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寅——合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陈寅:合肥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来自合肥寿县结对合作经济发展培训班报道之四(图)
7月7日上午,合肥市农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陈寅为培训班授课。县委常委孙业成主持会议。
陈寅先后在肥东县政府办公室、合肥市政府办公厅等11个部门工作过,曾任合肥市酿造厂厂长,合肥市驻深圳办事处、合肥市驻北京办事处、合肥市政府接待办主要负责人。2007年任合肥市农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长期从事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研究工作。
陈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合肥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关于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认识;
二、关于合肥市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推进情况;
三、“十二五”合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
四、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体会
陈寅重点讲述了合肥市城乡统筹一体化改革和发展工作,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系统研究和谋划,2009年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正式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决策部署,2009年2月,合肥市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
(一)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合肥已牢固确立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鲜明导向,初步形成了城乡联动、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规划体系。几年来,我市围绕“六个一体化”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前提。按照一体化、全覆盖要求,以全域的理念统筹城乡规划编制,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庄建设、水系等规划基本实现城乡对接。按照“建设大城市、繁荣新市镇、建设新社区”的思路,实行“1419”空间布局,将三县纳入城市副中心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牵引,建设“四大组团”,拉开城市发展空间构架,整合更多的农村和资源统筹发展,新市镇建设步伐加快,要素吸纳能力增强,新市镇建设成为对接中心城区、四大组团和中心村(新社区)的重要节点。形成了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中心城区-城市组团-新市镇-中心村”四级城镇体系,加速了近郊融入城市,辐射带动了中心城镇和农村快速发展。合肥市从一城带动转变为多城带动,从一点发展转变为多点发展,城乡发展空间全面拓展。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坚持把“工业立市”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第一方略,提升“以工促农”的动力源。按照集聚集约、合理布局的思路,城镇规划区地区,明确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工业基础较强、人口较多地区,明确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就地城镇化步伐;农业规划区、生态水源保护地区,明确以现代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在具体实施上,按照“经济区域化、产业集群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农民居住向社区、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三个集中”,全市“一核心、一走廊、两特色”的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和现代农业“三圈、两区、一带”建设步伐加快。采取合作、托管等方式,创新推进经济、高新、新站三大开发区与三县共建特色园区,促进工业向三县转移。三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183.6亿元提高到661.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由19.8%提高到24.5%,三县均进入中部百强县和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前七名,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工业增加值291.8亿元,是2005年的6.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由2005年的151个增加到960个,净增809个,增长6倍。
坚持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着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全市“三农”工作发生重大变革,初步实现了农业政策保障从“就农言农”向“城乡统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被动适应”向“主动作为”跨越,农村经济结构从“一产独唱”向“接二连三”调整,农业产业功能从“传统单一”向“现代多元”拓展,农业经济管理从“纵向管理”向“横向服务”变迁,农民生产经营行为从“闭塞保守”向“开放现代”的转变。到2010年,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增产丰收创历史新高,连跨160、170、180和190万吨四大台阶;农民收入连续5年保持二位数增幅,连续5年跨千元增长,连续3年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从2005年的全国第22位上升到第17位;农业产业化实现历史性跨越,初步形成六个年产值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76亿元,连续跨上300亿、400亿、500亿台阶,总量位居全省第一,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功能化”建设,长丰县五大农业开发区、肥西县“两点两岸四线”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肥东县和包河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一批万亩连片的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以园区为主的规模农业面积突破150万亩。为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中,按照“区域共建、城乡联网、设施共享”的思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战略,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统筹推进的格局。实施了市域高速公路网、省道公路网、县道公路网、乡村公路网“五网”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多公里,初步建成了连接城区、覆盖乡村、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农村客车通村率达98%。城市供水网络覆盖城区所有乡镇和三县近郊乡镇。近郊乡镇全部纳入城市环卫体系建设,90%以上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加强农村生态绿化建设,全市林业资源总量达108万亩,“森林合肥”建设向纵深推进。
四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坚持把促进公共服务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加快城市资源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5年来,先后以“12项”、“28项”、“36项”和“33项”民生工程为总牵引,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向农村覆盖。农村教育全面实现“两免一补”,市本级年度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4%,农民工子女就学享受“同城待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从2005年的32所增加到2010年的115所。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98.93%村卫生室都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了全覆盖。农村公共文化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电影放映全覆盖,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实施了250多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完善城乡“就业、医保、低保、养老保险、失地保障、社会救助、五保供养”社保体系。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促进政策、农民创业园、就业救助、就业工作责任等体系,2010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达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50%以上。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居民医保“二险合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联动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肥东和肥西县成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全市31.91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市级统筹;实施农村低保3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4亿元,惠及173.8万人次低保农民,城乡低保实现城乡一体化;集中和散居供养农村五保老人3万人,供养标准为全省最高。
六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以城乡行政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为着力点,不断探索政府管理方式由单向管理为主向多元、综合管理为主转变的方式。大力推进四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制”,将四区农、林、水等部门,组建成立农林水工作局。以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为重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乡镇行政区域布局,精简机构,整合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全市乡镇和行政村由2004年的109个和1516个,精简为55个和832个;着力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和发挥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节点联结”和“辐射带动”效应。把农村社区化和加强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作为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以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为载体,大力实施农村新村居工程建设,探索出了“整村推进型、迁村腾地型、城中村改造型、项目带动型、产业培育型、环境整治型”“六种型态”的农村新村居建设模式,累计建设农村集中区和农村新社区420万平方米,34.5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将城市管理理念引入农村,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推进“1+8”模式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市21个农村新社区建设服务中心。农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办事、医疗、购物等高效便捷的配套服务。
