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矩方圆(论文)
法矩方圆,德行大道
——谈依法治校工作的点滴体会
依法治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法制社会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让我对依法治校工作有了一些思考,下面结合我们学校几年来的工作实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法制的前提是知法懂法
“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是现代学校的标志,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作。要实现法制就必须实现法律的普及,学习法律知识非常重要。学校普法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师队伍的知法守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依法治校水平和学生守法用法的水平。几年来,学校认真落实学法目标,做到每年有普法计划、有普法重点。为了解决普法目标,我们采取书记校长带头讲法,专业教师专题讲法,教师进教师普法等办法,促进教师学法。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
与此同时,认真执行法律知识进课堂活动。除了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律知识,还设立专职法律教师,开设法律课程。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法律常识的理解,学校还组织了模拟法庭,组织了学生上街维持交通,法律案例大家谈和辩论会等多种形式推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依法治校工作水平
依法治校首先是要建设好干部教师两支队伍,提高师资素质。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我们以“五好班子”建设为抓
手,全面推进班子的各项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班子的领导效能。在工作中学校明确提出学校管理的五项原则:即在学校管理中充分体现校长负责,支部监督,分工明确、协同运行;在干部和教师的任用上全面实现干部、教师的聘用制,在日常管理中实现教师的手册化管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在三育人工作中实施目标管理,突出工作过程的科学化;在管理决策上实施民主管理,体现公平原则。通过五项措施保证,体现依法治校、集体领导、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工作要求,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协调进行和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开展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在于师德建设,落实要靠政策引导。为此学校对全体教师提出了要具备八种工作能力,九项师德要求。同时在德育工作目标中提出:学校应努力做到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以现代的思想武装学生。重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积极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德育问题,特别是发挥德育教育对人行为的主观能动力量,挖掘德育的各项功能,抓住学校工作的主动权。使教师与家长、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方面,学校积极引导教师自觉地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的行为准则,学校要求教师严格履行保护少年儿童和 2
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法律职责,坚决制止乱收费、乱补课、乱发资料行为,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歧视“后进生”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民主监督 规范办学行为
民主办学,广开言路,多方听取师生的呼声是推进学校依法治校、落实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规定每月第一整周的星期五为教职工接待日,由学校行政领导向教师解释就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同时深入处组,听取意见,转达反馈,增进了解。群众的意见成为学校推动工作的推进器,几年来,我们正是根据群众的意见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改善了办公条件、增添了教学设施设备,提高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
四、齐抓共管 营造法制教育氛围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抓好依法治校的重要条件和群众基础。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需要校内校外相互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创设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
为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我校着力建构一个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营建一个民主和谐的成长环境,体现管理育人;营建一个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体现环境育人;营建一个科学规范的课堂环境,体现教书育人;营建一 3
个益智扬长的课外环境,体现活动育人;营建一个温馨关爱的家庭环境,体现抚养育人;营建一个资源共享的社区环境,体现社会育人。”
2、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保障
为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十分重视安全工作,狠抓责任制的落实。一是校长与各处室及有关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二是校长与各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三是学校制定了各种紧急情况下学生避险疏散的应急工作预案,防患于未然;四是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查不安全因素,消除不安全隐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位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确保校园安宁。
3、落实学校的依法治校实施方案
落实学校的依法治校,努力做到四个到位:①认识到位:即把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作为大事来抓,并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各阶段工作计划,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有序运行;②责任到位:建章立制,责任分解,管理措施落到实处;③宣传到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普法教育、依法治校重要性的认识;④经费到位:重视普法和依法治校的硬件建设,在经费、资料以及人员的配备上给予保障,确保普法、依法治校顺利开展。
