行政执法和运输生产的关系,维护国家和群众利益,公平正义地解决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中的矛盾和纠纷。为更好地保障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就必须继续深化铁路体制改革,采取政企分开,建全高效廉洁的铁路安全行政监控体系和构建现代铁路运输企业制度。
3.2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改革:在铁路机构改革的设计中,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不能一拍脑袋,心血来潮就从眼前的局部利益搞出一个所谓的改革方案,可是当这种方案实施没多久就发现问题百出,又走回头路。在改革中要尽量避免运输安全管理中翻来覆去的不稳定因素。要建立科学高效和规范有序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做好应对改革中必然会出现的运输安全危机措施。
3.3加强铁路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安全管理人员的经济和生活待遇,积极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安全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增加安全管理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尽量克服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中一哄而上的形式主义弊端。
3.3正确认识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要按照“科学、统一、专业和规范”的原则制定各项准确适用的法规和规章制度。铁路有关部门要端正安全管理工作思路,采取必要的措施,努力预防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政出多门,过繁过杂,相互抵触和难以执行的矛盾。务必根据铁路运输的发展状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及时清理废止制约铁路运输发展的法规条文和规章制度,杜绝哪些为方便完成考核任务变相搞创收滥定规章制度做法。要围绕铁路运输安全这个重点,细心制定铁路运输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
3.4加大铁路的科技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铁路技术装备,坚决淘汰落后的铁路运输设备。不断升级改造现有的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在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中以科技硬件取代繁琐的人工监管工作,以自动化运输控制装备替代人工操作,来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又能大量减少人员操控上失误。通过建立铁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迅速有效地提高各项管理制度的推进落实。减轻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遏制了安全管理中的好人主义,有力地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3.5加强现场铁路职工队伍建设,大力增加一线铁路职工安全教育投入,采取各种形式组织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鼓励职工参加提高学历的学习。不断增强提高现场职工的业务技能和文化水平。同时广招高等学历青年进行现场学习锻炼,为飞速发展的铁路提供具有高文化,高业务水准的后备力量。
3.6根据现场职工违章违纪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和处理
3.61加强现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用血的事故教例告诫每一位职工,事故的发生来自至违章作业,来自违反劳动纪律,要求职工做到领导在和领导不在一个样,自觉严格地按照标准作业。
同时使用必要的现场监控设备和加大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力度,以督促“两违”职工克服侥幸心理,认真执行标准化作业,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3.6.2开展经常性的业务理论和现场实作考试,及时了解职工业务理论水平和作业中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组织学习培训,特别是在新的规章制度颁布实施前就要抓紧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方能上岗。对于比较少遇到的非正常行车办法要定期组织有关职工进行学习,以确保在非正常情况出现时,职工能从容应对。
3.6.3对于业务水平差的职工,应重点帮教,对心理素质较弱的职工,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对于那些不适应的运输重要岗位工作,老出事苗、事故的要立即撤换,绝不能抱残守缺,遗留安全的后患.。
3.6.4加大监管,从严治路:对于在现场工作中,自以为是,违章蛮干的,要加大检查力度,对其违章违纪按规定严格考核,绝不能姑息纵容。
3.6.5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职工间的公私关系,在生活、学习上对与自己的亲朋好友关心爱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一视同人,不能循私枉章,这与己于亲友都有好处。同时安全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不能“欺软怕硬。欺生怕熟”要敢于碰硬,在运输安全标准化作业管理中只要把“硬刺头”解决了,其他人的安全管理问题一般都能迎刃而解。
3.6.6提高现场职工的工资和生活待遇:在铁路运输安全的管理中,我们不但要从标准制度上严格管理,防微杜渐。而且还要找出职工违章违纪深层次的原因,合理地提高铁路职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生活待遇。充分利用先进设备替代笨重的体力劳动,不断改善铁路职工的工作环境,积极帮助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在选人用人的管理上,公平公正,因人制宜,竞争上岗。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让职工精神饱满、自觉自愿地执行标准化作业。
3.6.7铁路各运输部门在安全的管理中要齐心配合,按照铁路有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各部门各工种间要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在铁路运输安全中,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既协作,又互控。教育、检查和督促所属的现场铁路职工,杜绝现场作业中的职工碍于情面,不讲标准,简化作业的错误做法,以消除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隐患。
3.7铁路要与地方部门的紧密合作,积极开展爱路护路活动,向铁路沿线单位、学校和居民的广泛宣传有关路外安全知识。抓好铁路沿线周边的治安综合治理,维护铁路外围的社会稳定,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破坏铁路设施的行为。铁路和道路相交应尽量设置成立体交叉,加强铁路行政执法,坚决撤除非法私建的道口和人行过道,对繁忙的铁路线两侧按规定设置栅栏进行全封闭,严禁行人或牲畜进入铁道,防止铁路机车车辆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和其他障碍物相撞的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4.总之而言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工作。要保证运输安全的长治久安必须做的以下几点,缺一不可。
1)需要不断深化改革现行铁路的安全管理体制;
2)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3)根据铁路的发展,与时俱进地修订和完善的铁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4)组建知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安全管理队伍,5)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配备性能可靠的安全监控装置和检测仪器,6)努力提高现场铁路职工文化素质、业务技能和标准化作业水平,7)稳定和谐的外部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运输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铁路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铁路运行时速的大大提高,又使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未能预见的更新情况和变化浮露出来,而且铁路安全管理难度也将随之加大,因此应当毫不放松地抓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加倍警惕地解决铁路运输中的新问题,促使铁路运输安全的长期稳定,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快速畅通。
第四篇:高速公路管理现状及思考
高速公路管理现状
行业管理模式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采取何种模式对高速公路进行科学管理,目前还处于一种探索、尝试的阶段,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模式:
1、交通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公路管理机构实施行业管理,路段公司或事业管理处具体负责经营管理
。这种模式下,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对全省所有高速公路实施宏观管理,路政管理、养护质量考核、收费经营等行业管理职能由省公路局全面承担,各路段由企业性质的公司或省交通厅设立的事业管理单位负责管理。目前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省份有:河北、黑龙江、上海、四川、江苏、浙江等6个省市。以河北省为例,截止2001年7月,共有1518公里的高速公路通车运营,全省有4个省级项目单位负责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4个项目单位下又设有12个管理处或路段管理公(其中中外合资企业2个,国企1个)。目前的管理体制是省交通厅主管全省高速公路工作,在省公路局设立高速公路管理办公室,经省厅授权全面行使全省高速公路的行业管理职责,包括路政派驻、养护质量监督、收费行为监控等。
2、交通厅下设高速公路管理局直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省交通厅下设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对全省绝大部分的高速公路进行管理,高管局根据路段下设高速公路管理处,全面负责收费、经营、养护、路政和管理工作;其余路段由企业负责经营,高管局负责行业管理。采用这种模式的省份有:辽宁、吉林(长平高速和长春绕城线分别由东北高速和长春市交通局管理)、山西(原太高速和京大高速由公司管理)、湖南(长潭、潭耒路由公司管理)、贵州(贵黄、蟠云线由公司管理)、江西、广西(衡昆线、桂林机场和南友高速由公司管理)、宁夏、新疆等9个省区。
3、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这种模式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集团公司直属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如北京、福建、山东、陕西、河南、安徽、广东等7个省市;一种是集团公司直属于交通主管部门,如重庆、湖北。