(二)改革举措不断创新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发展进程,必须注重改革和构建长效机制,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带动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全面发展。
一是创新工作体制。整合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和扩权强镇4个领导小组,成立了高规格的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建立了综合协调、调度推进、调查研究、联建共创、责任分解、督查考核等七大工作推进机制。将城乡一体化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严格考核管理。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筹办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城乡统筹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创新政策制度。在全省率先构建较为完善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等一系列主导政策;各部门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出台配套文件50多个,形成了操作性强、互为补充、系统配套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体系。出台了促进现代农业、县域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奖补扶持政策。设立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自2006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新农村建设奖补资金,重点支持新建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布点保留中心村整村整片综合整治工程。设立了“合肥市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了资金整合、重点投入机制,以项目为载体,整合各级各类支农惠农政策和资金,集中力量打“组合拳”。对全市22个部门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重点支持“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和“整村推进”项目。“十一五”以来,全市财政支农投入186亿元,五年增加5倍。
三是创新要素配置制度。深化城乡产权交易制度改革,建立促进城乡要素互动流动的对接机制,实现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统一管理。在市招投标中心基础上,组建了安徽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积极推进县、乡两级农村综合产权改革、村(居)集体产权交易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服务等试点,长丰县建立了全省首家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加快农村资产变资本步伐,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空间用于“三化”、利益促进“三农”。积极推进城市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鼓励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盘活城区土地存量。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和万亩土地整理复耕及整村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打造了“合肥模式”;5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市累计流转农村土地104万亩。
五是创新农村经营管理制度。探索开展基层农经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服务合作和要素合作等“三大合作”组织,推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股份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规模经营,全市“三大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1264个。深化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市农委事业单位,成立全国省会城市首个综合性的市级农业经济技术监督管理总站。
六是创新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建立了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市建设了10个县区级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在105个乡镇(街道)、388个社区和443个行政村建立了就业服务工作站,建立了“一站式”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促进了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工作。投入近亿元资金,建设了19个农民工创业园,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6000余人。
(三)发展思路逐渐清晰
一是在发展理念上:突破城乡分割思想,确立“全域合肥”的理念,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地理区位与经济区位匹配、行政管理格局与经济开发格局兼容、一方水土与一方产业的和谐的要求,实行城乡产业、人口、用地、空间结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统筹谋划,并以统筹规划为总牵引,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
二是在发展路径上:以“城市重拓、产业重融、镇村重建、农地重整、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大力推进产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土地向规模经营“三个集中”,大力推进滨湖新城、新市镇、新社居“三大建设”,深化统筹城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通过农民身份、农民宅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个置换”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民身份“三个转变”,着力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并进,统筹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让更多的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
三是在发展模式上:探索以做大城市为平台、做强工业为保障、壮大县域为动力、创新驱动为推进、富裕农村为基础、做实民生为根本的具有“合肥特点”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
--以做大城市为平台,实施了“大建设”战略,实行新城开发、老城提升、组团展开、整体推进,重在整体规划,重在基础建设,重在聚集和辐射功能,在加快城市更新中建设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提升合肥“以城带乡”一体发展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制定实施了“一个主城区、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通过四大组团拓展,北接南延,东拓西展,加速近郊融入城区,辐射带动中心城镇和农村;通过老城改造,提升城市核心区功能,强化内外联动、辐射带动作用。在推进城市建设中,探索出了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生态环保优先、惠及群众优先的建设模式。建设对外交通、城市道路运行、城市客运、货运和内外衔接“五大体系”,快速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
--以做强工业为保障,实施了“工业立市”战略,着力招商引资,培植龙头,集群发展,优化环境,重在形成合肥特色和比较优势,重在产业升级,重在集约发展和集聚效应,在推进“工业立市”中提升合肥“以工促农”一体发展的动力源,着力构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新格局,推进合肥工业化进程,带动城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化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合芜埠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推动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启动实施了“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工程,着力打造装备制造、汽车、家电、新型平板显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5个千亿产业以及公共安全、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500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已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旋律。
--以做大县域为动力,实施了“县域突破”战略,着力工业强县富民、统筹园区联动、加快城镇建设、推进流通联结,重在推进城乡产业融合,重在县域强筋壮骨,重在就地城镇化、重在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梯度辐射“点轴”,在推进“县域突破”中下活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全盘棋,拉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短板”,激活县域经济发展蓬勃活力,实现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牢固树立“县强才能市强”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工业强县富民”意识。三县主动承接城区工业产业转移辐射,以先进制造业、城市配套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把园区作为加快县域突破的主载体、主平台,推进市县园区对接发展、优势互补,经开区与肥西县新港工业园、高新区与肥西县柏堰工业园及蜀山区南岗镇、新站区与长丰县三十头镇工业园,实行城园一体,合作共建,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促进了工业向县域辐射,要素向县域集聚,设施向县域延伸,服务向县域覆盖。围绕“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把握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趋势,正确处理大城市建设“锦上添花”与中小城镇建设“百花齐放”的关系,坚持建城镇与建园区相结合,推进镇园一体发展,加快农民就地城镇化步伐,把县域城镇建设为对接主城、四大组团、中心村的重要节点,县区城镇集群建设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推动城市优质资源要素向农村延伸覆盖的重要承接点和辐射地。
