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
作业
周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民航学院
B0907119
Zhouqiang2000@gmail.com
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周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210016)
[摘要]:自工业化革命以来以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现代科技并不只是一味地造福于人类,它也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人类必须建立新的生产力理论,树立新的社会发展动力观,把人口、科技、社会、资源与环境等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注重它们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持续利用。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自然环境资源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The philosophy thinking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OU Qiang
(College of Civil Avi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210016,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s been,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ed productivity, but because of the level of awareness of human limitations and a variety of factors working together, modern technology is not just bent on the benefit of mankind, it is also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some negative impact.Therefor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human need to establish a new theory, establish a new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concept of population, technology, society,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as an inseparable element of the whole, pay attention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them to achieve optimal resource use and sustainable use.Key words: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
现代科技革命,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空间开发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群落,其影响力已经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许多领域引起了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思维方式等等的一系列变化,其影响力为前两次科技革命所不能比
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唯物史观,更是受到来自现代科技革命的巨大冲击,人类在利用现代科技掠夺自然资源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耗竭,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在过去的30年里,人类拥有的资源减少了30%,消耗量相当于过去几个世纪的总和,洪水,干旱,空气和水污染,酸雨等灾害频繁发生,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惨重的代价,为此人类逐步认识到在利用现代科技服务于人类,满足人类物质文明需求的同时,更需利用现代科技加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10年前里约热内卢宣言的《执行计划》和作为本次大会政治宣言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于会各国首脑重申了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郑重承诺,并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里,环境退化,生态失衡,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是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必须处理好现代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利用现代科技革命促进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
(一)现代科技革命提升了生产力形 态。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形态是不断演进的,马克思曾以手推磨、蒸汽磨来比喻古代和现代的 生产力形态,现代科技革命使我们有理由进一步推进这一认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形态已由 体力型的古代生产力、智体结合型的近代生产力进入到智力型的现代生产力阶段。现代科学 技术是智力型生产力的集中体现[2]。现代科技革命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科学技术作为推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革命力量,正在产生强大的生产力,主要表现为:转化周期越来越短;科学物化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成就促使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可产生丰硕的经济效益。因此,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心所在。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有资料表明,西方工业国家在20世纪初,科技进步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仅为5%-2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 50%,目前已经达到80%。世界各国正利用现代科技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3]
(二)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系统加速 发展,劳动对象发生革命性变化,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在现代科技革命发生以前,生产工 具系统中的操纵与控制要素还未发生过革命性的变革。而当今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却使生产工具系统的操纵与控制要素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出现了以电脑为核心,由电 脑控制取代人工对生产机器进行操纵与控制,从而使劳动者从手的解放、人力的解放发展到大脑的解放。这是生产工具系统迄今为止发生的最革命性变革。同时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经历了从陆地资源到海洋资源,再到 大气层资源,并且正在向外层空间资源扩展;其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合成新的物质 材料,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使劳动对象更加广泛[3]。
(三)现代科技革命使经济走向国际化、全球化。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全球网络的出现,电子通信与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全球市场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使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作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知识、技能、人力资本和信息等无形资产。从而促进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重要因素[4]。
(四)现代科技革命促使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价值观的转变。生产的现代化,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人在智力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加快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和普及,对于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5]
二、现代科技的异化及其根源
现代科技革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巨大杠杆,它不仅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为这种过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现代科技并不只是一味地造福于人类,它也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
(一)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
就认识根源来看,现代科技的异化首先要归咎于工业革命造成的片面的自然观—“人类是自然界的统治者”的观点。几百年来,人类在对自然征服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显示了神奇的力 量,使得人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空前的物质优势。于是,人类自恃至上的智能,以自然界 的绝对统治者和征服者自居,任意摧残和掠夺自然的状况愈演愈烈,以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包括人类这个生物种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辩证地存在和发展着的大系统,对于任何超出其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内部异动和失衡,它都必然会作出对人类异常的、颇具威胁的反应。现代人没有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其次,科学技术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自然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 成果,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的知识体系与活动过程,它在每个发展阶段上都存在不 可避免的局限性。例如,在18世纪以前,自然科学的研究处在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阶段,人们偏爱还原法,总喜欢把研究的事物分解为许多细部,即所谓“拆零”,往往忽略或忘记了各部 分之间的内在联系、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以及事 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这时,人们在很多领域 还不善于从总体上进行横向的、综合的研究,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分析法的无限扩张,使人类忘记了自身属于自然界这个整 体,以致把人类与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结果导致了灾难性的生态后果。然而,这种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却是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此外,人类常常容易看到眼前的利害和直接的后果,而难以充分觉察、预料长远利益和间接后果,这样进行决策和应用科技成果也就可能造成失误。
(二)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
现代科技已不再是纯粹中立的,它已和政治、军事等因素牢牢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增强人类的发展潜 力无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当今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主题的新形势下,发达国家又把高科技作为国际政治生活的重要筹码,它们经常采取“科技封锁”、设定 “技术禁区”等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或通过某些新技术的输出,以换取对方的“政治让步”、“政治妥协”。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健全得力的道德监督、法律控制,或由于受其经济力量的制约, 滥用科技成果的行为也经常发生。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经济起飞、摆脱贫穷,或者仅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需要,在技术落后、资金奇缺的情况下,往往不惜低价出售自己宝贵自然资源,或者被迫引进那些在发达国家被淘汰的、污染严重的、材料和能源消耗大的技术产业,这就必然进一步加剧这些国家的环境、资源、能源的危机。总之,几乎种种科技异化现的产生或加剧,都包含着各式各样的、不同程度 的社会因素的作用,而这些社会因素的总根源, 正由于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局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迄今存在的一切生产方式,都是只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发的。在今天西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这一点贯彻得最为完全。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个别的资本家所能够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不仅如此,甚至就连这个有益效果本身也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了;在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可见,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是产生科学技术异化现象的本质根源。
