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青年教师创新项目课题

时间:2019-05-14 06:0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青年教师创新项目课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青年教师创新项目课题》。

第一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青年教师创新项目课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青年教师创新项目课题指南

马克思主义学院

1、光复初期台湾的中共地下党研究

2、哈贝马斯公民伦理思想研究

3、武昌首义之后的舆论再造与湖北军界认同

4、普京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

5、中国财经类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研究——亚当·斯密与颜李学派经济伦理思想比较之启示

哲学院

1、宗教哲学研究

2、宗教文化与和谐社会发展研究

3、政治哲学研究

4、战争伦理研究:以正义战争理论为例

5、社会稳定关系研究

6、群体性事件对地方治理的影响研究

7、城市社会学理论研究

8、哲学逻辑专题研究

经济学院

1、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生态化研究 2、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思想的转变及发展研究——基于世界经济大危机冲击的视角

财政税务学院

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

2、我国“土地财政”的测度与治理研究

3、以执法风险评估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

4、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效率与公众参与模式

5、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么?——基于社会流动视角的分析 经

6、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工业化的方向:基于财税视角的研究

7、提高高校管理队伍工作效率研究

8、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9、税收负担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1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效果研究

11、我国宏观税负合理性研究

金融学院

1、中国证券市场已实现波动率统计特征分析

2、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作用机制与效应研究

3、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基于预期冲击的视角

4、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国际比较与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

5、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6、中国货币供应机制与通胀预期研究

7、保险发展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法学院

1、国家所有权运行法律机制研究

2、农村社会管理机制的法治化研究

3、著作权保护中的消费者运动与制度创新

4、法院裁判的类型化研究

5、英美法在中国近代的传播与影响

6、各国著作权集体管理与竞争政策之研究

7、组织视角下的欧盟宪政

8、产业视角下的中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

9、我国宪法语境下大司法权研究

10、我国类别股份法律制度构建

11、商标法功能性原则的比较研究

12、夫妻非常财产制研究

13、信息时代公民隐私权的公法保护研究

14、“微博时代”的言论自由与法律规制研究

15、“新生代农民工”的民主参与及权利保障实证研究

16、宪法学视野下的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研究

17、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跟踪研究

18、出土文献与法史研究

19、楚国法律文化研究 20、区域法制史研究

21、简帛文书与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之深化

22、儒家思想的现代公法意义解读

23、法律与文学研究: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材料

24、古希腊法律思想研究

25、罗马法史研究

26、中世纪自然法理论研究

27、教会法研究

28、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研究

29、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

刑事司法学院

1、民生警务:和谐语境下公安法治文化构建的中国模式 1.和谐语境下公安执行力研究

2、司法会计基础问题研究

3、警察公共关系在狱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外国语学院

1、美国20世纪戏剧研究

2、北欧现当代文学研究

3、传记文学中的虚构与纪实研究

4、法中乡土文学与和谐心灵构建研究

5、翻译理论研究及翻译实践研究

6、翻译适应选择论与汉英旅游翻译研究

7、国外重要文论家批评家研究

8、国外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9、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日语动词教学法的实证研究

10、建国60年英语戏剧研究回顾与展望

11、教育生态学视角的语言思辨能力研究

12、口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13、离散文学翻译研究

14、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教改试验

15、批评性体裁分析视角下语篇的篇际互文性研究

16、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对世界英语变体之态度的研究—一项基于教授“世界英语”的课堂设计的研究调查

17、日语学习者语料库构建的实证性研究

18、诗歌、戏剧翻译研究

19、外国生态文学与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研究 20、外国文学经典对民族文化建构的作用及机制

21、应用文体翻译研究

22、英法文化差异在两种语言中的佐证研究

23、英法语言对比研究对我国法语教学的影响

24、英汉情感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25、语言学理论研究

26、语言与文化研究

27、中国语境中的外语教育和外语学习者的身份构建

28、中外跨文化交际与传播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势地位——评述如何提升母语文化的竞争力

29、中西翻译家、翻译理论家研究

30、中西翻译理论研究及中西翻译理论对比研究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1、中国传统美术对中国动画造型的影响