4、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各路段成立公司或管理段(一路一公司)负责经营。采用这种模式的有:云南、天津、海南。
总的来看,目前全国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繁多,各不相同,即使是划分为同一模式的省份的具体做法也不尽一致,但都具备两个基本特点,即:一是管理机构数量多,据调查,全国27个省市(除青海、西藏、内蒙、甘肃四省区)共有路段管理机构(公司)239个(其中事业单位113个、中外合资企业35个、国内企业91个),平均每省8.85个。这些路段管理机构(公司)又分属于89个管理单位(其中事业性质33个,企业性质56个)。如南方某省共有20个路段管理公司,分属于5大公司和一地市交通局;另据不完全统计,同江至三亚的国道主干线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里程约为3063公里,共有40余个路段管理公司(处),其中管辖里程最长的约为250公里,最短的不到9公里。二是管理规模过小。全国239个路段管理公司(处)中,管辖里程超过100公里的只有56个;89个管理单位中管理里程超过300公里的只有16个,超过500公里的只有4个单位。如北方某市共有8个路段管理公司,管理里程最长的60.6公里,最短的仅12.3公里。
路况水平评价
2001年下半年,交通部组织了全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从检查的结果来看,目前全国高速公路的整体路况水平较好,达到了路面平整、清洁、构造物无破损、绿化管护到位、排水设施良好。基本能够满足高速公路舒适、快速、安全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是路面行驶质量指数和路面状况指数合格率高。2001年的检查中,共实测了6448公里高速公路的平整度,进而计算出rqi(行驶质量指数)值,其中rqi值大于90的有5158公里,占实测里程的80%;另外还实测了118公里路段的pci(路面状况指数)值,其中pci值大于90的有98公里,占实测里程的83%。一些通车较早的高速公路由于养护及时,资金投入充足,rqi值都超过了90,如京津塘高速公路(年日常养护经费达9.26万元/公里,2000年养护工程投入达6890万元,养护总投入占通行费收入的24%)、京石高速、济青高速、首都机场路等。二是桥涵及防护构造物使用状况良好,路桥衔接平顺。各地在坚持以路面养护为中心的前提下,同时注重路基、桥涵和沿线设施的维护工作,绝大多数路段基本实现了桥涵构造物无破损,排水设施养护良好,边坡稳定。三是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种植、管护状况良好。各地能够结合地形,进行多树种、多层次绿化,宜林路段绿化率达100%。特别是北京、河北、陕西、江苏、福建、浙江、湖南省的绿色通道建设效果十分突出,使高速公路沿线的绿化实现了景观化和园林化,令人赏心悦目,既改善了环境,保持了水土,又提高了
第五篇:班主任班级管理思考
班主任班级管理思考(10篇)
第一篇: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来说十分重要,可以说,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力量,教育水平决定了国家的高度,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中国的九年制教育,初中阶段是最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初中阶段的学习完成的好,就可以接受更高级的教育。所以,初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而初中的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指导人,必须考虑整个班级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
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有可能是刚刚寄宿的,而且学生进入了青春叛逆期的成长阶段,同学之间的相处极易出现矛盾,甚至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降低,若任由学生自我发展,整个班级的管理效率将会变得低下,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初中班主任如何创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呢?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
1、在学习上做好学生领路人的工作
1.1初中班主任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初中,学生的思想渐渐成熟,但是现在的教学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班主任依然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的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这必然会导致班级管理的效率低下。做好初中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要了解初中生的思想在这个年龄阶段处于正在发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很容易就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初中班主任可以定期地为学生进行思想培训,进行德育的培训,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和他进行沟通,有需要时可以请求学生的家长进行协助工作,毕竟,教育的责任不只是班主任的。借助这些方法帮助初中生形成健康的观念,一个思想积极向上的班级是创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基础。
1.2初中班主任应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为了初中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加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但是现在有的学生把社会实践的任务交给家长,自己乐享其成,根本没有达到进行社会实践的目的。初中班主任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通过社会实践,学生的责任感能得到培养,班级的凝聚力能得到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加深。所以社会实践的工作应该交由学生自己完成,班主任做好指导工作,家长无需帮忙。这样,不仅学生之间的相处会越来越靠近,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集体意识也能慢慢觉醒。
1.3初中班主任应督促学生的学习
在初中阶段,督促学生的学习是初中班主任的第一要务,学习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进入高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从整体上来看,初中生的升学率比较高,这是因为城市的初中生升学率拉高了整体水平,其实在乡镇的中学,如何提高升学率依然是一个问题。由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学生的个体情况影响等,学生的成绩自然存在差异,那么怎样降低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呢?这里提出了几点建议。可以实行小组制,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五六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并设置小组长,班主任管理小组长,小组长管理组员,每个星期或规定时间汇报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学习的近况,小组长可实行轮班制,以减轻小组长的负担。也可以一对一辅导,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带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还可以设置奖励制度,对学习有了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奖励,当然,对退步明显的学生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并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到学习的弱点,进行攻克。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关于学习的交流,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学习差的学生分析自己的弱点,然后大家一起帮忙解决。通过这些方法,降低学生的成绩差异,创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2、在生活上做学生的好友
创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并不只要求初中班主任在学习上做好学生领路人的工作,还要求初中班主任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做学生的好友。每个学期最好进行一次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这样做,有利于拉近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教师也要给予关心,不要让学生被孤立。对于校园暴力,班主任要坚决制止,如有需要,可请家长出面协调,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学生受到校园暴力的毒害。
3、初中班主任自身要加强对创建有效班级管理理念的学习
班主任自身的管理水平更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有效程度。初中生和小学生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是非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表现得又不那么强,所以班主任的管理最好做到尺度适度,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的同时又对学生加以限制。因为过紧的管理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过松又无法震慑学生。一个优秀的班级除了在学习上优秀外,还体现在它的精神风貌上。初中班主任指引着学生发展,所以在对有效的管理理念的学习上,一定要用心,多听取学生的想法,民主地管理班级。
4、小结
学生肩负着祖国发展的大任,作为教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自身作则,对学生一视同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难题,帮助学生不断成长,帮助祖国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材。当然,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创建。
第二篇:体校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协同文化教育的重视,体校作为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的均衡协调的据点,在体育教育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校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的实施者,也是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之人的引领者。本文通过对体校班级的分析,初步探讨如何做好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改善教育环境,为体校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借鉴。
