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答案《明尚教育》1(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6:5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安徽省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答案《明尚教育》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安徽省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答案《明尚教育》1》。

第一篇:2018年安徽省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答案《明尚教育》1

2018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基础教育水平2.答案:A。有教无类 3.答案:A。癸卯学制 4.答案:B。顾序性 5.答案:C。柯尔伯格 6.答案:C。134 7.答案: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8.答案:D。主题活动 9.答案:A。道德感 10.答案:A。操作定向 11.答案:D。资源管理策略

12.答案:B。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13.答案:C。夸美组斯《大教学论》 14.答案:A。平等性 15.答案:D。卫生学要求 16.答案:C。开放课堂 17.答案:B。综合课程 18.答案:B,温故导入 19.答案:C。教学过程最优化 20.答案:C。诊断性评价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2)对兴趣的依从性。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对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能够维持人们稳定而集中的注意。(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还和活动是否正确组织有关。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他能全神贯注地工作。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

(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随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

(5)对人格的依从性。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比较容易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msexam 咨询电话:0551-62618772 22.参考答案

一般而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主要包括: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

(1)家访

(2)班级家长会:这是一种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地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组织学生家长学习进修的教育机构。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由此,能更好地配合班主任教育孩子,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4)家长沙龙和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是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协助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23.参考答案

(一)小学生发展知识

(1)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3)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4)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5)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6)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二)学科知识

(1)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2)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3)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三)教育教学知识

(1)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2)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3)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四)通识性知识

(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待更新

25.参考答案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msexam 咨询电话:0551-62618772(1)林老师在上完《要下雨了》这一课之后,创新性的留开放性的作业。既新颖又独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跨越的一环。材料中林老师让同学们把小白兔的趣事讲给其他人听,以及你是否还想知道其他动物的表现,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同时也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其次,作业布置的类型有知识积累、迁移运用、实践活动:

①知识积累:这种作业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主动摘抄、搜集材料、积累重要字词句及经典诗歌和文章。②迁移运用:这类作业包括复述、朗读、缩写、仿写、改写、扩写、形成学习语文的方法等,意在增强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实践活动:这类作业意在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要素的联系、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材料中林老师让同学们去讲故事,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思考其他动物在下雨后的表现。林老师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做到积累知识,又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运用到实践生活当中去。

最后,林老师的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了传统抄写、背诵等作业布置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符合新课改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喜欢,都纷纷表示:“我们好喜欢这个作业哦”!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向林老师学习,设计创新多样性的开放作业,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积累知识、运用知识。

(2)老师在布置作业时的要求

第一,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第二,分量适宜,难易适度;第三,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设计

(1)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参考答案】

(1)本文思路清晰抓住了爬山虎的特点,注意了事物的细微变化。写爬山虎的叶子,不仅写了叶子的颜色、形状、排列等方面,还写了叶子的动态和静态。如写叶子的变化,从形状上看,是由小到大;从颜色上看,是由嫩红到嫩绿。

(2)本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形象,是学生学习写作、观察事物方法的优秀范例。

(3)本文结构清晰,第一部分(第 1 段)——讲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第二部分(第 2 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部

分(第 3-5 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特点,具体写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2)如指导小学中学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

①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③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msexam 咨询电话:0551-62618772 ④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3)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学写连续性观察日记。

【参考答案】

1.读文本,感知文意。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2)汇报交流

流话题一: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图片: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 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 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交流话题二: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交流话题三: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 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 段。(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3)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将课文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一遍。2.深入探究。

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明确:(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3.小结:回顾本文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

4.作业: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5.板书设计: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msexam 咨询电话:0551-62618772

27.参考设计 【参考答案】

(1)分类思想是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结合图形教学渗透分类思想。在教学图形这一部分知识时,渗透分类思想尤为明显的。往往要根据图形的特征或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类,如三角形按角分类,则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如果按边的长短关系分类,三角形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又可分为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教学时,我们就要追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你比较了物体图形的哪些特征?从而使学生明确分类的标准,掌握概念的本质。②结合概念教学渗透分类思想。在概念教学中应挖掘教材蕴含着的数学思想,把握渗透的契机,进行有机渗透。如,在教学“负数的认识” 一课时,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就要通过数域的扩充,对“正数”、“负数”的理解,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③结合“解决问题”教学渗透分类思想。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分类,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归纳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借助整理房间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逐步渗透分类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经历按一定标准对物品整理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逐步锻炼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主题图

组织学生思考:对比两个房间,你更喜欢在哪个房间玩耍和学习呢?说一说你的理由,并分享一下你的房间是什么样的? 你有什么好的整理房间的小妙招呢? 板书《整理房间》

设计意图:呈现课本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提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房间,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并通过交流整理房间的心得为本节课的分类思想做铺垫,同时也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环节二:探究新知

