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

时间:2019-05-14 00:2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

第一篇: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

把脉城市管理难题 对症寻策寻计下药

--我县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

伴随新一轮城市化和中心城市布局调整,我县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同时,城市管理工作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保障城市正常运转,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大了管理和执法力度,提高了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水平,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提升了我县的城市品位与形象,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之伴随着的城市管理问题逐渐显现,本文分析了我县城市管理中显现的突出问题,就探索破解我县城市化进展中出现的城市管理难题做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一、我县城市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逐步从“重建轻管”向“建管并举”转变

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改善城市功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而城市管理使得城市功能性趋于最大化,从而推动城市建设步伐。近年来,我县深刻认识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相互作用关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在投入大量财力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城市亮化、环卫设施、供排水管网等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城市管理力量的投入,以“建管并举”的理念来经营城市,如实施了财政局后花园改造项目、公厕革命,在项目投入

—1—

使用后,整合管理力量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同步跟进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建管并举的树立,我县城市管理工作逐步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向现代城市管理新理念转变。

(二)逐步从“杂乱无序”向“法制规范”转变

我县城市管理发展的脉络是一本厚重的经验历史总结,从农民建房的随意性到《XX县农村村民建房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实施、从规划控制的疲软性到《XX县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处理处罚办法》的制定执行、从城市收费性项目的无序化到《XX县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等规范的执行,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制定出台,推动着我县城市管理体制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进程。

(三)逐步从“职能单一”向“综合多元”转变

我县最初的城市管理仅仅局限于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工作,职能单

一、缺乏系统。但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理念逐步解放思想,城市管理范畴延伸到城市社会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生态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文化管理等多个方面,涉及到发改、交通、环保、文化、经贸和建设等诸多领域和部门,城市管理逐步从单一系统向多元体系,从单一职能向综合管理,大管理的理念正在逐渐形成。

二、我县城市管理存在的难题和困境

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县的城市管理受到日益—2—

重视,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发达城市相比,与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形势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和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停车问题难解决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轿车的社会拥有量在快速增长,2010年新增小型汽车1020辆,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3倍之多,由于城市建设扩张速度远远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加之县城停车场地的总量不足,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的矛盾日益显现,汽车乱停乱放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违章建筑难遏制

违法违章搭建是影响我县城市面貌、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县城市管理急需面对解决的突出问题。从违法建筑的动因调查来看,困难户为增加收入的占40%,增加居住或使用面积占的40%,其它心理占20%。各职能部门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违建户软抵抗,加之社会关系等复杂因素,执法工作很难开展。

(三)流动摊贩难控制

众多无证摊贩流动设摊,造成道路交通堵塞、行人通行不便,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因主城区用地严重不足,管理部门规划在县城郊区地块设置早市,而摊贩又不愿远离县城中心地带经营。部分摊贩在农贸市场周边占路设摊,导致市场内生意难做,由此也引发部分个体户跟随到街面乱摆设点,造成市场秩序混乱。

(四)环卫设施难更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同济新村、同德新村和在建

—3— 的同心新村等多个下山脱贫小区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屏都新区的兴起,落后的环卫设施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不匹配,县城垃圾箱、垃圾收集设施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五)绿化亮化难保障

虽然我县已有市民广场、濛洲公园等市民休闲场所,新建了儿童乐园(财政局后花园)、廊桥博物馆等多个休闲公共设施,开展了植绿增彩工作,但仍然难以满足市民群众对城市绿地公园的需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多次在建议提案中要求对松源溪延溪两岸进行开发利用,以增加城市休闲场所,提升城市品味。此外,县城亮化设施也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很多道路处在“有路无灯”的尴尬处境。虽然县财政每年会安排一定资金进行县城亮化设施维护,但路灯建设投入使用后,高昂的电费一直未能切实解决,又出现“有灯无电”的无奈局面。

(六)部门之间难协调

城市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合力。但现实中各部门常常各自为政,综合管理成效相对低下。在执法中往往存在“有利互相争、无利互相推”的现象。比如无证摊贩管理责任在于城管,但在其放弃无证设摊后如何维持生计问题,又不属于城管部门职责范围,导致只堵不疏,造成“回潮”现象明显,很难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三、做好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上马实施数字城管

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是在县城范围内的街道、社区、公—4—

共场所、机关单位等逐个划分网格点,并通过信息渠道,定点、定时、定人进行管理,一经发现问题,迅速反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派员处理。通过实施数字城管,可以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建设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城管工作细节精细化;通过城管办公自动化、移动指挥智能化、监控可视化、监督举报社会化等手段,逐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实现“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

(二)着力缓解停车问题

在主要街道、支路、背街小巷划分停车位,尽量扩大停车位需求量,满足正常停车要求,切实规避乱停乱放。针对县城停车场不足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住建、国土、交通等部门一起选择合适的地点规划建设县城停车场。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如东门巷、菇城剧院等城市中心旧城改造开发项目,在项目开发中综合考虑建设地下停车场,以满足城市停车需求。

(三)严厉整治违法违章

继续巩固“两违”整治成果,以高压的态势、坚定的决心、充足的准备,严格执法、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同时,建立健全土地监察和规划建设监察信息网络,完善防范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的巡查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制止和查处城乡违法占地、新建违法建筑行为。

(四)加大城市管理投入

资金、人才是城市管理的要素保障,城市管理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园林绿化、环卫等方面专业人才,充实城市管理队伍。

—5—

对城市管理养、护作业等项目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一些引导性的规划和政策,调动各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益的目的。我县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步子,城市环卫工作已经引入市场机制,污水处理厂正在逐步推向市场,城市空间开发管理探索利用,切实起到利用市场杠杆促进城市管理的作用。

(五)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城市管理具有较强的动态性、突发性和反弹性,要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需按照责任主体唯

一、责权费相一致的原则,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和属地管理。由于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应当建立职责明确,有统有分,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提升城市主管职能部门的地位,突出城市管理协调作用,力求形成城市政府主导、主管职能部门统领、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无缝隙化管理新格局,以利于降低城市管理成本,减少相互扯皮、推诿,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六)提升市民城市意识

城市管理的立足点是公共服务,市民是城市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城市管理的受益者,城市管理仅靠城管执法部门是难以管到位的,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的力量,才能真正管理好城市。因此,要精心设计载体,形成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增强市民城市管理意识,引导市民协调一致搞好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特别是要广泛发动组织广大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充分挖掘广大市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邻里互助的精神,形成“城—6—

市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7—

第二篇:浅谈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范文模版)

浅谈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现状及对策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市容市貌管理工作日益显得重要,市容市貌管理是一项任务繁重、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它不仅彰显城市品味、弘扬城市文化,关系城市对外开放水平,而且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恩平市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体系的建议及对策,只有提高全体市民素质,增强人们保护城市生活环境意识,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整体环境才能得以优化。

【关键词】市容市貌 行政执法 现状及问题 对策

近几年来,恩平市政府紧密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有力地推动了恩平市城区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跟不上城市建设和城市进程的步伐,严重制约了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如何进一步加强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工作,成为恩平市城管工作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市容市貌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市容市貌管理是对城市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市容秩序、建筑设施等进行规划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为城市活动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民主的、法制的保障和有效的控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以实现市容市貌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政府行为,对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容市貌管理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市容市貌管理搞好了,可以为城市经济开拓新的发

展空间,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因此,提高市容市貌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把环境效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要求。