关键词:体校;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
体校作为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双重培养基地,在体育教育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校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的实施者,通过有针对性和独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处理好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素质提高。
一、充分了解学生,用心去关注学生
体校的学生与其他普通中学的学生不同,他们既要进行体育专业训练又要参与文化课学习,所以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比较特殊。体校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域与地区,各自的生活习性与性格不尽相同,同时每个学生所擅长与训练的体育项目也各不相同。作为体育学校的一名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其不同的性格特点与训练项目有计划、有目标的建立适合于每个学生的管理方法。引导学生处理好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教练之间的关系。对于家庭条件特殊的同学,班主任应该给予特殊的照顾与关怀,使其有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生活态度;对心理素质较弱且易受外界压力的学生,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矫正他们的情绪低落、浮躁冲动等不良心态,给予他们信任,鼓励他们自己能行;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不能强行压制他们,应正确释放他们的正能量,带动他们虚心奋斗向上。
二、建立符合班级特色的管理工作
考虑到体校班级的特殊性,应建立符合体校班级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建好班干部队伍。在班干部队伍中,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特点,调动班级所有成员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中,增强班级的团结力,避免一队强势,男女不平等状况出现。除了常规管理外,班主任根据每个学生体育训练项目的不同,进行分队分组,通过日常的学习,使得每个队友都能够互相帮助,在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队风。此外,还可以适当地确立一些富有运动色彩的班级誓词、赞扬体育精神的班歌等,展现体校学生特有的青春活力和凝聚力。
三、加强学生与教师、教练的沟通
体校的学生与其他普通中学的学生不同,他们既要进行体育专业训练又要参与文化课学习,与其他普通学校学生相比较,就会受到文化课教师与体育教练两者的双重管束。①加强在文化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体校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运动场上活跃奔放,而这一点与文化课学习要求学生肃静,注意听讲往往是相悖。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一方面要做好文化课老师的工作,帮助其严格的班级管理,也要让文化课教师认识到学生训练任务的繁重,从内心理解学生的精神与身体上的疲劳。②加强教练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班主任管好班集体的一个重要法宝,交流与沟通不仅仅指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同时包括与教练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时掌握学生思想与训练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与问题,提出改进方法。良好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使得班主任—教练—学生三者之间不脱钩,促进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健康成长。
四、融入学生内心,培养学生的大爱
爱需要培养,而培养爱在体校学生中尤为重要。爱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进行培养,需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育学生有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观念,让他们,知道集体就是一个家,需要每个人去呵护,而集体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自己家庭中的一分子,需要彼此间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言谈举止、荣辱得失都与集体息息相关,教育他们爱祖国,树立为中华的振兴而奋发向上的思想,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进而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
五、结束语
体校作为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的均衡协调的据点,在体育教育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校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的实施者,也是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之人的引领者。深刻领会在文化与体育教育之间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德与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化学习和体育教育的兴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以身作则,进而促使学生全面性的协调发展,为成长为国家及社会有用人才奠定基础。
第三篇:高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分析
摘要:伴随国内经济水平的发展步伐,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标准也随之升高,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职业院校的建设率逐步提高。在职业院校中,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训,提升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本文对高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班级管理;高职班主任;艺术;分析
由于国内经济市场的逐渐繁重,高职院校在近些年来无论是在校园规模或是在教学质量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提升,在学校管理和各项工作中都积累的大量的工作经验。通常是将班级作为进行对学生的管理的单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培养人才的影响非常大,紧密的关系到学生接下来的生活以及工作,所以管理制度的各种措施对学生各个方面都具有影响。
1班主任管理艺术
1.1管理的定位
在管理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制定一个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不仅用于衡量学生,教师同样需要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班主任在班级中扮演者领导指挥者的角色,需要做好带动作用,用自己一言一行影响学生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纠正学生的不良嗜好。
1.1.1明确自身水平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这样对管理班级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更好的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任主任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改正。在管理过程,班主任要知晓学生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水平的,多和学生沟通,做好将学生提出意见与班级管理制度相融合。任何一个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方式都具有一定差异。绝大多数班主任存在的两个问题是:(1)结果与预期不同。(2)了解方式不够周密。因班主任没有采纳调查中学生提出的一些想法,从而导致学生与班主任的沟通效果不理想,班主任在进行自我工作评价时不具备足够的准确度。
1.1.2充分展示指导者的作用高职的学生拥有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机会,但是在教学中,不要单纯的向学生传导知识,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班主任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思想,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身处地的思考。
1.2重视与学生交流
在高职学校的全体教师中,班主任是和学生之间接触最多的,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班主任需不定期的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家庭情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快速全面的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班主任需要定期组织一些有益的精彩集体活动,并且鼓励学生全员参加,最好教师也能融入到活动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依赖感。
1.3与学生的生活互相融入
班主任要积极主动的与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氛围融入,不仅作为师生关系与学生接触,还要和学生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的缺点时,帮助他们进行改正,帮助他们的身心共同成长。当学生遇见不知如何抉择的问题时,为他们指引出适合今后发展的正确道路。
