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4 06:5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第一篇:2018年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第一节 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识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促使个体心理发展入手。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影响: 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塑造或改变学生的个体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㈠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

㈡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现代教育的两条基本发展趋势:①终身教育;②自我教育

三、教学与课: ㈠什么是教学:指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㈡什么是课: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育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㈢有效教学的指标:①清楚而明确的组织教材;②清晰的阐述学习目标;③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④学生从事创建性的活动;⑤师生均有方向感;⑥有令人愉快的气氛;⑦有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感;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⑨个别学生得到照顾。第二节 学生和教师

一、学生群体心理特征: ㈠学生及学生群体: 1.正式的学生群体:指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学生班集体具有①育人的目的性;②组织的指令性;③成员发展的相近性;④活动的整体性和独立性相结合;⑤伙伴关系的平等性;⑥教师的影响性。

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组建、形核、形成、发展。

2.非正式的学生群体:指既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批准,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①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空间因素、类似性因素、需要的互补性、仪表;②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③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的依赖性、有较突出的领袖人。㈡怎样了解非正式学生群体: 莫雷若的社会测量法:①填写调查表(问卷);②根据调查结果制出矩阵表;③根据矩阵表绘制网络图。㈢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 承认,了解,研究它,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避免出现破坏性后果。①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素质;②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特别是领袖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积极作用;③对破坏性团伙,坚决拆散。

二、教师心理: ㈠教师角色: 角色是社会生活中所经常进行的那些典型行为的概括。

教师角色:①教员;②学生模仿的榜样;③课堂管理者;④办事员;⑤团队活动领导者;⑥公共关系人员;⑦学习与学习者;⑧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⑨父母;⑩权威人物。㈡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作用: 美国,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

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进步。㈢教师管教学生的误区: ①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②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③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④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㈣课堂上的”讲台效应”: 课堂上,台上台下师生虽处同样的客观情景,但其心理感受却各不相同,如台上老师扫视学生,自己并不觉得在刻意盯着听讲者,但每位听讲者可能感到老师在专门看自己。

㈤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①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②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③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④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⑤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㈥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 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①课堂教学能力;②组织班集体能力;③了解或研究学生及进行家长工作能力。

2.表现在情感、意志及其他方面的能力:①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②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③要有耐心和信心;④乐观、活泼的信格;⑤公正不自私。

㈦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技能:①优良的课堂教学行为;②理解学生。(虚心、敏感性、移情作用、客观性);③与学生的有效交际;④理解自己。㈧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理想的;最不欢迎的: ㈨教师教学中的不良习惯: ㈩课堂师生交往的心理学策略与技巧: 1.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和特点:①是一种正式交往;②是一种代际交往;③是一对多式交往;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 ①不要把教师的需要理解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②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③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3.课堂师生正常交往的教师条件。4.课堂的促进师生交流的技巧。

5.课堂交往障碍:①课堂语言障碍;②课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③角色地位障碍;④交往技能障碍;⑤课堂结构障碍;

教育心理学资料:第三章 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第三章 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第一节 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现代学校教育应支持的普遍价值观:①承认与社会相结合的人权;②重视社会公正和民主参与决策及国家事务的管理;③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性持理解和宽容态度;④关心他人;⑤团结互助精神;⑥事业心;⑦创造性;⑧尊重男女平等;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有责任感。

学习的四个层面:①自尊;②生活技能培训;③学会怎样学习;④具备特殊的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学习的三重目的:①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②培养综合概念技能;③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支柱:①学会认知;②学会做事;③学会生存。

二、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①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②发展学生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③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独自运用各种题材;④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⑤发展理智上的忠诚。第二节 教师发展的方向

一、教师的责任: 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对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

2.对教师的能力和作风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时代色彩的要求。(要有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想像力)。

二、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 1.教师更多的是作一名向导和顾问;2.并非全部教育都在学校中进行。

三、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 专业化:①不但要胜任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具有相关学科的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更能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即专业能力)。②教师应遵循符合其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思想和行为上作学生典范(即职业道德)。

人性化:立足全面育人的需求,形成更具人情味的新人道主义态度。(爱护、关心、体贴)。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一、有关概念和背景: 教学过程:指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使学习者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的变化的过程。教育目标群体系: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作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也称行为目标)。泰勒,当今学习(或行为)目标之父。

二、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㈠启动功能;㈡导向功能;㈢激励功能:激励作用=效价×期望;㈣聚合功能

三、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①价值性标准:指目标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②可能性标准;③低耗性标准;④丰富性标准;⑤就高性标准。

四、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马杰,1962年,《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提出学习目标三要素:㈠说明具体的行为;(做什么)。㈡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怎么做)。㈢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做得如何)。改进的学习目标描述:(A,B,C,D模式学习目标)。

①明确教学对象;(Audience)。②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ehaviour)。③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onditions)。④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Degree)

五、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 ㈠对象与行为描述:行为的描述应具有可观察特点;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动宾结构短语。㈡条件的表述: 条件是指学习者表现为当时所处的环境等因素。包括:①环境;②人;③设备;④时间;⑤信息;⑥问题的明确性。㈢标准的表述:标准是指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标准要具有可测性)。

六、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一般将教学目标分类为: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

㈠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1.知识(了解、对信息的回忆);2.理解(用自己语言解释信息);3.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4.分析(分解知识,找出之间的联系)5.统合(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整体);6.评审(根据一定标准判断)。㈡情感的教学目标: 柯拉斯沃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五个程序 :1.接受;2.反应;3.评价;4.组织;5.价值的性格化。㈢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 1.整个身体的运动;2.协调细致的动作;3.非语言交流;4.言语行为。

教育心理学资料:第四章 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第四章 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

一、发展的概念: 发展是指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发展是不可逆的)。

成熟主要是指由于受遗传制约的强烈内部过程的变化而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成熟是指生理上的)。

二、发展的方向与顺序: 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方向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步发展,叫头尾梯度。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发展,叫近末梢梯度。

三、发展的一般趋势: ㈠综合的分化: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

㈡平衡化:各个活动和认识彼此联系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系统化后,个体的动作就逐渐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平衡。㈢概念化:儿童的动作逐渐不受个别的具体状况支配,能概括地、抽象地运算课题情境所包含的种种因素间的功能关系。(有动作表象、映象表象、象征表象)㈣社会化:㈤个性化:

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㈠遗传与环境:对一切的机能发展可以直接观察测量到的,都是由遗传素质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产生的反应。环境是作为实现遗传因素的阈限值而起作用一种因素。

㈡成熟与学习:在发展中,成熟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成熟条件不具备的学习是无效的。“印刻”说明经验和学习对于发展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洛伦茨)。㈢社会环境因素: ㈣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要作用,表现在: ①能充分利用儿童作用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②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③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㈤主观能动性因素: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学龄前期(3-6,7岁)④学龄初期(6,7-11,12岁)⑤学龄中期(11,12-14,15岁)⑥学龄晚期(14,15-17,18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①稳定性(并不经常发生根本变化);②可变性(并非固定不变和完全相同)。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 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的行为倾向

①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的倾向;②适应:调节环境的倾向。

平衡: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儿童的世界概念趋于连贯稳定,使经验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东西。同化:儿童供以使新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即图式一体化过程。同化不是导致一个人的图式的变化,而是给原图式增添新的内容。

顺化:当遇见的刺激不能与儿童原有的图式配合时,儿童就会求助于顺化,即改选原来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这个图式。顺化可导致人的图式的发展产生变化。同化说明成长,是量的变化,顺化说明发展,是质的变化。

二、认知发展的分期:(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认知活动的建立于感官的立即经验上,主要心智活动为感官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二)思维准备阶段(2~7岁):开始以语言或符号代表其将经验的事物,其认知活动为身体的运动与知觉经验。(三)思维阶段(7~11岁): 能从具体的经验或从具体事物所获得的印象作合乎逻辑的思考。(使用的操作法为综合、追溯、组成)。(四)抽象思维阶段:①思考为假设与演绎的;②思考为命题的思维;③思考为组合性分析。

三、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①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可据此编制新的智力测验;②课程专家应据此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③教师可据此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第三节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教育意义

一、艾里克森论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理论是新生论原理。

二、心理社会性的各个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怀疑(2~3岁);3.主动对内疚(4~5岁);4.勤奋对自卑(6~11岁);5.同一性角色混乱(12~18岁);6.亲密和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7.创造性对停滞(成年中期);8.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