2、论“抽象性”在实验动画中的特点与表现

3、论中国动画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4、欧美动画与日本动画电影配乐比较研究

5、普通高校学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6、美国印第安作家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研究

7、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

8、中外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9、报业转型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主要案例

10、“公民新闻”时代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11、“中国学派”动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美学价值研究

12、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以数字技术时代为背景

13、中国旅游传播现状研究

14、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运作策略研究

1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维虚拟校园系统

16、中西诗学关于“形象”的论述之比较

17、中国古代文论诗性言说方式研究

18、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19、中国近代经济新闻报道研究 20、中国近代法制新闻报道研究

21、法制新闻传播效果研究

22、传播媒介与法制观念变迁

23、经济新闻传播效果研究

24、论“事”与中国文学的叙事机制 25、20世纪中国文学传播的类型、模式和机制研究

工商管理学院

1、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实现机制研究

2、企业技术创新、互补资产与创新绩效

3、社交网站SNS商业模式研究

4、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研究

5、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

6、民族品牌国际化研究

7、社会变革中社会营销应用的实证研究

8、中国饭店集团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研究: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9、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证分析

10、网络平台下应用开发商的市场资源整合策略及效果研究

11、电子商务市场中平台企业应如何提高商家的自律:制度理论的视角

12、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动因和模式研究

13、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升途径和模式研究;

14、中国海外投资企业与研发全球化模式研究

15、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在线评论挖掘研究

16、湖北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实证研究——以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为研究视角

17、转型时期传统产业集群的降级风险与对策研究

会计学院 1、20世纪西方会计思想发展研究

2、低碳经济要求下环境投资的财务战略研究

3、低碳经济与环境审计问题研究

4、国际会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企业无形资产战略研究

6、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7、.基于会计视角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8、集团公司资金运行模式及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9、近五年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信息含量研究

1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问题研究

11、内部控制发展史研究

12、企业创新投资的动因研究

13、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评价标准在中国应用的会计体系创建研究

14、企业投资的经济后果评价研究;

15、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16、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17、我国企业现金持有的对冲效应研究

18、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的市场择时行为研究

19、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与我国企业融资环境研究 20、政府会计改革的驱动因素研究

21、政府内部控制研究

22、政府运行成本的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

23、中国上市公司超额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研究。

24、中国证券市场股价同步波动的形成机制与经济后果研究

25、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6、综合会计指数的设计研究

公管学院

1、我国基层公务员工作激励体系创新及其应用研究

2、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研究

3、企业养老保险中断补缴及特殊群体参保政策跟踪研究

4、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与养老保险衔接政策问题研究

5、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研究

6、职业能力鉴定改革发展研究

7、创业政策评估研究

8、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研究

9、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

10、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与化解机制研究

11、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路径研究

12、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社会矛盾预防研究

13、省管县的实证研究

1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证分析

15、社区管理创新

16、社会管理方法创新

17、网络监督问题研究

18、互联网时代政府角色转换研究

19、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20、网络时代政府公共关系研究

21、中国省级政府与中央各部委间科技治理政策矩阵研究。

2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科技治理机制研究。

23、纵向层级政府间科技合作--基于全国31个省级政府与27个中央部委间科技合作的实证分析研究

24、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

25、湖北省非自愿移民社会融合研究:以丹江口库区移民为例

26、失地农民就业难与人力资本提升研究

27、强制性社会变迁中的社会稳定风险产生机理与政策规制

28、农村合作组织的风险管理研究

29、湖北省人口负增长的社会经济成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 30、武汉市产业格局-人口分布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统计与数学学院

1、随机金融模型分析及其数值计算

2、电子商务对企业与消费者影响的研究

3、数理金融中的现代计算技术研究

4、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5、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的方法研究

6、计量经济学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7、均匀试验设计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研究

8、试验设计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9、基于试验设计的抽样调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10、数据挖掘技术与金融数据分析

11、经济现象中的多元统计方法

12、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风险评估

13、空间时间动力学系统的统计建模方法及其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1、数字图像安全技术研究

2、武汉市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及其来源分析

3、电子商务企业的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研究

4、基于空间统计学的金融服务网点选址研究

5、数字化技术在致死产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6、智能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第二篇:关于印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

关于印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南大教字[2012]11号)