2以人为本、重视学生。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即“以学生为本,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着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和和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尽管在同一班级学习,由于性格差异、家庭环境不同,学生也会存在一些差异,班主任要将这些差异,作为思想教育的根据。如果一名班主任教师因学生的成绩差异、家庭背景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一定会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极大的伤害,同时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同样适合。在班级管理中,因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础是对学生信息的了解程度,所以,班主任要尽可能的多掌握一些学生的基本信息,根据信息内容进行工作。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与学生多进行沟通,用自己的真诚赢得学生的坦诚。班会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平台和主要途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班会这一平台,让班会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让班会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样宿舍是教师和学生情感升温的另一平台,高职班主任在放学后经常到学生宿舍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在无形中和学生拉近距离,从而更好的知晓学生的思想动态,获得班级管理的信息。
3合理指导、把握艺术。
3.1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班主任要调动学生干部和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针对学生干部向班主任提出的想法,班主任要从宏观上进行指导,这样就将班级管理模式,从微观管理逐渐转向宏观管理,进行了由具体走向抽象的转变,提升管理效率。
3.2合理利用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各方面思想还不够稳定,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张扬个性的心态,这就需要班主任善于观察发现,找出学生闪光的一面。高职学生拥有优点,同时也具有缺点,尽管是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也会有闪光点。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善待落后生,并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指引和赞扬,激励他们获得成功,这样对班级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中,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重视以身作则。和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与学生经常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有效的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
第四篇: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与对策
摘要:班级管理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工作,高中阶段是学生全面学习、积累知识、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段,所以加强班级管理十分必要。良好的班级管理会给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对学生心理的成长进行合理的引导就成了众多高中班级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就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与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困境;对策
1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困境及产生原因
1.1缺乏新型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效果有限:
高中班主任就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可谓是任劳任怨、每每工作在班级一线,但是实践证明越是亲近班级一线,越是长时间处在班级一线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果越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就是班主任虽然有高昂的工作热情,但却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受到学生管理对象特征的变化,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已经不再是哪种“形影不离”的管理,需要教师应用新的班级管理理论指导班级管理工作。
1.2管理方式、方法传统、单一,脱离实际:
新时期的高中班级管理对象,不论是在性格特征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传统的那种“逆来顺受”的性格,也不再是没有任何主见的学生,但很多高中班主任还在以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角色出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说教、训斥等传统管理方式、方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这种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严重脱离实际,由于失去成长土壤也就失去其有效性。
1.3管理的内容和重点明显重课内而轻课外:
高中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一阶段不但是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的最佳时期,而且是为性格等后期成长、成熟创造良好条件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更严格、全面的管理非常必要。但是当前高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通常会将更多的精力和管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内,忽视课堂教学外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课内与课外界限的分明,不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1.4班级管理缺少民主特征致活力不足:
班干部选拔与班委会组成是影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多数高中班主任在班干部选拔与班委会组成上,都坚持终身制原则,一般情况下不会更换主要班干部,这不利于班委会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作用的发挥,最终可能落入班委会工作无效的死局。另外,在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与执行上,都是由班主任一人决定,很少有学生参与的机会,等等。这些过于缺少民主特征的做法,不免由于活力不足而失去其应有作用。
2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对策
2.1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来获取各种信息,从而便于学生视野的开阔。但是,网络等科学技术的普及也促使学生开始呈现出多样的个性,并致使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对于此,班主任应抓住学生个性特点鲜明的优势来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新理念,例如,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定期的举办班级文化活动,然后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充分的展现自我。其次,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原则,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出谋划策,进而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达到高效的学生管理目标。
2.2紧抓德育教育工作: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作为正在成长着的高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益于他们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因此,班主任要结合目前高中管理的现状和学生们身心发展规律,在班级管理中关注高中生的个人需要,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他们内在需要的心理源泉,引导高中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也要不断增进他们对社会规范及道德的了解,从而自觉地改善自己的德育行为。
2.3与班干部合作,民主管理班级:
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之后,自尊心有所加强,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渴望获得成功的感受,以此获得老师的重视。老师可以利用高中生的这个心理特点,选出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让他们组成班干部团队,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如果老师可以选出积极的班干部,让这些班干部帮助老师进行管理,就会很有帮助。学生比较了解学生的想法与感受,老师可以把自己的管理任务与管理理念与这些班干部进行沟通、交流,然后让班长引领其他班干部实施班级管理。老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做班干部。老师要鼓励学生争做班干部,在管理工作中努力表现自己,为班级创造荣誉。学生如果当上班干部,就会产生责任感,也能感受到一种荣誉感。学生会自觉地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并且在学习中和“工作”中可以积极参与。另外,老师要定期举行选举班干部的班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有做班干部的机会,这可以保证每一位班干部都是由全体学生选举出来的,他们更能代表全班学生的想法,更能得到全班学生的拥戴。实施班干部制度管理班级,是实现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2.4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好班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班主任可以创建QQ群或微信群,通过网络把松散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交流情感,解决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平等、公开的生活空间。班主任还可以创建学生电子档案,把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业成绩、荣誉情况、身体发展等记录在电子档案里,形成独特的电子学生成长记录袋,既可以跟踪教育管理学生,又可以为学生留下美好的成长记忆。班主任还可以创建班级博客,让学生在里面发表文章,分享作品,反思评论,共享成长。学生通过文、图、视频、声音等共建美丽的班集体,这也是学生学习提高、身心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见证。在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化与管理融合的新思路层出不穷,也给班主任带来新的挑战,为学生带来新奇感,促进和谐团结的班级建立。