三、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的应用: 与其对不良人格防微杜渐,不如积极培养健全的人格:从婴儿开始,依次培养信赖的人格,发展自动的人格;发展主动的人格;激励勤奋的人格;发展安全的同一性;发展亲切近人的人格;提供享受完整人生的环境。第四节 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论

一、道德发展的由来: 柯尔柏格指出道德发展为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道德经验重于道德环境。

二、道德发展的分期: 认为道德发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福利进行的。(一)水平A:前习俗阶段: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第二期:操作与关系的倾向。

(二)水平B:习俗阶段:第三期:人际关系与认同的定向;第四期:权威与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三)水平C:后习俗阶段:第五期:社会契约合法定向;第六期:普通的道德原则倾向。

三、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应用

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2.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需欲的满足,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3.不要”亡羊补牢”,而应”趁热打铁”。第五章 学习基本的理论 第一节 概述

学习理论是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一、什么是学习(潘菽): 广义: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狭义:特指人类的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地,主动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习特点:1.学习要有变化的发生。(内隐的:认知心理派,外显的:行为主义派)。

2.学习导致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4.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并不等于进步。5.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表现上的结果。学习可能等于表现,也可能小于或大于表现。

教育心理学资料: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第一节 学习的迁移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3.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4.逆向迁移: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5.垂直迁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分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两种)。6.水平迁移: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学习迁移的简单测量:

四、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解释: 1.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其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2.共同要素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要素,学习迁移的产生与共同要素关系密切,且大致成比例。(桑代克)。

3.概括化理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则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贾德)。4.关系理论:认为顿悟情景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一般训练的根本东西。(苛勒)。

五、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即概括水平和分析能力);

六、学习迁移的促进: 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课外练习结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防止功能固着现象,指导使用比较方法等);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如要有良好的心态,克服定势思维)。第二节 学习的保持和遗忘

学习从侧面看分为:学习(即识记)、保持和再现(即回忆和再认)三个阶段。

一、传统的遗忘和保持理论:(一)遗忘的主要规律: 1.遗忘和保持曲线:德国,艾宾浩斯,用无意义材料进行保持进程的研究表明,保持率最初急剧下降但渐趋稳定。在学习1小时后,仅保持40%左右,一天时,降到2/3,6天后,趋于25%左右。

2.保持内容的质变和歪曲:刚学到的事物,在记忆上是一个整体,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分解为片段,回忆时需重组片段,但会用旧经验中类似的记忆片段填补间隙。(如画蛇添足,美女传成猪八戒)。

3.记忆恢复: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还高的现象;(二)遗忘产生的原因: 1.生理原因;2.记忆痕迹衰退(即消退理论);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直到消失;3.干扰:随着日益增多的新信息输入和归类,提取线索就越困难,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干扰;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以前学的内容干扰以后学的内容,倒摄抑制指以后学内容的干扰以前学的内容。

(三)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即要有健康的身心)。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即要自信、主动)。3.理解记忆,合理记忆。4.复习。5.过度学习:即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后,或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后,对某一课题继续学习。6.记忆术:即通过表象化、结构化和组块化来提高记忆能力。(有环境联结法,连锁法,数文变换法)。

二、动机遗忘理论(弗洛伊德,也称压抑理论): 即认为对自己很重要的信息易被记住,而对自己可能引起痛苦或不快的信息就不大可能记住。

三、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理论:(一)三种记忆转化模式: 阿特金森-希弗林模式: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由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结构成分组成:

编码:指把短时记忆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式的过程。组块:指在记忆过程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检索:经过编码组织过的信息,可按一定规律进行提取。(二)加工水平模式: 克雷克-洛克特模式: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仅仅是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差异,记忆随着加工的深度而增长,记忆是一个加工的连续体,而非一系列不同的阶段。

四、有意义保持与遗忘理论:(一)同化论关于有意义保持和遗忘的基本假定: 1.新观念a同原有观念A相互作用的产物是A'a';2.学习的早期保持阶段:A'a→A'+a'(即A'和a'可以分离),在后期保持阶段a'的分离强度逐渐下降,达到某个阈限值后,不能利用,即不能回忆和再认,遗忘便产生。即a'还原为A'了。3.认知的组织原则:认知的简化。(二)两种有意义遗忘(还原)的过程: 1.下位学习中的遗忘(还原)过程: 2.上位学习中的保持和遗忘过程:(三)有意义遗忘的利弊:1.对下位学习的利弊:2.对上位学习的利弊:(四)影响有意义遗忘的主要因素: 1.学习阶段的因素:①原有的认知;②学习的态度;③学习者的个性;④学习的速度和方法。

2.保持阶段的影响因素:①学习的稳定和清晰性;②新旧知识联系非人为性;③新旧知识的联结方式。3.再现阶段的影响因素:①情境(是再认还是回忆);②学习者再现时的态度。(五)有意义遗忘理论的应用(即意义): 1.解释认知按层次组织的趋势: 有意义遗忘理论揭示出两条原则:①新的观念向旧的稳定的观念还原;②较具体的观念向概括程度的观念还原。由下到上的知识组织形式叫逐渐分化,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结叫综合贯通。2.解释和证明有意义保持的优越性;3.解释记忆恢复现象;5.解释呈现材料与回忆材料的差异。第三节 认知结构与迁移和保持

一、什么是认知结构:一般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的是指某一学习者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是指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内容和组织。

二、认知结构变量: 个人的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它决定每个人的认知结构特点。(奥苏贝尔)影响迁移和保持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 1.可利用性2.原有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3.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

三、操纵认知结构主要变量的策略-利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技巧: 1.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指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材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第七章 不同类型的学习第七章 不同类型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

教师、学生与知识是传递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掌握:即占有传授的知识。分理解、巩固、应用阶段。

一、什么是知识:

1.知识的心理实质:知识:是事物的属性或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间接传递:指知识传递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物(媒体)进行。传递知识的唯一途径是间接传递。词与语言是传递知识的主要媒体。

2.知识的心理存在形式:知识是以某种观念而存在的。

感性知识: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与外部联系的知识。理性知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内部联系的知识。3.知识的本源和作用: 获取知识方式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方式。

直接经验:在生活实践中亲身的心理活动获得知识。间接经验:不通过亲身实践,而通过书本获得知识。知识是人的活动定向的工具。

二、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能力:是个人完成活动的能量。

广义的能力:指生理能力(即先天能力)和心理能力(即后天能力)。狭义的能力:指心理能力,包括智力能力和认识能力。能力是包容了知识、技能的更高一级概念,知识和技能是构成能力的要素。

三、知识掌握的过程:(一)知识的理解: 1.什么是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理解是巩固、应用知识的基础。

2.理解的种类:①言语理解;②事物意义理解;③事物类属理解;④因果关系理解;⑤逻辑关系理解;⑥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

3.理解水平:①字面理解;②解释的理解;③批判性理解;④创造性理解。4.促进理解的方法: ①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②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③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性。变式就是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主观形式,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④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⑤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⑥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⑦指导学生自学。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区别进行指导。(二)知识的巩固: 1.什么是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

①学习是积累知识的前提;②知识巩固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准备;③知识巩固是知识运用前提。2.知识巩固的途径: 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②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③合理使用记忆方法;④合理地组织复习。(三)知识的应用: 1.什么是知识的应用:指把知识用于解决作业和实际生活中的课题。

2.知识应用的主要形式:①用所学知识解答口头或书面作业题;②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操作的课题。3.学生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①审题:分析课题,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映象;②通过联想,再现有关知识;③使当前课题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课题类化;④作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4.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巩固程度;②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③课题的性质;④动机与情绪。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

一、什么是技能: 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种类: 1.动作技能:是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2.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

三、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 1.起点行为:指学习者学习技能开始前的状况,即准备状况。2.学习技能的动机。3.技能的性质。4.教师示范和说明状况。5.与实践结合的程度。6.强化的状况。

四、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认知和定向阶段;2.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3.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二)动作技能的培养: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2.依据技能的种类、难易,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3.有效地利用观察和表象;4.充分利用练习反馈的强化作用。