--以创新驱动为推进,实施了“科技创新”战略,着力壮大高新产业、汇集创新人才、增强创新能力,重在体制机制创新,重在创新平台建设,重在科研成果转化,在推进“科技创新”中探索城乡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推动城乡经济优化升级,为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合肥科教资源优势,积极构建“一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区”(高新区、经开区、蜀山区)、“多园”的空间布局,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搭建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等工程建设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现已成为助推合肥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全市科技创新型农业龙头企业突破100家,5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设立了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立省级、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6个,合肥成为全国重要的种业高科技研发基地,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以富裕农村为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新经济、建设新村居、构建新生态、培育新农民、开启新生活,重在农业转型升级,重在产业化提升,重在基础建设,重在土地规模经营,重在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推动“三农”与“三化”比翼齐飞,拓展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空间,加速城乡对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夯实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基础。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优化生态、拓展功能为目标,以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和市场为依托,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为标志,运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功能化“五化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持续能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迈入了跨越赶超的新阶段。同时,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谁来建设新农村”、“如何利用新农处建设这个着力点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如何破题,我们以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为载体,实施了农村新村居建设,探索出的新农村建设“六种型态”,不仅有效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等一系列问题,促进了“三个集中”,而且促进了城市设施向农村延伸,提供了社会资本集中投入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本;通过把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和公共服务内容引入农村社区,提高了基层政府发展经济、为农服务和管理社会的能力,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积极实践。
--以做实民生为根本,实施了“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新增财力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社会事业四个倾斜、延伸和覆盖,重在民生改善,重在民生保障,重在民生网络建设,重在城乡居民同享发展成果,在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中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使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速一体化。通过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覆盖,大力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均衡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了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努力构建“人人有就业、家家有保障、年年有增收、户户有优居、组组有坦途、村村有服务”的农村“六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新体制,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陈寅介绍了“十二五”合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
当前,合肥正在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意义重大。《合肥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了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2:1;城镇化率达到75%,减少农民30万人以上;规划布置600个中心村建设,总人口达到100万人,每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少于10万亩;每年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以上;城乡基础上设施联网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对接,城乡管理体制基本接轨,初步形成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所辖三县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确定了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建设、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生态建设“七个一体化”的主要任务,以及实施“县域工业突破、现代农业发展、县域城镇化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百万农民转移就业”七大工程建设,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第一,在推进城乡规划有机融合,强化全域规划建设管理上取得新突破。以新一轮合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按照“1个主城-4个组团-1个滨湖新城-9个新市镇-600个新社区”的新型城镇结构形态和“开发区-产业集中区-农业园区-生态保护区”的新型产业布局形态,以“三个集中”为导向,编制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城乡统筹、全面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
第二,在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上取得新突破。深化户籍管理、土地制度、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农村经营方式、农村综合改革等六大改革,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承包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
第三,在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接轨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的思路,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健全完善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救助、安全、权益“七大民生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基本形成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相互衔接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民生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第四、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取得新突破。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建立城乡一体的均衡教育、卫生服务、文体服务、科教服务、精神文明建设、信息服务、广播电视服务、社区服务等八大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水平,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把农村社区“1+8”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第五,在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强镇和旅游名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探索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整合更多的城乡资源和人口布局,加快近城乡镇融入大城市的进程,走大区域城镇化的路子。到2015年,实现肥东店埠、肥西上派和长丰北城区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全市建成9个“规划科学、产业发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独具特色”的新市镇。
第六,在推进农村社区化进程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先规划、后整理,先建设、后搬迁”的建设原则和“规划建村、产业富村、硬件强村、文明兴村”的建设思路,以“五化”、“六通”、“八有”为标准,因地、因村制宜,加快“六种型态”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建设。
第七,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坚持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加强“稳粮、扩菜、强畜、兴生态、重加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延伸农业综合功能,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推进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和示范性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建设。到2015年,全市高效规模农业面积比重提高到50%,形成5个年产值10亿元规模的高效农业产业集群,20个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
第八,在建立促进农民转移和持续增收长效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深入推进“十万农民自主创业,百万农民转移就业”工程建设,大力构建农民增收的“十大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坚持富裕农民与减少农民相结合,通过大力加强各种形式培训,努力减少“明天的农民”;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和转移转化,努力分流“今天的农民”;通过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努力消化“昨天的农民”,逐步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第二篇:合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合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合肥市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之中,辖3县、4区、3个开发区,有55个乡镇、832个行政村,总人口51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市域面积7055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域面积23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838.5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1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深厚,岗冲相间,宜粮、宜林、宜牧、宜渔。全市耕地面积486.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5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62万亩。