第五篇: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
摘要: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必须要注重初中阶段的教学。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德育工作的渗透,不单单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还必须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基于此,本文在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能够体现在教学中的各个层面,融入于智育、体育、美育的过程中,对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强调学生的德育工作者,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真正树立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确保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现状
一方面,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必然不会脱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相关内容。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当最大限度的选择那些和社会发展相符合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初中生较为喜爱的内容作为材料。一般而言,大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都选择讲故事的方式来列举案例,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很多学生而言却实施老生常谈的内容,管理手段没有创新性,学生容易反感,导致其主动性下降。另一方面,初中班主任必须要能够拥有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一些初中班主任不重视和学生的沟通,反而会对其学习与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其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教师不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很容易让他们形成逆反心理,进而影响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开展措施
(一)让学生自主管理
今天,九零后的初中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其往往都是一个家庭中的“宝贝”,父母非常溺爱,这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九零后的学生因为家庭的溺爱常常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父母也常常会惯着他们。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教育时应当重视其自主性,尽可能的养成他们独立自主的习惯,让孩子们能够倾听自己的声音[1]。为更好的发挥出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树立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其自我管控能力,强化初中生自身行为规划的教育。对初中教师而言,在组织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的将班级管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比如可让学生自行选举班干部,确保班级内所有学生都能够一视同仁,所有学生都拥有当选的权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班委干部。同时还应当定期组织进行班会活动,鼓励学生提出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大胆发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愿。
(二)积极组织实践活动
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手段各不相同,教育方式也有很多。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进行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有更好的机会来接触和了解社会,对社会有进一步的认识。例如说可以利用周末学生休息的时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如清扫社区街道或者组织进行植树活动等。通过这种相对简单的活动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责任感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在活动中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调动他们参与此类活动的兴趣。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就感与自豪感,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节日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比如说重阳节到当地的敬老院帮助老人、国庆节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中秋节让学生与自己的父母共同度过并在上课时说出自己的感想,通过这些方式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构建融洽师生关系
一些教师认为,初中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要对其实施有效的管控和约束,但事实并非如此,初中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够对其给予硬性的规定,而应当更加强调引导教育,循序渐进渗透德育内容。班主任可以说是一个班级的“大家长”,在班级管理时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身正为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初中生来说,他们非常习惯模仿他人的行为,因此我们的“身教”更胜于“言传”,我们必须要重视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各种行为,让自己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一丝不苟的开展好教育工作,和学生进行良好融洽的沟通与交流,不单单要强调学生的文化成绩,更关键的在于其思想品德的培养。融洽师生关系的构建不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掌握学生的状况,同时还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实施有针对的教育措施,真正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2]。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班主任而言,我们必须要坚持以身作则,凭借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创造更好的德育教育情境,让初中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其未来的健康发展。
第六篇: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近几十年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的社会生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观念和人生价值观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的生活逐渐走近人们的社会生活,对于人们的影响逐渐增大。尤其是中学生,正处在整个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学生接受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发展。由于中学生的自我识别能力比较薄弱,容易受到社会生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成长方向的曲折性。本文将针对现有的中学生的成长趋势和现状,做出细致的分析,并且总结归纳对于当前初中班主任应该怎样去开展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班级管理;班主任;方式
初中班主任在初中社的发展过程里有着非常主要的位置,对于中学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把握着班级中的绝对权威。班主任本身的教学素质和管理的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还有学校的影响都非常的深远。在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里,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对学生自身的成长轨迹产生影响。
1.目前初中生群体的社会特点
现在很多的00后都是目前初中生发展的主体结构,这群伴随这金钥匙不断成长的孩子,受到了社会还有家庭的多方关爱。00后出生的孩子,生活的社会环境非常的稳定,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也十分和谐,这些孩子并没有历经多少社会上的动荡,所以初中生基本上都是在非常好的一个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00后初中生很多都属于独生子女,所以他们的心智发展并不是很成熟,又因为其发展处于非常主要的人生阶段,对于自己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和未来道路的挑选,还处于一个相对迷茫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学生的思维阶段的发展对其日后发展产生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因此一定要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可是如果我们去从班主任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当前的中学生自身有着很多以往学生并不具备的灵动性以及发展性。因此也就不会被一些调调框框所束缚,当前的初中生的思维可以说十分的活跃,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究能力以及探究精神也会非常的强烈。可是随着孩子们成长环境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走向都不是一样的。班主任在教学管理的时候,需要强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养成一个非常积极的人生观,使得学生朝着非常合理的的人生方向去发展,积极的令自己变成对当前社会非常有用的人才。