全校各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等文件要求,切实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在全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并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加强该计划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成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二○一二年六月十一日

主题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项目 管理办法 通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办公室

2012年06月15日印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等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特制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条

计划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第二条

申报要求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原则上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鼓励低年级学生申请,鼓励学生团队申请。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面向全校本科学生申报,可以是个人或团队(不超过5人);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主要面向二、三年级学生,仅限团队(不超过5人);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主要面向三年级学生,仅限团队(不超过5人)。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研究,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项目。

3.申报项目学生需认真填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自主管理。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学生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保证在在校期间完成。

4.各类项目负责人仅限1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有未结题项目的学生不得申请。

5.申报项目组须由学生选定或学院配备指导教师1-2名,指导教师需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积极鼓励各项目聘请优秀企业家或行业专家担任导师。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创业实践项目指导教师应不少于2名。每位指导教师限指导2项。

6.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大学生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一般不超过2年。各项目实施时间过半时需提交中期报告。申报者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尽可能在校期间完成。

第三条

机构职能

1.学校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章制度,领导、组织和协调创新创业计划的开展;同时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专家小组,负责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立项审批、结题终审、效果分析评价等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专家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部,教务部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日常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组织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评审、项目成果的总结与推广。2.各学院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落实本学院项目实施的申报初审、立项答辩、中期管理(包括项目的变更,开展中期检查,组织学术交流等)、结题验收等各项具体工作。

3.各学院安排专人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落实项目初审、材料汇总、档案管理、中期检查、后期结题等具体事宜,做好与教务部的联络工作。

第四条、项目管理

(一)申报立项

1.每年年初启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教务部发布项目申报通知,阐明项目申报的原则、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

2.项目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填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提交至负责人所在学院。

3.各学院对申报项目组织评审,组织答辩,并填写学院评审意见,确定学院申报项目。

4.各学院汇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按评审成绩高低填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统计表》报教务部。

5.教务部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终审,择优推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二)中期管理

1.项目申请人接到批准立项的通知后,应与教务部及所在学院签订项目管理合同书,不按时签订合同者,按自动放弃处理。

2.各项目实施时间过半时需开展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时项目组应提交项目中期进度报告,提供阶段性的实践活动原始记录。中期检查主要是对项目的工作进度、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中期成果等给出恰当的评价,提出项目进一步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如发现项目申报或实施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工作无明显进展的现象,应提出及时终止项目运行的建议。

3.项目变更或终止应由项目负责人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阐明具体原因,对变更项目内容、更换项目成员、提前或推迟项目进度等作出详细描述。学院应进行实事求是的审核,给出同意与否的结论,并提交学校认定、备案并通知执行。

(三)结题验收

项目验收所必备材料为总结报告,硬件项目须有实物,支撑材料为论文、设计、专利及其它相关支撑材料。专家组查验相关结题材料,听取项目组成员的汇报和答辩,在全面评价项目完成情况和成果水平的基础上,对项目作出明确的成绩评定,填写“结题验收表”。

(四)后期管理

1.学校教务部定期组织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的优秀成果进行评选,被评为优秀项目的学生及指导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奖励,对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帮助申请专利和组织推广。

2.对取得阶段性成果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经学生(限项目组负责人)提出申请,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经学院审查,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继续进行;对于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经学校审核鉴定后可代替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学校对各学院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行整体评价,每年组织一次检查并进行计划项目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对综合评价排名前3名的学院,下一适当增加项目指标;对评价排名后3名的学院,下一适当减少项目指标。

第五条、经费管理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经费来源: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学校专项资金或者社会、个人等资助或捐赠的经费。

2.项目资助经费由学校教务部、财务部和项目所在学院共同管理,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保证专款专用。

3.项目经费分三次下拨,项目负责人在签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合同书”并提交实施方案后,凭票据报销总资助经费的40%;中期检查合格并由教务部向财务部递交中期检查合格名册后报销总资助经费40%;项目结题验收后报销剩余的20%。项目负责人应做到节约开支,专款专用。