近年来,合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三大战略,不断加大以城带乡、融合发展力度,着力从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入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市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幅提升,进入了城乡统筹力度最大、县域经济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明显、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并于2009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一、坚持“三化”联动,统筹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走以“三化”带“三农”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了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工业立市”、“工业强县富民”为第一发展方略,以加快建设“一核心、一走廊、两特色”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为核心,大力支持县区工业园区发展。创新举措推进经济、高新、新站三大开发区与三县共建特色园区,促进工业向三县转移。2009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5年的151个增加到822个,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45.58亿元增加到198.7亿元。预计今年县域GDP可达65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25%。县域工业化的推进,增强了对乡村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目前全市160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54%以上在非农产业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连续4年农民收入实现跨千元增长,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800元,增长12%。二是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全域合肥”理念统筹城乡规划,按照“141”城乡空间布局体系要求,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城市组团-新市镇-中心村”四级城镇体系。合肥已经从一城带动转变为多城带动,从一点发展转变为多点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合肥实际的城镇化道路。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强化龙头作用;建设4大组团,实现城乡发展空间全面拓展;推进新市镇建设,增强要素吸纳能力,使新市镇成为对接中心城区、四大组团和中心村(新社区)的重要节点。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全市城镇化率达65%。
三是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坚持把现代农业作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不断加强“稳粮、扩菜、强畜、兴生态、重加工”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和政策支撑,大力推进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功能化、板块化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累计新建扩建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26个,其中万亩以上10个;建成高效农业120万亩、设施农业22万亩、专业村250个、规模养殖场5000多个,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组织实施“龙头带动”、“集群发展”战略和“双百双千”提升行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大中小并举,内外资齐抓,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呈现“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品质提升、集群发展”的态势。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台湾统一及伊利、蒙牛、雨润、和威、中粮、新希望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相继落户合肥,丰乐、华泰、燕之坊、小刘等本土企业在全国影响力日益扩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2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5家;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省级36家。预计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024家,带动农户面达60%,户均增收2000元。
二、坚持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 切实把农房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为载体,探索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六种模式。累计建设农村集中区和农村新社区420万平方米,34.5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一是“整村推进型”。把推进土地规模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实施万亩土地综合整治和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村镇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社区集中、农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2008年以来,先后在三县实施了7个项目,总规模达10.7万亩,累计投资12亿元,将237个自然村庄归并为15个新社区,让2.77万农民住公寓房、走水泥路、饮安全水、用太阳能。在全国打造了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肥模式”。二是土地整理型。将新村建设与土地整治项目相衔接,通过迁村腾地实施“增减双挂钩”项目,鼓励分散居住的农民以其宅基地置换新规划区内的住宅用地集中建房。全市实施的118个土地“增减挂”项目,将1028个自然村庄归并为82个农村新社区,节约耕地2.8万亩。三是城中村改造型。把搬迁村民的安置房建设同开发商的商品房建设结合,“捆绑”开发,实行农村与城市社区完全接轨,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先后实施的35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使近18万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四是项目推动型。依托新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配套建设新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引导农民利用征地补偿费、房屋补偿费统一建设农村新社区。五是产业培育型。以产业龙头企业、规模种养板块为基础,规划建设核心产业园区,依托产业配套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六是环境整治型。按照“五化一制(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建制)”标准要求,在380个村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活动,因地制宜整村整片整体进行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自然生态型新社区。
三、坚持以城带乡,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市域高速公路网、省道公路网、县道公路网、乡村公路网“五网”建设。累计建成绕城高速105公里和“村村通”水泥路3346公里,金寨南路、合六路、合店路、蒙城北路、合水路等城乡结合道路先后建成通车。初步建成了连接城区、覆盖乡村、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农村客车通村率达98%。加强农田、水利、供电、供水等基本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加快城乡垃圾污染物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林木覆盖率提升到16.1%。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结合农民集中区建设,做好水、电、路、气、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全面覆盖,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坚持把促进公共服务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相继实施了12项、28项、36项和33项民生工程,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92亿元,使数百万农民从中受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将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居民医保“二险合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7.53%。在健全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开展农民工廉租房改革试点,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全覆盖。狠抓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促进政策、农民创业园、就业救助、就业工作责任等体系,从市到村建立了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全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达87万人。
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农村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5-2009年,市本级投入从6.8亿元增加到11.1亿元,年均增长13.5%。农民工子女就学享受“同城待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基本解决了孩子就近上学、上好学的问题。实施了6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08个乡镇卫生院、69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村卫生室全覆盖的长效机制。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活动场所建设,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统筹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建设安排、分配政策、财政支出等方面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努力做到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建立了“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0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达7.5亿元,增长36%,超过财政一般性预算16个百分点。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机制,持续加大对农民的直补力度,市级财政奖补资金超过亿元,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和建设项目奖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2010年,市县二级财政对“三农”投入达15亿元。