(二)、高水平的市容市貌管理体现了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市容市貌管理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市容市貌管理是对城市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市容秩序、建筑设施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调控与管理,在社会文明进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市容市貌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培养广大市民的卫生、环保、交通、法律、社会公德等现代文明意识,使他们的文明素质与现代化的城市相适应,从而营造出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具有科学、健康、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这是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三)、高水平的市容市貌管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市容市貌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城市环境对于人的精神状态、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把城市搞得亮一些、美一些、绿一些、干净一些、整齐一些、通畅一些,这既是市容市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所企盼的。加大市容市貌管理力度,强化整体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二、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的现状

(一)、市容秩序混乱,市容市貌管理整体运行效率低

市容秩序“乱”问题始终是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中任务最重、管理成效低的问题,直接导致城市运行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主要表现为以路为本、占道经营等。新平南路经营建材的业主,因其建材堆满店面,无法从事作业,故他们占据人行道作业加工。其他路段不同程度存在占道经营、流动堆点、店外摊、占道修车洗车、作业加工等现象。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全,城市整体形象差

恩平市城区整体形象差包括:一是停车位不足。恩平市城区各街道基本没设置停车场,随着私家车增加街头仅有的停车位已不能满足停车需求,车辆只能随街乱停乱放;二是缺泛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周边农村村民一年四季自产的水果、蔬菜、甘蔗等农产品大部分只能利用三轮车在城区沿街叫卖;三是道路硬化、彩化率低,破损更新改造不及时,公共绿地少,绿化率较低;四是公厕和公共垃圾箱残旧且设置等达不到标准,恩平市城区现有公厕不足的10间,垃圾箱已残旧不堪,既有碍市容市貌,又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

(三)、市容市貌管理涉及部门、职能多,执法难度大

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目前有多个行政部门,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部门间存在难以融合的矛盾。恩城镇政府所属的街道、社区和行政村是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的主体,但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的职责却未履行到位。目前,街道、社区和行政村履行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的职责不明确,参与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的意识也不强,加上没有相应的执

法队伍行使行政执法权,导致街道、社区和行政村在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过程中出现“看得到”却“不去管”的现象。而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却以罚代管,管理与执法工作相脱节,使行政执法工作不能与街道、社区和行政村的管理工作实现无缝对接,使原来应该履行管理主体职责的街道、社区干部不仅没有履行管理职能。在众多的行政执法部门中,城管执法的难度是最大的。一是由于恩平市容市貌管理对象成份复杂,大部分是小商小贩、下岗职工、老弱病残,这些人员文化程度低,法制意识淡溥,认为自己不偷不抢,做生意不违法,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无所谓,在城管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管理时,跟执法大队员胡揽蛮缠,甚至破口大骂,阻挠执法;二是城管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体,部分人生活确实困难,以流动经营作为谋生手段。一些居民尽管强烈要求有一个优美、整洁的生活工作环境。但又受同情心驱使,盲目同情违章经营者,片面指责城管执法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被管理者的抵触情绪;三是尽管执法队员在恩平市容市貌管理中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还是经常发生阻挠执法、抗法的事件,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据不完全统计,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监察大队在2009年执法过程中,遇到各种阻挠执法、抗法事件达200多起,队员被打伤抓伤20余人次。

(四)、市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恩平市城区人口约1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0%。城区市民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原来就居住在城区的居民;一部分是由于城市区域扩大,城乡结合部的

行政村变为城中村的农民;另一部分是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及外来工。由于市民成分较为混杂,市民素质存在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市民的文明素质,包括意识观念、自我修养、言行举止等诸多方面,同城市文明的要求存在不少的差距。尤其是原来真正意义的农民一转眼变为现在的市民,身份上虽然有了变化,但他们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农民的定位上,习惯于马路旁购物、随意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乱搭乱建等,不仅破坏了城市的形象,也给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五)、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卫生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恩平市城区街道清扫面积10平方公里,清扫率占恩平市城区面积70%。街边果皮(垃圾)箱380多个,需有定期进行清洗、消毒,但整体效果不到位。在除“四害”工作上力度不大,城区范围内的下水道、坑渠、公厕开展灭鼠、灭杀蚊子、苍蝇、蟑螂行动年内共3次密度较低。在整治卫生死角和闲置地,卫生死角、闲置地得不到有效清理,锦江河水浮莲、垃圾较多。恩平市城区环境卫生总体管理不到位,卫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城市经济发展不高,市容秩序“乱”

恩平市现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向市场。这部分动态群体在没有找到固定工作时,往往在街头上以各种低层次的生产方式谋生,例如加工、维修、开小餐馆和客运、做小生意、摆摊点等,这些经营活动与违章违规常常仅隔一步之遥,可谓城

市市容违规违章现象的“温床”。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整、硬件设施不健全是市容管理“难”的根本原因。一是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布局不合理。恩平市城区虽有西门农贸市场、锦江农贸市场、河南农贸市场、美华西农贸市场,但市场设计布局不合里,无法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造成部分商贩在市场周边道路,商贸街道等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市容秩序。恩平市城区公共停车场较少,造成交通秩序混乱,车辆乱停乱放。公厕、垃圾箱等建设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给环境卫生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二是各类专业经营场所硬件设施不具备。一些餐饮店、修车店、建材店、废品收购等室内无场地就占道经营,占道加工作业。

(三)、市容市貌管理体制不畅,城管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市容市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及强的工作,涉及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环保、建设、城管等部门,长期以来,由于权责不清、各自为政、执法交叉,导致诸多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久整不治。同时,许多职能部门存在“市容市貌管理是城管部门的事,和管理好坏与自己无关”的思想,未能建立共同负责、共同管理的机制。近年来随着恩平市城区规模逐步扩张,城管队伍建设不到位,城管大队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水平差,导致执法过程中态度粗暴,不按程序执法、不文明执法、甚至出现以罚代法。

(四)、居民卫生环保意识低

城市规范化要求居民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卫生意识和

环境意识。由于恩平市城区人口构成日益复杂,管理对象既有周边农村村民、下岗职工,又有老弱妇幼和孤寡残疾,他们一般来自城区底层和边缘区域,仅靠摆摊设点、载客来维持生活的弱势群体,在具体的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执法中很容易涉及他们的生计问题,部分单位、居民对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要求的期望和参与义务不能统一。一方面居民对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提出高的要求,希望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部门加大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当加强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工作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时,城市文明往往被抛在一边,各种旧观念和不良习惯就自觉不自觉进入城市空间,常常发生乱搭乱建、乱涂乱画、乱挂等有碍市容市貌的行为,更有部分居民恶意破坏公共设施。

(五)、环卫资金投入、整治力度不到位

由于恩平市财政基础薄弱、历史欠帐多,在这种情况下对环卫工作资金投入不多,一些必须的建设、基础设施没有立项建设落实,环卫人员和装备显得不足,长期超负荷运行,容易造成管理空档。恩平市环卫所负责恩平市城区清扫保洁工作,由于城区人口密集达近8万余人,人员流动量大,每天产生40余吨生活垃圾,现仅有清扫保洁人员100人,按城区每300人配备1个保洁员标准计算,应配备保洁人员500人。另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如除“四害”等工作中落实不到位。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恩平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了几次集中整顿,对城区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占道、展边经营、乱搭乱建、乱挂乱拉、乱堆乱摆等行为和户外广告违规设置现象进行了集中整