五、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培养:(一)智力活动的阶段(苏联:加里培宁): 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与物质活动化阶段;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语言阶段。(二)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 1.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思维活动表现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 3.内部言语的进行需要意志的努力较少。(三)智力技能的培养: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教学)。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六、练习过程的规律: 练习曲线:练习的进展往往有起伏,很少笔直前进,可以用一条曲线形象地表示出来。(一)练习曲线的一般趋势: 1.练习成绩(速度、准确性)的逐步提高;2.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滞现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①知识和方法的障碍;②思维障碍;③情绪和身体障碍。

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进步时而快时而慢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②学生主观状态发生变化。(二)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 第三节 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核心是学习者思维活动的发展。(一)解决问题的历程: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二)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2.能否正确地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规则;3.言语指导;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个别差异。(三)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景;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教育心理学资料:第八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第八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第一节 学习动机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一切活动都产生于需要。

学习动机强弱的主要标志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需要的结构层次:生理和组织的需要(生存、安全)→关系和社会的需要(归属、尊重)→成就的需要(知识、理解)→审美的需要。

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态度,可以通过学生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意志状态进行考察。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主导因素。一般来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好效果则好,动机差效果也差。学习效果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和体系: 1.从动机的来源分为: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2.从动机的内容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3.从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分为:间接的、长远的动机和直接的、短近的动机;4.其他分类:远景性的与近景性,主导性的和辅导性的。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产生因素:学习兴趣、成就和交往动机。学习兴趣:即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志向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影响志向水平的主要因素:①家庭的期望和要求;②过去的成绩;③能力与自信心;④与人对比效应。交往动机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二)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注意五点: ①知识的准备是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②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③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④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⑤在教学中要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相互结合。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做可能获得成功的事;②激励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望心理;③使学生产生愉快感;④进行难度适中的教学;⑤教学要保持新鲜感。(五)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 反馈:指某一系统将信息输出后,将其作用的结果返回原系统,用以控制调节它所输出的信息。(六)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七)与学生签订协议:(八)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 1.当学生具备学习动机而未被激发时,激发学习动机需要它在学生的整个学习动机结构中居重要地位;2.学习必须胜任学习任务;3.学生应有学习成功的期望。

第二节 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

一、学习注意状态:注意状态是指学生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状态。注意分无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学生注意的组织和培养: 1.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和条件:①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明确的理解;②能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③根据目的任务有计划地组织活动;根据以上规律,教师应注意: ①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2.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原因和条件是: ①客观刺激物的特点;②学生本身的状态;③学生的精神状态。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述规律,做到: ①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②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③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④严格遵守作息制度,防止过度疲劳 3,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二、学生对教材的感知: 对教材的感知,就是通过各种感觉和知觉观察有关事物、听取言语说明、阅读文字符号等,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过程。如何提高感知教材的效果: 1.正确应用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直观教学类型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三个规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感知教材的的效果和观察力有密切的联系。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①观察力的品质:A.目的性;B.条理性;C.敏锐性;D.精确性;E.细微性。②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A.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的目的、任务;B.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订出周密的计划;C.有计划、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D.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E.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F.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第三节 学习中的疲劳和焦虑

一、什么是疲劳: 疲劳是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以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可以分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生理疲劳是疲劳在生理上的反应,心理疲劳是疲劳在心理上的反应。

二、疲劳与学习效率: 疲劳与学习效率成反向关系,即人越疲劳,学习效率越低。可用间接法或直接法测定疲劳。

三、预防学习疲劳的一些措施: 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四、焦虑与学习:(一)什么是焦虑: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焦虑可分为:正常焦虑、低度焦虑和高度焦虑。

(二)常态与压抑下的理智活动:常态下学生能够用理智反应解决的问题,在压抑下却表现出理智不能发挥作用。(三)焦虑对学习影响: 1.对于机械的学习或不怎么困难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焦虑是有促进作用的。

五、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与课堂管理: 1.课堂管理应积极指导而不是消极的防范;2.教育在先,奖惩在后,多奖少罚,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教育心理学资料: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第一节 性别差异与教育

一、学习中常见的性别差异现象(一)小学阶段男女生间无显著差异

1、一般智力无差异。

2、学业成就上有差异。(二)中学以上男女间差异显著 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一)禀赋优异儿童: 1.什么是禀赋优异童:指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以上或在特殊性向测验中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能力测验得分超群者。2.禀赋优异儿童的心理特点:(二)禀赋优异儿童的教学策略: 1.加速制教学策略:指在学习内容上相同,只是加速加速教学进度,缩短其修业年限。2.充实制教学策略:指提供较多或较难的教材。

①水平充实:指增加内容而不增加难度;②垂直充实:即增加难度;3.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 ①固定特殊班级制:指大部分时间接受特殊教材与教学活动,小部分时间参与一般性质教学活动;②弹性特殊班级制:大部分时间参与一般性质教学活动,小部分时间接受必要的特殊教材与教学活动。

二、智能不足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一)智能不足儿童的类型及其特点: 智能不足:指心理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性的适应行为。

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①可教育者:智商在50~75之间;②可训练者:智商在25~49之间;③保护对象:智商在25以下。(二)智能不足儿童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

三、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教育: 学习困难:指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的失常。其特征: ①不能就席端坐;②端坐不动;③显示其他症侯。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措施:行为修正法。

四、情绪困扰儿童的特点与教育:(一)情绪困扰儿童是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二)情绪困扰儿童的教育:1.特设教室计划;2.生活空间会谈法。

五、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和策略(见第八章)。

第三节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的差异与学习

认知风格:指学生加工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认知风格的三个特征:①是学生的理智特征;②是描述的是那些在时间上相对稳定的过程(即一致性);③是学生在完成类似任务始终表现出这种稳定性(即持久性)。几种认知风格:

一、场依存与场独立: 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为场依存。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者影响称为场独立。场独立者对数学和自然学科感兴趣。可用隐图测验法区分场依存与场独立。

二、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 该种认知风格分类表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适合于学生自己偏好的学习风格来学习的机会。

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类别的广度”是衡量求异与求同思维的个别差异的一个尺度。

四、冲动型思维与反思型思维:

五、内倾与外倾。

教育心理学资料:第十章 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第十章 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的心理学原理及策略

一、课堂管理的错误理解:

1、学生愈安静则学习效率愈高;2.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对其命令的绝对服从;3.学生的行为代表其品德。

二、教师管理的弊端(见第二章第二节): 1.对学生的言行要求不当;2.让学生娱乐或忙碌以取代学习;3.对惩罚的功效评价过高;4.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三、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一)课堂心理气氛的定义: 心理气氛指群体在共同活动表现出来的群体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指课堂中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二)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 根据课堂上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与思维状态,可将课堂心理气氛分成积极的、消积的与对抗的三种类型。

(三)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 1.教师的教学;2.课堂的领导方式;(权威式、放纵式、民主式);3.校风与班风;4.师生人际关系;5.班级的规模。

四、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一)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的原因: 1.学生对教学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寻求其他剌激;2.学生学习过于紧张、困难、害怕失败,从而产生挫折与焦虑,进而寻求发泄;3.希望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或为了获得在群体中的地位。

(二)问题行为的处理与课堂管理技巧: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2.邻近控制;3.提高学习兴趣;4.使用幽默;5.安排余暇;6.劝离课堂;7.移除诱因;8.提出要求(三)利用强化技术管理课堂:(正强化)

五、良好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1.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2.培养良好行为在先,奖惩管理在后;

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4.采用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知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校内及校处剌激因素。第二节 有效教学的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程序。

二、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1.分析教学对象;2.制定教学目标;3.选用教学方法;4.开展教学评价。

三、教学设计过程及其组成部分: 1.学习目标的分析;2.教学内容分析;3.教学对象分析;4.学习目标的编写;5.教学策略的设计;6.教学媒体的选择;7.教学评价。

四、教学设计工作的特点: 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系统性、具体性、灵活性等特点。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办法,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修改,直到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

五、教学设计的应用: 教学设计的应用可分为宏观和微观的层次。

六、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应在以下四处范畴内进行: 1.设计结果范畴;2.背景范畴;3.经验范畴;4.组织化知识范畴。

七、怎样完成具体的教学设计: 首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其次应根据学习目标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最持,教学设计应灵活,突出重点。