4、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校利 4
用“国旗下讲话”、班校会、团队会、文艺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园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普法宣传;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特别是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教学渗透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图片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资料片和组织学生收听法制教育专题报告,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开展法制教育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激发了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促进了法律知识的普及。此外,我校还把普法教育与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与争创“文明班集体”、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法制社会呼唤法制意识、法制精神,依法治校同样需要全体师生形成共同的意志和行动。依法治校,路就在脚下。
第二篇:沈方圆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的和谐之美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内容摘要】我对现在数学课堂的理解是:重数学知识的教养性而忽视了数学应有的人文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重知识传承,轻数学文化观念的教育;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学形式,轻教学价值;重认知,轻情感;重教材内容,轻课外认知,这明显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四基”,离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那么,数学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应成为数学教师共同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文化 策略
最近我因为参加了新课标的考试,所以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的内容较以前的内容变动了很多,比如其中的“二基”变成“四基”,就标志着课堂的核心发生了改变。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一直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技能的训练,数学能力的培养,这种观念基于把数学定位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用工具,偏重数学的功利性价值。然而,新课标要求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教育应纳入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中去审视,兼顾数学的人性化。不能让数学游离于文化之外而高不可攀,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历史,给大家带来的正能量。也就是要把传统的数学教育提高到数学文化教育的层次。数学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数学素养,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让每个学生喜欢数学,主动地去获得数学知识。
一、现在的数学课堂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现在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下列现象:重数学知识的教养性而忽视了数学应有的人文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重知识传承,轻数学文化观念的教育;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学形式,轻教学价值;重认知,轻情感;重教材内容,轻课外认知。我一直在思考、分析,可能是数学教师对数学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和学生对“数学文化”及其价值的认识不深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其价值就更为薄弱。所以现有的小学数学课堂在体现数学文化方面又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体现数学文化的意识薄弱
如果教师把数学看成是训练思维的智力体操,或把数学当作是可应用的知识,或者把数学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敲门砖”,那么数学教学就不可能带有任何的文化色彩。只有教师认可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牢固树立了文化型的数学教育观,教学中才有可能体现数学文化。2.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的知识欠缺
如果教师对数学的本质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不能达到“提倡‘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的要求;如果教师没有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就不能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如果教师没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就不能向学生展示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揭示数学广泛的应用;如果教师不能领悟数学内容中蕴涵的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就不能带领学生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如果教师没有发现数学中的美的眼睛,又怎么能用数学的理性美感染学生呢? 3.教师缺乏体现数学文化的策略性知识
上面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数学教师对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感到无从下手,对通过哪些内容、什么方式可以体现出数学的文化价值还不了解。即使教师有体现数学文化的意识,并掌握了必要的数学文化知识,缺乏体现数学文化的策略性知识也会影响到教学中数学文化体现的效果。
4.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的呈现形式单一
目前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的基本上是以读一读或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还停留在“加入一点数学史知识,介绍几个数学家和数学故事”的程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缺少新意。这些不足都影响了数学文化体现的效果。