提问:“同学们在家里是否都整理自己的房间呢?”“房间都有那些物品需要整理?”“想一想如果是你来帮忙整理房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msexam 咨询电话:0551-62618772

第二篇: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70年写成并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集中阐述了终身教育思想,由此被誉为“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之一”。

2.【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

3.【答案】B。解析: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是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4.【答案】B。解析: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

5.【答案】D。解析: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之间的矛盾。

6.【答案】C。解析:生产力水平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

7.【答案】C。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决定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8.【答案】D。解析:掌握知识是智能发展的主要基础。学生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离开或排斥掌握知识,智力发展无从生长。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力,是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实践表明: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故选D。

9.【答案】C。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10.【答案】C。解析: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教学的方法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意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11.【答案】C。解析: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12.【答案】A。解析:思想品德形成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认识是基础。

13.【答案】A。解析:考查概念学习的定义。

14.【答案】C。解析:概括程度越高的材料越有利于迁移的发生,而概念和原理就是高度概括的材料。

15.【答案】C。解析:这是知觉的理解性的概念。

16.【答案】C。解析: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17.【答案】D。解析:效度是一个标准化测验的必要条件,包括内容效度、预测效度、同时效度和构想效度。

18.【答案】A。解析: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19.【答案】A。解析: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20.【答案】B。解析:班级授课制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21.【答案】C。解析: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22.【答案】B。解析: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23.【答案】C。

24.【答案】A。解析:A项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

25.【答案】D。

26.【答案】A。解析:世界课程改革是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27.【答案】B。解析: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结色彩的心理倾向。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8.【答案】D。

29.【答案】B。解析: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学习材料两端的项目学习快、记忆得牢一些,而中间部分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一些。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差。是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的结果。

30.【答案】C。解析: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和教育的理论。

二、辨析题

1.【答案要点】

错误。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环境,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

(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主导作用。

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对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低估遗传、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而片面夸大教育的作用是不正确的。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成熟、教育与个体实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答案要点】

正确。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3.【答案要点】

错误。因为:(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2)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4.【答案要点】

错误。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2.【答案要点】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

一是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二是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三是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

四是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当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3.【答案要点】

(1)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2)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向成熟;

(3)自我意识发展趋于成熟;

(4)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5)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

4.【答案要点】

(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有的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为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

(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或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5.【答案要点】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第三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一、单项选择题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是典型的()。A.教育万能论 B.A.壬寅学制 B.2.我国颁布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3.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学生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5.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A.提出共同目标 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6.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7.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 B.8.下列关于活动课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9.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0.牛顿在看到苹果坠地时觉察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躺进浴缸时发现了浮力原理。这些都体现了在创造过程中(A.想象的作用 B.C.定势的作用 D.11.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A.行为塑造法 B.C.强化法 D.A.班主任 B.C.德育教师 D.C.环境决定论 D.遗传环境辐合论 C.六三三学制 D.C.组织和团结集体 D.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1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3.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14.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愿意学,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强化律 15.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16.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称为(A.教育发展 B.生理发展 C.心理发展 D.17.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 C.文化 D.科技

18.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特点中的(A.复杂性 B.C.示范性 D.长期性

19.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A.效标关联效度 B.预测效度 C.构想效度 D.内容效度

20.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A.教育手段 B.教育机智 C.教育反响 D.教育灵感

二、简答题

21.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答:(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承担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2.简述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答:(1)制定元认知计划。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浏览阅读材料,选择策略,谋划具体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2)对学习过程进行元认知监视。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策略的效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自我提问。(3)随时进行元认知调节。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23.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答:(1)确定集体的发展目标。一个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知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集体的发展。(2)建立集体的核心队伍。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3)建立集体的正常秩序。教师要依靠干部的力量,由他们来带领同学,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级秩序,就不要轻易改变。(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部分组成。(5)

24.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答: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主要有:(1)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4)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25.简述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答: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主要有:(1)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学生易产生异常的情感;(3)自我意志薄弱;(4)有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材料分析题

26.以下是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片断:

在“谈天说地”课上,话题围绕《西游记》展开,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津津有味。后来,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谈谈对他(她)的看法。学生说到孙悟空,说到唐僧,说到猪八戒,也有的说到了白骨精。

生:我觉得,孙悟空不是个好徒弟,唐僧一批评他,他就生气,要用金箍棒打唐僧,后来还撇下唐僧不管,回花果山了。师:可后来孙悟空回到唐僧身边了吗?