八、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1.集体授课:老师通过自己讲授把学习内容传递给一个班的学生。2.师生相互作用:可分讨论,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等。3.个别化教学: 学习者独立学习,自定进度,接受教师个别指导。个别教学系统(PSI),又称凯勒计划。第三节 教学策略的制定和灵活使用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它包括四个具体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的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

二、课的划分: 课指教学的时间单位,或教材的段落。

课的划分是把一个教学单元的任务进一步分解成一定数量的可教、可学的单位。

划分课的依据:1.教学对象的特点;2.学习目标之间的联系;3.两课之间的间隔;4.学习目标的平衡。

三、课堂教学顺序: 指教学内容各部分的排列次序,它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

(一)智力技能的教学顺序:1.提供先行组织者;2.先掌握从属技能;3.再学习复杂的技能。(二)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 1.提供先行组织者;2.用逻辑的顺序或根据有意义的上下文组织言语信息。(三)态度的教学顺序: 1.让学习者了解并相信榜样人物;2.由榜样人物示范或显示符合学习目标的个人行为。

3.显示或介绍榜样人物受到奖励的后果。(四)运动技能教学顺序:

1、认知;2.分解;3.定位。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1.引起注意;2.告诉学习者目标;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4.显示刺激材料;5.提供学习指导;6.诱引行为;7.提供反馈;8.评定行为;9.增强记忆与迁移保持。

教育心理学资料: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 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测量与评定

测量:是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测验: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量。评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二、学习测量与评定的功能:(一)诊断功能;(二)反馈与鞭策功能: 1.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功能;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管理功能: 1.班级分组及升留级的依据;2.职业指导的作用;3.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四)教育心理功能。

三、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测量与评定的知识和能力: 1.理解与清楚地表述教学和管理目标;2.理解有效的测验与评定的条件;3.能自行编制日常教学使用的测验;4.能编制选择与使用非测验式的测验工具;5.能综合解释测验的分数和非测验式测量的结果作出评定;6.能根据评定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管管理工作。

四、学习评定的分类: 1.配置性评定:教学前的评定,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2.形成性评定:又称诊断-进步评定。教学中进行,了解教学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学工作;3.总结性评定:教学完成时的评定,了解是否达到教学目的。

五、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1.效度:测量效度是指测量的真实性、准确性,即该测验与所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2.信度:信度是反映测验分数稳定性的可靠性标准,是指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信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再测法、复本法、分半法。3.难度:准度指试题的难易程度:(通过该题的人数/学生总数)×100%(客观性试题用)(该题的平均分/该题总分数)×100%(论文式试题用)4.区分度:是测量题目对学生水平鉴别的能力。5.可用性。

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

一、论文式测验: 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重点,择其较重者出题,让学生用论文的方式,自由地以书面形式解答。

论文式测验的利弊:利:1.命题省时容易;2.有利于测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3.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4.减少学生的情境压力;弊:1.评分的主观性;2.试题缺少代表性;3.问题含义太广泛;4.易受其它因素干扰。论文测验的改进: 1.问题要明确;2.采用分小题作答;3.事先拟好评分规则、标准;4.不要因错别字或语法错误而扣分;5.先阅看几份考卷以得到考试情况的一般观念;6.密封、分题、分人或合评。

二、客观测验: 用非常简单或机械式反应回答的测验称客观测验。(一)客观测验项目的形式及其编制: 1.编制客观测验的一般原则:①测试学科中的重要内容;②降低测验项目的阅读难度,除目的在于测量阅读力的;③一个项目不要为另一个项目的答案提供线索;④必须避免引人上当的问题;⑤测验项目的措词要适当。2.客观测验项目的形式:①填充;②选择;③正误;④配对。客观测验的利弊: 利:①试题涉及教学内容的全部;②试题简明扼要,易于回答;③评分较为客观、正确、迅速。弊:①命题费时且困难;②偏于零星知识记忆;③不能确知学生的学习程度。

三、标准测验: 可以比较同校不同班级或不同学校学生的成绩水平。

四、心理测验。(一)智力测验: 1.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智商: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间的关系: 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韦克斯勒智力测验。3.综合学生性向测验。(二)人格测验: 1.自陈人格测验;2.兴趣测验: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3.态度测验:态度是人对人、事、物的喜好与厌恶倾向。4.价值测验: 价值是人对人、事、物所作出好坏判断。5.行为观察。6.投射人格测验 第三节 常见的几种学习评定量表

一、图示量化:将答案的定序尺度用线标出,回答者在标线上相应点作标记以表示自己的评定。

二、形容词量表:用一组序列化的形容词或修饰短语供作答者选择。

三、数值量表:在形容词量表中对每一个等级标上相应的分数。

四、行为量表:

五、几种量表形式的变体: 1.加涅的”现实-满意等级量表” 2.多伊尔的”评价-重要性量表”

六、强迫选择量表:友好的,激励人的,博学的,善于表达的。

七、综合评定量表。

第四节 影响学习测量和评定的心理因素

一、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怯场:是一种情绪过于激动或兴奋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控制和无法支配自己的状态。防止怯场的基本原则:一是端正学习动机;二是控制能增强兴奋度的各种刺激。

防止怯场的基本做法:1.做好学习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2.做好经常性的学习评定工作;3.锻炼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师心理因素的影响: 1.宽大误差;2.光环效应;3.集中趋势:即教师自觉地避免对学生的极端评定,从而使评分有接近中点的倾向。

4.逻辑误差:即评定时由于受学生某些特征之间的相似性而给予同样的评分的倾向。

5.对比误差:指对与自己倾向相反的学生给予较低的评价。6.邻近误差:即相对邻近的几张试卷给予较一致评分的倾向。

【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第一讲 德 育

一、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1、德育是什么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相对而言的。

其中所谓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 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态度和立场。道德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法律教育即传递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能力,使学生执法、守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律。

2、德育的性质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3、德育的意义

第一,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第二,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和社会性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 升他们的道德需要,为他们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的和幸福的人生。

第三,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1、德育的目标(1)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2、德育的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二、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2、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德育内容

3、德育过程的特点

1.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2.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3.是组织实践活动多方面施加影响的过程 4.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①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③学生思想矛盾内部转化规律 ④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三、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1)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把课堂变成“小社会”。

(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3)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即救其失,则擅长矣。意思是说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2)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3)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用德育方法和形式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2)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3)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教育和培养学生集体,并依靠和通过学生集体来教育每个学生;同时要进行个别教育,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要把教育集体和教育个人辩证地统一起来。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

2、教育者要善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要加强个别教育工作。

(7)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二)德育的途径

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门文化课教学、班主任工作、校会和班会、少先队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等。

1.思想品德课

这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一些地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已经组合进了社会课,但是它的任务仍然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不能讲成中学或大学的政治课,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小学生容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实例讲清道理;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某些现象和行为,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

2.其他各科教学

学校以教学为主,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上文化课。因此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经常的、最基本的途径。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小学各科教材都是根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编写的,它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小学各科教学是为学生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打基础的。同时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紧密相关的。但是由于各科教学内容不同,因而它们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也就不同。

3.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校会是指全校性的大会,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有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如开学典礼,在开学初举行,一般是向全校师生报告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对学生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任务,激励他们在思想和学业上努力上进。又如结业典礼,在期末进行,欢送毕业同学,总结一学期的工作,表彰“三好”学生,号召同学向“三好”学生学习。还有国庆节、六一儿童节等重大节日,也是通过校会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会则是比校会更经常和更有针对性的集体教育形式。德育活动应当成为班会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先队的队会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少先队及其活动中,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推选出自己的领导人,学习过健康向上的民主生活。他们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并组织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由于少先队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可以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要求,受到学生的欢迎,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学校德育应当重视发挥少先队的德育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组织的实际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4、家长教育和校外教育

实施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密切配合,学校应起主导作用。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育要求,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校外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扩展。学校和教师要主动和少年宫(家)、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纪念馆、业余体校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学校和教师还应重视与革命老前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企业家等建立联系,发挥他们对学生的榜样教育作用。还要争取关心下一代协会和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街道、乡镇等单位的支持,开辟教育活动场所,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倡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新风尚。

5、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促进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它是一种技术性的服务·也是一种教育影响.心理咨询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德育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思想品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方法:一种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以理服人,正面启发引导和注意实际锻炼的方法;另一种是以压服为主,搞强迫命令,以力服人的教育方法。我们要进行真正的德育,就只能采用说服为主的教育方法,绝不能运用压服的方法。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等。