三、发展现代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究其实质,是生产力革命,是管理革命和知识革命,同时也是人类解放最重要的物质条件。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6]。
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的生态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界、学术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 ”大会,正式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制定了《21世纪议程》。在2002年8月召开的“地球峰会”上,各国首脑通过的《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的重要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具体的环境与发展目标,并设定了相应的时间表,以及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特别强调环境资源的长期承载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在科技革命促进下的经济发展同环境与资源相对立的错误观点,指出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以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是经济、社会、生产三者互相影响的综合体,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自然生态财富(即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承认自然环境 承载力的有限性,遵循生态环境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此外,我们还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还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着重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注重整体协调性。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要把人口、科技、社会、资源与环境等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注意它们之间的和谐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其次是指要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注意社会公平。
第二,利用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实现资 源的最优利用和持续利用问题。为了解决这两 个问题,一方面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找到资源开采的最优路径,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逐 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科技和市场的 进步完全有可能使不可再生资源过渡到持久性资源。同时应将资源配置从动态的角度加以延 伸,从而使资源公平合理配置的内涵拓宽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层面。代内公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横向公平。代际公平就是资源在代际间配置的公平,即世代之间的公平。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 的需求与消费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和 消费担负起历史的与道义责任。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要实现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向所有人提供 实现美好愿望的机会,建立一个生态与经济、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以确保资源能够传 递给后人。
第三,发展高新技术,合理开发利用新能 源。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总会有 消耗完的一天,所以找到合理的替代能源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看到,核能已经对我们广泛 使用,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经日渐成熟。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对 逐步加强对清洁能源-氢能的研究,要把氢能投入生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就需要现代科 技进步。
第四,利用高新科技,进行制度创新,人才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节 约”型的社会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反对破坏生态和浪费资源,(2)以可持 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对经济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制订科学的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重污染产业、限制轻污染产业、鼓励和促进无污染产业的发展;(3)加强生态环境评价和资源资产化研究,将资源与 环境成本反映到市场价格之中;(4)国家应将 资源与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级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要建立生态与经济、环境 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5]。
第五,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是针对人类面临资源枯竭、人 口爆炸、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粮食危机、南北冲突、国际难民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些涉及 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要求人们超越社会制度的差异和民族国家的界限,携手合作,共同努力。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中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从资金、技术、能源建
设 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以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
第六,建立新的生产力理论,树立新的 社会发展动力观。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展现 出现代科学、现代技术和现代生产之间的新关系,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统一整体与现代生产密不可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当代条件下,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革命已经席卷全球,促进了生产力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我们必须发展高新科技,通过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有效防治各种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宏 观和微观政策措施,面对新的严峻挑战,要加快我国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确立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并进,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以人口为中心,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丽群.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A].外国经济学的新进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纪克勤,王文慧.现代科技革命与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视野[J].兰州学刊,2004,(1):58-59.[3]徐顺梨.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求实[J].2000,(12):32-33.
[4]杨艳萍.论现代科技革命对经济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2,(7):186-187.
[5]陈敬全.谈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的现代化[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2(3):59-62.
[6]刘大椿.论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J].《成人高教学刊》,2002,(5):11-14.。
第二篇: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摘要:
可持续发展观是相对于旧发展观而提出的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它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马克思指出可持续发展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应努力探究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方式,以求更好地指导实践。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人与自然 人与人 实现方式 马克思哲学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当今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然而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环境污染、生存破坏和能源危机等,这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是三大理论源头的综合创新:第一大理论来源,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形态中包含的科学发展观雏形;第二大理论来源,就是当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第三大理论来源,则是中华民族哲学智慧中蕴涵的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独特萌芽。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阶段是蒙昧阶段。在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和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类对自然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人对自然体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就是“适应”。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等哲学思想以及古希腊早期的宇宙自然哲学无不体现了人类社会早期对自然界既崇敬又探知的心态。