治,但整顿工作还没有完全彻底整顿到位,措施还没有完全过硬,力度上还可以更大。主要原因有:一是个别钉子户通过打击报复等手段恐吓、威胁整顿工作人员,以致使整治工作留下尾巴;二是个别关系户有各级领导打招呼,整顿时也还没有完全到位;三是部分对象整顿后又反弹,四是整顿时有的方面、路段没严格按标准操作致部分整顿完全到位,以致使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发展不平衡。

四、加强恩平市容市貌管理的对策

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是城管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肩负着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公安交通、工商行政和市容环卫等职能,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和工作量大的局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必须立足实际,更新理念,大胆探索,勇破难题,加快实现市容市貌长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不断优化恩平市城区环境。为此提出以下加强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的对策。

(一)、标本兼治,大力改善城区市容环境

加强对城区主次干道占道经营整治,按照“退街进巷、退摊进店、引市入场”和“迁移、取缔、整治、规范”的原则,对城区主次干道的占道行为严管重罚,背街小巷、居民区内在不影响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的前提下,设置少量临时占道摊点。区城管大队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流动摊点一律予以取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夯实市容市貌管理基础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夯实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基础,一要深入研究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体布局,结合恩平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优化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及市场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通过实施规划来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协调性,从源头上避免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中常常遇到的“先污染后治理”现象的发生。二是在组织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拔付使用,做到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完善一片。在建设城市道路、建筑时,做好园林绿化、室内市场、停车场的同步建设。要加快恩平市城区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合理规划建设综合市场,引导、规范业主入市经营。三是严格控制饮食店、车辆维修、建材店、废品收购店等行业选址,严格要求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能部门对附近的从业申请进行审核,凡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允许开业经营。

(三)、理顺市容市貌管理体制,加强城管队伍建设

根据恩平市城区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实际情况,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必须进行多方面改善,基本思路:一是加强城市综合管理,逐步变多头执法为综合执法。赋予市城管执法局部分与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权,加强日常监管,做到真正从源头上规范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二是加强分级分层管理,明确恩平市城区政府及所属街道、社区和行政村管理城市的相应职责,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属地管理,科学界定市区事权范围,将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的重心下移,下放事权,突出块管的作用。在社区设立执法大队,配合社区做好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确保处罚管理及时到位;四是加强社会监管,鼓励和组织各界群众参与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在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方面,要求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合法、公正、公开。主要措施有:一是推行执法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规定各执法岗位的权限、范围、程序以及相对应的责任,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履行职责,不失职;遵循权限,不越权;符合法定目的,不滥用职权;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行政失当。二是推行执法承诺制。要从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在公正执法方面,要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执行法律规定,不乱罚款;严格案件集体审定,杜绝关系案、人情案;严格案件督查,防止漏查行为的发生;严格办案程序,实行规范执法。在文明办案方面,实行挂牌着装上岗,要做到语言文明、服务热情、行为文雅、诚实守信、礼貌周到。在办事效率方面,实行首问负责制和接警、立案报批限时制;同时制订鼓励诚信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制度及奖惩措施,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公正执法,争做人民满意城管卫士”活动,彻底解决执法不规范、不公正、推诿扯皮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破坏党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卫生环保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市卫生环保意识,一要做到报纸天天有文章、电视天天有身影、广播电台天天有声音。广泛宣传正、反面典型、强化“人民城市人民管、管理城市为人民”的观念,教育和动员广大居民参与市容市貌管理;二是加大严管重罚力度。对不服从管理的“难缠户”、“钉子户”要依法进行严管重罚,使之不再重犯;三是

建立社会监督约束机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和损害市容行为进行曝光,让广大市民自觉支持综合整治、服从综合整治,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

(五)加大环卫财政投入,深入落实市容市貌整顿

针对恩平市环卫工作财政投入现状,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环卫工作的财政保障力度。加大财政投入,一是要将环卫工作经费按照工作增加量聘请足够的环卫人员所需费用标准列入单位财政预算;二是环卫工作中必须要建设、购置的设施、设备,应及时足额投入;三是加强对除“四害”、卫生死角整顿、公共绿地、河道整理等管理费用的财政投入。在市容市貌整顿工作中,加大整顿力度,对已经整顿了但没彻底整到位或整顿后又反弹的,需重新整合力量,严格要求、统一标准、打破关系网、拔掉钉子户,进行彻底的集中整顿查漏补缺;对还没有进行的方面,如渣土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领域,建议组织精干队伍,采取过硬措施、执行刚性标准,实行铁腕整顿。

总之,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的问题在于缺泛真正从群众间自发自觉的意识的唤醒。文明不应该是规范出来的,而应该靠一个社会的自然向前发展的文明意识的萌发,法律法规只能起到规范人们的具体行为,而无法干预到人们文明意识的形成与存在。想要真正解决恩平市市容市貌管理的问题,就应从提高全体市民素质开始,增强人们保护城市生活环境意识,此为治本之策。相信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执法环境的优化,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问题终究会被解决,我们的城市也一定会更加美丽、文明。

参考文献:

1.马彦琳、刘建平现代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6.01 2.丁茂战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0 3.冯忠明 新时期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务与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03 4.沈建法 城市政治经济学与城市管治,城市规划,2000.11 5.冯忠明 现代恩城镇市容市貌管理行政执法依据与执法人员行业分类管理标准规范实用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9

第三篇:浅谈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管理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则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一直是城市政府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和问题,并浅谈相应的对策,提供部分个人意见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优化城市管理环境。关键词:城市管理 行政执法 现状及问题 对策 前言: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到:“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城市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为城市活动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民主的、法制的保障和有效的控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以实现最大综合效益的政府行为。

一、提高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管理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城市管理搞好了,可以为城市经济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因此,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把环境效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要求。

(二)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体现了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城市管理是对城市的规划、公用设施、经济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调控与管理,在社会文明进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培养广大市民的卫生、环保、交通、法律、社会公德等现代文明意识,使他们的文明素质与现代化的城市相适应,从而营造出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具有科学、健康、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这是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三)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放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城市环境对于人的精神状态、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把城市搞得亮一些、美一些、绿一些、干净一些、整齐一些、通畅一些,这既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所企盼的。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强化整体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二、新形式下的城市管理现状分析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将使城市管理面临严峻考验,比如:在实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如何应对外资企业和外来投资者;如何调整行政执法人才结构、引进精通外语翻译兼执法人员以及配备中外文对照的城市管理法律文本和警示标语牌;如何面对外资企业和外国公民参与城市公共设施投资与经营管理等。

(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挑战。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都市圈的大幅扩容,市区人口将越来越多。因此,城市管理必须考虑加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调 08 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整行政区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市规划工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快速高效的交通体系;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挑战。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成分、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势必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由此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城市管理氛围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执法队伍在执法中遇到的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等问题,困扰着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目前城市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策性、群众性、流动性较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情况复杂。我国在城市管理中也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执法环境差。城市管理需要举全社会之力,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齐抓共管以及理解、支持、配合城市管理的格局。首先是少数市民缺乏法律意识,对执法队伍的检查采取逃避态度甚至抵制举动。其次是部分市民文明意识较差,经常出现违规闯红灯、影响交通秩序的情况。再次是说情风盛行,严重影响公正公平执法。