1.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情感陶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如果说讲授、谈话、讨论等是一种明示的德育方法的话,陶冶则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陶冶法的基本理论基础是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来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的作用机制。陶情是一种与认知活动相互联系的情感和情趣的化育过程;冶性则指与情感联系的认知上的进步乃至人格上的提升。陶冶的过程是陶情与冶性两个过程的统一。因而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陶冶的方法主要侧重于情感的陶冶,但其作用当然也不止于情感的培育。

3.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教育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榜样人格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特别希望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学习,去模仿,所以教育意义更大。运用榜样教育学生,要选好典型,使典型本身有教育意义,切合学生的实际。一般常选用的榜样有以下几种。(1)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人物。(2)历史上伟大人物、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3)同学中的好人好事。(4)教师和家长。

4.实际锻炼。实际锻炼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学生参加实际锻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学习活动、各种劳动、社会活动、参观访问、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等。为了充分发挥各种实际锻炼方式的作用,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锻炼的目的和要求,要有严密的组织工作。(2)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小学生成为各种实际锻炼的主人。(3)实际锻炼要反复进行,做到持之以恒。(4)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5.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含表扬与批评),是小学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表扬与奖励是对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这种方法既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用于个人时,不仅个人受到鼓舞,也可使集体受到教育;用于集体可以巩固集体成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表扬与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常用口头表扬、书面表扬、颁发奖状、奖品等。批评与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批评或惩罚一个学生,应该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惩罚的方式是给学生以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2)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3)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

第二篇: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贵州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支。(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性科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边缘科学)2.桑代克(美国)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是 教育心理学的人物与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以辩证唯物注意为指导,解释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服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第三节 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一、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节 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3.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从注重只是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4)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

(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

(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4.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 5.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第二章 中学生认知发展及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1.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力。2.良好的观察具有以下品质: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 3.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一)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二)观察更具持久性

(三)观察的精确性提高

(四)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第二节 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4.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外显(有意记忆)记忆和内隐记忆(无意识记忆)5.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一)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三)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四)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五)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第三节 中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 7.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8.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一)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二)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三)对问题请教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存;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 第四节 中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9.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表象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10.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类型: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一)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二)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

(三)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第三章 中学生的情感发展及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情感的发展 1.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二)情感两极性明显

(三)情感不断深刻

(四)情感逐渐稳定(1)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2)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的性质(3)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五)情绪的外露和表达已趋向理性化 第二节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2.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一)性生理发育的提前

(二)性信息的广泛传播(主要原因)

(三)性教育的忽视

(四)学生的个人原因 3.中学生的早恋特点(1)普遍、低龄化的特点;(2)大胆的特点;(3)成人化的特点;(4)舆论宽容的特点;(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6)发展迅速、变化快;(7)相互感染;自我显示 4.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一)早恋弊多于利

(二)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

(三)加强性教育 第四章 中学生意志发展及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意志的发展 1.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2.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一)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二)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

(三)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四)意志行动的动机水平不断提高;

(五)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3.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能自觉地、主动地去行动,以达到目标。(2)在坚持性方面有了发展,责任感比较强。(3)在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在果断方面有所发展,能适当而坚定弟作出决定,执行决定。(4)在自制力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加强 第四节 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4.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二)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取营养;

(三)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四)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五)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第五章 中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个性的发展 1.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

定性和可变性、完整性、积极性 3.个性的结构: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 4.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不平衡性;极端性或偏执性1.自我意识高涨2.反抗心理3.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4.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2)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5.初中生的消极心境: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

(二)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高中生自我意识相当稳定 3.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第二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5.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 6.自我意识的结构:(1)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意三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2)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7.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意识性 2.自我意识的社会性(本质属性)3.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4.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5.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8.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成人感 2.自我评价能力 3.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2)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不平衡性 2.动荡性 3.自主性 4.前瞻性 5.闭锁性 6.社会性 第三节 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9.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 10.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评价 11.价值观特点: 1.稳定性和发展性 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 3.主观性和选择性 4.系统性 5.导向性 12.当代中学生价值观呈现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价值主体的转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 第二,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 第三,价值取向的转型——由人伦关系走向功利、效率关系 第四,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 13.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一)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价值”的关系

(三)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 第四节 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4.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 15.创造力的构成(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2)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16.创造力的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17.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二)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三)“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四)“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18.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

(一)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

(三)创设合适的环境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2.鼓励学生的参与欲 3.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2.利用文章途径,引导想象 3.在实践活动中鼓励想象

(五)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景

(六)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

(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开展“第二渠道”教学

(九)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

(十)考试模式综合化

(十一)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第五节 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20.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2)思维有了预计性(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中学生智能的培养:(1)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智能的培养。异思维品质来培养学生智能(2)学校教育对学生智能的培养。用结构一“动脑筋练习”来发展学生的智能--定向教学理论来培养、发展学生的智能④以工具性强化训练法来发展学生的智能 第六节 中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 2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力方式的统一体。2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核心地位 23.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1)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2)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3)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4)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5)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24.高中生平等发展的特点:(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2)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3)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2)消极的倾向体验(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4)不良行为习惯(5)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6)道德意志薄弱(7)心理发展特点。26.对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矫正:(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2)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3)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4)运用集体力量,改善人际关系(5)考虑学生的差异,运用教育机智(6)合理运用惩罚。第六章 中学生知识的掌握 第一节 中学生学习动机培养 1.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特定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力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2.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即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3.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兴趣、成就动机、归因、交往动机。兴趣注意(1、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2、要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3、善于利用学生的间接兴趣)4.归因即指从行为的结果来推究原因的方式。5.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一)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正确引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五)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六)注意个别差异。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个体因素。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学习太多、学习定势。(2)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特征;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有效指导。第二节 中学生学习迁移的培养 7.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 8.为迁移而教:

(一)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二)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

(三)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第三节 中学生知识的掌握 9.影响中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

(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有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

(四)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五)教师的教学方法。10.促进中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途径

(一)有效运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合理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三)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11.中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

(一)及时复习

(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三)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向结合

(四)复习方式多样化。12.中学生知识的应用形式有课堂应用和实际应用两种。

(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二)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三)课题的性质。第四节 中学生技能的形成

一、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1)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2)示范与讲解(3)练习与反馈

二、中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1)促进条件知识的形成(2)促进产生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科学地进行练习第五节 中学生的学习策略问题 16.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 17.通用的典型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 2.精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管理 3.学习努力管理 4.他人支持的利用 第六节 中学生的考试焦虑 18.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19.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一)内源性因素 1.遗传素质 2.认知评价能力 3.知识准备 4.应试技能

(二)外源性因素 1.期望 2.教师的评估 3.考试情境的知觉 20.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一)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二)往最好处做,不计较最后结果

(三)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第七章 中学生班集体心理 第一节 班集体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班集体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1、筛选择优供能

2、整合功能

3、自我完善功能)

二、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三、班集体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二节 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要素 1.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要素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二、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一)班干部的选拔

(二)班干部的培养

三、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四、树立良好的班风(特征)(1)班级成员都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勤奋好学,有朝气。(2)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有正面典型。(3)全体成员能够严格遵守纪律(4)全班同学团结互爱;(5)全体学生都有适度的自尊心、高度的集体荣誉

感和责任感,有争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6)全班学生都有自制的习惯。

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一、班级活动的含义及意义 1.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班级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2.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易操作性原则 3.开展班级活动要做好的几项工作(1)制定活动计划(2)落实组织准备工作(3)出来活动的偶发事件(4)活动总结。第八章 中学课堂教学心理 第一节 中学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1.中学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特征

(一)内隐性和外显性

(二)稳定性与易变性 2.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主要特征有:注意力集

(一)教师因素(教学效能感,教学能力,课堂调控,管理方式,教育思想的转变)

(二)学生因素(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方式)

(三)环境及其他因素(班级文化,班级规模和座次编排方式,师生关系)4.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一)提高教学能力

(二)采取民主型的课堂领导方式

(三)掌握课堂调控能力

(四)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七)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 第二节 中学课堂教学的心理技巧

一、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二)认真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

(三)创造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3.组织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及技巧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二)认真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