第二阶段是对立的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类试图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把自己看作“主体”,把自然界作为被改造和利用的“客体”。培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笛卡儿崇尚分析的科学方法和牛顿力学的机械论的世界图景,导致人们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自然还原,拆卸,分解为各种孤立的基本单元,作为人类征服,改造,统治的对象。但人类并未关注到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早期的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方式,人类的经济活动沿袭着资源开采,加工制造,产品流通消费,废弃物排放,废旧产品抛弃的线性或单向过程,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第三阶段是和谐共存阶段。传统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危机。SARS 的肆虐,禽流感的蔓延,南亚海啸的突袭等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灾难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也存在缺陷:它们构造一种以自然为中心马克思指出的自然本体论哲学理论,面临着消解人的自我中心化和认同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悖论。人类把理性意愿的满足作为价值标准,区分了人的感性意愿和理性意愿,肯定满足人的意愿的合理性,但要依据合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这种意愿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以防止人对自然界的随意破坏。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要求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从利用化石资源向可再生资源的转变,改变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个阶段的思想是包含“主体-客体”且又超越了“主体-客体”式的新的“天人合一”。
三、哲学意蕴: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包括:首先是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就是客体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包含着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人来自自然存在,受到客观世界的各种制约,因此人需要不断的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断的改变自身,以适应周围环境。马克思说:“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秉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类从“人是自然的主人”转向“人是自然的朋友”的新型价值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调持续发展,只有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实现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社会经济的协调永恒发展。只有确定合适的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才能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可持续发展观把人类视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大系统观出发,追求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最优化演进,从最广泛,最终极的意义上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还蕴涵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可持续性。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乱砍乱伐,大量污染排放,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中断性,都是人与人的关系不协调所致。马克思指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排放工业生活垃圾,同时通过经济政治外交等手段掠夺欠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和不协调性。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取决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是否和谐。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涵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在这两对矛盾中,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起着主导作用。由此看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人类对其自身生存自然和社会状况关注,控制人类战争及其规模,实现和平。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可以教育引导人类不要孤立片面看待自己,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融为一体,把关心他人,关心后人与关爱自己置于同一位置。最终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类思想道德水平为最高境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指出,任何先进的文明,在包容了旧文明的精华以后,都无情地摧毁了落后的文明,这几乎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同时,文明发展的结果,总是在不断践踏自己所创造的成果,使自己暗淡无光;以至走向穷途末路,这时新的文明就出现了,人类伴随着新的文明又发展了,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以后,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来替代工业文明,科学发展观就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
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关于发展的哲学研究,并把发展融入了马克思哲学人类学的新视野,旨在重建发展的元价值及其深层意义。求真、明善、审美是可持续发展观蕴涵的自然价值观。公平、合作、道义是可持续发展观包容的社会价值
观。全面发展、合理消费、生态人格是可持续发展观关于人的价值观。人类对生活价值信念与自由解放的追求必须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才能得以实现,这意味着,人所追求的自由幸福与真善美状态决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价值原则与历史原则相统一的基础上,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必须在实践中经过漫长发展的辩证历程才能真正实现全面丰富的一体性关系。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 ,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新发展观包含着生态持续性原则、经济持续性原则和社会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为主客体关系的重构带来三方面影响 :一是主客体关系在当代的时空拓展;二是主客体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人与自然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的消极互动向积极互动的转变;三是开辟了主客体关系中理性与价值双重尺度整合的可能性。可持续发展观为当代人类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提供了逻辑和实践的契机 :马克思理论中指出一是它带来了极限意识的觉醒;二是它带来了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间的互为“他者”及“对话”关系的确立。
人类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源自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是这种以机械论为代表的价值观 ,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哲学作为整体论世界观 ,对世界的本原、主体和客体、整体和部分 ,首要和次要进行新的阐释 ,这是马克思哲学对现代哲学的一个贡献。
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自觉发展观,完全不同于以往盲目地、无节制地扩张经济规模的发展思路。它要求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自我约束自己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既要提倡一种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的有节制的生产方式,也要提倡一种以节位、适度为宗旨的消费意识。印度圣雄甘地曾经说过,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的贪婪。建立自我约柬的消费方式,就是要从道德上摒弃那种奢侈、贪婪的消费观念。只有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实行自我约束的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再次,应当树立“生态价值”和“资探价值”意识,使所有的人认识到,自然界不但具有使用价值,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还具有“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而在利用开发自然界的使用价值时,必须要从全人类利益出发,共同保护它的“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
我国是后发式的国家,当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资源消耗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阶段,向知识经济迈进时,我国正姓于工业化的浪潮之中。一方面,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不发展就无法在世界上生存,不发展就没有任何出路;另一方面,当发达国家把高能耗、高悸染的行业向我国转移时,我们又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为眼前利益去做遗祸于长远和子孙后代的事情。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探、控制人口,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可持续发展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刘向红(沈阳药科大学社科部,辽宁沈阳 110016)
第三篇: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论文
博士□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
硕士□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
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考 试 试 卷 封 面
(课程名称: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学位课□ 选修课□ 补修课□
研 究 生 年 级、姓 名 徐 海 所 在 学 院 及 专 业 资环学院 土壤学 任 课 教 师 姓 名 张 磊 考 试 日 期 2008年12 月 考 试 成 绩 评 卷 教 师 签 字 处
浅析中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徐 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摘要: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象征。它所创造的生产奇迹一次又一次地突破着人们的旧观念,它展示着未来农业的美好前景,也启迪着人们运用科学技术的无限魅力去开拓和创造着农业生产的新篇章。本文介绍了设施农业的含义和基本组成,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扶持政策和对策。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密集型;设施园艺;设施养殖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符合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顺应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逐渐明确,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加工技术、现代营销理念为支撑和先导,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一体化、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体系逐步确立。在此背景之下,设施农业应运而生。设施农业的概念
1.1 设施农业的基本概念
设施农业(Protected Agriculture)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是个综合概念,首先要有一个配套的技术体系做支撑,其次还必须能产生效益。这就要求设施设备、选用的品种和管理技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采用必要的设施设备,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