二、探索、实践数学文化教学的策略:
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专门组织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分析研究,寻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探索数学文化教学策略。
1.构建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
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要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科学价值与数学文化精神价值的融合。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应构建为:教养性目标(知识技能)—认识价值;发展性目标(过程方法)—实践价值;教育性目标(情意审美)—美学价值。
在知识与技能教学中,适时介绍知识形成的背景和过程,以及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学习数学家探求数学奥秘的精神。在方法和过程教学中,要有意提炼、感悟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情意审美方法,要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和审美因素,让学生会意数学的辩证法思想,接受道德教育,浸润数学文化的雨露,品位数学文化的甘甜。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当知识升华到文化层面,才能使人铭记终身,激励终身,享用终身。2.营造数学课堂文化的教学氛围(1)倡导教学民主
在教学中,教师亲切、鼓励的眼神,细微传神的动作,热情洋溢的表扬,都能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做学生的朋友,要“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教师学识的厚积薄发、人格魅力,以及对数学文化的感受和对教学美的追求,都会影响和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数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2)强化自主活动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活动,必须应用多种形式、途径和策略,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
(3)创设学习情境
数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蕴涵着许许多多有趣而美妙、独特而神奇的知识奥秘,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应用,把情趣盎然的数学文化内容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品位、去享受,无疑是一种乐趣。教学中通过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向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数学趣闻轶事,编制脍炙人口的儿歌谜语,组织妙趣横生的数学游戏,或向学生介绍神奇的麦比乌斯带、形形色色的幻方、梦幻般的“黄金分割”现象等等,都会引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神往。
3.揭示数学文化的内涵
(1)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设计一些能让学生感受到“圆文化”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圆的了解。
一是了解圆的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是这样描述的“圆,一中同长也”。其意是“一中指圆有一个圆心,同长指半径或直径等长”。
二是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来历:早在3500年以前,巴比伦人就知道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古埃及人使用的圆周率是3.16,古罗马使用的是3.12。我国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公元263年,他创造了“割圆术”,推算出圆周率为3.14。约公元480年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算出了圆周率在 3.1415926~3.1415927之间,且用分数表示出“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33。直到1000多年以后德国和荷兰人才得出密率这个数值。现在月球背面的一个山谷就是用“祖冲之”命名的,表现了国际上对他科学成绩的肯定和景仰。
三是让学生了解圆与生活的联系。圆形拱桥等圆形建筑,景德镇制造的圆形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结、剪纸,交通等领域的圆形标志设计,充满神秘色彩的阴阳太极图等无不体现着圆的风采。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可以说圆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教学中让学生欣赏这些图片,定会激发学生对美好世界的憧憬。
四是介绍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关于圆的论述:“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
以上教学能从数学史的领域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和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让数学文化滋润学生的幼小心田,成为数学学习的不竭动力和源泉。(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中比较重要的思想方法有公理化的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归纳与演绎的思想、分析与综合的思想等等,正是这些从具体的内容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思想,才使得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小学生应该对重要的思想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并在学习中逐步地体会这些思想的内涵和应用。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相关的教学内容上升到数学思想的高度,利用这些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达到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要有比较宽广的数学知识,了解和中学数学有关的扩展知识和内在的数学思想。(3)让学生欣赏、理解和创造数学的美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初步了解“对称”与事物的联系,再让学生经历折一折、剪一剪、涂一涂、染一染等实践活动去理解和领会图形的对称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事物。如:数字、字母、汉字、标志、图案、国旗、树叶、动物甚至人体等都存在对称的性质。接着可以展示建筑图片、数阵、幻方、算式、平衡等内容,让学生去欣赏数学的对称美,体会对称的稳定、协调、和谐给人带来的舒适美观的感受。“厘米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做一把6厘米长的尺子,并要求学生在上面只须标出两个刻度(在1厘米和4厘米处)就可以量出1~6之间任何整数厘米长的物体(简称完全度量)。从而使学生通过“做数学”去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另外,让学生写数学故事、数学小论文、猜数学谜语、编写数学儿歌,参加一些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智力游戏,做一些数学小剪报,都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实践创作也能达到以美衍趣、以美激情、以美启智的目的。
