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平安湘潭”第一名片——湘潭市公安局警务站建设综述
打造“平安湘潭”第一名片——湘潭市公安局警务站建设综述
2013年7月4日19:15分,湖南省湘潭市公安局建设路口警务站民警接到110指令:河东大道轴承厂路段路边一店内有一女子全身是血,行凶人还在现场并持有刀具。即迅速赶到现场,在特警的配合下,将犯罪嫌疑人马某某制服控制,并将伤者护送至市一医院抢救。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抢劫杀人被刑拘。
2013年8月7日22时10分左右,湘潭市公安局二桥北警务站民警接110通知称在书院路城建学院侧希望驾校附近有人被抢劫。五分钟即火速赶到现场,在现场简单询问被抢劫受害人陈女士后,根据描述的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开展现场搜查,将外来务工人员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抓获。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抢劫被刑拘。
以上就是湘潭市公安局创新社会管理,实行交、巡警职能融合体制改革以来,警务站开展巡逻防控的一些日常工作画面。
2012年1月22日湘潭市公安局为了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能力、群众的见警率和打击违法犯罪的管控力,根据城区中心区域内道路交通流量、治安复杂情况、“两抢一盗”发案量等特点,科学选点,合理布局,新建了由交警支队统一管理的20个警务站。全面担负起管理交通、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四大职责。
一年多以来,交警支队逐步建立完善警务站队伍管理机制,提高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他们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警务站坚持打击是最好的防控,立足打,强化查,以打促防,以查促压,每班分成2至3个小组以巡逻路线为连接,向周边主要道路辐射,开展守点或巡逻,全面担负巡逻、处警、救助、疏堵、纠违、处突、堵截等重大职责使命,变“被动应付型”为“主动进攻型”,全方位挤压犯罪空间,构建打、防、控、管一体化。二是建立常态防控机制。警务站围绕“四班三运转”模式,采取“24小时不间断防控”方式,构建起全天候动态勤务机制,增强与犯罪分子的碰撞率。并且落实“警力跟着警情走”理念,建立分析研判日常警情机制,及时梳理刑事发案规律、交通拥堵状况、道路安全隐患等问题,研究制定相应对策,科学调配警力资源,重点对辖区内案件多发的“黑点”、交通秩序的“乱点”以及道路交通的“堵点”开展集中治理,使工作更趋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协作联动机制。警务站根据110指挥中心治安警情分析研判,结合各自辖区实际情况,与治安、巡特警、分局、派出所建立打击防范协作配合机制,强化警情信息的实时交流、互通,科学指导警力布防,合理设置临检、拦截卡点,形成整体与局部、特定部位与相邻区域的多层级查控,打造条块结合、网格化布防、无缝对接的治安防控体系。四是建立规范执法机制。支队通过建立执法培训、督促检查、责任倒查等一系列规范执法制度,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要求落到实处。集中开展执法培训,组织警务站民警进行授课,开展指挥交通、事故处理、查处违法行为交管业务培训及盘查嫌疑人、追缉堵截、调解纠纷等治安业务培训,切实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执勤执法业务水平。严格规范执法流程,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整理,定期分析讲评,推动民警改进执法工作。强化执法监督,积极发挥法制、督察等职能部门监督作用,依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加强社会监督。五是建立服务民生机制。警务站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文明理性规范执法,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在警务站外设立宣传栏,将警务站的工作职责、管辖范围、人员信息等进行公示,使人民群众更直观的了解警务站的工作性质和联系方法,以便快捷向警务站求助,促进了民警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经过1年多的运行,湘潭市公安局交、巡警职能融合体制改革收到明显成效,推动全市公安队伍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从而强力提高警察综合处置能力,有力预防震慑违法犯罪,有效提高公众社会安全感,深受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群众称赞湘潭公安警务站成为打击犯罪的第一阵地、亲民爱民的第一窗口、平安湘潭的第一名片。截止到目前,截止2013年7月份,20个警务站共巡逻137447次,出警38942次,疏堵17549次,堵截1486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99人,处理交通事故27185起,调解治安纠纷3463次,为市容环境监督员提供执法保障8162次,接受群众求助5892次。湘潭城区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得到明显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2013年6月份,省公安厅日前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该市公安机关警务调查名列全省第一,社会治安及公安队伍建设民意调查名列全省第四,其中122接处警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
第二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打造城市靓丽名片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打造城市靓丽名片
——观《焦点访谈》“道德青县”节目的几点启示