1.2 设施农业的内涵及其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设施农业是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工程、机械技术和管理技术改善局部环境,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微生物、水产生物以及产品的贮藏保鲜提供相对可控制的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空气等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土壤、气候和生物潜能,在有限的土地上使用较少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1]有效生产的农业,以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的新型生产方式。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变的有效方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设施农业在生产条件、生产方式、产品供应上都与传统农业不同。区别主要体现在:(1)设施农业能充分利用太阳光热能源,减少环境污染。(2)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农业在外界环境(气候条件)和资源(土地、热、水)等方面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加强了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提高了农业系统的生产力,使单位面积产出成倍乃至数十倍增长,提早或推迟产品的上市时间,满足市场均衡供应。(3)设施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地域和季节的自然限制,具有高附加值、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等特点[3]。
[2]2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1 我国各省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集中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形成了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型、高效型产业。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已进入蓬勃而稳定的发展时期。
河北、山东、河南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先进设施,发展小品种、精细化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和无季节生长的蔬菜、瓜果和花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上海和天津为代表,都市设施农业成为大中型城市及其郊区农业的发展趋势;在充足的资金、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科技支撑下,沿海各省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具有高附加值的设施园艺和渔业成为该区域的特色;西部地区以甘肃和新疆为例,该区域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设施农业规模很大,尤其新疆地区,与中亚、俄罗斯等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很好的成绩;广西和海南的设施农业发展起步较晚,特点是设施农业与热带高效农业相结合,发展迅速[4,5]。
从各省情况来看,我国设施农业总体布局趋于合理,多数地区在发展中体现了以节能为中心、低投入和高产出的特色,设施设备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类型向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作物品种不断扩大和丰富,产量不断提高,不仅成为吸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6-8]。2.2 我国设施农业主要类型和优缺点
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9]。2.2.1 设施园艺的主要类型及其优缺点 设施园艺按技术类别一般分为玻璃/PC板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四类。①玻璃/PC板连栋温室具有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温室内部具备保温、光照、通风和喷灌设施,可进行立体种植,属于现代化大型温室。其优点在于采光时间长,抗风和抗逆能力强,主要制约因素是建造成本过高。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玻璃/PC板连栋温室在防抗台风等自然灾害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塑料连栋温室以钢架结构为主,主要用于种植蔬菜、瓜果和普通花卉等。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具有防雨、抗风等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其缺点与玻璃/PC板连栋温室相似,一次性投资大,对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高[10]。一般作为玻璃/PC板连栋温室的替代品,更多用于现代设施农业的示范和推广。②日光温室的优点有采光性和保温性能好、取材方便、造价适中、节能效果明显,适合小型机械作业。天津市推广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其采光、保温及蓄热性能很好,便于机械作业,其缺点在于环境的调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主要种植蔬菜、瓜果及花卉等。青海省比较普遍的多为日光节能温室,辽宁省也将发展日光温室作为该省设施农业的重要类型,甘肃、新疆、山西和山东日光温室分布比较广泛[10]。③塑料大棚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温室,农户易于接受,塑料大棚以其内部结构用料不同,分为竹木结构、全竹结构、钢竹混合结构、钢管(焊接)结构、钢管装配结构以及水泥结构等。总体来说,塑料大棚造价比日光温室要低,安装拆卸简便,通风透光效果好,使用年限较长,主要用于果蔬瓜类的栽培和种植。其缺点是棚内立柱过多,不宜进行机械化操作,防灾能力弱,一般不用它做越冬生产。④小拱棚(遮阳棚)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投资少,作业方便,管理非常省事。其缺点是不宜使用各种装备设施的应用,并且劳动强度大,抗灾能力差,增产效果不显著。主要用于种植蔬菜、瓜果和食用菌等。2.2.2 设施养殖的主要类型及其优缺点
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①水产养殖按技术分类有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方面,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网箱养殖具有节省土地、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效益高和机动灵活等优点。安徽的水产养殖较多使用的是网箱和增氧机。广西农民主要是采用网箱养殖的方式。天津推广适合本地发展的池塘水底铺膜养殖技术,解决了池塘清淤的问题,减少了水的流失。上海提出了“实用型水产大棚温室”的构想,采取简易的低成本的保温、增氧、净水等措施,解决了部分名贵鱼类越冬难题。陆基水产养殖也是上海近年来推广的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方式,但是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较难被养殖场(户)接受[11]。②在畜牧养殖方面,大型养殖场或养殖试验示范基地的养殖设施主要是开放(敞)式和有窗式,封闭式养殖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开放(敞)式养殖设备造价低,通风透气,可节约能源。有窗式养殖优点是可为畜、禽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投资比较大。安徽、山东等省以开放式养殖和有窗式养殖为主,封闭式相对较少;青海设施养殖中绝大多数为有窗式畜棚。贵州目前的养殖设施主要是用于猪、牛、羊、禽养殖的各种圈舍,以有窗式为主,开敞式占有少部分,密闭式的圈舍比较少。黑龙江养殖设施以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养牛和养猪场为主,主要采用有窗式、开放式圈舍。河南省设施养殖以密闭式设施为主。甘肃养殖主要以暖棚圈养为主,采取规模化暖棚圈养,实行秋冬季温棚开窗养殖、春夏季开放(敞)式养殖的方式[11]。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从政府政策角度来看
政府部门多头管理,设施农业涉及到园艺、畜牧、水产等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情况,这从体制上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协调有序发展;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各省虽然都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但是扶持资金的投入仍显不足;设施农业标准化程度低,日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出台统一的设施农业标准;另外,很多企业只重视温室主体结构和配套设备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而忽视了温室的整体性及其配套产品的标准化。3.1.2 从设施农业技术角度看
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专业设施农业技术人员缺乏,农户技术水平低,整体素质、服务水平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药、化肥超标使用导致果蔬品质下降,动物养殖防疫、消毒设施落后,危及消费者的健康。3.1.3从市场经营角度来看
设施农业的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较差;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外贸型龙头企业少,规模化花卉、果蔬类产品出口量少。广大农户规模小,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户对市场的认知度不够,市场信息不灵,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不强;设施农业专业化组织作用相对较弱,大多数专业协会管理分散,主体地位不明确,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经营方式仍以个体农户为主,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3.2 建议措施 3.2.1 政府政策方面 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设施农业协调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形成稳定、统一的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制定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厂商企业、外资企业投资设施农业,推进产业化进程;积极争取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生产机具进入政府补贴目录,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汇集社会资金,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扶持设施农业发展。3.2.2 设施农业技术方面
研发推广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温室(棚)结构及其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清理和控制装备、农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的推广应用。各地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包括技术培训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完善监测系统,加强对设施园艺生产作业过程的监测和对设施养殖室(棚)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设施农产品的卫生质量监测,保证食品质量安全。3.2.3 市场经营方面
打造品牌战略和特色农产品战略,在引导设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序发展的同时,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饲料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和吸引外资来开发设施农业,提高设施农业工业化水平;建立“国家——省——县”三级设施农业信息网络,加强设施农业产销信息的研究和利用;积极培育产地交易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促进产销的流畅和衔接,积极向外界发布销售信息,解决农民的销售难题[12]。
参考文献
[1] 古文海,陈建.设施农业的现状分析及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4,(1):46-48. [2] 马承伟,苗香雯.农业生物环境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5.[3] 安国民,徐世艳,赵化春.国外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化农业,2004,12:34-35.
[4] 张玄兵,宋希强,钟云芳,等.我国温室发展概况[J].北方园艺,2002,(3):4-5. [5] 王焕然.我国目前设施农业状况[J].农业装备技术,2006,32(5):21-23. [6] 温祥珍.从国外设施园艺状况看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J].中国蔬菜,1999,(4):1-5.
[7] 张真和,李建伟.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态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4. [8] 陈歆,李萍萍,王纪章.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需要研究的技术[J].农业装备技术,2005,31(3):4-6.
[9] 钟晓红,张秋明,黄远飞.我国温室园艺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方园艺,2003,(1):4-7.