4.经费主要用于项目研究所需的资料费、实验材料费、调研费、会议费等必要开支,不得用于支出劳务费等人员经费。报销单必须由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签字,经所在学院审核后方可到财务处报销。具体报销操作流程按照学校财务部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5.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以及学生以项目为基础申请的专利应标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所需费用由项目支付,专利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6.经核查,对下列情况,学校有权责令项目负责人停止使用项目研究经费,将视情节轻重冻结未用经费或追缴已拨经费,对主要责任人予以处罚:

1、因申请人执行不力,无故延期又无具体改进措施致使项目无法按预期完成的;

2、申请人将经费挪作他用的。第六条、政策保障

1、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院系要积极为参与项目的学生团队及个人提供免费实验场地、设备以及技术等服务工作。参与项目的学生团队及个人可依托项目网站,进行项目展示、开展创新研究和实践。学校各部门要利用多种渠道做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宣传报道和学习交流、互动促进等工作,确保大学生及时了解我校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相关情况,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2、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可在各类评奖评优和免试推荐研究生时获得相应加分。

3、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教师,学校根据其指导项目的时间、项目内容计算其指导工作量。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按每项目20课时计算,创业实践项目按每项目40课时计算。

本办法由学校教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课题方案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课题研究方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流向分布: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小范围分散流动。流动党员流向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兴山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目前全县流出党员218人,能证实身份的流入党员仅5名。流出省外的130名,流出至省内的88名,分别占外出总数的59.6%、40.3%。党员主要流向 等地。从行业上看,全县大多数流出党员分布在挖煤、建筑、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二)流动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增幅随改革而波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我县2005年底流动党员为137名,2007年流动党员数达218名,同比增加了59%。我县流动党员外出主要集中在几个时期,在农村科技发展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时期,农村出现大批剩余劳动力;国有集体企业普遍改制时期,使大量下岗职工党员外出;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而使许多党员干部离岗待退或提前退休后变成流动党员。

(三)党员构成: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身份,全县218名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204名,占93.6%,明显占据主体地位,但近年来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年龄,全县流动党员仍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者180人,占82.6%。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149名,占流动党员数的68.3%。

(四)思想状态:主流突出但消极趋向也很明显。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大多数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强较强,迫切希望有个“家”。企业业主和群众多数认为流动党员的敬业精神强,影响较好。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后,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冲击,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蔓延,流动党员不“亮证”。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以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二)活动难开展。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不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很少。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隐性党员”。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没有发挥“双带”作用。

(三)管理难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有的地方党组织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在外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外出前,既不向党

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向党组织主动汇报思想,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

(四)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一是不想转。因流动不定、不愿受监督约束、缘于利益顾虑不想转移,还有的认为用人单位对党员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不愿转移。二是转移组织关系程序复杂。目前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往往要经过“三上三下”,如一名农村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到县外,要经过村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外地某县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接收党支部这样一个复杂过程,流动党员感觉费时费力,干脆不转。三是用人单位未建党组织,流动党员不知道党组织关系向何处转移,转出单位与接收单位缺少沟通衔接,党员组织关系是否实现转接存在管理上的脱节现象。

(五)身份难明确。一是流动党员的身份只是其本人说自己是党员,没有有关的证明材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二是有的党员在私营企业务工或给个体老板打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成为“隐身党员”,不“亮证”。

(六)作用难发挥。一是部分流动党员认为流动党员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视为负担,担心影响自己打工和

挣钱。二是一些流动党员感觉“报效无门”,有的想报效家乡,但苦于渠道不畅,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一些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要求,混同一般群众,放任自流。四是有的流动党员特别是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党员认为自己是改革的受害者,对党心存怨恨,思想抵触,牢骚情绪大,在群众中反而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三、指导思想

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纽带,推行服务承诺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用党组织的真情关怀,吸引流动党员主动办证、亮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服务承诺”主要内容

就业指导。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政策咨询。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服务。

权益维护。根据诉求,协调司法等部门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协调用工单位为流动党员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

困难帮扶。对特困流动党员实行生活、创业、家庭

困难救助。

(二)、“服务承诺”主要措施

1、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县、乡、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形成三级服务网络。抓好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落实阵地、人员、经费。在相关单位实行流动党员出入登记制度。二是成立关怀理事会。农村和社区成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关怀理事会在社区(村)无职党员中、社会工作人才中确定一批理事成员,为流动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关怀服务,切实解决“流出党员外出之忧、流入党员居家之难”。