2月18日,央视一套《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一期名为“积小善,成大爱”的节目,节目详细讲述了青县义务救人的“王老救”王俊岗、几十年为老人奉献爱心的“顶梁柱”周汝珍等道德典型的先进事迹。青县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县,道德模范层出不穷,其道德文明建设不仅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更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目前青县已经推出了1300多名老百姓身边的孝老爱亲、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道德模范,其中市级以上的道德模范有50多名,受到国家表彰的有16名,王俊岗和周汝珍都是其中的代表。青县这些年抓公民道德建设不仅净化了社会空气,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青县投资6.5亿元建设家居装饰商贸城项目的江苏客商熊福顺曾感慨:“就是感觉到青县人好,更加坚定了投资的信心。”“青县好人多”正在成为青县对外形象的新名片。
通过这期节目,可以总结出青县抓道德建设的几点经验:
一、建机制,确保公民道德建设一级抓一级、长抓不懈。近年来,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评选“孝敬模范”、“教子模范”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道德青县”建设的实施方案》等90多个文件,不断健全、完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平台建设、载体创建、督导落实等工作机制。同时,还制订了“孝敬、友善、诚实、勤俭”的道德规范标准,要求县四套班子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把道德状况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去年上半年,为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又探索建立“一制三网”(农村民主治理新机制,民生保障网、平安和谐网、道德促进网)社会管
理和服务机制,将道德文化网建设列为全县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道德青县”的品牌。
二、织网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领导体系。积极在县、镇(乡)和县直各部门建立道德促进会,并在各村街、企业组织吸收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有威信的村民成立“老年道德评议会”,组织吸收先进青年、志愿者成立“青年敬老协会”。通过这些群众组织,开展道德评议、月评好人、敬老爱老、扶贫助困等经常性道德实践活动,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截至目前,该县共建立县、乡(镇)道德促进会100多个,村(街)、企业老年道德评议会440个、青年敬老协会270个。与此同时,该县努力搭建汇集社会爱心的志愿服务平台,形成民间自发组织志愿者总会1个、分会24个,农村、社区志愿者组织79个,吸纳道德建设组织者、参与者2.8万人。
三、抓载体,努力实现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系列化、经常化。该县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精心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平台,力争活动常常有、常常新,覆盖到各个群体、渗透到各行各业。该县于2001年开办了全国第一个专门以道德建设为主题的电视社教类专题栏目《德化人生》,专门讲述老百姓道德故事,至今已经播出518期,推出道德典型500多个,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提高道德修养、争当道德标兵。从2008年起,该县每年开展一届“感动青县道德模范人物”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参与热情。截至目前,该县共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170余次,参与人数达6.2万人次,以企业为主体的志愿者为公益事业捐助总计达7600多万元。
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亟需提高,单纯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当做评判城市进步与否的
唯一标准,和谐城市被越来越多地当做一个城市鲜明的名片。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涌现出许多道德模范标杆,如20年尽心赡养前妻养母的“人间大孝”董玉发、无私无畏的“2.28”冰河救人英雄群体、捐肾救大姑姐的“大义弟媳”韩培兰等等。如何将这些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打造成具有黄骅特色的城市名片,值得我们深思。青县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全方位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建立机制。在市、乡(镇)、各市直部门成立道德促进会组织,建立一把手牵头,主管副职负总责,道德促进会组织具体抓的工作领导机制,制定出道德建设工作任务目标、计划措施,并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实行专人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考核,成立工作督导组,采取“一看阵地、二看效果、三访住户”的形式和百分评比的办法,对各级各部门的道德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考核,奖优惩劣。