(二)管理对象复杂。一是部分经营户法制意识较差,善于与执法队员“捉迷藏”,想尽一切办法“钻空子”。二是失业人员(含下岗工人)和进城农工以及孤寡残等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从事简单商品买卖活动,维系基本生活需求,由于受习惯势力影响,往往对城市管理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三是部分城区居民无视城市管理工作,导致违章建筑、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和墙体结构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乱摆乱卖屡禁不止。社会的某些弱势群体一无资金开设门店,二无专业技能从事固定职业,经常流落城区占道经营,增加城管工作难度。执法人员去管,他们会抱怨“不准在街头巷尾摆摊,叫我们到哪里卖”,这种现象反映出城市功能完善与否。如果各类市场、停车场等设施比较完备,就可以使那些为生计所迫的占道摊贩、乱停乱放的各类车辆“有场可进”、“有市可归”。

(四)治安问题。城市化流动人口比重比较大,给治安带来一定的难度。

(五)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法规虽然较多,但仍不够健全。一是城市管理目前仍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二是有些城市管理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的处罚规定,如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就没有具体的条文。三是立法空白或立法不配套。如摩托车载客扰乱客运市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影响市容环境。但对其进行处罚时却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城管执法无所适从。

(六)城市管理的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城管管的是穷人,工商管的是富人,公安管的是犯人。我觉得很有道理,城市管理中矛盾最突出的就是与穷人,或者说是弱势群体之间的冲突。如小摊贩、马路菜场的菜农以及小餐饮店经营者。不能说他们的素质差,穷人摆摊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罚款、没收商品等行为势必会直接危及到个人及其家庭的生存,当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受到威胁时,不管何等高素质的人都会采取不理性的行为,这是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与城市环境品位权之间矛盾的反映,这种矛盾冲突的产生势必影响到执法对象对执法工作的抵制和抗拒,也势必会导致执法环境的恶化。目前仍有不少 08 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执法工作人员不熟悉相关法规,方法简单粗暴,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稍有不慎易与管理对象发生争吵,酿成恶性事件。

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城市管理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肩负着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公安交通、工商行政和市容环卫等职能,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和工作量大的局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必须树立“人本主义” 理念,建立服务型城管,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一)树立现代化的城市管理观念。

1、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城市管理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遵循“人性化”原则。所谓“人性化”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的存在和价值,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现实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实的需要已由过去的“水电路房”四大瓶颈转变为绿化、环卫等方面的滞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则应大力加强环境建设,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二是追求“人格化”品质。所谓“人格化”,就是把城市赋予具有吸引力的人文色彩和特色风范,从而产生独到的人格魅力。三是发挥人的创造性。人是环境建设的主体,必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环境建设中的活力“因子”,成为我们美好家园的风景线。

2、坚持“依法治市、以德治市”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市”的基本方针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一是要彻底解决城管综合执法的合法地位问题。二是要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三是不断强化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以德治市”的基本方针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用优良的作风感染群众,用优秀的品德鼓舞群众,用优质的服务方便群众。一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法理念。执法中要讲究执法艺术,针对管理对象的在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对下岗职工、进城农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区别对待。二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执法中既要坚持原则严格管理,也要换位思考,多为管理对象着想,运用疏堵结合、管理与教育并重的方式,尊重其人格、维护其权益、体恤其需求、顾及其感受,通过实行柔性管理,来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

3、坚持“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的工作思路。城市就象一本书,有的粗俗浅薄,有的博大精深,之所以给人的感受不同,就在于文化内涵的多寡、城市品位的高下。城市管理工作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一是提升城市个性品位。发挥城市的特色和优势,展示其文化色彩,使其发挥独特个性。二是提升城市经济品位,构筑区域性的科教、文化、商贸、信息中心,明确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和主攻方向,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实施高科技和优秀文化带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三是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做到给排水、供电、通讯、道路交通、自身建筑等多系统并举,实现层次递进、功能升级、协调发展,从而不断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四是提升城市管理品位。增强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理顺综合执法、行政管理等体制,引导市政、环卫、园林走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形成相互协调、运转自如、精简高效的管理格局。08 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4、坚持“由突击型到长效型、由粗放型到精细型”的历史转变。城市管理应当由过去被动迎检,突击执法转向经常性、规范化的管理,由过去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转向从细微着手,注重塑造精品的高级阶段。一是要运用综合手段来管理。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要同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真正实现标本兼治。比如处理乱摆乱卖问题,在驱赶、取缔的同时,要出台配套招商政策加快相关市场的建设,引导马路市场归市经营,马路摊担归店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影响市容的顽症。二是要逐步延伸推进。城市管理要上新台阶,上新水平,必须由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单位庭院延伸、由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管理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市容管理向综合管理延伸。在地域上,应当整治一片、巩固一片,然后逐步推进,最终实现城市的每一角落都没有脏乱差的容身之地,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在时间上,由现在的着力抓违章现象出现较多或特定的重点时段的管理到全天候 24 小时的监控跟踪管理。在内容上,通过巩固市容管理的基础上,推进对环保、静态交通等多面、综合性管理。

5、坚持“管理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的目标取向。我国正处在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无论国际还是国内,说到底就是环境竞争,环境是金钱、是品牌、是生产力,哪个城市环境好,人就往那去,资金就往那里流,各种物质就往那里聚集。因此,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管理现代化,促进城市的现代化。一是要创新管理观念,打造服务型城市管理。二是创新作业方式,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高新技术,使传统的市政、环卫、园林等的作业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三是创新管理手段。要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充分运用遥感、宽带网、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真正把城市管理的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建立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

1、改革现行城管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根据国家《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从 1996 年开始至今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在 23 个省、自治区的 79 个城市和 3 个直辖市相继开展,可以效仿其他城市,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负责集中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城市规划、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等方面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有效地解决了分散执法,效率不高的弊端。

2、统一管理模式。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构成模式,明确市、区、街三级管理的职责与职权。市与城区两级政府都有责任管理城市,市与城区两级政府都设市政管理局机构,市设综合执法支队,各城区设立综合执法大队,形成“以市为中心、以区为重点、以街道为基础”的城市管理体系。

3、统一执法队伍。注重执法队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统一执法身份、统一执法职能、统一执法牌证、统一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服装。

(三)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切实依法行政。现代文明城市需要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来管理,这支队伍应受到良好的训练,行为规范体现城市的风貌,代表城市管理的素质。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合法、公正、公开。

1、推行执法公示制。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和权限要求,向社会公开办案程序、办案时限、处理依据、处理标准和处理结果。08 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2、推行执法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规定各执法岗位的权限、范围、程序以及相对应的责任,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履行职责,不失职;遵循权限,不越权;符合法定目的,不滥用职权;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行政失当。同时,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制,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一旦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要敢于承担相关责任,并对有故意和重大过失者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3、推行执法承诺制。要从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在公正执法方面,要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执行法律规定,不乱罚款;严格案件集体审定,杜绝关系案、人情案;严格案件督查,防止漏查行为的发生;严格办案程序,实行规范执法。在文明办案方面,实行挂牌着装上岗,要做到语言文明、服务热情、行为文雅、诚实守信、礼貌周到。在办事效率方面,实行首问负责制和接警、立案报批限时制;同时制订鼓励诚信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制度及奖惩措施,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公正执法,争做人民满意 城管卫士”活动,彻底解决执法不规范、不公正、推诿扯皮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四)营造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执法”也只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毕竟现在很多让城市管理工作者为难的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主要还是因经济、文化条件和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故意违法的人和事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是少数的。因此,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采取一些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情味的管理操作方法来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