2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树立真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时刻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同时让学士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同时,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表率工作,并且做好自身的要求工作,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管理工程中,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去感染学生,通过语言的沟通,让自己高尚的德行去影响初中生的发展,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在班级实行民主制度:
初中生还处在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的阶段,希望能够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以期望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表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安排更过的学生参与其中,给予学生管理的权力,培养优良的班级环境。在班级大环境下实行民主治制,对于班级中不正常道德现象,善于听取或者征求学生的意见,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情况,展开具体的操作过程。教师尽量避免主导的控制地位,将更多权力分配给每一个学生,促进和谐的班级环境的建设。
2.3培养有些的班干部,帮助教师管理班级:
在学生中适当的选出班干部,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的展开班级管理任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总是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很容易造成忽视学生的思维情态的局面产生。同时,也会加大班主任的工作量,增加其工作疲倦感。因此,在学生中选取一些学生代表帮助班主任展开具体的管理任务,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而且还可以适当的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给予部分学生才华展示的机会。班干部的选择并不一定要求成绩好的学生才能担任,而是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感和具有一定威信力的学生担任,才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展开工作。
2.4公平的对待每一名学生:
中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的表现还比较欠缺,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班主任在面对这些学生时,要给于足够的关爱,并且帮助孩子能够解决困难。不能因为某一个孩子非常调皮,或者成绩比较差,班主任总是对其冷嘲热讽,孩子即使面对了各种困难,也不给其足够的帮助,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在班级制度管理过程中,不应该总是把表扬的目光集中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生上,而对于成绩差的同学总是给予批评和嘲讽,这样的管理模式将会严重影响初中生正常的身心发展。班主任对于班级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保护他们,呵护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5制定明确的规章管理制度:
班主任应该应该强化班级的规章管理制度,并且做出明确细致的分析。对于学生的管理,要有一定的细致的分析评价过程,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度的奖励,同于表现差的学生应该采取一定的惩罚,执行赏罚分明,明确细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优良的班风。结束语初中生涯阶段对于孩子整个人生的发展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个阶段中,孩子的心智逐渐开始走向成熟,必须对其加以正确的指导性思想,帮助孩子向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七篇:高一班主任班级管理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班主任能否通过有效的方式对班级进行管理,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各方面发展,对每一个学生和授课教师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高一;班级管理;管理目标;良好风气
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班级建设。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就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做了一些浅显的分析与研究。
一、要有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以目标为导向
班主任要明确班级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确定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明确奋斗目标,是班级前进的方向,也是促进班级不断进步的动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明确班级管理目标,以班级共同目标为导向,加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建设。对于班级管理目标,班主任要有良好的目标规划,循序渐进。既要有长远的目标,又要有短期目标。通过短期目标的逐步实现,达到实现长远目标的目的。在短期目标的设置上,班主任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学生容易接受和实现的目标,并逐步达成。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二、加强德育工作,树立良好风气
班级风气的好坏是对班级管理工作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共同体现。对于班级的管理,很大程度就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班主任要加强班级德育工作,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班级形成良好风气。当班级形成良好风气之后,学生在班级中的生活和学习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也就促进了班级和学生的进步。良好的风气应该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础,以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为目标,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班级特色。由此可见,加强德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
三、加强学生关爱,改善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不再是教育工作的独裁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充分把握这一原则,加强对学生的关爱,改善班主任和学生关系。班主任要积极与学生对话交流,增强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心理性格的了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爱和尊重往往是相互的。只有爱护、尊重学生的班主任,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学生就会积极进行配合,从而有效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同时要多激励鼓舞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发扬优点并克服缺点,从而取得进步。
四、引导学生和科目教师对班级进行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和学校、家长以及科目教师进行沟通的纽带,同时自身也要进行专业课程的授课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因此对班级的管理,不能完全依赖班主任的个人力量。班主任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科目教师和学生对班级进行管理。对于科目教师而言,要让教师明白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学生的德育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对于学生而言,主要通过班干部机制对班级进行管理。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让学生进行班干部的评选工作。只有学生自己选举的班干部,才能获得同学信服,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班主任要积极与班干部展开平等对话工作。一起分析研究班级情况,共同制订班级奋斗目标,有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五、积极开展丰富的班集体活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对于促进班级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加强班级建设、促进班级团结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学生友谊的发展;在班集体活动中,也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班级活动,也有助于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总而言之,积极开展丰富的班集体活动,对于班级管理益处多多。班主任要重视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精心设计,良好管理。综上所述,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要讲方法、讲策略。通过以目标为导向,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构建班级良好风气,同时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促进班级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班主任要积极进行总结与反思,丰富管理形式,提高管理水平。
第八篇: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引领者和管理者,是学生人生跑道上的陪跑者,只有班主任精心管理班级,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才能使学生过一个充满意义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摸索的艺术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做事的方法和艺术,尤其是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工作,更是需要教师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用科学的方法和与学生相处的艺术,以使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需要怎样做,才能做好班级管理的工作呢?