生:孙悟空后来不但回到唐僧身边,最终还帮助唐僧取得了真经。要是没有孙悟空,唐僧不能成功的。师:有句话说得好啊,不怕有错,就怕不改过。

生:老师,我看白骨精也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她为了吃到唐僧,肯动脑筋,有恒心有毅力。(此言一出,有好多学生竟然都纷纷认同)

师:老师想问问你,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坏事。

师:白骨精坚持不懈地去做坏事,我们应该佩服她吗? 生:不应该。问题: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断。

答: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否以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课堂,课堂教学应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智慧碰撞的对话过程。在多元解读的语文课上,学生的多元反应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当学生的表达与一些固有观念发生矛盾的时候,教师不应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是毫无价值趋向的中立者,或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棒子打杀的独裁者,而是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贺知章是不良少年”的问题,对“白骨精也值得赞赏”的问题,教师有必要进行说服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做到的。

27.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问题: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 答:材料中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培养学生的人性化阅读,而实际上使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而结果就是会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教师在学生读之前要提出问题,即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在这些基础上,学生才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设计

28.材料一:“桂林山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材料二:“锐角和钝角”(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材料三:“跟小鱼学潜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参考设计】 锐角和钝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2.能力目标

结合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它们与直角的关系,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再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二、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正确地画出锐角(比直角小的角)和钝角(比直角大的角)。

三、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张

四、学具准备

学生三角尺,纸张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

师:角是怎么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出示直角。

师:这是一个什么?(直角)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你认识它是什么角吗?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地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板书。(1)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2)说一说锐角和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再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3)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4)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以加深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5)读一读,加深记忆。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6)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例: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2)请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2.找一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在游乐园里你喜欢玩什么? 游乐园里除了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外,里面还藏有很多的角呢!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出示游乐园的图)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

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下面哪些角是锐角?下面哪些角是钝角? 4.填空。

三角板上有()个角,两个()角,一个()角。红领巾上有()个角,两个()角,一个()角。5.找一找生活中的锐角、直角和钝角。6.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

(四)回顾整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1.B【解析】遗传决定论者把遗传看成是决定人发展的唯一因素,认为人的智力、能力和个性都是自然赋予的,是先天的。2.B【解析】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亦即“癸卯学制”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4.A【解析】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是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5.C6.C7.D动,二者不可等同。

9.B【解析】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题干中属于逆向正迁移。10.B【解析】直觉是在进行创造思维活动中,运用有限的经验知识直接组合问题结论的创造思维方法。在创造过程中,直

11.D【解析】示范法是指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

12.C【解析】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7~l2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地图即是通过心理表象来进行绘制的。

13.D【解析】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这种方法被称为谐音联想法。

14.C【解析】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削弱作用。在对某个情境作出一个反应之后,如果伴随着一种满意的事件,那么这个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就会增强。相反,如果这个反应之后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时间,这个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

15.C【解析】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典型行为表现和由外部条件决定的行为,它是人格的核心。

16.D【解析】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17.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18.D【解析】题中这句话的意思是:种植一次而有-次的收获,这是谷物;培植一次而有十次的收获,这是果木;培育一次而有百次的收获,这是人才。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工作是长期性的。

19.D【解析】心理学上,效度可分为效标关联效度、预测效度、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等。其中,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内容效度。

20.B【解析】教育机智是教师面对突发事件,灵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是一位教师智慧的表现。

3.C【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8.D【解析】活动课程是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教学,课外活动则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进行的各种教育活

第四篇: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

www.xiexiebang.com

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

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复式教学

C.现场教学

D.个别教学

2.在班级管理中,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是()

A.优秀班干部

B.负责的班主任

C.班级成员融洽

D.良好的班风

3.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

A.《教育学》

B.《新教育大纲》

C.《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D.《教育概论》

4.能否自觉关注()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A.情境

B.学生

C.生存

www.xiexiebang.com

D.自身专业成长

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的关系。

A.普遍与特殊

B.整体与部分

C.全面与片面

D.抽象与具体

6.被誉为“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的是()

A.洛克

B.康德

C.裴斯泰洛齐

D.苏霍姆林斯基

7.以下哪种评价常作为选拔和甄别的依据()

A.绝对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8.教案是教学设计的,而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

A.“系统化”过程呈现形式

B.呈现形式“系统化”过程

C.呈现形式表达

D.结束“系统化”过程

9.世纪有一位法国人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面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段话结束了欧洲几百年来把儿童看成“小大人”的观点,它出自()之口。

www.xiexiebang.com

A.杜威

B.卢梭

C.涂尔干

D.裴斯泰洛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阶级性不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中