二是浓厚氛围。坚持把公民文明素质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相结合,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信息网络等新闻媒体,紧紧围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道德标准,采用设立专栏、制作专题电视片、开辟论坛等形式大力宣传文明,报道典型事迹,引导广大群众不断提高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资源,例如广播站、宣传栏等,在学校、机关、企业、社区、村镇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宣传。同时,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引导、鼓励志愿者公益组织投身公民道德建设,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传递爱心,形成人人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氛围。
三是典型带动。树立“以点示范、典型引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学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公德、共促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坚持每年在各个领域确定一批道德教育示范点,采取领导挂项、单位包点、定人定责、整合资源、投入保障等措施,集中进行打造,充分发挥群体示范效应。同时,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服务明星”、“勤廉公仆”等评选活动,挖掘、培育、推广一批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四是创新载体。要广辟市民参与渠道,广搭市民参与平台,进一步调动广大市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热情。在广泛开展“无偿献血”、“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积极探索开展“和谐家庭”、“孝德工程”、“道德评议”、“德行档案化管理”等实践活动,使公民道德建设的覆盖面不断拓展,内容更加丰富,使广大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提高素质。
第三篇:江苏南京公安局信息化建设推动警务变革
江苏南京公安局信息化建设推动警务变革
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信息化建设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警务机制有机结合,为警务工作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成为——撬动警务变革的新支点
“信息化为公安工作带来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革命,将成为公安工作实现新一轮进步的支点。只需轻点鼠标,迈出这一小步,警务工作便走出了一番别样天地。”谈起六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江苏省南京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孙文德的心情仍然难以平静。从2003年起,南京市公安局走出传统警务工作模式,把以警务综合平台的使用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与体制、机制变革巧妙地结合起来,经过六年的不断积累、磨砺,深刻推进了基层基础建设,盘活了整个警务工作格局,改变了基层民警的工作理念。
抓住信息源掌握破案主动权
“群众看公安,主要看破案,破案的关键是如实立案。”在谈到信息如何获得时,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孙文德一语中的。
2003年的一起案子深深触动了市局领导班子成员。那年年初,南京市局侦破了“2·19”特大系列盗窃摩托车案件。案件虽然破了,但事后大家发现当时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竟在民警眼皮底下活动了八年,此人系外来人口却没有进行登记。这件事暴露出公安人口管理严重失控、阵地控制形同虚设、基础信息闭塞滞后等问题。
从哪里入手才能扭转这一现状呢?南京市局从信息源的收集入手开展信息化建设。
为了给信息化建设铺平道路,市局以规范信息采集为出发点在全市开始推行“三队两室”、机构重组等警务机制改革,设置社区民警、治安巡逻民警、刑警中队和综合警务室、调节室。一个萝卜一个坑,派出所各警种职责清晰、责任明确,每名民警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信息来源有了保证。
解决了“三基”建设瓶颈问题,实现有限的人、物的高效使用
“现在处理一份文件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放到以前简直不可想像。”
“以前挂号失踪人口,放在抽屉里就算了,现在网上自动比对、检索,事半功倍。”
这种以前与现在之间的流变背后却折射出:南京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已经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2004年7月,该局正式推出的警务综合平台,主要包括警务信息综合平台、行政管理综合平台和社会信息综合平台。综合平台涉及六大类,由600多个功能模块组成。警务信息综合平台以派出所业务为核心,覆盖指挥中心、治安、刑侦等20多个业务部门,包括接处警、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等主要公安业务内容。行政管理综合平台以队伍建设和内部事务管理为重点,包括局长办公、资产管理等20多个子系统。社会信息综合平台包括旅馆、二手机等10多个子系统,采集录入工商、税务等信息两亿多条。
警务综合平台其实就是一个智能化的信息体,在这里面,信息之间能够按照不同条件进行聚合、关联、甄别,并具有实时性、表达手段多样化等特点。通过对这些功能的合理运用,可以形成网上作战、网上管控、网上研判、网上监督、网上考核、网上服务等机制。