[10] 胡普辉,刘延风.浅析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64-67.
[11] 姜作培.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J].经济问题,2007,(6). [12] 刘志扬.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创新科技推广体系[J].农业经济,2007,(4).
第四篇: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
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 2010-03-23
李进
摘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全面地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高职领域充分而个性的展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可以从历史起点、理论起点、策略起点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可以从高职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与国际职业教育成熟经验的匹配的角度观照,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由发展基本理念、发展动力机制、发展特定方式、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理性追求等要素构成。关键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逻辑起点;现实依据:理论模型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整体的教育发展观.也是特定的教育发展战略.它首先纳入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构架.同时又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指向高职教育所有学校、所有专业、所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体现为高职教育的规模已经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更体现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直接为国家社会经济提供了一线技能型的人力资源支撑。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全面地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高职领域充分而个性地展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植根于教育对于社会经济的适应、引领和调节.体现在综合利用教育资源.改善教育发展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平等公正。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满足教育自身发展需要三个发展维度做深人思考.据此.我们从分析逻辑起点和观照现实依据出发.构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
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
首先从历史起点看,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契机.一方面当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适需技术层面的人才时.同时也迫切需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时高职教育应运而生.规模扩张成为发展主线;另一方面.当社会经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大量高新技术在各生产领域的应用.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有了新的发展:要求T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具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新技术应用能力.懂得更多的国际运行规则.具备更强的国际交流能力.于是.高职教育的内涵提升成为发展主旨:再一方面,高职教育也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就要明确“做强”的地位与作用、功能与目标.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实践路径与政策保障成为发展的导向。
其次.从理论起点看.对于高职教育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内涵。一方而要回答什么是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高职教育发展不仅在宏观上表现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更在微观上具体表现为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确立和深化学校的数量扩张和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及实训基地的拓展.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结构优化和集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回答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达成什么.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的目的.从显性的要求看.当然是要提高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中技术能级提升的需求.但这只是人作为“工具”层面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丁“以人为本”于是.高职教育发展就超越了单纯的学历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被理解为人的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人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和
个性自我实现的过程.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把人的发展同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强调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根本目的在于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也即人自身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再一方面.要回答如何科学地发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要认识高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正确处理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关系的规律。发展理论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结合点和落脚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综合社会、经济、教育以及人的发展理论,提炼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素.结合我周不同区域发展的特点与战略,构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指导高职教育有序地健康地发展。
再次.从策略起点看,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策略是高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依据。一方面.从总体上说,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和策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需要教育提高服务国家产业升级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普及培训学习与文化辐射的能力.高职教育面向社会经济、面向行业就业、面向在职培训.这一教育类型必须瞄准社会经济的生长点并与其相伴生而发展。另一方面.从区域经济拉动上说.高职教育发展可在区域突破,通过先行先试.形成区域特色.不断开拓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我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振兴战略.东部腾飞战略,在东部腾飞战略中又有珠三角发展战略、长三角发展战略、海西区发展战略、环渤海发展战略.这些都构成了高职教育多元发展态势的区域生态。再一方面,从教育本身推进上说.高职教育发展通过国家和省级的二级示范建设.可促进教育整体水平提升。二级示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示范院校建设出发,聚焦点在专业课程改革上.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建设.构建国家的资源共享的示范平台以及省市的各具特色的共享示范平台.其目的在于以鲜明的办学理念、鲜明的职业导向、鲜明的办学路径、鲜明的改革举措、鲜明的培养方案、鲜明的管理模式做强高职教育.
二、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
首先,高职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短缺显现出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扩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日益迫切企业员工从业的国际标准化日益明确.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正在加快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不足显现出来。抓高职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产业能级、抓社会和谐.这是一种超越教育本身的认识,但并未完全落实了。目前,高职教育已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有效成果.但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战略明确但政策支持尚有缺位.规模扩张迅猛但内涵发展尚不平衡.办学理念确立但面上运作难度不小.优秀学校个案突出但社会总体认可不高.在这一发展阶段.做强高职教育.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良性循环互动尤为重要.
其次.高职教育发展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一方面.当教育与科技一起被视为促进国家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的双引擎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给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必须为更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的学习深造机会.就此.高等教育领域内必须实现结构性的变革.社会的人才呈金字塔型.与之相匹配.教育类型也应呈金字塔型.高职教育是基础教育、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链接点.起着启下承上的作用.必须有一定的适度规模.必须有相应的质量要求。任何高等教育机构.给予学生的必然有两条出路:分流就业与回流深造.高职教育就是教育立交桥的不可或缺而又十分重要的中间站.另一方面.当区域发展战略日益凸显其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作用时,教育的区域布局意义也凸显出来:高
等教育面向中心城市而后走向农村.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调整与开发.区域高层次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的招生制度改革与就业制度的导向.区域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引导。在这一布局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成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强高职教育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再次.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与国际职业教育成熟经验的匹配。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愿景亟需政策运作。比如,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政府、企业、教育机构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规要求以及税制调节高技能人才就业准入的统筹运作等等。另一方面教育实践既要借鉴国外经验.更要组合国外经验.立足于二次开发,全球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信息显示.高职教育的受益群体越来越形成广谱的优势.因此.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职业功能性以及实施方式的时效性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教育管理的协同化和教育实施的终身化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方向.基于此.做强高职教育必须要有明晰的认知度鲜明的方向感.和谐的节奏感。
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素
做强高职教育既是教育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也是教育理论构建和创新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要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由发展基本理念、发展动力机制、发展特定方式、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理性追求等要素构成.