B.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C.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四阶段,即明了、联系、系统、方法

D.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11.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或教师的提问,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复述,让学生再一次明确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这是课堂总结()的体现。

A.图表法

B.呼应法

C.复述法

D.比较法

1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被他人赞许

13.小学生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个人卫生保健、环境卫生保健、合理的作息制度和()

A.教学卫生保健

B.用脑卫生保健

www.xiexiebang.com

C.用眼卫生保健

D.合理饮食

14.“隋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属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

A.抑郁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5.与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不相符合的是()

A.调节控制能力增强

B.冲动性增强

C.内容不断丰富

D.社会性成分增加

16.下列词语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的是()

A.经历

B.体验

C.探索

D.掌握

17.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但仍有课本。处理活动与课本关系的最好办法是()

A.用活动吸附、处理课本

B.围绕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本相关重点组织活动,既搞活动,也读课本

C.根据课本需要组织活动

D.课堂搞好活动,课外读好课本.18.学生学习了角之后,再学习锐角、直角和钝角,这种教学利用的迁移是()

www.xiexiebang.com

A.逆向迁移

B.水平迁移

C.负迁移

D.垂直迁移

19.关于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教学方法具有相对性,每种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B.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因为优秀的语文老师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C.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综合体

D.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0.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B.设问措辞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C.设问速度要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D.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及时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对,那就不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小学生美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2.简述激发小学生动机的基本方法。

3.简述操作技能不同于心智技能的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班里学生擦不干净黑板,任课老师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但还是收效甚微。

你作为班主任会怎么做?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www.xiexiebang.com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

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一评析。(10分)

(2)请你就该校的教育评价作一评析。(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40分)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2.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

3.B【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

www.xiexiebang.com

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4.B【解析】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5.A【解析】略。

6.C【解析】略。

7.B【解析】相对性评价有利于在群体内做出横向比较,故常作为选拔和甄别的依据。

8.B【解析】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系统化”过程。

9.B【解析】卢梭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他在《爱弥儿》中提到,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与“公民”“国民”相对立的“自然人”。

10.C【解析】略。

11.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堂总结的复述法。

12.B【解析】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

13.A【解析】小学生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个人卫生保健、环境卫生保健、合理的作息制度和教学卫生保健。

14.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黏液质气质类型的特征。

15.B【解析】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情绪、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友谊感逐渐发展、情感体验的内容日益丰富、情感表现的深刻性逐步增加、情感反应的稳定性明显增强、高级情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16.D【解析】A、B、C三项都为行为动词,D项为目标动词。

17.B【解析】略。

18.D【解析】垂直迁移是指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抽象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9.B【解析】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难以适应新时期我国语文教学的特点,尤其难以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学任务的多方面性和综合性。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探讨教材的呈现方式,来解决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教学方法的取长补短,来发挥整体综合效应,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方法的“整体化”。

www.xiexiebang.com

20.D【解析】在提问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给学生做一个明确的解释,一定要让学生弄明白错在哪里,不能放任不管。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美育可以在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具体策略和方法如下: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第一,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第二,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第一,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

第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2.(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4)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6)注意个别差异。

3.(1)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2)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技能的执行是通过外部显现的肌肉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3)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课、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www.xiexiebang.com

(2)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主任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具体包括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并不是只靠规章制度就能管理好的,这些规章制度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然而,最重要的是维持正常的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舆论和班风。

2.(1)动物学校的课程的设置不合理。首先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如松鼠、老鹰的游泳,泥鳅的跳跃和飞行。

(2)在教育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①“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跳跃、跑步得了‘C’等,飞行没有学会,游泳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飞行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可以看出学校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②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③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他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有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

第五篇: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

2013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结构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答案】B。

2.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夏朝D.殷商

2.【答案】C。

3.“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A.教学科目B.社会改造C.经验获得D.预期学习效果

3.【答案】D。

4.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

4.【答案】C。

5.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杨贤江B.徐特立C.蔡元培D.陶行知

5.【答案】C。

6.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A.依赖性B.向师性C.接受性D.可塑性 6.【答案】B。

7.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A.尝试与顿悟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刺激与反应