2、规范服务制度。一是服务承诺制度;二是分类教育制度;三是持证管理制度。

3、拓宽服务方式。立足主动服务、真情服务流动党员,采取三种不同方式提供服务。一是代理服务。服务站点都提供证照代办服务。二是上门服务。服务站点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三是专人服务。安排在家党员与流出党员、本地党员与流入党员开展“一联一”服务。

4、健全服务机制。推行服务承诺的过程中,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实行“四结合”。一是服务与持证管理相结合。承诺的五项服务,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享受。二是服务与教育相结合。抓好流动党员分类教育工作,实现教育和服务相互促进。三是服务与

发挥党员作用相结合。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四是服务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招收流动党员,既解决流动党员就业问题,又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五、研究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一是构建县、镇、村三级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县、镇、村三级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管理库。基层党组织为每个流动党员建档立卡,掌握党员各方面的情况;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力市场和工商、计划生育等基层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资料库,配合搞好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实施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双向互动管理体系。一方面,县内主要依托县流动党员管理领导小组、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三是建立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关怀理事会。建立健全关怀服务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青年的网络。四是延伸管理链,实施“红色阳光”工程,培养关怀外出务工青年和在校学生的网络。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基层党支部每季度将外出、外来流动党员登记情况上报上级党组织,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制度。实行在家党员和流动党员“一联一”结对。

三是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结合党员承诺制目标责任书,要求流动党员做出承诺,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四是建立规范服务管理制度。建立服务承诺制度、分类教育制度、持证管理制度。五是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关怀理事会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承诺服务体系。一是着力营造环境。对流动党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引导和保护党员合理流动。同时,通过劳动等部门,及时为外出党员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并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开展劳务输出。及时了解外出、外来流动党员的实际困难,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使流动党员安心务工经商。二是努力提供保障。为流动党员提供技能、物质等方面的保障,既提供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也及时与流入地党员组织取得联系,使流动党员外出有依靠。流动党员外出前,基层党组织指定专人进行行前谈话教育,重点引导党员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宗旨观念和党性意识。三是积极打造平台。加大对流动党员的关怀力度,通过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流动党员的家乡观念,激发他们回乡创业、发挥作用的激情和愿望,真正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各种商会、专业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在外来流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诚信经营、守法致富、扶贫济困。四是积极吸收外来流动

党员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党员代表会议,推荐优秀外来流动党员进入企业(协会)管理层,把外来流动党员纳入各级评选表彰范围,切实保障流动党员的权利。

四、工作步骤

整个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1、组织调研阶段。对全县流动党员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准确掌握流动党员的数量、去向、来源、组织关系接转及个人基本情况等;建立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加强跟踪管理,实行定期登记和动态管理,逐步实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信息化管理。

2、组织实施阶段。召开专门会议,明确各相关单位部门的职责。选择2-3个乡镇和部分县直单位、企业开展试点工作。

3、总结阶段。认真总结工作做法和成功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并形成专题报告上报。

五、组织领导

成立创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修武同志为组长,分管副部长杨四龙同志为副组长,抽调相关科室和相关乡镇、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将创新项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强化流动党员领导小组相关

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定期通报和研究创新项目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工作所需经费2万元。

加强对创新项目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推诿扯皮的,要对有关责任人给予教育帮助,情节严重的,要作出必要的组织处理。

六、课题研究人员

第四篇:青年教师阅读课题2013.8

一、阅读书目:请根据参考书目或自选书目,阅读3-5本

1、经典阅读:《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

2、选读书目:《赏识你的学生》《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 新探》《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从清华园到未名湖》,《追梦人:陶西平教育漫笔》,《教育是没有用的》,《小逻辑》,郭思乐教授 的《教育走向生本》,钟启泉教授的《教育的挑战》,《给教师的建议》,《知 堂书话》,《教师日记》丰子恺,《日本四季》张燕淳;《格拉斯的烟斗》黄灿 然;《学校在窗外》黄武雄; 《教书匠》,《放牛班的春天》,《相约星期二——最后的十四堂课》

二、请根据个人情况,文字表述以下内容:

青年教师的读书是什么样的状态?青年教师在暑期如何阅读?读哪些书?通过何种途径阅读?青年教师的暑期阅读兴趣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在暑期中激发并保持阅读兴趣?学校如何适当地采取相关举措推动及督促教师的暑期阅读?阅读之后的成果积累、反思情况如何?学校如何科学有效地做这方面的指导?