第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一方面,高职教育本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而区域经济是遵循着非均衡的轨迹发展的.因此.高职教育也将通过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在明确的分类指导下.以发展求突破.以期与经济社会形成双向适应拉动的态势.直接融人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做强高职教育的目标设定.是通过非均衡的发展途径.达到相对均衡的发展目的.教育均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求均衡.资源配置不仅仅是单线的“锦上添花”.更是要统筹的“雪中送炭”。另一方面.要注重非均衡发展中的增长极(Growth P0le).就经济现象而言.如果存在一个经济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位于这个区域空间中的某个引领性或推进性的发展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在一个区域空间.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往往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辐射并扩展.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由点而面的关键的拉动作用。教育也有相同的现象.高职教育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增长极。一定意义上.鉴于社会需求的直接性和急迫性.高职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实验区:鉴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地区高职教育对于地区其他教育而言,可以成为高教强省、高教强市的首选点和增长点;鉴于政府积极引导投人和社会广泛响应支持.国家和省市二级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对于全国高职院校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样板和辐射点。第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教育的动力机制是系统地综合地起作用的.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发展往往由几组对应的关系相互作用拉动或推动.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高职教育快速反应,高职教育发展愿景与政府政策法规保障.行业质量要求与院校开放办学社会尊重人才尊重技术与院校改革创新。从分析的角度看,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外部拉力有相关的两端.即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能级提升的直接动凼和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的主导动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行业企业的需求催生高职教育的发展.而政府则根据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水平、区域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行政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标准.规范院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规模.引导高职教育适时对路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内部推力也有相关联的两端.即高职院校为生存而自发应对与为发展而自觉做强的内驱动力和社会重视高职教育与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的感召动力.高职教育首先是作为教育事业而存在的。我国建设创新型
国家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服务能级提升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办好高职教育、做强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高职院校的价值追求。同时,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对接.学校多元化的办学路径与精致化的办学业绩会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赢得社会的赞誉.反过来促进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积极性.
第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特定方式。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补偿性特征,就是说,高职教育的起点较低.为弥补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以及世界高职教育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采取了急剧的快速的增长方式:当高职教育的增长达到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世界高职教育水平基本相当时,补偿性增长就会逐渐转化为适应性增长,按照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和自身逻辑可持续地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补偿性发展阶段需要过渡性对策.逐步迈向适应性目标。做强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方式.是在补偿性增长的方式下.采取延用适应性增长方式的目标思路,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职教育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充分考虑区域对于发展程度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度超前但不盲目拔高,面向需求但不急功近利.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避免出现投入过度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过剩等现象。二是处理好高职教育数量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互促关系.加强教学资源的统筹和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配置,降低稀释效应,最大程度化解质量代价.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具有后发性特点.就是说.高职教育的起步较晚,但可以具有后发优势。这一优势在于:立足类型教育的改革,实施赶超战略.产生蛙跳效应.特色的类型的赶超战略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可行选择。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做强高职教育.建成一流的高职教育,其路径是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强调建设主体作用.力求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实现追赶目标.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就是后发赶超的典型范例.
第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优化.一方面.就微观层面结构的综合框架.做强高职教育的结构优化是这一类型教育结构的多向优化。(1)高职教育的学校结构,指的是不同办学主体的高职院校之间的匹配.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以及职后教育机构的贯通.高职教育学校结构优化的现实意义在于建立职业教育的立交桥,使这一类型规格的人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合适的时机和节点上分流和深造其调整的相关要素是学程、学历、学力的内涵与形式的衔接和互认。(2)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指的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标准。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现状.决定了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在西部等不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还要部分承担中专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在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上的需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已经向四年制乃至七年制规格延伸。(3)高职教育的形式结构.指的是高职各类学校的体系构成。积极推进多元筹资、多元形式办学的公共政策,形成高职教育区域政府公办、行业企业公办、社会力量民办的和谐格局。同时.加强社会高技能人才教育系统的建设,发展多种学习形式.为高技能人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继续学习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菜单建立非正规学习成果的正规教育认可制度.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互动发展。(4)高职教育的科类结构,指的是专业覆盖面及其针对性和适应性.学校专业设置首先要明确区域产业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划,设置的基本原则不是一般地根据学科分类而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不仅必须适应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的需要.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急需的艰苦行业的专业布局.其关键性的作用是引导学校及时预测人才需求。适时调整号业结构.最终形成合理的各类专业比重,科学地有绩效地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宏观方面结构的战略框架.实际上是布局结构问题,涉及两个结构布局:一是区域产业结构布局.高职教育的结构形态必须匹配区域产业发展形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需求。二是区域教育结构布局。高职教育的结构必须形成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区域教育体系,充分明确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和地位.把高职教育的发展放在强国强省的高
度、放在区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并上升到法规层面加以框定。同时.要存国家层面整合高职教育的整体职能,使之由结构形态深化为功能形态。高职教育首先是瞄准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其次是瞄准应用型人才规格的.再次是瞄准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提升和技能升级的.同时也是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教育根据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学校与社会形成相互作用结构.区域与区域形成相互作用结构,最终建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