这样一个系统化信息平台解决了“三基”建设的瓶颈问题:警力下到基层了,基层派出所的硬件建设问题解决了,民警的素质也提高了,但是这种增长还不能使人“活”起来,只有通过机制变革使民警的积极性和脑筋动起来,才能实现有限的人、物的高效率使用,从而真正为基层基础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白下分局洪武路派出所入警时间不长的社区民警韩爱红通过信息平台查询、比对等网上作战机制,今年已成功抓获五名网上在逃人员,其摸索出平台追逃“四部曲”,如今已在全市推广。
提高了服务质量,进一步拉近警民关系
在大光路派出所,记者从警务综合平台上看到了一条民警上报的信息。信息内容是:9月4日,群众反映月牙湖公园路灯不亮。如果没有平台中的上报信息模块,这种小事可能就永远上不了“台面”。通过平台有针对性地案件回访、通过案件研判督促居民安装防盗门,类似这种小事情可以无限地拉近警民关系。
跳出社区从整体上看,警务综合平台的使用使破案率大幅提高,百姓身处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中,满意度就会增强,进而对民警的看法也会发生转变。2007年初,全国31个主要城市居民治安幸福感调查中,南京居民治安幸福感最高,安全感指数达到98.2。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南京“治安环境指标”在2003年至2007年连续位居前列;2006年、2007年,南京市公安局在市机关作风评议中,连续两年进入前六名先进行列;在市行风评议中,南京市公安工作的群众满意率连续两年达90%以上,其中2007年达到95.2%。(作者 : 季涛)
第四篇:公安局派出所平安建设先进事迹材料
ⅩⅩ公安局ⅩⅩ派出所平安建设先进事迹
材料
近年来ⅩⅩ派出所在省厅、市、县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及ⅩⅩ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在全乡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紧紧抓住“六个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自ⅩⅩ下半年至ⅩⅩ年在全省每半年开展的社会安全感调查中均取得了ⅩⅩ第一名,全市第一、第二、第四名的好成绩,社会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均达到98、8以上。
一是抓宣传,浓氛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派出所加大宣传力度,一年来协调政府制作宣传标语600多条,悬挂拦街横幅8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10000余张。结合秋收秸秆禁烧、麦收防火等采取村中广播、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群众会、上法制课等不同层次的会议40余次,为广大群众讲授“防火、防盗、防抢、防事故”等防范常识,参会群众近万人,通过宣传,赢得群众的认同、理解、支持和参与,形成了浓厚的平安建设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上升。二是抓投入,织“天网”。在派出所的积极协调下,乡、村两级先后拿出资金为全乡农用变压器安上防盗器;村村装上平安大喇叭;在全乡13所中小学、幼儿园、7个重点乡直部门及政府机关全部安上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ⅩⅩ年下半年,派出所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提出了“向科技要平安,向科技要警力,”的口号并积极推动实施,进而形成了“广电局投资建设维护,乡、村出资租赁,派出所使用,群众受益”的合作之路,在全乡33个行政村的出入口、主要街道、重点部位安装了前端监控探头278个。布建每个探头时都实地查看,反复琢磨,细致调整,做到不盲目、不充数,效果好、效率高,花最少的钱达到了最佳的效果。278个新监控探头以及个体商户、重点场所安装的27套136个监控探头,加上原来为13所中小学、幼儿园、7个重点乡直部门及政府机关安上了25套143个探头的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全乡实有探头达到557个,星罗棋布,织就了一张打防犯罪的无缝“天网”。
三是抓“严打”,促稳定。“严打”打出的是公安机关的威信,打出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严打”打掉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认同,赢得了人民群众政法队伍满意度的提高。为充分发挥派出所在平安建设的主阵地作用,ⅩⅩ乡党委、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扶持,不仅在资金上大力扶持派出所硬件建设,而且每年拨出经费近10万元支持派出所,以提高派出所打击犯罪、服务群众 能力,派出所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对新发案件始终做到露头就打,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能当天拘留的绝不拖到第二天,坚持做到“五”快、即快立案、快调查、快取证、快侦破、快打击、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最快速度惩罚犯罪,最大限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ⅩⅩ年共侦获刑事案件37起,刑事拘留23人,查处治安案件79起,打击处理92人,治安拘留46人。
四是抓巡逻,保安全。巡逻是安全防范、提高见警率的最笨的苦办法,也是当前最有效的办法,为把巡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派出所把县政法委统一招收的16名巡防队员,3名退伍士兵,挑选9人分到三个警务区,跟两名民警值班备勤。将剩下的10人分专职巡逻队5人、机动巡逻队5人,专职巡逻队专门负责白天在街面巡逻,提高见警率、增加群众安全感;机动巡逻组平时在公路上设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他们根据治安状况、因地制宜,在案件高发季节、高发时段巡逻,主要是抓获现行,处置突发事件。在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33个行政村均成立了由村“两委”班子和部分素质高、热爱治安工作的群众组成义务巡逻队,根据本村治安状况适时开展阶段性巡逻。警务区、专职巡逻队、机动巡逻队、村巡逻队相互结合、相互补充,逐步形成了一个切合ⅩⅩ实际的的巡防网络,使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今年以来,全乡刑事治安案件均下降15%以上。五是抓排查,促和谐。以乡综治工作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快、准、实、严”为核心的“调处机制。定时召开矛盾排消例会,严格落实已调解案件、已侦破(查处)刑事(治安)案件的“回访”制度,巩固成果。一年来,共排查化解纠纷36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不仅没有发生1起群众因调解不及时、处理不公而上访事件,而且没有发生1起因调解不当导致升级的民转刑案件,连续5年未发生因公安行为引起的上访案件,连续6年实现命案零发案,促进了社会和谐。