(三)创造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4.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1)新旧知识相联系(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3)简洁明了(4)新颖有趣,具有悬念 5.课题教学导入的技巧:直接式、温故知新式、实验式、联系实际、故事式、因势利导式、激趣式、设问式。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求(音量适中;语速适度;抑扬顿挫;流畅自然)

二、课堂教学中的忌讳语言(含糊不清;讽刺挖苦;冷淡鄙视;离题万里;不懂装懂;片面绝对;粗话脏话)

三、课堂教学语言的技巧(用词准确,符合学生特点;亲切热情,礼貌文雅;生动有趣,富有哲理)6.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要求(1)要有计划性;(3)要讲求逻辑性;(4)要重视诱导性;(5)把握提问的数量、难易度;(6)提问后应当进行点评;(7)提问对象有四忌(忌偏爱、忌惩罚、忌讽刺、忌齐答)7.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1)精心设计问题(2)把握发问时机(3)善于启发引导。课堂教学机智问题

一、课堂机智的要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巧妙处理教学失误)

二、课堂教学机智的技巧(趁热加工法;冷却处理法;以静寓动法;幽默法;诱导法)8.课堂教学结束的基本要求(1)首位照应,紧扣中心;(2)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深思 9.课堂教学结束的技巧:归纳式;概括中心式;比较式;激发情感式;发散式;联系巩固式;活动操作式。第九章 中学生社会化及网络行为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1.社会化就是一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第二节 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2.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一)社会文化

(二)大众传媒

二、学校因素

(一)价值观念的社会化

(二)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

(三)理想目标的社会化

(四)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三、家庭因素:最基本因素 第三节 中学生的偏离行为 3.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4.在我国现阶段学生的偏离行为主要有

(一)一般性社会偏离

(二)违章偏离行为

(三)轻度违法行为

(四)违法犯罪行为 5.中学生偏离行为的具体表现:攻击行为、犯罪、自杀、第四节 中学生的网络行为 6.中学生的上网心理

(一)求知需要

(二)交往需要

(三)情感宣泄

(四)休闲娱乐

(五)好奇心理

(六)自我表现 7.上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3.自我形成 4.开拓中学生全球视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二)消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思维方式 3.道德意识 4.网络成瘾 8.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

(一)家庭引导

(二)学校教育

(三)社会控制

第十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1.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具有完善的个性且心理活动正常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的生理健康

(三)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学校质量

(四)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二、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

三、悦纳自己,自尊自爱

四、情绪正常,乐于交往

五、奋发向上,自强自制

六、心理协调,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第三节 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 4.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

一、学习问题

(一)厌学 中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1)学生:应调整好心态,有信心坚信付出必有收获。(2)学校: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获取成功的愿望。(3)教师:增强自身素质,提高上课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4)家长:改变育子观念,多与孩子沟通,不给孩子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注意查问题、不迁就。(5)要彻底遏制“厌学”根源,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应试教育体制。

(二)学习压力

(三)学习困难

(四)考试焦虑

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心理、封闭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逃避心理、放任心理原因:一是受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以往生活当中遇到“挫折”,造成心理创伤;三是个性上的缺陷,严重表现为人格障碍;四是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愉悦的经验 第四节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5.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

(一)学校教育体制的落后;

(二)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适时性不强

(三)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

(四)学校环境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一)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

(二)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三)父母过高的期望

(四)与父母的沟通不畅

三、社会因素

(一)社会意识的污染

(二)社会传媒的不当传播

(三)住宅的独立化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社会压力导致孩子更关注自身

(二)心理素质欠佳,自我抗压强度不足

(四)情绪、情感的因素 第五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 6.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二)充分发挥健康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防止不健康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一)调节情绪,合理控制情绪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正确归因,能判断情绪动因的异同

(三)合理宣泄,保持情绪健康向上

三、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学会赞美他人

(二)学会宽容待人,多微笑,多倾听

四、注意教育中的心理卫生

(一)学校工作的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二)紧抓课堂机遇,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常规的教学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

(三)班主任要挖掘德育工作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四)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五)全面深入开展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第十一章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 第一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

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二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五、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六、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第三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2.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一、端正认知

(一)树立正确的自强概念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1)自我克制。(2)合理释放不良情绪(3)转移精力(4)增加受挫能力(5)教师又是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位思考。

二、调适情感

(一)控制情绪

(二)合理宣泄

(三)转移

(四)自我安慰

三、改变行为

(一)角色学习

(二)个别或集体讨论

(三)坚持锻炼

(四)寻求专业帮助

(五)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第三篇:201212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1、《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2、心理的实质是人在实践中通过头脑对客观事物主观的反映。

3、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①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②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③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④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56、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

7、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①初创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③成熟与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8、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9、年龄特征成为表征心理发展阶段性的重要指标。所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

10、把个体从人出生以后的心理发展分为: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7—

11、12岁),少年期(11、12—

14、15岁),青年期(14、15—18岁),成年期(18—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11、心理发展的规律:①心理发展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生理成熟和教育(学习)的结果;②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③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④心理发展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⑤心理发展具有互补性和关联性;⑥

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关键期。

12、关键期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动物学家洛伦兹在对动物的研究中发现的,其后引申到早期儿童发展研究中。所谓关键期,是指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在某个年龄阶段对某种环境刺激最敏感,所取得的效果最好的时期。

13、认知发展的阶段:①感觉—运动期(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

11、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

15、16岁)。

14、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主张教学应当先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并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观点。“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人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就是指高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但在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并克服认知困难才能达到的水平。

15、认知发展的教育启示:①教育应按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应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②大力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开发智力潜能,关注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③强调实践活动和主动参与,注重引导儿童在实际活动中学习;④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⑤有效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6、埃里克森提出个体人格发展主要经历八个阶段:①乳儿期(0—1岁)——信任感对怀疑感;②婴儿期(1—3岁)——自主性对害羞疑虑;③学前期(3—6岁)——主动自发对退缩愧疚;④学龄期(6—12岁)——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⑤青年期(12—20岁)——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⑥成年早期(20—24岁)——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⑦成年中期(24—65岁)——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繁殖感对停滞感);⑧成年晚期(65岁以后)——自我完善对悲观沮丧。

17、学习是动物和人类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18、加涅把学习分为八种类型: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语言的联合、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19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

20、美国以布卢姆为首的研究小组于1956年、1964年和1972年先后公布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

21、巴浦洛夫学习规律:①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②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22就越高,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与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2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①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②强化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重要手段;③对学习规律的认识。A、逃避条件作用;B、惩罚与消退。C、连续渐进法与塑造。

24、观察学习四个过程: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④动作再现过程;④动机过程。

25强化为动力的。②自我强化,指的是人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26、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得重要作用。

27、发现学习法,是指学习者遵循自己特有的认知程序,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式。

28、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奥苏贝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9属学习)、上位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30、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知识观;②学习观;③学生观。(学生观是指有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观点和看法)

31、学习动机的类型: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②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③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④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32、在一定范围内,动机水平增强,学习效果则提高;而当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果反而下降。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33、自我效能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达到预定成就目标的主观判断。

3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提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按其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5、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36(A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有促进作用的;B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C零迁移,又称中性迁移,是指一种习得的知识经验对另一种学习不起作用,两种学习之间没有任何影响,迁移效果是零);②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A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续学习产生的影响;B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③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A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即难易相同或相似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B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即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④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A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学习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对另一种具体学习内容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

化;B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

37、概括化迁移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来的,又叫共同原理说、概括说。

38、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或经验中通过概括产生泛化的共同原理。

39、认知结构主要包括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三个变量。

40、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心理定势;④学习态度;⑤学习指导;⑥智力与年龄。

41、知识的类型:P118表6-142、遗忘与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43、过度复习的量以150%左右为宜。

慧技能的培养:①注意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④提供心智技能应用的机会。

46、动作技能的培养:①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②准确地示范和讲解;③练习(练习是技能进步和提高的重要条件);④反馈(反馈是动作技能获得的另一个必要地条件)。

47、学习策略的类型:①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②一般学习策略和学科学习策略;③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P139表7-1;④大策略、中策略和小策略;⑤选择性注意策略和编码策略;⑥学习准备策略、课堂学习策略和课后巩固策略。

48、双重编码,增强记忆效果。

49、资源管理策略:①时间管理策略;②努力管理策略;③学业求助策略。

50、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①知识经验;②动机水平;③思维策略;④思维定势;