第五,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一方面教育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多元的经费资源筹措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加强投人力度保证规模效益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国家财政对高职教育投入的主渠道必须强化.财政性教育经费严格按照法定增长并要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建立规范的高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改善区域经济非均衡与优秀人才流失的溢出现象公平补偿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投资的教育成本。对于区域性的高职教育尤其要鼓励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吸引社会资源的介入配置,健全税收等促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办高职.倡导校企共建院校系所.做强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路径.应是科学的教育评价与科学的拨款机制相结合.教育质量与教育配置相适应.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经费绩效评价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对院校而言.必须量人为出按需配置.合理安排经费资源,建设重点突出,配置重在绩效。另一方面.教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政策导向.加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和师资质量。改革高职招生录取制度.实施单考等措施改变高职院校地缘化、最后批次化的现象.完善奖贷制度解决学生学习后顾之忧,建设社会公共实训中心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分解就业责任吸引优秀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走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道路。政府制定建立高职院校师资标准和评聘系列.其意义在于.社会职业往往表现出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的现象.其中的规律是.职业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也越受社会尊重.高职院校则要与企业共同开拓教师提高双师素质的路径.创造科技开发的平台制定教学科研的激励政策.吸引优秀师资从事高职教育。
第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是达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履行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发展”的历史使命的关键。从操作层面看.对内处理高职院校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外处理高职院校与政府、社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形成协调、规范高职教育组织的各种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有效地适应环境、提升实力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做强高职教育制度创新的着眼点在于:在管理体制上,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为主、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建立矩阵式的部委办及行业协会的协调制度.组织行业或区域的集团化办学;在运行机制上.政府、社会多元筹资.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办学.融合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就业准人制度:在教学制度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建立职前职后贯通、教育培训一体化的教学体制。另一方面.制度创新要充分重视和发挥高职教育的群团中介组织的协调作用。这些群团中介组织往往带有行业性质和学术性质如全国及各省市的职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等。它们建立了高职院校互动的纽带,建立了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并通过组织条例来协调高职院校之间关系.在一定程度缓冲了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市场之间隔阂.加强了相互沟通相互支撑的关系:高职院校自觉参与其中.也强化了办学自律.从而高起点地规范地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追求。一方面高职教育承载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才竞争素质、提供一线高技能人才保障的重要职能.同时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推进社会环境和谐优化、传播先进文化理念的神圣使命。高职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源和强大牵引力.逐步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直至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区域轴心机构”;凭借技术、人才、信息等集聚优势.已逐步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技术技能开发创新的策源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依托。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价值已得到了有效确认并被寄予更广泛的期望.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经济功能。继而.高职教育以学校作为区域基地.以文化的传递、融合、创新为基础.把传统的当代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学识、技能和品德.使德技双馨的高技能人才融入社会.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产生积极的广泛的影响,并在社会发展中.尤其在一个地区一所高职的特定区域背景下.承载先进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辐射的重要任务.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文化功能。进而,高职教育作为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工具.以大学殿堂和行业企业零距离的对接优势.在传播和培育人们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时代新风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功能.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更为深化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使命中扮演着重耍角色做强高职教育将有效地提高和显示高等教育的职能效益。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目标也是人它的使命就是使每一个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离开了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如联合同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所说的.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予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予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我们在强调高职教育的理性追求时应该牢记这一深刻的思想.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伴随终生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可以有快有慢.发展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但发展没有止境.没有终点。
(李进.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200234)
参考文献
[1]罗正英,彭磊增长极与区域妊济增长的外向带动[J]江南大学学报2003(02)
[2]刘芹茂,扬东建立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1992(04)
[3]房剑森论我国高等教育的补偿性增长[J]高等教育研究,1996(04)
[4]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m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09)
[5]朱国仁从高技职能发挥的角度论我目高等教育结构的问题与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98(02)
[6]刘宛晨周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1)
[7]赵发旗高等教育制虚创新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教论坛,2005(02)
原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2期
第五篇: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论文-浅谈中国风水文化详解
浅谈中国风水文化
摘要:本文从风水的起源说起,探讨了风水学成因以及发展历程,肯定风水作为传统民俗文化存在的现实意义。风水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信仰,对传统世俗民众来说具有人文主义关怀功能。风水固然有封建迷信思想,但也有其科学的成分,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风水本身不是科学,但对于风水的认识与研究,却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在新时代下,中国风水文化需要得到重新的认识。关键词:风水,文化,信仰,科学认识
1.引言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风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已经根植于中国社会心理结构的深处,凝结为广大民众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讲究风水宜忌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广大民众日常家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五四”运动后,风水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如中医、气功等一起被视作“迷信”,而饱受批判。然而,近年来“风水热”又开始席卷全国,官场、商场,乃至家居布置都与风水挂上了钩。不仅可以在书店中买到各种关于风水的书籍,而且常有关于风水文化的会议和论坛召开,甚至还有在大学设置“风水学”课程的报道。这使得风水再次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著名的清华大学西方建筑史专家陈志华教授和华东师大科技思想史专家李申教授曾发文对“风水”全盘否定。[1]中南大学科技哲学教授张功耀是国内学界全面否定中医药和风水的知名人士,于2008年初在长沙电视台播放了全盘否定风水的讲座,近来又据以出版了《张功耀教授说风水》一书,一口咬定风水所据“天人合一”境界只是动物本能,甚至说风水只是“伪科学掩盖下的迷信”[2]。关于风水学的争论一直甚嚣尘上,而我们又需要采用怎样的方法和态度来科学看待风水文化?