7.【答案】B。

8.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

A.124 B.134 C.123 D.234

8.【答案】C。

9.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教学B.分组教学C.复式教学D.个别教学

9.【答案】A。

10.“是故学而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

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

10.【答案】C。

11.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

A.布鲁姆B.奥苏贝尔C.杜威D.布鲁纳

11.【答案】A。

1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甄别性评价

12.【答案】A。

13.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

A.注意B.感知觉C.思维D.记忆

13.【答案】B。

14.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标准B.课程目标C.课程方案D.课程计划

14.【答案】A。

15.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融合课程

15.【答案】C。

16.通过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

A.作品分析B.文献分析C.行为分析D.调查分析

16.【答案】A。

17.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17.【答案】D。

18.一名小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认识

18.【答案】B。

19.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A.挫折现象B.回退现象C.抑制现象D.高原现象

19.【答案】D。

竭诚为您服务。更多考试信息加全国教师证统考交流群 235231368

20.“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20.【答案】C

2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了解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23.图一高压线下放风筝 图二空手插电座 图三电压箱攀爬 图四湿布擦插座

(1)图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

(2)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24.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老师感慨地说:“如今的孩子,虽然年龄小,可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时常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小学老师。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还能勉强回答,但是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裹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女人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地问我„老师您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

(1)试分析这位老师困惑的原因。

这位教师的困惑,一方面在于他不够了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会提出各种问题,材料中的老师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和追求,才会产生困惑。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领域日益丰富,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总之,材料中的老师在专业化发展上有待进步。全国教师证统考交流群 235231368

(2)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情况,你将如何对待?

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专业理念。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与学生积极探讨问题,同时坚持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共同探索和研究问题。

第二,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

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的实践知识之外,教师还要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材料中教师在遇到学生奇怪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一方面因为自己的知识不够充实,另一方面,要注重回答学生问题时,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站在学生的角

度看世界。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并注重与时代生活相联系,跟上时代步伐的发展,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需要和追求。

第三,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含: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遇到学生各种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回答学生问题时候的创新,且用符合小学生经验发展的语言来表述,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25.习题课上,徐老师正和同学们讨论怎么写“最喜爱的一种玩具。”丁丁坐在教室最后排,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着手里的变形金刚。徐老师发现丁丁在开小差,就走到了他座位旁边,把变形金刚拿了过来,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要写最爱的一种玩具,必须会玩那种玩具,并且把玩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下面请丁丁说一说变形金刚怎么玩。”丁丁立刻认真地跟大家讲了起来。

1.试评析徐老师对课程问题行为的做法。

2.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老师可以用那种教学策略?

25.【参考答案】

(1)徐老师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学机智,正确运用了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并且促进了课堂的有序进行。

首先徐老师通过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充分尊重学生,实现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用一种温和亲切又不失机智的方式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

其次徐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让丁丁参与进来,以纠正其问题行为,并维护了课堂的有序进行。

(2)课堂问题行为是指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教师要减少和控制问题行为,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而有效地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策略着手:

首先,运用先入为主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这一点可以通过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和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等方式进行。

其次,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这一策略的运用一是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问题行为,比如社会强化,活动强化和替代强化等方式;二是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如暗示、创设情境、转移注意和消退等方式。

再次,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问题行为的转变要坚持奖励多于惩罚原则、一致性原则和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原则。

26.《海底世界》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最强烈的阳光也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大约有三万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劝,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有高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Peng pai shuo qie suo

澎 湃 烁 窃 梭

Lv zao wei yun cang

旅 藻 微 蕴 藏

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

2.如何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答案要点】

1.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写作方法,细致有序地描写了海底世界。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查字典理解注音字的含义,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等词语造句,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与他人合作讨论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3.依据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三个题目如下:

设计题目1: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澎湃”、“蕴藏”造句。

设计意图:通过造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本课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写话。

设计题目2:让学生按照语文小组的形式讨论第二段和第三段围绕哪些中心句展开的,分别写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文章的核心段落,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表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掌握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设计题目3: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你所知道的海底生物有哪些呢,课后搜集一些你海洋的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海底生物。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海底生物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并体会到跟大家分享自己成果的喜悦。

27.练习1.请在下面个小题的括号上天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1)3/5=3*()/5*()=9/()

(2)7/8=()/48

(3)4/18=()/()=4*5/18*()=2/()

练习2.请分别找出与1/3和1/2相等的数

7/14 5/25 3/9 6/18 5/10 3/15 4/12

2/4 18/54 18/36 9/18 5/15 26/52 2/6

(1)试简要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

(2)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试拟定教学目标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下载2018年安徽省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答案《明尚教育》1(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安徽省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答案《明尚教育》1(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教学设计

    了解 1、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步骤 2、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 3、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的基本认知特点 4、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教学原则(5篇模版)

    我国小学的教学原则有: 一、直观性原则 (一)基本涵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题、辨析题)(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涵义(掌握)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一、选择题 1、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A.学生的主体 B.学生的差异性 C.学生的创造......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3)--解析 一、单选题 1,需要层次理论是( )提出的。 答 案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马......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开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深度预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

    2017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重点资料 模块一 教育基础 1、 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