⑤功能固着;⑥问题的刺激特点。

51、创造性又称创造力。

52、继而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思维主要有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两种形式,发散式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式思维是指从一个出发点,沿着不同的路径思考,探求多种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提出评价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标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①思维的流畅性;②思维的灵活性;③思维的独特性。

53、创造性高的人,智商多在100-130之间;智力高的人未必都有高创造性。智力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54、创造性的影响因素:①生理基础;②年龄与性别;③智力;④知识经验;⑤人格特征;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55、创造性的培养:①创设利于创造的环境;②培养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③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④开设创造性课程,教给学生创造的技巧和方法;⑤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⑥塑造学生创造性人格。

56、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方法:①说服性沟通法;②提供榜样法;③角色扮演法。

57、品德的心理成分: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意志;④道德行为。

57、皮亚杰的道德认知阶段论:①前道德阶段(约2--4岁);②他律道德阶段(约5--10岁);③自律道德阶段(约8—11岁开始)。

58、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论P207表9-1

第四篇:2016广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

2016广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

一、考试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全区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结果将作为我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

二、考试目标

能够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试者是否掌握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开展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以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

三、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以及广西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1.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及代表人物,掌握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并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学生心理与教育。(1)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了解认知概念及要素,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掌握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2)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

理解人格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①学生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运用卡特尔的智力理论,掌握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运用。②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感觉通道的差异,掌握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的含义及特点。③学生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了解性格的含义及类型。④学生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了解气质的含义及类型。(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掌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3.教师心理。

(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的职业角色。

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掌握教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加以运用。

理解教师职业角色的含义及构成,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掌握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阶段,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2)教师的专业品质。

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的内涵,能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解决问题。

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含义及作用,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理解教师的情感投入及其作用。(3)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标准,以及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能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掌握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4.学习心理。(1)学习概述。

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学习的类型。(2)学习的主要理论流派。①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了解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②认知学习理论。

了解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了解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了解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掌握罗杰斯的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

①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运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②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4)知识学习与迁移。

①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元认知的含义。②掌握学习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5)问题解决的学习。

理解问题解决的含义及过程,掌握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联系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6)创造性思维。

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理解智力、环境等其他因素与创造性的关系,结合实际运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5.品德心理。

(1)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掌握品德的概念。(2)运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了解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了解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6.课堂管理心理。

(1)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掌握课堂管理的类型。

(2)了解课堂心理气氛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掌握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

(3)理解课堂纪律的内涵及类型,了解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掌握教师对纪律问题的管理对策。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1.德育概述。

(1)掌握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掌握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3)掌握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4)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概念、意义。2.德育过程与原则。

(1)了解德育过程的概念,掌握德育过程构成要素与基本矛盾。(2)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理解学生思想品德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4)理解德育原则含义,掌握中小学德育主要原则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5)能够运用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的基本理论分析学校德育现象与问题,并提出应对建议。

3.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理解德育途径、德育方法的含义。(2)了解德育的主要途径。

(3)掌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理解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4)掌握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4.教育法律法规。

(1)了解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3)了解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4)能够运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案例分析,能判断现实中的教育违法现象和侵权行为,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能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

(5)了解教师权利、教师义务的涵义,掌握教师的六大权利和六大义务。了解学生权利的涵义,掌握学生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对学生权利保护的意义。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理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能够正确判断教师职业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3)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四、考试形式、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一)题型与分值。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合 计100分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4∶2)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认知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考查目的: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及代表人物。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学派,其中,人本主义学派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本题ABC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D 【例2】个体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A.最近发展区 B.最近联合区 C.最近运动区 D.最近感觉区

考查目的:掌握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

解析: 20世纪3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从批判关于人的心理及其发展的生物学观点出发,主张把历史研究作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提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维果茨基主要探讨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全面论述了思维与语言、儿童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其中,在探讨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时,维果茨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个体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BCD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例3】儿童在听了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

偷药”后,认为海因兹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考查目的: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运用。

解析:柯尔伯格的理论认为道德判断作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可以区分出6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对伦理困境的回应更为适当。他在研究中使用伦理困境的故事,关注人们在面临类似的伦理困境时,如何证明自己的行动是正当的。然后他将反应进行分类,总结出6个不同的阶段。这6个阶段属于3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1)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和阶段2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事情的好坏);(2)习俗水平,包括阶段3好孩子定向(取悦于别人就是好的)和阶段4维护权威的定向(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3)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5 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非标准)和阶段6 个人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是非是一种个人依照普遍原则所确立的哲学)。

ABC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属于运用层次,较难题。答案:D 【例4】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A.知识的活动 B.品德的活动 C.能力的活动 D.审美的活动 考查目的:掌握学校德育的含义。

解析:德育包括广义的德育和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属于掌握层次,容易题。

答案:B 【例5】小倩自私霸道,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班主任老师通过和她交谈,循循善诱,小倩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主动和同学们道歉,从此她与同学们相处融洽。班主任老师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A.连贯性原则 B.导向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疏导原则 考查目的:理解掌握主要德育原则含义和运用要求,能够实际运用。

解析: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运用的德育原则主要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等。其中,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养成良好品德。题目中班主任对小倩的教育遵循的是疏导原则。属于理解、掌握和运用层次,较难题。

答案:D 【例6】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应该坚持的司法保护原则是()。A.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表扬为辅 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考查目的:理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显然选项C正确。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

【例1】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应注意()。A.问卷题目不宜过多 B.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 C.在问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测题目 D.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信度效度分析 考查目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解析:问卷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编制的,对于被调查的回答,研究者可以不提供任何答案,也可以提供备选的答案,还可以对答案的选择规定某种要求。研究者根据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作出某种心理学的结论。问卷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在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时应做到:(1)问卷题目不宜过多;(2)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3)在问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测题目;(4)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本题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属于运用层次,较难题。

答案:ABCD 评分标准:

【例2】以下选项,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维度的是()。A.逻辑—数学智能 B.音乐智能 C.成功智能 D.人际智能

考查目的:在实际中理解与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解析: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本题C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BD 评分标准:

【例3】创造性与智商存在一定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高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不低 B.高智商者,创造力可能高也可能低 C.低智商者,创造力一定低 D.低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低

考查目的:创造性思维本质与特点的掌握。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与智力有相关,但是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两者的关系可以具体表述如下:(1)低智商者难以有高的创造力;(2)高智商者不一定有高的创造力;(3)高创造力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4)低创造力,智商水平可高可低。这表明:第一,创造性与智力的发展并不同步,其主要原因是创造性包含了智力测验未涉及的智慧品质,如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第二,超过一般水平的智力是实现创造性潜力所必需的,但是超过了这个临界水平,智力同创造性的相关就几乎等于零。本题D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掌握层次,较难题。

答案:ABC。评分标准:

【例4】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要求教师做到()。A.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 B.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C.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D.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

考查目的:良好课堂心理气氛营造策略的掌握。

解析: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指群体的心理状态,是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要做到:(1)教师要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3)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4)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本题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属于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ABCD 评分标准:

【例5】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A.德育形式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评价

考查目的:掌握德育过程构成要素。

解析: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在德育中都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德育过程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B C 评分标准:

【例6】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D.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D项不是这一原则的要求。

答案:A B C 评分标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

方面的变化,个体的心理调节机制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因素构成。考查目的:理解心理发展内涵。

解析:个体的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人的心理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和形式,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的多层次动态系统。每一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缓慢的积累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而发生质的变化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不同步的。因此本题是正确的。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 【例2】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人格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

考查目的: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掌握。

解析: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因此本题是错误的。属于掌握层次,较难题。

答案:F 【例3】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或者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这对回忆相关信息都有很好的作用。考查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进行。(1)鼓励质疑;(2)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或者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这对回忆相关信息都有很好的作用。(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5)辅导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信息;(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步骤。因此本题是正确的。属于运用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 【例4】品行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考查目的: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矫正。解析:学生品行不良主要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学生品行不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较常见的有:攻击、逃学、迷恋游戏机、赌博等,针对具体行为可以采取不同的转化与矫正的方法。学生品行不良的客观方面可以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来寻找原因。学生品行不良的转化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T 【例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考查目的:了解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

解析:德育途径是指学校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德育的途径是由德育的任务、内容和原则决定的。由于德育的任务、内容和原则是多方面的,因此德育途径就有多种。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中,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而教学工作总是具有教育性的。因此,该题是错误的。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F 【例6】学校如果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可以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考查目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内容。