四、坚持创新突破,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加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和扩权强镇4个领导小组,成立了高规格的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建立了综合协调、调度推进、调查研究、联建共创、责任分解、督查考核等七大工作推进机制。将城乡一体化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工作目标,严格考核管理。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筹办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城乡统筹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创新政策制度。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50多个配套文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级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支撑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发证工作,探索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5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突破100万亩。联动开展了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户籍制度、农村金融、农村经营体制、扩权强镇、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新型养老保险、农村综合改革、“双置换”等系列配套改革和试点,推动了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农村资产资本化进程,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三是创新农村新社区管理机制。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推进“1+8”模式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每个新社区专项资金扶助,目前全市已完成21个农村新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农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办事、医疗、购物等高效便捷的配套服务。
四是创新基层党建联动机制。在全市开展“固本强基促和谐、科学发展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实施“堡垒工程”、“带头人工程”、“先锋工程”、“暖心工程”,全面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形成了“组织联建、队伍联带、活动联办、服务联动、保障联体”的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强“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创新村(居)“三资”监督管理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村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五、“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促进合肥全面转型升级,加快现代滨湖大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实现率先、科学和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站在新起点,明确新目标,落实新措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一着不让抓机遇,全心全意谋发展”,努力开创合肥城乡一体化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根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域合肥”理念,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三大战略,紧扣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核心要求,以“城市重拓,产业重融,农田重整,镇村重建,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以富民优先为导向,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制度创新为关键,以扩大内需为动力,以组织建设为保障,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推动“三农”与“三化”并进。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城乡发展空间集约利用,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变二元结构,努力形成城乡融合互动,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争创全省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示范区。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组织实施和推进。重点强化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管理。实施七大工程:即县域工业振兴工程、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工程、土地综合整治整村推进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富民惠民工程。抓好七项工作:即进一步加大城乡规划的统筹力度,着力在促进城乡发展格局有序融合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政策制度创新力度,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城乡产业融合力度,着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城镇发展的力度,着力在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农民增收力度,着力在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度,着力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着力在强化组织保障上求突破。坚定信心,锐意改革,扎实工作,走出城乡统筹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为加快合肥现代滨湖大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为合肥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研究部署,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我市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清晰的路径图。
《实施意见》指出:当前我市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时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基本方向,把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基础,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继续推进人口劳动力梯度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投融资体制创新为突破,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基层基础建设为保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探索实践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关键是要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落实“四个保证”。
夯实“一个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丰则基础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农业已基本形成四大优势产业带和十大主导农产品,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阶段。
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实施意见》提出要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市,落实好五个方面的主要举措。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一区四带二十园一百基地”,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开展粮食功能区建设;二是加快培育生产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使其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力量,并以此为依托,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组织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推进新型农业业态和资源循环利用;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江河流域治理,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优质高产农田比重,以粮食功能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重点,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突出“两个重点”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延伸与对接为切入点,积极实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举措。按照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配套改革、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要求,《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部署。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调搞好统筹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配套衔接,明确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加快农村人口集聚、居住集中、产业集群的形成;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村庄整治。加快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信息网、供水网和污水处理网的“五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大力开展洁化大地、绿化村镇、美化庭园的“三化”活动,加大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力度,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村庄河道治理、农村固废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加快建立管护长效机制;三是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努力把有条件的村率先建成农村新型社区,整合服务资源配置,发展提升社区各项服务业。继续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农民集聚居住,降低集居点建设配套成本;四是加快农民城镇化转移。着力改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状况,促进更多的农民到小城镇定居创业。强化县级政府在统筹城乡、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推进余姚、江北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全市提供经验和示范。