1、加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并力争建设得更多更快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充分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消除影响城市环境行为产生的根源。

2、根据城市的区域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在城市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应考虑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提供部分场地及次要街道并加强行政管理手段,让部分弱势群体有谋生之希望,真正体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教育和监督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经营行为,使其树立自觉爱护城市环境卫生的意识,以引导的方式逐步规范和提升城市的品味。

3、加大对城市管理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单位、市民广泛宣传,使城市管理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使各单位、市民主动参与城管工作,协助城管工作。城市管理部门既是城市文明窗口的管理者,更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主动贴近群众,经常到各单位、门店和居民当中征求意见,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想法,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要加强与横向、纵向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和协调,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结语] 08 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我国城市管理的问题在于缺乏真正从群众间自发自觉的意识的唤醒。文明不应该是规范出来的,而应该靠一个社会的自然向前发展的文明意识的萌发,法律法规只能起到规范人们的具体行为,而无法干预到人们文明意识的形成与存在。想要真正解决我国城市管理的问题,就应从提高全民素质开始,增强人们保护城市生活环境意识,此为治本之策。相信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执法环境的优化,城市管理问题终究会被解决,我们的城市也一定会更加美丽、文明。

第四篇:浅谈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小城市管理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则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一直是城市政府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现状和问题,并浅谈相应的对策,提供部分个人意见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优化城市管理环境。

关键词:城市管理 行政执法 现状及问题 对策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是建立在现代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为城市活动和发展提供科学、民主、法制的保障和有效的控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以实现最大综合效益的政府行为。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提高中小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管理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小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中小城市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中小城市管理搞好了,可以为国家经济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提高中小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把环境效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发展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的客观存在要求。

(二)高水平的中小城市管理体现了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城市管理是对城市的规划、公用设施、经济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调控与管理,在社会文明进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培养广大市民的卫生、环保、交通、法律、社会公德等现代文明意识,使他们的文明素质与现代化的城市相适应,从而营造出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具有科学、健康、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这是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三)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放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城市环境对于人的精神状态、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把城市搞得亮一些、美一些、绿一些、干净一些、整齐一些、通畅一些,这既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所企盼的。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强化整体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二、新形式下的中小城市管理现状分析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将使中小城市管理面临严峻考验,比如:在实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如何应对外资企业和外来投资者;如何调整行政执法人才结构、引进精通外语翻译兼执法人员以及配备中外文对照的城市管理法律文本和警示标语牌;如何面对外资企业和外国公民参与城市公共设施投资与经营管理等。

(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挑战。面对中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都市圈的大幅扩容,市区人口将越来越多。因此,城市管理必须考虑加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调整行政区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市规划工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快速高效的交通体系;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中小城市管理带来了新挑战。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成分、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势必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由此给中小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城市管理氛围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执法队伍在执法中遇到的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等问题,困扰着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三、中小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境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策性、群众性、流动性较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情况复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年来,有关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城市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深入人心,城市管理的水平也大大提升,城市管理不但有组织、有体制,而且建管并重、重在管理、标本兼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管罚分离、堵疏结合、市民参与等机制逐步形成,另外城市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很大的拓展,从党政机关到社区层面均有涉及,城市管理纳入的服务视线不断扩大。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中小城市城市管理工作中还还存在着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城市管理的理念需要开拓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建设,一个高品位的城市更离不开城市管理,“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个观点虽被大家所认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还有“重建轻管”,“重硬忽软”的思想。因此,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迅速发展,在对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理解贯彻中,建立新的城市管理理念,探索和引进科学管理城市的方式已成为城市管理的迫切之需。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并强化城市管理的理念,要树立向管理出成效、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

(二)城市管理的环境较差。

1、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条件较差,品位难提高。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我国才真正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至九十年代末才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中小城市政府也才有财力投入城市建设,中小城市也才真正开始改变面貌。但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多数中小城市的公共设施很脆弱,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脏乱差的问题依然很突出。旧城、老城多,现代化建筑少;缺乏总体规划;居民住宅破旧;人口稠密,街巷狭窄;道路不畅,坑凹不平;人车拥挤,卫生状况差,无公共设施等等。短时期内很难改变状况,管理难度大,城市的品位也很难提高。

2、中小城市管理的对象文明程度相对不高,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严重。近些年来,虽然中小城市人口得到大幅度扩充,但居民大多是从农民转化而来,农村意识较浓,城市意识不强。他们主要靠做生意搞经营谋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一些老城里人同样缺乏城市管理意识、大局意识,利己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严重,惟利是图、我行我素,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对城管工作或是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或是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有的甚至故意毁损城市设施等等。如:故意弄死行道树、踩踏绿化苗木、毁损护栏,偷盗路灯杆线,毁损环卫设施,砸碎橱窗玻璃,推倒交通护栏等。

3、中小城市脏乱严重。一是居民生活垃圾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脏。一些市民生活垃圾不愿袋装,也不论早中晚随时想倒就倒、想倒哪里就倒哪里。比如,早晨环卫工人才把街道扫净,一些商店开门时就把室内的垃圾扫出门外,有的临街居民,晚上竟然从住宿楼上将袋装垃圾抛下街面。二是沿街小吃店占道经营、洗刷餐具,油污、炉灶烟尘脏。三是中小城市建设工地不能封闭作业,渣土运输沿路抛撒,车辆污染路面脏。四是车辆乱,中小城市内有出租小汽

车、面包车、货运卡车、人力三轮车、货运大小三轮车,私人摩托车,机关用车,还有无站可进或不愿进站的经营面的车。另外还有大量的自行车,由于城内没有停车场,这些车辆全部停在街道和人行道上,又不按规矩摆放,既侵占路面又造成城内道路拥挤、秩序混乱。五是摊点乱。许多下岗工人和进城农民把占道摆摊当作谋生的方式,便出现了“找门路、占马路、想就业、摆摊点”的状况。有些有门面的经营户未经前置许可或根本无经营场所,但相关部门都核发了营业执照,造成他们“合法”的出店占道经营。如沿街的修车、洗车,农机销售、建材销售、焊接加工和无后堂、无下水道的饮食小吃店。六是杂物占道乱。一些沿街居民在自己门前画地为营,认为是自己家的场地想怎么就怎么,因此,霸占人行道拉围墙堆杂物恣意侵占。七是招牌广告乱。沿街商店门头招牌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大小、前后、高低都不整齐,有了门头招牌还要搞落地灯箱。八是乱搭建。各类电话亭、售货亭、遮阳蓬、挡雨棚等比比皆是。九是乱挖撬。刚修好的街道、人行道彩砖被单位或私人随意挖掘。十是中小城市“牛皮癣”严重。什么招聘、办证、行医、辅导等等在中小城市墙壁、电线杆上随处可见,哪里干净他就往哪里涂,清除不尽。

(三)城市管理的管理对象复杂。中小城市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城市,因此,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比重逐步增多,人口流量大,进城农民多等问题存在,在这些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依法经营意识较差,善于与城市管理员“捉迷藏”,想尽一切办法“钻空子”。而且失业人员(含下岗工人)和进城农工以及孤寡残等弱势群体较多,他们大多从事简单商品买卖活动,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由于受习惯思维影响,往往对城市的管理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还有部分居民趋利而为,导致违法建设、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和墙体结构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城区内乱摆乱卖屡禁不止问题突出。这些现象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上某些弱势群体一无资金开设门店,二无专业技能从事固定职业,经常流落城区占道经营造成的,所以城管工作难度大大增加。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城市功能需要完善,如果各类市场、停车场等设施比较完备,就可以使那些为生计所迫的占道摊贩、乱停乱放的各类车辆“有场可进”、“有市可归”。