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

【例1】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 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答:“家有父兄,怎能自作主张?” 冉求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答: “当然应该立即去做。”公西华对此很不理解。孔子说:“冉 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轻率,所以 要加以抑制,使他谨慎。” 此材料给教师的启示是 A.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 B.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因材施教 C.根据学生的情感差异因材施教 D.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考查目的:学生性格差异的运用。

解析: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案例中所讲述的子路和冉求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子路做事情比较鲁莽、草率,往往不考虑后果,所以孔子要约束他;而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孔子要鼓励他去做。本题的BCD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运用层次,容易题。

答案:A 评分标准:

第五篇:心理学复习资料

整理者——赵新新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

一、研究对象

(一)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人和动物心理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填空题

二、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临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简答题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学生);

2.„„„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教育层面);

3.„„„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教师)。

第二节 心理学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

据条件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填空题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填空题

二、心理是客现实的反映

(一)客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填空题

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此为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填空题

1.构造主义心理学:奠基人是冯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状态。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创始人詹姆士,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强调对意识作用于功能的研究,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是由机体适应环境。

3.行为„„„„„:诞生标志是:1913年华生发表《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引发了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有两个特点:a.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b.反对内省,主张实验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20C的德国,创始人为 韦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又被称为完形心理学。观点:a.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b.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又称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此理论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观点: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为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Ps:最早对无意识进行研究。

6.人本主义„„:起于20C50S,代表人物:马洛斯、罗杰斯。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观点: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认为正是人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7.现代认知„„:出现在20C初,以1967年奈赛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该学派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该学派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认知心理学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概念&特点

1.概念: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名词解释

2.特点:(1)指向性;(2)集中性。例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领神会”

两者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没有指向就不会有集中,集中是指向的体现和发展。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保持„„;3.调节&监督„„。★

(三)注意的分类„„简答题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以后注意。

1.无意注意

(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a.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新异性; b.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特殊情绪状态、直接兴趣。

2.有意注意

(1)概念: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a.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保持。b.合理组织教学;c.对兴趣的依从性;d.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注意都需要。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工作会使人疲劳,使工作进行不下去;如果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意就容易分散,同样也不能做好工作。两种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需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概念: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张起来的。

有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

二、注意的品质„„简答题

(一)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客观:a.被知觉对象的特点;主观:a.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b.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二)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续时间越长注意就越稳定。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客观:a.注意对象的特点;主观:a.有无坚定目的;b.个人的主观状态。Ps:短时间内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摇动)。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分配是要有条件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注意分配能力因人而异,其关键是在于能否通过艰苦练习,形成大脑皮层

上各种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四)注意到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客观:a.原来注意的强度;b.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主观:a.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互转换的灵活性;b.各种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它成人给定目的,需要他人不断地提醒和关照。

到了中学,学生的无意注意进一步深化,很多学生出现偏科现象就是无意注意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

Ps: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注意品质:a.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b.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取静”的本领;c.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d.要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怎样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消除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

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3.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形式、内容符合学生需要,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二)唤起学生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易集中;

2.合理组织教学,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3.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4.采取各种方法防止注意力分散。

(三)运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2.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变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地学习动机,并依靠动机调整注意,使之经常处于最佳状态;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四)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1.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

2.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

3.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

4.课要结束时,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

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名词解释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异感觉。刚刚能引起差别的感觉的刺激物间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填空题)

(2)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子: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2)„„„„„„„补偿(例如:盲人通过实践使听觉更加敏锐);

(3)联觉(如红色给人以热烈感觉)。

二、知觉

(一)概述

1.概念: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名词解释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1)联系:

a.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b.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2)区别:知觉比感觉复杂。

a.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b.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c.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

d.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

(二)知觉的种类„„填空题

根据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运动„„(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三)基本特性„„简答题

1.选择性:指当面对众多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a.刺激物的绝对强度;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c.对象的活动性;d.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容易引起人们优先知觉。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是:a.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b.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c.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式(受以往经验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与情绪状态。

2.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a.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使我们的知觉更清晰、更准确;b.理解有助于人们整体地知觉事物;c.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d.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应,还能形成事物表象,为表象转化为科学概念提供重要条件。

知觉的理解性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

3.整体性: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4.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5.适应性。

(四)观察

1.含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的品质:a.目的性;b.客观性;c.精细性;d.敏锐性。

★3.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b.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 的重要条件;

c.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

d.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e.„„„„开展讨论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f.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一)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例:观察标本、演示实验)。

2.模象„„:只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形成感知表象。

3.言语„„:指在生动形象的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二)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简答题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第三节 记忆

一、概述

(一)概念: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二)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逻辑、情绪和动作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三)记忆品质

1.品质:

a.敏捷性。提高敏捷性,首先明确记忆目的,其次集中注意力。

b.持久性。加强持久性,首先善于把识记的材料归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c.准确性。如果缺乏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其他品质就没有了价值。培养记忆的准确性:进行认真识记; 在复习时把相近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

d.准备性。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从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2.学生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提高记忆的方法):

a.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记忆上的优缺点;

b.指导学生严格按照记忆规律学习知识;

c.„„„„在实践中运用存储在头脑中的知识,只有通过应用,知识才能巩固与更新。

二、记忆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填空题

(一)识记

1.概念: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2.分类:

(1)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识识记和有意识记。学生学习主要依靠后者。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客观:a.活动任务的性质。当识记的材料成为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效果就好;b.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数量少、有意义、有规律的材料更容易记住;

主观:a.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d.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一般说来,在积极态度下,人的识记效果好;e.识记的方法。采用意义记忆法比采用机械记忆法对信息的识记更准确;

(二)保持与遗忘——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永久性„„

1.保持的概念: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但是,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2.遗忘及其规律

(1)概念: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错误提取。

(2)遗忘的规律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客观:a.学习材料的性质;b.识记材料的数量;c.时间因素;d.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主观:a.识记的方法(意义识记要比机械识记效果好的多)&学习程度(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

b.情绪和动机。学习者的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4.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

(2)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反之)。

(3)压抑(动机)说。由于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属于这种类型。

(4)提取失败说。“舌尖效应”。

★5.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复习„„简答题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三)回忆或再认

1.回忆的概念和分类

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根据回忆是否有目的、任务,可以把回忆分为无意回忆&有意回忆。

帮助学生掌握回忆策略:仔细审题、利用联想、利用推理。

2.再认的概念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三、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瞬时记忆

1.概念: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特点:a.时间极短;b.容量较大;c.形象鲜明;d.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3.编码方式:图像记忆(主要)和声像记忆两种。

4.存储: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1s左右,声像记忆超过1s,但也不大于4s。

(二)短时记忆

1.概念: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2.特点:a.时间很短。不超过1分钟。b.容量有限。容量一般是7±2个。(填空题);c.意识清晰;d.操作性强;e.易受干扰。

3.编码方式:听觉编码(主要)和视觉编码。

4.存储: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

(三)长时记忆

1.概念: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图尔文将之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特点:a.容量无限;b.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3.编码方式:意义编码为主。分为两种: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是意义编码的另一种形式,是长时记忆的最主要编码方式),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4.存储: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四、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简答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无记忆目的或记忆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记忆的效果,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记忆材料时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影响记忆效果。a.要有长远的的记忆目标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计划;b.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以便提高记忆效果;c.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在学习中要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理解越深保持的越好。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复习。

下载2018年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总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心理学的源流 第三节 心理学的谱系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txt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还保持微笑。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既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既不简单。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呈现出那些趋势? 1、......

    五心教育总复习资料

    五心教育总复习背诵部分一、选择题。1、D建设了今威宁一小和威宁二小。A、李彬B、陆宗棠C、郭建臣D、孙家祥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是C 说的。 A、泰......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选择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2.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信号反射) 3.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谈梅生津......

    德育工作总结上

    德育工作总结 东港市长山镇杨树小学 2008年7月 德育工作总结 2008年,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

    德育工作总15篇

    德育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管理全班同学的重担。......

    德育工作总2012年

    德育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上夹河中心小学 教导处 在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导处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

    学校德育工作总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本学期,我校的德育工作以礼仪教育为重点,以讲求“三性”(针对性、差异性、实效性)为原则,以拓宽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