1批评不良行为,通过表扬树立行为模范
有些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学校中容易违法校规校纪,也有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或者民主意识较强,对于校规校纪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甚至故意违法学校纪律,这样就导致教师的工作很难展开,尤其是一些同学具有带头作用,在班级中的号召力比较强,这样他如果带头违法纪律,会对班级风气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注意加强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首先,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校园是一个大的集体,需要一定的教学秩序来保障校园能够有序地运行和维护。学生作为学校的一员,是学校精神风貌建设的主人公,应该对学校负起高度的责任感。其次,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学校以及其他同学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正义感和明确的耻辱感,以遵守校规校纪为荣,以危害学校纪律为耻辱,使他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感到羞耻。最后,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行为及时进行表扬或者处罚,让学生认识到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要有严厉的处罚措施。但是教师应该认识
到处罚不是目的,更不应该成为教师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途径,而要起到一定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有所畏惧,认识到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另外也可以借此对于其他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在批评不良行为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使学生因错误的行为引以为戒,同时能够寻找到良好的榜样,成为自己行为的模范。
2以“练”代“罚”,善意地对待和处分违纪学生
很多学生对于教师的处罚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学会批评和处罚学生的艺术。有些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反学校纪律,甚至不把教师的要求和批评放在眼里,教师就需要通过处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作用。但一般情况下,学生犯错大多是由于一些小的事情,这时候教师应该谨慎地使用处罚措施,可以采用一些积极的处罚方式,既能起到惩戒学生的目的,又不至于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影响师生关系。比如,对于一些平时很安分偶尔违反纪律的学生,如果性格比较内向,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比较少的学生,实施处罚措施可以是请她在课前做一次演讲,既是对她的挑战和锻炼,也能使她接受教训;而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开朗、在众人面前较能放得开的学生,处罚措施可以是让他写一张书法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沉稳的性格,又能使他接受教训;而对于一些比较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使其写检讨的方式,促使他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写检讨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他,而是帮助他反思自己最近的学习状态和日常行为,使其能够在教师的督促下实现自己批评和自我教育,有时候这种教育方式,会比教师的批评和处罚更能产生效果。
3以“退”为“进”,耐心地批评教育学生
面对学生比较调皮甚至不听话的情况,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会比较容易生气,常常在班级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发脾气。这样做只能使自己的处境更加被动,只会令自己很难堪下不了台,并且这种批评方式会使学生更加反感教师。如果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情绪稍加控制,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尽量不在公众场合批评他,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单独进行谈话,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另外,教师要注意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学习教育学生的艺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利用闪光点表达教师对他的期望,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和认可,并在教师描述的对自己的期望中获得一种自我印象和认可,从而渐渐提高对于自己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
先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再针对学生目前的状态指出不对的地方,表达自己的痛心和失望,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学生更易接受教师的观念和约束,并且产生强烈的羞耻感,从而在以后的班级活动中提高对自己的约束力。这也就是所谓的讲法之外,还要合乎情理。其实很多调皮的学生,只是由于他们的思想比较成熟,在班级内有着很强的影响力,非常善于号召学生,教师可以把其从后进生转化为积极生,让他作为班长或者文艺委员,发挥他善于组织和号召的能力。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不是一味地用成绩来衡量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并把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对于班级内的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值日班长的做法,通过让他体验做班干部维护班级纪律的角色,来认识到遵守班级纪律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此外,如果学生对于教师的处罚有不满情绪,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现代学生由于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心里非常脆弱,如果学生有委屈情绪,教师要及时安抚和解释,并反思如何在以后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更加委婉、积极地教育学生。总之,班级是一个容纳着五六十人的大集体,班级内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和性格,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灵活管理学生并处理班级各项事务。教师只有在爱的前提下,积极、耐心地教育学生,并且在批评学生时也能处处以学生为本,这样学生才能领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并且更加健康地成长。
第九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无为而治
[摘要]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是管理班级,怎样管理好班级,确实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作为一名班主任,从工作经历来谈谈管理班级的经验,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无为而治”。
[关键词]无为而治;班级管理;班干部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就是无所作为,治就是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无为而治就要重于“理”,轻于“管”,对事不对人。
一、民主选举,让班干部取得学生信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头”必须要起到领头羊的作用,那么在挑选上更是要慎重。很多班主任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直接任命班干部,这不妥,有些班干部无法令大家信服,就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班干部应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选举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所以也应该让学生拥有选举权。现在流行“以生为本”,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通过选举产生的班干部,才可以带领全班学生搞好班集体,才能令学生信任,才能很好地为班级服务。一开始,通过班级集体活动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班主任可以留意一些表现突出的负责人,他们的表现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然后利用班会
课开展班委会选举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正班长、副班长、委员以及课代表。最后让班干部宣誓,畅谈未来的工作计划,最终班集体领导班子就正式成立了。
二、提高认识,让班干部明确“为何”
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干部后,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班干部选是选出来了,个别学生却不愿意干,甚至有的学生在做了几个月以后找理由推诿。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很正常,班主任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首先要摸清楚班干部不想当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提高班干部的认识水平,让他们知道当班干部是“为何”,从而消除他们的顾虑。其实当班干部可以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不仅增长见识,也能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为将来在社会中面对激烈的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耐心指导,让班干部学会“有为”