(四)城市管理的法制建设不够健全。根据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原则,中小城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就形成完善的体系而言,仍有一定的距离,尚需付出很大的努力,尤其是部分法律、法规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部门利益的制约而难以出台,这不但造成法律、法规滞后于现实管理的需要,而且还造成管理的混乱,从而导致大量的管理活动缺乏应有的法律支持,城市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被严重削弱。例如,在城市主要道路沿街建筑立面管理上,对沿街建筑产权主体没有限定性自行维护修缮的责任规定,更没有相关处罚条款;在城市“牛皮癣”方面,罚款对身无分文的外来人员无法实施;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方面没有其他约束机制。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法规虽然较多,但城市管理目前仍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有些城市管理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的处罚规定,立法空白或立法不配套明显存在。没有了明确的法律、法规,处罚时就没有相关的依法行依据,城管执法无所适从。

(五)城市管理的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城管管的是穷人,工商管的是富人,公安管的是犯人。我觉得很有道理,城市管理中矛盾最突出的就是与穷人,或者说是弱势群体之间的冲突。如小摊贩、马路菜场

的菜农以及小餐饮店经营者。不能说他们的素质差,穷人摆摊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罚款、没收商品等行为势必会直接危及到个人及其家庭的生存,当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受到威胁时,不管何等高素质的人都会采取不理性的行为,这是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与城市环境品位权之间矛盾的反映,这种矛盾冲突的产生势必影响到执法对象对执法工作的抵制和抗拒,也势必会导致执法环境的恶化。目前仍有不少执法工作人员不熟悉相关法规,方法简单粗暴,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稍有不慎易与管理对象发生争吵,酿成恶性事件。

四、提高中小城市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城市管理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肩负着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公安交通、工商行政和市容环卫等职能,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和工作量大的局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中小城市化进程加快,必须树立“人本主义”理念,建立服务型城管,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一)树立现代化的城市管理观念。

1、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城市管理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遵循“人性化”原则。所谓“人性化”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的存在和价值,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现实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实的需要已由过去的“水电路房”四大瓶颈转变为绿化、环卫等方面的滞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则应大力加强环境建设,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二是追求“人格化”品质。所谓“人格化”,就是把城市赋予具有吸引力的人文色彩和特色风范,从而产生独到的人格魅力。三是发挥人的创造性。人是环境建设的主体,必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环境建设中的活力“因子”,成为我们美好家园的风景线。

2、坚持“依法治市、以德治市”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市”的基本方针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一是要彻底解决城管综合执法的合法地位问题。二是要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三是不断强化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以德治市”的基本方针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用优良的作风感染群众,用优秀的品德鼓舞群众,用优质的服务方便群众。一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法理念。执法中要讲究执法艺术,针对管理对象的在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对下岗职工、进城农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区别对待。二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执法中既要坚持原则严格管理,也要换位思考,多为管理对象着想,运用疏堵结合、管理与教育并重的方式,尊重其人格、维护其权益、体恤其需求、顾及其感受,通过实行柔性管理,来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

3、坚持“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的工作思路。城市就象一本书,有的粗俗浅薄,有的博大精深,之所以给人的感受不同,就在于文化内涵的多寡、城市品位的高下。城市管理工作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一是提升城市个性品位。发挥城市的特色和优势,展示其文化色彩,使其发挥独特个性。二是提升城市经济品位,构筑区域性的科教、文化、商贸、信息中心,明确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和主攻方向,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实施高科技和优秀文化带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三是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做到给排水、供电、通讯、道路交通、自身建筑等多系

统并举,实现层次递进、功能升级、协调发展,从而不断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四是提升城市管理品位。增强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理顺综合执法、行政管理等体制,引导市政、环卫、园林走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形成相互协调、运转自如、精简高效的管理格局。

4、坚持“由突击型到长效型、由粗放型到精细型”的历史转变。城市管理应当由过去被动迎检,突击执法转向经常性、规范化的管理,由过去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转向从细微着手,注重塑造精品的高级阶段。一是要运用综合手段来管理。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要同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真正实现标本兼治。比如处理乱摆乱卖问题,在驱赶、取缔的同时,要出台配套招商政策加快相关市场的建设,引导马路市场归市经营,马路摊担归店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影响市容的顽症。二是要逐步延伸推进。城市管理要上新台阶,上新水平,必须由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单位庭院延伸、由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管理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市容管理向综合管理延伸。在地域上,应当整治一片、巩固一片,然后逐步推进,最终实现城市的每一角落都没有脏乱差的容身之地,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在时间上,由现在的着力抓违章现象出现较多或特定的重点时段的管理到全天候24小时的监控跟踪管理。在内容上,通过巩固市容管理的基础上,推进对环保、静态交通等多面、综合性管理。

5、坚持“管理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的目标取向。我国正处在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无论国际还是国内,说到底就是环境竞争,环境是金钱、是品牌、是生产力,哪个城市环境好,人就往那去,资金就往那里流,各种物质就往那里聚集。因此,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管理现代化,促进城市的现代化。一是要创新管理观念,打造服务型城市管理。二是创新作业方式,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高新技术,使传统的市政、环卫、园林等的作业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三是创新管理手段。要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充分运用遥感、宽带网、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真正把城市管理的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6、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经济,依靠改革和发展经济来解决城管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经济,依靠改革和发展来解决问题是根本之策。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决定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因此,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围绕政府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搞好服务,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政府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城市建设,改造旧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城管装备,提高城市品位。只有发展经济,下岗职工、进城农民才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把占道摆摊当作生活唯一出路。才能改变“找门路、占马路、想就业、摆摊点”的状况,减轻城市管理的压力,促进城市管理

(二)建立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

1、改革现行城管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根据国家《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从1996年开始至今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在23个省、自治区的79个城市和3个直辖市相继开展,可以效仿其他城市,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负责集中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城市规划、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等方面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有效地解决了分散执法,效率不高的弊端。

2、统一管理模式,强化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

的城市管理构成模式,明确市、区、街三级管理的职责与职权。市与城区两级政府都有责任管理城市,市与城区两级政府都设市政管理局机构,市设综合执法支队,各城区设立综合执法大队,形成“以市为中心、以区为重点、以街道为基础”的城市管理体系。保证政府机构的设置、机构间的职责划分等都有相关法律、制度加以约束。

3、统一执法队伍。注重执法队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统一执法身份、统一执法职能、统一执法牌证、统一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服装。

(三)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切实依法行政。现代文明城市需要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来管理,这支队伍应受到良好的训练,行为规范体现城市的风貌,代表城市管理的素质。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合法、公正、公开。

1、推行执法公示制。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和权限要求,向社会公开办案程序、办案时限、处理依据、处理标准和处理结果。