2.风水的起源
“风水”定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3]
“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古称堪舆,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理性选择的行为规范,体现着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追求。汉代刘熙《释名》曰:“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而“择”、“吉”的实现,则意味着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认同。作为一门古老的环境文化,它源于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不乏一些迷信的成分,但就整体而言,古代风水文化更多的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美学、地理、历史、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文化,其本质就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4]
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深受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逐步认识到天时、地利等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制约关系。在“万物皆有灵”的社会意识的导引下,天地、日月、山川、河流等等都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融洽的重要性,也逐步确立了牢固的环境文化意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宅居基址的选择。《宅经》如此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龙气势最大,关系人们祸福最为紧要。”《相宅经纂》则称:“四正四隅,八方之中,各有其气,气之阳者,从风而行,气之阴者,从水而行,理寓于气,气囿于形。”这实际是古代中国农耕文化长期封闭发展的结果,农耕文化滋生的小农意识与《易经》中的天道观均导致对居住环境的超值渴望,由此形成了“藏风聚气”的共同心理需求。
3.风水信仰
类似于宗教信仰,风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信仰。风水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和一种心理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世俗民众的风水信仰,可以窥探出风水对传统世俗民众来说具有人文主义关怀功能。[5]
风水是以天文、地理、八卦、阴阳五行为基础,杂糅儒道佛思想,并融合部分巫术而形成的方术,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宣扬社会与人事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可预测性,并认为个人命运前程和家族盛衰沉浮由居址环境主宰。这种思想广泛散布于以往的风水理论著作之中。《黄帝宅经》开篇就写到:“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入之本,人以宅为家,居家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则家族衰微。”《三元经》亦称:“地善即苗茂,宅吉即人荣。”《阳宅十书》也指出:“宅东流水势无穷,宅西大道主亨通。”所有这些论说无不使世俗民众感到宅址与个人和家族关系非同小可,这首先给他们信奉风水的心理天平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众所周知,传统社会胼手胝足于土中求食的世俗民众的生命力是比较脆弱的。以赣南客家为例,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赣闽粤客家地区显,这里不但“深山穷谷,时有瘴气染”,而且野兽虫蛇时常隐现。客家先民迁徙到此,既要避开瘴气疾疫的侵害,又要对付野兽虫蛇的袭击,宅址的选择极其重要,用于相宅的风水理论就不可或缺。宅址确定之后,就要开发山区建设家园,可是这里“山大谷长,荒翳险阻。”风水又成了客家民众开发山区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可窥探出这其中隐含着客家民众在深山巨谷之中开发山区的艰难与无奈,以及祈求超自然力量来协助自己摆脱生活困厄的心境,而风水就成了他们化解对自然的认知困惑和解除生存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
风水既然是一种信仰文化,其很大部分是作用于人的心理层次上。按照马斯洛的划分,人的需求心理分为五种层次,分别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交流需求、尊重需求与成功需求。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称:安全需要是人继生理需要之后的最基本心理需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需要之一。客家先民主要聚居于赣闽粤山区,生活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然而,相对于远古时代古猿人的生存环境,客家先民的生活环境已有很大改善,可是安全需要依然是最基本的。实质上,客家民众层层设置种类繁多的辟邪物件,正是为了建构一个心灵或精神的防范体系,一旦在他们与周围的环境不相协调时,这些辟邪的镇物就将发挥作用,使他们不安全的、骚动的心理世界重新建立起秩序来。
马斯洛认为: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高层次需要是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的必然要求。同样,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吃、穿、住等基本需要稍微得以满足之后,高层次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就会凸显。”依现代的眼光来看,世俗民众不惜物力财力去寻求“风水宝地”来达到昌文运、振科举的行为显得有点荒唐,因为个人能否顺利登科入仕是由个人才智、社会教育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客家世俗民众通过风水补救法兴科举、昌文运,是因为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科举入仕因社会历史条件所限而陷入两难的境地。于是,他们就借助于风水的“神秘力量”使自我实现需要从主观心理上得到补偿。
任何社会行为都是行为者心理行为的外化。同样,客家民众的上述行为也是他们风水信仰心理的产物,这与马斯洛的由低层到高层的心理发展需要理论也是相吻合的。当我们再仔细深究一下,就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从风水能够满足客家民众择居、开发山区等实际生活需要这一角度来解释他们崇信风水的话,那显然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把风水解决不了的实际生活问题也用风水来加以解决。比如用威严的狮子来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安全需要,修建大量的文峰塔昌文运、振科举。这表明风水对客家民众还蕴涵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即客家世俗民众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自身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就借助风水的“超自然神秘力量”从主观心理上得到某种补偿。
在此,风水以其特有的功效使客家民众找到了精神的寄托、灵魂的家园,抚慰了他们焦虑、骚动、不安的心灵。在此意义上,文化人类学大师马凌诺斯基所言极是:“无论有多少知识和科学能帮助人满足他的需要,它们总是有限度的。人事中有一片广大的领域,非科学所能用武之地。它不能消除疾病和朽腐,它不能抵抗死亡,它不能有效的增加人和环境的和谐,它更不能确立人与人间的良好关系。这个领域永久是在科学支配之外,它是属于宗教的范围。”风水对客家世俗民众确实具有类似于宗教性质的人文主义关怀功能,它有效的化解了客家世俗民众所面临的人生困厄,满足了他们祈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4.风水是否科学
长期以来,批判者们认为风水是非理性、非科学的,是需要破除的迷信、陋俗,因而也是无价值的。也就是说,我们主要是以“科学”作为标准来判断对象的学术价值。于是,许多急于为风水正名的学者为了替风水寻找一个“合法性”的依据,想方设法把风水纳入大科学范畴之中加以阐释,或者认为风水是强调人居和谐的生态学,或者认为风水是一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建筑科学等等。但是,证明了风水中含有科学因素并不证明风水就是科学。风水一旦被贴上了具体科学的门类标签,风水就成了这一学科门类的附属品,成了学者们抢夺话语权的文化资源,而风水本身,却被学者们的科学概念阉割得面目全非。
风水显然不是科学。
风水研究的合法性的问题在于,有必要将风水和科学挂上钩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迂回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神话是科学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那为什么神话不是科学却可以研究,而风水不是科学却不能研究?因为神话的合法性地位来自于西方话语。为什么西方把神话当成科学对象,却没有吧风水当成科学对象呢?因为西方没有风水。用陈进国的话说[6],风水习俗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种文化体系和民众的生活方式”。那么为什么我们自己的文化系统和生活方式不能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呢?因为我们没有“自信”,只有“他信”。说到底,我们的学术还是在西方话语的指挥棒下。西方有的,我们又要有;西方没有的,我们也不能有。
但是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是,风水习俗在中国民间社会传播了上千年,风水观念存在着广泛的民间信任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理解风水,就无法理解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
也就是说,风水本身不是科学,但对于风水的认识与研究,却比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在新时代下,中国风水文化需要得到重新的科学认识。
5.结语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风水历经沉浮起落,对中国文明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风水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汇集而成的。任何文化,作为时代精神的体现,必然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其内容也纷繁庞杂,精华和糟粕混杂其间。对于我国风水文化,不应简单判断它是否科学,或者迷信的。而应以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探索和发展适合于现代社会的风水文化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社会科学报.2006年3月16日第5版.
[2] 张功耀.张功耀教授说风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 王玉德.神秘的风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4] 任重.古代风水辨[J].周易研究,2006,4:85-87.
[5] 罗勇,王院成.民间风水信仰的心理解读——以赣闽粤客家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2):65-67.
[6] 施爱东.理性策略,非理性表达——《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中的风水现象与风水功能[J].民俗研究,2007,1:26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