班主任要做到“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让班级管理顺其自然,顺风顺水。班主任要想做到真正的“无为”,必须让班干部“有为”。班干部同样也是学生,在人格上与其他学生是一样的,不像班主任在学生面前那么有威信,不可能居高临下去指挥其他学生做事,所以在开展工作时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方法,否则,就可能会与其他学生产生对立。让班干部“有为”,班主任必须灌输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也就是尽量让班干部在工作中重于“理”,“理”是讲道理,更是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共同协商的处事方式。可以定期由班长组织召开班委会,班委会成员群策群力,交流和总结工作经验,互相学习,让班干部彻底胜任自己的岗位。有收获才有喜悦,有喜悦才有动力,班干部收获来自成功的喜悦,才能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四、统一思想,让班干部“同为”
班主任定期参加由班长组织的班委会,对班干部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提高认识,让班干部知道“为何”。班干部通过交流工作心得,坚定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发挥“火车头”的真正作用。当然,有些班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滋生特权思想,真把自己当成了领导,摆出居高临下其他学生必须唯命是从的姿态。出现轻于“理”、重于“管”这种情况是不利于班级管理的,学生之间会产生隔阂,甚至对立的窘况。班主任要及时做好班干部的思想工作,让班干部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人与人是平等的。班干部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样也是服务者、被管理者。
五、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治”
“无为”不仅是班主任还是班干部,都是以学生作为主体来自我管理的,即“自治”,所以学生“自治”是班主任和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无为而治”的根本。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崇高的师德,班干部优良的作风,都是极具魅力的“无为”教育,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人对事要公正无私,虽“不为”,但也能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达到学生“自治”的目的。其次,“无为”即“自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亲身的体验,有了体验才会有更高的觉悟。班主任要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能表现出“一切都不是问题”的态势。当然,“无为”并不是“不治”,学生都能“自治”“自管”,班级管理就能自动化了,既便于班主任开展工作,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班级”同样任重道远,也是一门大学问。“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作为。
第十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摘要:良好的沟通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实现班级建设的良性发展。结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具体谈谈提高班主任沟通能力的有效措施,为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在学校体系中,班主任并不是一个专门的岗位,而是根据学校的安排由任课教师兼任,因此,对于一般的任课教师而言,班主任不仅仅需要承担起课程教学的责任,更需要肩负起整个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班主任往往对于班主任工作难以产生积极性,又或是因为缺乏经验,无法快速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从而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提高班主任的沟通能力,成为现如今小学教育的关注焦点。
一、平等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形成平等师生关系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许多班主任认为教师应该树立具有严肃性、权威性的严师形象,从而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这种专制的班级管理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听从于班主任的管理与教导,但造成了师生关系的恶化,使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得不到良好的沟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应该避免过于严格,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要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为此,班主任首先从心态上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在沟通初始就摆出权威的教师姿态,有利于让学生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其次,教师应该避免通过说教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选取发生在自己身上以及其他人身上的事例进行讲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让学生自己得出感悟与心得。最后,要做到平等沟通,班主任还应该充分了解现在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兴趣爱好,避免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脱节。
二、情感沟通,在学生生活中加强情感关注
拉近师生距离,优化沟通效果的重要方式就是情感上的沟通与关注,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仅重视学生的成绩,更应该在学生生活中加强情感关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发展状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发展提出指导意见。首先,要做到情感沟通,班主任应该发自内心地关心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在课后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予以学生最真挚的情感关怀。其次,班主任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同时也是一名语文教师,极为重视将学生的情感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我们爱你,中国》的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聆听了国歌,并观看了国庆阅兵仪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和老师在一起》的教学时,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对教师的热爱之情。最后,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应该保持一颗宽容的心,能够理解学生犯的错误,并通过情感沟通帮助学生改掉错误,不断完善进步。
三、趣味沟通,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游戏环节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往往极为不成熟,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成人化、说教化、呆板化的沟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班主任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环节,来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沟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实现与班主任的双向沟通。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海底世界》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室装扮成了海底世界的样子,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妙趣横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我让学生来分享一些自己去海边游玩的经历或者对海底世界的认知,通过游玩经历加强学生的课堂沟通兴趣。除此之外,我还准备了一些带有海洋生物图案的纸帽子与学生进行游戏互动,让一些学生戴着帽子,让另一部分学生形容帽子上的生物,让戴帽子的同学猜,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海洋知识,同时,通过趣味性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参与其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更好的沟通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趣味沟通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将班主任
当做朋友,从而真正让学生愿意并喜欢与班主任交流。总而言之,沟通是一门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更是如此,班主任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沟通能力,通过平等沟通、情感沟通、趣味沟通,不断拉近师生距离,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为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