2、推行执法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规定各执法岗位的权限、范围、程序以及相对应的责任,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履行职责,不失职;遵循权限,不越权;符合法定目的,不滥用职权;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行政失当。同时,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制,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一旦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要敢于承担相关责任,并对有故意和重大过失者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3、推行执法承诺制。要从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在公正执法方面,要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执行法律规定,不乱罚款;严格案件集体审定,杜绝关系案、人情案;严格案件督查,防止漏查行为的发生;严格办案程序,实行规范执法。在文明办案方面,实行挂牌着装上岗,要做到语言文明、服务热情、行为文雅、诚实守信、礼貌周到。在办事效率方面,实行首问负责制和接警、立案报批限时制;同时制订鼓励诚信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制度及奖惩措施,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公正执法,争做人民满意城管卫士”活动,彻底解决执法不规范、不公正、推诿扯皮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四)营造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执法”也只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毕竟现在很多让城市管理工作者为难的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主要还是因经济、文化条件和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故意违法的人和事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是少数的。因此,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采取一些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情味的管理操作方法来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

1、加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并力争建设得更多更快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充分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消除影响城市环境行为产生的根源。

2、根据城市的区域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在城市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应考虑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提供部分场地及次要街道并加强行政管理手段,让部分弱势群体有谋生之希望,真正体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教育和监督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经营行为,使其树立自觉爱护城市环境卫生的意识,以引导的方式逐步规范和提升城市的品味。

3、加强文明城市建设宣传、对城市管理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单位、市民广泛宣传,使文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活动的开展,广泛吸引群众,使群众自发自觉参与到城市的管理中来,共建美好家园。

4、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使各单位、市民主动参与城管工作,协助城管工作。城市管理部门既是城市文明窗口的管理者,更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主动贴近群众,经常到各单位、门店和居民当中征求意见,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想法,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要加强与横向、纵向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和协调,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结语]

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的问题在于缺乏真正从群众间自发自觉的意识的唤醒。文明不应该是规范出来的,而应该靠一个社会的自然向前发展的文明意识的萌发,法律法规只能起到规范人们的具体行为,而无法干预到人们文明意识的形成与存在。想要真正解决我国中小城市管理的问题,就应从提高全民素质开始,增强人们保护城市生活环境意识,此为治本之策。相信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执法环境的优化,城市管理问题终究会被解决,我们的城市家园也一定会更加美丽、文明。

[谢辞]

对撰写本文中给予帮助和辅导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马彦琳、刘建平主编.《现代城市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2]潘小娟主编.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倪鹏飞.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中国城市经济,1999,4

[4]华晨.城市竞争——影响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双刃剑.城市规划,2002(26),1

[5]叶南客,李芸著.战略与目标——城市管理系统与操作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沈建法.城市政治经济学与城市管治.城市规划,2000,11

[7]孙金平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05-11-14 [8]佚名

《中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2006-5-10

第五篇: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思考

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思考

数字化城管新模式带来了城市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也是对传统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理念的变革,它变粗放的管理为精准高效的管理,变突击、运动式管理为可持续的长效管理,变管理主体的分散和职责的交叉为上下左右的无缝对接,变城管处置能力的低下为高效快捷,有力地解决了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难题,更是未来城市管理发展的方向。

一、基本情况

开封市坚持“资源整合、无偿链接、信息共享、分工合作、统筹协调”的原则,整合共享现有公安、交警部门电子视频监控图像信息资源;共享开封市前期已建成1:500地籍图(覆盖397平方公里)和1:1000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全面满足了系统建设的原始数据需要,大大节约了建设资金,缩短了建设周期;整合共享全市的电子政务办公网络环境等网络资源。对涉及数字化城管工作的6个区政府和24个相关局、委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整合相关单位便民热线统一为 “12319”城管热线,实现了群众生活的“一键通”。通过对相关职能部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利用开

封市现有的信息化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使开封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真正发挥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发展的良好作用。

2010年7月份正式建设,于9月30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系统设有1个市级监督指挥中心、6个区级指挥中心,网络覆盖范围包括鼓楼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禹王台区、金明区、开封新区,覆盖面积80平方公里,网络终端共连接24个责任部门和6个企业公司。共划分万米单元网格8118个,责任网格37个;普查建库的城市部件为196430件,将城市部件分为7大类97小类,将城市事件分为6大类67小类。

二、运行现状

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式运行以来,按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派遣问题、及时处置问题”的工作要求,针对开封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分解落实责任,切实强化考核,不断完善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正式运行以来,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105903万件,按时结案率达98.23%。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运行呈良性发展的态势。

(一)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一线,搞好主动服务。为搞

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开封市城市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不断转变领导方式,深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各处置单位一线,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不理想的部门和单位开展工作调研。认真听取各处置单位的情况介绍和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与处置单位一起分析研究,对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对开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征求意见。通过主动加强沟通协调,不断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件的处理效率和质量,帮助处置单位加快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配齐配足数字化城管系统终端处置力量。为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开封市要求各区、各相关单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市政府要求各区、各相关单位必须配置数字化城市管理专用电脑终端,做到专机专用,同时,要求各区、各相关单位必须设置专人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成立相应的应急处置队伍,加强职能部门的处置力量。通过强化各基层和处置终端的力量配置,形成以数字化城管为龙头的问题处置系统,确保各类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三)打造全民参与、自治管理的长效模式。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地区联动机制,将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向学校、企

事业单位和社区延伸,将城管热线“12319”与公安“110”、政府“12345”公开电话和开封社区等涉及城管的信息整合到数字化城管平台上来,与城管监督员采集信息一同管理、一同立案、一同处置、一同督查、一同考评,扩大了广大群众对数字化城管的参与度,形成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互动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定期开展环境美化活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打造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坚持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进一步美化亮化城市环境。为切实解决长期困扰开封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占道经营、户外广告和积存垃圾渣土等问题,开封市以数字化城市管理为契机,开展了市容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在确保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效果不反弹的基础上,又确定了30个重点区域进行整治,对这些区域的占道经营、积存垃圾的问题进行集中采集信息,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指挥棒”,促使各区、各相关单位加强处置能力,使得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以大街干线的优美整洁带动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等城市管理问题的解决,促进全市城市环境的明显改善。

三、存在问题

数字化城市管理克服了传统突击式、运动式、被动、多头管理等弊端,使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为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管理好城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但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城管体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结合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运行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职责不清晰,相互推诿扯皮。由于长期堆积的原因,导致目前职能划分存在部分重叠,交叉职能未能十分清晰界定,给上下级之间、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处置疑难问题的扯皮留下可乘之机。市、区之间、部门之间、交汇地带、共用设施等因部分职能未能明确,相互扯皮而导致案件无法处理的情况依旧存在。

(二)疏堵结合不够,缺乏治本措施。数字化城管新模式运行以来,累计处理各类事、部件案件总数超过十万件,城市部件问题逐渐减少,但市容环境卫生、街面秩序、小广告等事件的发生总量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城管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基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便民生活类的问题,如各类小型维修、水果摊、熟食摊点等,没有加以有效的引导,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和要求;

2、没有建立空间、时间合理分布的疏导经营点,仅仅以堵、罚、赶等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类现象反复的发生,缺乏源头治理的措施;

3、城市管理问题牵涉到每一个市民,市民素质的高低是城市管理程度的一个关键点,当前部分市民文明素质较低,为一己私利挤占公共空间、破坏城市环境,使城市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积弊难以解决。