六是抓清查、除隐患。派出所坚持每月对城乡结合部、案件高发区、学校周边、集贸市场、建筑工地、二手市场等重点行业,娱乐休闲场所、网吧、出租房屋、中小旅馆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对刑释解教人员、“五类”监管对象、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群进行排查、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清查、排查、检查等多种方式,发现各种社会治安问题17处,消除不稳定因素14处,为辖区营造了良好的治安氛围。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奋斗。ⅩⅩ派出所在平安建设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人民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今后,派出所将以成绩为起点,以荣誉为动力,为全乡、全县的平安建设工作做出他们应有 的贡献。ⅩⅩ公安局ⅩⅩ派出所
第五篇:站好银行第一岗打造重行服务金名片
站好银行第一岗打造重行服务金名片
------重庆银行江津支行零售部感动故事
众所周知,大堂经理是银行服务网点的形象大使和品牌代言人,是顾客评价一家银行柜面服务质量优劣和员工素质高低的一个最简单直观的重要指标。仪表端庄、步伐稳健、微笑自信的大堂经理在客户与柜台之间穿梭忙碌,已成为银行柜面服务的一道风景。
重庆银行江津支行的大堂经理梁个的艳在工作岗位上,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在为顾客服务上,“不因事小而不为”,把顾客的每一件小事都当做是自己工作上的大事,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被顾客当做亲人一般信赖,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她以自己的优质服务,加深了大家对大堂经理这个岗位的认识,提高了大堂经理在整个银行工作中的重要性。
细心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重庆银行的理财产品由于利率高、收益稳定,每次一推出新的产品,必定受到广大顾客的抢购。重庆银行的理财产品可以通过银行柜面购买和手机银行自助购买的方式进行选购,年轻人学习能力强,一般都是在家里自行操作购买,导致了来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顾客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不会现代科技产品。就在七月中旬,一位老奶奶推着孙子来到了重庆银行的大堂。一进屋,梁经理就热情地问候老奶奶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老奶奶有点担忧地说∶妹儿,你们这里的理财产品卖完了吗?我想买点理财,之前在你们这儿试着买了一次,收益高而且稳定,让人特别放心。梁经理在听说了这位老奶奶的需求后,买上拿出本期理财的资料,热情地介绍,帮助顾客选择合适的产品、填单,直到办理结束,一直在身旁默默服务着。在这个过程中,梁经理以她专业的业务知识、细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临走时,老奶奶高兴地说∶我要介绍我的朋友都到你们银行来购买理财产品,你们产品可靠,服务周到,真的是太好了!
在每一期理财产品到期前,梁经理无论多忙,都会在系统给客户发到期提醒信息后抽出时间给客户亲自打一个电话提醒,最重要的是关注客户资金流向,为客户制定更好的理财计划,由此让客户感觉到银行对他们的关心,以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为银行留住更多的客户。
危机公关化险为夷
大堂经理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与客户沟通要因人而异,面对不同的客户,要用心观察,规范服务用语、灵活应对。如遇到客户众多,而大多办理的业务复杂,需要时间较长的情况,大堂经理就要及时分流客户,引导客户到相关的服务渠道办理或者辅导使用自助机具,从而减轻柜面压力,化解顾客情绪。
一个炎热的下午,来网点办事的客户很多,而且有二十多个都是警察局新入职的警员来办理工资卡,迅速占领了大厅里的所有座位,整个大厅开始变得喧哗。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有三位女士由于等待时间过长,出现了不耐烦情绪,开始在大厅里嚷嚷,要求优先办理,大有大发脾气的架势,梁艳见此情况,迅速走到她们身边,耐心解释银行办理业务的程序和等待的顺序,安抚着顾客的情绪。其中一位女士询问厕所在哪,要求我们指点。一般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都会指引客户去向距离银行不远处的公厕,可目前这种情况下,一旦指引客户去公厕,那么热的天气,势必会助长客户的怒气,从而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梁艳却带着这几位女士去了行内的厕所,路上,梁艳对客户说∶我们银行的厕所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因为会进过我们的办公区域、员工更衣室和监控室,没有外人带领是不能自己进来的,给您带来的不便还请谅解。梁艳随后将这几名女士安排到贵宾室办理了业务,一直在旁边细心地协助她们办理,在这过程中,客户的情绪明显好转,脸上还带着惭愧的表情,临走时一直对梁艳说着感谢。
大堂经理要直接面对客户,只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