——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为着力点,让广大农民较为充分地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一定程度上是城乡一体化制度建立健全的重要标志,也是各级政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应尽职责。按照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实施意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各类社会保障扩面覆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
时提高保障标准,探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的均衡配置,逐步实现市域和县域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资源等统筹协调。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供给与政府采购服务、公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运作效率;三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完善落实相关政策,继续引导山区等偏远地区移民,对无能力脱贫的农户全面纳入低保范围。
实现“三个突破”
——推进人口劳动力梯度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提升农民创业能力,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潜力所在。按照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促进发展成果共建共享的要求,《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培育一批职业农民。以提高农业技术和经营能力为重点,加强对现有规模经营农户的培训,有计划选派优秀青年农民进高校或到国(境)外培训考察,继续实施本地户籍学生免费就读在甬高校农业种养类专业政策,逐步建立农业规模经营的职业化农民准入机制并实行专项资助;二是造就一批创业农民。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和各类专业市场,全面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化水平,带动更多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家庭工业参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更多农民就业创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中介服务业、农村社区服务业等农村新型业态,拓展就业创业空间。支持农民出资入股与村集体联合投资建造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和其他物业设施,鼓励农村经营能人领头以各种方式组建经济联合体,带动更多农民创业就业致富;三是转移一批农民。要加快推进以扩权强镇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中心镇培育工程,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力。构建农民进城入镇转移平台,逐步建立以在城镇居住和稳定就业为基本要求,以宅基地有偿退出为准入前提的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待遇的机制。抓紧制定农民向市民身份转换实施办法,加快更多的本地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四是保障更多农民。加快推进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引导劳动年龄段内的农村居民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创造条件对超过劳动年龄、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农民给予一定的养老补助,完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可转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住院和门诊有效费用补偿水平,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接轨。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的重要突破点。按照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要求,《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一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权能,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流转承包经营权,组建县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落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把农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深化农村林权等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林业等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和流转服务平台,促进林地、林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二是推进宅基地置换流转。在坚持一户一宅的基础上,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为宅基地明晰权属和置换流转奠定基础。选择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流转试点。探索农户宅基地权益异地置换的途径和办法,制定相应的置换补助政策;三是搞活集体建设用地。要按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盘活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村集体依法通过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开发经营,让农民共享农用地转用增值的利益。抓紧制定出台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的政策办法,促进集体建设用地转让交易、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四是改革和规范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逐步缩小征地范围。按同地同价原则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
——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解决好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是破解农村发展要素瓶颈制约的重要方面。按照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的要求,《实施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投融资渠道。一是加大公共财政主导力度。提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出台,都要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为底线,以增加“三农”投入资金占比为基本要求。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总量、增量、增幅和占总支出的比重都有较大增加。市、县两级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补助标准和农民参加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补助标准要高于其他地区。健全扶持农业生产的动态补贴机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对粮食等重要农副产品的补贴;二是强化金融资金支撑。着力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畅通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引导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全面推行农村小企业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和金融服务。扩大农村担保物范围,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三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加快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综合运用税收、补助等优惠激励政策,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新
农村建设,深化村企结对等共建实施办法,积极探索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的多种投融资模式;四是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要总结推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做法、好举措,通过支持村经济合作社兴办为产业发展配套的各种项目,开发利用集体所有农地、水源、农业生态等资源,落实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加强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管,增强村集体的服务功能。
落实“四个保证”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落实农村改革发展各项措施,重点在基层。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对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增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组织保证,提出了落实要求。一是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各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落实责任,完善干部考核体系;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多渠道选拔村干部,优化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广泛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健全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廉洁工程建设;四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农村信访工作,确保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摘 要: 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改变和农村二元制结构,需要我们对城乡进行统一的管理,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城乡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趋势,是我国农村社会自然发展的必经过程。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更好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能够更好的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追求。