(三)业务不适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责任部门处置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我市各责任部门还多少缺乏相应的意识和投入。各部门习惯于传统的突击式、粗放式、被动式的方法应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城管”系统接受到的信息相当一部分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此类的问题不是执法部门一时能解决得了的。但信息是指令,这样就造成执法队员长时间忙于应付协调处理历史遗留的问题,而真正查处现行发生的案件,反而没有精力去做好。对于存在争议的职责、产权划分无法处置,如何加以改进完善等一直未能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考核监督员以上报案件数量简单指标导致部分案件质量不高,如何提高发现率又提高案件质量尚无有效措施。

(四)群众不了解,社会参与度不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市民的沟通能力欠佳。系统虽然提供了公众举报信息的多种渠道,但是因为市民理解较少,总体公众参与度很低,部分市民对数字化城管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甚至还有少数市民攻击、阻挠数字城管工作。以6月份为例,6月份开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共受理案件19439件,其中公众举报仅有219件,仅占受理案件总数的1.12%。

(五)信息采集的定位问题。对城市问题巡查的责任主体是相应的产权单位,而不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如果不作此区分,将会形成城市管理问题发现阶段的权属不清,责任不清,导致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承担不该有的职责。

(六)案件派遣“确权”、“裁决”、“联动”机制尚不完善。根据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实践,积压案卷多数都是产权不清、权责不清、或者多个责任部门职能交叉导致的疑难问题,对于疑难问题的处理,如果不能做到明确确权、裁决,并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易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最终案件只能搁置,无法处理,进而影响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核查案件专业性不强。一般性的案件由城管监督员核查结案即可,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问题处置的核

查,仅凭城管监督员的视觉核查,难以确定案件处置的实际效果,可能导致责任单位处置的案卷虽然从表面上看已经结案,但是实际问题却并没有解决。

(八)对案卷所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分析不够。目前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运行重点依旧停留在发现案件—处置案卷的阶段,对于反复发生的问题、季节性的问题、时段性的问题的规律的性质分析不到位,为市政府、各区政府、各专业部门提供数据依据的功能较弱。

四、设想和建议

(一)充分利用数字化城管各类数据,加强对各区、各职能部门的指导,努力提升运行质态

要进一步完善市、区、街道三级管理的统计分析功能,为提高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量化评价提供技术保障。在完善各类统计分析功能的基础上,逐步研究、建立城市管理辅助决策模式,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城市管理新规范、新政策、新标准提供科学准确的数字依据。

1、加强对各区、各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处置情况的分析,通过处置效率、工作量、发案数和实际效果等指标,采用列表、饼形图、柱状图、GIS图等形式,反馈其辖区范围内城市管理问题的分类、分布和时间规律等情况,指导各

区重点抓什么时段,各时段内重点抓什么;

2、加强对具体城市管理重点问题的专题分析。如:对违法建设、流动摊点、市政设施管理专题分析,对季节性反复性较强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予以跟踪督办,强化督查督办,努力提高处置效果,提高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3、加强对系统运行质态和效率的分析。对各执行主体完成数字化城管案卷质量和案件流程各环节进行分析,形成各主体的绩效评价排名。通过反馈各种分析数据,指导各区、各相关部门发现存在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二)深入宣传数字化城管,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要继续充分利用12319热线、新闻媒体、手机短信、网站、宣传活动、市民互动等宣传阵地,多角度、多渠道宣传数字化城管工作的成果,也可以通过开展“数字城管进校园”、“数字城管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数字化城管在广大市民中的影响力;建设网上公共服务系统。以数字城管网站群为载体,结合城管专栏、城管热线、网上咨询举报等,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服务效率,向社会开放可以并应该公开的信息,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实现与市民的网上互动,并成为广大市民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重要渠道。切实提高市民通过城管热线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热情,让广大市民了解数字城管、支持数字城管。

(三)信息采集要突出“监督”性,而非“巡查”性 发现问题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后续环节的基础。对发现问题这一环节的性质如何界定,关系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性质。强调发现问题的监督性,而非巡查性,主要原因是,在城市管理中,很多部门都有自己的巡查机制,如管线部门的日常巡查,环卫部门的巡检,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现问题不是取代这些部门的巡查,而是对这些部门工作的监督,和对问题发现必要的补充。

(四)理顺机制,明确“确权”“裁决”“联动”机制

1、明确“确权”机制,重点明确确权的主体单位。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只是确权的汇总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才是确权的责任主体,具体来讲,就是各行业主管部门依据行业管理的相关规定,组织对本行业的确权,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将各行业的确权结果进行汇总入库。作如此改进的原因是,确权本身便是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加之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确权工作是动态的过程,需要行业部门依据自己的管理职责作出相应的更改。只有行业主管部门作为确权的主

体,才能履行好确权的职责,进而履行监管的职能;

2、明确“裁决”机制,如果相关责任单位对派遣案卷存在争议,由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导机构对有争议的问题依法进行裁决,一经裁决,相关部门必须执行,不得找理由推诿、搁置不处置;

3、数字化城市管理要明确“联动”机制。由于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涉及到多个部门,或是“条块”管理的交叉事宜,必须相关部门联动,才能有效解决。数字化城市管理立法中应该明确联动的职责和方式。

(五)强调专业人员的参与

数字化城市管理核查问题阶段主要由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的核查人员完成,这种核查,可以完成城市中的常规问题核查,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问题处置的核查,需要要专业人员进行核查。因此,在案卷的核查过程中要明确对于专业性问题,首先由责任单位专业人员进行核查,然后交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核查。或者由各区组建专业核查队伍,对专业性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核查。

(六)转变思想,提高处置能力,构建长效机制 责任单位需不断转变思想,逐渐放弃传统的粗放式、突击式管理,以数字化城管的实施为推手,提高处置能力和应

急能力,逐步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适应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队伍,并落实相应的处置经费。

(七)疏堵结合,务求实效,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一是把日常产生的城市管理问题分类研究,区别对待。对于对便民生活类,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如各类小型维修、水果摊、熟食摊点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加以引导,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和要求;对于为一己私利,挤占公共空间,擅自占用城市公公用设施的,严重破坏城市市容环境的应当依法严格处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借助新闻媒体等手段,对维护城市环境的进行宣传表彰,对破坏城市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宣传,逐渐引导广大市民爱护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文素质。

下载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于城市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对于城市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文章标题:对于城市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一、实现城市管理法制化,是科学管理城市的必然要求。 法制是克服城市管理执法随意性的重要手段。目前的城市管......

    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范文模版)

    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参加2013年桂林市委党校城市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4月20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市委党校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建设管理专题第二期培训班。几天的......

    关于城市管理和建设的一点思考 城管局

    对我市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一点思考 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社会是否发展,......

    城市管理创新方式的思考

    城市管理创新方式的思考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推进长效管理是城市管理部门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深化依法行政的新形势......

    关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几个突出问题思考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作为xx鼓励推广的一项试点工作,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普及试点。这项工作的理论、法律依据是我国《行政处罚法》确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相对集中行政处......

    关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几个突出问题思考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作为国务院鼓励推广的一项试点工作,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普及试点,关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几个突出问题思考。这项工作的理论、法律依据是我国《行政处罚法》......

    孕产妇社会保障现状及思考

    一、基本情况 201*年**州共有产妇32451人,其中,农业户籍27996人、非农业户籍4455人。全州孕产妇系统管理26080人,管理率79.92%,住院分娩率为99.72%。全年共有26375名农村孕产妇......

    幼儿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幼儿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家朋学校中心幼儿园:章传宜 内容摘要:幼儿教育是一切其他教育形式的基础,所以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同样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让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