(4)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闻、轶事
相传古印度人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而使当政国王十分开心,便决定重赏他。但西塔不要重赏,只需赏一些麦子即可。要求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以后每格放的麦子数是前一格的2倍,直到放满64格。“区区小事,几粒麦子,这有何难,来人„„”国王命令道。然而一动起手来,国王就傻了眼。原来这些麦子能砌成宽40米,高30米,长1千万千米的城墙,可以围绕地球赤道25周,大约是全球两千年所产小麦的总和。
还有一些和上面故事相关的小故事都是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已成为数学文化生活中一道美丽的大餐,只要我们用好,肯定能让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在今后的课堂里,我会继续思考,用新课标的理念去生成课堂知识,普及数学文化知识。【参考文献】
1.薛世东.构建数学文化教学观,2008年11月5日.2.郑毓信.数学文化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3.张维忠.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一生活教育[m]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633-634。
第三篇:矩量法matlab程序设计实例
矩量法matlab程序设计实例:
Hallen方程求对称振子天线
一、条件和计算目标 已知:
对称振子天线长为L,半径为a,且天线长度与波长的关系为L0.5,aL,a,设1,半径a=0.0000001,因此波数为k2/2。目标: 用Hallen方程算出半波振子、全波振子以及不同L/值的对应参数值。
求:(1)电流分布
(2)E面方向图(二维),H面方向图(二维),半波振子空间方向性图(三维)
二、对称振子放置图
l/2电流分布馈电端~l/2yx图1 半波振子的电流分布
半波振子天线平行于z轴放置,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都为零,坐标选取方式有两种形式,一般选取图1的空间放置方式。图1给出了天线的电流分布情况,由图可知,当天线很细时,电流分布近似正弦分布。
三、Hallen方程的解题思路
z2z1zizzGz,zdzc1coskzc2sinkz'''kjz0i' Ezsinkzz'dzz对于中心馈电的偶极子,Hallen方程为
L2L2i(z')Gz,z'dz'c1coskzc2sinkz脉冲函数展开和点选配,得到
Visinkz,j2LLz 22Inn1N1znznGzm,z'dz'c1coskzmc2sinkzmVisinkzm,j2m1,2,,N 上式可以写成 矩阵形式为 In2N1npmnc1qmc2smtm,m1,2,,N
p12,p13,,p1,N1,q1,s1I2t1tp,p,,p,qsI22232,N12,232 IN1ct1N1tNc2pN2,pN3,,pN,N1,qN,sN
四、结果与分析
(1)电流分布
图2 不同L/电流分布图
分析:由图2可知半波振子天线L/=0.5的电流分布最大,馈点电流最大,时辐射电阻近似等于输入电阻,因为半波振子的输入电流正好是波腹电流。(2)E面方向图(二维)
图5 不同L/的E
面方向图(1)分析:
(a)θ=0时,辐射场为0。
(b)当L/1(短振子)时,方向函数和方向图与电流元的近似相同。
(c)L/1.25时,最大辐射方向为max,主瓣随L/增大变窄。
2L/1后开始出现副瓣。由图6可以看出。
(d)L/1.25时,随L/增大,主瓣变窄变小,副瓣逐渐变大;L/继续增大,主瓣转为副瓣,而原副瓣变为主瓣。(如图6所示)
图6 不同L/的E面方向图(2)H面方向图(二维)
图7 未归一化的不同L/的H面方向图
图8 归一化的不同L/的H面方向图
空间方向性图(三维)
图9 半波振子的空间方向图
图10 半波振子的空间剖面图
附程序: clc;clear all clf;tic;
%计时 lambda=1;N=31;a=0.0000001;%已知天线和半径 ii=1;for h=0.2:0.1:0.9 L=h*lambda;len=L/N;%将线分成奇数段,注意首末两端的电流为0 e0=8.854e-012;u0=4*pi*10^(-7);k=2*pi/lambda;c=3e+008;w=2*pi*c;%光速,角频率 ata=sqrt(u0/e0);z(1)=-L/2+len/2;for n=2:N
z(n)=z(n-1)+len;end for m=1:N
for n=1:N
if(m==n)
p(m,n)=log(len/a)/(2*pi)-j*k*len/4/pi;
else
r(m,n)=sqrt((z(m)-z(n))^2+a^2);
p(m,n)=len*exp(-j*k*r(m,n))/(4*pi*r(m,n));
end
end end for m=1:N
q(m)=cos(k*z(m));
s(m)=sin(k*z(m));
t(m)=sin(k*abs(z(m)))/(j*2*ata);end pp=p(N+1:N^2-N);pp=reshape(pp,N,N-2);mat=[pp,q',s'];%构造矩阵 I=matt';II=[0;I(1:N-2);0];%加上两端零电流 Current=abs(II);x=linspace(-L/2,L/2,N);
figure(1);string=['b','g','r','y','c','k','m','r'];string1=['ko','bo','yo','co','mo','ro','go','bo'];plot(x,Current,string(ii),'linewidth',1.3);xlabel('L/lambda'),ylabel('电流分布');grid on hold on %legend('L=0.1lambda','L=0.2lambda','L=0.3lambda','L=0.4lambda','L=0.5lambda','L=0.6lambda','L=0.7lambda','L=0.8lambda','L=0.9lambda','L=1lambda')legend('L=0.1lambda','L=0.3lambda','L=0.5lambda','L=0.7lambda','L=0.9lambda','L=1.1lambda','L=1.3lambda','L=1.5lambda')Zmn=1/I((N+1)/2);%%%%%%V=1v theta=linspace(0,2*pi,360);
for m=1:360
for n=1:N
F1(m,n)=II(n).*exp(j*k*z(n)*cos(m*pi/180))*len*sin(m*pi/180);
end end F2=-sum(F1');F=F2/max(F2);%%%归一化 figure(2);polar(theta,abs(F),string(ii));title('E面归一化方向图')view(90,-90)%legend('L=hlambda','L=0.3lambda','L=0.3lambda','L=0.4lambda','L=0.5lambda','L=0.6lambda','L=0.7lambda','L=0.8lambda','L=0.9lambda','L=1lambda')legend('L=0.1lambda','L=0.3lambda','L=0.5lambda','L=0.7lambda','L=0.9lambda','L=1.1lambda','L=1.3lambda','L=1.5lambda')hold on figure(3)kk=1;for phi=0:pi/180:2*pi for n=1:N