本文主要就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 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3-0058-01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在管理过程中实行的城乡分割式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城乡二元制管理模式。这样的体制结构在一定程度是上对我国城乡和农民的联系产生了隔阂,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化的进程。随着最近几年,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对城乡进行统筹管理,积极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了我国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城乡统筹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保证农村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而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点,其实现的条件是要保证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发达,经济水平上升到一定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城市和乡镇的各个优势,充分的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城乡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最终促进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积极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想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就需要我们采取战略的眼光,运用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关键一点就是要以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农业发展,以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形成一种全新的城乡经济格局十分的重要。而这其中的重点工作就是做好城乡的统筹,可以说以城市带动乡镇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以城市带动乡镇的统筹方式能够实现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促进,并将乡镇周围的农村更好融入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此在进行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应该着急,应该分步骤,有层次、有原则的进行下去,同时还需要我们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在全面对乡镇农村统筹覆盖的基础上,发挥城市对周边村落的带动作用,最终全面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1.城乡统筹规划需要分层次进行
分层次就是按照城市不同大小的规模,对周边农村和乡镇的带动程度,形成多个不同层次的城市和乡镇彼此协调的经济圈。城市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的经济基础如何,因此,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城市的规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这个角度上,城市发展的规模越大,如果地区优势不足和经济发展落后,其发展大规模的经济圈是与自身是不相符的。就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数量比较多,而西部地区比较少,就一个区域来说区位优势明显以及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其规模比较大,而经济落后,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城市其规模相对比较小。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城市的规模就会越大,对周边乡镇的辐射能力也就越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城乡统筹规划过程中应该有层次的进行。
2.城乡统筹规划应该分步骤进行
在不同规模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过程中,其城乡融合的实践、阶段性目标、实践安排以及建设的重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坚持分步骤推进的原则。首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城乡建设和发展工程中,加快促进我国城镇化。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建设完毕的城镇应该重点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和功能,增强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而对于原来从城镇还没有被覆盖的乡镇和农村,应该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乡村的覆盖率,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空隙;其次,集中精力做好大规模城市的统筹建设工作,积极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和体系。对于特大城市应该强化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城市,树立典范;再次,将基础性的工作放在中小型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中小型城市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起到十分重要的承接作用,因此,应该重点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中小型城市化建设发展来说,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突出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对城市的各项功能进行完善,切实提高城市带动乡镇的功能,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推动下去。
二、城乡一体化工作路径选择
1.依托和自主
将城乡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按照城乡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目标进行建设,密切联系城乡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努力实现城市和乡镇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同时在践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还要对城市和乡镇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全面促进城市和乡镇融合发展。在工作过程应该始终强调乡镇之间的依托性,但是还不能忽视城市自身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城乡不同的经济实体有自身不同的发展目标,其发展的产业重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也是合理的。同时也是乡镇各个经济实体追求利益的本质体现。我们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各个乡镇的独立性,尊重城乡之间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需要做出的各种决策,支持和鼓励一切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行为,通过积极的调动城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的各种主观能动性,增强城乡的生命活力。积极依托城市优势,带动农村,这样才能扩大城乡的合作空间,并保证城市一体化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2.主导和支持作用
在积极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和乡镇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作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和乡镇各自的优势存在差异性,资源不同,产业不同,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各自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总体上讲,城市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乡镇和农村主要起着支持的作用。城市的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所以城市的这种基础应该其主导作用。但是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还应该全面发挥农村的支持作用,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同时也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城市经济发展过程始终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农产品和各种劳动力,缺少了农村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必会困难重重。
3.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
通过实践操作和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要想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既需要市场机制的运用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因此在践行城乡一体化战略过程中应该全面重视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始终坚持两手一起抓,共同调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统筹发展过程中能够有序的前进,最终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现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下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基础性的作用。在现今的体制环境下,企图采用行政手段对城乡的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干预已经是不现实的问题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在对资源进行调节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因此在对城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过程中仅仅靠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不能将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某些重大问题全面解决。除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之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从政府职能角度出发,切实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能,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宏观的调控和规划,这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黄菊.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一体化构建研究――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5)