三、请在开学前完成下列工作:

①整理收集 “读书成长录”(读书笔记,读书卡片,读书心得,读书简报、教育博客)。

② 整理研究过程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第五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管理办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管理办法

(中南大研字〔2011〕9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水平,鼓励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科学研究,加强和完善课题管理,总结管理工作经验,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的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第三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面向我校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及个人,择优立项,统筹兼顾。

第四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以下简称研工部)负责组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的规划实施,课题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结项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课题申报

第五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立项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一般每年3月面向单位及个人公布。每次自申报公告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期限一般为4周。

第六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设立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重点课题一般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根据实际需要拟定指导性选题,以特别委托方式,单独立项、集中力量开展研究;一般课题为自选课题。

第七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可以以个人身份申报,申请人当年只能申报一项课题;也可以以课题组集体申报,但集体申报人数不得超过4人。

第八条课题申请人必须如实填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申请书》。凡上一未结项者不能申报新的课题。

第九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将组织校内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认真审查、筛选,并对推荐项目签署个人意见。

第十条批准立项的研究课题,由研工部发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立项通知书》,课题负责人接到立项通知书后应在两周内到研工部办理有关经费手续。

第三章课题经费

第十一条课题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第一次拨付项目总经费的50%作为项目启动经费,第二次在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合格后拨付另外50%的项目结项经费。

第十二条所有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其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1、文献资料的订阅、购置、翻译、复印、编印等费用;

2、参加有关会议或举办相关小型会议的会务费;

3、课题调研和收集资料的旅差费;

4、必要的专家咨询费、软件开发费、消耗品购置费;

5、研究成果的鉴定费用;

6、专著出版费、论文版面费等。

第四章课题管理

第十三条各项目申报人应在研究中期向研工部提交书面的项目研究进展报告,并填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进展情况调查表》;研工部将对各项目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第十四条研究项目申请结项时,项目申报人应填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结项报告》,并提供项目申请书、中期检查意见书、研究总结报告、研究成果等有关材料。研工部将组织专家进行结项验收和成果鉴定。

第十五条因特殊原因无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的,其项目申报人应写出书面说明,并提交延期报告和方案,经研工部签署意见后备案,延长期最长为一年。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的课题将由秘书处撤销该课题。被撤销课题的课题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

第十六条具有独创性并能够反映学校特色的研究项目,学校将推荐申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项目评选;对获得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奖励的研究项目,学校也给予一定奖励。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青年教师创新项目课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青年教师创新项目课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会创新课题

    工会工作创新课题——深化职工服务中心职能的探索和思考 前言:“职工服务中心”是全体职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促进单位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规范化服务竞赛活动党建创新课题项目实施方案

    “创先争优”规范化服务竞赛活动创新课题 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文明素质,为保护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责 任 人: ****** 三、目标要求 通过“创先争......

    工作阶段性汇报(青年教师课题)(合集)

    创新青年教师培养,促进实践智慧提升——农村青年教师课题经验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区教科所给我校搭建与大家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

    地理课题项目

    地理课题项目 1.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 (2)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具体条目在教材中的表达方式研究 (3)高中地理新老版本差异研究 (4)高中地理与......

    课题研究项目

    十三五规划学校德育课题申报选题 课题研究是学术团队和科研工作者的生命,是学术团队和科研工作者服务决策、服务实践的载体,同时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科研兴校的抓手,更是广大......

    服装项目课题

    一、 选题:本课题调研现状述评; 服装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其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几乎都是讲练结合,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和验证理论知......

    2011创新课题答辩会新闻稿

    以科研创新为起点,启动人生事业航途 ——社会科学学院2011年创新课题汇报展示会 创新科研项目研究是社会科学学院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广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主持......

    2011年纪检监察创新课题

    2011年纪检监察创新课题1、农村工作室办案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镇纪委的作用;(农村工作一室) 2、如何构建腐败问题的预警和监测机制;(纪检监察一室) 3、在规范津补贴情况下遏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