FF(n)=II(n)*len*exp(i*k*len*n*cos(pi/2))*sin(pi/2);end;FFF(kk)=sum(FF);kk=kk+1;end;phi=0:pi/180:2*pi;polar(phi,FFF/max(abs(FFF)),string(ii));title('pattern,F({theta},{phi}),theta=90');legend('L=0.1lambda','L=0.3lambda','L=0.5lambda','L=0.7lambda','L=0.9lambda','L=1.1lambda','L=1.3lambda','L=1.5lambda')hold on figure(4)polar(phi,FFF/max((FFF)),string(ii));title('pattern,F({theta},{phi}),theta=90');hold on figure(5)mm=1;for theta=0:0.01*pi:pi;for n=1:N
E(1,n)=2*pi*c*u0*len/(4*pi*1)*(exp(-i*k*1)*exp(i*k*len*n*cos(theta))*sin(theta));end
EE=E*II;
G(mm)=(4*pi*1^2)/ata/abs(II((N-1)/2+1))^2/(-real(Zmn))*abs(EE)^2;mm=mm+1;end
归
一
化
H-plane
不
同
L/lambda
H-plane
第四篇:方圆和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过分强调规矩有时又不利于创新,请谈谈“规矩””和“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本意是说做事要讲究规矩,否则就不可能做好,这是多年来人们总结出的一种工作经验,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强调了做事和为人必须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和要求,现实中的许多工作都证明了这一俗语的正确性,如参加本次面试,如果不按要求回答,不遵循制定的面试规则,就不可能被录用。
任何事物强调一方面就会走向极端,导致片面,这句俗语也是这样,如果过分强调规矩,就可能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紧箍咒,导致人们做任何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毫无创新和发展,这将影响到我国提出的建设创新国家的目标。
所以处理好规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做任何工作,处理任何问题必须遵循必要的规矩,但是面对具体问题和工作中的复杂性,又要敢于打破常规,用于创新,只要能促进工作进步,有利于工作开展,想法和做法都值得肯定和赞扬。关键是辩证的运用,掌握合适的度。任何割裂两者关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规矩”与创新有时看似矛盾,有时却是相联,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必须要辩证的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规矩与创新是相互联系的。创新不是漫无目的寻求新事物,新方法,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目的和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造福社会的新事物,新理论。创新是发展,是在“规矩”这一基础上寻求新思路,绝非漫无目的肆意而为。所谓万层高塔不能凭空而立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一条大马路的十字路口,如果没有红绿灯这个“规矩”,那场景定是事故穷生,混乱不堪,由此可见,离开规矩,创新无从谈起。
第二,创新就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新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此,创新势必要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解放思想,放开束缚,越过原先的障碍,打破原来的格局,才能取得新成绩,新突破。有如我国的发展,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敢于人先,引进市场经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不仅要牢记“规矩”,更要敢于“创新”。
两者之间既有矛盾又有紧密联系,是辩证统一的。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有据,从社会道德到法律法规,无不体现了规矩的存在。只有事事都有依据,社会才不会乱套。
其次,过分强盗规矩,确实将阻碍创新。创新贵在创造新的事物,如果凡事都按既有规定按部就班的进行,就不会有创新出现。只有在遵守规矩的同时,合理的科学的打破常规才能有创新,有发展。
再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进入深水区,出现许多新的、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按照原有的规矩,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在遵守规矩的前提下创新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
最后,这样让我想到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要做到无规矩不成方圆,按照既有措施方案解决好每一个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在工作中科学、合理的创新,提供工作效果、效率!
第五篇:浅谈方圆企业文化
浅谈方圆企业文化
方圆认证---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四个字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感叹集团取名绝妙、用心良苦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以及方圆人对企业未来的美好愿景。
方,即扎实稳固,恒久不变。
圆,即灵活变通,与时俱进。
方,体现我们公正运作,客观评价,科学管理,规范服务的质量方针和以质量求发展,靠诚信行天下的经营理念,同时也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实战经验。
圆,警示我们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认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顺应历史潮流,紧跟时代步伐,适时调整战略布局和工作计划,以适应多变的国内市场和国际风云。
方外有圆,圆内有方;方圆结合,万事和谐。好似中国的古钱币,给人的不仅是和谐统一、简约大气的感官享受,更让人体会其深层次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考虑----宇宙、社会、哲学、人生、工作、学习,世间万物,简单的方圆二字便能涵盖一切,实在是妙不可言!
重要的是,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我把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的企业文化同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日常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用工作实践和学习心得进一步深刻领会企业文化。
在中心领导的带领和企业文化的指引下,我会虚心学习,加倍努力,和所有同仁一起认真践行方圆人的工作职责,为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方圆认证河北有限公司王敬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