[2]肖新喜.我国农地管理制度的修改理念与规范配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刘祖云,李烊.“城乡关系”学术文献的理论考察[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02)
[4]武小龙,刘祖云.中国“城乡关系”研究:进路与反思[J].甘肃理论学刊.2013(03)
[5]王桂巧,董全瑞.实行城乡一体化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J].甘肃理论学刊.2013(05)
[6]徐璞英.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趋势――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讨论概述[J].资料通讯.2013(05)
[7]苏利冕.坚持以城乡一体化的思路 加快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J].宁波通讯.2013(10)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蓬勃开展。“城边村”的加快发展和“城中村”的日益增多,促使我国城乡格局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一些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也越来越强,它们按照现代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开始考虑并着手试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并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在不少地方也还存在目标不明、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含义的认识不清或等同混用。如果这种情况不尽快改变,会给正确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带来不小障碍,也会影响到包括金融在内的相关服务能否与之有效匹配。
概念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对城乡一体化的定义仍是众说纷纭。社会学和人类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差别,从而使城市和农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和环境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还有一种更综合的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城乡统筹,因为尚处在探索阶段,现在缺乏科学统一的界定。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城乡统筹是指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实现双赢。它更加强调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际上,城乡统筹就是要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尽管它们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尚不确定,但从其表述的内容看,城乡一体化是意在通过努力,使城市与农村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城乡统筹是意在为城市与农村所要达到这种状态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一体化的本意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促进其相互融合,并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主体的过程;统筹是指统一地、全面地筹划和安排。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央提出以统筹的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治”做法的校正,即通过摒弃“城乡分治”,达到逐步缩小直至消除城乡差别的目的,这是符合我国城乡的自然历史发展逻辑的。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因受户口的束缚造成的身份差别,进而引起对公共品享有权利的差别等;经济方面,因过强的行政行为而非市场行为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的经济增长机会差别,进而引起不公平就业和分配的差别等;文化方面,因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差别,加之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引起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在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上的差别。这些差别也是导致我国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
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该论述向人们清晰表达了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促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需要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对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非常重要,但以城带乡更重要,它是由“新格局”中所蕴含的社会诸要素相互融合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以城带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以城带乡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城市带动其辐射能力所能及的周边农村,并与其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因此,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分层次、有步骤原则,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在实现城市对农村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发挥不同规模城市对“城边村”或“城中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分层次,即按照不同规模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强度,形成与此相对应的多个层次和彼此协调的经济圈层。城市规模的大小决定于它的区位和经济基础,因此,区位和经济基础不同,城市的规模也不相同,因为它必须与这个城市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的发展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应当是不同规模搭配适中,由大到小呈正态分布。就全国而言,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数量相应多些,中部地区相应少些,西部地区则更少些;就一个区域而言,具有区位和经济优势地区城市的规模要大些,反之要小些。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也越强。由此可知,以城带乡应当分层
次进行。特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很大程度是依靠周边区县镇等卫星城的延伸来得以支撑的,从这个特大城市到周边区县镇之间的乡村过渡带,会随着特大城市功能的增强和周边区县镇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狭窄直至消失。因此,特大城市是通过直接辐射周边区县镇,再由这些区县镇来带动周边农村的。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因呈网状形辐射,使得从这个大城市到周边区县之间的乡村过渡带相对较宽,也由此形成一些“城中村”,这些“城中村”便成为这个大城市核心城区的大郊区,因此,大城市在带动它们发展的同时,理应承担起促进彼此融合的责任。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与周边乡村联系较为紧密,同时,这一圈层的乡村又有着对中小城市较强的依赖,只是要实现它们之间的融合,时间相对较长。城镇特别是小城镇,它是指非农业产业、非农业人口聚居的、物质形态上小于城市,一般来说比较接近农村的那么一种社区。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加快实现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它是推动乡村城镇化的桥梁,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小城镇对周边乡村的带动有着与中小城市相似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远郊或更远的乡村因得不到小城镇的辐射而难以实现城乡融合,这种情况需要尽快改变,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进程。
有步骤,即在各个经济圈层的城市群密度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其阶段目标、时间安排、重点把握等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城乡一体化必须坚持有步骤推进的原则。首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城镇或小城镇建设上,这应当成为加快提高我国城镇化率的当务之急。对于城镇化建设,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已经建立的城镇,应在突出其自身功能完善的同时,按照国家“以城带乡”的要求,增强与周边乡村互动互赢的意识,找准实现相互融合的载体和切入点,不断提升城镇的带动能力;二是对位于远郊以外、未能被城镇覆盖的乡村,应加快这一地区的城镇建设,提高城镇覆盖率,做到不留空当,为它们从城乡融合所能享受到的同等待遇中得到好处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其次,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先行作用的发挥上,这应当成为探索和创造城乡一体化建设经验的重要之举。特大城市应当突出它对周边区县镇的辐射,继而加快其实现与周边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融合。特大城市要总结“统筹城乡发展”经验,走在全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列,成为其他规模城市带动农村的范式和标杆。大城市应当突出提高城市化水平,尽快完善和不断增强自身对周边郊区的辐射能力,突出大城市带大郊区的特色,在这一圈层闯出一条既符合区域实际,又富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子。再次,把基础性工作放在中小城市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上,这应当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小城市在城市规模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向上,它可以在起到稳固各经济圈层作用的同时,依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提供的经验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向下,它能够对城镇化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组织和推动作用。因此,对于中小城市,应充分考虑这
一圈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际,重点突出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的自身功能,提高城市的带动能力,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与周边农村的融合。■